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复习必备专题7
(课标版)202x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2.4.1

(3)人物的对话。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 意理解上的错误。
(4)文言现象。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 一定要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严防对文中信息的错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作 了细微的改动。所以我们在审读选项时,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 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 序等等,都不能忽略。选项对文中信息的描述有两种方式:直述 和转述。如果是转述,我们要注意转述的句意是否与原文保持一 致。判断选项正误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原句,再结合上下文 语境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切记不可凭印象主观臆断。有的选项 可能牵涉原文的多处细节,这些都要准确找到,不能想当然,要 判之有据。如果说某一分句在文中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句子,那十 有八九是无中生有。
第
二
古诗文阅读
部
分
专
题
文言文阅读
七
复习二
破解高考题型
第4讲
概括分析
分析综合题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往往采用客观选择 题(四选一)的形式,全国卷的题干术语往往是“概括与分析”, 且往往从人物、地点、时间、词义、关系、依据与结论等角度进 行设误,以考查对文意的综合理解等。
课时 1
认识题型,掌握解法
一、认识题型 3 大特点 1.四个选项几乎覆盖了整个文言文材料,且顺序与文本的顺 序有着一定的一致性。 2.选项构成是先概括后分析。概括,是对传主某一方面作 简明扼要的归纳;分析,是对概括的陈述、解释,多以事例为主。 3.只选错误的一项。设误点在“分析”部分,在“分析” 的细节中。
二、掌握解答步骤 1.全面理解,整体把握 解答概括和分析内容题需要对全文进行阅读理解和把握,阅 读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 (1)传主生平主要事迹。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 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不明 确。 (2)传记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 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部分散文阅读第三节鉴赏散文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人教版

第三节鉴赏散文表达技巧及语言特色对应学生用书p291一、鉴赏表达技巧散文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手法,主要有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
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而服务的。
表达技巧这一考点综合性较强,有时考题可能同时涉及多种表达技巧,同时还与品味语言结合在一起。
因此,考生需要建立一个表达技巧知识库(见本节附录)。
1.常见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1《荷塘月色》一课中,“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句通过拟人化的比喻,把树缝里漏出来的“没精打采”的路灯光比喻成“渴睡人的眼”,反衬出月色的朦胧迷人。
2《囚绿记》一文中为什么要插叙乡间草屋的往事?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表现“绿色”的生命无处不在,何其顽强;②印证前文“生的欢喜”,作者恋绿、亲绿情感由来已久;③铺垫下文对绿的“囚系”,作者不忍剪除草屋内的野草,也不会轻易放走绿枝。
3在描写“故都的秋”时,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故都的秋》这篇课文予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排比:文中运用了许多排比句,例如“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句式工整,有雅致之美,抒情味浓厚。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7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1节

【走向高考2016】(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7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第1节)[A组对应训练]1.请以“飘舞”为重点,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语言形象生动,不少于60字。
春天,河边的柳树迎风飘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题干要求语言形象生动,这就提醒考生在扩展的语句中要适当运用恰当的形容词或修辞手法;同时要注意字数要求。
【答案】(示例)春天,河边的柳树迎风飘舞。
那许许多多纤细的柳枝,如美女温暖的指一般,悄悄地化开了河边漂过的浮冰。
几滴晶莹的水珠留在柳枝上,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七彩的光芒。
2.诗人顾城曾经为数学中的“弧”写出四句饱含诗意的形象化的句子: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请你另选角度,发挥想象,以“直线”为对象写出四句形象且有诗意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小鸟奋飞掉落一粒种子,船员瞭望远方的地平线,竹子向往天空挺直的身躯,流星划过天际发出的光亮。
【精品课件】2020(新增4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7 第2节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_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题点拨] 抓住关键词“四季花卉”“摄影”“前言”,不难明
• 本题要求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 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此类 型的题我们称之为鉴赏点评型。除此之外,还有拟写公益广告词、 宣传语、提示语、开场白、颁奖词等。
• 这类题型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它们均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 生动。
精品课件
1
• [例1] (2012年高考广东卷)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华南七中学生会 举办了一个“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请你为作品展写一段前言,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课件
4
• [例2] (2011年高考湖北卷)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 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 为其写一则颁奖词。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 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 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6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7 第1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 1.事理是否相承:逻辑关系——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总分、 大小、轻重、快慢、难易、表里、先后、动静、多寡等。语段在表 达一定的意思时,总有某种逻辑顺序或者符合一定的生活事理,而 这顺序或者生活事理恰恰就是句子衔接的思路或特征。
中涉及,此处就不再赘述。
精品课件
4
• 考向三 得体
• 所谓“得体”,也就是用语适合语言环境,恰如其分。语言环境有 “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 “外部语境”则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 表达方式、情景等。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 1.转述得体 •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这个信息传递过程共有三方参与:发出
精品课件
1
• (3)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重复出现。 • (4)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
一致性,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否定的一致性。
• (5)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 对于嵌入式排序、承接式排序,我们还要注意所提供的语境。
精品课件
2
• 二、解答语句复位题的6个注意点
• 3.抓标志
• (1)关联词语的呼应。关联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或并列、或转折、或 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
• (2)暗示性词语的使用。“换句话说”,表示等同关系;“与此同 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 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 重的顺序,不可倒置;“先前”与“后来”,“过去”、“现在” 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 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所谓”表示 有所解释;“例如”表示举例。
【精品教学课件】2020(新增5页)课标高考总复习·语文 专题7 第1节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 1.(2012年高考山东卷)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 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
•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 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示例)①“望”最重要 • ②即便是“居”
• 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
• ④景色都不相同
• 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精品课件
3
• 3.(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请在下面画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 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0个字。
• ________。音乐作品的“深度”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比较重要的形 态通常有两种:一是“深刻”,二是“深邃”。大致说来,“深刻” 是就作品的主题而言;“深邃”是就作品的意蕴而言。“深刻”诉 之于意义,比较理性;“深邃”诉之于体验,比较感性。“深刻” 如同在二维平面上的篆刻,是静态的;“深邃”却似三维空间中的 景致,是动态的。西方音乐以“深刻”见长;中国音乐则以“深邃” 著称。
精品课件
4
• 4.(201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从整个文段来看,下面画线的三个句子 在语言表达上都有问题,请予修改。要求语意连贯,衔接自然,语 句通顺,不改变原意。修改后的句子每句不得超过15个字。
• 我的朋友老王,人称“戏痴”,自号“梨园客”。①由于用“客” 来称呼,可见不是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但是,凡说起他,②他在戏 曲界人人都知道。他特别爱听戏、爱唱戏,后来还成了有名的票友。 他退休后又热衷于戏曲资料的收藏:买剧本,集唱片,淘剧照等, 忙得不亦乐乎。③还有700余份戏单是他搜集的,而且都是上个世 纪的。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必考点语段阅读客观题__词语蹭连贯标点课件

1.(词语辨析题)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 项是(3分)( ) A.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其中,第一处,边缘化:使靠 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地位。私人化:即个性化。由“随着传统文人 阶层在中国的消失”与“甚至被社会遗忘”可知,应选“边缘化”。 第二处,获得:取得,得到。焕发:光彩四射,振作。结合语境中 “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才重新”以及“生机”等词语可知, 应选“焕发”。第三处,制约:限制约束。约束: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根据语境“琴者,禁也”可知,应选“约束”。第四处,“放松身心” 侧重身心的放松,而“修身养性”则侧重对个人修养的助益,根据语 境中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互相欣赏” 可知,应选“修身养性”。 答案: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病句修改题)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 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 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 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 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 最个人化的乐器。
词语辨析题的选项设置,四组八个词语,两两对比,往往有 两个组词一致,如“获得”与“制约”一组,“焕发”和 “约束”一组。知道这个规律,可节省分析时间。
2.(选句连贯题)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一项是(3分)( ) 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语言简明“4方法”课件

名师教你解题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 要节外生枝,游离中心和话题的内容应删去。不过仅仅围绕中 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突出重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 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如[例1]整段话的话题为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而 ②句谈的是环保问题,故应删去。
第二页,共33页。
学案1 语言简明“4方法”
第三页,共33页。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说话 要尽可能少,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明”含有效 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 地接受。用一句话来概括,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 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第二十九页,共33页。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将其序号写出 来。
__①_③__④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 相关、句式一致。 __成__双_成_对__(c_h_é_n_g_s_h_u_ā_n_g_c_h_én_g__du_ì_),__永_不__分_离___品__箸_留__声_________
第九页,共33页。
三、删繁就简法——防止重复,删除多余 例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①完全足 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历来的研究者 在饮茶著述中,②他们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 茶舍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③之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 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 鉴;④切忌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 茶具粗劣,⑤也是犯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