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合集下载

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方案

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方案

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方案1. 背景介绍胶囊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被广泛用于药物的封装和给药。

胶囊生产车间是胶囊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一个合理的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2. 目标和要求胶囊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方案应满足以下目标和要求:•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设备布局和良好的工艺流程,保证胶囊的高效生产,提高产能。

•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胶囊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生产环境符合相关要求,避免交叉污染。

•提高工作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劳动强度。

3. 设备布局3.1 原料库房胶囊生产车间应设有原料库房,用于储存胶囊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料。

库房应设计成密封、防潮、防尘的环境,以保证原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库房内应设置相应的储存架和标识,以便快速、准确地取出所需原料。

3.2 生产区域生产区域是胶囊的生产核心区域,应包括以下几个区域:•胶囊生产线:包括胶囊填充机、胶囊封闭机等设备,应根据生产流程合理布局,以便顺利进行胶囊生产的各个步骤。

•清洁区:用于清洁和消毒设备、器具和容器等,以确保产品的卫生质量。

•包装区:用于对生产好的胶囊进行包装和质量检测。

3.3 辅助区域辅助区域包括洗手间、更衣室、办公区等,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洗手间应配备洗手设备和卫生用品,办公区应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文件柜。

4. 工艺流程胶囊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从原料库房中取出所需的原料,根据配方要求进行称量和混合。

2.胶囊填充:将混合好的原料投入胶囊填充机进行填充,确保每个胶囊的填充量均匀。

3.胶囊封闭:将填充好原料的胶囊送入胶囊封闭机进行封闭,确保胶囊的密封性和完整性。

4.包装和质检:将封闭好的胶囊送入包装区域进行包装,同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生产设备、器具和容器等,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质量。

课程设计-胶囊剂车间工艺说明书

课程设计-胶囊剂车间工艺说明书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年产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者:蒋清莉刘军杰班级:11 级 5 班学号:********* *********指导老师:***设计日期:2014年6月制药设备与工艺课程设计年产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题目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4 年 6 月8 日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年产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要求有湿法制粒、卧式沸腾干燥、铝塑包装,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天)3、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4、卧式沸腾干燥机的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5、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3、卧式沸腾干燥安装图(平、立、剖面图1:50);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一.产品概述 (2)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3.1工艺流程 (4)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四.物料衡算 (6)4.1生产制度 (6)4.2物料衡算基准 (6)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5.1选用原则 (8)5.2设备选用 (8)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参考文献 (16)绪论(一)阿莫西林胶囊简介【通用名称】:阿莫西林【商品名称】:阿莫西林胶囊【拼音名称】:AMOXILIN JIAONANG【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成份】该品主要成份为阿莫西林,其化学名为(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O]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

阿莫西林工艺设计步骤

阿莫西林工艺设计步骤

阿莫西林工艺设计步骤阿莫西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的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在工业生产中,阿莫西林的制备涉及多个复杂的步骤和反应,以下是阿莫西林工艺设计的几个重要步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 原料准备:工艺设计的第一步是准备所需的原料。

制备阿莫西林的原料主要包括氨苄青霉素(6-APA)、对氨基苯甲酰氯(PAA-Cl)等。

这些原料需要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

2. 丙烯酸酯酮化:首先,将氨苄青霉素与醋酸丙烯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氨苄酯。

这一步骤是阿莫西林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3. 对氨基苯甲酸化:接下来,将酯化产物与对氨基苯甲酰氯进行反应,生成阿莫西林前体化合物。

这个步骤是将氨基苯甲酸基团引入到丙烯酸氨苄酯分子中的关键步骤。

4. 酶促转化:在前体化合物中引入氨基苄青霉素的醛基后,通过酶促转化将其转换为阿莫西林。

这个步骤需要合适的催化剂、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5. 结晶分离:阿莫西林合成液中的杂质和溶剂需要通过结晶分离进行分离和提纯。

可以使用冷却结晶、溶剂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得到高纯度的阿莫西林晶体。

6. 干燥粉碎:将阿莫西林晶体进行干燥,去除水分,使其具有稳定的物理性质。

然后,通过粉碎和筛分等工艺,获得符合规定要求的阿莫西林颗粒。

7. 包装贮存:最后,将阿莫西林颗粒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合理的包装方式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并方便其在医药市场中的存储和销售。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阿莫西林的工艺设计可以实现高效且持续的生产。

然而,一个成功的工艺设计不仅涉及到这些步骤的选择与操作,还需要考虑环保与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阿莫西林的工艺设计是一个专业和复杂的领域,需要在严密的实验室和工业条件下进行实施。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该依靠专业的化学工程师和技术专家来制定和执行工艺设计方案,以确保生产的安全和可靠性。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毕业设计
阿莫西林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其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
又精细的过程。

首先,阿莫西林的生产需要原料,主要原料包括苯
甲醛、氨基苄醇、氢氧化钠、氯乙酸、氰化钠等。

生产过程一般包
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发酵,首先,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将原料转化为阿莫西
林的前体物质。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值、通气量等。

2. 提取,将发酵产生的混合物中提取出阿莫西林的前体物质。

这个步骤一般采用溶剂提取的方法,需要对溶剂和温度进行精确控制。

3. 结晶,将提取出的阿莫西林前体物质进行结晶,得到粗品。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结晶条件,包括温度、搅拌速度等。

4. 精制,对粗品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阿
莫西林产品。

这个过程一般包括结晶、洗涤、干燥等步骤。

5. 包装,最后,将得到的阿莫西林产品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同时,需要注意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问题,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生产工艺的优化和改进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可以通过改进反应条件、提高产率、降低能耗等方面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的来说,阿莫西林的生产工艺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是一个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2023年产500吨阿司匹林制剂的车间设计

2023年产500吨阿司匹林制剂的车间设计

年产500吨阿司匹林片制剂的车间设计方案1.车间布局设计:车间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采用一层结构,分为原料区、生产区、包装区和办公区四个区域。

原料区和生产区相连,包装区和办公区相连,各区域之间设置物料通道,方便物料流动。

2.生产工艺流程:原料区:原料入库、检验和存储。

生产区:原料混合、制粒、压片、烘干、包装。

包装区:包装成品。

办公区:管理、财务、技术支持、员工休息室等。

3. 生产设备选型:混合机:采用Y型混合机,能够混合不同种类的原料,混合效率高。

制粒机:采用滚筒制粒机,能够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颗粒状,制粒效率高。

压片机:采用高速旋转压片机,能够将原料颗粒压制成片状,压片效率高。

烘干机:采用流化床烘干机,能够将湿度较高的制片烘干,烘干效率高。

包装机:采用自动包装机,能够将制成的阿司匹林片进行包装,包装效率高。

3.环境控制:车间内设置空气净化设备,保证车间空气洁净度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采用空调系统控制车间温度和湿度,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4.安全管理:车间内设置消防设备,保证车间内防火防爆措施得到落实。

同时,车间内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年产500吨阿司匹林片制剂的车间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工艺流程:阿司匹林片制剂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原料筛选、混合、压片、包装等多个环节,车间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生产工艺流程,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生产设备选型:选择适合生产规模的设备,包括混合机、压片机、包装机等,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多个因素。

3.车间布局设计:车间布局需要合理,使得生产流程能够顺畅进行,设备之间的距离和位置需要考虑到人员操作和物料流动的便利性,同时需要满足相关的安全规范和卫生标准。

4.环境控制:阿司匹林片制剂的生产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条件下进行,车间设计需要考虑到环境控制的问题,包括空气净化、温湿度控制等。

例子制药工程毕业设计.

例子制药工程毕业设计.

设备设计、厂房设计、车间设计年产8580吨维生素C发酵车间设计年产7500吨青霉素原料药工厂发酵车间的设计年产100吨芬布芬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年产6亿片萘普生片剂车间工艺设计年产3亿粒阿莫西林胶囊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年产2000万支双黄连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年产1000万瓶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湖北医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年产16亿粒贝诺酯片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药学院专业:制药工程年级: 2012 级学号: 201210062018 姓名:刘小兰指导教师:詹利之2016年5月15日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 (手写)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年月日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 (2)致谢 (26)参考文献 (14)1亿粒/年阿莫西林硬胶囊车间工艺设计学生署名:刘小兰指导老师署名:詹利之湖北医药学院药药护学院摘要阿莫西林胶囊为新型半合成青霉素类药,具有吸收快、血药浓度高、杀菌力强、毒性极低、副作用小以及广泛的抗菌谱,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迅速而强等特点。

年产600吨阿司匹林生产车间设计

年产600吨阿司匹林生产车间设计

年产600吨阿司匹林生产车间设计【实用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意义二、生产车间设计要求三、生产设备选型与布局四、生产工艺流程五、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六、项目实施与预期效果正文一、项目背景与意义阿司匹林(Aspiri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其市场需求量巨大。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座年产 600 吨阿司匹林的生产车间,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车间设计要求1.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规范要求;2.设计合理、实用,便于生产操作、设备维护及产品质量管理;3.考虑生产车间的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4.适应市场需求,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生产设备选型与布局1.设备选型: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合成、精制、干燥、包装等设备;2.设备布局:合理规划设备摆放位置,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减少交叉污染和操作失误。

四、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采购合格的原料,如乙酰氯、水杨酸等;2.合成: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阿司匹林;3.精制:对合成产品进行提纯,去除杂质;4.干燥:采用适当的干燥方法,如真空干燥、喷雾干燥等,使产品含水量达到要求;5.包装:将干燥后的阿司匹林进行分装、打包,便于储存和运输。

五、产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监督、检验;2.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药品标准;3.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检查;4.落实环保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六、项目实施与预期效果1.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项目论证、评估,确保项目可行性;2.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建设、调试、投产等各阶段工作;3.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 600 吨阿司匹林,可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1500字

《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1500字

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目录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开题报告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三、研究内容 (1)四、拟采用的工艺流程 (2)五、参考文献 (2)一、研究背景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是英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发并销售的第二代半合成广谱青霉素。

因其抗菌谱广、吸收快、杀菌快,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首选,它是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青霉素之一[1]。

阿莫西林是通过化学裂解保留青霉素的母核结构,改变其侧链而得到的产物。

我国自1982年阿莫西林制剂首次获准生产以来,市场使用显著增加。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片剂、胶囊、颗粒、粉剂等剂型,其中单处方以胶囊为主,最大剂量为0.25g/粒。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药理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药物的使用范围很广,市场也相对较大[2]。

我国的石药集团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霉素生产国,也是最大的6-APA(6-氨基青霉烷酸)生产国,因此阿莫西林仍有较大市场增长空间[3]。

二、研究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的方法经验后,本设计在传统的湿法制粒的基础上采用了干法制粒技术,可以降低湿法制粒过程中遇热降解的风险。

对于大量生产阿莫西林的工艺革新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同时,本文年产2亿粒0.25g阿莫西林胶囊生产工艺设计,设计其工作日为320天,日生产量为62.5万粒,对阿莫西林实践制药生产具有点指导借鉴的价值。

三、研究内容本文首先概述了阿莫西林的概念及理化性质,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阿莫西林的市场前景用途,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设计拟采用将原料阿莫西林和辅料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混合,干法造粒后利用胶囊填充机进行填充制得阿莫西林胶囊。

四、拟采用的工艺流程本设计拟采用将原料阿莫西林和辅料二氧化硅、硬脂酸镁和羧甲淀粉钠混合,干法造粒后利用胶囊填充机进行填充制得阿莫西林胶囊。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原辅料。

阿莫西林胶囊的原辅料包括:250重量份的阿莫西林、1.2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1重量份的硬脂酸镁和5重量份的羧甲淀粉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药工艺课程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GMP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院药化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3 年11 月18 日目录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书 (1)第二章.课程设计说明书 (2)一.产品概述 (2)二.处方设计及工艺 (4)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4)3.1工艺流程 (4)3.2净化区域划分说明 (5)四.物料衡算 (6)4.1生产制度 (6)4.2物料衡算基准 (6)4.3物料衡算(日工作量) (6)五.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8)5.1选用原则 (8)5.2设备选用 (8)六.工艺设备主要一览表 (13)七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3)7.1车间布置的原则 (13)7.2车间布置及人流物流的概述 (13)八.设计体会及今后改进意见 (15)参考文献 (16)制药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设计题目:年产6亿粒阿莫西林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一、设计内容和要求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2. 每位组员详细叙述一个胶囊生产工艺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及关于此设备国内外的现状、研究前沿;3. 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年工作日250d/a。

)4. 紧扣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5. 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成果1. 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产品概述、处方设计及工艺、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每位学生的设备详细综述。

2.工艺流程示意图一张(A1,手绘);3.车间平面布置图一张(1:100)(A1,手绘)。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产品的概述[通用名称]:阿莫西林胶囊[英文名称]:Amoxicillin Capsules[汉语拼音]:Amoxilin Jiaonang[成份]: 本品的主要成份为阿莫西林。

[化学名称]:(2S,5R,6R)-3,3-二甲基-6-[(R)-(-)-2-氨基-2-(4-羟基苯基)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三水合物[结构式]:[分子式]:C16H19N3O5S·3H2O[分子量]:419.46[性状]:本品为胶囊剂。

[适应症]:阿莫西林适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的下列感染:①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②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或粪肠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感染。

③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④溶血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所致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⑤急性单纯性淋病。

⑥本品尚可用于治疗伤寒、伤寒带菌者及钩端螺旋体病;阿莫西林亦可与克拉霉素、兰索拉唑三联用药根除胃、十二指肠幽门螺杆菌,降低消化道溃疡复发率。

[药理毒理]: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不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需氧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等需氧革兰阴性菌的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及幽门螺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

[药代动力学]:口服本品后吸收迅速,约75%~90%可自胃肠道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不显著。

口服0.25 g和0.5g后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3.5~5.0mg/L和5.5~7.5mg/L,达峰时间为1~2小时。

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

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口服本品0.5g后2~3小时和6 小时痰中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0.52mg/L和0.53mg/L,而同期血药浓度为11mg/L和3.5mg/L。

慢性中耳炎儿童患者口服本品1g后1~2小时,中耳液中药物浓度为6.2mg/L。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口服本品1g后2小时脑脊液中的浓度为0.1~1.5mg/L,相当于同期血药浓度的0.9%~21.1%。

本品可通过胎盘,在脐带血中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4~1/3,在乳汁、汗液和泪液中也含微量。

阿莫西林的蛋白结合率为17%~20%。

本品血消除半衰退期(t1/2?)为1~1.3小时,服药后约24%~33%的给药量在肝内代谢,6小时内45%~68%给药量以原型药自尿中排出,尚有部分药物经胆道排泄。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半衰期可延长至7小时。

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腹膜透析则无清除本品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

①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

②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mg/Kg,每8小时1次;③3个月以下婴儿一日剂量按体重30mg/Kg,每12小时1次。

④肾功能严重损害患者需调整给药剂量,其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分钟的患者每12小时0.25~0.5g;内生肌酐清除率小于10ml/分钟的患者每24小时0.25~0.5g。

[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腹泻及假膜性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②皮疹、药物热和哮喘等过敏反应。

③贫血、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④血清氨基转移酶可轻度增高。

⑤由念珠菌或耐药菌引起的二重感染。

⑥偶见兴奋、焦虑、失眠、头晕以及行为异常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禁忌症:青霉素过敏及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青霉素类口服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

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作青霉素皮肤试验。

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就地抢救,予以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应用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应避免使用。

3.疗程较长患者应检查肝、肾功能和血常规。

4.阿莫西林可导致采用Benedit或Fehling试剂的尿糖试验出现假阳性。

5.下列情况应慎用:(1)有哮喘、枯草热等过敏性疾病史者。

(2)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可能须调整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动物生殖试验显示,10倍于人类剂量的阿莫西林未损害大鼠和小鼠的生育力和胎儿。

但在人类尚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鉴于动物生殖试验不能完全预测人体反应,孕妇应仅在确有必要时应用本品。

由于乳汁中可分泌少量阿莫西林,乳母服用后可能导致婴儿过敏。

[儿童用药]:1.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2.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动物用药:但本品用于数种幼龄动物时,可致关节病变。

[药物相互作用]:⑴丙磺舒竞争性地减少本品的肾小管分泌,两者同时应用可引起阿莫西林血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

⑵氯霉素,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和四环素类药物在体外干扰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但其临床意义不明。

[药物过量]:在一项51名儿童患者参与的前瞻性研究中,阿莫西林给药剂量不超过250mg/Kg 时不引起显著临床症状。

有报道少数患者因阿莫西林过量引起肾功能不全、少尿、但肾功能在停药后可逆。

[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规格]:0.25g/粒[包装]:铝塑包装,10粒/板子×2板/盒;铝塑包装,10粒/板子×5板/盒;[有效期]:36个月[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

二.处方设计及工艺配方组成:阿莫西林原料23692.5g,淀粉适量,滑石粉0.1%,CMS-Na1%.规格:0.25g/粒,含阿莫西林应为标示量的98%~101%阿莫西林:阿莫西林是阿莫西林胶囊的主要成分,其通用的合成方法是在6-BA 的6位上引入侧链。

经过一系列缩合、水解、结晶、干燥得阿莫西林[8,9]。

作为广谱抗生素。

辅料分析硬脂酸镁(0.0075g/颗):主要用作胶囊剂的润滑剂、助流剂、抗粘剂[10]。

羧甲淀粉钠(0.01g/颗):增加阿莫西林溶出度。

三.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3.1工艺流程1、原辅料准备、称量⑴物料应先经缓冲区脱去外包装,再经适当的外清处理后,才能进入备料室。

⑵称量后原料和辅料需要单独存放。

⑶称量室内应设有除尘装置。

称量区域相对其他区域为负压。

条件许可宜优先采用称量柜。

2、粉碎⑴粉碎主要是借助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料粉碎成适宜程度的过程,破坏物料之间的内聚力来达到粉碎的目的。

⑵粉碎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药物混合均匀,易于制粒,有助于药物的溶解和吸收,从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3、筛分⑴药物经过粉碎后,粉末有粗有细,大小不均匀,不利于进一步制粒,需要进行分离以适应要求。

⑵筛分的目的是使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易于进一步制粒。

⑶筛分后可以直接制成成品,也可以用于进一步的混合工序。

4、混合⑴药物与辅料按处方称取后需经过进行多次混合,才能保证药物与辅料混合均与,混合均匀的好坏对药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影响。

⑵保证药物与其他辅料均匀有易于制粒,特别是对有毒性的药物和小剂量的药物。

⑶总混机四周必须设置围护栏杆并与总混机的电机连锁,保证安全。

5、制粒⑴除少数结晶性药物或有些不稳定的特殊药物需要直接填充外,大多数药物都需先制成颗粒在进行填充。

⑵制粒的原理是将粘合剂加入到物料中制成湿颗粒,或者通过机械压力将粉末压成紧密的块状物,在粉碎制成事宜的颗粒的过程。

⑶制粒间设备较多,高低不一,设计时可通过合理布置、控制房间层高来节约空调能量。

⑷必须按照药物的不同性质,设备条件等情况合理地选择辅料制成粗细松紧适合的颗粒,以利于进一步填充。

6、干燥⑴在大生产中干燥的目的是原辅料的除湿。

⑵湿物料的形状、大小、料层薄厚、水分的结合方式均会影响干燥速率。

⑶常用的干燥设备有:流化床干燥器、喷雾干燥器、真空干燥器、微波真空干燥器等。

7、整粒整粒的目的是对湿物料中的大块物料进行分离,以利于物料的填充。

8、灌装灌装按照机械化的程度分为以下四种设备。

⑴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是指将硬胶囊及药粉直接放入机器上的胶囊贮桶后,不需要人工加以任何辅助动作,填充机即可自动完成填充药粉,制成胶囊剂。

此外,机器上还带有剔除未曾拨开和填充的药粉的胶囊、清洁囊板等功能的辅助设施。

⑵半自动胶囊填充机半自动化适用于生产批量小的品种。

需要人工的协助才能完成。

⑶小型胶囊填充机是由胶囊帽排列机、胶囊体排列机和锁口机组成。

⑷手动胶囊填充板是由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的,根据胶囊型号不同,板孔大小不同制成的。

9、抛光胶囊剂的抛光机作为辅助的设备主要起净化胶囊的作用,由于胶囊剂制成成品后周围会有许多药粉粒,需要清除囊壳外的粉末并对其进行抛光处理,这样可以使胶囊光洁美观。

10、包装⑴包装的目的是使胶囊即便与储存和运输。

⑵包装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一般常用铝塑包装机、外包装常用纸盒包装机。

⑶铝塑包装受热出异味,故要有有效地排风措施。

⑷应设置独立的标签打印室,标签必须专柜存放,专人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