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
对外汉语教案格式

对外汉语教案格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了解有关话题的背景知识。
2.能力目标:a.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b.能够流利地与他人进行简单对话。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b.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a.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教学。
b.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训练。
2.难点:a.正确使用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达。
b.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相关教材。
2.录音设备和磁带。
3.学生的教材和练习册。
4.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a.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本节课话题的兴趣。
b.通过提问和讨论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听力训练:a.播放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理解对话或文章的大意。
b.进行听力理解题的讲解和练习。
3.口语训练:a.通过示范和操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b.设计口语练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并给予积极反馈。
4.阅读训练:a.教授本节课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
b.进行阅读理解题的讲解和练习。
5.写作训练:a.设计写作主题和要求,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b.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并给予修改意见和建议。
6.巩固与拓展:a.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共同讨论话题并表达观点。
b.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7.作业布置:a.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b.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讲解内容或作品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交际,并对课文有了更好的理解。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26d3baf1ffc4ffe47ac9f.png)
[课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教材编写方案学号:1115010018姓名:陈小丹班级:11对外汉语1班一、教学对象需求分析1、教学对象:以英语为母语,刚刚开始接触并学习汉语,希望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有规划到中国留学的欧美中学生2、教学对象的具体分析:(1)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对于语言的发音,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
(2)以英语为母语,从拼音开始进行汉语教学更为简单,但与此同时拼音与英语字母的相似性以及汉语的声调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3)中学生对于中国有初步的认识,他们乐于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中国对于欧美中学生来说有截然不同的国家文化与历史,可以从中国文化入手与现实教学相结合,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
(4)此书的使用者,大多会开始系统的汉语语言学习,并且有规划到中国留学学习。
因此,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安排,更需要具有进阶性与系统性。
另外,他们不久的将来会来中国生活,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更为实用,更具有时代性的汉语,迫切需要提高汉语交流能力。
二、教材编写目标1、根据欧美中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编写出一套可供欧美中学生长期使用的教材,教材从初级开始一直到高级,具有系统性,难度随学习课时而递增。
2、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使现在的欧美中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现代中国的文化,能够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中国的社交方式,让他们接触到最为真实的中国生活场景。
3、提高欧美中学生的汉语沟通能力,初步认识汉字以及中国文化。
三、教材的创新与特色1、本教材专门为欧美中学生设计,针对性、趣味性较强,课文与对话内容多为中国中学生对话的真实场景,在一定章节之后会适当加入较为简单的中学生常用的网络词汇,一次中国较为热门的新词汇作为拓展。
2、本教材配备练习册,课本后的练习题多为语法语音方面较多,而练习册则注重实践,提供较多与中国社会生活相关的联系对话,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中国社会生活现状。
同时为了让教材具有时代性,教材与练习册会定期进行修订。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引言外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为了规范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目标、内容及其重要性。
目标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规范、系统的学习框架,使他们能够掌握汉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并能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
通过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汉语学习的有效性和效率。
内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和拼音系统学习汉语的第一步是掌握正确的拼音系统。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拼音音节、声母和韵母,并提供相应的练习和测试。
词汇和句型学习词汇和句型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常用词汇和句型,并提供相应的词汇表和句子练习。
通过训练,学生可以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法规则语法规则是学习汉语的关键。
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学习的汉语语法规则,并提供相应的讲解、练习和测试。
通过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学生可以正确地构建和理解汉语句子。
听、说、读、写技能教学大纲应规定学生需要达到的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训练和评估。
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化知识教学大纲应包括学生需要了解的汉语文化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汉语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重要性制定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规范教学教学大纲可以为教师提供指导,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大纲进行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设定学习目标和要求,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评估学习效果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
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

(2)主干教材与《阅读理解》、《听力练习》、 《汉字读写练习》配套使用。
二、教材编写、研究基本评价 教材数量增长较快而高质量的教材数量较少 原因:
对教材理论重视不够、研究不够、应用不够。 差距:
(1)从现有教材的数量、种类和研究成果上看; (2)从国外专家同行的负面评价上看; (3)从国内教师和专家的意见看。
第四节 第二语言教材评估
一、教材评估概说 1、定义 2、评估方式 全方位评估(就一类型教材) 封闭式评估(就一部教材) 定向评估(就某个或多个问题) 3、教材评估的意义 4、教材评估的复杂性
二、教材评估的类型和要求 印象性评估 ——凭借评估者的直觉、教学经验、教材 使用经验 系统性评估 内部评价(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 外部评价(寻找合适的教材)
实然性评估
(自身的、内部的——工作性、鉴定性、验收性—— 合格与否)
应然性评估
(类型、外部的——学术性、鉴赏性、选拔性——优 秀与否)
制定具体评估标准的指导原则:
说得合理,做得仔细 表现出色 启发和示范作用
三、教材评估的原则和标准 确定评估对象和目的——制定评估标准——做 出评估结论
常见的教材评估 (1)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 第二语言教材的基本分类
1、教材/分类 狭义:教科书。如:“本课程以胡本《现代汉语》为教 材,黄本《现代汉语》为参考书目”。 广义: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刊、辅导资料以及教 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教学影片、唱片、磁带、软件 等)。
2、 分类的必要性和多样性 吕必松侧重从理论上对教材进行分类;赵金铭侧重从满 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分类;刘珣侧重从教材编 写本身(即如何编)对教材分类。
对外汉语教案

讲解如何进行句型的转换,包括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肯定与 否定的转换等,并举例说明不同转换方式的特点和用法。
语法实践应用指导
情景对话
设计真实的或者模拟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对话中实践和应用所 学的语法知识。
写作练习
设计写作练习,包括段落写作和短文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实践和 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口语表达
设计口语表达任务,包括口头报告、演讲、讨论等,让学生在口语 表达中实践和应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05
CATALOGUE
文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介绍
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
01
介绍中国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如三皇五帝、
儒家思想等。
传统文化价值观
02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
针对容易混淆的发音,进行对比练习 ,加深对正确发音的印象。
语音实践应用场景
日常会话
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语 音实践,如购物、问路、打电话
等。
朗读练习
选择合适的文本,进行朗读练习 ,注意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
的准确表达。
角色扮演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不同情 境下的语音应用,提高语音运用
01
02
03
04
联想记忆法
将新词汇与已知词汇联系起来 ,形成记忆网络。
语境记忆法
将词汇放入句子或短文中,通 过上下文理解记忆。
反复复习法
多次重复复习,加深记忆印象 。
实践应用法
在实际交流或写作中运用词汇 ,加深记忆和理解。
词汇运用技巧指导
搭配使用
掌握常用搭配和短语,正确使 用词汇。
语境选择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 达方式。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范文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范文教学目标。
1. 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2. 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
3. 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数字、时间、日期等基本信息的表达。
4. 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和点菜。
教学重点。
1. 对外汉语的日常用语和基本交流技能。
2. 对外汉语的数字、时间、日期等基本信息表达。
教学难点。
1. 对外汉语的语音和发音。
2. 对外汉语的语法和句型。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对外汉语教材。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Step 1 自我介绍。
教师用对外汉语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教学生学习如何用对外汉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国籍、职业等。
Step 2 日常交流。
教师教学生如何用对外汉语进行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交流,包括问候、道歉、感谢等。
Step 3 数字、时间、日期。
教师教学生如何用对外汉语表达数字、时间、日期等基本信息,包括数字的读法、时间的表达、日期的表达等。
Step 4 购物和点菜。
教师教学生如何用对外汉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和点菜,包括询问价格、购买商品、点菜等。
Step 5 课堂练习。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外汉语的口语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Step 6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对外汉语的日常用语和基本交流技能,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数字、时间、日期等基本信息的表达,能够用对外汉语进行简单的购物和点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对外汉语的语音和发音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语音和发音的训练。
同时,对于对外汉语的语法和句型也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深入的讲解和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一、引言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在非汉语母语环境下,向非中国学生教授汉语的一种教学方式。
随着全球汉语热潮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是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时必备的工具,它们对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和说课稿的相关内容。
二、对外汉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核心,它应该明确、具体、可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目标。
例如,针对初级学生,教师可以将目标设定为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汉语会话能力;而对于中级学生,目标可以是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安排。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见的教学内容包括汉语拼音、词汇、语法和汉字等。
教师可以通过编写教材和设计教学活动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教学方法对外汉语教学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和练习法外,还可以运用互动活动、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情境。
4.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过程。
通过教学评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常见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口头测试和书面考试等。
三、对外汉语教学说课稿1.导入与目标呈现在开始说课时,教师需要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告诉他们本堂课的目标是学习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师需要详细介绍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设计。
例如,教师可以先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常用音节的发音规则,然后通过词汇练习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拼音进行交流。
3.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需要介绍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和策略,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课程]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方案教
材
编
写
方
案
学号:1115010018
姓名: 陈小丹
班级:11 对外汉语1 班
一、教学对象需求分析
1、教学对象: 以英语为母语,刚刚开始接触并学习汉语,希望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有规划到中国留学的欧美中学生
2、教学对象的具体分析:
(1)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学习能力,对于语言的发音,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
(2) 以英语为母语,从拼音开始进行汉语教学更为简单,但与此同时拼音与英语字母的相似性以及汉语的声调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3) 中学生对于中国有初步的认识,他们乐于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中国对于欧美中学生来说有截然不同的国家文化与历史,可以从中国文化入手与现实教学相结合,来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与热情。
(4) 此书的使用者,大多会开始系统的汉语语言学习,并且有规划到中国留学学习。
因此,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安排,更需要具有进阶性与系统性。
另外,他们
不久的将来会来中国生活,因此他们更需要学习更为实用,更具有时代性的汉语,迫切需要提高汉语交流能力。
二、教材编写目标
1、根据欧美中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编写出一套可供欧美中学生长期使用的教材,教材从初级开始一直到高级,具有系统性,难度随学习课时而递增。
2、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性,使现在的欧美中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现代中国的文化,能够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中国的社交方式,让他们接触到最为真实的中国生活场景。
3、提高欧美中学生的汉语沟通能力,初步认识汉字以及中国文化。
三、教材的创新与特色
1、本教材专门为欧美中学生设计,针对性、趣味性较强,课文与对话内容多为
中国中学生对话的真实场景,在一定章节之后会适当加入较为简单的中学生常用的网络词汇,一次中国较为热门的新词汇作为拓展。
2 、本教材配备练习册,课本后的练习题多为语法语音方面较多,而练习册则注
重实践,提供较多与中国社会生活相关的联系对话,让学生真切的感受中国社会生活现状。
同时为了让教材具有时代性,教材与练习册会定期进行修订。
3、教材会配备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对话练习,
习题库等,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变化,不至于太过单一。
四、教材编写的原则
1、定向原则
专门为欧美中学生编写,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更多的中学生活的对
话。
练习的难度要符合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寓教于乐,实用性趣味性要强。
课程容量适当,每一课的内容生词数量少,易于中学生长期循序渐进的学习。
2、特色原则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小组合作对话等方式,学习方式多样。
3、时代原则
结合欧美中学生的特点,适当加入中国当代中学生的口语化的对话。
并加入一定的网络用语,热门词语。
充分让教材与时代接轨,另外定期修订教材
4、语体原则
充分体现中学生的说话方式,多采用口语化的词汇与表达方式 5 、文化原则教材充分结合中国中学生的学习课余生活,同时注入中国特色的文化,让欧美中学生全方位的了解更为真实中国文化。
6、趣味原则
网络教学平台上会设置一定的趣味视频,教材也附带光盘等。
课后练习中也会有具有趣味性的情景再现。
课文内容也结合实际生活,不枯燥。
7 、实用原则教材内容更为口语化,融入中学生的生活对话,适当减少语法方面的解释,加多听说写的练习,重视汉语的实际运用。
五、教材的体例与构成
课文(此课文为第二章内容) 李龙: 我现在去图书馆,你要跟我一起吗,
王倩: 好,咱们走吧。
你常去图书馆吗,
李龙: 常去。
我常借书,也常在那儿看书。
你呢,常去吗,(1)
王倩: 我也常去。
有时候借书,有时候上网查资料,但不常在那儿看书。
我总
宿舍看书
李龙: 你的宿舍安静吗
王倩: 很安静。
李龙: 请问现在几点了, 王倩:现在是下午4 点,你晚上有课吗, 李龙:是的,我晚上7点有一节课。
王倩:那我们6点去食堂吃饭好吗, 李龙:好的,听说食堂二楼的水饺很好吃,我们
王倩:就这么定了〜(2)
生词T u sh u gu a n
图书馆
Jia sh u
借书
Sh d ng w a ng
上网
Z i li d o
资料
a n j i ng
安静
Sh t a ng
食堂
Shui ji a o
水饺
注释
(1) 常去后面省略了图书馆,因为前文已经提到了图书馆,故后文可以省略。
(2) 十分口语化的表达,表达自己有相同的意见,可代替: 好的,可以,我同意。
语法1 、我去+地点
2、有时候+具体事件,有时候+具体事件
3、请问……委婉的语气,谦词
4、... 好吗,表示询问
练习1 、听一听
A:请问现在几点了,
B: 现在是下午4 点。
A: 你今晚有课吗,
B: 有两节课。
A: 我要去食堂,跟我一起去好吗,
B: 好的。
填空:
现在是()点,对话中的两人要去(),之后B晚上有()节课。
2、请用下列词语编一段话。
图书馆安静资料
3、句型替换
(1) 请问现在几点了,10:15 15:25
(2) 我要去……,你要跟我一起吗,图书馆食堂教室
4、请同学们两个人或多个人为一组情景再现课文的对话,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
六、实现目标和保证创新的措施
1、收集课文素材时要注意素材的时代性,杜绝陈旧的素材。
、课文素材不能照搬,要结合中学生的生活进行适当的改编再采用。
2
3、课文内容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例如: 水饺等。
同时附上一定的彩图,让学生从
视听说多方面感知中国文化、
4、前面章节多以生活为主线,两人或多人的对话为主。
七、具体编写方案
教材共分为三章,24 课
第一章:1 —4节主要内容为拼音,同时附有简单的问好对话,汉字上方全部标注拼音5—8节主要内容为基础简单汉字的认读,通过简单的对话引入生字。
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认字量
第二章: 每节课不同的主题,多与现实生活对话为主,并附有生词与简单语法的
讲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第三章: 引入简短的课文,提高学生的书写汉字的能力。
八、工作程序与时间表
1、搜集课文素材,用时1 周。
2、规划每一节需要讲解的语法点以及主题用时10 天。
3 、挑选合适的课文素材,并根据需要进行素材的改变,用时1 周。
4、根据课文内容编写课后习题,用时1 周。
5、进行教材的排版,选择插图,制作音频视频文件,用时10 天。
6、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资源库,用时5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