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完整word版)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一、棉纺基本概念1、棉纺产品:用棉纺设备将多种纤维加工成的纱线制品。

2、棉纺特点:工艺流程短,速度高,设备完善,对纤维适应性广,加工成本低。

棉纺产品品种繁多,风格各异。

3、棉纺设备可加工:传统的棉花、各种棉型化纤、中长化纤、长丝、以及其它天然纤维的纯纺和混纺。

4、棉纺规模:以细纱锭子数和转杯纺头数来表示棉纺厂的规模大小。

5、棉纺产品开发设计包括:棉纺新原料的开发、混纺纱不同混纺比的设计、新原料和新品种的工艺设计、多种花式纱的设计与加工方法。

三、棉纺工艺设计▪纺纱工艺是纺纱加工中的流程和各机件的参数设置的总称。

在纺纱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设备及其状态,更要考虑到所加工的纤维原料的性能和最终产品(纱、线)的要求。

1.纺纱系统:普梳、精梳、混纺纱、新型纺、中长化纤、废纺,后加工新型纺纱开清棉梳棉→并条(2道)→新型纺纱。

中长纺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 型梳棉机→并条(2-3 道)→粗纱→细纱。

废纺系统: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开清→梳棉→粗纱→细纱。

后加工2.原料:(1)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锯齿棉皮辊棉打包国产棉包规格:100×42×60cm,V=0.25m܁,密度300~360kg/m܁,G=75~90kg。

标注唛头、产地、规格等。

棉花品级及参考指标:中国按成熟度、色泽、轧棉质量分级。

纺织部颁发:细绒棉分七级,长绒棉分五级,三级为标准级。

美国按色泽、强力、长度、细度及成熟度(马克隆值)等分级。

采用大容量快速仪HVI检验原棉所有指标。

(2)化纤品种:粘胶(人造棉)、莫代尔、丽赛、天丝、竹纤维涤纶(聚酯)腈纶(丙烯腈)锦纶(聚酰胺、尼龙)维纶(聚乙烯醇、维尼纶)丙纶(聚丙烯)芳纶(芳族聚酰胺)氨纶聚乳酸化纤分等及质量指标分等按内在质量和外观疵点分:内在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细度偏差、长度偏差以及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等。

外观疵点:粗丝、并丝、异状丝、油污纤维。

纺纱工艺设计教案模板及范文

纺纱工艺设计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1. 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2.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纺纱工艺设计相关书籍3. 实际案例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纺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

2. 简述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1. 原料选择:介绍不同原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 纺纱设备选择:介绍不同纺纱设备的性能和适用范围。

3. 工艺参数设置:介绍捻系数、转速、牵伸倍数等参数的设置方法。

4. 质量控制:介绍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三、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1. 原料质量:介绍原料质量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2. 设备性能:介绍设备性能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3. 工艺参数:介绍捻系数、转速、牵伸倍数等参数对纺纱工艺设计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 介绍实际案例,分析纺纱工艺设计的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2. 复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因素。

二、学生分组讨论1. 分组讨论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纺纱工艺设计。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三、教师点评与总结1. 对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纺纱工艺设计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型纺纱技术。

2. 分析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的优缺点,并撰写报告。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流程、关键因素和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技能,使学生掌握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流程及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了解纺纱原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

3.熟悉纺纱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掌握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

5.了解纺纱工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6.能够独立完成纺纱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

7.具备对纺纱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能力。

8.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纺纱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纺纱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纺纱原料的性质及选用原则。

3.纺纱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纺纱工艺参数的调整和优化方法。

5.纺纱工艺流程的设计和实施。

6.纺纱工艺发展趋势和新技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纺纱工艺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纺纱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纺纱工艺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纺纱工艺设计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纺纱实验所需的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全过程的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纺纱工艺设计范文

纺纱工艺设计范文

纺纱工艺设计范文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不断发展,纺纱工艺设计逐渐成为纺织品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纺纱工艺设计是对纺纱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以提高纺纱产品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过程。

本文将从纺纱工艺设计的必要性、纺纱工艺设计的原则以及纺纱工艺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纺纱工艺设计的必要性。

纺纱工艺设计对纺纱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纺纱工艺设计能够提高纱线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纺纱工艺设计能够指导纺纱操作人员正确操作,减少生产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

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纺纱工艺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纺纱工艺设计对纺纱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首先,要满足纺纱产品质量要求。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纺纱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设备和操作方法,以获得所需的线密度、强度等物理指标。

其次,要考虑纺纱成本。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成本、设备的能耗、人力成本等,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要考虑纺纱工艺的稳定性。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遵循稳定性原则,确保纺纱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运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要考虑纺纱工艺的可行性。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考虑到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纺纱工艺设计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纺纱工艺设计的优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优化设备配置。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结合实际的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纺纱生产。

其次,要优化操作流程。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对每个操作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再次,要优化原材料选择。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选择适合的纺纱原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要优化生产计划。

纺纱工艺设计需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以达到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标。

纺纱工艺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一个好的纺纱工艺设计可以提高纺纱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16支气流纺纱工艺设计及说明

16支气流纺纱工艺设计及说明

16支气流纺纱工艺设计及说明气流纺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工艺。

它采用高速旋转的喷丝孔爆破并通过高速气流将纤维拉成纤维束,最终形成纱线。

与传统的纺纱方法相比,气流纺纱具有纺纱效率高、纤维纺制比大、纱线质量好等优点。

下面将介绍16支气流纺纱工艺的设计及说明。

一、工艺流程1.原材料准备:根据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鄂纳柯尔指标等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配置。

2.纺纱准备:将原材料通过预处理设备进行精细研磨,以达到纤维的均匀分散和预热的目的。

3.气流纺纱:将纤维通过输纱输送到气流纺纱装置。

在装置内部,通过高速旋转的喷丝孔爆破并结合气体冲击,使纤维形成纤维束,最终形成纱线。

4.纱线整理:对纱线进行弹性绷伸、捻向调整、加湿调湿等操作,以改善纱线的均匀性和质量。

5.成线:将纱线经过调整后,通过捻合机进行纱线的细致捻合,最终形成成线。

二、工艺参数2. 进纱速度:应根据纱线细度、喷丝孔的大小和纺纱设备的转速等因素进行合理配比,通常在4-20m/min之间。

3.喷丝压力:根据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和纱线质量要求,适当调整喷丝压力,通常在0.2-0.6MPa范围内。

4.喷丝孔的形状和数量:根据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和纤维的特性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设计。

5.纺纱温度:根据所要生产的纱线细度、纤维的熔点等因素进行调整,通常在180-280℃之间。

三、工艺优点1.纺纱效率高:气流纺纱设备具有高速旋转喷丝孔和高速气流冲击等特点,有效提高了纺纱的产出量。

2.纤维纺制比大:气流纺纱可以有效利用纤维的长度,降低纤维损耗,提高纤维的利用率。

3.纱线质量好:气流纺纱可以使纤维更好地分散,形成均匀的纤维束,提高纱线的均匀性和质量。

4.适用范围广:气流纺纱适用于各种面料纺纱,如纺织面料、工业面料、健康面料等。

总之,16支气流纺纱工艺具有纺纱效率高、纤维纺制比大和纱线质量好等优点,能够满足各种面料纺纱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不同的设备和工艺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纱线生产效果。

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大全

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大全

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大全1.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确定产品类型和规格等。

2.原材料选型:根据产品要求和市场需求,选取合适的棉纤维原材料,包括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颜色等。

3.纺纱工艺设计:选择合适的纺纱方法,包括环锭纺纱、喷气纺纱、半杯销纺纱等。

设计纺纱工艺参数,如纱锭转速、喷气压力、销纺纱机速等。

4.纺织工艺设计:设计合适的织造工艺,包括织机选择、织机速度、织机密度等。

同时还要确定织物的设计花型和颜色。

5.印染工艺设计: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合适的印染工艺,包括印花、染色、整理等。

确定染色剂和印花浆料的选择,以及印染参数的设定。

6.后整理工艺设计:设计合适的后整理工艺,包括预缩、定型、整理等。

确定温度、时间等参数。

7.品质控制和检验:设计合适的品质控制方法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包括纱线强力、织物密度、染色牢度等指标的测定。

8.成本估算和生产计划:根据工艺设计和产品要求,估算生产成本,确定生产计划和生产线配置。

9.生产实施和控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实施和控制。

对工艺流程进行监控和调整,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10.产品质量检验和出厂检验:对生产的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物理性能等指标的检测。

同时需要进行出厂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出厂标准。

以上是棉纺织生产工艺设计流程的简要介绍,实际工艺设计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需求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艺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认真设计和实施。

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发表者:发表时间:2012-6—6 9:04:13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棉纺厂主要加工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其它天然纤维如毛、麻、绢、羊绒、兔毛等的短纤维形式也可在棉纺厂进行混纺产品开发。

本章主要掌握典型纺纱系统、各工序工艺参数调节、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

第一节纺纱系统分类1 普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2 精梳纺纱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2—3道) →粗纱(预并条、条卷)(条卷、并卷)(条并卷)→细纱→后加工3 混纺纱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涤→开清→梳理→预并条→混并条(三道)→粗纱→细纱→后加工4 新型纺纱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5 中长纺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型梳棉机→并条粗纱→细纱6 废纺系统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7 后加工1烧毛→纱筒打包→出厂烧毛→定型线筒打包→出厂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线络筒→摇纱→绞纱打包→出厂络并联细管直并本厂织部车间使用本节学习后能写出典型棉纺纺纱流程。

第二节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一、原料1 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1)轧棉a 锯齿轧棉—锯齿棉含量少、短绒少、棉结索丝疵点多、产量高、适轧细绒棉(长度为25~33mm,细度为6000 ~7000公支,适纺中细号纱,即9 ~ 28tex)b 皮辊轧棉-皮辊棉含杂多、短绒多、棉结索丝疵点少、产量低适轧长绒棉(长度33mm以上,细度7000 ~8000公支,适纺细号纱,即3 ~7tex)2)打包规格:例国内包100*42*60cm 体积v=0.25m³密度300 ~ 360kg/m³G=75 ~90kg2、化纤1)品种粘胶莫代尔丽赛天丝2涤纶腈纶锦纶维纶丙纶)芳纶聚乳酸等2)型式长度(mm)细度(旦)棉型33—38 1。

2—1.5中长型51—76 2-3毛型76-102 3-5生产经验公式:L/D=1 L-英寸,D-旦3)分等及质量指标分等按内在质量和外观疵点分:内在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细度偏差、长度偏差以及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等. 外观疵点:粗丝、并丝、异状丝、油污纤维二、配棉简介1、不同种类纱线与原棉性状关系1)棉纱号数细号与中粗号的差别。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3.学会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纺纱工艺的计算;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纺纱工艺设计的实际操作。

二、学习内容1.纺纱工艺设计的概念和原理;2.纺纱工艺设计的流程;3.纺纱工艺设计中的常用计算工具;4.实际应用案例。

三、学习过程1.纺纱工艺设计的概念和原理-纺纱工艺设计是指根据纺织品的要求和纺纱设备的特点,确定纺纱的工艺参数,设计合理的纺纱工艺流程的过程。

-纺纱工艺设计的原理是通过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如纺纱速度、纺纱压力、纺纱温度等,来控制纺纱过程中纺丝质量和性能的变化。

2.纺纱工艺设计的流程-确定纺纱品种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纺纱设备;-设计纺纱工艺参数;-进行纺纱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工艺调整。

3.纺纱工艺设计中的常用计算工具-捻度计算:通过纺纱试验测定纱线的捻度,根据纺纱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捻度范围;-线密度计算:通过纺纱试验测定纱线的线密度,根据纺纱品种的要求确定合适的线密度范围;-纱线的股数计算:根据纺纱设备的规格和纺纱品种的要求,计算合适的纱线的股数;-纺纱工艺参数的计算:根据纺纱设备的特点、纺纱品种的要求和纺纱试验的结果,计算确定合适的纺纱工艺参数,如纺纱速度、纺纱压力、纺纱温度等。

4.实际应用案例根据所学的纺纱工艺设计的概念、原理和流程,以其中一种纱线的纺纱工艺设计为例,进行实际应用操作。

首先确定纺纱品种和要求,然后选择合适的纺纱设备。

接下来,根据纺纱试验的结果和纺纱品种的要求,计算得出合适的纺纱工艺参数。

最后,进行纺纱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

四、学习总结在学习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了纺纱工艺设计的基本流程,学会了使用计算工具进行纺纱工艺的计算。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的操作,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

纺纱工艺设计与计算是纺织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掌握好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梳工序:并合数、总牵伸倍数、牵伸分配、前
罗拉转速、罗拉握持距、罗拉加压、罗拉直径、精梳锡林转速、来自梳落棉、隔距(钳板-分离罗拉、
钳板-锡林、钳板-上给棉罗拉、钳板-下给棉罗拉、
顶梳-分离皮辊)。
并条工序:包括预并、混并等 总牵伸倍数、牵伸分配、并合数、罗拉隔距、罗拉加压、
输出罗拉线速度、喇叭口径。
第十章 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步骤
• 原料选配:依据纱线品种、最终产品用途及风格选配 • 工艺流程确定 • 各工序工艺参数选择或计算 • 上机试纺及各工序半制品指标测试
• 前后道所用机台产量平衡
关于产品
• 纯棉纱、涤/棉混纺纱、涤/粘混纺纱
• 环锭纱、非环锭纱
• 单纱、股线
• 精梳纱、普梳纱
• 机织纱、针织纱
艺流程及机器型号。
工艺参数
(1)各工序半制品干定量;
(2)各工序主要工艺参数 清棉工序:转速(罗拉、打手)、隔距(给棉 罗拉与尘棒间、尘棒间、打手与尘棒间)。 梳棉工序:给棉板工作面长度,速度(刺辊、 锡林、盖板、道夫),隔距。
条并卷工序:并合数、总牵伸倍数、牵伸分配、
前罗拉转速、罗拉握持距、罗拉加压、罗拉直径。
粗纱工序:总牵伸倍数、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钳口
隔距、罗拉加压、锭速、捻系数、捻度、轴向卷绕密度、
前罗拉与锭子转速、压掌绕纱。 细纱工序:总牵伸倍数、牵伸分配、罗拉隔距、罗拉加压、 锭子与前罗拉速度、捻系数、捻度、皮圈钳口、钢领、钢 丝圈型号、集棉器口径。
• 经纱、纬纱
关于原料
• 原料选配要综合考虑产品规格、用途及原料成本。
• 在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成本低廉、
来源广泛的原料。
• 纤维原料要搭配使用。采用分类排队法,根据库存
资料及混和原料品质要求,拟定配棉成分表。
工艺流程
• 普梳系统、精梳系统、转杯纺纱系统等
• 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机器配备情况,确定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