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二轮复习—遗传学实验

合集下载

届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2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__“遗传类”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

届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2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__“遗传类”核心素养训练含解析

微专题2 高考必考主观大题精细研究(二)——“遗传类"1.(生命观念)(2020·江西省高三二模)已知果蝇的朱砂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某同学将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朱砂眼雌性朱砂眼雄性白眼雌性白眼雄性=1111,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如果能判断,则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不能判断,请利用子一代进一步设计实验并确定显隐性不能判断,将子一代朱砂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开饲养,观察哪个眼色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2)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能否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如果能判断,则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如果不能判断,请利用子一代进一步设计实验并确定显隐性能判断,朱砂眼为显性。

(3)除以上两种可能外,该对等位基因还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解析】(1)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朱砂眼对白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AaXX)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aaXY),子代AaXX(朱砂眼雌性)AaXY(朱砂眼雄性)aaXX(白眼雌性)aaXY(白眼雄性)=1111,符合要求;若白眼对朱砂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aaXX)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AaXY),子代AaXX(朱砂眼雌性)AaXY(朱砂眼雄性)aaXX(白眼雌性)aaXY(白眼雄性)=1111,也符合要求,故不能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

因为只有显性性状存在杂合子,故可将子一代朱砂眼果蝇和白眼果蝇分开饲养,观察哪个眼色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或将子一代朱砂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白眼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哪个眼色杂交组合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出现性状分离的组对应的眼色为显性性状。

)(2)假如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朱砂眼对白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X A X a)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X a Y),子代X A X a(朱砂眼雌性)X A Y(朱砂眼雄性)X a X a(白眼雌性)X a Y(白眼雄性)=1111,符合要求;若白眼对朱砂眼是显性,则一只雌性朱砂眼果蝇(X a X a)与一只雄性白眼果蝇杂交(X A Y),子代X a Y(朱砂眼雄性)X A X a(白眼雌性)=1 1,不符合要求.故可判断朱砂眼对白眼为显性。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专题(二)基因定位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专题(二)基因定位
和白花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并对相关个体相关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和
电泳分离,检测结果如下,依据结果可知c基因在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
体上。
方法2 利用三体定位
方法3 利用单体定位
方法4 利用染色体片段缺失定位
确定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 方法1 利用已知基因定位 举例:①已知基因A与a位于2号染色体上
4.玉米粒的颜色由基因 A/a 控制,玉米粒的形状由基因 B/b 控制,现用 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 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 交得到 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黄色饱满 66%、黄色 皱缩 9%、白色饱满 9%、白色皱缩 16%。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的分析错误的是 A.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F1 测交后代表型之比可能为 4∶1∶1∶4
遗传专题二——基因定位
一、探究基因位于细胞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
1.(20※22显全隐国性乙未)依知据,鸡通的过某正些反遗交传实性验状判可断以。在①早正期反区交分结雌果雄不,一提致高,且养鸡 场的子经代济性效状益永。远已与知母鸡本的保羽持毛一性致状(芦母花系和遗非传芦),花则受为1细对胞等质位基基因因控控制。 芦花制鸡;和②非正芦反花交鸡结进果行一杂致交,,且正子交代子性代状中比芦例花在鸡雌和、雄非性芦群花体鸡中数无目差相同, 反交异子,代则均为常芦染花色鸡体。基下因列控分制析;及③推正断反错交误结的果是不一致,且无母系 A.正遗交传亲现本象中或雌正鸡反为交芦结花果鸡一,致雄,鸡但为子非代芦性花状鸡比例在雌、雄性群体 B.正交中子有代差和异反,交则子为代伴中性的遗芦传花。雄若鸡题均干为中杂存合在体配子不育或胚胎致死
√D.基因 A 和 b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利用遗传Leabharlann 记判断 目的基因的位置、碱基序列等均未知,但已知不同染色体上的遗传标记时,可合理设计 交配实验,根据目的基因与已知染色体上的连锁情况(常通过电泳图分析)进行基因定位。

2021届新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二篇 能力1 类型4 遗传设计实验

2021届新高考生物山东专用二轮考前复习课件:第二篇 能力1 类型4 遗传设计实验

【解析】(1)玉米耐干旱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判断的依据是F2中HH、 Hh、hh的比例为1∶2∶1 (F2中耐干旱植株比例为3/4)。 (2)可利用花粉染色的方法,观察花粉染色情况,具体为方法一:将F1种植下去,收 集其花粉并用碘液染色,观察统计花粉的颜色、数量和比例,花粉颜色有两种, 棕色∶蓝色为1∶2。方法二:可利用测交的方法,观察F2的性状分离比,以F1为父 本,品种乙为母本进行杂交,统计F2的抗病情况和比例,F2中抗病个体与不抗病个 体比例为1∶2。
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
,判
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
类型4 遗传设计实验
研磨真题·解高考密码
(2018·全国卷Ⅰ)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 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 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 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1/2有眼 1/2无眼
期结果)。
(3)若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
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 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
种表 (填
“显性”或“隐性”)。
【明确考什么】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伴性遗传。 3.设计杂交实验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显隐性判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遗传 实验设计。 (1)①无论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都有 可能出现题中杂交结果,如无眼♀Aa×有眼♂aa→无眼♀∶有眼♀∶无眼♂∶有眼 ♂=1∶1∶1∶1,无眼♀XAXa×有眼♂XaY→无眼♀∶有眼♀∶无眼♂∶有眼 ♂=1∶1∶1∶1。故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 常染色体上。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分子基次件

2023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遗传的分子基次件

向合成,但是与前导链的合成方向正好相反,随着复制的进行会形成许多不
连续的片段,最后不连续片段连成一条完整的DNA单链,称为后随链。如图
所示: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教材剖析 扩展提升
3.某种猫的雄性个体有两种毛色:黄色和黑色;而雌性个体有三种毛色:黄 色、黑色、黑黄相间。分析这种猫的基因,发现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 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XO(黄色)和XB(黑色),雄猫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 毛色不是黄色就是黑色。而雌猫却出现了黑黄相间的类型,请细胞时,RNA和蛋白质没有分开, 是完整的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 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专题五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教材剖析 扩展提升
2.在细胞内,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由于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 行的,每条链都通过磷酸和戊糖的3′、5′碳原子相连而成,因此每条链的两端 是不同的,其中,一端是3′端(3′羟基),另一端是5′端(5′磷酸基团)。在DNA复 制中,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方向是5′→3′,而不是3′→5′。DNA复制又是边
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于基因型为XBXO的雌猫,如果体细胞中携带黑毛基因B的X染色体失 活,XB就不能表达,而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XO表达,那么由该细胞增殖而来 的皮肤上会长出黄色体毛;同理,如果体细胞中携带黄毛基因O的X染色体失 活,则XO不表达,XB表达,由该细胞增殖而来的皮肤上就会长出黑色体毛。 因此,基因型为XBXO的雌猫会呈现黑黄相间的毛色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学的分子基础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遗传学的分子基础

组别
处理步骤
结果
结论

注射R型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R型菌无致病性

注射S型活细菌
小鼠死亡 S型菌无致病性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
小鼠不死亡
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 菌无致病性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菌+R型活细菌
小鼠死亡
加热杀死的S型活细 菌有转化因子
一、认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具体实验分析 (3)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思考1:从单体的角度分析,DNA和蛋白质能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
DNA和蛋白质单体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可以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一、认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具体实验分析
(3)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思考1:格里菲斯做了几组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是?自变量?因变量? 4组,1,2组是对照组,3,4组是实验组; 自变量:注射菌种类,因变量:小鼠是否死亡
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D )A.与R型菌
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 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 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 合,可以得到S型菌
一、认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具体实验分析 (3)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一、认同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
2.具体实验分析
(4)艾弗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思考1:艾弗里的实验思路是?如何操作的? 能够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各种物质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其作用 酶解法
思考2:艾弗里做了几组实验?对照组是?实验组是?自变量?因变量?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 板块2 遗传 专题6 遗传的分子基础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1 板块2 遗传 专题6 遗传的分子基础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专题六遗传的分子基础考点串讲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1.(2013·全国卷Ⅱ)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15482032】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C[根据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可直接选出答案。

①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④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⑤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看清两个经典实验遵循的实验设计原则——对照原则(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的相互对照(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相互对照(3)必须明确的四个问题①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从变异类型看属于基因重组。

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次用到大肠杆菌:第一次是对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第二次是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

③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a.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子代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④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

2.明确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2)病毒的遗传物质:DNA或RNA。

(3)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4)生物界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辨析6个易错点]1.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 基因定位与遗传规律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  基因定位与遗传规律
杂合子 等位基因分离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 迁移应用
例4.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现 有纯种长翅和残翅雌雄果蝇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用两种方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①让长翅果蝇和异性残翅果蝇杂交得F1,再用F1自交得F2,若F2出现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验证分离定律。 自交法
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 则 基因在 X 、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 迁移应用
任务三、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
例3.已知果蝇的细眼(R)和粗眼(r)是一对相对性状,雌雄果蝇均有细眼和粗眼类型 且均为纯合子。请设计实验探究这对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同源区段上。
任务一(二)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
• 例1纯种果蝇中,雌雄都存在暗红眼和朱红眼(由A/a控制)。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

实验确定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如果不能确定,
√ 请说明理由;如果能确定,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结果及结论。
(1)显隐性关系未知
正反交实验可行否?
①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细眼♀ 粗眼♀ 细眼♂ 细眼♂
(雌性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 雄性均为显性性状)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 迁移应用
总 结: 基因定位的实验方法
判断位于常染色体 还是X染色体上?
法① 正、反交(显隐性未知) 法② 显雄×隐雌(显隐性已知)
判断位于细胞核 还是细胞质? 若为核遗传
正、反交实验
判断只位于X染色体 法① 纯合显雄×隐雌 还是位于X、Y同源区段?法② 纯合显雄×杂合显雌
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深度学习 迁移应用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总结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总结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孟德尔在豌豆实验中发现了遗传物质的存在和遗传现象有规律可循,提出了三条遗传规律,分别是:•个体遗传规律:个体从父母分得的遗传因子是一对,其中只有一个因子参与遗传,另一个因子隐性•分离规律:杂交后代第一代被覆盖的性状表现,而第二代中,隐性基因重新组合成为相应的表型•自由组合规律: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染色体上基因之间也自由组合,就算在同一个染色体上也会发生交换,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提出,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后来的遗传学家和生物学家也通过实验验证了它的正确性。

2. 基因连锁规律基因连锁规律是基因遗传中的一种规律,指的是多个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存在的串联基因效应,即这些基因在游离染色体的新组合中的联合组合性引起的现象。

基因连锁规律的发现来源于Ångström和 Tjio对眼虫的研究。

他们发现一些形态的随机出现,但分开看后却发现其实是由基因的组合引起的。

基因连锁规律的发现,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基因遗传,同时也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3. 随机独立规律随机独立规律指的是频率相对比较稳定的在群体中的基因或某种等位基因在自然条件下遵从大数定律而呈现的随机性分布规律。

随机独立规律是基于基因频率变动理论的基本原则,它揭示了群体基因分布的规律和周期。

对于群体基因每一代中的全面和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伴性遗传伴性遗传是指染色体上携带并控制着伴性位点的一种遗传规律。

伴性遗传中的伴性位点通常指基因座(基因位点)。

通常出现在X染色体的上,而Y染色体上没有伴性连锁基因。

伴性遗传中,母亲为患者的孩子所患的疾病可能在XX和XY两种基因型中出现,而且患病率相对积极。

而伴性基因常常被视为隐性基因,其表现受到染色体性别和其他基因因素的影响,不同基因位点的基因表达不同。

三、遗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影响了生命的发展过程,还决定了生命的后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年全国卷Ⅰ、31)(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 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 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 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 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 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 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灰雄X黄雌:F代雌全为 灰色,雄全为黄色
一组 结果:显性多于隐性
设4:黄显性、在X染色体 则:黄雌X灰雄:黄>灰
黄雄X灰雌:F代雌全为 黄色,雄全为灰色
结果:雌显雄隐
另一组
正交、反交法
实验假设
实验预期(子代的性状表现)
正交:灰色♀×黄色♂的F1
反交:黄色♀×灰色♂的F1
1、灰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结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相同,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
X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2)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实验预期(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交和反交的子代性状不同,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相同, 均为野生型或突变型,另一个杂交组合后代雌雄个体性状表现不同,雌性 表现一个性状,雄性表现为另一个性状
(07年全国卷Ⅰ、31)(16分)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 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 因(B)对截毛基因(B)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分别为 XBXB、XBYB、XbXb和XbYb的四种果蝇。
(1)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 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雄性全部表现为截毛, 雌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则第一代杂交亲本中,雄性的基因 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第二代杂交亲本中, 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最终获 得的后代中,截毛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刚毛雌蝇的基 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
的基因型为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
近年高考生物遗传实验题得分情况
05理综 31题
06理综 31题
07理综 31题
总分 21
20
16
平均 8.43
5.94
8.57
得分
一、判断显隐性关系
AXA 方法:A X B
A:B A
A为显性、B为隐性
(05年全国卷Ⅰ、31)(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 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 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 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 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 角。
A:B 必须有附加条件: 1、亲本为纯合子或杂合子 2、多对亲本杂交,子代数量谁多谁显性
例析:假设黄色子叶和白色子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且为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请你 用白色子叶豌豆和纯种黄色子叶豌豆为实验材料,设计配种方案,以鉴别这一对相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选择白色豌豆与纯种黄色子叶豌豆杂交, 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黄色,则黄色子叶为显性,白色子叶为隐性; 如果子一代全部表现为白色,则白色子叶为显性,黄色子叶为隐性; 如果子一代既有白色子叶又有黄色子叶则白色为显性
例2、实验室有个纯种果蝇突变型,由某纯种野生 型果蝇突变而来。现以这些未交配过的果蝇为材料, 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位于细胞质还是位于细胞核的 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思路,并推测预期结果及相应 的结论。
实验思路:
正交
野生型♀×突变型♂→子代
(作出假说→→实验预期)
反交
突变型♀×野生型♂→子代
常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 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 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复习
遗传学实验
基因分离定律
一 对
实验现象:P 高茎×矮茎→F1 高茎
相 对

F2:3高茎 : 1矮茎


提出 假设
P DD ×dd →F1 Dd



1D:1d
3种基因型1DD:2Dd:1dd F2 2种表现型(3高茎:1矮茎)


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
目的:F1×隐性类型→测F1基因型→验证对分离现象
总结 :判断基因位置常用正交反交法
(1)对于无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有两 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②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不同,但都为母本性状, 则为细胞质遗传。
总结 :
(2)对于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它的结果预期和结论是 三种情况:
①如果正交和反交的子代表现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 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 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 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06年全国卷Ⅰ、31)(2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 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 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 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
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
(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
型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 ,
基因型为
;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现基因突变,导
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
观察并记录 茎的颜色
F1种子
种植
F1植株
预期结果和结论:
①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相同,均为绿茎或紫 茎,则说明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 色体上(同时也可得出这对基因的显隐性).
②如果两组杂交后代的性状不同,正交后代为绿 茎,反交后代为紫茎(或均和母本相同),则说明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

解释的正确性
分析:Dd×dd→(1D:1d)×d
→1Dd:1dd
交 实验:F1 ×矮茎→24高茎:22矮茎
结论:杂交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测得F1基因 型为Dd,从而证明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预期结果—实验检验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
绎 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2)根据需要从上述四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 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 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 遗传图解表示即可)
(08年全国卷Ⅰ、31)(18分) 31.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
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
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且体色表现与性别无关
2、黄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且体色表现与性别无关
3、灰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
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
4、黄色为显性,基 因位于X染色体上
雌性全为黄色 雄性全为灰色
雌性全为灰色 雄性全为黄色
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
判断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常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设1:灰显性、在常染色体 则:灰雌X黄雄:灰>黄
灰雄X黄雌:灰>黄 且与性别无关
一组 设2:黄显性、在常染色体 则:黄雌X灰雄:黄>灰
黄雄X灰雌:黄>灰 且与性别无关
两组结果:显性个体数多于隐性,与性别无关
另一组
X染色体显隐性正反交情况
设3:灰显性、在X染色体 则:灰雌X黄雄:灰>黄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________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 用的杂交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 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 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 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 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 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 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二、判断基因的位置(常、X、核、质)
思路
未知显隐性关系:正交、反交法 已知显隐性关系:一次杂交法
(06年全国卷Ⅰ、31)(2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 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 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 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假设基因位于细胞质 →实验预期(用图解表示) 正交:野生型♀×突变型♂ 反交:突变型♀×野生型♂
F1 野生型♀ 野生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