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桶装矿泉水的生产工艺流程

桶装矿泉水的生产工艺流程

瓶(桶)装饮用水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瓶(桶)装饮用水是指密封于塑料瓶(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可直接饮用的水。

瓶(桶)装饮用水产品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以及瓶(桶)装饮用水等产品。

不包括矿物质水等向水中加过各种物质的产品。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1.饮用天然矿泉水及瓶(桶)装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2.饮用纯净水的生产工艺水源水→粗滤→精滤→去离子净化(离子交换、反渗透、蒸馏)→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二)关键控制环节。

水源、管道及设备等的维护及清洗消毒;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纯净水生产去离子净化设备控制和净化程度的监测;瓶(桶)及盖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环境卫生和洁净度的控制;包装瓶(桶)及盖的质量控制;消毒剂选择的使用;操作人员的卫生管理等。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水源、设备、环境、原辅材料、包装材料、人员等环节的管理控制不到位,易造成化学和生物污染,而使产品的卫生指标等不合格。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1.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回收容器清洗消毒间、包装车间、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生产场所。

回收桶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受到污染。

2.水处理、容器清洗消毒和灌装车间的进口处须安装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应采用非手动式开关)及鞋靴消毒池(或其他消毒设施);容器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应设置空气净化消毒设施,入口处应有风淋设施;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00级且灌装局部空气清洁度应达到100级,或者灌装车间的空气清洁度整体应达到1000级。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粗滤设备;2.精滤设备;3.杀菌设备;4.瓶(桶)及其盖的清洗消毒设施;5.管道设备清洗消毒设施;6.空气净化设备及风淋门;7.自动灌装封盖设备;8.灯检设施;9.生产日期和批号标注设施;10.去离子净化设备(适用瓶装饮用纯净水,如离子交换、反渗透或蒸馏装置等)。

(完整版)纯净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方案

(完整版)纯净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方案

(完整版)纯净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纯净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方案,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卫生。

以下是具体的生产工艺流程。

2. 原材料采购和储存- 选取符合卫生标准的优质水源,并确保其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 选择合适的和包装材料,确保其卫生和无污染。

- 定期检查并更新原材料储存条件,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3. 水的处理- 过滤:使用适当的过滤方法,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杂质。

- 消毒:采用合适的消毒方法,确保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得到有效消灭。

- 去除异味和异色:使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的异味和异色。

4. 净化和纯化- 使用适当的净化设备,如反渗透、活性炭过滤等,去除水中的溶解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 采用适当的纯化方法,如离子交换等,进一步提高水的纯度和质量。

5. 矿化和调整pH值- 添加适量的矿物质,调整水中的溶解物含量,以确保水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 调整水的pH值为适宜的范围,使其符合人体生理需要。

6. 包装和存储- 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设备,确保水的安全和卫生。

- 推行适当的包装操作流程,确保包装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储存水产品时,必须考虑储存条件和周期,避免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7. 质量控制和监测- 设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个阶段的生产过程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 进行定期的水质检测和产品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稳定性。

- 建立监测机制,跟踪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客户反馈。

8. 安全和环保- 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法规,确保生产过程无风险和无污染。

- 采取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 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安全和高效运行。

9.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完整的纯净饮用水生产工艺流程方案,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包装和储存的各个环节。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卫生,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纯净饮用水产品。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为了规范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所产出的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指导书。

第一章工艺流程图
本水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水源水—→粗滤—→精滤—→杀菌—→灌装封盖—→灯检—→成品
第二章各工艺操作要点
一、水源水
水源水质量必须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按如下进行检验。

检测项目:
序号项目标准检测频率
1、色度(铂钴色度单位)≤15 每月一次
2、浑浊度/NTU ≤1 每月一次
3、臭和味无异臭异味每月一次
4、肉眼可见物无每月一次
5、菌落总数/(CFU/mL) ≤100 每月一次
6、大肠菌群/(MPN/100mL) 不得检出每月一次
二、粗滤
我厂的粗滤设备为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器。

石英砂过滤器累计工作8小时需进行20分钟正反冲洗。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导书

桶装纯净水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指导书

一、原水池的清洗、消毒❆作业步骤–清洗周期:常规情况下90天冲洗一次。

–消毒周期:6个月至少消毒一次。

–液位管出现绿藻时,应及时对液位管清洗、消毒。

并对原水箱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程序–排空水箱内余水,用自然水流冲洗水箱底部沉积泥沙,然后用水管冲洗残余泥沙。

–冲洗后,用350~500ppm含溴消毒剂对水箱内部进行喷雾,封闭消毒,时间为1~2小时。

–将含溴消毒液排放掉,用清水冲洗原水箱,同时检查余溴浓度,直至余溴浓度≤3ppm符合要求。

–每次清洗结束后,品控取原水池水测定菌落总数。

❆❆❆❆❆一级浓水排放量,使二级产水的PH值、电导率符合各项工艺指标,生产水进入臭氧混合塔。

(注意每次生产时成品水罐无残留水)。

8.当臭氧塔中的水达到溢流高度并且臭氧浓度达到0.8PPM时送水至成品水箱9.调整臭氧机高压至150~190V,待5分钟测成品水箱中臭氧浓度(0.7-0.8PPM)10.泵水至灌装间,排水10分钟,取样测臭氧浓度,(0.7-0.8PPM)后,通知灌装生产灌装前30桶水不压盖,必须经制水操作工或化验员取样分析,PH、电导率、臭氧达到标准要求后再灌装10-15桶后弃去,方可继续生产。

11.臭氧浓度要求:水箱水中0.6-0.7ppm,成品水中0.5-0.6ppm❆制水工岗位职责1.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维护制水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产水指标符合要求。

2.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遵守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检查项目1.车间及设备卫生2.设备是否正常3.化学药剂是否够用4.电源电压,水源水压是否正常5.成品水臭氧浓度,电导率PH符合规定要求。

❆可能出现不良点1.臭氧浓度O3<0.5ppm2.PH、电导率、浊度不符合要求3.微生物检验不合格❆品控工作1.操作工操作的正确性❆❆❆计操作❆–臭氧浓度不满足要求–pH值不合标准–导率超标–余氯浓度超标–记录不及时、不准确❆职责–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维护制水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产水指标符合要求。

桶装水的工业流程

桶装水的工业流程

桶装水的工艺流程
桶装水是指采用自来水或抽取地下水,经过现代工业技术处理而成的纯净水或矿泉水。

由灌装生产线灌装至PVC桶后得到的产品,分为纯净水、矿泉水和矿物质水等。

下面是桶装水生产的流程和工艺。

一、水的生产和处理
原水储存在原水箱中,经增压泵增压传送至石英砂,活性炭过滤器过滤之后,再传送至反渗透处理,然后经过紫外线杀菌器杀菌,就可以得到生产所需用的成品水了。

这一过程需要用到的设备有原水箱、增压泵、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膜、紫外线杀菌器、臭氧杀菌器、成品水箱等设备。

其中有些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需求自行增减。

原水经过水处理流程就是可以灌装的成品水。

二、灌装的流程和设备
1、灌装生产流程
回收桶在割膜及拨盖机的作用下去除掉原有的包装膜和盖子,然后传送至全自动刷桶机,去除掉回收桶外部或者内部的污垢,将回收桶清洗干净。

传送带将清洗干净的回收桶传至灌装机,在灌装机内用成品水再次冲洗后就可以进行灌装了。

同时,桶的盖子在上盖机内进行小豆和杀菌后被传送至灌装好的回收桶上。

压完盖的桶装水就从灌装机内被传送出来送至灯检机,经过灯检检测水里是否含有杂质,有杂质的时候在灯光的作用下是发光的,最后检验合格的桶装水经过套袋、包装等过程就生产完成了。

2、灌装所需设备
灌装的这一过程需要的设备有全自动割膜机、拨盖机、检漏机、全自动刷桶机、全自动上瓶机、全自动上盖洗盖机、灌装机、灯检机、提桶套袋机、码垛机,其中的一些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删减。

两者综合,就可以生产出桶装水了。

但是这只是生产上的设备,不包含水厂内部无菌车间的建设和水厂化验室设备。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桶装饮用水是一种便捷、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学校等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桶装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桶装饮用水生产作业的标准化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和质量。

二、生产设备和环境要求1. 生产设备:a.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和漏水现象,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b. 桶装饮用水过滤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过滤器,定期更换滤芯。

c. 桶装饮用水贮存桶: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塑料桶,定期清洗和消毒。

d. 桶装饮用水封口机:确保封口机工作正常,封口效果良好。

2. 生产环境:a. 生产车间应保持清洁、整洁,无异味和污染源。

b. 空气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持通风良好。

c. 生产区域与储存区域要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d. 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安全。

三、原材料采购和检验1. 水源:a. 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确保水质安全。

b. 定期对水源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要求。

2. 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a. 选择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塑料桶和密封材料。

b. 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应具备防渗漏、防污染的特性。

3. 原材料检验:a. 对水源进行常规检测,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等。

b. 对桶装饮用水包装材料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四、生产工艺流程1. 水处理:a. 对水源进行过滤、除杂和消毒处理,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b. 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确保正常运行。

2. 灌装:a.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b. 桶装饮用水灌装机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c. 灌装过程中,应确保桶装饮用水的净化、过滤、灌装和封口一次性完成,避免二次污染。

3. 封口:a. 灌装完成后,使用桶装饮用水封口机对桶进行封口,确保密封性良好。

b. 封口机的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定期对封口机进行清洁和消毒。

桶装水工艺流程

桶装水工艺流程

桶装水工艺流程一、引言桶装水是一种方便、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学校等地方。

本文将介绍桶装水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原材料准备1. 桶装水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纯净水和塑料桶。

2. 纯净水是通过多道工序处理后得到的,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3. 塑料桶一般采用食品级聚乙烯塑料制作,具有耐腐蚀、耐冲击等特点。

三、桶装水生产工艺流程1. 桶装水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洗桶、灌装、封口、质检等环节。

洗桶环节:1. 将空桶送入洗桶区域,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清洗。

2. 清洗设备会对桶内壁进行高压喷淋,去除污物和细菌。

3. 洗净的桶经过热风烘干,确保桶内完全干燥。

灌装环节:1. 将洗净的桶送入灌装区域,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灌装。

2. 灌装设备会根据预设的容量将纯净水注入桶内。

3. 灌装过程中需要保持严格的卫生条件,防止污染。

封口环节:1. 灌装完成后,桶口会自动加装密封盖。

2. 密封盖一般采用食品级塑料材料制作,确保密封性能良好。

质检环节:1. 每一桶桶装水都需要经过质检环节。

2. 质检人员会对灌装完毕的桶装水进行抽检,检测水质是否符合标准。

3. 质检合格的桶装水会进行贴标签、包装等后续工序。

四、产品包装与存储1. 质检合格的桶装水会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封装。

2. 封装完成后,桶装水会进行堆放、存储,待销售或配送使用。

五、销售与配送1. 桶装水通常通过批发商、零售商等渠道进行销售。

2. 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桶装水或订水服务的方式获得饮用水。

3. 配送人员会按照订单要求将桶装水送到指定地址。

六、消费者使用1. 消费者收到桶装水后,应仔细检查密封性能,确保桶装水未被污染。

2. 使用时,打开桶盖,倒入饮水器或其他容器中,即可饮用。

七、总结桶装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洗桶、灌装、封口、质检、产品包装与存储、销售与配送以及消费者使用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桶装水的卫生安全。

桶装纯净水生产流程

桶装纯净水生产流程
方法瓶装矿泉水的生产方法:将0.01---5ppm臭氧溶解于矿泉水中,之后充添入容器内并密封。 矿泉水中含有钾、钙、钠、铁、磷、锌等元素的硬水,与一般饮用水的软水不同。由于不进行添加氟的杀菌过程,所以矿泉水比软水的味道好。 根据食品法规定,矿泉水的杀菌方法有:以85摄氏度加热30分钟杀菌,或者采用与此效果相同的其它方法,有的也不需要杀菌。在需要进行杀菌,制成灌装密封矿泉水产品时,通常采用加热灌装方法,以满足上述加热灭菌条件。 在许多情况下,矿泉水往往不经过滤处理而直接装入容器,所以常常含有有机物,使水有异味、臭味。造成异味、臭味的的这种矿物质破坏了矿泉水原有的风味,降低其作为饮料水的价值。即使进行了加热消毒,也未能除去造成异味、臭味的物质,从而未能解决这一问题。 本方法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消除矿泉水中含有的异味、臭味等物质,生产出能保持良好风味的矿泉水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制成密闭容器装矿泉水,要在矿泉水中添加0.01---5ppm的臭氧使之溶解,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 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臭氧,使这种异味、臭味物质氧化,其结果使不良的异味、臭味消失。 由于矿泉水的类型不同,异味、臭味的含量不同,从而在矿泉水内添加臭氧的浓度也不一样。即使异臭物质含量比较少的矿泉水,如果臭氧量添加不足0.01ppm,矿泉水的风味就不会改善。对于异臭物质含量比较多的矿泉水,即使臭氧的浓度已超过一定量,也不能再改善矿泉水的风味。臭氧是一种危险的物质,如果添加大量的臭氧,相应的会给处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应该避免臭氧的浓度超过限量值。 为了向矿泉水中添加臭氧并使之溶解,用臭氧发生装置制造臭氧,用起泡法注入矿泉水。臭氧对微生物有很强的杀菌力,所以在矿泉水中可以充分杀灭其中的卫生物。因此可以省略以前为了杀菌而加热瓶装的工序,在常温下就可以瓶装了。 三、方法以往对装矿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
程控制程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桶装饮用纯净水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目的
保证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确保最终产品满足国家标准和用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控制。

3.相关责任
纯水制作部负责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归口管理。

办公室及仓库负责生产物资的采购和保管。

纯水检验室负责本程序中质量特性的检验和验证。

4.工作程序
纯净水生产工艺规程
4.2.1准备工序
4.2.1.1将环境卫生和车间内部卫生达到六面洁净,地面每天用水冲洗。

4.2.1.2所有操作人员均必须取得上岗证,无上岗证一律不得上岗。

4.2.1.3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以及卫生制度。

4.2.2生产过程
4.2.2.1严格按照逆渗透制水设备操作程序,按步骤操作,并详细记录《纯水
站运行数据记录》中的各项技术参数。

4.2.2.2开启臭氧发生器,向纯水箱中充加臭氧,利用循环泵使臭氧与纯水充
分混溶,达到有效的杀菌效果。

4.2.2.3将空桶在水桶预处理间一次清洗水池中,内外壁作预处理。

4.2.2.4将作预处理后的空桶在清洗车间用洗桶机再清洗一遍。

4.2.2.5灌装、消毒、封盖,使用专用灌装设备,严禁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灌装
瓶、瓶盖等,同时严格按下列步骤进行:
4.2.2.穿戴工作鞋、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按照工序操作。

4.2.2.灯检时,细观察水桶内部水质情况,只准有微小气泡,不准有其它杂
质。

4.2.2.贮存、灌装成品放置成品车间。

4.2.2.在贮存过程中,定期紫外线照射,杀灭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细菌。

纯净水生产作业指导书
4.3.1制水设备开机程序(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许入内)。

4.3.1.1先查看一遍所有开关是否在所在位置。

4.3.1.2开启总电源。

4.3.1.3将控制开关打开。

4.3.1.4按原水启动按钮,开启原水增压泵,待浓水出水口流出水时,再同时
启动①和②,机器系统开始工作。

4.3.1.5观察整台设备是否转动正常,从声、光等方面看,同时将滤前压、滤
后压及一、二级反渗透系统的各数据记录在《纯水站运行数据记录》
中。

4.3.1.6一级电导率、二级电导率等均在10~15分钟后,才能稳定地显示,并
记录与正常值是否一致(在误差范围内)。

4.3.1.7详细记录总进水量,一级产水量、二级产水量、总浓水排水量,当达
到累计时间后要及时冲洗和反冲洗,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4.3.1.8设备每24小时至少要运行1小时,使设备正常运行。

4.3.1.9设备停止工作时,停止按钮,将电源关掉,同时将控制箱内电源总开
关断开。

4.3.2自动灌装工作程序
4.3.2.1先将收回的空桶外表人工预清洗(特别是油污等不易冲洗掉的物质,
必须人工清洗)。

4.3.2.2灌装车间在灌装前至少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

当环境温度超过
28℃时,开启空调使灌装车间温度在23~25℃。

4.3.2.3按自动灌装机操作程序操作自动灌装机,正常运行状态时上空桶1
人,
内部操作1人(责任心强,有上岗证),成品出口1人及时搬动成品
水桶。

4.3.2.4自动灌装机消毒液保证有效使用(一日内加药两次)。

4.3.3工作纪律
4.3.3.1无上岗证、健康证不得进入制水及灌装车间操作。

4.3.3.2酒后不允许开启制水、灌装等设备。

4.3.3.3未经上级允许非本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制水车间。

纯净水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
4.4.1原水预处理的关键质量控制和监测
分析:原水预处理过程包括:自来水→砂滤器→炭滤器→软水器,其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有机沉淀物,大颗粒杂质、一部分微生物及有害有味
气体。

这一工序的处理对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原水在带
菌情况不稳定和砂滤器压力降过大时,往往导致产品卫生指标及理
化指标不合格。

控制:操作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上岗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注意各设备仪表,定期排污、定期清洗和反洗设备。

监测:操作人员每天及时记录设备仪表数据,记录结果入档备查。

4.4.2二级反渗透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
分析:二级RO膜可以除去水中大部分微生物,是关键控制点。

二级RO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膜组件的微生物密度将升高,此时如果出现
膜渗漏现象,将对产品造成危害。

控制:膜组件是易损件应定期更换,要设置合理的膜反洗及消毒洗,定期对其进行冲洗。

监测:在二级RO膜进口和出口设置测压表,每班多次记录进口、出口压以监测膜工作情况。

4.4.3灌装车间的工作环境要定期消毒杀菌,灌装车间无人时应打开紫外线灯
杀菌。

工作人员进入灌装间应更衣后经过风淋消毒,方可进入。

监测: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检,以确保工作人员个人卫生合格。

检验室人员可定期检测空气洁净度。

4.4.4包装容器、输送管路和贮存的关键控制点监控:包装容器的消毒要彻
底,冲洗要用成品无菌水。

检验员应与供应部门配合,确保来料合格。

输送管路应定期清洗、消毒。

检验人员应随机抽样,定期对包装容器和输送管路进行监控。

4.4.5臭氧灭菌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测:
分析:臭氧灭菌是纯净水在灌装前最后一道消毒措施,是关键控制点。

在纯水箱中充加臭氧,必须保证在密闭状态连续加充,使臭氧与水充
分混溶,且充加臭氧量要保持在~L有效杀菌浓度。

控制:根据臭氧发生器的臭氧输出量及纯水箱的贮水量,合理控制臭氧的加充时间,使加充臭氧剂量达到有效的灭菌效果。

在纯水箱中经射
流泵充加臭氧,采取连续逆流方式,使臭氧与水充分混溶,保证纯
净水与臭氧的接触时间,提高臭氧的消毒效果。

监测:根据臭氧加充的有效灭菌浓度,设置适合于纯水箱贮水量的臭氧加充时间,对每一箱纯水臭氧加充时间进行记录,严格控制每一箱纯
水的臭氧加充量及混溶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