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常用药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疼痛PPT课件】 疼痛的药物治疗

反应,选择有效的镇痛药或者联合用药,以达 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 个体化用药,用药后密切观察,评估药效。必 要时要积极处理药物的副作用,以免病人因不 适而拒绝用药。
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 (narcotics ; narcotic analgesics) ,它能提高 患者的痛阈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一般 不产生意识障碍,除非大剂量可产生睡 眠或麻醉。
疼痛的药物治疗
概述
➢ 阿片类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阿 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 非阿片类镇痛药:水杨酸类药物、苯胺类药 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 其它辅助类药物:激素、解痉药、维生素类 药物、局部麻醉药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临床药物选择
1. 诊断明确,避免因镇痛而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2. 明确疼痛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对镇痛药的
(3)心血管系统
治疗剂量对血容量正常者无明显影响, 对血容量不足者,由于吗啡对周围血管有 明显的扩张作用和释放组胺的作用,可加 重低血压,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4)胃肠道及胆道系统
➢ 兴奋迷走神经并对平滑肌产生直接作用, 使消化道蠕动减慢,产生便秘
➢ 使胆道平滑肌张力增加,奥狄氏括约肌 收缩,导致胆道内压力增加
5.禁忌症
与吗啡相同
(四)芬太尼(fentanyl)
1.药代动力学
➢ 脂溶性很高,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入脑,也易于从脑 重新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
➢ 可以口服。静脉注射其药代学变化为开放式二室模 式,血药浓度立刻达峰值,半衰期很短约20分钟, 但20~90分钟又出现第二个较低峰。肌注约15分钟起 效,持续60~120分钟。反复注射可产生蓄积作用;
(5)泌尿系统
➢ 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 增加,尿量减少
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
麻醉性镇痛药又称为阿片类镇痛药 (narcotics ; narcotic analgesics) ,它能提高 患者的痛阈从而减轻或消除疼痛,一般 不产生意识障碍,除非大剂量可产生睡 眠或麻醉。
疼痛的药物治疗
概述
➢ 阿片类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阿 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 非阿片类镇痛药:水杨酸类药物、苯胺类药 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 其它辅助类药物:激素、解痉药、维生素类 药物、局部麻醉药和抗抑郁类药物等
临床药物选择
1. 诊断明确,避免因镇痛而掩盖病情造成误诊; 2. 明确疼痛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对镇痛药的
(3)心血管系统
治疗剂量对血容量正常者无明显影响, 对血容量不足者,由于吗啡对周围血管有 明显的扩张作用和释放组胺的作用,可加 重低血压,造成低血容量性休克。
(4)胃肠道及胆道系统
➢ 兴奋迷走神经并对平滑肌产生直接作用, 使消化道蠕动减慢,产生便秘
➢ 使胆道平滑肌张力增加,奥狄氏括约肌 收缩,导致胆道内压力增加
5.禁忌症
与吗啡相同
(四)芬太尼(fentanyl)
1.药代动力学
➢ 脂溶性很高,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入脑,也易于从脑 重新分布到体内其他组织;
➢ 可以口服。静脉注射其药代学变化为开放式二室模 式,血药浓度立刻达峰值,半衰期很短约20分钟, 但20~90分钟又出现第二个较低峰。肌注约15分钟起 效,持续60~120分钟。反复注射可产生蓄积作用;
(5)泌尿系统
➢ 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使抗利尿激素分泌 增加,尿量减少
镇痛药物 ppt课件

ppt课件 10
大多数阿片类药对心血管无直接作用。但由于可降低交感 神经兴奋性,并使组胺释放,因而扩张外周血管,在一些 心血管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ppt课件
11
在注射的局部引起痒而致风疹; 抑制免疫系统。
ppt课件
12
3.作用机制
机体内有抗痛系统:脑啡肽神经元、
脑啡肽及阿片受体共同组成。
ppt课件 3
目前常用的镇痛药物可分以下几类:
阿片类镇痛药物,或强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又称解热镇痛药,如 阿斯匹林。 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可卡因、利 多卡因等。 一些用于特定疼痛情况的药物,如三叉 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使用卡马西平(本 身是抗癫痫药物),偏头痛时使用麦角 胺。
ppt课件 22
复合麻醉
常作术前用药,有时也在手术中
配合其它麻醉药,以提高麻醉效
果。
ppt课件 23
5.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嗜睡、便秘、恶心、 呕吐、痒、眩晕、排尿困难、胆绞痛等。 耐受性 耐受性对于镇痛、欣快感、呼吸抑制、 低血压等作用较明显,而对缩瞳、便秘等则无 明显影响。 依赖性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组织对吗啡的适应。
ppt课件
6
1.体内过程:
① 口服, 易吸收,但肝脏代谢的首次效应明显,生物 利用度低故注射给药更有效、更常用。主要在肝内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效,主要由尿中排出。吗啡有小量 经乳汁排泄,也可通过胎盘进入体内。 ② 反复的使用可产生脂肪高积蓄。 ③ 患有肝脏疾病者应减少剂量。
ppt课件
7
2.药理作用
ppt课件 32
二氢埃托啡
大多数阿片类药对心血管无直接作用。但由于可降低交感 神经兴奋性,并使组胺释放,因而扩张外周血管,在一些 心血管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
ppt课件
11
在注射的局部引起痒而致风疹; 抑制免疫系统。
ppt课件
12
3.作用机制
机体内有抗痛系统:脑啡肽神经元、
脑啡肽及阿片受体共同组成。
ppt课件 3
目前常用的镇痛药物可分以下几类:
阿片类镇痛药物,或强镇痛药,如吗啡、芬太尼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又称解热镇痛药,如 阿斯匹林。 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可卡因、利 多卡因等。 一些用于特定疼痛情况的药物,如三叉 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使用卡马西平(本 身是抗癫痫药物),偏头痛时使用麦角 胺。
ppt课件 22
复合麻醉
常作术前用药,有时也在手术中
配合其它麻醉药,以提高麻醉效
果。
ppt课件 23
5.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是呼吸抑制、嗜睡、便秘、恶心、 呕吐、痒、眩晕、排尿困难、胆绞痛等。 耐受性 耐受性对于镇痛、欣快感、呼吸抑制、 低血压等作用较明显,而对缩瞳、便秘等则无 明显影响。 依赖性形成的原因是神经组织对吗啡的适应。
ppt课件
6
1.体内过程:
① 口服, 易吸收,但肝脏代谢的首次效应明显,生物 利用度低故注射给药更有效、更常用。主要在肝内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效,主要由尿中排出。吗啡有小量 经乳汁排泄,也可通过胎盘进入体内。 ② 反复的使用可产生脂肪高积蓄。 ③ 患有肝脏疾病者应减少剂量。
ppt课件
7
2.药理作用
ppt课件 32
二氢埃托啡
常用镇痛药物介绍ppt课件

兴奋
缩瞳: 中脑顶盖前核阿片受体,(+)动眼N缩瞳核→缩瞳
其他:
干扰体温:体温↓,但大剂量时体温反而升高 完干整最扰新版 内课件分泌:抗利尿素、催乳素和促生长素↑;黄 体生成素↓
[药理作用]
12
(二)平滑肌
胃肠道: 胃肠平滑肌张力↑ 消化腺分泌↓,便意↓ →止泻及致便秘作用;
胆道: 引起胆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收缩 →胆道排空 受阻,胆道和胆囊内压↑ →胆绞痛。
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使呼吸由浅快变为 深慢。 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因而有利于心肌氧供需平衡。
完整最新版课件
15 [不良反应]
吗啡
1副作用:吗啡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排尿困难等。呼吸抑制是最严重的副反应。少见 震颤、共济失调、颅内压升、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与吗啡相比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33倍; ❖维持时间长,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耐性均低于吗啡; ❖用于中至重度疼痛---癌症晚期、手术后、烧伤和心肌梗塞所致的疼痛; ❖用于戒毒完整治最新疗版课件;
24
小结
阿片类镇痛药物镇痛作用强,不存在所谓最大或最
佳剂量,主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平衡剂量大小;
20
4.羟考酮 (oxycodone)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达60~87%,T1/2约4.5小时。
[药理作用及应用]
与吗啡相比
❖ 羟考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中到重度疼痛,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 当;
❖羟考酮为μ受体和k受体激动剂,对内脏疼较单纯的μ受体激动
药有更好的镇痛效果;
疼痛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环氧酶
前列环素 合成酶 (血管内皮)
PGH2
抑 制
前列腺素 合成酶
LT 白三烯
收缩支气管 白细胞趋化 诱发炎症
2019/4/15
PGI2
抑制血小 板凝集 扩张血管
PGF2
收缩支气管 收缩血管 收缩子宫
第四章
PGE2
舒张支气管 扩张血管 收缩子宫 诱发炎症 保护胃黏膜
TXA2
促进血小 板聚集 收缩血管
2019/4/15
第四章
12
是我国第二大类药物
NSAIDs
乙酰水杨酸类
吲哚类 苯丙酸类 吡咯类 烯醇类
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 布洛芬 酮咯酸 美洛昔康 帕瑞昔布
氟比洛芬酯
昔布类
丙酸类
药理
共同作用
抗炎抗风湿作用 镇痛作用 解热作用
2019/4/15
第四章
14
药理
共同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环氧酶 (cyclo-oxygenase, COX) 而抑制PG的合成
COX-1
2019/4/15 第四章
COX-2
15
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 的分类
(根据药物对COX的选择性)
类
别
代表药物 吲哚美辛、双氯芬酸、萘普生、 芬必得、可塞风 低剂量阿司匹林 美洛昔康、依托度酸 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非选择性COX抑制剂 选择性COX1抑制剂 选择性COX2抑制剂 特异性COX2抑制剂
2019/4/15 第四章 23
四、类阿片类镇痛药 -Opioid 曲马多(tramadol) :具有双重镇痛作用机制 analgesics
弱阿片机制 抑制神经元突触对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增加神经元外5-羟色 胺浓度
03疼痛的药物治疗PPT

毒副作用
副作用:胃肠反应、肝毒性、 副作用:胃肠反应、肝毒性、肾损伤 、血液 系统、心血管毒性、过敏反应、其它。 系统、心血管毒性、过敏反应、其它。 美国FDA (2005)发布声明指出 发布声明指出: 美国FDA (2005)发布声明指出:所有的 NSAIDs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 NSAIDs均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其中列出的 21种药包括常用的的芬必得 扶他林等。 种药包括常用的的芬必得、 21种药包括常用的的芬必得、扶他林等。 其中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 其中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
阿芬太尼、 舒芬太尼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起效快,恢复迅速,无药物蓄积, 起效快,恢复迅速,无药物蓄积,多用于 短小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短小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
人工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
度冷丁) ★哌替啶(dolantin,度冷丁) 哌替啶( 度冷丁 作用机制与吗啡相同,肌注起效时间 分钟,持续 肌注起效时间10分钟 作用机制与吗啡相同 肌注起效时间 分钟 持续 2 ~ 4小时 镇痛强度为吗啡的 小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 小时 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 , 用途: 用途: 急性剧烈性疼痛,术后/分娩镇痛 内脏绞痛。 分娩镇痛、 急性剧烈性疼痛,术后 分娩镇痛、内脏绞痛。 用法: 用法: 成人每次50 成人每次 ~100mg, im or iv,或椎管内注。 ,或椎管内注。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 丁丙诺啡
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 是吗啡的 芬太尼的1/2倍 镇痛作用强于哌替啶,是吗啡的 倍,芬太尼的 倍, 哌替啶 是吗啡的30倍 芬太尼的 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及阿片 海洛因脱毒治疗。 海洛因脱毒治疗 用于中、重度疼痛治疗及阿片/海洛因脱毒治疗。
用法: 用法
疼痛与药物治疗PPT课件

1 NSAIDs(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辅助药物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NSAIDs)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减少损伤组织中 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生成,减低神经末 梢对伤害性刺激的敏感性,尤其对肌肉骨 骼损伤所致的疼痛有效
NSAIDs
作用机理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COX )
前列腺素、白三烯 NSAIDs 阻断
与癌症有关
6%
与癌症无关
7.2%
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 幻肢痛
化 疗 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 围神经病变
放 疗 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 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
衰弱、不动、便秘、褥疮、肌痉挛等
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
社会-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
疼痛的机理
身体变形
压抑
躯体来源
总疼痛
愤怒
官僚作风造成失误 朋友不探视 推迟诊断 庸医 治疗失效
忧虑
医院及家庭护理 担心家庭 担心死亡
精神不安、内疚
担心疼痛 家庭经济 身体失控 不确定的未来
由癌症本身引起
78.2%
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 的浸润和转移
躯体因素
癌 痛 的 原 因
与癌症治疗有关
8.2%
药物镇痛的护理
掌握三级阶梯疼痛治疗知识 正确用药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纠正患者关于阿片类药物的错误观点 药物副反应的护理
思考
护士在疼痛诊疗中的地位与作 用?
是病人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 是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 是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及指导者
Thank You!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疼痛及其药物治疗》PPT课件

✓ 镇痛作用较阿司匹林强20~50倍 ✓ 关节滑液中浓度高于血浆浓度,可维持12h。 ✓ 适应症:
➢肌肉、关节扭伤拉伤,滑膜炎、肌腱及腱鞘炎 ➢腰背部疼痛,软组织损伤。 ➢术后疼痛
剂型
肠溶片 缓释片:25mg肠溶颗粒 和 50mg缓释颗粒
血药浓度稳定,每日服药1次 软膏剂:扶他林乳膏剂
四、美洛昔康 (莫比可)
阿片类药物副作用
2.呼吸抑制:
最危险,可致死 常见于阿片类药物过量或使用其他镇静药物
发生率:急性疼痛治疗>慢性疼痛控释药物治疗 表现:呼吸变深,变慢 高危:低龄(新生儿)、肺部疾病
2.呼吸抑制
疼痛是最大的呼吸抑制拮抗剂,呼吸抑制永远 发生在不痛的患者
徒手抢救最便捷方法-强刺激唤醒患者或疼痛刺激
阿片类药物副作用
3.抗炎作用
抗炎机理:与镇痛机理类似
NSAIDs通过抑制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等物 质的生成,实现抗炎抗风湿作用。
4.抑制血小板凝集
与抑制血栓素A2(TAX2)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NSAIDs不良反应
NSAIDs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全球 3400万人/天使用NSAIDs。
据统计,NSAIDs使用者胃肠道出血比例较不 使用者高5倍。
➢伴随或有潜在的组织损伤。 ➢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通过损伤学会表达疼痛的确切
词汇。
1979 国际疼痛协会 (IASP)
“总疼痛”的概念
抑郁
丢失了工作、收入 失去了在家庭中的作用
失眠和慢性疲乏 无依无靠的感觉
躯体的
外伤,手术、癌痛 神经受损
总疼痛
忧虑
愤怒
诊断延误 寡言的医生 治疗失败 不来探视的朋友们
10―15毫克/公斤 ,< 5次/天
➢肌肉、关节扭伤拉伤,滑膜炎、肌腱及腱鞘炎 ➢腰背部疼痛,软组织损伤。 ➢术后疼痛
剂型
肠溶片 缓释片:25mg肠溶颗粒 和 50mg缓释颗粒
血药浓度稳定,每日服药1次 软膏剂:扶他林乳膏剂
四、美洛昔康 (莫比可)
阿片类药物副作用
2.呼吸抑制:
最危险,可致死 常见于阿片类药物过量或使用其他镇静药物
发生率:急性疼痛治疗>慢性疼痛控释药物治疗 表现:呼吸变深,变慢 高危:低龄(新生儿)、肺部疾病
2.呼吸抑制
疼痛是最大的呼吸抑制拮抗剂,呼吸抑制永远 发生在不痛的患者
徒手抢救最便捷方法-强刺激唤醒患者或疼痛刺激
阿片类药物副作用
3.抗炎作用
抗炎机理:与镇痛机理类似
NSAIDs通过抑制COX2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等物 质的生成,实现抗炎抗风湿作用。
4.抑制血小板凝集
与抑制血栓素A2(TAX2)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NSAIDs不良反应
NSAIDs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
全球 3400万人/天使用NSAIDs。
据统计,NSAIDs使用者胃肠道出血比例较不 使用者高5倍。
➢伴随或有潜在的组织损伤。 ➢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通过损伤学会表达疼痛的确切
词汇。
1979 国际疼痛协会 (IASP)
“总疼痛”的概念
抑郁
丢失了工作、收入 失去了在家庭中的作用
失眠和慢性疲乏 无依无靠的感觉
躯体的
外伤,手术、癌痛 神经受损
总疼痛
忧虑
愤怒
诊断延误 寡言的医生 治疗失败 不来探视的朋友们
10―15毫克/公斤 ,< 5次/天
疼痛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 新型抗抑郁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重吸收 与老的抗抑郁药比较:抗胆碱能副作用更小
30
疼痛辅助用药:抗焦虑药物
◇地西泮、舒乐安定、氯硝基安定等苯二氮卓 类药
◇与大脑边缘系统内BZ受体结合,开放氯离子通道,
激动GABA 受体
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
抗惊厥作用
◇其作用依次表现为抗焦虑遗忘、镇静、催眠
14
15
第一阶梯: NSAID 分类
NSAID
水杨酸类 阿斯匹林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泰诺林/百服宁)
非那西林
有机酸类
奈基烷酸 奈丁美酮
(瑞力芬)
昔布类 罗非西布
(万络) 塞来西布 (西乐葆)
吲哚类(酪酸) 消炎痛(吲哚美辛)
舒林酸(奇诺力)
昔康类 美洛昔康 (莫比可)
丙酸、苯乙酸 奈普生
布洛芬(芬必得) 双氯芬酸(扶他林)
24
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持续 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 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者成为慢性疼 痛。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对患者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躯体功能障碍,
残疾,常伴有焦虑、抑郁甚至自杀企图 治疗目的: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25
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
成不良影响,肉体和精神
遭受痛苦
2
3
疼痛发生机制
感知 调节
转换
传导
4
分类
从病程分 急性痛 慢性痛 从人体的部位分
头痛 颈肩痛 胸腹痛 腰腿痛等
从疼痛的来源分
皮肤痛 肌肉、肌腱、韧带痛 关节痛 骨痛 内脏痛 神经痛等(含中枢性疼痛)
30
疼痛辅助用药:抗焦虑药物
◇地西泮、舒乐安定、氯硝基安定等苯二氮卓 类药
◇与大脑边缘系统内BZ受体结合,开放氯离子通道,
激动GABA 受体
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
抗惊厥作用
◇其作用依次表现为抗焦虑遗忘、镇静、催眠
14
15
第一阶梯: NSAID 分类
NSAID
水杨酸类 阿斯匹林
苯胺类
对乙酰氨基酚 (泰诺林/百服宁)
非那西林
有机酸类
奈基烷酸 奈丁美酮
(瑞力芬)
昔布类 罗非西布
(万络) 塞来西布 (西乐葆)
吲哚类(酪酸) 消炎痛(吲哚美辛)
舒林酸(奇诺力)
昔康类 美洛昔康 (莫比可)
丙酸、苯乙酸 奈普生
布洛芬(芬必得) 双氯芬酸(扶他林)
24
慢性疼痛的概念
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持续 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 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者成为慢性疼 痛。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对患者影响:生活质量降低,躯体功能障碍,
残疾,常伴有焦虑、抑郁甚至自杀企图 治疗目的: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25
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
成不良影响,肉体和精神
遭受痛苦
2
3
疼痛发生机制
感知 调节
转换
传导
4
分类
从病程分 急性痛 慢性痛 从人体的部位分
头痛 颈肩痛 胸腹痛 腰腿痛等
从疼痛的来源分
皮肤痛 肌肉、肌腱、韧带痛 关节痛 骨痛 内脏痛 神经痛等(含中枢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