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案例习题详解
追踪高考生物命题切入点:8 生命系统中的“反馈调节”

追踪高考生物命题切入点
切入点8 生命系统中的“反馈调节”
1.(2021·湖北卷,8)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正常生理或
自然现象中,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A )
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 B.某湖泊中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形成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C.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的增加抑制TRH的释放 D.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ATP合成增加,细胞中ATP积累导致有氧呼吸减缓
2.(多选)(2022·江苏苏锡常镇一模)如图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自然生态系统,P、 R、S、T、F、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BD )
A.生物成分P、R、S、T、F、E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都相同 B.R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最终会被E利用和被S摄入 C.该生态系统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基本持平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和维持平衡的基础
解析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 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在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 叶片气孔大量关闭,水分蒸发减少,以适应干旱环境,该现象不属于反馈调节, A符合题意;肉食性鱼类甲捕食草食性鱼类乙,导致鱼类乙数量减少,当鱼类 乙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鱼类甲会因缺少食物其数量也减少,鱼类甲数量减 少会使鱼类乙数量增加,鱼类乙数量增加可使鱼类甲数量增加,……,题述现 象属于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下丘脑产生的TRH刺激垂体分泌TSH,TSH 的增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可抑制TRH的释放,该 生理现象属于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增多, ATP积累会导致有氧呼吸减缓,题述现象高邮阶段考)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腺 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 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也能影响垂体和下丘脑,减弱它们 的分泌活动。醛固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它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后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再进入细胞核,经过一系列反应,促进肾小
最新物理治疗学-29.第29章生物反馈疗法课件ppt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3.康复医学方面的应用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仪器及电极
• 生物反馈仪
– 工作范围 – 灵敏度 – 线性度 – 频响与带宽 – 音噪比 – 稳定性 – 隔离度 – 反馈方式: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
目录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仪器及电极
• 电极
– 能把生物体中离子电势转换成电子电势的装置 统称传感器。在生物反馈中习惯把传感器称为 电极。电极是用来测量和记录生物体现象的, 主要分为微电极、表面电极、针状电极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二、训练前准备
• 了解病情 • 训练环境 • 心理准备 • 自身准备 • 仔细观察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三、训练方法和技巧
• 一般性训练
– 训练体位,皮肤清洁,电极放置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 皮温反馈仪传感器只有一个,又正反两面,检查 时将传感温度一面固定于利手食指或中指末节指 腹上,因此处温度变化比较敏感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目录
7. 根据病人情况,可每日进行生物反馈训练1次。 每次5~15~30分钟不等,一般10~20次为1疗程。 有些疾病常需连续训练数周乃至数月。也有的 可每天训练数次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
第四节
肌电生物反馈在康复临床中 的应用
目录
1. 生物反馈疗法的问世,仅数十年历史,与其他疗法 相比,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应用研究,均还 不够成熟。但就临床应用情况来看,生物反馈疗法 不仅对多种社会心理应激疾病具有一定疗效,而且 对疾病功能康复也有一定效果
生物补偿反馈题

1、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选B、D。
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仍促进该植物茎段的生长,只是促进的程度有所下降,A错;由右图可直观看出,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正确;据右图分析,在一定区域内,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但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生长素的合成却在减少,C错;由右图可直观看出,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最高值)是不同步的,D正确。
2\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D.赤霉素、乙烯选A。
赤霉素能够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的萌发。
所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的含量会增加以解除种子的休眠,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会减少以减轻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3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选B。
疫苗作为抗原,表面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易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但该疫苗为减毒的麻疹病毒,为大分子物质,由此判断A错误;机体初次接触抗原,经过一系列变化而产生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由此判断B正确;机体再次接种抗原,记忆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B细胞、效应T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会产生抗体,但不会产生淋巴因子,由此判断C 错误;麻疹病毒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消化而失去致病能力,由此判断D错误。
(高考生物)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Bioedbacktherapy)又称生物回授疗法,或称植物神经学习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心理治疗技术/方法。
生物反馈疗法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通过人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的自身反馈,使患者经过特殊训练后,进行有意识的“意念”控制和心理训练,通过内脏学习达到随意调节自身躯体机能,从而消除病理过程、恢复身心健康。
实验证明,心理(情绪)反应和生理(内脏)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心理社会因素通过意识影响情绪反应,使不受意识支配的内脏活动发生异常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
生物反馈疗法将正常属于无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和腺体的分泌。
反馈是指一个系统的输出信号,重新返回到本系统,对本系统功能起增减作用的现象。
运用生物反馈疗法,就是把求治者体内生理机能用现代电子仪器予以描记,并转换为声、光等反馈信号,因而使其根据反馈信号,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遂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身心疾病的目的。
由于此疗法训练目的明确、直观有效、指标精确,因而求治者无任何痛苦和副作用。
据国内有关报道证实:生物反馈疗法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身心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以高血压为例,某院前用此法治疗264例,治疗有效率达80%以上。
实施这种治疗,是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使病人一般感觉不到的体内的生理变化信息(如血压升降、心率快慢、胃肠蠕动、脑电波形等)显示出来,加以放大,让病人自己直观地看或听到它;病人可通过自我意识来主动地调节自己生物信息的变化,譬如降低或升高血压、调节心率等。
生物反馈学习过程就是学习正确操作性条件反射,对抗病态性条件联系,从而纠正和矫正不良行为和习惯,消除病体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生物反馈治疗技术从本世纪60年代至今,虽然兴起不久,但发展十分迅速。
目前已有多种仪器,分别或是组合同步显示人体的脑电波形、肌电水平、皮肤电阻、脉管容积、心率、血压、皮温等生物信息。
《生物反馈疗法》课件

与其他物理疗法比较
生物反馈疗法不使用药物,避免了药 物副作用和依赖性。
生物反馈疗法注重患者的自我调节和 参与,更具互动性和自主性。
与心理咨询比较
生物反馈疗法结合了生理和心理的治 疗方法,更具全面性。
05
生物反馈疗法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 法、调查法等科学方法, 对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进 行评估。
。
04
03
生物反馈疗法的实施过程
准备工作
Hale Waihona Puke 010203
环境准备
选择安静、舒适的治疗室 ,确保室内温度适宜,避 免外界干扰。
设备检查
检查生物反馈仪器的功能 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连接 无误。
患者准备
向患者介绍治疗原理和过 程,消除其紧张情绪,确 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 放松状态。
实施步骤
连接仪器
指导患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 将生物反馈仪器与患者身体相
《生物反馈疗法》ppt课件
目录
• 生物反馈疗法简介 • 生物反馈疗法的工作机制 • 生物反馈疗法的实施过程 • 生物反馈疗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生物反馈疗法的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生物反馈疗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利用现代生理科学仪器,将个体的生理 活动(如肌电活动、皮温等)进行检测并实时反馈给个体, 通过特定的训练使个体学会调节自身生理功能的方法。
04
避免干扰
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外界干扰 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打扰。
不适反应
如患者出现不适反应,应立即 停止治疗,并寻求专业医生的
建议。
遵循医嘱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 的建议和指导,按时完成训练
高考试题中的负反馈调节例析(精品pdf)

摘要从细胞、个体和群体等三个水平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典题对高中生物学中常见的负反馈调节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反馈调节负反馈系统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第27卷第1期2011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27No.12011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1-0050-03高考试题中的负反馈调节例析李希明(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河南安阳456400)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标教材必修三中对反馈调节进行了定义,即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
生命活动中大部分为负反馈调节,其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命系统趋于稳态。
而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常见的例子有血液凝固、排尿反射、分娩过程等。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方式,反馈调节存在于生物的各个层次和各项生命活动之中。
现结合实例主要对负反馈调节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1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细胞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平衡,需要反馈调节来实现。
1.1酶促反应的调节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
而这些产物的积累势必对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微生物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代谢的调节机制,在某个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即最终产物)过量时,这个产物会反过来与直接或间接催化该产物生成的酶发生结合,致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抑制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减慢或停止,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累积。
当代谢产物因消耗浓度下降时,产物与酶分子脱离,酶又会恢复原来的活性,已完成正常的代谢活动。
【例1】(2009年全国卷)图1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解析:丙物质在酶③的催化下生成丁物质,丁物质过量时,可负反馈抑制酶③的活性。
生物反馈疗法-教学检测及答案

【教学检测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反馈疗法
2、自我调节与控制
二、问答
1、简述生物反馈疗法的定义
2、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定义
3、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作用
【教学检测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将人体在一般情况下感觉不到的肌电、皮肤温度、血压、心率、脑电等体内不随意生理活动转变为可感知的视、听信号,通过学习和训练,使患者对体内非随意的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改变异常活动、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生物反馈疗法。
2、自我调节与控制
人体自我调节的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器官组织自我调节,当被治疗者掌握了用意念控制这些信号的方法的时候,就学会了控制和调节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
二、问答题
1.简述生物反馈疗法的定义
生物反馈疗法是指应用电子技术将人体在一般情况下感觉不到的肌电、皮肤温度、血压、心率、脑电等体内不随意生理活动转变为可感知的视、听信号,通过学习和训练,使患者对体内非随意的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改变异常活动、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生物反馈疗法,又称电子生物反馈疗法。
2.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定义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生物反馈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时通过传感器采集患部骨骼肌的肌电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取得积分电压,此电压与肌紧张程度成正比。
通过声、光、数码等显示,可以观察到肌紧张的程度;再经过学习和训练使患者学会随意控制该骨骼肌的收缩或放松。
3. 简述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作用
(1)放松性训练主要用于降低肌肉的紧张度,以缓解肌肉痉挛。
(2)兴奋性训练主要用于增强肌肉的紧张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缩能力。
精神疾病的生物反馈治疗进展考核试卷

D. 20世纪
2.以下哪项不是生物反馈治疗的基本原理?()
A.增强身体自我调节能力
B.通过外部设备监测生理变化
C.直接改变大脑神经元活动
D.帮助患者控制身体功能
3.生物反馈治疗通常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疾病?()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焦虑症
D.所有上述疾病
4.以下哪种设备不常用于生物反馈治疗?()
A.患者的依从性
B.治疗设备的准确性
C.治疗师的经验
D.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
6.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
A.减轻症状
B.改善认知功能
C.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D.促进神经可塑性
7.以下哪些情况可能不适合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A.患者对治疗设备过敏
B.患者患有严重的生理疾病
C.患者拒绝合作
C.领先于国际水平
D.未开展相关研究
14.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采用生物反馈治疗?()
A.患者病情较轻
B.患者病情较重
C.患者年龄较小
D.患者有严重生理疾病
15.生物反馈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以下哪项描述不准确?()
A.生物反馈治疗无副作用
B.药物治疗起效快
C.生物反馈治疗需患者积极参与
D.药物治疗可能导致依赖性
()
2.在生物反馈治疗中,患者通常需要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______以改善症状。
()
3.生物反馈治疗中使用的设备,如脑电图(EEG)、肌电图(EMG)等,主要用来检测和反馈患者的______。
()
4.生物反馈治疗在治疗焦虑症时,患者可能会通过练习来降低自己的______。
()
5.与药物治疗相比,生物反馈治疗的优点之一是它通常______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多选:生物反馈疗法适应症包括( )。 A.各种睡眠障碍 B. 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 C.出现幻觉、妄想的求助者 D.各类伴有紧张、焦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恐惧的神经症
AD 排除法
1. 单选:生物反馈法源于( )。 A.社会学习理论 B.动物内脏条件反射实验 C. 生物医学技术 D.信息论中的反馈原理
B
2. 多选:肌电生物反馈仪在进行全身放松的生 物反馈训练时,最常放置的部位为( ) A.前额 B.上臂 C. 太阳穴 D.前臂
AD (二级)P83
• 3. 单选:家庭训练熟练后,每日的练习 ( ),最后能做到于数分钟内,即可达到 诊室训练后的目标状态 A.次数增加且练习的时间增长 B. 次数增加而练习的时间缩短 C. 次数减少且练习的时间缩短 D.次数减少而练习的时间增长 B (二级P82) 少量多次
• 第1次治疗结束后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练习放 松,仔细体会紧张和放松的区别。练习程序如下: 先咬紧牙关,然后放松,反复练习,仔细体会紧 张和放松的主观感觉。然后练习皱眉再舒展,仔 细品味两者的不同感受。 • 第2次治疗。进入治疗室后休息5分钟,再将 电极安放在前额,测量基线水平。求助者1分钟内 平均额部肌电为13.8μV。咨询师将预置值设在 13μV,用语言引导,让求助者闭目放松。 • 治疗结束时求助者能将肌电控制在13μV以下。 • 家庭作业:按照求助者自己的体会,结合咨 询师的指导语在家里练习放松。
一年前,途中突感呼吸困难,心慌心悸, 感到极度恐惧,于是大声尖叫,抱头乱窜, 浑身战栗,大汗淋漓,持续十多分钟后渐 渐瘫软。 此后有多次类似发作,每次持续十多 分钟,程度较首次发作为轻,多为突然觉 得心悸、胸闷,出现濒死感、窒息感和自 我失控感。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问题:
1. 多选:本案例症状特点有( ) A.突然发作 B.缓慢发作 C.发展迅速 D.渐进发展
生物反馈疗法
案例8
求助者,女性,38岁,小学教师。头痛头昏、 失眠、心烦意乱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 恐,反复发作一年余。 求助者主诉性急气躁,容易激动。有一点事就 会心烦意乱,甚至头昏头痛,很少有心情安稳平 静的时候。热心教育工作,但因缺少耐性,常为 小事发火,事后悔疚,学生和家长也有意见。 似乎没有安全感,时时刻刻都有些提心吊胆, 总担心有什么不幸将会来临。经常失眠、多梦。 家中反映求助者脾气大,整日双眉紧锁,坐立 不安,常诉胸痛。在某医院经多种检查排除了心 脏问题,诊断为神经衰弱,服药未见好转。
AC
2. 单选: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断她属于( )。 A.心脏疾病 B.严重心理问题 C.神经症 D.精神病性 精神障碍 C
3. 多选:该求助者的情绪表现是( ) A.强迫 B.恐惧 C.焦虑 D.抑郁 BC
4. 多选:该案例的典型症状包括( )。 A.突发心慌 B.呼吸困难 C.有濒死感 D.发抖 出汗
• 第3次治疗。稍事休息后测量额部肌电的基 线水平,为13μV。预置值设为11.5μV,训 练成功。 • 家庭作业:同前。经过每日1次连续治 疗4天之后,求助者感觉到焦虑有所缓解, 在药物的帮助下可维持6~7个小时的睡眠。 • 为了巩固成绩,反馈治疗改为2至3天1次, 其余时间在家里反复练习。在近一个月的 治疗中,未有惊恐发作,焦虑症状有很大 缓解。 • 为巩固疗效,求助者每周仍做一次反馈治 疗,共持续三个多月。
ABCD
答案解析:
• 经协商,求助者接受肌电反馈治疗。 • 第1次治疗。在向求助者介绍肌电反馈仪的性能后, 首先将电极安放在她的手臂上。叫她用劲和放松, 然后看反馈仪上的指针的变化。 • 通过反复训练,她对治疗仪器产生了兴趣,激发 了她接受反馈训练的动机。然后,咨询师将电极 改放在求助者额部,此时肌电持续在15μV左右波 动。 • 咨询师告诉她,这个数字意味着她目前处于一种 极度紧张焦虑的状态。 • 但通过学习放松,这个数字是可以改变的,当额 部肌电降低后她将会感觉到轻松和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