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目录

0 概述部分 (1)

1 总论 (2)

2 总图运输 (6)

3 工艺工程设计 (6)

4.公用工程设计 (9)

5土建 (13)

6 环境保护 (15)

7消防 (16)

8节水措施 (21)

9劳动安全卫生 (21)

10附图 (21)

0 概述部分

0.1项目名称:纯爷们药厂一期工程

0.2设计规模: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正常运行时生产能力为年产口服液6亿瓶。

0.3建设地点: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0.4建设性质:新建

0.5建设范围

厂区总体规划(生产区、辅助区、办公区、生活区)。

综合生产车间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循环水站、变电站、换热站、机修车间)等的工艺设备、土建、采暖通风、电气设备、给排水、自控设施、电信专业的工程设计。

0.6设计原则

本工程遵循设计方案优化、项目投资合理、满足工程建设规模的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车间符合GMP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法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98年修订版及96年发布的《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土建、消防、电气设备、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本工程的关键生产设备立足国际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搞的设备,其他设备立足国内先进水平,以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目的。

0.7工厂组成

综合生产车间:内含有前处理车间、软胶囊车间、口服液车间、;仓库及检验中心。另含有循环水站、换热站、纯化水站、空压站、变电所等。

0.8门卫:两个门卫室。其中:一个人流门卫室、一个物流门卫室。

0.9建设规模:本次工程建设综合车间为5490m2

0.10产品方案

1 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纯爷们药厂一期建设工程

1.1.2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纯爷们药厂法人代表:制药四12爷们

企业概况:本药厂是由广东工业大学06级制药四班12为爷们研究设计的,所以取名叫纯爷们药厂,主要生产清热解毒口服液。年产量为6亿瓶。

1.1.3项目概况

拟建地点: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设计规模: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正常运行时生产能力为年产口服液6亿瓶。

1.2建设性质、总资金情况

1.2.1建设性质:新建

1.2.2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投资方式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两亿。

本项目投资方式: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申请银行贷款,企业自筹资金。

1.3设计依据

纯爷们药厂提供的本项目基础资料及与之有关的技术资料。

纯爷们药厂提供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及其评估意见和批复。

1.4设计范围

厂区总体规划(生产区、辅助区、办公区、生活区)。

综合生产车间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循环水站、变电站、换热站、机修车间)等的工艺设备、土建、采暖通风、电气设备、给排水、自控设施、电信专业的工程设计。

1.5设计原则

本工程遵循设计方案优化、项目投资合理、满足工程建设规模的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车间符合GMP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法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98年修订版

及96年发布的《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土建、消防、电气设备、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本工程的关键生产设备立足国际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搞的设备,其他设备立足国内先进水平,以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目的。

车间生产将洁净度较高的岗位集中布置在厂房中央,洁净度不同区域分别设置人净设施和物净设施,整个厂房设置空调系统,洁净区设置净化空调设施。生产车间平面布局按工艺流向合理紧凑,并尽量考虑空调净化短距离输送,做到人物分流避免交叉污染。

1.6工厂组成

综合生产车间:内含有前处理车间、口服液生产车间、仓库及检验中心。另含有循环水站、换热站、纯化水站、空压站、变电所等。

门卫:两个门卫室。其中:一个人流门卫室、一个物流门卫室。

1.7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7.1建设规模

本次工程建设综合车间为5490m 2

。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正常运行时生产能力为年产口服液6亿瓶。

原辅料 包装材料 →

→ 成品运送 (从厂外运进)

1.9主要原材料、公用工程消耗

1.9.1主要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消耗

1.10厂区周边状况

1.10.1厂址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为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1.10.2地理位置:厂区地理位置在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厂区西北侧为F公路,厂区西南侧为U路,厂区东北侧为C路,厂区东南侧为K 海。

1.10.3基础设施情况

地形地貌:建设厂地地貌为海积阶地经人工整平。

底层结构:底层自上而下费为素填土、淤泥质细沙、淤泥、碎石、黏土、强风化岩石。

地下水:主要为海水,潮汐影响变幅较大。

公用设施条件:本次工程所用水、电、汽均由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

1.11工厂体制及定员

1.11.1工程体制:股份制企业

1.11.2组织机构

管理人员设置:每个车间设车间主任1人,副主任2人;

技术人员设置:各车间设各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共20人,

操作工人设置:原料前处理车间82人,口服液车间131人,动力站71人,共 307人。

实行一、二班制,年工作天数300天。

1.12建设进度

本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

第1 个月——第2个月初步设计

第3 个月——第4个月施工图设计

第5 个月——第9个月土建施工

第10个月——第11个月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第12个月试生产

2 总图运输

2.1设计依据及基础材料

建设项目地址:爷们药厂位于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批示的规划许可技术条件。

本工程地形图所采用的坐标、高程系统。

2.2总平面布置

2.2.1总平面布置原则及厂区规划

厂区总体布局首先服从该区域的总体规划要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遵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符合安全防火及劳动保护的有关规定,满足生产和管理的要求。

厂区总体上划分为30万级洁净区和一般生产区。

2.2.3厂区绿化

为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使厂区环境幽雅,本工程厂区道路两侧、建筑物周围及厂区空地上种植树木和草坪,进行充分绿化,净化室外空气。

2.3竖向布置

根据地勘报告,厂地地面平缓,无需做大量的调整。厂地雨水排水采用官网排水,道路坡度为4%。

3 工艺工程设计

3.1设计依据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

3.2技术方案

技术特点:所有产品均采用纯天然原料并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在洁净厂房内生产而成。

原料药前处理:采用天然药物提取、浓缩技术对中药材进行提取有效成分。

口服液:利用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对原料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采用科学合理配方进行调配,最终制成口服液。

3.3工艺流程简图

3.3.1原料药前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

称重

温浸

煎煮

过滤浓缩

冷藏←加乙醇

过滤→回收乙醇

活性炭、矫味剂→加热、过滤

原料液(至口服液生产车间)

3.3.2口服液工艺流程简图

原料液

称量

内盖调配

↓↓

清洗罐装←干燥灭菌←清洗←瓶外包材

↓↓↓

干燥灭菌→封口→灭菌检漏→灯检→贴签→包装→检验→入

3.4工艺流程简述

3.4.1原料前处理工艺过程简述

原料前处理:

石膏670g 金银134g

玄参107g 地黄 80g

连翘 67g 栀子 67g

甜地67g 黄芩 67g

龙胆 67g 板蓝67g

知母 54g 麦冬 54g

以上十二味,除金银花、黄芩外,其余石膏等十味先加水温浸1 小时,煎煮二次(待沸腾后,稍冷加金银花和黄芩),第一次1 小时,第二次4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7(80℃),加入乙醇,

使含醇量达65%~70%,冷藏48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加矫味剂适量,加入活性碳5g ,加热30分钟,滤过,加水至1000ml ,即得到生产口服也的原料液。

3.4.2口服液工艺过程简述

原料液经称量,投入配料罐中,加其他辅料后送至灌装机中进行定量罐装。瓶盖经洗涤后送到罐装岗位使用,瓶经洗涤,或洗涤烘干灭菌后送至灌装机罐装轧盖,经灭菌柜进行水浴灭菌或检漏灭菌,然后凉瓶,送至灌装机罐装。罐装好后的口服液经贴签、包装、封箱后送入仓库。

3.5工艺物料衡算

基础数据:年产量6亿瓶,年工作日300天,日产200万瓶,生产班制:一班, ==98%最终合格产品数

成品率实际生产产品数(即除去生产过程中损耗的数目)

所以实际日产量为204万瓶,共20400L

原料液

20350L

加辅料至适量 → 调配 → 损失

(防腐剂等添加剂 ) 至20400L 20L

损失 ← 灌装 ← 洗 ← 10ml 玻璃瓶

6000瓶 203.8万瓶 203.8万瓶 203.8万瓶

复合盖 → 封口 → 损失

203.2万个 203.2万瓶 3000瓶

灭菌检漏→损失

202.9万瓶 1.7万瓶

贴签→损失

201.2万瓶 1.2万瓶

包装

200万瓶

3.6设备选型

该项目为了满足生产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关键生产设备均引进国外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其他辅助设备选用国内先进设备,并做到配套平衡。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检验要求。本次工程对中心化验室的检验设备进行填平补齐。

4.公用工程设计

4.1给排水

4.1.1概述

4.1.1.1设计范围和内容

本次工程设计范围为新建建筑室内给排水设计,包括:

A.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B.消防给水系统

C.循环水系统

D.污排水系

4.1.1.2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年版)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4)《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GB/T50102-2003

(5)《工业循环水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年版)

(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11)建设单位及其他专业提供的条件

4.1.2给水设计

4.1.2.1生活给水系统

生产生活给水由开发区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室内生产生活给水作为独立系统,各建筑给水设水表单独计量,洁净去给水采用不锈钢管道及配件,焊接及法兰连接,其它区给水采用PP-R管及配件,热熔连接,吊顶内给水管采用橡胶泡棉作防结露保温。

4.1.3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

本次工程在综合生产车间内设一个集中的循环水站。

4.1.3.1循环冷却水设计方案

由于需要冷却水的设备循环进水进、口水温度及温升不同,按上述循环水量表设三个独立的循环水系统。循环水加压泵级处理设施设于循环水间内,冷却塔设于屋面。为改善循环系统水质,防止结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循环水系统设置Y型过滤器及灭菌阻垢仪。循环水系统采用钢塑复合管,卡箍及法兰连接。

4.1.4排水设计

4.1.4.1排水设计方案

室内生产废水、卫生间生活污水排水为独立系统,排水管采用排水柔性离心铸铁管,橡胶条接口,承插连接。洁净间卫生器具及配件采用不锈钢材质,车间所有排水地漏采用不锈钢盖,洁净区采用不锈钢材密封盖,带水封洁净地漏。

本次工程所排污水全部排至厂区污水站(污水站在其他项已设计)经厂区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2电气

4.2.1设计说明

4.2.1.1设计范围:承担综合生产车间及厂区的动力、照明、防雷、接地等的电气设计。

4.2.1.2设计依据

A. 根据工艺专业、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提出的条件要求。

B. 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3)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1)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4.2.1.3供电设计

A 负荷等级消防用电设备属二级负荷,采用专线供电,并灾本级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保证供电,而厂内其他用电设备均属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

B 电源厂区电源由该市供电局10KV电网引至厂区,本次工程在综合能力生产车间内设变电所一座,变电所至个厂区个用电单位采用低压(380V/220V)配电。为保证消防等二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在变电所内设一台自启动2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变电所内设有变配电室,发电机室,值班室等。

电源电压及厂区配电电压选择

高压电源:三相三线10KV,50Hz属小电流接地系统。

厂区配电电压(低压电源)三相、四线380V/220V,50Hz属TN-S系统。

C 厂区变电所

a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形式及运行方式变电所高压侧采用单母线不分段结线方式,高压侧拟设两回出线,分别向变电所内两台变压器供电,低压侧采用单

母线分段结线方式,两段母线分裂运行。

B主要设备的选择和继电保护

根据负荷计算结果SjS:1640.3KVA,考虑适合的预留本次设计选用两台1250KVA干式变压器,变压器型号为SC10-1250/10,变电所剩余容量859.7KVA 高压设备及材料的选择:高压开关柜选用KYN28-12型金属铠装饰高压开关柜。高压断路器选用ZN63B型真空断路器,操作机构选用弹簧储能操作机构。

主要设备继电保护方式:变电所10KV进线采用过电流保护及点流速断保护对10kv进线进行保护。

操作电源:变电所操作电源采用直流220V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组。

低压配电设备:选用MNS型抽出式开关柜。

D 厂区供电外线和户外照明厂区外线,10KV高压电源采用YJ22-8.7/15KV-3X120电缆直埋敷设由市电网引至厂区变电所,从变电所引至各用电单位。

4.2.1.1车间配电设计

A 环境特征综合生产车间的制水间、循环水煎、换热间较潮湿,洁净区的净化级别为万级和十万级,车间的洗丸、晾丸、网胶处理、乙醇暂存间等为一区防爆区,其他房间均属一般生产间。

B 配电系统综合生产车间采用低压供电,电源电压为380/220V三相四线制,属TN-S系统,低压电源均引自厂区变电所,车间的工艺用电空调用电、照明用电均从变电所单独进线。车间的消防排烟风机及给水站内的消防泵等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双回路供电。

C 动力配电及设备选型车间配电均选用MNS型低压配电屏,落地安装在槽钢上,以防设式配电方式向各用电设备供电;车间动力配线选用的电力电缆敷设在吊顶内的电缆桥架里,电缆出桥架穿镀锌钢管保护,沿地、沿墙、沿棚、暗敷设至用电设备,综合生产车间的洗丸、晾丸等防暴区选用隔爆型电器设备。

4.2.1.5照明设计

车间均选用VU型照明箱,嵌墙安装地边距离地 1.5M;照明配线采用BV-450/750型绝缘导线,穿镀锌铁管保护,沿吊顶内敷设或沿墙暗敷设;在洁净区内选用高效荧光灯,吸顶安装,照度设计在200-300LX;走廊选用荧光灯,

门庭选用花灯照度设计在75-100LX;潮湿多尘场所,选用防水防尘灯,照度设计在200LX,综合生产车间的洁净防暴岗位选用净化防暴灯,照度设计在300LX。

4.2.1.6防雷接地

综合生产车间利用基础柱中的主筋做接地极与地梁中的主筋可靠焊接构成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空调风管、工艺设备的外漏可导电部分与保护地线做电气连接;在配电间设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低压系统的PE母排,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的金属结构与总等电位连接端于极连接,做宗等电位连接,卫生间、淋浴间等潮湿作辅助等电位连接;综合生产车间的顶部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进雷同防直接雷击及感应雷击。

4.2.1.7漏电保护

潮湿场所的电器设备上,加装漏电保护器,插座及插座箱供电回路中选择漏电保护开关,严防漏电确保安全。

5土建

基本情况

5.1.1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洁净产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J50352-200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5.1.2工程所在地区自然条件

常年主导风向:西南季风

极端最低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41℃常年平均降水量:1813.8mm 常年平均气速:7.4m/s 常年相对湿度:70% 基本风压:0.65KN/m2地震基本强度:8度

5.1.3工程地质条件

厂区地势平坦,相对最大高差为1.18,地表下依次为素填土,粉土于淤泥粘土互层,碎石,粘土及强风化细砂岩. 强风化细砂岩fa=360kPa,中风化石灰岩

fa=1500kPa,qph=12000kPa.标准冻结深度0.7m

5.1.4水文地质条件

有海水,主要为海水,水位深埋在地下4~4.9m之间,地下水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中等腐蚀性。

5.1.5设计要求

本生产车间类型为丙类,综合生产车间。耐火等级为二级。

5.1.6施工条件

本工程处于新建城区,交通较为方便,能满足施工要求。

5.2建筑设计

综合车间为L形,外形尺寸97.5m×54.6m,层高依据工艺及其他专业要求定为6m,层数为1层,建筑面积5490m2。

生产车间物流门和人流门分开设置,避免了人,物流的交叉污染。为了保证净化要求,将生产区设在中间,并用密闭性好的彩钢板隔断,避免了外窗及散热器对生产车间的污染,洁净区的生产人员需要一经过严格的卫生通道,物料经过传递窗进入洁净区,达到净化要求。车间内部楼梯,货梯满足生产人员的垂直交通和防火疏散物的垂直运输要求。

为保证洁净度,车间内墙面,棚面,地面,的表面要保证平整,光滑,不起灰,避免眩光,阴阳角做成圆角,洁净区内隔断本身及其与墙,地,棚交接处要保证良好的气密性,有防腐与要求房间地面为环氧自流平地坪涂料,仓库为耐磨硬化地面,一般辅助房间为水磨地面。

车间内墙面为亚光仿瓷涂料,仓库内墙面为防霉涂料。车间内部隔断采用复合彩钢板,内部填充材料应无毒,无味,并且应满足防火要求。隔断本身及其窗,地,棚交接处采用密封胶密封,保证良好气密性,并用相应配件做成圆角。吊顶采用钢筋混凝土硬吊顶。

车间内门除有防火要求采用防火门外,其他采用钢板门,车间内窗采用不锈钢固定窗,外窗为单框中空玻璃保温塑钢窗,外墙采用铝塑板、

屋面采用柔软性卷材防水,阻燃聚苯乙烯泡沫板保温。

5.3结构设计

基础类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持力层采用强夯碎石置换处理后的复

合地基础。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计类型为丙类;上部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

6 环境保护

6.1设计基础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等部门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通知(87)国护岸字第002号;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有关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标准等;建设单位及各专业提供的技术条件。

6.2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6.2.1污水

本次项目所排水包括设备清洗水,地面清洗水及生活污水,日排放600吨。根据环评,污水排放指标见下表,所排放的废水需处理后达标排放

6.2.2废渣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产废渣以及生活垃圾等。

6.3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污水排放采用GB8978-96《污水处理综合排放标准》中三级标准;厂区环境噪声采用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三级标准;厂区环境噪声采用GB12348-9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三类区标准。

6.4绿化设计

在厂区建筑物周围道路两侧种植无花粉的树木,草坪,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降低噪声和减少粉尘的作用。

6.5环境检测机构

本项目实施后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应建立企业的环境监测计划,主要监测全厂总废水排放口和各车间排放水口,厂区及主要设备噪声。

7消防

1设计根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05

(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4)《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规范》GB50019-2003

(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J/TI6-92

(6)建筑单位提供的厂区地形图

(7) 现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规定

2 工程概述

本次工程综合车间的局部在生产中使用少量乙醇,故局部为甲类生产。其他车间及岗位在生产中均不是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故车间均为丙类生产,二级耐火等级。分类标准具体看下表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注:闪点又叫闪燃点,是指可燃性液体表面上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生闪光时的温度。闪点温度比着火点温度低些。

专业设计对消防要求的考虑和采取措施

1 总图消防

本次工程建设地处高新技术园区,城市的消防以及厂区内消防设施完善

2. 建筑消防

厂区结构式为现浇钢筋混泥土结构,承重构件为非燃烧原料。满足二级耐火等级对构件的要求。

甲类生产区为240mm厚实心转防爆墙,采用屋顶泻爆。空调机房门,消防值班室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火墙上门为甲级防火门。

综合车间内的走道,安全出口及安全疏散距离均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建筑消防技术规范》第3.5.1条甲类车间,建筑面积不超过100m2 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丙类车间建筑面积不超过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一般房间间隔房墙防火极限不低于0.5小时,吊顶耐火极限不低于0.4小时,洁净生产和一般生产区的隔墙和顶棚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隔墙上的门窗不

低于0.6小时。

根据《建筑消防技术规范》第7.1.1防火墙应截断燃烧体或难燃烧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非燃烧体屋面不小于40cm,高出燃烧体或燃烧体屋面不小于50cm。

根据《建筑消防技术规范》第7.1.2条防火墙中心距天窗断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面为燃烧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

3 消防给水

(一)根据《建筑消防技术规范》第8.3.1条室外消防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但在建设初期或室外消防水量不超过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

2.环状管网的熟睡干管及向环状管网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干管应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3. 换装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超过5个。4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100mm。

(二)第8.3.2条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道路宽度超过60m时,宜在道路两旁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

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罐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但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3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

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如消防用水量不超过15 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

5、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室外消防用水量计算决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15 L/s计算;

6、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直径为65mm 的栓口;

7、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并有明显的标志

(三)室内消防给水

第8.5.1条建筑物内设有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设备时,其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需要同时开启的上述设备用水量之和计算。

第8.5.2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应根据同时使用水枪数量和充实水柱长度,由计算决定。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15 L/s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连接,并应将室内管道连成环状或将进水管与室外管道连成环状。当环状管网的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用水量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一层中不应超过5个。高层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管道上阀门的布置,应保证检修管道时关闭的竖管不超过一条,超过三条竖管时,可关闭两条。阀门应经常开启,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室内消火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有消防给水的建筑物,其各层(无可燃物的设备层除外)均应设置消火栓;

二、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应由计算确定,一般不应小于7m,

三、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应不超过80m水柱,如超过80m水柱时,应采用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超过50m水柱时,应有减压设施;

四、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

五、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0角;

六、冷库的室内消火栓应设在常温穿堂或楼梯间内;

4电气消防

第10.1.2条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

中药提取车间设计-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介绍了中药提取车间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型及车间布置。 关键词:中药提取、设备选型、车间布局 TB21 A 1.前言 中药提取是从原料药材中分离有效成分的单元操作。尽管近年来国内在中药提取生产中推出了一些所谓新工艺、新设备,如超临界流体提取、超声场强化提取、微波提取等,但时下的主流仍是多能提取罐提取、渗漉等一类间歇式传统提取工艺。本文以某中药厂的提取车间为例,探讨多能提取罐水提工艺的中药提取车间的设计。 2.中药提取车间工艺流程 提取车间工艺流程图 3.主要设备选型 中药提取设备均为标准设备(定型设备),故中药提取车间设计时,只要对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即可。 提取车间年药材处理量为:150吨/年;生产天数为:300天;批次:2批/天,每天3班。则每批药材处理量为:150吨/年÷300天÷2批/天=0.25吨/批。 (1)多功能提取罐 每批药材处理量为250kg,按照工艺要求中药材和水的比例1:10,则加水量为250kg×10=2500kg≈2.5m3;多功能提取罐充装系数取0.85,则2.5m3÷0.85≈2.9m3。故配置1台3.0m3多功能提取罐(每批药材处理间隔时间为12h,故多功

能提取罐只需考虑处理一批药材的量即可)。每台3.0m3多功能提取罐投料量为250kg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2)提取液储罐 提取过程加水煎煮两次,每次加大约10倍纯化水量(~2.5m3)。第一次投料、加水和加温到100℃时间约1.5小时,提取时间约2小时,出液时间约0.5小时;第二次加水和加温到100℃时间约1.0小时,提取时间约1小时,出液时间约0.5小时,清理药渣时间为0.5小时。则一批药材处理时间约为4+3小时左右,一批药材可收集提取液~2.5m3×2。两次提取液收集时间间隔4小时,在收集第二次提取液时,第一次提取液已经浓缩处理完毕,故提取液储罐只要考虑储存一次提取液的量(~2.5m3)。提取液储罐充装系数取0.9,则 2.5m3÷0.9≈2.8m3,则配置1台 3.0m3提取液储罐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提取液通过离心泵输送至提取液储罐,配置1台 10m3/h防爆离心泵(水提液在后期有用到95%的酒精进行醇沉处理,故本车间为甲类防爆车间)。 (3)单效真空浓缩器 每次需要处理的提取液为~2.5m3(~2500kg),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比为1:5~1:4;浓缩比取1:4,则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过程中蒸发的水分约为1875kg,需要在第二次提取液出液前将第一次提取液浓缩完成,每次物料处理时间按为2小时计算。 则1875kg÷2 h=937.5kg/h,即每小时需要处理 937.5kg的提取液。则配置1台1000型(蒸发量: 1000kg/h)单效真空浓缩器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4)浓缩液贮罐 一批提取液约2.5m3×2(提取过程加水煎煮两次)经浓缩后得到的浓缩液约为1.25m3(单效真空浓缩器浓缩比为1:5~1:4;浓缩比取1:4)左右。浓缩液贮罐充装系数取0.9,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尼可地尔合成工艺设计讲解

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6届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36吨尼克地尔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 报告人:____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 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 ___________ 实习时间:____ __

目录 第一章产品介绍 (1) 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2) 第三章生产周期 (5) 第四章物料衡算 (6) 第五章设备选型 (10) 附件:设备流程图、车间布置图

第一章产品介绍 1.3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尼可地尔 英文名称:Nicorandil 化学名:N-(2-羟乙基)烟酰胺硝酸酯 生产规模:36t/a 1.2产品规格 物理性状:针状 熔沸点:熔点92~93℃ 分子式:C8H9N3O4 结构式: 分子量:211.17 1.3产品的重要价值 尼可地尔,又叫做烟浪丁,是一种硝酸酯类物质,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与硝酸甘油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尼可地尔在细胞膜和线粒体水平选择性激活K+-ATP通道,促使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扩张,随后还原前、后负荷。而且该药物主要主要舒张小动脉,增开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钾通道,并且不具有耐药性。

第二章 生产工艺说明 2.1产品合成方法 合成本产品所需原料有烟酸、乙醇胺、无水乙醇、碳酸氢钠、发烟硝酸、乙醚、氯化亚砜、氯仿、碳酸钾、无水硫酸镁、乙醇依次经历硝化反应、酰化反应和精制这三个步骤。 产品生产主要反应如下: 1.硝化反应: NH 2CH 2CH 2 OH NH 2CH 2CH 2ONO 2·HNO 3 2.缩合反应 NH 2CH 2CH 2ONO 2·HNO 3+ 2.2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1.硝化反应 将发烟硝酸通过计量罐置于带有夹套的反应釜中,通冷盐水冷却至-8℃搅拌,缓慢滴加氨基乙醇,滴加完毕,于0℃继续搅拌1 h,减压蒸除过量硝酸,将剩余物倾入冷乙醚中,析出白色沉淀,抽滤至干,得产品 2.合成烟酰氯盐酸盐反应 将烟酸、氯化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回流2h 。减压蒸馏除去过量氯化亚砜,干燥,得产品粗品。 HNO 3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 绪论 1.5 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1.7 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按照我国传统的设计体制,一般可分为设计的前期工作、设计的中期工作和设计的后期工作。而设计的前期工作又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厂址选择报告和设计任务书等项工作。 1.10 简述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一般要经历以下基本工作程序: 提出项目建议书→批准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审查及批准→编制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选择建设地点、进行勘察)→初步设计中审→施工图设计(进行建设准备)→组织工程施工→试车(进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交付生产 1.设计前期工作阶段: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设计任务书 2.设计中期工作阶段: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有一些大型项目,在中间还需有扩大初步设计) 3.设计后期工作阶段:组织工程施工→交付生产 第二章 2.2设计前期应做哪些工作? (同上) 2.3 项目建议书包括哪些内容? ①项目名称、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即项目建设的背景和依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②产品需求的初步预测;③产品方案及拟建生产规模; ④工艺技术方案(原料路线、生产方法和技术来源); ⑤资源、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⑥建厂条件和建设厂址初步方案 ⑦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方案; ⑧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⑨项目实施规划设想;⑩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及筹措设想;⑾环境保护; 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⒀结论与建议2.7 可行性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1)总论 (2)需求预测 (3)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 (4)工艺技术方案 (5)原材料、燃料及公用系统的供应 (6)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布局方案 (7)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 (8)环境保护 (9)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 (10)消防 (11)节能 (12)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13)药品生产管理规范(GMP)实施规划的建议 (14)项目实施规划 (15)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6)社会及经济效果评价 (17)评价结论 2.8 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

王志祥编著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设置目的是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技术问题,并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制药工程师的转变。 ?制药工程学是以化学、药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为主并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是研究批量与规模化制造药物以及改变药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 张珩罗晓燕 (化学工业出版社) 制药工程学 ?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 ?第二章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第四章物料衡算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六章制药反应设备 ?第七章制药专用设备 ?第八章车间设计 ?第九章管道设计 ?第十章制药工业与环境设计 ?第十一章防火防爆与安全卫生 ?第十二章技术经济与工程概算 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 ?工程设计——是将工程项目(如一个制药厂、一个制药车间或车间的GMP改造等)按照其技术要求,由工程技术人员用图纸、表格及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技术工作。 ?一个工程项目从计划建设到交付生产经历的基本工作程序:

1.1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法人单位向国家、省、市有关主管部门推荐项目时提出的报告书。 ?是为工程项目获得立项资格而提出的,为设计前期各项工作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项目名称; ?(2)项目提出的目的和意义; ?(3)产品方案、市场需求的初步预测和拟建规模; ?(4)工艺技术初步方案; ?(5)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情况; ?(6)建设条件和建设地点初步方案; ?(7)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措施; ?(8)项目实施初步规划,包括建设工期和建设进度的初步方案 ?(9)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估算; ?(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包括偿还贷款能力的大体测算; ?(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评价; ?(12)结论。 1.2可行性研究 ?1.2.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可行性研究是设计前期工作的核心,其研究报告是国家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估和决策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后,即可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设计、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 1.2.2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和阶段划分 ?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分为: ? 1、机会研究 ?机会研究的深度较浅,其投资额一般根据类似的工程估算,误差较大。

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目录 0 概述部分 (1) 1 总论 (2) 2 总图运输 (6) 3 工艺工程设计 (6) 4.公用工程设计 (9) 5土建 (13) 6 环境保护 (15) 7消防 (16) 8节水措施 (21) 9劳动安全卫生 (21) 10附图 (21)

0 概述部分 0.1项目名称:纯爷们药厂一期工程 0.2设计规模:本项目建成后生产正常运行时生产能力为年产口服液6亿瓶。 0.3建设地点:地球村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门路10086号 0.4建设性质:新建 0.5建设范围 厂区总体规划(生产区、辅助区、办公区、生活区)。 综合生产车间及其辅助工程(包括循环水站、变电站、换热站、机修车间)等的工艺设备、土建、采暖通风、电气设备、给排水、自控设施、电信专业的工程设计。 0.6设计原则 本工程遵循设计方案优化、项目投资合理、满足工程建设规模的原则,采用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使车间符合GMP要求,项目建成后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工程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法的《药品生产管理规范》98年修订版及96年发布的《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土建、消防、电气设备、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设计。 本工程的关键生产设备立足国际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搞的设备,其他设备立足国内先进水平,以达到高起点、高标准的目的。 0.7工厂组成 综合生产车间:内含有前处理车间、软胶囊车间、口服液车间、;仓库及检验中心。另含有循环水站、换热站、纯化水站、空压站、变电所等。 0.8门卫:两个门卫室。其中:一个人流门卫室、一个物流门卫室。 0.9建设规模:本次工程建设综合车间为5490m2 0.10产品方案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班级:2009级 姓名:陈霞 学号:200974050104 指导教师:梁俊玉 二○一三年4月28日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100万瓶藿香正气口服液的工厂设计课程: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系(部):制药工程系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2009级 学生姓名:陈霞 学号:200974050104 指导教师:梁俊玉 完成日期:2013年4月28日

课程设计简介 由中药制剂制成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且由于藿香正气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藿香、陈皮、茯苓、甘草等,大都是平时可以吃的野草、野菜,因此是比较安全的,老人、孩子都可以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比较方便的剂型是水剂和口服液,由于藿香正气水是采用酒精提取的,味道比较刺激,高血压患者、酒精过敏者以及儿童不太适合服用该剂型,藿香正气口服液经过改进不含酒精,口感也比较好,适用范围广泛。临床试验证明,该口服液的功效是可信的,因其投用经济简便,给药途径为口服,无创伤性,且无明显副作用,及早使用该口服液有利于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情变化,所以,该口服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的良药,同时也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中药复方制剂口服液。 据以上所述,决定。在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建立年产100万瓶藿香正气水口服液的工厂。

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设计产品简介 (7) 2.建设规模与处理目标 (7) 二、工艺设计和说明 1.工艺流程图 (7) 2.生产原料 (8) 3.工艺流程设计原则 (8) 4.工艺流程概述 (8) 5.工艺方案的分析 (8) 三、物料衡算 1.总物料衡算 (9) 四、设备的选型 1.设备的选型 (11) 五、工厂总体设计及选图 1.厂址的选择 (14) 2.厂房总体布置 (14) 3.工厂的总体平面设计 (15) 4.生产车间设计及布置原则 (16) 六、废液的处理及其防治 1.废液的处理方法 (17) 七、参考文献 (17)

制药工程课程的设计

附件三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编号: 学时:4周学分:4 课程性质:必修 选课对象:制药工程专业 内容概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本课程的有关知识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 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 法。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恒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 本方法和步骤。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两个方面树立正确的设计思 想。 建议选用教材:《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张洪斌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1、《化工原理》上、下册,谭天恩,麦本熙,丁惠华编著(1990年);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册,国家医药管理局上海医药设计院编; 3、《药剂学》; 4、《GMP规范》; 5、《洁净厂房设计规范》2001版; 6、制药车间课程设计讲义,合工大制药工程系自编 7、杂志:《医药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学时:4周学分:4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确定主要制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及主要制药设备的安装图,要求计算机AutoCAD 绘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5、课程设计的考核、评分方法: 6、设计考核的内容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的质量(指说明书内容是否完整、正确, 文字表达是否简洁、清楚,车间布置是否合理,主要设备总装图结构是否合理,图纸表达是否规范、正确,图面是否整洁、清楚等);课程设计结束后,由任课教师以及相关教师主持课程设计答辩会,全班同学按设计组分别进行汇报和答辩;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化工原理》的化工单元操作及管路计算; 《药剂学》的主要制剂生产工艺流程; 《GMP规范》的有关车间设计的内容; 《化工制图》及AutoCAD内容; 《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形式和学时分配 1、课程设计:从以下给定的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 2、设计时间为2周;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_毕业设计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乳酸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三大有机酸之一,目前生产乳酸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传统发酵工艺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法、电渗析连续发酵法、萃取发酵法、膜法发酵法、吸附发酵法、同时糖化发酵法等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乳酸。乳酸的提取精制是乳酸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乳酸提取工艺主要有:钙盐法、锌盐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和电渗析法等。本设计采用德式乳杆菌为菌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麸皮为辅助原料经糖化 作为乳酸中和剂和发酵液稳定剂,发酵并行式来生产乳酸。在发酵时加入CaCO 3 得到的发酵液经预处理→浓缩→冷却结晶→洗晶→离心分离→乳酸钙结晶→溶晶→酸解→过滤→脱色等一系列步骤得到粗乳酸;粗乳酸先经浓缩再经离子交换法(先通过732阳离子交换柱再通过331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纯乳酸。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在进行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时,根据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和产能采取最优的提取工艺,通过对乳酸生产平衡、设备平衡和能量平衡等的计算,选取相应的生产设备,合理布局设计,使生产操作可靠性、方便性达到生产要求,降低成本,最终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和布置图以及全厂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发酵工艺;乳酸提取车间;工厂设计

THE DESIGN OF THE EXTRACTED WORKSHOP WHICH PRODUCE 5000 TON OF LACTIC ACID IN A YEAR ABSTRACT Lactic acid is one of the three organic acids which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Now the main approach to produce lactic acid include:the traditional fermentation process and immobilized microorganisms,continuous electrodialysis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fermentation,membrane fermentation,adsorption fermentation,law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ct.these new process.Microbial fermentation is the process which most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produce L-lactic acid. Extraction of lactic acid production is refined very important step;some processes like:calcium method,zinc salts,ion exchange,solvent extraction and electrodialysis law which are normal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lactic acid;The design used the German Lactobacillus for strains and rice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wheat branas auxiliary raw materials and then for parallel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to produce lactic acid.The CaCO3is used as lactic acid neutralizer and stabilizer fermentation broth in the fermentation. The fermentation broth obtained from the fermentation must be treatby these step to be crude lacticby:the pretreatment of the fermentation broth→condense the broth→cooling crystallization of concentrated wash crystal→wash the crystal→centrifuge dissolved→crystallize the calcium lactate into crystal→dissolve it with water→dissolve it with acid→filter it→decolor it ect;crude lactic acid concentration from the first used the via ion exchange(first path through the 732 cation exchange column and then through the 331 anion-exchange column)to be pure lactic acid.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原料药生产示例)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诺氟沙星甲基化过程工艺设计 二工艺条件 原料参数一览表 设产品的年产量为393吨,终产品诺氟沙星甲基化物的纯度为95%,诺氟沙星投料富余系数为1.05,反应转化率均为100%,甲基化收率99%,总收率为86%,用活性炭抽滤时,活性炭损失为20%(重量比),假设其它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均无损失。 每年工作日为330天(具体见设计题目分配方案),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 1.设计并选择较为合理的工艺路线、完成反应原理; 2..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工艺条件的确定; 3.写出较为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不少于2000字)。 四、设计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内容 五、时间 14周) 4周(11 ~

六、参考书 1.《制药工程学》主编:王志祥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 二版 2.《化工原理》主编:谭天恩窦梅周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年第三版 4.《化工机械基础》主编:刁玉玮,王立业,喻健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 2006年第六版

前言 甲磺酸培氟沙星为喹诺酮类抗菌药,有广谱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白菌属、伤寒、沙门菌属以及流杆感菌、奈瑟菌属等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本品对肺炎球菌、各组链球菌和肠球菌仅有轻度作用。本品为杀菌剂,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菌DNA螺旋酶。主要适用于肠杆菌科细菌及绿脓杆菌等格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支气管及肺部感染、肾盂及复杂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细菌性痢疾或其他肠道感染、伤寒及沙门菌属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葡萄球菌感染病例。 本次设计内容中所采用的工艺是以诺氟沙星为原料,与甲醛、甲酸甲基化生成培氟沙星,再与甲烷磺酸成盐,的甲磺酸培氟沙星,后精制得到产品。本路线工序较短,对反应条件,反应设备的要求也不高,而且生产成本呢较低,最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总收率达86%。再经过回收,精制等工序,可以制得。 这次课程实际是对甲磺酸培氟沙星甲基化工段的车间工艺设计 由此工艺可知,甲磺酸培氟沙星的合成工艺还是比较复杂,甲基化工段涉及到反应阶段、加氨中和阶段、离心甩料阶段,各个阶段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都要核算,加上设备选型、车间和管道设计等等,因此设计的任务相当庞大。这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灵敏的理解感悟的实验能力,同时要学会自己掌握时间与节奏来完成设计任务。其成果包括了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计算、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在设计中,我们刚开始无从下手,对于任务书上的含量、纯度、水分含量、湿度等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是经过查阅很多文献,静下心来仔细研究、摸索,和同学、老师的不断交流沟通,对于我们的设计目标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本设计为初步设计,我按照设计任务书所要求内容,一步一步完成,但由于经验不足,理论和实践知识不够扎实,在设计中还存在不足之处,诚请老师给予指出和修正。

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学院药化学院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3 年11 月18 日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产品概述 (2) 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 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 3.1工艺流程 (4) 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 四.物料衡算 (6) 4.1生产制度 (6) 4.2物料衡算基准 (6) 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 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 5.1选用原则 (8) 5.2设备选用 (8) 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 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 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 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 八.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 参考文献 (16)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 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 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 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 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药厂车间设计试题(含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是指与原材料和各阶段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车间,如生产成品与半成品的车间 2.辅助车间:辅助生产车间是指那些与原材料和各阶段产品没有直接关系,而只是负责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用的车间 3. 公用系统:主要是指与工厂的各个车间、工段、以及各部门有着密切关系,且为这些部门所共有的一类动力辅助设施的总称 4. 洁净厂房: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之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 5.主导风向:指风吹向厂址最多的方向 6. 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和检验仪器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7.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检验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8. 全室净化:以集中净化空调系统,在整个房间内造成具有相同洁净度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全室净化。这种方式投资巨大、运行管理复杂、建设周期长 9.局部净化:以净化空调器或局部净化设备,在一般空调环境中造成局部区域具有一定洁净度级别环境的净化处理方式叫局部净化 10.超滤法制备纯化水的机制超滤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它是以多孔性半透膜为介质,依靠薄膜两侧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以错流方式进行分离溶液中不同分

子量的物质的过程。 二、填空 1.从总体上来说,制剂药厂最好选在大气条件良好、(空气污染少),无水土污染的地区,尽量避开热闹市区、(化工区)、(风沙区)、(铁路)和(公路)等污染较多的地区,以使药品生产企业所处环境的空气、场地、水质等符合生产要求。2.总图设计时,应按照上述各组成的管理系统和生产功能划分为(行政区)、(生活区)、(生产区)和(辅助区)进行布置 3. 在防止污染的前提下,应使人流和物流的交通路线尽可能(径直)、(短捷)、(通畅),避免(交叉)和(重叠) 4.生产负荷中心靠近(水)、(电)、(汽)、(冷)供应源 5.药厂涉及的工程管线,主要有生产和生活用的(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压缩空气)管道、(冷冻)管道及生产用的(动力)管道、(物料)管道等,另外还有通讯、广播、照明、动力等各种(电线电缆) 6.药物制剂厂的厂区布置要能较好地适应工厂的近、远期规划,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在设计上既要适当考虑工厂的(发展远景)和(标准提高)的可能,又要注意今后(扩建时)不致影响生产以及扩大生产规模的(灵活性) 7.洁净厂房的建筑方式分为(土建结构)和(装配式)两种,其中普遍采用(装配式) 8.设备选型宜选用(先进)、(成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 9.为方便生产车间进行(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一般各车间的(水)、(电)、(汽)、冷量单独计算。(仓库)、(公用工程)设施、(备料)以及人员生活用室(更衣室)统一设置,按(集中管理)模式考虑

制药工程基本设计训练说明书资料.doc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基础设计训练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年5月5日——6月19日

要求与说明 一、学生采用本报告完成课程设计总结。 二、设计说明书要求用钢笔填写或者在电脑上填写后打印。所附图纸用计算机绘图画出。 三、表框不够可根据需要自行添加,但应排版整齐美观。 四、本报告填写完成后,交指导老师批阅,并由学院统一存档。

用。乳化是液-液界面现象,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如油与水,在容器中分成两层,密度小的油在上层,密度大的水在下层。若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在强烈的搅拌下,油被分散在水中,形成乳状液,该过程叫乳化。 5、双搅拌刮壁系统简介 由两个彼此独立的共轴搅拌器组成,其中共轴搅拌机主要由主副电机、摆线减速机、蜗轮减速机、容器、外框搅拌器、内层涡轮搅拌器等组成。MGR共轴乳化搅拌机与MGB共轴搅拌机的区别在于该搅拌机将内层涡轮搅拌器更换成了高剪切乳化头,以适合具有强烈分散和乳化要求的体系。共轴搅拌机的外部框式搅拌器是一个低速、近壁的推动器,它是通过空心轴传动机构与电机相连,推动器上设置多组横向折角挡板,适合高、中、低粘度介质的宏观混合,并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内部快速的多层涡轮搅拌器或乳化头非常适合各种物料的分散,两种桨型的互补性决定了MG系列共轴搅拌机具有适合多种复杂体系反应的显著特点。 6、工作原理 物料在水锅、油锅通过加热、搅拌进行混合反应后,由真空泵吸入乳化锅,通过乳化锅内上部的中心搅拌、聚四氟乙烯刮板始终迎合搅拌锅形体,扫进挂壁粘料,使被刮取的物料不断产生新界面,再经过叶片与回转叶片的剪断、压缩、折叠,使其搅拌、混合而向下流向锅体下方的均质器处,物料再通过高速旋转的切割轮与固定的切割套之间所产生的强力的剪断、冲击、乱流等过程,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

年产5000吨乳酸工厂车间设计 乳酸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三大有机酸之一,目前生产乳酸主要采取的方法有传统发酵工艺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法、电渗析连续发酵法、萃取发酵法、膜法发酵法、吸附发酵法、同时糖化发酵法等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多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乳酸。乳酸的提取精制是乳酸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乳酸提取工艺主要有:钙盐法、锌盐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和电渗析法等。本设计采用德式乳杆菌为菌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麸 作为乳酸中和剂和发酵液皮为辅助原料经糖化发酵并行式来生产乳酸。在发酵时加入CaCO 3 稳定剂,得到的发酵液经预处理→浓缩→冷却结晶→洗晶→离心分离→乳酸钙结晶→溶晶→酸解→过滤→脱色等一系列步骤得到粗乳酸;粗乳酸先经浓缩再经离子交换法(先通过732阳离子交换柱再通过331阴离子交换柱)得到纯乳酸。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在进行乳酸工厂提取车间设计时,根据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和产能采取最优的提取工艺,通过对乳酸生产平衡、设备平衡和能量平衡等的计算,选取相应的生产设备,合理布局设计,使生产操作可靠性、方便性达到生产要求,降低成本,最终使生产效益最大化,并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图、设备结构和布置图以及全厂平面布置图。 关键词:发酵工艺;乳酸提取车间;工厂设计 1

目录 1 绪论 (1) 1.1 乳酸的概况 (1) 1.1.1 乳酸的理化性质 (1) 1.1.2 乳酸的工业生产 (2) 1.1.3 乳酸的用途及功能 (2) 1.1.4 乳酸的质量检验与储存 (3) 1.2 乳酸的发酵方法 (3) 2 生产工艺 (5) 2.1 发酵工艺 (6) 2.1.1 发酵工艺流程及特点 (6) 2.1.3 发酵工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7) 2.2 提取精制工艺 (8) 2.2.1 提取工艺流程及特点 (8) 2.2.2 提取工艺条件 (8) 2.2.3 提取注意事项以及工艺操作要点 (8) 3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11) 3.1 发酵工段 (11) 3.1.1 物料平衡计算 (11) 3.1.2 设备计算及选型 (12) 3.2 提取工段 (12) 3.2.1 生产平衡计算 (12) 3.2.2 设备平衡计算及选型 (13) 4 车间布置设计 (15) 4.1 设计依据 (16) 4.2 车间布置(厂房平面布置) (16) 4.2.1 车间布置设计原则 (16) 4.2.2 车间平面布置 (17) 4.2.3 车间立面布置 (17) 4.2.4 设备布置 (17) 结论 (17) 2

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专业: 完成日期: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年生产1亿支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 时间2015 年11 月30 日——2015年12 月11 日 设计要求1、生产能力:年产1 亿支/年设计的目 2、工艺要求:选择最佳工艺流程的和要求 3、质量要求:符合GMP 设计任务 1、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说明 2、工艺流程框图/工艺流程示意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车间立面图

设计进度安排 1、星期一: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星期二:初步确定工艺方案设计工作 3、星期三:物料衡算、主要设备选型计划与进度安排 4、星期四:最终确定工艺方案 5、星期五:分别绘出主体设备图/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车间平面图/车间立面图/工厂平面图 主要参考资料 朱宏吉,张明贤.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张珩.制药工程工艺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万方数据库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中国化工机械网 中国机械设备网 中国制药装备协会 中华制药机械网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1亿支抗病毒口服液车间工艺设计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学历博士设计时间2015 年11月30 日—2015年12 月11日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查阅资料,掌握抗病毒口服液的处方、药理毒理作用、适用症状、剂型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 2、确定抗病毒口服液的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3、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根据工艺确定班制,年工作日250天); 4、按照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流程图(A2); 5、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进度安排 1、设计时间为2周,即2015.11.30---2015.12.11; 2、2015.11.30—2015.12.2查阅资料、确定生产工艺; 3、2015.12.3—2015.12.5物料衡算、基本设备选型; 4、2015.12.6—2015.12.10绘制车间工艺流程图及平面布置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5、2015.12.11课程设计答辩。 三、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A4),包括概述、工艺流程及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布置等; 2、车间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各一份(A2)。 四、参考书目 [1] 张洪斌杜志刚.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 潘卫三.工业药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张洪斌.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M].第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4] 张洪斌制药工程课成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5]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年处理t中药车间设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制药工程1班 姓名:杨德志 学号: 20113428 指导教师:程丹 设计时间:2014年9月1日—— 9月26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工艺概述 (2) 2.1前言 (2) 2.2工艺简介 (2) 2.2.1中药的前处理工艺 (2) 2.2.2中药提取工艺的选择 (3) 2.3工艺流程 (3) 2.3.1中药的提取流程框图 (3) 2.3.2工艺流程说明 (4) 2.4生产制度 (4) 三.物料衡算 (5) 3.1前处理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提取车间的物料衡算 (5) 3.2.1提取工段的物料衡算 (6) 3.2.2中药浓缩工段物料衡算 (6) 3.2.3醇沉一步的物料衡算 (7) 3.2.4喷雾干燥步的物料衡算 (7) 3.3物料衡算总结 (8) 四.能量衡算 (9) 4.1中药提取工段能量衡算 (9) 4.1.1 Q的计算 (10) 2

4.1.2提取加热蒸汽用量 W的计算 (11) 蒸 4.1.3提取冷凝水用量 W的计算 (11) c 4.2中药浓缩工段能量衡算 (11) 4.2.1进料比的计算 (12) 4.2.2浓缩加热蒸汽用量 D的计算 (13) 蒸 4.2.3浓缩冷凝水用量 M的计算 (14) c 4.3回收乙醇的热量衡算 (14) 4.4能量衡算总结 (15) 五.主要设备选型及说明 (17) 5.1主要生产设备及型号 (17) 5.2主要设备一览表 (20) 5.3辅助设备说明 (21) 六.三废处理 (22) 6.1废水的处理 (22) 6.2废气的处理 (22) 6.3废渣的处理和利用 (22) 七.车间平面布置和管道设计说明 (24) 7.1车间组成 (24) 7.2中药提取车间的布置 (24) 7.3设备与管道的布置 (25) 八.附图 (26) 九.参考资料 (27)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200982091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三:固体制剂综合车间GMP设计 (片剂3亿片/年,胶囊剂4亿粒/年,颗粒剂4000万袋/年) 目录 1 绪论 (1) 1.1设计思想 (1) 1.2洁净区间说明 (2) 2 正文 (2) 2.1 车间设计概述 (2) 2.1.1 固体制剂综合车间 (2) 2.1.2 设计目的 (2) 2.1.3 设计依据 (2) 2.1.4设计原则 (2) 2.2药物配方 (3) 2.3 生产规模和包装形式 (3) 2.2.1生产规模 (3) 2.2.2包装形式 (3) 2.4 生产制度 (3) 2.5 生产工序 (3) 2.6 物料衡算 (5) 2.6.1 片剂 (6) 2.6.2 胶囊剂 (8) 2.6.3 颗粒剂 (9) 2.7 生产设备选型 (12) 2.7.1 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12) 2.7.2 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13) 2.7.3 设备表汇总 (24) 2.8 主要设备介绍 (25)

2.8.1 高效沸腾干燥器 (25) 2.8.2 V混合机 (27) 2.8.3 三维运动混合机 (29) 2.8.4 摇摆颗粒机 (31) 2.8.5高效包衣机 (32) 2.8.6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32) 2.8.7全自动胶囊填充机 (34) 2.9 车间工业平面布置说明 (35) 2.9.1 车间布置 (36) 2.9.2 人物流通道布置 (36) 2.9.3 生产线安排 (36) 2.9.4 生产设备布局 (37) 2.9.5 中间站的布置 (37) 2.9.6 参观走廊的设置 (37) 2.9.7 物料净化 (37) 2.9.8 人员净化 (38) 2.9.9 固体制剂车间产尘,散热,散湿,臭味的处理 (38) 2.9.10 洁净工作服的处理 (38) 2.9.11 备料室的设置 (39) 2.9.12 称量室 (39) 2.9.13 除尘及前室 (39) 2.9.14 囊壳储存 (39) 2.9.15 容器具的清洗 (39) 2.9.16防爆 (40) 2.9.17安全门的设置 (40) 2.9.18仓库 (40) 2.9.19防火设备 (40) 2.9.20其他设计说明 (40)

(完整word版)制药工程学大纲

《制药工程学》教学大纲 英文课程名称: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号: 总学时:48 其中理论课学时:48 ;实验(或上机)学时:0 总学分: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药理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化工制图。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开课单位: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制药教研室 执笔人:审校人: 一、课程简介 制药工程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的特色建设专业课程。是在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从工程和经济的角度去考虑技术问题,并逐步实现由学生向制药工程师的转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掌握制药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程序和方法;掌握工艺流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不同深度的工艺流程图;掌握基本的制药工艺计算——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掌握原料药生产的关键设备——反应器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及选型;掌握制药专用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选用方法;掌握制药工程非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制药工程设计概述 第一节项目建议书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 第三节设计任务书 第四节设计阶段 第五节施工、试车、验收和交付生产 第二章厂址选择和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厂址选择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 第三节洁净厂房的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工艺流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工艺流程设计技术 第三节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物料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物料衡算基本理论 第三节物料衡算举例

第五章能量衡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热量衡算 第三节过程的热效应 第四节热量衡算举例 第五节加热剂、冷却剂及其他能量消耗的计算第六章制药反应设备 第一节反应器基础 第二节釜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 第三节管式反应器的工艺计算 第四节反应器型式和操作方式选择 第五节搅拌器 第七章制药专用设备 第一节药物粉体生产设备 第二节提取设备 第三节丸剂生产设备 第四节片剂生产设备 第五节胶囊剂生产设备 第六节针剂生产设备 第七节口服液剂生产设备 第八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第三节化工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四节制药洁净车间的布置设计 第五节设备布置图 第九章管道设计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管道、阀门及管件 第三节管道布置中的常见技术问题 第四节管道布置技术 第五节管道布置图简介 第十章制药工业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污染防治措施 第三节废水处理技术 第四节废气处理技术 第五节废渣处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