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好

合集下载

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耳道炎的治疗方法耳道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

患者常常会出现耳朵疼痛、发痒、耳屎增多、耳道肿胀等症状。

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耳道炎治疗方法:1. 清洁耳道。

患者应该定期清洁耳朵,避免耳屎在耳道内积聚。

清洁耳朵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导致感染。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医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耳道口周围的皮肤,保持耳道干燥清洁。

2. 使用抗生素药物。

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耳道炎,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抗生素药物,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或者停药,以免引起耐药性或者药物过敏反应。

3. 局部药物治疗。

局部药物治疗是治疗耳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见的局部药物包括抗生素滴耳液、抗真菌药物等。

患者在使用局部药物时要注意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者长时间使用。

4. 热敷。

对于一些轻度的耳道炎,可以尝试使用热敷来缓解疼痛和肿胀。

患者可以用热毛巾敷在患耳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促进耳道血液循环,缓解炎症。

5. 避免刺激。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避免接触到一些刺激性的物质,如化妆品、香水、油烟等,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或者加重炎症。

6. 饮食调理。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炎症的康复。

总之,对于耳道炎的治疗,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免加重病情。

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耳道炎的治疗,尽早康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诊疗指南【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包括:①咽鼓管途径;②外耳道-鼓膜途径;③血行途径。

【临床表现】1.症状本病之症状在鼓膜穿孔前后迥然不同。

(1)全身症状: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较明显,可有畏寒、发热、怠倦、食欲减退等。

(2)耳痛:耳深部锐痛或波动性跳痛,可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

一旦穿孔疼痛顿减。

(3)耳鸣及听力减退:耳鸣可为波动性,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

(4)耳漏: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黏液脓性乃至脓性。

2.硬性耳内镜检查:早期鼓膜充血,松弛部和(或)紧张部,鼓膜向外凸。

穿孔一般位于紧张部。

乳突尖及鼓窦可能有压痛。

3.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失可达40-50dB。

4.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

【诊断要点】1.根据病史和检查(硬性耳内镜检查+乳突CT平扫等),不难对本病做出诊断。

2.应注意与急性外耳道疖肿鉴别。

【治疗方案及原则】本病的治疗原则为抗感染,利引流,去病因。

1.全身治疗(1)尽早应用足量的抗生素。

(2)1%麻黄素滴鼻。

(3)一般治疗: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

注意支持疗法,必要时用糖皮质激素。

2.局部治疗(1)鼓膜穿孔前:2%石炭酸甘油滴耳;适时行鼓膜切开。

(2)鼓膜穿孔后:0.2%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

3.病因治疗。

4.注意预防。

中耳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中耳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中耳炎快速止疼的方法
首先,可以尝试使用热敷来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

可以用热
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耳周围,每次持续15-20分钟。

热敷可以帮助
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疼痛感。

其次,可以使用止痛药来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

常见的止痛
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

在服用止痛药之前,一定要按照
医生的建议来使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避免出现过
量服用的情况。

另外,可以尝试使用耳滴来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

市面上有
一些特殊配方的耳滴,可以帮助清洁耳朵,并缓解疼痛感。

在使用
耳滴之前,一定要确保耳朵没有破损,避免耳滴进入内耳引起感染。

除此之外,保持耳朵干燥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有中耳炎的患者
要尽量避免水进入耳朵,可以在洗澡或游泳时使用耳塞,避免水进
入耳道引起感染。

最后,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中耳炎引起的疼痛持续
时间较长,或者伴随着发热、耳鸣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接受
专业的治疗。

总的来说,中耳炎引起的疼痛对患者来说是非常折磨的,但是
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希望本文介绍的中耳炎
快速止疼的方法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但是在使用任何方法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
健康,远离中耳炎的困扰。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耳炎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中耳炎的症状一、耳朵疼痛在得了中耳炎的时候,由于炎症侵犯了耳朵的内部,所以大家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疼痛感。

一般情况下这种疼痛是搏动性的跳痛,它会由于血液的运输频率而出现疼痛加重减缓的交替状态。

并且在耳朵疼痛的时候,可能会由于体位的不同导致脓液位置的改变,而出现体位性的变化。

二、听力下降得了中耳炎的时候,大多数的患者都会有轻微的听力下降的情况,因为耳朵的严重会影响到声音的传导,并且会干扰细胞对于声音的感知能力,所以很多患者会感觉听声音模模糊糊断断续续的。

三、耳朵流脓在耳朵炎症急性期的时候,耳朵内部会产生比较多的脓液,这是由于身体自身的免疫防御系统发挥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脓液往往是黄色的,并且有可能会流出耳道。

四、头痛中耳炎并不一定只是表现出耳朵的症状,还会有一些患者具有其他部位的症状,就比如说头痛就是中耳炎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

因为耳朵是人们维持平衡的一个重要的部位,耳朵出现了问题会导致人们的定位能力出现偏差,所以就会产生比较强的头痛感。

五、全身症状中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导致炎症扩散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的症状,尤其是在抵抗力比较低下的时候,很多患者会出现全身发热,全身乏力等情况,这提示大家严重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的消炎抗感染。

中耳炎治疗方法中耳炎是中耳内发生了细菌感染,主要的症状为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

鼓膜未穿孔前,除了耳痛剧烈外,还伴有畏寒、发热等。

当鼓膜穿孔后疼痛骤然减轻,但脓液自中耳流入外耳道,初为血水脓性,以后变为脓液。

一般主要是采取滴耳消炎药物治疗,如果无法改善,是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中耳炎危害在耳朵方面的疾病中,中耳炎是比较常见的,一般在小孩当中是最多见的。

孩子的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中耳炎一直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一直流脓怎么办

中耳炎一直流脓怎么办中耳化脓感染产生的脓液通过鼓膜穿孔部位流出,就出现了耳朵流脓。

根据耳朵流脓这一现象可以判断是属于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可以有耳痛、听力下降、外耳道流脓等症状。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耳炎一直流脓可以采取的方法。

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

初耳痛明显,呈胀痛,可有发热待到鼓膜穿孔流脓后,疼痛减轻。

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

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

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

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

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

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对中耳炎流脓,可以送脓液培养加药物过敏,指导用药治疗。

常规可予口服或输液头孢类抗生素,局部使用3%双氧水洗耳,及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治疗。

充分抗感染治疗后,查颞骨超薄高分辨CT,了解病变范围,必要时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于儿童。

早期主要表现为耳痛、耳胀、发热等症状,若炎症不能得到控制,有可能引起鼓膜穿孔,耳痛随之减轻。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通过局部双氧水清洗、滴抗生素药水等方式进行治疗,发热患者可使用退烧药缓解疼痛,控制炎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若不及时治疗,鼓膜的穿孔则会迁延不愈,进而转化为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

处理急性中耳炎的步骤

处理急性中耳炎的步骤

处理急性中耳炎的步骤急性中耳炎处理步骤:急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如果及时处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将介绍处理急性中耳炎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诊断急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包括耳痛、耳内不适感、听力下降、发热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由于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与其他耳部疾病相似,确诊需要由医生进行。

医生通常会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以及进行耳部检查来确诊。

第二步:缓解疼痛急性中耳炎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是耳痛。

为了缓解疼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服用止痛药:可以口服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2.应用热敷:可以用温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患耳上方,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

第三步:控制炎症和感染急性中耳炎通常是由于病菌感染引起的,因此控制炎症和感染非常重要。

医生通常会建议使用以下方法:1.局部抗生素滴耳液: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物,例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或其他抗生素滴耳液,来减轻炎症和杀灭感染细菌。

2.局部激素滴鼻剂:有些患者可能同时伴随着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局部激素滴鼻剂,以减轻鼻黏膜炎症和充血,促进中鼻道通气。

第四步:观察病情变化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如果症状在用药后逐渐减轻,说明治疗有效。

但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得不到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

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更换抗生素或进行其他适当的处理。

第五步: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

建议患者:1.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避免接触到可能引起过敏或刺激的物质,如烟草烟雾、宠物毛发等。

3.避免耳朵进水,以免感染扩散或加重。

4.避免用力擤鼻子,以免将感染引起的炎症蔓延到中耳。

总结:处理急性中耳炎的步骤简单而实用。

及时就医,缓解疼痛,控制炎症和感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急性中耳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

中耳炎偏方
1、蝎子白矾
方法:活蝎子一只,白矾一块(花生仁大小)
将蝎子和白矾放在瓦上用火焙干,研成细末。

先用棉花把耳朵里的浓液蘸净,用吸管把研成的药末吹入耳内,二三天一次。

2、猪胆明矾
方法:取猪胆一只(且猪胆不能破裂,原胆汁保留在内)。

在胆上部开一小口,塞入一些明矾,使明矾全部浸没在胆汁里,然后用线在开口处扎牢,再把猪胆挂在通风处阴干。

经过一段时间,待胆汁干了后,就把胆内的明矾倒出,研成粉末,即成“明矾散”。

每天吹药2—3次,一直到耳内没有脓液,耳道内干燥为止。

3、白矾3份、食盐1份、樟脑2份、冰片2份
方法:研成细末,装入瓶内
先用棉花把耳朵里的浓液蘸净,再用黄豆大的药面吹入耳内。

每日一次,一般二、三次痊愈。

海军官兵外耳道炎症该如何用药

海军官兵外耳道炎症该如何用药

202021《《 用药指南海军官兵外耳道炎症钱 伟虽然平时急性外耳道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等疾病在部队并不多见,但在舰船和岛屿上长期工作的官兵,由于置身潮湿环境,容易发生真菌感染性疾病。

真菌性外耳道炎就是常见病之一。

患者常伴有耳部湿疹,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海军官兵战斗力和生命健康。

因此,当出现耳痛、耳鸣等状况时,不要自行用药,应到耳鼻喉科诊治。

外耳道炎的病因。

外耳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的急性细菌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外耳道软组织,一般分为急慢性两类。

引起急性外耳道炎的主要原因,包括掏耳朵、异物损伤、病菌感染、药物刺激等。

急性外耳道炎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但如果用药不适当、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都会使之转变为慢性外耳道炎。

若慢性外耳道炎进一步发展,则可能感染至中耳,一旦造成中耳炎,则将后患无穷,有可能诱发渗出性中耳炎,甚至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耳内长期流脓、鼓膜穿孔,再有甚者可引发胆脂瘤型中耳炎,严重者可引发面神经麻痹、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

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危及生命。

常用的滴耳药物。

使用滴耳液滴耳,让高浓度药物作用在病灶,能够起到消炎杀菌或软化耳屎作用。

常用滴耳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抗生素消炎类滴耳液。

该药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氯霉素滴耳液可用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激素类滴耳液。

该药作用是消除水肿,但需要与抗生素消炎类滴耳液合用,防止炎症扩散。

酚甘油滴耳液。

该药用于外耳道炎症的杀菌、止痛。

但只用于鼓膜未穿孔者,穿孔者不要用。

这是因为一方面该药含有的石碳酸可导致穿孔更大,另一方面,该药含耳毒性,能刺激内耳,在鼓膜穿孔后使用可能引起耳聋。

另外,该药一般只用3~5天,长时间使用可导致鼓膜增厚,引起听力下降。

4%硼酸酒精。

该药具有清洁外耳道作用,对外耳道瘙痒有较好疗效,也可用于外耳道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双氧水。

该药具有抗菌、清洗脓液、止痒作用,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液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好
导读:
大连空军航天医院耳鼻喉科王教授为您祥解: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

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但如果出现,那么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并发症呢?
简单讲,可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

颅外并发症有:
1.各种脓肿,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颞肌下脓肿、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出现脓肿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软的包块,红肿、疼痛剧烈,并有高烧。

如果处理不及时,脓肿向颈部扩散,引起颈部转动时疼痛,严重时会有破坏颈部大血管,导致死亡。

2.面瘫,面神经距中耳腔很近,若损伤它,就会引起口眼歪斜。

3.迷路炎,如果炎症向内侵犯,进入内耳会引起迷路炎,导致眩晕和恶心、呕吐等。

颅内并发症则包括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及脑脓肿。

不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会有生命危险。

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
一、如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总是难以干耳,或手术后术腔总不干燥,甚至经常性有分泌物,则应当加强局部清理次数,或改进局部治疗的方法,并可以配合服中药调理,治以扶正祛邪,可以加快好转,使分泌物尽早干净。

二、单纯性化脓性中耳炎(无骨质破坏、无听小骨破坏、无胆脂瘤。

鼓膜穿孔较小或中等,分泌物无气味,听力减退轻度):以局部治疗为主(洗耳、滴药或滴药),感冒加重后,可以考虑内服消炎药物。

待炎症消除,至少停止流脓三个月,经过检查鼓室干燥,咽鼓管功能正常,鼻腔无明显疾病,可以行鼓膜修补手术,从而得以全愈,不再流脓,听力恢复基本正常。

三、局部用药治疗方法:
1、滴耳法:可以使用西药消炎药,或中药消炎药。

也可以自制中药消炎药。

2、吹耳法:应当由医生操作,不可由病人自己操作,否则吹入的药粉太多,堵塞了外耳道或鼓膜穿孔处,反而造成脓液引流不畅,加重病情。

所用药物,根据个人经验,以氯霉素9份,加冰片1份的比例配制,研粉,用喷粉器吹入最佳。

效果较滴耳药物的效果更佳。

3、洗耳法:用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用棉纤醮双氧水),以清除脓液。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每天3-5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每天1-3次。

4、其他治疗:如果外耳道有息肉,或鼓室有息肉、肉芽,应当清除提,可以使用钳子咬去,或用中药燥湿收敛的药物吹入均可(枯矾雄黄各10g
轻粉2g。

制用法:上三味,研粉,过100目筛,装瓶备用。

先洗净外耳道及鼓室内脓液后,用喷粉器吹入一薄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
一、手术治疗:已发生乳突炎,应适时行单纯乳突凿开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使引流通畅,以预防并发症。

二、抗菌消炎:首选青霉素类静脉滴注。

并可配合红霉素0.5g,或交沙霉素0.4g,2~3次/日,口服。

或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剂量应足,疗程够长,一般用至鼓膜充血消失。

如果使用西药治疗三天以上效果不好,应当考虑改用其他抗生素,或者加用中药治疗。

(中药一般没有抗药性;而且对于已经出现抗药性的人来讲,可能体质偏差,对药物不敏感,更宜加用中药治疗。

如果不是很严重的感染,用中药内服取代西药打针,其效果也是肯定的。

)大连空军航天医院耳鼻咽喉科王兴廷
三、外治法
1、吹耳法:鼓膜穿孔后,溃孔不小于绿豆大者,可吹入粉剤类药物,1~2次/日。

2、外敷法:耳后乳突区压痛甚至红肿者,局部外涂紫金锭,或醋调如意金黄散外敷。

3、滴鼻法:病初起时以1%麻黄碱生理盐水滴鼻,以利咽鼓管引流通畅。

4、清洁法:耳道流脓时,应以3%双氧水或淡白醋(醋、凉开水各半)清洗耳道,再施以滴耳或吹耳法。

5、鼓膜切开:鼓膜红肿外突而未穿孔,或穿孔过小引流不畅时,应切开鼓膜,以利引流。

6、滴耳法:
①止痛:耳内剧痛,鼓膜未穿孔者,可滴入酚甘油止痛。

②解毒、消炎:鼓膜已穿孔溢脓者,以黄连滴耳液或0.25%氯霉素液、
0.3%氧氟沙星(泰利必妥)滴耳液、复方新霉素滴耳液之类滴耳,每日3~5次。

温馨提醒:
1. 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联合医院特别开设在线咨询服务,由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并根据您的病情提供最专业的治疗方案。

2. 在线预约免收专家挂号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