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再狭窄动物实验研究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进展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部分患者在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给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
现将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标签: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Research progress of coronary stent restenosisLIANG Cheng-yuan(Hech i People’s Hospital,Guang xi Hechi 547000,China)临床上通常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显示血管内径再次狭窄在50%以上(包括50%)的现象,称为支架内再狭窄[1]。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约有20%~40%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支架内再狭窄[2]。
而且,在应用药物支架后,再狭窄发生率仍有5%~10%[3]。
现将临床上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及研究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1 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发生机制及类型当前,临床上尚未具体明确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机制,认为是多因素参与的结果。
有研究认为,支架内再狭窄是一个损伤反应后新生内膜增殖与血管重构的过程[4]。
而支架内再狭窄的启动因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反应,中心环节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殖与迁移、血管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关键环节为炎症反应[5]。
由此可知,支架内再狭窄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
临床上通常将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四类[6]:第一类是支架内出现的再狭窄,且长度在10 mm以下(包括10 mm),为局灶型。
第二类是支架内出现,且长度在10 mm以上的再狭窄,为弥漫型。
第三类是延伸到支架外的再狭窄,长度在10 mm以上,为增值型。
第四类是闭塞型,即支架内血管完全闭塞。
药物涂层支架 机制

药物涂层支架机制
药物涂层支架(Drug-coated stent)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
疾病的组织支架。
其机制是在金属支架表面涂覆一层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sirolimus)和雷帕霉素(paclitaxel)等。
药物的涂层主要是为了预防血管狭窄的再发。
血管狭窄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内壁产生斑块,阻塞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
药物涂层支架通过放置在狭窄的血管内,可以扩张血管并保持血流的通畅。
同时,药物的涂层可以释放药物进入血管壁,以抑制狭窄复发。
具体机制如下:
1. 血管扩张:支架可以通过物理力学作用将狭窄的血管扩张开,增加血流通畅度。
2. 药物释放:药物涂层中的药物可以缓慢释放,进入血管壁直到血液中,以起到治疗和预防血管狭窄的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减少斑块的形成。
3.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支架上的药物涂层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帮助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
这种再生也可以减少血管狭窄的发生。
药物涂层支架相对于普通的金属支架,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可能会引发血管内再狭
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使用药物涂层支架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风险和益处。
2019.04.19.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 (2019年第18号)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19年第18号)2019-04-19 10:00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2019年第18号)附件1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一、前言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其中动物实验是重要手段之一,其属于产品设计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可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若需开展临床试验,可为医疗器械能否用于人体研究提供支持,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及使用者的风险以及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但并不是所有医疗器械均需要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对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判定提供指导,特制订本原则。
本原则为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系列中的第一部分,为判定是否开展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的决策原则,关于动物实验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请参见其他部分指导原则。
本原则是供申请人和技术审评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原则。
本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地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原则适用于决策医疗器械是否需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在体实验,不包括在非活体动物、离体组织或器官上进行的研究。
以下情况可参考本原则:(一)医疗器械申请人在设计开发阶段确定是否需要开展动物实验时;(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在技术审评环节评价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时。
本原则不替代GB/T 16886系列标准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的技术文件。
如通过动物实验方式评价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亦应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等生物学评价相关技术文件。
如有针对特定产品的指导原则发布,则遵循相应产品的指导原则。
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决策原则

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一、前言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研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其中动物实验是重要手段之一,其属于产品设计开发中的重要研究,可为产品设计定型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若需开展临床试验,可为医疗器械能否用于人体研究提供支持,降低临床试验受试者及使用者的风险以及为临床试验设计提供参考。
但并不是所有医疗器械均需要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对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判定提供指导,特制订本原则。
本原则为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系列中的第一部分,为判定是否开展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的决策原则,关于动物实验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请参见其他部分指导原则。
本原则是供申请人和技术审评人员使用的技术指导性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充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原则。
本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订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1—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地调整。
二、适用范围本原则适用于决策医疗器械是否需在活体动物上进行在体实验,不包括在非活体动物、离体组织或器官上进行的研究。
以下情况可参考本原则:(一)医疗器械申请人在设计开发阶段确定是否需要开展动物实验时;(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在技术审评环节评价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时。
本原则不替代GB/T 16886系列标准等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的技术文件。
如通过动物实验方式评价医疗器械的生物相容性,亦应符合GB/T 16886系列标准等生物学评价相关技术文件。
如有针对特定产品的指导原则发布,则遵循相应产品的指导原则。
本原则不适用于按照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时,可参考本原则中适用部分以评估临床前动物实验的必要性。
三、基本决策原则在医疗器械设计开发阶段,决策是否开展动物实验时,建议考虑动物福利伦理原则及风险管理原则。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的Meta分析

胡琦 , 洪 , 昌武 江 徐
[ 摘要 ] 目的 比较雷 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i l u—lt gs n,E ) soi s ui etS S 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 ( ala— r m e n t p ct ix 计算机检索 P b d M D I E、oha eC n a R g u Me 、 E LN C crn et l e— r e— u n t tP S 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l r gs n ,E ) di e
W u an 4 0 h 30 60, n Chia.
C r sodn uhrJ N og Em ij n h um@ l3 cm orp n i ato :l G H n ,— al i g w r e g A :a 6 .o
【 b t c】 0bet e ocm aet ua v f c adsft o soiu — ui et S S n ala— A s at r jci T o pr h crt e f t n a y f i l s lt gs n ( E )a d e t v e i ee e r m e n t p ix
tas( C r l R T)a o t h o p r o f h u a v f e a d sf yb t en S S a dP Sp bi e o a .2 0 i b u t c m ai n o tec r i e e t n a t e e E n E u l h d f m J n 0 6t e s te f e w s r o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引起下肢动脉闭塞、狭窄,从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ASO患病率在国外>75岁的人群中接近20%[1],而在我国老年人中>10%[2]。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已经成为下肢ASO的一线治疗选择,但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Restenosis,ISR)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问题。
1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术后ISR的原因及机制非常复杂,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血管腔内修复术后ISR涉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血管负性重构以及各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局部炎症反应,血管弹性回缩力等,其中平滑肌细胞增殖为ISR发生的主要原因,管壁损伤后促发了炎症因子的合成与释放,在血管进行损伤修复的同时,平滑肌细胞增殖,从而促进ISR形成[3]。
Denes等[4]认为,NO等活性物质减少、血管内皮损伤是ISR早期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内皮损伤后,产生一系列的趋化因子、炎症因子等,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管壁的炎症反应,随后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附着于内皮细胞,触发早期的血管炎性反应,纤维蛋白以及血小板在管壁损伤位置聚集,最终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从而出现ISR。
Inoue等[5]則认为机械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是ISR的主要作用机制,在支架植入后,病变位置的血管出现扩张,由于机械的支撑作用导致血管回缩力明显减小。
同时,由于长时间对血管壁进行压迫会造成支架内广泛的内膜组织增生,增生可能包含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生以及内皮细胞增生等,最终导致支架植入后出现再狭窄的危险因素[6]。
2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2.1吸烟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早期研究发现吸烟会导致术后ISR的发生[7]。
雷帕霉素与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的比较

雷帕霉素与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的比较张音;王松俊;刁天喜【期刊名称】《国际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06(33)3【摘要】药物涂层支架通过在金属支架表面涂层抗狭窄药物,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有效地预防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目前研究和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是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本文将对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影响两种药物涂层支架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论述.【总页数】4页(P147-150)【作者】张音;王松俊;刁天喜【作者单位】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勤务与医学情报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3【相关文献】1.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和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J], 周远洋2.佐他莫司药物涂层支架与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J], 赵颖;魏孔源;朱岩3.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再狭窄动物实验研究 [J], 王浩;黄丽洁;李泱;张文辉;高伟;栗竞;李晓英;文毅;徐占稳;苟鹏4.在药物洗脱支架时代使用单支血管与分叉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远端病变的比较:对RESEARCH(鹿特丹心脏病医院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评估)和T-SEARCH(鹿特丹心脏病变医院紫杉醇洗脱支架评估)注册研究的临床和血管造影认识 [J], Valgimigli M.;Malagutti P.;Rodriguez Granillo G.A.;P.W.Serruys;马超5.比较非聚合体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与聚合体紫杉醇洗脱支架降低晚期管腔丢失的随机试验 [J], Mehilli J.;Kastrati A.;Wessely R.;A. Sch mig;刘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对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对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彭育红;汝磊生;王冬梅;赵玉英;张莉;孙家安【摘要】目的比较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垠艺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乐普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植入支架类型不同分为垠艺支架组45例和乐普支架组70例,观察两组基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基本介入技术指标及围术期情况.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发生无复流、心律紊乱等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随访1年,垠艺组支架内再狭窄1例,乐普组2例,均行再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急性、亚急性或晚期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无致命性心肌梗死,无心源性死亡.结论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具有相同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3(022)006【总页数】3页(P458-460)【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聚合物紫杉醇载药支架;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作者】彭育红;汝磊生;王冬梅;赵玉英;张莉;孙家安【作者单位】050082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050082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050082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050082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050082 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050082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随着药物洗脱支架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尤其是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late stent thrombosis,LST)。
尽管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低,但其后果却是灾难性的,病死率高达20%~40%,60%~70%出现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再狭窄动物实验研究王浩;黄丽洁;李泱;张文辉;高伟;栗竞;李晓英;文毅;徐占稳;苟鹏【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ity of different doses of paclitaxel and rapamycin composite drug-eluting stent in preventing in-stent restenosis by means of nanotechnology in minipigs. Methods The animal models of coronary restenosis were established in minipigs by oversizing the stent. The three different doses of paclitaxel and rapamycin composite drug-eluting stents were randomly inserted into porcine right coronary arteries. The st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including stent A: middle-dose paclitaxel with low-dose rapamycin, stent B: middle-dose paclitaxel with middle-dose rapamycin and stent C: low-dose paclitaxel with high-dose rapamycin.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oronary arteriongraphy and histopatholog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among the three kinds of stents after 6 weeks, and hepatic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of the minipigs were detected after twice angiography. Results The total eight stents including four stents A,two stents B and two stents C were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the right coronary arteries of 4 minipigs. The coronary angiogram im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showed it was easy and smooth in every stent. 6 weeks after stenting, the coronary angiogram showed one stent A developed in-stent restenosis and the others were easy and smooth. The histopath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ointima hyperplasia of restenosis stent was more obvious,and the lumen area ofrestenosis stent was obviously de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other stents( P 〈0. 05 ). However the hepatic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of the minipigs were not obviously changed. Conclusion The stent eluted by middle-dose paclitaxel and low-dose rapamycin is insufficient for complete inhibition of neointima hyperplasia after 6 weeks, however, the other two kinds of stents can completely inhibit neointima hyperplasia and prevent restenosis, with good safety.%目的观察运用纳米技术不同剂量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对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小型猪冠状动脉过度扩张的再狭窄模型,于右冠状动脉植入3种不同剂量组合的雷帕霉素和紫杉醇复合药物涂层支架:A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低剂量雷帕霉素;B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中剂量雷帕霉素;C支架,低剂量紫杉醇+高剂量雷帕霉素.比较6周后冠状动脉造影及组织病理学结果.两次造影术后抽血化验肝、肾功能.结果共在4头小型猪右冠状动脉内成功植入支架8枚,A支架4枚,B支架2枚,C支架2枚,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通畅,6周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枚A支架内狭窄,余均通畅.病理结果显示,与其他支架比较,狭窄支架新生内膜明显增生(P<0.05),管腔面积明显减少(P<0.05),余支架内膜增生不明显,无明显管腔狭窄.每头猪术前术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中剂量紫杉醇+低剂量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不能完全抑制6周血管内膜增生,中剂量紫杉醇+中剂量雷帕霉素及低剂量紫杉醇+高剂量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预防再狭窄,安全性好.【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3(035)002【总页数】3页(P173-175)【关键词】支架;复合药物涂层;再狭窄;雷帕霉素;紫杉醇【作者】王浩;黄丽洁;李泱;张文辉;高伟;栗竞;李晓英;文毅;徐占稳;苟鹏【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南楼心血管二科;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原子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主要手段,而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能显著的降低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率,成为冠心病PCI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近年来,DE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涂层载体、涂层药物及涂层工艺的研究上。
涂层药物的研究有较快发展,但目前应用于临床最多的还是抗增殖药物紫杉醇与雷帕霉素。
采用纳米技术涂层是近年新兴的支架涂层技术,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机械稳定性强的优点[1]。
本研究观察一种新型的采用纳米技术涂层的紫杉醇与雷帕霉素复合药物涂层支架预防冠脉内再狭窄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用小型猪6头,均为雄性,体重17~20 kg。
支架分为:A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低剂量雷帕霉素,平均每枚支架含紫杉醇45.75μg、雷帕霉素58.5μg;B支架,中剂量紫杉醇+中剂量雷帕霉素,平均每枚支架含紫杉醇56.5μg、雷帕霉素123μg;C支架,低剂量紫杉醇+高剂量雷帕霉素,平均每枚支架含紫杉醇19.5μg、雷帕霉素417μg。
1.2 方法小型猪喂饲1周适应环境,每头猪于术前3 d起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硫酸氯吡格雷,25 mg/d。
应用中国农业大学生产的“猪麻醉剂”进行全身麻醉(1 ml/10 kg),抽血,穿刺,置入动脉鞘,动脉鞘内注入肝素全身肝素化,选择右冠状动脉,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小型猪冠状动脉过度扩张的再狭窄模型[2]。
测定血管直径,根据参考血管直径,用球囊以球囊/血管1.3∶1的比例,用10~15个大气压15 s单次过度扩张血管形成冠状动脉损伤模型,植入支架,球囊扩张压力为10个大气压×10 s,间隔1 min后在原部位12个大气压×10 s扩张。
支架置入后重复冠状动脉造影以确定冠状动脉是否通畅。
术后予以青霉素320万U、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继续喂饲6周。
1.3 冠脉造影判断冠脉再狭窄情况术后6周麻醉,肝素化,进行右冠状动脉造影。
2次造影术后抽血检测肝、肾功能。
1.4 组织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法观察冠脉再狭窄情况放血处死后取出心脏,保留部分升主动脉,4%多聚甲醛100 mm Hg加压灌注15 min,分离并取出含支架段血管,多聚甲醛固定48 h后,支架部位塑料包埋,组织学切片,HE染色,标本切片,Olympus显微镜拍照。
组织学切片的横截面积由Image-Pro Plus专业图像分析软件(版本:5.0.2)进行形态测量与分析。
标尺定标,随后测量以下指标:管腔面积(luminal area,LA),即内膜包绕面积;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nternal elastic lamima area,IELA),内弹力板完整时通过内弹力板内缘测定,内弹力板断裂者以断裂处的中膜为边界,中膜亦断裂时以外弹力板为边界;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xternal elastic lamima area,EELA),外弹力板内缘包绕的面积总和;中膜面积(media area,MA),MA=EELA-IELA;新生内膜面积(neointima area,NIA),NIA=IELA-LA;管腔狭窄程度(percent area stenosis,PAS),PAS=LA/IELA×100%。
每个支架切片4~5张,分别测量后求均值。
1.5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ANOVA分析,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植入支架情况 6头猪存活4头,每头存活猪均在右冠状动脉内成功植入2枚支架,共在右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8枚。
有2头猪术中发生室颤,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