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的利与弊毕业论文

合集下载

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利与弊一、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体状况近年来,转基因作物种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快速发展。

据ISAAA统计,无论从种植面积、种植区域、种植国家或增长速度上,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相比1996年都有很大的提高。

从增长速度上看,从1996年至2003年,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面积连续7年保持超过两位数的增长率。

2003年,18个国家的700万农场主种植了6770万公顷(相当于16700万英亩)的转基因作物。

相比2002年,2003年的种植面积增长了15%,相当于增加了900万公顷或2200万英亩。

从种植面积上看,1996年至2003年的8年间,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增加了40倍,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增加到了2003年的6770万公顷;其中,发展中国家的种植面积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在2003年677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的全球种植面积里,发展中国家几乎占三分之一,且其发展势头持续走强。

从种植的区域来看,2002年至2003年转基因作物的绝对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工业国家几乎一样,但发展方式却有差异,经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增长率(28%)是经济发达国家(11%)的二倍多。

从种植的国家来看,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持续增加。

1996年6个,1998年9个,2001年13个,到2003年就增加到18个。

从主要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来看,2003年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家从2002年的4个增加到了6个,种植面积占了全球转基因作物的99%。

其中,美国种植了4280万公顷,其次为阿根廷1390万公顷,加拿大440万公顷,巴西300万公顷,中国280万公顷,南非40万公顷。

二、转基因可能会带来的有利方面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翻一番,达到130亿,而从1996年起到2025年的30年间,世界上粮食需求将增长一倍。

我国的粮食问题更为严重,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13亿人口,而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供需差距会更巨大。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技术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植物获得特定性状的技术。

转基因植物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本文将就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1. 提高产量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作物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从而提高产量。

例如,转基因水稻可以抗旱、抗病、抗虫,有效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2. 改善品质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调整作物的品质,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比如,转基因玉米可以增加其营养价值,提高其蛋白质含量,使其更加适合人们的饮食需求。

3. 节约资源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需求,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这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种经济效益。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性,有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技术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转基因植物的弊1. 生态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转基因作物的抗性基因可能会传播到野生植物中,导致野生植物的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影响生态平衡。

2. 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例如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素或过敏原,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市场垄断转基因技术由少数跨国公司掌握,可能导致市场垄断,影响农民的利益,使农民成为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加剧了农业生产的不平等。

4. 道德伦理问题转基因技术涉及到生命科学领域的伦理问题,例如是否应该干涉自然界的基因组成,是否应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中等,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讨论。

综上所述,转基因植物既有利也有弊,应该在科学、严谨的态度下加以评估和应用。

在推广转基因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食品安全的监管,市场秩序的规范,以及伦理道德的考量,实现转基因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于利弊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于利弊

基因探秘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与利弊_班级:xxxxx学号:xxxxx姓名:xxxxx完成日期:xxxxx引言:转基因技术是生命科学前沿的重要领域之一,已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转基因技术可以认为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让其他生物、植物朝着对人类有力的方向发展的技术。

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广大人群的关注,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否能够真正造福于民而没有任何潜在威海呢?通过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了解该技术的利弊关系,通过正确的引导和规范管理,才能很好地利用该技术,使它为人类服务。

一.转基因技术简介: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

简单地说,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注射、基因枪、电破法、脂质体等。

转基因最初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即把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生物体基因组内(一般为模式生物,如拟南芥或斑马鱼等),观察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达到揭示基因功能的目的。

常用于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医药、食品等方面。

二.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花粉管通道法是中国科学家提出的。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

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转基因论文5篇

转基因论文5篇

转基因论文5篇第一篇:转基因论文转基因技术利与弊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生物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那么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我们要对它的基本定义、方法进行简单了解,并分析比较其利弊关系。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定义方法利与弊在这个飞速发展的21世纪,创新的技术不断的引导着时代的发展。

生物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并且在医药并在医药、农业及食品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也获得较大的发展。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给疾病的治疗、新药的制造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之,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绐农业、医药的发展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

但新技术的产生总是会引起一片质疑,引发一系列的伦理争论问题。

那么什么是转基因技术呢?“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基因组中,使生物性状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

这一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在中国亦称为“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到目前为止,转基因技术的常用方法有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生物弹射击法)、聚乙二醇(PEG)法、花粉管通道法、显微注射法、体细胞核移植方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然而转基因技术也是如此。

对此,人们对转基因技术也是议论纷纷。

一方面,转基因技术是对人类有好处的。

以前人们是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进行优良基因的重组和外源基因的导入而实现遗传改良。

传统技术一般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而转基因技术所转移的基因则不受生物体间亲缘关系的限制。

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技术一般是在生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所转移的是大量的基因,不可能准确地对某个基因进行操作和选择,对后代的表现预见性较差。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一般是经过明确定义的基因,功能清楚,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所以传统技术和转基因技术本质上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转基因的利与弊作文

转基因的利与弊作文

转基因的利与弊作文
转基因的利与弊。

转基因技术嘛,说起来真是神奇!在农业上,它让作物变得更加强大,能抗虫、抗病,还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愁没饭吃了,对吧?
不过,这转基因也不是没毛病的。

听说有些转基因作物吃了可能会对身体不好,虽然还没证实,但大家心里都慌慌的。

毕竟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谁不想安全点呢?
再说说生态吧。

转基因作物这么牛,万一它们“欺负”其他植物怎么办?可能会让其他物种都没法活了,生物多样性就减少了。

而且,它们还可能跟野生植物“搞混”,生出一堆奇奇怪怪的东西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转基因技术也不是一无是处。

在医学方面,它可帮了大忙了。

有些遗传病以前治不好,现在有了转基因技术,说不定就能治好了。

这简直就是人类的福音啊!
所以啊,转基因技术这东西,有好处也有坏处。

我们得好好权衡一下,别盲目追求好处,而忽视了可能带来的问题。

转基因的利与弊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转基因的利与弊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转基因的利与弊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是食品数量与质量的不断追求,使得先进的生物技术应用于食品开发越来越普遍,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在增加食品产量与种类中的应用;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世界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餐桌色彩。

然而,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转基因食品在给人们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隐患。

因而如何正确看待转基因技术,并将其合理地利用到食品生产中,造福人类,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方面,转基因食品的危害转基因作物本身可能演变为农田杂草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其在生长势、越冬性、耐受性、种子产量等方面,都强于亲本或野生种。

若被推广种植,这些转基因作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机会特别大,因其又具有野生植物没有的各种抗性,将会迅速地成为新的优势种群,进而可能演变成农田杂草。

例如,加拿大商业化种植具有抗除草剂及自播种特性的转基因油菜,仅几年后,其农田便发现了对多种除草剂(包括草甘膦、固杀草和保幼酮等)具有耐抗性的杂草化油菜植株。

据专家预言,这种杂草化的转基因油菜,将成为加拿大草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的野草。

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转基因作物作为外来品种进入自然生态系统,往往具有较强的“选择优势”,可能会影响植物基因库的遗传结构,淘汰原来栖息地上的物种及其它遗传资源,致使物种呈单一化趋势,造成生物数量剧, 甚至会使原有物种灭绝,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墨西哥玉米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玉米起源中心地区的玉米生物多样性资源,玷污了墨西哥“玉米妈妈的圣洁”。

抗虫作物的抗虫基因不仅直接作用于目标害虫,对非目标害虫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伤害,进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抗生素标记基因可能使人和动物产生抗药性抗生素抗性基因是目前转基因植物食品中常用的标记基因,与插入的目的基因一起转入目标作物中,用于帮助在植物遗传转化筛选和鉴定转化的细胞、组织和再生植株。

浅析转基因之利弊

浅析转基因之利弊

浅析转基因之利弊【摘要】:转基因技术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影响日渐扩大。

转基因技术在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论。

【关键词】:转基因技术利弊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的技术。

它可以克服物种之间的遗传屏障,按照人的意愿创造出自然界里原来没有的生命形态或者稀有物种,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为人类解决诸多方面面临的困难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令人类措手不及的问题。

一.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的好处(一).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利益1.抗病虫害的农作物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杀虫基因,其中应用最广的是Bt毒蛋白基因和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将Bt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后,植物体内能合成Bt毒蛋白,被害虫吞食后可导致害虫死亡;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最早从菜豆中分离,害虫食入它的表达产物后会无法消化某些必需蛋白质从而导致死亡。

另外,动物的毒素基因以及植物凝集素基因也被应用于杀虫并且成绩斐然。

在抗病害方面,人们将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的卫星RNA 基因、异种植物编码的抗病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利用它们的表达产物对付病毒的侵害;将植物抗毒素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导入植物体内使植物获得抗真菌的能力等等。

2.利用植物生产疫苗在人生的旅途中,人类时时刻刻在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而疫苗是人类在斗争中的重要武器之一。

传统的生化方法生产疫苗成本高、危险性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得某些植物具备了产生人类需要的疫苗的能力。

种植植物来生产疫苗成本低、产量大、危险系数小,而且食用植物疫苗不需要注射器,可以避免注射器传染疾病的威胁。

(二).转基因技术给畜牧业带来的变化1.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优质高产动物品种的遗传改良,即提高其抗性、品质和产量,为增加肉、蛋、奶及其他畜产品的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美国,奶牛的品种改良在过去30年中使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提高了一倍。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转基因植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使其具备新的性状或改善原有性状的植物。

转基因植物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转基因植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健康等方面探讨转基因植物的利与弊。

一、转基因植物的利1. 提高农作物产量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虫、抗病基因,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例如,转基因玉米可以抵抗玉米螟的侵害,转基因水稻可以抵抗稻瘟病的感染,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 改善农作物品质转基因植物可以通过导入抗性基因,提高农作物的品质。

例如,转基因大豆可以提高豆腐的质量,转基因番茄可以延长番茄的保鲜期,这些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可以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3. 减少农药使用转基因植物具有抗虫、抗病的特性,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传统农作物需要频繁喷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转基因植物具有自身的抗虫、抗病能力,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二、转基因植物的弊1. 生态环境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潜在风险。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可能会通过传粉、种子扩散到野生植物中,导致野生植物的基因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抗病基因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生物多样性。

2. 食品安全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转基因植物中导入的外源基因可能会产生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转基因植物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会传递到人体细菌中,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增加,影响人类对抗生素的疗效。

3. 遗传污染风险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导致遗传污染,即转基因植物的基因通过杂交等方式传递到传统农作物中,导致传统农作物的基因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的利与弊毕业论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我们知道,世界上所有生物的 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信息和基础,每个基因所代表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而转基因就是指把动植物的
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这是一个人为的过程。

但是,其实这种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收到人们的排斥的,因为这样的做法是非自然的,
是不应该的,而且这种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种含有从其它动植物上种植基因的
食物,实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培植,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1983年的一种烟草,又过了十年,市场化的’基因食
物才在美国出现,它就是可以延迟成熟的番茄作物,而由它制造的食物是不允许的出售的。

而之所以那么多人认为转基因技术对人类健康有害,那也是因为我们对基因的活动方
式了解还不够透彻,我们没有十足的把握控制基因调整后的结果,如果一旦因为转基因而
引发各种不可预知的病,那是一种很不负责人的态度。

那么我们来详细分析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就我们现在所认知的转基因的优点为:
第一.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这是转基因当初研制的基础想法,也是转基因的最大优势,转基因是取优秀基因进行优化的。

第二.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环境污染,转基因食品取了其他基因的优点,这样可以减
少农药的使用,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污染环境。

第三.节省生产成本,降低食物售价,转基因食品因为成本低,所以它的售价也相对
要低,这是人吗最看重的优点之一。

第四.增加食物营养,提高附加价值,增加附加值是转基因食品的特点,可以很大程
度的提高食品营养。

第五.增加食物种类,提升食物品质,转基因从一定程度上,是在创造一种新的物种,自然也就能增加食物种类。

第六.促进生产效率,带动相关产业,转基因食品体验很大的促进生产效率,带动产
业的发展。

第七。

从某一方面对健康有保障。

比如说,抗虫的转基因玉米不会被虫咬,这就减少
了微生物侵害的几率,对我们的健康是一个保障。

转基因的缺点
第一,转基因违反自然,因而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植物里引入了具有抗除草剂或毒杀害虫功能的基因后,它所提供的食物有许多
的潜在威胁,这是很大的危害。

第三,这么轻率的推广转基因植物太不成熟,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比如推广抗
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农民过量使用除草剂,从而使一些非主要作物受到
伤害甚至灭绝。

第四,转基因技术有可能造成生物污染,特别是大量的生物技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的
知识产权,对销售的转基因种子作了“绝育”处理,这是很严重的一种问题。

结言: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到底怎样?目前各种说法都有,没有一个定论,我们只需
要知道转基因食品最为一种新型发展起来的食品,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潜在的威胁也很多,我们希望社会能为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为大众的生活提供保障。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