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_森林抚育采伐(落叶松下层抚育)单元设计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

××县(林场)××年度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建设单位:××县林业局(或××林场)(公章)设计单位:××××××(公章)××××年××月作业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设计单位名称(盖章):法人代表:设计单位资质:设计负责人(签名):设计人员:设计时间:设计单位资质证书(附设计单位有效的资质证书复印件)简要介绍项目背景、来源,建设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情况(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委托关系等),本次作业设计的简要过程。
本作业设计包括:1、作业设计说明书店2、作业设计附表;3、作业设计附图;4、附件前言要求简明扼要,避免“戴高帽”,避免泛泛而谈。
第一章设计区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二、社会经济概况三、森林经营状况第二章设计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和基本原则一、设计目的二、指导思想三、主要依据四、基本原则第三章设计布局一、抚育地选择二、抚育地分布第四章抚育技术设计一、各类型林分主要特点二、各类型林分抚育方式三、各类型林分抚育措施第五章工程量和物资需要量一、工程量二、用工量和物资需要量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一、概算依据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概算模型四、概算结果五、资金来源第七章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经济效益第八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二、保障措施附表:1、森林抚育作业设计汇总表2、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一览表3、森林抚育小班外业调查表4、森林抚育小班标准地每木调查表5、森林抚育小班标准地每木调查汇总表附图:1、作业区位置示意图2、森林抚育作业设计图其它必要附件(如资金下达文件等)第一章设计区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位置2、地形地貎3、气候特征4、土壤5、交通自然地理概况是指设计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而不是全县(市、区、场)的自然地理概况,设计单位一定要在深入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写。
抚育间伐设计

(二)森林抚育设计1.森林抚育原则:本经理期前五年主要针对商品林中郁闭度达到0.7或郁闭度虽未达0.7但已达到0.6的特殊林分,包括受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或人工林中成团状分布多的林分中进行必要的抚育,但不以出材为主(为培养优良和目的林分为主)。
对特用林原则上不作抚育采伐的安排,确因遭受较严重的自然灾害或教学实习、科研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当年内安排,但必须控制在年采伐限额内。
2.抚育对象及任务:采伐对象主要为枯立木、濒死木、罹病木、被压木、弯曲木、多头木、霸王树、枝桠粗大与尖削度过大的林木、非目的树种等。
遵循天然林保护和尽快恢复植被的原则,本经理期前五年安排在商品林中进行,先抚育郁闭度超过0.7的人工林,然后再抚育郁闭度超过0.7的天然林,后五年根据情况考虑一般保护林的抚育。
前五年计划抚育面积113.97,抚育蓄积898.68立方米。
本经理期前二年只安排在郁闭度超过0.7的人工林中进行,抚育面积28.8公顷,抚育蓄积92.8立方米,在以后年度中逐步安排郁闭度超过0.7林分进行森林抚育,抚育面积85.17公顷,抚育蓄积767.1立方米。
3.森林抚育主要技术措施:郁闭度降低幅度不得超过0.2,蓄积量采伐强度严格控制在20%以内,间隔期最少10年,其它各项措施和技术指标严格按照GB∕T15781-1995森林抚育规程执行。
4.抚育采伐量:详见表4-2:表4-2 2001-2005年商品林抚育采伐设计表单位:公顷、立方米(三)油松纯林结构调整设计:山西林校实验林场森林面积为1658.63公顷,其中油松林为1554.86公顷,占97.3%,在油松林中,油松针叶纯林为1516.82公顷,均为水平郁闭的同龄林,占97.6%。
由此可见,该场的森林结构相当单一,给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森林防火等带来诸多不利因素,所以对这些针叶纯林进行结构调整,逐步将其改造为阶梯状郁闭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分,以提高其生态防护效益和自身免疫能力是必要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森林抚育采伐设计书

森林抚育采伐设计书1前言1.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官山林场地处永丰县中部,位于东经115°18′—115°40′,北纬27°—27°19′。
地形属低山丘陵类型,起伏较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山脉主要为南北和东北走向,交通方便。
1.1.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年均降雨量1627.3mm无霜期279天,气候湿润,适宜楠木、杉木繁衍生长。
1.1.3土壤造林地土壤属于低丘红壤,土层深厚,腐殖质较多,空气湿润,立地条件很适应闽楠、杉树生长。
1.1.4植被造林地植被主要为乔木针叶林和灌木。
构成植被的优势树种有杉木、湿地松,灌木主要有檵木、盐肤木胡枝子、乌饭、山楂、黄栀子、杜鹃、山苍子、木荷等,草本植物主要有五节芒、铁芒箕、蕨类等。
1.2设计区概况该天然林是次生林,是由原始林经过采伐、等外界因素作用后,经天然更新又重新恢复起来的次生群落,称为天然次生林。
由于次生林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各种林副产品,除树木的花、果、树皮、树叶、树根以及树液等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外,林内的动物植物,可以提供珍贵的皮毛、药材和各种绿色食品,是发展多种经营的良好基地。
次生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农田防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
因此如何经营好天然次生林显得尤为重要。
天然次生林抚育的对象和范围、抚育在具有培育前途和培育价值、郁闭度或密度较高的次生林内进行。
目的是调节林分结构和林分环境,促进天然更新培育优良干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作业对象是幼、中龄林,或下层目的树种的幼树较多,且分布不均匀,形成明显的演替层。
2项目设计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基本原则、设计目的2.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为目标、以指导森林抚育作业施工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为基础、科学编制森林抚育作业方案、将森林抚育的范围、对象、任务及措施落实到山头地块、为实施森林抚育、加强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森林抚育工程技术方案

森林抚育工程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林木资源遭受砍伐和火灾的破坏,林地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造成了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林木资源,需要进行森林抚育工程。
二、项目目标1. 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提高林木资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社会需求。
3. 促进森林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三、技术方案1. 森林保护(1)建立健全的森林保护机制,实施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禁止盲目的砍伐和烧毁行为。
(2)加强森林防火建设,提高防火设施的完善性和防火管理水平,减少林火的发生。
2. 林地治理(1)种植防护林。
在边缘地带和易受侵蚀的地方,进行合理的植树造林,形成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绿化屏障。
(2)引进优良树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引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材质硬、适合开发利用的树种。
(3)推行节水灌溉。
采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林木生长环境。
3. 林木培育(1)合理密植。
根据树种特性和土地条件,合理控制树木的密度,避免因密植导致的养分竞争和病虫害的发生。
(2)适时修剪。
通过适时修剪树冠,促进光照的深入,改善树木的通风和采光条件,提高林木产量和品质。
(3)施肥治理。
根据土地肥力和树种需要,进行科学施肥,保持林木的养分供应,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4. 病虫害防治(1)科学防治。
采用环保、高效的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对林木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2)定期检测。
定期对林木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减少病害的扩散和发生。
5. 生活垃圾处理(1)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在森林保护区内建立生活垃圾处理站,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采用生物降解技术。
引入生物降解技术,将生活垃圾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减少垃圾的占用和对土壤的污染。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引言森林抚育是指采用人工干预手段,对自然林进行管理、保护和修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的活动。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森林资源的日益减少,森林抚育已成为一项日益重要的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森林抚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工程的进展和质量,也影响到人员安全和施工的环保效果。
本文将从工程建设特点、现场环境安全、物资储备和作业计划等方面,对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探讨。
工程建设特点森林抚育项目中,施工场地通常集中在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的山区、林区,现场条件较为恶劣。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和环保,保证工程质量。
现场环境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指示施工区域,避免误入施工现场,造成人员伤害。
2.施工现场应保持通畅,清理施工区域周围的杂物,保持现场整洁。
3.施工现场应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安全。
物资储备1.员工需准备护目镜、防护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需准备所需机具、工具以及施工所需的原材料等。
3.施工现场应设置储物间,储存所需工具和物品,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作业计划1.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2.按照计划,安排施工人员,分配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进度。
3.设立监督体系,对施工情况进行监督,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别从工程建设特点、现场环境安全、物资储备和作业计划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的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以顺利完成森林抚育工作,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推进可持续发展。
森林抚育施工方案设计

森林抚育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及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做为指导该工程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该工程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劳动力、材料、机械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施工各项准备工作安排、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工程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工程施工的科学性、可行性及高效性。
是确保工程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的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二)、编制依据及原则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降低噪声、保护环境等一系列的具体要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制定的评标办法,以及根据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现行工程等有关配套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编制。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按照建设单位招标文件内容要求,进行了认真而详细的编制,未提之处均按照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有关文件等要求的具体规定进行施工。
(三)、工程概况(四)、组织机构设立为确保本工程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高效益地进行施工,成立以精干项目经理为主要的项目经理部,按照保证工期、降低造价、高质量、高效率的总方针,对工程统筹管理。
项目部由生产、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组成,成员优化组合,负责本工程的各项具体事务的处理。
1、项目管理层设置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对全项目进行领导和管理,是项目实施的管理核心,项目管理层以2个职能部门为基础,各部门职能人员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并对各基层作业处(机组)实施监督与管理。
2、作业层设置综合作业组、售后作业班组。
3 、项目部主要组成人员为了建设好工程,我单位抽调了一批业务能力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组。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书(2011)

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书(2011)麻城市2011 年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作业设计书一、设计区概况:1.1 麻城市基本情况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北岸的大别山中段南麓。
地跨北纬30?52' ,31?36 '〜东经114?40' ,115?28 '〜总版图面积562万亩。
辖19个乡、镇、办事处〜1 个省级科技经济开发区〜有715个村〜500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62839人。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 元。
麻城市交通便利〜106国道纵贯西北。
已建成和在建的有京九铁路、武麻联络线、沪汉蓉快速铁路与大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武麻高速公路。
市中心距省会武汉110 公里〜距阳逻深水码头70 公里〜位于京九铁路的中点〜区位条件优越。
麻城市全境地貌如马蹄形〜东北海拔高为山区〜西部和西北部为丘陵〜中南部为平原〜且与长江中游平原相衔接。
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二分田”。
境内水资源丰富〜溪流密布〜山涧众多。
1 580多条大小河流〜汇成纵贯境中的举水、巴水水系〜各依地势自北向南流注长江。
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17.71 亿立方米。
境内土壤具有典型的南北过渡的黄棕壤特征〜土种类型复杂多样〜可分为4 个土类〜即黄棕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
黄棕壤为境内主要地带性土壤。
麻城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1降水充沛〜无霜期长。
年日照时数1634.4 , 2129.2 小时〜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156mr〜无霜期238天麻城市森林资源丰富。
境内主要乔灌木树种有61 科299 种。
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6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7.2,,有森林面积204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29.7 万亩〜商品林面积174.3万亩〜森林覆盖率44.47,〜活立木总蓄积量375万m31.2作业区的基本情况1.2.1国有林作业区,1, 国有狮子峰林场:国有麻城市狮子峰林场是1991 年1 月经省计委, 鄂计农字[1991]016 号,批准成立的新建国有林场〜是举水的源头。
二00九年度森林采伐卫生抚育设计说明计书

***林场二OO九年度重点生态公益林采伐设计说明书一、前言0、作业设计目的为了更好地培育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对0林班0、0小班进行了卫生伐作业设计。
0、作业设计的依据依据《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0000年《森林区划界定》和“十一五”森林经营方案进行的作业设计。
树种出材量、出材率,用伐倒木实伐、量材、造材确定。
0、作业设计组织及完成单位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外业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两个专业调查小组。
对0林班0 、0小班的0个作业小班进行了全林每木检尺。
共组织0人0天完成。
调查总面积00.0公顷。
经内业设计采伐株数为株、共消耗立木蓄积000立方米,设计出规格材000立方米。
二、作业区概况0、作业区自然概况作业区位于,。
据场部约00公里,路经三条铁路干线,0个自然屯。
0、本年度作业区概况0林班共计0个小班,总计000公顷.本年度作业区是0 、0小班,0小班有0个作业小班,面积00.0公顷.0小班有0个作业小班面积00.0公顷,本年度设计了0个作业小班分别是0小班的0作业小班0作业小班、0小班的0作业小班、0、作业小班和0作业小班,总面积00.0公顷。
三、林相概况0、林相情况本作业小班是0000年造的杨树纯林,林龄00年。
没有进行过人为的生产经营活动,密度较大,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林龄的增长再加上干旱长势衰弱,病虫害也随之加重形成站杆、枯梢,平均枯梢率达到00%,严重的可达到00%。
风大时就形成风折木、风折枝,林内卫生状况不好,老百姓就以此为由去林地折枝乃至砍树。
0小班的0、0作业小班和0小班的0、0、0作业小班的平均胸径分别为00厘米、00.0厘米、00.0厘米、00.0厘米、00.0厘米。
平均树高为00.0米、00.0米、00.0米、00.0米、00.0米。
公顷株数分别为000株、000株、000株、000株、000株。
公顷蓄积分别为00立方米、00立方米、00立方米、000立方米、00立方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工区森林抚育采伐项目描述该项目下的工作任务①落叶松下层抚育②红松上层抚育③天然林综合抚育④杨树机械抚育该项目下的拓展任务①红松透光抚育②落叶松生长抚育③落叶松大径材培育④柞树实验林生态疏伐培养目标专业能力①会根据林分生长状况确定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②会运用克拉夫特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③会运用三级木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④会计算抚育采伐的株数强度和蓄积强度⑤能正确确定抚育采伐的采伐强度⑥会正确确定采伐木并合理造材⑦会整理抚育间伐作业设计外业调查数据并填写标准地内业记载表⑧会进行抚育采伐施工⑨会进行落叶松大径材培育的设计与施工⑩会进行公益林抚育间伐设计与施工方法能力①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②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③能够根据现有专业知识分析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④与他人沟通技巧素质能力①能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成立模拟生产科,实施工作计划②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进行工作分工并有效合作③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④具有创新精神知识目标①掌握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②掌握各种分级法及各级木的标准③掌握抚育采伐强度的计算方法④掌握伐木技术⑤掌握造材标准及技术⑥掌握标准地内业记载表的填写方法⑦掌握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抚育采伐的方法⑧掌握生态公益林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学生完成的工作:①自愿组合,成立生产部门②接受工作任务③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④在林场场长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完成的工作:①布置工作任务②指导工人完成工作任务③对工人的工作成果给予评价④安全监管需要的基础能力:①能进行植物识别②会使用测量仪器③数据整理分析能力④会熟练运用生态学知识⑤生产工具、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⑥会运用经营数表需要的能力:①较丰富的林场工作经验②熟练使用和维护测量仪器③熟练识别和使用地形图④能进行抚育采伐设计与施工⑤能进行植物识别⑥能熟练制定生产计划和方案工作任务一 落叶松下层抚育该教学任务是要求以每个生产科为单位对大东沟工区10林班中的进入抚育阶段的落叶松小班进行外业调查,确定出10林班当中需要进行抚育间伐的小班,并且确定出抚育间伐强度,最后完成标准地内业记载表的填写,并进行抚育间伐施工。
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均参照DB21/706-2009《森林经营技术规程》、LY/T1646-2005《森林采伐作业规程》和DB/2100B65001-89《标准地调查技术规则》执行。
②能够根据落叶松的生长情况确定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方法;③能够确定抚育间伐强度;④能够根据克拉夫特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⑤能正确的确定出砍伐木和保留木;⑥会计算采伐强度;⑦会进行下层抚育采伐施工作业。
场 地:实验林场大东沟工区10林班。
工具材料:地形图、罗盘、三脚架、围尺、皮尺、测高器、标杆、记录夹、计算器、三角板、镰刀、粉笔、厘米方格纸、经营数表、标准地外业调查表。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分组教学、角色转换。
教师配备:每个班级配备主讲教师1名,辅导教师1名。
角色转换:首先学生根据自愿原则成立模拟生产科,每科室10人,公开聘任科长,实行科长负责制,科长负责分配工作任务、组织生产。
老师作为林场场长指导科室工作。
知识准备: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材料和相关资料进行预习,以便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1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展示没经过抚育间伐、林木开始分化、已出现树木自然死亡的落叶松纯林照片,这些枯死的林木都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上这些林木,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师生互动,引出抚育间伐这个工作任务。
2下达工作任务林场场长下达工作任务,大东沟工区10林班中的落叶松有部分小班进入抚育阶段,今天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求以每个生产科为单位,确定出10林班当中需要进行抚育间伐的小班,并根据需要进行外业调查工作,确定出抚育间伐各项技术指标,最后强调考核要求及工作注意事项。
3制定工作计划进行抚育间伐施工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查阅资料,自主学习,针对落叶松下层抚育任务制定完整的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完成准备工作。
4确定工作方案生产科科长组织工人讨论工作计划,进这一步修订和完善工作方案,内容包括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抚育间伐的方法、确定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抚育采伐的施工作业方法、技术培训安排、安全措施等并做好准备工作。
5实施5.1外业部分5.1.1确定下层抚育采伐对象操作要求与标准首先,将10林班的落叶松小班的小班卡档案卡调出,认真查阅其林分因子,如符合下层抚育条件则到现地进行踏查,如果档案记载和现地情况基本一致,可组织人员进行下层抚育采伐设计。
如果是第一次抚育采伐,可根据自然整枝高度来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进行抚育间伐,林分充分郁闭后,林冠下部光照微弱,使林木枝下高不断上升,当平均枝下高达到林分平均高的1/3时,可进行首次间伐。
方法:标准地内选3~5株中等直径木,测其树高和枝下高,求出平均树高和枝下高,当(枝下高/树高)≥1/3时,进行首次间伐。
如果曾经间伐过,可根据林木冠形变化的动态来确定是否能进行再次间伐,例如间伐前林分的郁闭度为1.0,间伐后保留木的郁闭度为0.8,经一定年数后,林冠郁闭度将由0.8重新恢复到1.0,此时林木树冠生长受阻,可据此确定进行再次间伐,以调整林分密度。
5.1.2小班面积测定操作要求与标准踏查、设点:首先对抚育间伐的小班进行踏查,了解小班的概况,然后确定导线的布置形式,并落实各个导线点的位置。
在选点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设点处要地势开阔,控制面大。
(2)相邻导线点间要通视,便于观测。
(3)各导线边长大致相等,一般以50~150米为宜。
(4)避免在铁轨旁,地下管道上,高压电线下等处设点,以防磁针受扰。
(5)在选好的导线点上,打一木桩标定,桩顶钉一小钉或画十字标志点位,并按顺序编号,绘出略图。
量距:在地势平坦地区一般用皮尺或测绳丈量。
要求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250,即2501-≤=往返平均值反测值往测值相对误差往返测量结果若超出限差,则需要重新丈量;若达到精度要求,将结果计入手薄。
测磁方位角:为了检查错误,提高精度,必须观测各 导线边的正、反方位角,每条导线边的正反方位角应差180度,其允许不符值为30′,若超出限差,应立即找出原因,反工重测。
测量精度要求小于等于1/100。
将测量结果记入“附表11—罗盘导线5.1.3确定抚育采伐强度采用株数强度和蓄积强度同时控制采伐量,抚育采伐后单位面积株数不低于林分适宜保留株数的下限,当株数强度和蓄积强度不能同时满足辽宁省 DB21/706-2009《森林经营技术规程》的规定时,以蓄积强度为准,根据辽宁省DB21/706-2009《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下层抚育采伐的蓄积强度不允许超过25%。
5.1.3.1设置标准地操作要求与标准外业调查以小班为单位进行。
抚育间伐小班的调查,是通过标准地推算的,为此,要在抚育采伐的小班中设置临时标准地。
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必须对所要进行抚育间伐的林分有充分的代表性,不能跨林分、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而且应离开林缘。
标准地形状:应为规则的几何图形――正方形或矩形。
标准地面积:森林抚育间伐在小班中设置的标准地面积应为小班面积2%,但不应小于0.1公顷,当小班面积过小时可将整个小班视为标准地。
用罗盘仪测角,用皮尺或测绳量距,在坡地上量距应改换成水平距。
境界测量的闭合差不得超过1/200,临时标准地应伐开四周边界以能通视为原则。
对测线外的树木,在面向标准地的一面应标出明显记号。
标准地四角应埋设标桩,在“附表1—林分因子调查表”中绘制标准地位置略图。
5.1.3.2标准地调查操作要求与标准在设置好的标准地中进行土壤质地、土层厚度、植被、下木等因子的调查,并按实际情况填写“附表1—林分因子调查表”5.1.3.3每木检尺操作要求与标准在标准地中进行每木检尺,量测地面1.3米处的直径;如遇斜坡,应站在上坡对树高1.3米处进行检尺;立木在1.3米以上分叉的树按一株数计算,在1.3米处以下分叉,按两株或多株数计算。
将检尺数据以“正”字记入“附表2—每木调查表”中,并计算该小班林分的平均胸径并填入表中。
∑∑=ii i n dn D 25.1.3.4定量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抚育间伐操作要求与标准:根据标准地林木株数推算每公顷林木株数,根据林分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林木株数查辽宁省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706—2009)中的表F —— 一般用材林主要树种(组)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表,计算该小班是否需要进行抚育间伐。
5.1.3.5绘制树高曲线操作要求与标准按径阶用测高器和围尺测定树高和胸径。
中央径阶需测3~5株,其他径阶1~2株实测树高和胸径。
计入“附表6—测高记录表”。
并在厘米方格纸上绘制树高曲线。
5.1.3.6林木分级操作要求与标准单纯同龄林的林木分级一般采用克拉夫特分级法(又叫五级木分级法),将林木按生长优劣分为五级:Ⅰ优势木、Ⅱ亚优势木、Ⅲ中等木、Ⅳ被压木、V 濒死木。
在采用克拉夫特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时,常用的经验方法为,一般情况下林木胸径和标准地中的林分平均胸径相接近的即为Ⅲ级木,大于林分平均胸径的林木为Ⅰ级木或Ⅱ级木,小于林分平均胸径的即为Ⅳ级木或Ⅴ级木,根据卡拉夫特分级法将标准地中的林木分级并记入“附表3—林木分级表(适用于克拉夫特分级法)”。
5.1.3.7确定砍伐木操作要求与标准根据“四看四留”原则确定砍伐木:一看树冠,二看树干,三看树种,四看株距;砍劣留优,砍弯留直,砍密留匀,砍病腐留健壮。
确定完成后根据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706—2009《森林经营技术规程》附录F —— 一般用材林组要树种(组)抚育采伐适宜保留株数表,验证确定的砍伐木数量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要现地抹号或增号,直至保留木的株数符合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706—2009《森林经营技术规程》附录F ,下层抚育法要求采伐后的林分平均胸径不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将结果记入“附表5—采伐木确定表”5.1.3.8验证采伐的蓄积强度操作要求与标准现地计算采伐的蓄积强度是否超过25%,如果超过,要现地抹号,直至蓄积强度合理为止。
蓄积强度计算步骤:根据标准地中确定的砍伐木的蓄积量和标准地中林木的蓄积量计算蓄积强度。
%100⨯=V v P v式中—V 伐前总蓄积,—v 采伐木总蓄积。
①计算采伐木总蓄积:查树高曲线,求算采伐木径阶对应的径阶平均树高,根据采伐木径阶和平均树高查二元立木材积表,求出该径阶和平均树高对应的立木材积,立木材积乘以该径阶砍伐木株数,即得该径阶砍伐木的蓄积之和,砍伐木的总蓄积即为每个径阶砍伐木的蓄积之和。
②计算伐前总蓄积量:查树高曲线,求算标准地每个径阶对应的径阶平均高,根据每个径阶和每个径阶对应的平均树高查二元立木材积表,求出该径阶和平均树高对应的立木材积,该立木材积乘以该径阶林木株数,即得该径阶林木的蓄积之和,伐前总蓄积即为每个径阶林木的蓄积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