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42例
外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2 1. ( ) 00 5 下
C ieeMaiuao hn s np l in& R h blai dc e 00 N .5 t eaitt nMein 2 1 , o 1 i o i
15 0
外科 手术治 疗脊 髓型颈椎病 临床分 析
兰 军
( 江西 省高 安市人 民 医院 宜春 3 6 0 ) 3 0 0
“ el t p n h o r s p r t l o 1 e a l p n l o d c r i l e tb asc n s a eo l e s u ig t e c r ia e t b a Th i e s t e d o ’ e a a ey t 6 x mp es i a r e vc r e r ik e s c s fi n s sn h e v c l re r so ’ 6 c av l v r a u r , d u l p n h o r h u g r n h e k r a h a e u e r s u ep a t h o es r e y t r a , p r ia e rg a d “ o b e o e s t e d o ”t e s r e ya d t en c o da e dr d c d p e s r l n st eb n u g r o te ta p as l c r t ee fc . s l : trt e tc n q e t e c r t e e f c u e i r1 9 e a ls t e g o 2 e a l s t e i v r b e 5 e a u a i f t Reu t Afe h e h i u h u a i fe ts p r 0 x mp e , h o d 4 x mp e , h a i l x m- v e s v o n a p e , o b d 3 e a ls fn ae r a h s9 ;Th te r v l emi o e st ed o 3 x mp e ,ie r t 7 8 . ec r t e is g a x mp e ,i er t e c e 5 el t rta e r t p n h o r1 7 e a ls f a e9 . Th u a i a p n v ef c n ik e s pa t t e s ro sd g e ,h g ,h o re o n i n s i r o n c e . o cu in:Th p n l o d c r ia fe t d sc n s ln ,h e i u e r e t ea e t ec u s fa l e s t a l mea e c n e td C n l s o es ia r e vc l c v re r i n s e rg a d sn u o a a e p n i n f r n “ h it d u l o e s t e d o ’ o eo i e tc n q et p swh c h e t b a sc e sr a u r ’ e r c n l x a so o mi g t e l , o b e p n h o r n ff e h iu y e i t e k s n h
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6例疗效分析

吻 在 肠癌 约 占结 肠 癌 发生 率 的 5 %左右 [ 4 1 1 献 中报 道 结肠 癌 梗 阻 合 口吻合 确实 。 合 完后 反 复 冲洗 清理 吻合 口附 近组 织 , 吻合 ,文
以左 半 结肠 区为最 多 ,占 5%t 3 2 1 。在所 有 老 年人 低位 肠 梗 阻 中 , 口附 近安 置通 畅 的 引流 。 之 , 总 老年 低位 肠 癌 合并 急 性梗 阻 治疗 结 肠 癌 引起 梗 阻 占 7 . 35 %。以左 半 结肠 梗 阻多 见 ,占 6 . 晚 需 要 积极 的综 合 整体 治 疗 。 73 %,
4 讨 论
的[ 5 1 中 我们 广 泛使 用强 生 弧形 切割 闭合 器 、 线 切割 缝合 器 。术 直
和吻合器切割吻合肠管 , 一是减少 了肠 内容物外溢的机率 , 减少
二是 能 缩 短 手 术 时 间 、 少 出 血 和麻 醉 时 间 、 减 吻 结肠 癌 在我 国男女 患 者肿 瘤发 生 率 占第 23位 ,而 左半 结 术 中污染 机 率 ; 、
前路 内 固定 手 术治 疗脊 髓 型颈 椎病 4 6例 疗效 分 析
张学龙 摘 要: 目的 : 讨前 路 内固定手 术治疗脊髓 型颈椎病 的安 全性及 有效性 。方 法 : 探 对我 院, 确诊 的符合 手术指 征的4 例脊 髓型颈椎 病 临床 6
双开门联合LA椎板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段 脊髓 型颈 椎 病 行 颈 后 路 双 开 门 联 合 L A椎 板 夹 固定 技 术 手 术 的 患 者 进 行 J O A及 V A S评 分 。 观 察 近期 疗 效 。结 果
4 2
例 获 得 随访 l 2周 , 术 后 所 有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均得 到 改 善 , J O A评 分 明显 升 高 而 V A S评 分 明 显 下 降 。 双 开 门 门轴 愈 合 良好 ,
孔鹏 , 徐展 望 , 郝 延科
山 东 中 医药 大 学 附 属 医 院 骨科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摘 要 :目的 探 讨 颈 后 路 双 开 门联 合 L A椎 板 夹 固定 技术 治 疗 多 节 段脊 髓 型颈 椎 病 的近 期 疗 效 。方 法 将4 2例 因多 节
衷 1 脊髓 型 颈椎 病 4 2例 手 术 前 后 J O A及 V A S评 分 比 较
( , 分)
评分
J O A评分 t 值
棘 间韧带及 部 分棘 突 。 交 替使 用尖 嘴 咬骨 钳及 精细 椎
在 棘 突 和椎板 的附 着 点 , 自动拉 钩牵 开 显 露 C , 棘 突、 椎板 和关节 突 内侧 。 用棘 突 咬骨钳 咬 出棘 上韧 带 、
好, 疼 痛改 善 明显 , 患者 对疗 效满 意 。 双开 门门轴愈 合
良好 , 椎板 夹无 松动 及 断裂 。典 型病 例手 术前 后影 像 学 图片见 图 1 、 2 。
生 素类 药 物 . 2 4 — 4 8 h根 据 引 流 情况 去 除 引流 管 。术
后2 ~ 3 d在颈 托保 护下 下地 行走 , 颈托 固定 2 ~ 3周 。
3 7 — 7 6岁 , 平均 5 4岁 。 病程 1 个 月~ 1 0年 , 平 均 3年 5 个 月 。临床 多表现 为 双手麻 木 持物 无力 , 双 下肢 麻木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差 者 为 良; 术 前 后 虽 无 级 差 改 变 , 感 觉 障 碍平 面 有 下 手 但 降 , 且 四肢肌 力 有增 加患 者 为可 ; 后 症状 体征 较术 前 基 并 术 本 无改 善甚 至 加重 者 为差 。 13 手术方法 : . 前路手术 3 6例均 经前路 刮匙刮 除突出之椎 间 盘, 并将椎体后缘增 生之骨赘刮除 进行潜 行减压 , 在椎 问植 入
主要手术入路 。本组 3 6例采 用前路 术式 , 良率 为 8 .9 , 优 88%
临 床 治 疗 效 果 满 意 。对 于 多 节段 病 变 、 迫 来 自后 方 黄 韧 带 及 压
椎管发育性狭 窄的患者宜选 择后路椎管 扩大成形 术
; 后路
手术 的优点是 能扩 大 椎管 的矢 状 径 , 脊髓 提供 有 效退 让空 为
表 1 治疗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 [ % ) 例( ]
础在于颈椎间盘及相 邻组织 的退 变导 致脊 髓组 织受压 使其 直
接损 伤或影响其血供 , 而导致脊髓 功能 的损 害。脊髓 型颈椎 从
病具 有致残性 。 有时即使及来自 恰当的治 疗也常会 遗 留不 同程度 的四肢瘫… , 这也是 临床治疗时预后 的关键 , 及时恰 当 的手 术
12 疗效 评 定 : J A标准 进行 评 定 : 情分 4级 : 严重 . 按 O 病 ① ( 0~4分 ),四肢 大部 分 或 完 全 瘫 痪 , 活 不 能 自理 ;② 重 生 度( 5—8分 ) :四肢 有 部分 功 能 ,但 丧失 工 作 能 力 ;③ 中度 ( 9~1 2分 ): 运 动及 感觉 等改 变 , 有 可做 一 般 轻工 作 ;④ 轻 度 ( 3~1 1 6分 ) :有轻 度 运 动及 感 觉 等 改 变 , 可做 一般 轻 工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欢迎光临中华骨外科网这是个免费网站欢迎来稿脊髓型颈椎病概述文章精选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是颈椎退行性变最常见的一类疾患,以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引起相邻椎节椎体后缘骨赘的形成,对脊髓及其附属结构、血管产生压迫,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见的颈椎疾患之一。
从70年代中期起,我国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其中,上海长征医院首创的经前路环锯减压技术已经成熟,并推广到全国。
自MRI等新技术应用10余年来,对其认识更加深刻,为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了更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对本病的骨性或纤维性致压物及脊髓受压状态研究的重大进步,为外科治疗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征,从而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当今,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掌握了本病的诊治技术。
报道颈前路减压治疗CSM 每年达数十至数百例的医院已不少。
然而,鉴于CSM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及其转归非常复杂,许多临床现象仍较难解释,因此,对本病的研究仍有深入的必要。
现就CSM研究的现状及前景归纳如下。
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1.1 颈椎退行性变的研究颈椎间盘退变是人体发育、成熟、衰老过程中的必然变化。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及以这一变化为基础而继发的颈椎本身结构的退变,归根到底表现在生物力学功能上的改变。
我院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后钩椎关节、后部小关节、黄韧带的力学变化,以及椎间盘切除后对相邻节段的退变等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加深了对颈椎退变前因后果的认识,为推进从多方位对颈椎退变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还表明,椎间盘退变与炎性介质也有明显相关关系,退变椎体周边关节软骨中AKP活性增高,从生化角度表明这些部位具有形成骨赘能力。
1.2 颈椎退变作为CSM致病因素的研究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已证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CSM发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脊髓型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治疗42例分析

hi r t n t a he n m a ar r up (P < O 1) Co lso ghe ha h toft or lc e g o .0 . ncu in Re ab 1 ato x cs s at r a tfca nt r e t br ldic r plc — h -i i n e er ie f e r iiili e v re a s e a e t
m e a m p o pi o d f c i ntc n i r ve s ne c r un ton ofCSM ate t p in .
张 山 刘吉祥 任 洪波 祁 红辉 侯 林 , 慧娟 , , , , 李
[ 要 ] 目 的 观 察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人 工 椎 间盘 置 换 术 后 肢 体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的效 果 。方 法 4 摘 2例 行 前 路 显 微 镜 下 手 术 减 压 后 椎 间植 B y n人 工 椎 间 盘 术 患 者 随 机 分 为常 规 护 理 组 ( 0例 )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组 ( 2例 ) 于 术 后 2周 及 6个 月 分 别 对 两 组 患 者 进 行 ra 2 和 2 , J oA评 分 。 结 果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6 月 的 J 个 OA 评 分 均 高 于 术 后 2周 , 功 能 康 复 训 练 组 的 评 分 明 显 高 于 常 规 护 理 组 ( < 0 0 ) 但 P .1。 结 论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人 工 椎 间 盘 置 换 术 后 加 强 功 能康 复 训 练 能 有 效 恢 复 脊 髓 功 能 。 [ 键 词 ] 脊 髓 型 颈 椎 病 ; 工椎 间 盘 置 换 术 ; 复 训 练 关 人 康
56例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脊髓 型颈 椎病 是 骨 科临 床 上 的 常见 疾 病 , 占颈 椎 病 的 l %~ 约 O 1 % 该 病 的 发 病机 理 以椎 间 盘退 变为 基 础 的 , 5 r, 引起 相 邻 椎 节 椎 体 后 缘 形 成 骨 赘 , 而 对 脊 髓 及 附 属 结 构 、 管产 生压 迫 , 得 颈 从 血 使
龄 增 长 其 发 病 率 有 增 多 的趋 势 [。 4 该病 是 因为 颈 椎 间 盘 组 织 、 问 】 椎 关 节 等 退 行 性 改 变 影 响 了 颈 椎 管 的 形 态 、 积 , 而 压 迫 到 了脊 容 从
髓, 引起 了 一 系 列 继 发 病 理 改 变 以 及 相 应 的 临 床 症 状 和 体 征 。 一 般而 言 , 患者 具 有 颈 髓 受 压 的 临 床 表 现 及体 征 , 像 学 检 查 的 受 影 压 情 况 与 临 床 表 现 一 致 , 能排 除脊 髓 侧 索 硬 化 症 、 管 内 肿瘤 、 且 椎
椎 退 变 导 致 脊髓 受 压 或 脊 髓 血 供 障 碍 _。 则 上 , 病 一 旦 确 诊 , 2原 】 该
者为差。
2 结果
手 术 后 3 月 , 所 有 患 者 的手 术治 疗 效 果 进 行 评 判 , 据 术 个 对 根 前 评 分 肯术 后 评 分进 行 判 定 。6 患者 ,0 为优 ,4 5例 3例 1 例为 良 ,0 1例
体 后缘 )椎 间盘 突 出等 。 ; 1 2 手 术 方法 .
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 , 取仰 卧位 , 部 轻 度 后 伸 , 架 颈 头
固 定 。 前 胸 锁 乳 突肌 前缘 做 斜 “ ” 切 口 , 离 颈 前 软 组 织 、 颈 L型 分 气
更 易 于 神 经恢 复 ; 四 , 术 式 手术 创 伤 小 , 后恢 复 快 。 组 5 例 第 该 术 本 6 患 者 , 过前 路 内 固定 手 术 治 疗 ,0 通 3 例为 优 ,4 为 良 ,0 为可 , 1例 1例 2 为 差 。 者 疗 效 的 优 良率 为 7 .%, 有 效率 为9 .%。 疗 效 例 患 86 总 64 治
颈椎前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垫软垫 , 颈后垫圆枕维持颈椎轻度伸展位 , 取右侧
胸 锁 乳突 肌 内侧缘 斜 切 口 , 颈 血 管 鞘 与 内脏 鞘 之 沿
申才 良, , 男 副教授 , 主任医师 , 硕士生导师 , 责任作者 , — E
ma l s e c i a g 6 6@ y h o c r . n i: h n al n l 1 i a o.o c n
节段减压植骨 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 型颈椎 病的临床疗 效。 方法 选择 累及 ≥3 节段 的脊髓 型 颈椎 病患 者 3 例 , 个 6 其
中1 8例采用分节段单个椎体 次全切除植骨 内固定 + 它椎 其
间盘单独切除植骨 内固定术 ( A组 ) 即分 节段 减压 植 骨 内 ,
固定术 ; 1 采用 ≥2个椎 体一 起 次全 切除 植骨 融合 长 另 8例 节 段钢板 内固定术 ( B组 ) 即长节段减压植 骨固定 术。 比较 , 两组手 术时间 、 中出血量 、 院时 间、 骨融合 率 、 术 住 植 神经 功 能改善 率 、 颈椎生理弧 度情 况。结 果 A组手 术时 间 、 术 中出血 量 、 院时 间均低 于 B组 ,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住 差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颈椎退 变性疾病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文章编号 :1 7 - 0 5( 0 7 - 1 90 2 5 8 2 0 )8 0 2 — 2 6
12发 病 和 病 程 .
文献标识码:B
无 明显诱 因缓慢发病 2 2例,无诱因突然发病并迅速 加重
6个 月 内的 患 者 疗 效优 于 1 以上 者 。 年 结论 脊 髓 型 颈椎 病 手 术 治 疗远 期 效 果 是 肯 定 的; 术 时机 \ 理 变化 程 度 及 手 术 技 术 等 手 病
对治疗效果有明显影响。
关键 词:脊髓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R 8 .5 6 1 5 1临床资料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 4 例 2
戎 英军 胡建军 044 10 0) 报告 4 2例脊髓型颈椎 病 。对发病 因 (包头市 中心 医院骨科 [ 摘 要】 目的
研 究脊髓型颈椎 病经手术治疗的远 期疗效及 影响疗效的 因素。方法
素、 病程及影像 学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全部 实施 颈前路 减压及 自体 髂骨移植 融合术 , 其中 6例 于术后 6个月 ~2年再 次手术。 术后随访 1年 5个月 ~5 ,平均 3年 7个 月。结果 年 功 能评价 :优 2 0例(76%) 4 .1 、良 1 2例(8 7 ) 2 . % 、可 7例(66 及差 3 5 1. 7 例(. 。根 据 4 7 1 0分评分法 ,平均提 高 85分 ,其 中 3 ~4 . 6 0分 1 9例 ,3 ~3 1 6分 1 3例。提示病程长短与疗效相 关 。病程在
游离脂肪酸 (F ) 2% F A 占 0 ,胆 固醇约 占 7 ,其余为胆 固醇酯 。 % 当肝细胞 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 的 5 ,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 %
周 内)应用 降肝酶作用 不明显 ,而甘草酸 二铵 注射液对 于短
期 降酶抗 炎效果较显著 ,但 临床常 出现反跳 现象 ,故两者 联
积有 1 /2以上肝细胞脂 肪变时,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绝大 部分是由中性脂 肪过量蓄积所致, 也可 因磷脂或胆 固醇蓄积而
致,后者被称 为磷脂 性脂 肪肝 或胆 固醇性脂肪肝 。 脂肪肝可 以 是肝脏本 身原因引起 , 也是可 以由其他一些原因如肥胖、某些 疾 病等 影响脂肪代谢 的结果。脂肪肝多 由肥胖 、高血脂 、高血 糖 、长期饮酒、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目前 由于生活规律及饮 食
推 广应用 。
基 因背景等 因素 , 使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 性肝病 发病率 明显上升 , 在发达 国家 已成为第一位常见肝 病, 发病率 可达 2 % 0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适用于伴有 A T L 升高 的慢性迁延
性 肝 炎 和 慢 性 活 动 性 肝 炎 的治 疗 。 品是 中药 甘 草 有 效 成 分 的 本 第 三 代 提 取 物 ,具 有 较 强 的 抗 炎 、 护肝 细 胞 膜 及 改 善 肝 功 能 保
【] 张华捷 ,庄辉 ,刘学恩. 2 脂肪肝 的流行病学研 究进展 [] J. 中华 流行 病学杂志 ,2 0 ,2 () 3 —6 2 0 4 5 7 :6 0 3.
【 吴瑞婷 ,王清图,王 宪,等. 3 ] 脂肪肝 18 0 例临床分析 【] J.
中原 医刊 ,2 0 , 3 (2 : 1 ~1 、 0 4 1 2) 4 5
物利用度 , 还产生 了胃肠刺激, 为甘 草酸制剂 不 良反应 的重 成
要来 源之一 。
便不规律现象者共 3例 , 经对症治疗后均能耐受 ,未影 响正 常 用药 。对照组未见不 良事件 。
3 讨 论
本研 究证实 ,应用甘 草酸二铵注射 液联合多烯磷 脂酰胆 碱 治疗脂 肪性肝病疗 效确切 。治疗组和对 照组应用 的两种药 品对 肝功 能 、血脂均 有促进其恢复作用 ,治疗组药 品更为显
维普资讯
20 0 7年 8月第 4卷第 8 期
Wol e t D gs r dH ah iet
・
论
著・
23 不 良反 应 .
如强酸、碱) 境下易水解 ,不仅加速药物 的降解 、降低 了生 环
治疗组 出现头晕 、头痛 、血压 轻度升高 、恶心 、腹胀 、排
参考文献 【] 中华 医学会肝 脏病学会脂肪肝和 酒精性肝 病学组. 1 非酒精 性 脂肪肝 和酒精性脂肪肝 的诊断标 准 … . 中华肝 脏病 学
杂 志 , 2 0 , 1 () 7 . 0 3 1 2: 1
的作用 。 药理实验证 明,小 鼠口服能减轻因四氯化 炭、硫代 乙 酰胺和 D 氨基半乳酸 引起 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 一 高,还 能明显减轻 D 氨基半乳酸对肝脏的形态损伤和改善免 一 疫因子对 肝脏形 态的慢性 损伤 。甘 草酸有 n、B2种,但无论 n、B体甘草酸都是 以甘草 次酸 为甙元 的甙类,在强极性 ( 诸
结 构 的 改变 ,如 运 动 量 减 少 、高热 量 饮 食 、饮 酒 、疾 病 以及 多
合 治疗 ,可 以扬长避短 ,大大 提高疗效 ,尤其 适用于脂肪 肝 伴肝 酶 明显异 常 的病人 。建议 患者 转氨酶正 常后 应用 多烯 磷
脂酰 胆碱 一段 时间 ( 临床 多用 4 6个 月 ),同时注意饮 食 ~ 的基础 治疗 ,从根 本上逆转脂肪肝 的进展 。总之 ,甘草酸二 铵注射 液和 多烯 磷脂酰胆碱 的作用 机制 不同,功 能互补 ,联 合应用 可增强 疗效,通 过多种途径 阻断病理 因素对肝 脏 的损 伤 ,从 而达到 治疗脂 肪性肝病 的 目的,值得在临床上 进一步
著 。多烯磷脂 酰胆碱作 为细 胞膜保护 剂,长 期应用对 调节脂 质代 谢酶 以及抗肝细胞 纤维化有 比较确 切的疗效 , 但短 期 ( 2
脂肪肝又称肝 内脂肪变性, 正常人的肝脏 中脂质含量 占肝 湿重的 2 ~4 ,其 中磷脂 占 5 % % % 0 以上,甘油三酯 (G 占 2% T)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