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机器人能源系统及本体设计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
![机器人课程设计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f7d06d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6.png)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机器人聊天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信管12102姓名马雁学号201217020208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 (2)1.2课程设计的要求 (2)第二章硬件设计 (3)2.1 结构设计 (3)2.2电机驱动 (4)2.3 传感器 (5)2.3.1光强传感器 (6)2.3.2光强传感器原理 (7)2.4硬件搭建 (8)第三章软件设计 (9)3.1 步态设计 (9)3.1.1步态分析: (7)3.1.2程序逻辑图: (8)3.2 用NorthStar设计的程序 (11)第四章总结 (12)第五章参考文献 (13)第一章绪论1.1课程设计任务背景机器人由机械部分、传感部分、控制部分三大部分组成. 这三大部分可分成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互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控制系统六个子系统现在机器人普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如汽车制造, 医疗领域, 如远程协助机器人, 微纳米机器人, 军事领域, 如单兵机器人, 拆弹机器人, 小型侦查机器人(也属于无人机吧), 美国大狗这样的多用途负重机器人, 科研勘探领域, 如水下勘探机器人, 地震废墟等的用于搜查的机器人, 煤矿利用的机器人。
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 横向上, 应用面越来越宽。
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
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 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
机器人应用无限制, 只要能想到的, 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 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 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 已成为一个新方向, 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 机器人会更加聪明1.2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 该机器人可以是轮式、足式、车型、人型, 也可以是仿其他生物的, 但该机器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 能够灵活行进, 能感知光源、转向光源并跟踪光源;另外还应具备一项其他功能, 该功能可自选(如亮灯、按钮启动、红外接近停止等)。
智能机器人技术导论 课件 第二章:机器人系统基础

1.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下一点P坐标表示
直角坐标系
空间直角坐标系也称笛卡尔坐标系,
直角坐标系任意一点P的坐标(x,y,z) 进行表示。
空间任意位置可以沿着X,Y,Z轴来获 得。
直角坐标系型机械臂(PPP )
直角坐标系型机械臂运动是X,Y,Z三 轴平动。
PPP的作业空间是一个长方体
直角坐标系机械臂模型
3.三自由度手腕同样是俯仰型和回转型的组 合。常用的结构PPR,RRR,PRR,RPR。三自由度 手腕的运动空间是一个立体空间。
3.机械臂组成——臂部
● 臂部可由大臂、小臂或多臂所组成,其作用是支 撑手部和腕部,并且可以通过伸缩、回转、俯仰 和升降等运动改变手部的空间位置。
机械臂简图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手爪
操作工具——喷枪
手部——按加持原理分类
手部——按夹持方式——机械钳爪式
手部又可分为机械钳爪式和吸附式两大类
内撑式钳爪
外夹式钳爪
手部——按夹持方式——吸附式
吸附式手部可分为磁力吸附式和真空吸附式两种
磁力吸附式
真空吸附式
2.机械臂组成——腕部
● 腕部是连接手部和手臂的部件,并可用来调整被 抓取物件的方姿势。
● 腕部的设计一般依据作业任务的运动空间和轨迹 来选取不同的类型结构。
机械臂简图
腕部设计分类
● 自由度是指机械手各运动部件在三维空间坐标轴上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数。
腕部设计
腕部
1.一般单自由度手腕的运动形式为俯仰型( 用字母P表示)或回转型(我们用字母R表示 )。单自由度手腕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线。
2.二自由度手腕则是俯仰型和回转型的组合 。可以组合成双俯仰型和俯仰回转型,但是 不能构成双回转型。二自由度手腕的运动空 间是一个面。
以太阳能为动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及其应用

以太阳能为动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及其应用第一章: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机器人技术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中,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而能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传统的能源资源日益枯竭,不可持续。
其中以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章将介绍以太阳能为动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设计及其应用。
第二章:以太阳能动力系统的设计2.1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用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装置,对机器人的性能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选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尺寸、载重和能源需求,选择适合的电池板型号和数量,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2.2 太阳能电池与电池储能系统的配套设计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电能需要储存起来以供机器人使用。
因此,需要设计适合的电池储能系统,可以根据机器人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和储能容量,以实现太阳能的有效利用。
2.3 太阳能跟踪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关键在于确保太阳能电池板始终面向太阳。
因此,需要设计太阳能跟踪系统,根据太阳的位置和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实时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章: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3.1 感知系统为了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和对周围对象进行识别,需要设计相应的感知系统。
这包括传感器的选用和布置,如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以及相应的信号处理和识别算法。
3.2 决策与规划系统机器人需要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做出决策和规划行动。
设计决策与规划系统,包括路径规划、任务分配等,使机器人能够灵活、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3.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机器人实施决策和规划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器,可以使机器人稳定运行、精准控制。
此外,还需设计相应的通信系统,实现与其他机器人或人类操作员的互联互通。
第四章:以太阳能动力机器人的应用4.1 星际探索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机器人可以应用在星际探索任务中,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供应,完成长时间的探索任务。
武术擂台机器人设计报告说明书2

武术擂台机器人设计报告说明书2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各个领域。
其中,武术擂台机器人作为体育竞技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受到了广泛的。
本设计报告说明书旨在详细阐述武术擂台机器人的设计理念、结构特点、控制系统及性能评估。
二、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要体现武术擂台机器人作为体育竞技项目的特性,使其在擂台上表现出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战斗技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机器人的智能化控制,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挑战;通过优化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机器人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确保其在擂台上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三、结构特点武术擂台机器人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臂设计:采用高精度伺服电机驱动的机械臂,具有高强度、高精度、高耐久性的特点,能够执行各种复杂的动作和战术。
2、移动平台设计:采用轮式移动平台,具有高速度、高稳定性、高灵活性的特点,能够适应擂台上的各种地形和环境。
3、感知系统设计:配备多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加速度计等,以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和实时反馈。
4、防护系统设计:配备防护装甲和护具,以保护机器人免受损坏,提高其战斗能力。
四、控制系统武术擂台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采用分层递进式架构,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底层控制器:负责接收上层控制器的指令,驱动机械臂和移动平台等执行器,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
2、上层控制器:负责接收用户的指令和感知系统的反馈信息,根据当前环境和任务需求,制定并执行最优的控制策略。
3、人工智能算法: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对机器人行为的自我学习和优化,提高机器人在擂台上的竞技能力和适应能力。
五、性能评估为了评估武术擂台机器人的性能,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估指标:1、运动能力:包括移动速度、动作精度、力量输出等方面。
2、战斗技巧:包括攻击准确性、防御能力、战术运用等方面。
3、感知能力:包括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范围、感知精度、反应速度等方面。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加。
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其研发和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详细探讨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等方面,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第二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组成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机器人本体、传感器、控制器等。
在这些部分中,机器人本体是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机器人本体主要由底盘、摄像头、机械臂等组成。
传感器则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声纳、距离传感器等。
控制器则是整个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大脑”。
控制器通过接收传感器捕捉到的数据和机器人本体的反馈信号来进行决策和控制。
第三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机器人本体的重量、形状、速度、功率以及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以及控制系统是否可以快速响应机器人的变化。
在设计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时,需要确定机器人的目标和应用环境。
例如,若机器人用于室内清洁,则需要考虑机器人本体的大小,以便在狭小的空间内行走。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器人本体的动力是否充足,以覆盖室内较大的面积。
如果机器人用于监测环境,则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以便获取与任务相关的数据。
第四章: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是整个系统的关键。
控制系统需要实现机器人的自主导航和控制。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的数据,然后通过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决策和控制。
同时,控制系统还需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以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性。
在智能化移动机器人系统的掌控下,机器人可以行走、转向、提取和运载物品、进行信息传递、调整自身位置、检测和记录环境变化等。
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及运行方法

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及运行方法CATALOGUE目录•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概述•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方法•安全控制与可靠性保障•能效优化与节能技术•实验与分析•结论与展望CHAPTER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概述定义特点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组成工作原理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应用场景混合动力飞行机器人适用于长航时、高能耗的飞行任务,如侦察、探测、搜救等,也可用于短程物流、农业植保等领域。
发展趋势未来随着能源技术的进步和优化算法的应用,混合动力飞行机器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飞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将拓展其在环保、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
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CHAPTER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节能策略基于历史飞行数据,建立能耗预测模型,提前预测飞行任务中的能耗。
能耗预测能耗优化010203粒子群算法通过模拟鸟群、鱼群等生物群体的行为,寻找最优解。
遗传算法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寻找最优解。
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建立复杂的非线性模型,寻找最优解。
能量管理优化算法CHAPTER飞行机器人混合动力系统运行方法起飞与降落飞行姿态控制稳定性控制动态响应控制姿态调整1飞行路径规划23通过预设的坐标点或航路点规划飞行路径。
预设路径利用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中的障碍物,并自动规避。
实时避障根据实时环境信息动态调整飞行路径,以应对突发情况。
动态路径规划避障与导航避障技术利用先进的避障技术,如超声波避障、激光雷达避障等,确保飞行过程中避开障碍物。
导航技术通过GPS、北斗导航系统或惯性导航系统实现精确导航。
协同导航在复杂环境中,采用多机器人协同导航技术,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CHAPTER安全控制与可靠性保障安全控制策略预防性安全控制策略适应性安全控制策略冗余与容错控制策略03强化环境适应性设计可靠性保障措施01严格把控元器件质量02定期维护与检查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故障检测与识别故障隔离与容错控制故障预警与恢复CHAPTER能效优化与节能技术飞行路径规划轻量化设计能量管理策略能效优化方法节能技术应用新能源电池采用高效能、轻量化的新能源电池,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以延长续航时间。
爬壁机器人的设计

爬壁机器人的设计爬壁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墙壁、天花板或其他垂直表面上移动和操作的机器人。
它通常具有一些独特的设计特点和功能,以便能够在垂直表面上保持稳定和安全的移动。
以下是一个设计爬壁机器人的详细说明,共计1200字以上。
一、机器人结构设计1.轮胎设计:机器人通常配备具有高摩擦力的轮胎,以确保在垂直表面上有良好的附着力。
轮胎材料可以选择具有优异摩擦性能的橡胶材料,比如硅胶,以确保机器人可以牢固地粘附于表面上。
2.传动系统:机器人的传动系统应确保它能够在垂直表面上稳定地移动。
可以采用齿轮传动或链传动等机构,这样可以保证机器人的动力传递效率以及稳定性。
3.重心调节:机器人应设计具有可调节重心的机构,以便在不同表面上保持平衡。
这可以通过使用可调节重心的负载托盘或重心偏移机构来实现。
4.机械臂设计:机器人应配备能够在垂直表面上进行操作的机械臂。
机械臂设计应灵活,可以旋转和伸缩,以便机器人能够完成各种任务。
二、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设计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是爬壁机器人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应考虑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设计要点:1.触觉传感器:机器人应配备压力传感器或接触传感器,以便能够检测自身与表面的接触力,从而确保机器人在垂直表面上的粘附力和稳定性。
2.惯性测量单元(IMU):爬壁机器人应搭载IMU,以便测量和监测机器人的姿态、加速度和角速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实时调整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3.视觉传感器:机器人可以搭载摄像头或激光传感器等视觉传感器,以便在垂直表面上进行环境感知、障碍物识别和导航等操作。
4.控制算法: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应配备适当的控制算法,以便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实时决策和控制机器人的移动和操作。
这些算法可以基于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规划等技术进行设计。
三、电源和能源管理电源和能源管理是机器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考虑的要点:1.电池容量:机器人应配备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以确保足够的工作时间。
仿生机器人系统设计与优化

仿生机器人系统设计与优化第一章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仿生机器人在各个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仿生机器人是通过借鉴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结构、机能等特点,并将其运用于机器人系统设计中,实现机器人更高效、更优化的运动、感知、行为等特性。
本文将从仿生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仿生机器人感知系统、仿生机器人智能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章仿生机器人系统设计2.1 仿生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仿生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是机器人系统设计的基础。
仿生机器人的机械结构需要借鉴自然界中动物的机械结构,例如鸟的翅膀、昆虫的腿、鱼的鳍、人类的手臂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机器人所要承担的任务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计方式。
2.2 仿生机器人能源系统设计仿生机器人能源系统设计是机器人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源系统设计需要考虑机器人在使用中所需的能量大小、能量储存方式和能量转换效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器人在运动时所产生的能量消耗问题,确保机器人的稳定运行。
第三章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体现了机器人的运动特性和运动控制算法的优化。
仿生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需要借鉴自然界中动物运动的特点和控制方式,例如鸟的飞行、蜜蜂的飞行等。
在运动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姿态调整、运动稳定性等问题。
第四章仿生机器人感知系统仿生机器人感知系统是机器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感知系统,机器人可以对外部环境进行感知和识别,确保机器人在行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任务完成性。
仿生机器人感知系统需要借鉴自然界中动物的感知特性,例如鸟的视觉感知、昆虫的嗅觉感知等。
在感知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需要考虑机器人环境的复杂性、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等问题。
第五章仿生机器人智能控制仿生机器人智能控制体现了机器人系统的人工智能水平。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可以进行自主决策、自主规划和自主学习,确保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自主运动和任务完成。
仿生机器人智能控制需要借鉴自然界中动物的智能行为,例如蚂蚁的集群智能、猴子的智能行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镉是有毒金属,因而镍镉电池不利于环境的 保护,废弃后必须严格地回收。众多的缺点使得镍 镉电池已应用得越来越少。但在诸如电动航空模型、 电动玩具车等需要大电流放电的场合,镍镉电池因 其大电流放电能力和高可靠性、维护简单等优点, 仍被广泛使用。 镍氢电池是早期的镍镉电池的替代产品,不再使用 有毒的镉,可以消除重金属元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问题。它是使用氧化镍作为阳极,以及吸收了氢的 金属合金作为阴极,由于此合金可吸收高达本身体 积100倍的氢,储存能力极强。
锂离子电池标称电压3.7V(3.6V),充电截 止电压4.2V。锂离子放电过程是非线性的, 如下图所示在4.2伏到3.6伏之间,电池的电 压随着放电过程缓慢下降,基本是一个比较 平缓的直线。当电压到达3.5-3.6之间电池的电压
同时镍氢电池在电学特性方面与镍镉电池亦 基本相似,在实际应用时完全可以替代镍镉 电池,而不需要对设备进行任何改造.镍氢 电池另一个优点是:大大减小了镍镉电池中 存在的“记忆效应”,这使镍氢电池可以更 方便地使用。 镍氢电池较耐过充电和过放电,具有较高的 比能量,是镍镉电池比能量的1.5倍,循环寿 命也比镍镉电池长,通常可达600-800次。但 镍氢电池的大电流放电能力不如铅酸蓄电池 和镍镉电池,通常能达到5-6C,尤其是电池 组串联较多其放电能力被限制在2-3C。
的3倍~4倍,而免维护蓄电池的启动电流可达普通蓄电池 20 h放电率额定容量的5倍~9倍。其原因是铅钙合金的电 导比铅锑合金高(含钙量为0.1%的铅钙合金比含锑7%的 铅锑合金的电导高20%)。另外,免维护蓄电池各单格 间的连接采用内连式,缩短了电路的连接长度,使连接 条上的功率损失减少80%,放电电压提高0.15V~0.4V。
普通铅蓄电池的栅架上多采用铅锑合金,且锑的
含量较高(一般为4%~7%),在充电时,正极 栅架的锑逐渐溶解到电解液中,并在负极板表面 上沉积,与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形成微电池,从 而导致自行放电量增大。而免维护蓄电池正极栅 架多为铅钙合金,其晶粒较细,耐腐蚀,所以自 放电量小。
什么叫自放电
电池在不使用条件下内部会自行放电称为自放电。任何 电池都存在自放电,只是大小不同。国家标准规定镍镉镍氢 电池每日自放电容量<1%。即电池充足后自行放完应大于 100天。它反映了电池保持容量的能力。自放电过大,存放 期过长可能过放电,使电池电压下降至零,致使电池难以充 电,甚至早期失效。因此电池长期不用也要每三个月充电一 次。 在不合适的存储条件下,自放电会非常大
本章的要领
基本要领 (1)电源系统基本信号特征 (2)各种电池的特性 (3)电源转换(AC-DC、DC-DC)
5.1 能源系统的重要性
机电传动系统的使命是完成特定规律的运动, 忠实执行动作指令(很硬的特性) 所谓“忠实”的前提条件: 忠实——动作到位——有力量——扭 矩足够——电流足够(特定电压下)
很硬的特性
硬——提供、吸收电流并转换为扭矩的能力 数控铣床——如果机电传动系统的特性不够 硬,无法完成切削的形状,或切削速度低 大飞机、战斗机——无法保证舵面的精度和 响应速度(数字舵机和模拟舵机),操纵性 差 机器鱼——无法实现高效的拍动效率
电源系统基本信号特征
基本公式 U=E-IR+Σ ɸ(t)(巨大的学问) U——分系统输入的端电压 E——电源的电动势 R——电源内阻 Σ ɸ(t)——从共地线的其他系统串扰的干扰
能源模块
能源子系统
(电能)
能源子系统是为机电系统上所有的控制子系 统、驱动及执行子系统提供能源的部分。 通常小型或微型机器人采用直流电作为电源; 又因为机器人大多要移动,因此重点介绍和 对比当今常见的电池技术。
本讲重点内容
二次电池及其特性 线型稳压电源 开关电源
——北航某型无人机由于能源和电缆问题造成 超重,影响设计航程。
形状可以定制: 市场上能买到的镍氢 电池有多种型号,有圆柱 型和方型两种,其原理和 结构类似,但圆柱型较为 普遍,具有AAA(七号)、 AA(五号)、2/3AA、 4/3AA、B、C、D型不同 尺寸和不同容量的电池。 这些电池的标称电压都是 1.2V。
创意之星机器人标配的可充电镍氢电池组参数如下: 容量: 4.8V2.3Ah(4单元D型,单元容量 1.2V2.3Ah),12Wh 重量: 80g 放电能力: 2-3C,4.6-7A连续放电 能量密度: 70Wh/kg 循环寿命: >600次
……
5.2 机器人常用电池
在化学电池中,根据能否用充电方式恢 复电池存储电能的特性,可以分为一次电池 (也称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又名蓄电池, 俗称可充电电池,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两大 类。由于需要重复使用,机器人上通常采用 二次电池。
铅酸电池
锂离子电池
镍氢电池
锂聚合物电池
机器人由于体积、尺寸、重量的限制,对其 采用的电源有各种严格要求。例如:移动机 器人通常不能采取线缆供电的方式(除一些 管道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外),必须采用电 池或内燃机供电 相对于汽车等应用,要求电池体积小、重量 轻、能量密度大;并且要求在各种震动、冲 击条件下接近或者达到汽车电池的安全性、 可靠性。
失水量小
免维护蓄电池的失水量,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十分之一,
其原因是铅锑合金的析氢过电位较低,所以充电末期在 负极板处有大量的氢气析出,造成失水较多,而铅钙合 金氢的析出过电位与纯铅相似,比铅地锑合金高出许多。 因此充电时使氢析出量大大减少,从而使失水量减少。
启动性能好
普通蓄电池的启动电流一般为该电池20 h放电率额定容量
5.2.1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应用历史 的蓄电池。构成铅酸蓄电池之主要成份如 下: •阳极板(过氧化铅.PbO2)---> 活性物质 •阴极板(海绵状铅.Pb) ---> 活性物质 •电解液(稀硫酸) ---> 硫酸.H2SO4 + 水 .H2O •隔离板、电池外壳等附件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是:电池内的阳极(PbO2)
•镍镉电池含有金属镉,是有毒的。该种电池报废后请妥善处置,最 好交由专业回收机构处理。随意丢弃会造成环境污染。
动手指南
注意:镍氢电池不宜串联、并联过多,否则内阻大,无法大电流放电, 且容易过热、起火。一般不能超过10节串联、4节并联。 市场上容易买到的几种镍氢充电电池的性能和价格、供货商联系方式 如下: SANYO AA Size 2100~2500mAh,标准AA电池。性能好,价格 较高。单价约20元。AA电池在很多地方都能买到。
有同学玩过HI-FI吗?
HI-FI(高保真音响)可以理解为一种机电传 动系统。最终输出是扬声器的运动,并作用 在空气上产生高保真的声音(具有一定的推 动功率) 变压器、放大电路、线缆、接插件、扬声器
困扰设计着的常常是电源问题
U=E-IR+Σɸ(t)
U1=E1-IR1+Σɸ(t) U2=E2-IR2+Σɸ(t) U3=E3-IR3+Σɸ(t)
镍氢电池采用与镍镉电池相同的Ni氧化物作为正极,储氢金属作为负极,碱 液(主要为KOH)作为电解液,镍氢电池充电时,正极发生反应如下: Ni(OH)2 –e + OH- → NiOOH + H2O 负极反应:MHn + ne → M + n/2H2 放电时,正极:NiOOH + H2O + e → Ni(OH)2 + OH负极:M + n/2H2 → MHn + ne
电压之和
影响特性的制模块(ɸ(t) )、驱动模 块(I承载电流能力)、机电转换装置(电机)构成 (I承载电流能力) 电缆、接插件是不可忽略的环节(I承载电流能力) 结构方面,强度和刚度(结构力学) 能源系统是根本,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好的特性 ( IR提供电流的能力)
使用方便
免维护蓄电池在出厂时已装好电解液,使用时减少了配
制和添加电解液的麻烦,再加上使用中不需要加蒸馏水, 减少了检查与维护作业,使用起来大大方便。
每个铅酸电池单元的电压是2V。通常能买到的电池 其标称电压都是6V的倍数,例如6V、12V。由于铅 酸电池本身的特点,“未来之星”不可能采用铅酸 电池作为能源。
为了防止氧气、氢气垂直上溢,减小水分损失和活 性物质脱落,极板组多采用紧装结构。为了缩短联 接条的长度,减小内阴,提高蓄电池启动性能,各 单格极板组之间采用穿壁式接法,露在密封式壳体 外面的只有正、负极桩。
因此从理论上讲,免维护蓄电池即使被过充 电时,其电解液中的水也不会散失。相对于 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具有以下 性能特点: 自放电量小
动手指南 铅酸蓄电池技术非常成熟,也是最容易使用 的充电电池,国内有很多厂商提供价格便宜、 技术成熟可靠的蓄电池产品。并且铅酸蓄电 池的尺寸基本上都是标准系列的。
5.2.2 镍镉/镍氢电池
镍镉电池的负极为金属镉,正极为三价镍的氢氧化物NiOOH, 电解质为氢氧化钾溶液。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镉被氧化, 生成Cd(OH)2;充电时Cd(OH)2还原为Cd。 镍镉电池是最早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电池种类, 它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特性、耐过充放电能力强、维护简 单等优势。但其最致命的缺点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如果处理 不当,会出现严重的“记忆效应”,使得电池容量和使用寿 命大大缩短。所谓“记忆效应”就是电池在充电前,电池的 电量没有被完全放尽,久而久之将会引起电池容量的降低, 在电池充放电的过程中(放电较为明显),会在电池极板上 产生微小气泡,日积月累这些气泡减少了电池极板的面积也 间接影响了电池的容量。
铅酸蓄电池最大的特点价格较低,支持20C 以上的大电流放电(20C意味着10Ah的电池 可以达到10*20=200A的放电电流),对过充 电的耐受强,技术成熟,可靠性相对较高, 没有记忆效应,充放电控制容易。 但寿命较低(充放电循环通常不超过500次), 质量大,维护较困难,是一种优点和缺点都 很突出的电池。 为了解决由于电解液需要补充、维护困难的 问题,人们开发了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200A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