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合集下载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 直到《辛丑条约》签订后, 才回北京。尽管出逃时狼 狈不堪,还京时慈禧却威 风十足。但正是这个在中 国人民面前作威作福的慈 禧太后,在回宫后却向列 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使清政 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八国联军进北京后,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们在一起。
慈禧太后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 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 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二、《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向列强赔款白银 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分39年付清,合 计本息实际达9.8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 加反帝活动;划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驻 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 线要地,等等。
小结: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
1.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时间是( ) A.1900年春 B.1900年夏 C.1899年春A
D.1899年夏 2.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D(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条3约.标是志(着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被捕的义和团民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勾结 中国封建势力,逮捕屠杀义 和团战士。 这些义和团战士在中外反动 派的面前表现出了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图为根据《义和团运动史论 丛刊》一书中的历史照片绘 制的被清军逮捕的义和团战 士和被德国侵略军逮捕的义 和团战士的形象。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最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 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 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 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 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 ) A.是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抢劫圆明园 B.设立大使馆 D.镇压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第一任总司令:西摩尔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 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 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 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
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
中国不宣而战。 义和团和清军取得廊坊大 捷后被德国人瓦德西取代。
1900年8月15日, 慈禧太后挟光绪 仓皇出逃
联军总司 令瓦德西坐上 了紫禁城中的 皇帝宝座,过 了一回中国皇 帝瘾。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反抗
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壮烈殉国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原因、联军来自 哪八个国家、八国联军的暴行。 2、《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签约国家、条 约内容、影响。 3、思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 训。
1、兴起的原因: “神助拳 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
2、时间:
3、地点:
1898 - 1900年
山东——直隶(今河北)
4、主要领导人: 朱红灯
5、口号: 扶清灭洋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
1.《辛丑条约》签订后, 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 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 道理,为什么? 2.《辛丑条约》中的划定 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什 么不同? 2.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 界是“国中之国”,标志着清政府 已经成为侵略者的忠实走狗。今天 的使馆区是在中国政府管辖下的, 人民政府完全独立自主。
B
D.②③
3.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有言:“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你认为这种情况发生在哪个条
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4.《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王某被迫
举家搬迁。你认为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要在这里 (
鸦片战争
反抗
林则徐虎门硝烟、关天培英勇抗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壮烈殉国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A.禁烟运动
C.义和团运动
C B.太平天国运动
) D.维新变法运动
2.“圆明园两度昆仑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 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昆仑劫”发生在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 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半殖民地程度进一 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半殖民地化程 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对比20世纪初以前,四次大规模侵华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乡间传教
义和团运动
№1: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
不伸。
№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 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 吉、俄罗势萧然。
◆性质:
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旳 反帝爱国运动。
❖ 议一议: 清政府在看待义和团问题上前后态度是否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忆一忆:
1、《马关公约》旳主要内容有哪 些?
2、 它给中国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瓜分狂潮 二、八国联军侵华 三、《辛丑公约》
思索、讨论:
结合所学旳这一内容,概括一下列强
瓜分中国旳主要形式有哪几种?
{ A、资本输出
争相贷款 投资设厂 开矿筑路
增设银行
一方面:义和团和部分清朝爱国官兵面对强 敌,毫不畏惧,用血肉之躯奋起抵抗旳顽强 精神.
另一方面:义和团以落后旳组织形式、武器装 备、斗争方式对抗,难以战胜列强侵略.
结论:旧式旳民族对抗运动,难以担当领导中 国革命旳重担,中国革命必须寻找新旳道路.
❖ 1923年八国联军司令瓦得西(德国)在给德国 皇帝威廉二世旳信中说:“中国群众……尚 具有无限蓬勃愤怒”,“不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能够统治此天下生 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旳过程
公 约
签 定
时 间

1
内容 23
4
影响
❖《 南 京
中 英
《公马 中
关约条》日
约》
中与
《辛 俄英
丑条 美日
约》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不包括下列哪一国( D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奥地利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在 A、1840年 B、1894年 C、1900年 D、1901年 6、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挟持哪 个皇帝仓皇西逃 A、道光 B、咸丰 C、同治 D、光绪 7、《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 A、2100万 B、2亿两 C、2.3亿两 D、4.5亿两 8、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农民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原因: 时间 年. 地点 . 性质: 义和 经过:⑴ 1900年春, 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团运 斗争矛头直指 。 动 ⑵取得 大捷。
.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背景:1900年春, 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斗争矛头直指 。 目的:为镇压 。 经过: ⑴ 年 月, 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 率领, 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 , 在 被义和团围困。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挫败了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沉重打击了侵略者气焰) ⑵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沿运河向北京进犯, 年 月,攻占北京, 带着 仓惶出逃。 八国联军在北京到处 ,无恶不作.(瓦德西的话) 结果: 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 内容 、 、 、 。 影响 、 、 。
根本原因: 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衰弱
简答题: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1840年6月—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1894年—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1900年6月—1901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年级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议一议: 《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成为 “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 么?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 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哪一项规定
C
A.赔款4.5亿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
八国联军侵华路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八国联军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八国联军杀害义和团团员
法国抢来的耕牛
美军抢劫的白银
三、《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2.签订国:中国与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国
3. 内容: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 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不准中国人居住。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起因: 外国教会欺压
时间: 1898年 目的: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发展: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义和团的团旗
这是河北省遵化石门镇义和团 的团旗。旗高1.45米,底边 1.51米,红布为底,白布缺口 镶边。 1900年春,石门镇绅士栾印凤 家女仆出面组织义和团,称大 仙姑。秋天,八国联军攻入北 京,一支德国军队闯入遵化, 义和团英勇抗击,最后因寡不 敌众失败,大仙姑遇害。德军 从天仙宫正殿佛像下抢走了这 面团旗。1955年,德意志民主 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访华,亲 自将这面义和团旗交给了周恩 来总理。该旗现收藏在中国历 史博物馆。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五课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五课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满清政府:腐败无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形成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东北成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山 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广西、 云南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长 江流域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福建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1900年6月,英、法、俄、德、 美、日、意、奥八国借口中国 “内乱”危及到其在华利益,因 此组成联军大举入侵中国,给中 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中英
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
中日
2亿两白银 割台、澎、辽
其它
五口通商
通商;设厂
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 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 沿线要地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 大大加深了半殖民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影响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地半封建社会
小结: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签定 义和团民:英勇抗争
《辛丑条约》的签字仪式
合作探究
三、《辛丑条约》
内 容 影 响
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以海关税收做担保,分39年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 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 任何反帝活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 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在使馆区监控下,清政府 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控 制之下; 3.中国人民受中外反动势力 联合镇压,清政府完全成为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中国在军事上失去了自主 权。
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时间: 1901年9月 签订的双方: 清政府同11国代表 《辛丑条约》 条约的内容: 的签订 条约的影响: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 主权,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深渊。

LS-8-005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LS-8-005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历史导学案设计
题目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八年
学科
历史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2年9月18日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
2.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3.认识义和团的英勇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
5.结果:战败,年被迫签定《》
6《辛丑条约》的内容

②③

7.影响:




三、展示交流(对桌相互检查)
四、合作探究
1.结合《辛丑条约》内容,分析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简单的提问式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注意力拉进课堂。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表格和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天津→攻占北京(板书)
(1900年)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述书写以上板书。
展示图片
《廊坊大捷》。
想一想:下列西摩尔的话说明了什么?
“设使义和团所用武器皆为西式枪炮,则联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命运。”
多媒体先后显示照片《八国联军在大沽登陆》《八国联军攻陷天津》。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制《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并对其进行讲解,板书、播放以上两幅照片和下面的视频资料,使学生对八国联军侵华的线路和概况已有了较深的印象。
指导学生做“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划定使馆界,与今天的使馆区有何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