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晚期使用靶向药效果如何
黑色素瘤临床案例的具体分析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斯璐写在课前的话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
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
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
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本文针对黑色素瘤临床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黑色素瘤临床案例一(一)病史1 、中年男性,36 岁,皮肤癌家族史;2 、左上臂渐出现一个肉色的小结节;3 、在洗澡后出现破溃不愈;4 、行切除活检;5 、诊断为黑色素瘤,厚度0.45mm。
(二)该患者有哪些危险因素1 、年龄;2 、皮肤癌家庭史。
(三)手术切缘其手术切缘是1.0 cm。
二、手术切缘肿瘤厚度临床推荐切除边缘原位0.5cm≤ 1.0mm 1.0cm (1 类)1.01 -2mm 1 -2cm (1 类)2.01 -4mm 2.0cm (1 类)>4mm 2.0cm根据2010 版的NCCN 指南:如果肿瘤厚度是原位、简单的,只需切除 5 毫米。
如果病灶厚度≤ 1 毫米,分级是T1 ,推荐的切除边缘是1 公分。
此患者的病灶是0.45 毫米,他的切除边缘应是1 公分。
如果此病人病灶超过4 毫米,NCCN 专家也推荐最多切到 2 公分。
所以并不推荐做给病人带来痛苦的截肢手术。
目前黑色素瘤的最大扩切边缘是2 -3 公分。
针对一些特殊部位如脸部或耳朵黑色素瘤,实际做不到 2 公分,专家们认为只要能够达到病灶切缘阴性就可以,尽量保留功能。
或者有美容医生参与。
在尽量切除病灶同时又保留美观目的。
该患者行病灶扩大切除。
病理示:病灶残留无色素型黑色素瘤,残留厚度0.35mm ,切缘宽1cm ,无肿瘤浸润。
(一)下一步建议下一步治疗建议是无须进一步手术干预。
根据NCCN 指南,只有病灶厚度超过1 毫米或有溃疡,才推荐做前哨淋巴结活检。
(二)术后2周,患者出现左腋窝肿物,质硬,如何处理?1 、细针穿刺活检;2 、肿物切除活检。
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摘要: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新型靶向药物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有关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应用领域、作用机制及疗效评估。
我们发现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因此,加强对新型靶向药物的研究,提高其临床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靶向药物;肿瘤治疗;应用领域;作用机制;疗效评估一、引言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如毒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等。
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当前肿瘤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生物技术和药物研究水平的提高,新型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靶向药物能够更精准地靶向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治疗策略。
二、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领域新型靶向药物主要通过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来发挥作用,因此其应用领域相对狭窄。
目前,新型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EGFR抑制剂:EGFR是一种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的受体,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
因此,EGFR抑制剂成为治疗这些肿瘤的重要药物之一。
常用的EGFR抑制剂包括厄洛替尼、吉非替尼等。
2. HER2抑制剂:HER2受体在乳腺癌等肿瘤中高表达,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常用的HER2抑制剂包括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等。
3. PD-1/PD-L1抑制剂:PD-1和PD-L1作为肿瘤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靶点,通过抑制PD-1和PD-L1相互作用可以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
癌症晚期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当癌症到了晚期时,病情较重,对机体造成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目前靶向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关注,那癌症晚期靶向治疗效果如何呢?目前靶向药在癌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与化疗相比具有高效低毒的优势,治疗癌症晚期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但靶向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并非适合所有的患者,袁希福老中医曾言:“靶向药物的原理不同于传统化疗药好坏细胞都杀,而是找到致癌突变基因后进行‘精确攻击’,这就像打鸟一样,你想打鸟,首先得知道鸟的位置,瞄准鸟。
假如你连树上有没有鸟都不知道,想着先凭运气盲打两枪试试,真把鸟打下来的概率自然是非常低的!”一般来讲患者在服用靶向药前要做基因检测,有靶点才能发挥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药极易产生耐药性,有的患者服药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耐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而且靶向药所需的费用也很高,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靶向治疗的晚期患者,也不要轻易放弃,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也在癌症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尤其适用于中晚期患者。
中医治疗癌症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适应症广,像年龄大、身体弱、转移范围广的患者也能使用。
中医治疗讲究以人为本,从患者整体出发,将抗癌与调理并重,在控制病情发展,抑制扩散转移的同时,也会调节患者机体内的环境,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另外中医还能联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如选择靶向治疗的患者,联合中医有助于减轻毒副作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并缓解耐药的程度,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遵循整体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金鉴》等中医名著。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一
6 2 4 4在恶性黑色素瘤治疗 中具有较强的抗癌 活性 和较好 的耐受 性 。但最近一次 大规模 的二期 临床试 验关于 比较 A Z D 6 2 4 4与 替莫唑胺 ,A Z D 6 2 4 4的反 应率 只有 1 2 % ,并 且在 P F S上也 没 有有任何 的优势 。
பைடு நூலகம்
的经常突变激活提供 了潜在的理论基础 ( 例如 ,经常出现的 B— 制剂 A Z D 6 2 4 4和替莫唑胺比较 ,反应率没有提高 ,对 P F S也没有 R a f V 6 0 0 E突变) 。由于 B R A F突变几率 和致癌潜力相 对较 高 ,研 影响。相 比较而言 ,G S K l I 2 0 2 1 2更有前途 ,反应率约为 4 0 %,并 究者长期致力于开发选择性抑制 B R A F的药物 。开始 尝试使用索 且现在正处于和 B R A F抑制剂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阶段。 拉非尼治疗黑色素瘤患者 ,由于索拉非尼对靶标 B R A F选择性较 2 . 2.1 AZD62 4 4 差 而导 致 对 野生 型 B R A F产 生 脱靶 效 应 ,治 疗效 果 不 是很 成 A Z D 6 2 4 4 / S e l u m e t i n i b( 图4 )是该 类药 物 中第一 个进 入 临 功 。最近开发 出了一些高选择性的药物 ,只对突变 型 B R A F 床一期 的药物 , 目前 已进 入针对 多个肿 瘤株 的临床 二期 研究 。 产 生抑制作用 ,对野生型 B R A F几乎不产生作用。 ME K信号分子抑制剂 A Z D 6 2 4 4联合化疗在 动物模 型 中已经 显
黑色素瘤最佳治疗方案

黑色素瘤最佳治疗方案黑色素瘤,也称为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皮肤癌症,由于其高度恶性和易转移的特点,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和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黑色素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早期病变的黑色素瘤患者来说,手术切除病变部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手术切除应尽可能彻底,包括肿瘤组织的切除以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安全保留。
对于深度浸润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手术可用于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但常常不能治愈。
2. 放疗放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转移灶的局部控制和减轻疼痛等症状。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高风险因素患者以及肺、骨或脑等器官转移的患者,放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进展。
3. 化疗化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有限的作用,处理复发和转移性疾病时可以作为一种选择。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达卡巴噻嘧啶、亚甲基丁苯环酮等,但是由于黑色素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较差,疗效有限。
4. 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黑色素瘤细胞中特定的分子靶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BRAF V600E突变是黑色素瘤常见的阳性突变,针对该突变可以使用BRAF抑制剂如达西利尼或维米非尼进行治疗。
此外,CTLA-4抑制剂如伊皮利慎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表面PD-1/PD-L1的相互作用,恢复患者的免疫应答,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特点的黑色素瘤,最佳的治疗方案可能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黑色素瘤治愈率和生存期的关键。
此外,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病变特点、转移情况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靶向药的作用

靶向药的作用
靶向药是一种新型的药物治疗方法,其作用是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识别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靶向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减少治疗的毒副作用:靶向药物通常会特异性地选择和作用
于肿瘤细胞的靶点,相对于传统化疗药物,其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较小。
这使得靶向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副作用更少,更易于治疗的持续性。
2.增加治疗效果: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肿瘤细胞中的特定靶点,干扰肿瘤生长和转移过程。
这样可以显著增加治疗效果,减少肿瘤的体积,抑制蔓延和转移的趋势。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更明显、更持久。
3.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肿瘤靶点存在差异,通过分子靶点的
检测,可以选择性地应用适合个体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治疗无效或耐药的情况。
4.联合治疗效果:由于肿瘤的发展是一个多靶点,多途径的过程,单一的靶向药物往往难以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因此,联合应用多个靶向药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减少耐药的发生。
5.监测治疗效果: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通常可以通过个体肿瘤
标志物的变化来监测。
通过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靶向药物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然而,靶向药物也存在一些限制,如药物研发困难、耐药性产生等问题。
因此,在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时还需要根据患者个体的情况和肿瘤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盘点黑色素瘤治疗方法及临床进展

盘点黑色素瘤治疗方法及临床进展展开全文在2011年前,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很短。
近年来,伴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的兴起,转移性黑色素瘤几乎无药可用的局面被扭转。
同时,早中期黑色素瘤患者也有了更多选择。
下文将针对近年来靶向及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领域的临床进展撷英介绍。
Part.1靶向治疗进展1. 与黑色素瘤相关的基因突变一部分黑色素瘤被发现存在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BRAF 突变。
在国外,近50%的黑色素瘤患者存在BRAF突变,我国也有近1/4的患者携带该突变[1]。
与没有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该突变的患者预后更差——与野生型相比,死亡风险会增加3倍[1]。
BRAF基因位于MAPK通路(即RAS/RAF/MEK/ERK通路)上,它是一条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通路。
BRAF基因在通路中,负责编码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激酶,能够调控黑色素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
最常见的BRAF突变为缬氨酸(V)突变为谷丙氨酸(E)(BRAF V600E),其次为缬氨酸(V)突变为赖氨酸(K)(BRAFV600K)。
除了最常见的BRAF突变,其他与黑色素瘤突变相关的突变包括NRAS(突变率为13.25%)、MEK1(6%)、KIT(2.6%)、CTNNB1(2%)、GNA11(2%)、GNAQ(1%)。
有意思的是,黑色素瘤的突变基本都是排他性的,这意味着患者通常只可能发生1种突变[2]。
2. 目前可用的黑色素瘤靶向药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针对BRAF突变的BRAF抑制剂,显著地改善了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
但用药后却难免发生耐药。
随后的研究发现,在BRAF抑制剂的基础上,添加MEK抑制剂,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还能阻止耐药的发生。
目前已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BRAF抑制剂和MEK抑制剂包括:① 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商品名:Tafinlar)•维罗非尼(商品名:Zelboraf)•Encorafenib(商品名:Braftovi)② MEK抑制剂:•曲美替尼(商品名:Mekinist)•考比替尼(商品名:Cotellic)•Binimetinib(商品名:Mektovi)这些药及组合方案的获批情况如下表所示。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肿瘤靶向治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癌症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了极大危害。
过去几十年来,人们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方法治疗癌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毒副作用大、容易复发、费用昂贵等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新的肿瘤治疗方法,使得靶向治疗逐渐地成为治疗肿瘤的核心方法之一。
靶向药物是一种通过与特定癌细胞中的分子目标相互作用来诱发或抑制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药物。
相比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靶向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更少并且更加精准。
靶向药物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明白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促进癌症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家们开始发掘对抗这些因子的新策略。
此后,大量的研究工作涵盖了抑制基因、细胞增殖和转录因子、影响蛋白翻译等肿瘤细胞增量、转移、顽固性和侵袭性等方面。
当前,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方法,许多抗肿瘤药和单克隆抗体已上市或在临床试验中。
可以预期在治疗肿瘤方面,靶向治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据研究显示,靶向治疗可以更好地针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因素、炎症和免疫反应进行干预,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更好地保护周围组织,例如,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吸收率(如利妥昔单抗)已达到100%或者90%。
而且,靶向药物还可以通过更加精准的针对性,更加快速地作用于癌细胞,从而增加了治疗的效果。
靶向治疗的本质是针对癌症黑色素瘤的不同分子,针对性设计不同药物来阻止其生长、转移和顽固,从而达到细胞凋亡和代谢产物分解。
例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被认为是胃、肺、卵巢、乳腺、前列腺、鼻咽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中EGFR高表达的一个特征,阻断其信号通路,一些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的治疗反应非常好。
当然,目前仍面临许多真实且严峻的问题,让很多药物尚未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引发耐药性的问题。
靶向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繁殖和转移的机制是针对细胞信号通路、凋亡机制等生物学过程,癌细胞在药物的适应性改变及变异性,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因此靶向药物用起来需要更多的专业性和准确定位,要在一定程度上将紫杉醇等化疗链进行交叉,明确肿瘤类型和药物的交互合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色素瘤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恶性肿瘤,好发生于 30 岁以上的成人和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而且男性病人死亡率较高,儿童罕见此病。
当黑色素瘤到了晚期时,很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药物治疗成了重要的治疗方法,那黑色素瘤晚期使用靶向药效果如何呢?
靶向药是通过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合成,抑制肿瘤血管的生存,使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治疗黑色素瘤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化疗,靶向药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控制病情发展,抑杀机体内的癌细胞,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命。
但是靶向药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还易出现耐药性,患者在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耐药,达不到治疗的效果。
另外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获得很好的疗效,一般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基因的方法,确定使用相应的药物达到良好的效果。
不过靶向药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患者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自身的具体病情和经济状况。
黑色素瘤病情复杂,尤其是当到了晚期时病情较重,患者单纯依靠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可能并不理想,需要联合其他有效的治疗手段,如中医等。
中医联合靶向药有助于减缓患者耐受的程度,缓解靶向药的副作用,还能抑制肿瘤,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命。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服用靶向药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中医治疗为主。
中医在治疗时使用中草药,所需的费用要低很多,且副作用小,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耐受。
中医治疗黑色素瘤从整体出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也会帮助患者调理机体,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治疗能够将治疗与调理同时进行,注重补充患者的元气,应及时配合治疗,由于出身于中医世家,袁希福自幼便接触中医,熟读中医古典名著。
此后,其还曾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为从事中医治疗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医近40年来,袁希福接诊各类肿瘤患者数万名,其中不少都是复发患者,或病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
尽管无法挽救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但他尽力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的带瘤生存。
为了更好的弘扬国粹中医,让中医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在袁希福的号召下,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先后组织召开五届百位抗癌明星中医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每次大会的召开无论是对肿瘤患者的康复、对传承弘扬中医文化,亦或是对中医事业发展,都是一件好事,促使人们对中医由不了解到了解、由误解到理解、由曲解到通解。
黑色素瘤晚期患者使用靶向药的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患者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效果,尽可能的控制病情发展。
提示:黑色素瘤如今仍属医学难题,目前中医治疗也主要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为主。
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差异,疗效会因人而异,患者及家属需理性看待,切勿盲目选择就医。
Tag:黑色素瘤靶向治疗|黑色素瘤靶向药有哪些|黑色素瘤靶向药|黑色素瘤靶向治疗价格|恶性黑色素瘤靶向治疗|恶黑色素瘤怎么治疗|黑色素瘤治疗方案|黑色素瘤能治好吗|恶性黑色素瘤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