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分析现在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贾跃华土木21班2120702010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过度解析、过度细化等问题,从人居环境科学的角度给予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充分突出人居环境科学的思想对我国未来城市规划体系形成所起到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居环镜科学整体观城市规划人类聚居引言“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及国家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的研究核心是人,倡导“以人为本,和谐人居”建设为目标。
1 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观”思想内涵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强调从整体出发思考人居环境,追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利益,其思想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观”。
1.1从概念解释看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 ,以下简称道氏) 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
根据这种宽泛甚至有些模糊的解释,只要是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是人类聚居,而不论其位于何处、结构和形态如何,不论其尺度、层次如何,不论其设施标准、所包含的物质内容如何。
简而言之,人居环境就是人类居住的地方,这是一个整体概念。
1.2从内容构成看“居住”是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住房本身,而是几乎包含着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自然基础、人类生活其间的实体空间等物质层面内容,也包括人和社会因子活动产生的精神和社会层面内容,同时还牵涉到人与环境关系的价值取向。
正如道2氏所指出的,人类聚居就是“我们的生活系统”。
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往往会对人居环境构成内容进行划分,如吴良镛先生将其分解为自然、人类、社会、居住和支撑五大系统,但这只是一种研究的手段,人居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构成内容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1.3从层次构成看层次观念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层次人居环境单元居民量和具体内容不同,更重要的是在复杂程度和发展变化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城市规划部分【一】)

1、人类聚居的定义与组成
(6)人类聚居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 ➢经验实证 ➢抽象理论得出理论假设 ➢把理论假设进行实际验证 ➢反馈并进行理论修正
2、人类聚居基本事实分析
(1)人类聚居静态分析 ①聚居的数量和种类 1960年全球共有1409.22万个人类聚居,29.6亿人。 ➢乡村型聚居:92200个,占地35%,13.35亿人 基本特征: 基本类型: ➢城市型聚居:1400万个,占地65%,16.25亿人 基本特征: 基本类型: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聚居的定义与组成 (1)什么是人类聚居? ——————道萨迪亚斯
人类聚居学?
➢人类聚居是人类为了自身生活而是用或建造的任何类型的场所。 ➢人类聚居是人类生活其间的聚居。 ➢人类聚居实际上指我们的生活系统。 ➢人类聚居的广义定义,人类聚居是人类为自身所做出的地域安排,是 人类活动的结果, 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类聚居 而行动》
人居 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
开课院系:城市建设学院 任课教师: 刘 杰
周莹 张世富
LOREM IPSUM DOLOR
1
人居环境
2
城乡规划
3
建筑学
城乡规划 Urban & Rural Planning
主讲教师: 张世富
雅各宾时期:重点是第三阶级和城市贫苦手工业和工业者 ①改善城市交通,增辟几条交通干到; ②开放城市基础基地,将巴士底狱夷为平地,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 ③提出建筑应该追求简单,体现“建筑就像平民的道德一样单纯的”原则。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实践——统筹城乡发展

RURAL I NTEGRA TED PL ANNI NG, DE VEL OPI NG HUMAN SE L TT EMENT AND YUNF U
县 域 主体 功 能 扩 展 实 现 城 乡 协 调 发 展 实施 美 好
意识地将人居环境科学运 用于实践 ,并归纳到 美
【 章 编 号 】 1 2 2 文 ∞ —1 9 3
(01 0 ~O 0 2 1 O3 ~O3 2)
好 环境 与 和谐 社会 共 同 缔造 ”这一 主 题 上 ,很 有价 值 。希 望 云浮 在探 索 发展 模式 上 不 断创 新 创 造 经
球金融危机 、气候变化、环境危机 、能源问题 )与
曙光 。近现代的学科发展史表明,理论是因特定历
史发展时期的客观需求而产生的,理论又会与实践
结合 而 发 展并 指 导 实践 。云 浮 实验 的意 义 在 于 它有
发展 统筹 区域 发展 、统筹经济 和社会发展 、统 筹人与 自然和 谐发展 、统筹 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 等 五个统 筹 推进经济 建设 、政治建设 、文 化建设 、社会 建设 四位一体 协调发展 探索 理想 人居环境模式实现 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 ,实施
1 云浮市统筹发展规划 的实践成果
研 讨 会 对 人 居 环 境 科 学 在 云 浮 的 实 验 进 行 了审 视 ,从 2 1 年 6 在 云 浮 召 开 了 转 变 发 展 00 月 方 式 ,建 设 人 居 环 境 研 讨 会 ,达 成 了 云 浮 共 识 ” 以来 ,云 浮市 坚 持 统 筹 兼 顾 ,实 现 统 筹 城 乡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

人居环境科学名词解释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它涵盖了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装修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性。
以下是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1.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指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道路、公园、绿化等各项设施的布局和设计。
它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利和环保的居住环境。
2.住宅与居住区规划:指对住宅和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包括住宅的类型、布局、空间分配、配套设施等。
它的目标是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和生活方式。
3.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指对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建筑物的外观、结构、功能、材料等。
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
4.城市规划与设计:指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的布局、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
城市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5.景观规划与设计:指对自然和人工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公园、花园、街道景观等。
景观规划需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城市的整体形象。
6.室内设计与装修:指对室内的设计和装修,包括室内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色彩搭配等。
室内设计需要考虑到室内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7.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指研究人类在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居住环境。
8.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指研究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绿色建筑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9.地域文化与特色建筑:指研究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特色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建筑。
第一章 人居环境概论

第一章人居环境概论1.1人居环境的概念1、人居环境:也叫“人类住区”或者叫“人类聚居”,是指人类生存、从事生存、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
包括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公共环境和地球环境。
2、吴良镛院士指出:人类住区不仅仅是指住房、一个城市、小镇或乡村的体形,它所指的是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以及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结合。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
)1.2人居环境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萌生1、发展过程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起, 环境和生态平衡开始遭到破坏。
随着20世纪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兴起和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迅速恶化。
学术界: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该书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人类环境的毒害。
提出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环境污染”问题开始被人类关注。
1968年“罗马俱乐部”,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教授《增长的极限》书中对人类采取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排放的经济方式首次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民间:1970年,美国参议员 G·纳尔逊“地球日” , 尼斯·海斯响应并组织游行 4月22日全美的“地球日”。
联合国:1972年6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
1992年6月3日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2、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1976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 正式接受了人类聚居的概念并成立“联合国人居中心”。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宗旨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
标志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中,专设了“人类住区”一个章节,集中讨论了关于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以及所有人的,特别是城市和乡村贫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问题3、我国1994.3.25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包括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四个部分,并在其中设立了“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一章,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人居环境的高度重视。
第3章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ppt课件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3.2.2 系统思想与复杂复杂性科学
3.2.2.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存在于自然界、人自身以 及人类社会.只不过以前人们没有能从这样的观 点去认识并研究这类问题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3.2.2 系统思想与复杂性科学
关于系统科学思想
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以及层次关系的 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能反 映事物这个特征最基本的重要概念是系统。
3.3.4综合集成,螺旋式上升
进一步概括融会,综合集成,探取综合可行的结论; 进而不断深化,螺旋式上升。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4 人居环境科学“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3.4.1 “范式”与“科学共同体”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2 复杂巨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3.2.1 简化方法与复杂巨系统
《雅典宪章》
城
居住
市
交通
功
工作
能
游憩
追求功能分区
人居环境学

1.提醒人们正确处理“人——建筑——城市— —自然”旳关系;
2.第二,以便将对良好旳人居环境旳追求落实 到物质旳建设上,以发明舒合适人旳居住环境 ;
3.正因为有关人居环境旳各个学科各个方面旳 研究必须落实在物质建设及空间布局上,所以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理所当然地 处于关键旳位置。
——北京菊儿胡同
4案例分析
亮点:
“有机更新”:按照城市内在 旳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 在可连续发展旳基础上探求 城市旳更新和发展"新四合院" 体系;非生硬替代维护古城 整体风格与肌理。
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街道 、街块、广场三者之间关系 在宏观上旳表象;肌理图案 是由许多支路、小路和填其 间旳建筑物产生旳。
——城市:城市问题最为集中,必须 抓住整体性。
——小区(邻里):城市与建筑之间 旳中间层。
——建筑:为“遮风雨”而建造旳庇 护所。
——五大原则
——生态观:以生态发展为基础,加 强区域城乡发展整体协调,维持区域 范围内旳生态完整性,增进土地利用 综合规划,形成土地利用旳空间体系; 建立区域空间协调发展旳规划机制与 管理机制;提倡生态建筑。
“整体环境”与“普遍联络”是人居环境 科学旳关键,它是开放动态和变化旳。
3人居环境科学旳基本框架与学科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旳学科体系
小结:
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 构成人 居环境科学旳大系统中旳“主导产业” ps:建筑——广义建筑学;地景——landscape architecture;城市规划——区域规划
• 9.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旳认知规模、交
流距离和半
•
公共空间;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后感

学科组织构建尚处于起 步阶段 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有 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 体系
主导专业 建筑、地景、城市规划
外围多学科群随时代而发展
开放的人居环境学科体系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3章 人居环境科学 的方法论
如何对待复杂性
复杂性
“范式”探索
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与 现象,我们常把问题加 以简化,进行分析、求 解,这种简单原则本是 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或 过程,可以形成科学的 理论。但是,实际上未 必全然如此,甚至到了 谬误的地步。
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 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 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人居环境科学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 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 ,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 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本书的重点章节为第2、3、4章
定义 构成与原则 框架体系 复杂性 “范式”探索
第2章
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框架构思
第3章
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
第4章
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论
设计中的基本原理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2章 人居环境科学 基本框架构思
定义
人居环境
定义 构成与原则 框架体系
各门科学的相互联系性
整体和整体性的科学(p103)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居住 交通 工作 游憩
3.重点章节与理论介绍
第 3章 人居环境科学 的方法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 从政治、社会、文化、技术各个方面, 全面地、系统地、综合地加以研究, 而不象城市规划学, 地理学, 社会学那样, 只是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人居环境是国际学术研究的前沿,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
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吴良镛是主要倡导和理论发起人,在1993年提出发展“人居环境学”;2001年发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提出以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为核心学科,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综合地加以研究,集中体现整体、统筹的思想。
人居环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可以分为“五大系统”。
在规模层次上可以分为五大层次。
(参看下图: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
综合性;集约性;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开放体系;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人居环境科学是:(大)科学+(大)艺术;
•人居环境科学以建筑·地景·规划为核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以上内容参考《人居环境科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