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菊与刀》看日本民族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菊与刀》浅谈日本民族性格由于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国家,日本的先民更是秦汉之际浮海东瀛的炎黄子孙,与中华民族血脉相承。而且大和民族一直是个虚心好学的民族,在两国有交往以来就向中国学习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精髓,所以世人皆普遍认为日本人理应具有像东亚民族的性格,美国等西方国家更是以西方民族文化特征的角度来看待日本人的行为、思维与处事方式。事实上,日本在经历了漫长的幕府统治时期、明治维新后,整个日本民族就已经形成了矛盾、复杂的性格。直到今天,世人都对日本人的两面性的性格难以理解,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感到匪夷所思。

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对日本社会与民族性格作了很到位、很详细的分析,看过这本书后,我对日本人的性格有了更多的了解,但同时又对他们的独特、矛盾的性格感到惊讶不已。

日本人并不认为他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被侵略国家的侵略战争,而是正义性的战争。

鲁思·本尼迪克特将文化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耻感文化,第二种是罪感文化。日本文化被称为耻感文化,西方文化则被称为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中的“耻”,就是告诫日本人自己不做丢脸难堪的事,即使自己做了错事,没必要去承认错误,就算当面忏悔,也感觉不到解脱,只要日本人认为自己没有暴露任何的不良行为,就不用做忏悔之类的事情,他们认为自我忏悔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是一种自寻烦恼的事情。况且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强盛,他们认为入侵我们国家只是在帮助我们繁荣起来,实现“大东亚共荣圈”的理想。因此,直到今天日本人都不承认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

其次,日本是为了“名誉”而战,迫切想要得到世界的尊重。因为所有的大国都是靠军事实力赢得尊敬的,再加上日本资源缺乏、技术落后,为的是能够和这些大国平起平坐。

还有就是日本人对天皇的顶礼膜拜,誓死“尽忠”的思想。只要天皇的一声命令就足以让日本士兵不顾个人生死为之战斗。在一次平时军事演习中,带队军官下令: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喝水壶里的水。日本的军队训练非常强调能在极困难条件下行军的能力,军队连续行军五、六十英里都没有休息一下。在那天的训练中,有二十多个人由于口渴和疲劳而中暑,五人死亡。最后将这些士兵的水

壶打开一看,那里面的水一滴也未尝过。他们说:“在那种情况下,军官的命令就是天皇的命令。”可见,天皇御旨对人们忠诚的感召力和强制力是多么的强大。这就是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理由,也许我们都会觉得这些理由极度的荒谬,这只是日本人为了洗清罪名而找的借口(更何况到现在日本都还不承认他们有罪),但从日本人眼里看来却是全民都认同的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战后日本会投降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日本民族是个好战的民族,对死一点都不惧怕,怎么会因为天皇的一番广播电台讲话就乖乖地投降了呢?

实际上,这是对天皇“尽忠”起的作用。人们把自己无条件投降看作是为了“尽忠”而必须付出的巨额代价,然而这种巨大的代价是有价值的。只要是天皇的命令,即使是要求他们投降,他们也会誓死遵守,因为对天皇“尽忠”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的最高法律。而美国军队却怎么也想不通天皇有这么大的魄力,可以让前一刻还在顽强抵抗的日本人在瞬间就全都无条件地投降,而且在登陆日本本土后受到日本人的礼貌的欢迎和友好的接待。例如:当时美国人即使是单身一人乘坐拥挤不堪的火车前往日本的穷乡僻壤,他也不必为自己的安全问题担心,到达目的地后,他还会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至今在日本还未发生任何一件反对美国人的报复事件。当美军的吉普车穿过村子时,孩子们会站在道旁高喊“Hello”(你好)、“Good bye”(再见)。婴儿自己不会招手,母亲就抱着他用他的小手向美国士兵挥舞致敬。

那为什么日本人战后态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为什么他们会对占领自己国土的美国人这么友好呢?这种行为要是在战争年代发生在我们国家,早就受到人们的严厉谴责了,因为这是卖国贼才做得出来的事,究其根本原因就涉及到日本人“对名誉的情义”的问题。

日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情义’的:‘情义’就是正道,人做事应该遵循的规则;为了避免世人评论而做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情义”可以划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种类。一类是“对社会的情义”,即报答自己同胞的恩情;另一类是“对名誉的情义”,即每个人都有维护自己的名誉不受任何外界玷污的责任。日本人态度的转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战败后他们觉得既然武力侵略不是赢得名誉的最好方法那么就采用第二种方法,即依赖美国,与美国建立友好关系。而一般来说,要保全“对名誉的情义”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武力侵略,另一种就是遵守现有的

互敬关系。所以在战败之后,日本人便从第一种方法转到了第二种方法,而且他们在心理上没有任何压力,因为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是为了名誉。

除了耻感文化,日本人性格的许多方面都很令人费解,比如:评判战争正义性的标准、崇尚精神的作用、严格的等级制思想、尽忠、孝,对名誉情义的过分看重和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在我看来,日本人对天皇尽的是“愚忠”,对父母尽的是“愚孝”。天皇犯了错误就把责任归咎于幕府官员、武士;一项政策实施得好就把功劳归功于天皇。还有,作为子女怎么可以明知父母犯了错而替之隐瞒,为之被黑锅;怎么可以眼睁睁地看着母亲把无辜的妻子无端端地赶出家门而任之肆意妄为?还有,为了维护名誉的情义,洗刷自己的罪名,他们竟然会想到去打击报复别人,甚至选择杀死别人或者自杀……这种种现象都让我很吃惊、非常难以置信,是什么原因让日本人形成这样的性格?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一方文化滋养一方生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对日本的这种矛盾的、两面性的民族性格我们也不必过分谴责。只有世界各国之间互相尊重各自的民族文化,世界才能真正和平起来。

旅游学院

中法091

刘威瑜

0918020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