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区域分类培训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加油站是一个极具危险性的场所,如果操作不当或者面临火灾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导致爆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必须对加油站内部的区域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潜在危险区域在加油站内,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区域。
首先是加油区域。
这个区域容易积累可燃气体,如果有硫化氢、甲烷等易燃气体存在,加油机启动时可能会引发爆炸。
其次是油罐区域。
油罐内部有可能存在轻质烃类气体,像是己烷、乙烯等,一旦进入油罐区域,这些易燃气体就可能放出来,并形成爆炸的危险。
另外,加油站管理和储油区域也是危险区域之一。
管理处室内有可能存在火源,例如明火、高温的照明灯具、电气设备等。
储油区域可能会有泄露的油漏到地面,形成可燃气体,一旦遇到火源,也有可能引发爆炸。
二、危险区域的划分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需要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
首先需要对整个加油站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区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
1.熄火区:用蓝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远离加油区域和油罐区域,确保车辆在已熄火的情况下可以安全地进行加油和启动。
2.加油区:用绿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放置加油机,来保证车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加油时是安全的。
3.油罐区:用红色标注。
如果加油站有自己的储油罐,应该用红色标注这个区域。
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这个区域,并且需要正确使用专业的工具,以避免闪电、高热灯泡等设备存在的危险。
4.管理和储油区域:用黄色标注。
这个区域应该设立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管理处室内不会存在火源,并且储油的罐体不会泄油。
三、安全管理为了确保加油站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可能存在的危险。
1.警示标志:有关危险区域应设置相关的专业标志,提醒人员必须小心谨慎,不得随意闯入危险区域。
2.安全隔离:安装相应的隔离装置,限制进出危险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认证考核方可进入。
3.防止静电火花:车辆进入加油区域进行加油时,要尽可能避免摩擦和火花,否则可能引发爆炸,所以在进入加油区域之前,需要将车辆是否有漏电现象进行勘测,必要时喷洒一些防火剂。
高风险操作区域专项培训考核

高风险操作区域专项培训考核试卷部门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常用危险化学品, 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为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2、冰箱内储存易燃液体,必须密闭。
3、采用适当的眼睛防护,可以避免飞溅物、粉尘、弹射物及射线的伤害4、全面具不仅可以全面保护面部,而且可以过滤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护呼吸系统。
5、急救箱里包括:Band-aids®、消毒纱布、绑带、剪刀、药膏、急救卡片等。
医用手套用于流血的情形。
6、应尽量避免使用真空蒸馏易挥发溶剂。
水、溶剂或腐蚀性气体不准引入车间真空系统。
7、真空蒸馏结束后,容器内残留物必须冷却到室温后才允许空气进入装置中。
8、在操作区域内储藏与处置物质时,如果量比较大,应当使用专门的储藏室和储藏设备。
9、操作区域严禁饮食。
二、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下列标志哪些属于个人用品防护(ABCD )A、B、C、D、E、2、高风险操作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危险包括以下哪些?(ABCDEF )A、爆炸与泄露B、食入化学品C、皮肤或眼睛接触化学品D、机械伤害E、电力安全F、火灾3、易燃液体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哪几项:(ABC )A、严禁烟火,远离火种、热源B、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C、穿静电工作服D、戴护目镜及安全手套4、高风险操作区域包括下列哪几项?(BCDE )A、易燃易爆性生产区B、高毒性生产区C、高活性生产区D、传染性生产区E、高致敏性物料生产区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使用压力容器时,应注意什么?高压消毒炉未冷却前,切勿开启在高压消毒炉内压力未恢复正常前,切勿开启从高压消毒炉内取出工具时,应使用隔热手套在开启高压消毒炉时,应站在有铰链的一面2、操作有毒物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了解物料性质;仔细阅读标签;明确标示毒害和危害;确保通风,在通风橱内操作挥发和有毒物质;合理鉴别未知物;使用安全传输装置;如有撒落或泄漏,及时清理;采取其它预防措施。
八大危险作业安全培训

08
其他危险作业安全培训
高温作业安全培训
高温作业定义与分类
明确高温作业的概念,包括工业高温、露天 高温等类型。
高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提供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 时间、加强通风降温等。
高温对人体影响
阐述高温环境下人体生理功能的改变,如体 温调节、水盐代谢等。
高温作业事故应急处理
掌握高温中暑的急救方法,了解事故报告和 紧急处置流程。
监管要求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监火人不得脱离现场或随意离开,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 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动火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
事故预防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 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 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 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和器材,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
事故预防措施
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防 止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如定期对危险化 学品进行安全评估,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 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等。
应急处理措施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 、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 护等方面的要求和措施。一旦发生危险化学 品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 援力量进行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 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做好事故调查和处理
应急处理
发生动火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同时 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消防部门, 进行现场处置和救援。
04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有限空间定义及分类
风险分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培训课件PPT

明确识别 编制识别 范围(区 信息计算 域、场所) 表、
确定风险 评价方法 (LEC/T RA)
编制风险 评价分类 统计信息 表
明确风险 控制原则 及要求
制定实施 计划并跟 踪验证
定期更新
风险辨识思路方法与工具。
排查风险点
辨识危险源
风险评价与分级
制定实措施
排查伴随风险的 部位、场所、设 备、设施或区域, 编制风险点排查 清单
人的因素
➢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 不良
➢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 不良
➢ 地下(含水下)作 业环境不良
物的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 和有害因素
➢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 因素
环境因素
➢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 因素
➢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 因素
➢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 因素
管理因素
➢ 组织机构不健全 ➢ 责任制未落实 ➢ 规章制度不完善 ➢ 投入不足 ➢ 管理不完善 ➢ 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风险辨识思路方法与工具。
基于以上系统的划分,可明确到特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 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即为确 定的风险点。
序号
区域/班组
风险点名称
工作任务
备注
风险辨识思路方法与工具。
根据企业生产作业特点,参照国家标准,应用风险辨识工具。
Yes
危险评价
可接受危险?
PLAN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辨识与评估风险
系统控制风险
监控并实施
辨评明 识估确 风风重 险险点
制系整 定统体 措管落 施理实
发现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是关键。
隐消持 患除续 排隐改 查患进
建筑行业安全规范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分

建筑行业安全规范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顺利进行施工工作,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其中包括对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安全规范中对施工现场危险区域划分的要求和相关措施。
一、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分的原则在建筑行业中,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分应符合以下原则:1.风险评估原则:在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造成的潜在风险。
2.安全优先原则: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应优先考虑工人的安全,对于无法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区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明确划分原则:危险区域的划分必须清晰明确,每个区域的边界应明确标识,以便工人能够识别和遵守。
4.合理布置原则:危险区域的划分应兼顾施工需要和工人安全,合理布置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
二、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的划分范围1.高空作业区域:建筑行业中常见的高空作业包括屋顶安装、高空立柱固定等,这些区域往往存在坠落、滑倒等风险,需要划分为危险区域,并采取安全网、防护栏杆等措施。
2.机械设备区域:施工现场常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吊车、挖掘机等。
这些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划定机械设备操作区域,并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同时工人应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3.电气设备区域:在建筑现场中,常常存在各种电气设备,如电线、电气控制箱等。
这些设备存在电击风险,需要划分为危险区域,并采取绝缘措施,确保工人的电气安全。
4.拆除区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进行改造或重建,常常需要进行拆除工作。
拆除区域可能存在起重物体坠落、崩塌等风险,需要划定危险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护栏、设置警戒线等。
5.化学品储存区域:建筑行业中常用到各种化学品,如油漆、涂料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需要将其储存区域划定为危险区域,并采取储存和使用标准,确保工人的安全。
三、施工现场危险区域的安全措施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建筑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设立警示标识:在危险区域的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人注意危险,并在标识上明确规定进入危险区域的条件和防护要求。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 油罐车卸油时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埋地卧式汽油储罐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案例
2010年1月26日,某单位片区经理巡视加油站 过程中,发现该加油站一名员工未穿工装在加油, 立即进行了制止。经了解,加油站交班后,该名 员工已换好便装准备下班离去,但看到站内加油 车辆多,当班员工忙不过来,便主动过来帮忙。 片区经理首先对员工帮助同事的行为予以了肯定, 同时对其违反制度穿便装进行加油的行为进行了 批评教育,并向其讲解了不穿防静电工作服进行 加油可能造成的危害。
• 回顾与总结
前面我们讲解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等的 划分,通过了解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等的划 分,希望今后传授给员工让他们将这些知识 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去。
四是有意识地经常触摸金属部件,释 放人体积聚的静电;
。。。。。。
• 良好安全意识的养成源于日常点滴的积累, 纵观很多事故,起因都是当事者存在侥幸 心理,觉得一个不起眼儿的行为不会出什 么事,但一旦不好的习惯养成,引发事故 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一定要按规定着 装,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才能杜绝事 故发生,保护自身和企业的安全。
• 一般用电区域:除上述两个区域以外的其它区 域。
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
繁程度和持续时间,爆炸危险区域划 分为 3个等级。
0级区域(简称0区):连续出现或长 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1级区域(简称1区):正常运行时可 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2级区域(简称2区):正常运行时不 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区域, 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爆炸性气 体混合物的区域。
• 加油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
培训目的
了解加油站爆炸危险区域的划 分,清楚加油站危险要害部位的分 布。
加油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加油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加油站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一、安全基本知识1.加油站危险区域划分:加油站危险区域分为加油区、油罐区、输油管道、电气设备等,这些区域存在潜在的危险源。
2.安全距离:加油站与周围建筑、居民区、道路等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安全设施:加油站应配备消防器材、安全出口、应急照明等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
二、加油站安全规定1.禁止吸烟:加油站内严禁吸烟,包括所有区域和角落。
2.禁止使用手机:在加油区域内,禁止使用手机或其他无线电设备。
3.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加油站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包括烟花爆竹、打火机等。
4.车辆加油时必须熄火:车辆在加油时必须处于熄火状态,以确保加油安全。
三、消防知识1.应急处置流程: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报警并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同时引导人员疏散。
2.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器分为干粉、泡沫等多种类型,使用时应根据火势和可燃物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四、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1.加油站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加油站存在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等危险源,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2.风险控制措施:加油站应定期检查设备、加强员工安全培训、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确保安全。
五、安全操作规程1.加油枪使用方法:使用加油枪时,应避免枪口对人,防止意外伤害。
2.油品质量检查:加油站应定期对油品质量进行检查,防止劣质油品对车辆和环境造成损害。
3.上岗要求:加油站员工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进行再培训,确保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六、应急处置与逃生知识1.疏散路线:加油站应制定明确的疏散路线,并在显眼位置标明,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指引人员疏散。
2.紧急电话号码:员工应熟知紧急电话号码,并在需要时迅速拨打求助。
3.逃生方法: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应迅速逃离现场,采取低姿势行进,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避免乘坐电梯。
七、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1.员工守则:加油站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公司制定的员工守则。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辨识知识培训

刷车时进入浆池、
浆塔碎浆机进行清
理(在进行不断产 生有毒有害气体的 作业环境中作业)
中毒性 窒息
通风置换、检测
发中毒及窒息事故后, 严禁盲目施救,对呼吸 1 或心脏聚停者,在拨打
2 15 30 4级
\\ \\\
作业中摘掉防毒面 具或防毒面具失效。
120的同时,应立即实 施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私自进入
中毒性 窒息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 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评价
建议改进(新增)措施
L
E
C
D
风险 评价 分级 级别
管控 层级
工程 技术 措施
管理 措施
培训 教育 措施
个体 防护 措施
应急 处置 措施
备注
刷车时进入浆池、
浆塔碎浆机进行清
理(在进行不断产 生有毒有害气体的 作业环境中作业)
中毒性 窒息
通风置换、检测
➢ 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 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 越多,发生事故的后果越严重。例如,炸药、旋转的飞轮等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广义上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不良以及管理缺陷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它岀现得越频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例如,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等。
一般 风险
班组
\
\
\
\
\
冲洗检查过程中被
误开启设备,对内 机械伤 部工作人员造成伤 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区域分类
个人介绍
Tomsen Sheng
工艺安全顾问
tomsen.sheng@
© 2012 DEKRA
“设备”
ATEX 94/9/EC
ATEX 94/9EC的适用范围
“设备”和“防护系统”是为了用于潜在的爆炸性环境中,包括:
安全装置、控制装置和调节装置,也可以覆盖外爆炸性环境;
任何符合ATEX 94/9/EC 要求的设备,允许在欧盟市场上(自由贸易)。
指令只涵盖 EHSR 在欧洲标准中的技术细节
-
ATEX 1999/92/EC 爆炸危险性评价的特殊要求危险区域的分类是必须的,因此才能确定“危险区”和“无害区”;将危险区域划分成适当的“区”,这往往取决于易燃气氛隔多久出现;在危险地区必须使用“特殊设备”;危险区域必须被标示出来;必须检查整体爆炸安全;必须提供适当的工作服。
这些要求不适用于可能发生其他与易燃气氛无关的危险状态在爆炸性环境下:
危险区域分类的哲学
区域分类能评估工厂、工作场所和其他地方出现易燃环境的可能性一旦确定有这种可能,可以阻止能量与之匹配的点火源
:
:
区域分类的步骤区域分类估计易燃气氛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区域分类不能考虑到着火的后果;指定要使用的设备的正确类型。
能确定释放点;指定危险区域的等级和大小。
Slide 9 © 2012 DEKRA
-
方法灰尘危险区域分类
-
– –
– –
5 个步骤完成对粉尘危险区域的分类步骤1获得数据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识别释放来源设定释放等级指定地区的区域数量和范围档案和文件
5 个步骤完成对粉尘危险区域的分类
步骤2步骤3步骤4步骤5步骤1––––识别释放来源
设定释放等级
指定地区的区域数量和范围
档案和文件
—
获得数据
–
●
●
* (Ωm )
步骤1数据要求
对于HAC粉尘,相关数据如下:A/B组的分类(可燃性粉剂)最低爆炸浓度(MEC)g・m-3最低着火温度(℃)散粉体积电阻率MITLIT(云状)(层状)
5 个步骤完成对粉尘危险区域的分类
–-
••••••
步骤2识别释放来源首先思考?
是否存在释放源?
释放源能被消除吗?
是否有足够的易燃物质来生成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危险量?不良的通风条件能否被改善?能否增加有效的通风设备?连续源能否被改变为一级源、一级源能否被变成二级源?
步骤 2 - 3 确定释放点/等级完整的(最新)工厂图纸
编写操作规程
设备或过程变更的列表
观察运作
释放等级
连续级
连续不断地、或长时间地、或频繁地一级
定期或不定期正常运行
二级
不在正常运行中
只有很少和短时间内
-
20
21
22
步骤3释放和区域分级等级连续一级二级释放持续时间>10小时/班>1000小时/年
区域<1000小时/年>10小时/班<10小时/年<1分钟/班
–
步骤4区域的范围不可计算的!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粉尘沉积是释放的来源作业方法通风管理维护工厂的结构和布局
干净的或脏的厂房
- – –
–
–
5个步骤完成粉尘的危险区域分类
步骤1获取数据
步骤2识别释放来源步骤3设定释放等级
步骤4指定地区的区域数量和区域范围步骤5档案和文件
–
步骤4区域范围(EN 61241-10:2004 指导)
20区21区22区
内部粉尘处理设备
一些设备内
从源开始高达1米从源开始高达1米
由于粉尘层的形成,在粉尘层周围
能形成一个非密闭的21区
实际问题使得有必要对整个区域进行划分
–
–
–
–
5个步骤完成粉尘的危险区域分类
–步骤1步骤2步骤3步骤4获取数据
识别释放来源设定释放等级
指定地区的区域数量和范围步骤5档案和文件
✓
✓
✓ ✓
✓
✓ ✓
步骤5 - 报告
所使用过的所有材料和方法的信息的文件
包括所使用的工程措施和控制装置的详情,例如通风设备、惰化等设定特殊释放等级的理由
创作或更新详尽的图纸
区域的范围 - 必要的合并一些区域以形成明显的形状
设置下一个审查日期与DSEAR /ATEX风险评估一起贮藏
图纸和报告
步骤5 - 危险区域的标志
步骤5 - 区域分类的评价
概要 - 区域分类程序
找到潜在的释放源
确定持续时间
(释放等级)
考虑通风系统
分配区域数字
估量区域大小
报告,图纸
给区域做EX(防爆)标志给员工培训HAC的位置和危害
多长时间一次?
大多数时间许多时间很少连续的
(20区)
从哪泄露?
(21区)(22区)
主要的次要的
设备选择
适合于危险区域©2011 Chilworth Global
气体组分
标志着燃烧(基于MIC)和通过缝隙传播(基于MESG)能力的敏感性
每组气体具有相关特性的典型气体:I 甲烷(矿业)
IIA 丙烷
IIB 乙烯
IIC 氢本质安全设备
防爆设备
混合物需要测试
IEC 60079-20的许多数据
A、B、C小组
组II气体所涉及到的电气仪表必须被指定为工厂用本安仪表
ATEX - 电气设备标志
ATEX特定标志IEC Ex 特定标志在ATEX、IEC Ex、INMETRO下和
INMETRO特定标志加拿大和美国特定标志
加拿大地区使用所必需的标志
ATEX - 电气设备标志
I
Ex d [ib] IIC T4 Gb
Ex d [ib]
IIC T4 Gb
- 电气设备标志ATEX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防爆标志保护类型组温度类别保护水平
Ex d
Ex e Ex p Ex o
Ex q Ex m Ex ia
Ex ib Ex n (Ex N) E x s
填充沙子或或防护型电气设备的类型"Ex"为防爆电气设备的一般标示"EEx"方法是根据协调欧洲的标准(CENELEC)建立的在没有欧洲标准的情况下,国
家标准依然是可以接受的防爆型增安型正压型粉(石英)型油浸型密闭型本质安全型无火花型特殊保护型
ATEX - 电器设备标志组
电气设备的温度等级
最大表面温度温度等级温度等级
(°C)US CENELEC & IEC
450T1T1
300T2T2
280T2 A
260T2 B
230T2 C
215T2 D
200T3T3
180T3 A
165T3 B
160T3 C
135T4T4
120T4 A
100T5T5
80T6T6
ATEX 100a 设备种类
Zone 0 and 20
●
Zone 1 and 21
●
Zone 2 or 22
● 设备的选择DSEAR(危险区域现场安全评估)规则7(2)及EPS条例附表3
除非风险评估发现,否则设备和防护系统必须如下选择:类别1类别1或2
类别1、2或3设备必须适用于气体,蒸汽或薄雾和/或适当的粉尘
防爆指令 - 电气设备标志组
防爆指令 - 电气设备标志
防尘 - 温度
tD - IP XY EN 61241-1:2004
> 103 ohm.m
X
1
2
3
4
5
6粉尘防爆保护描述不受保护防止固体物体大于50毫米(例如:手)防止固体物体大于12毫米(例如:手指)防止固体物体大于2.5毫米防止固体物体大于1.0毫米防尘的尘密的
适合于20/21区IP6X IP6X 适合于有导电粉尘的22区()IP5X 适合于含有非导电粉尘的22区
检查与维修
在欧洲,对于电气设备的要求在EN 60079-17(危险场所电气设备的检验和维护)中是被标准化的。
国家标准:
G B 3836.15-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5部分:危险场
所电气安装(煤矿除外)(idt IEC 60079-17:2002)
GB 12476.2-2006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用外壳
和限制表面温度保护的电气设备第2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
和维护
AQ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包括设计、建设、测试等标准。
有什么问题吗?Slide 46 © 2011 DEKRA Datum / Verfasser / Titel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