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涂层支架

合集下载

心脏支架的材料

心脏支架的材料

心脏支架的材料心脏支架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血管疾病的医疗器械,它可以帮助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

而心脏支架的材料选择对于支架的性能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目前,主要的心脏支架材料包括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两种类型。

金属支架是最早被使用的一种心脏支架材料,主要由不锈钢、钛合金或铬钴合金制成。

这些金属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稳定性,但是金属支架在植入后容易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的狭窄,从而影响了支架的长期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药物涂层支架应运而生。

药物涂层支架是在金属支架的基础上,表面涂覆一层药物,通过缓释药物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减少新的狭窄形成。

目前,药物涂层支架的材料主要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和药物载体。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材料可以在体内逐渐降解,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但是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而药物载体则是将药物包裹在载体材料中,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来达到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目的。

除了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近年来还出现了生物可降解支架。

生物可降解支架是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它可以在体内逐渐降解,不会对血管造成持久性刺激和损伤,从而有望降低新的狭窄形成的风险。

目前,生物可降解支架的材料主要包括聚乳酸、聚羟基烷酸和聚己内酯等生物可降解聚合物。

综上所述,心脏支架的材料选择对于支架的性能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金属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性,但容易导致新的狭窄形成;药物涂层支架通过药物缓释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但需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释放速度控制;生物可降解支架可以在体内逐渐降解,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和损伤,有望降低新的狭窄形成的风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心脏支架的材料选择会越来越趋向于完美,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涂层支架 机制

药物涂层支架 机制

药物涂层支架机制
药物涂层支架(Drug-coated stent)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
疾病的组织支架。

其机制是在金属支架表面涂覆一层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巴韦林(sirolimus)和雷帕霉素(paclitaxel)等。

药物的涂层主要是为了预防血管狭窄的再发。

血管狭窄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内壁产生斑块,阻塞了血液的正常流动,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等疾病。

药物涂层支架通过放置在狭窄的血管内,可以扩张血管并保持血流的通畅。

同时,药物的涂层可以释放药物进入血管壁,以抑制狭窄复发。

具体机制如下:
1. 血管扩张:支架可以通过物理力学作用将狭窄的血管扩张开,增加血流通畅度。

2. 药物释放:药物涂层中的药物可以缓慢释放,进入血管壁直到血液中,以起到治疗和预防血管狭窄的作用。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炎症反应,减少斑块的形成。

3.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支架上的药物涂层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帮助修复受损的血管内膜。

这种再生也可以减少血管狭窄的发生。

药物涂层支架相对于普通的金属支架,具有更低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然而,长期使用药物涂层支架可能会引发血管内再狭
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使用药物涂层支架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风险和益处。

新一代药物涂层支架(EXCEL)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新一代药物涂层支架(EXCEL)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新一代药物涂层支架(EXCEL)带给我们的是什么?药物洗脱支架(DES)的问世被誉为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

它的神奇充分体现在它能够显著降低再狭窄率方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植入DES后晚期支架贴壁不良(LSM)和晚期支架内血栓(LST)发生率增加,尤其是LST的明显增加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引起了心脏介入医生和病理学家的广泛关注,使人们从短暂的欣喜和兴奋中对DES产生了质疑。

目前,对植入DES后发生LSM、LST和再狭窄(RS)的原因和机制仍知之甚少。

Hong、Virmani、Kuchulakanti和Guagliumi等人对部分植入CypherTM和TAXUSTM后死亡的病例进行病理学分析发现:药物所致的内皮愈合延迟、不可降解聚合物永久残留导致的局部血管壁炎症反应和纤维素沉积可能是LSM 、LST和RS的主要原因。

瑞士巴塞尔大学的Matthias Pfisterer教授设计了BASKET-LATE试验,目的是评价“支架成本-疗效-晚期血栓事件”的情况,试验结果在2006年ACC年会上公布:植入DES的病人在停用氯吡格雷1年内发生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MI)事件的风险明显高于植入裸金属支架(BMS)的病人(4.9% vs. 1.3%, P=0.01);LST事件的发生率是BMS 病人的2倍(2.6% vs. 1.3%);非致命性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BMS病人(4.1% vs. 1.3%, P=0.04)。

在“真实世界”中,每100个使用DES的病人,每6个月可避免5 次TVR,而付出的代价是3.3个人死亡或非致死性MI 事件。

因此,Pfisterer教授强调:DES会增加LST风险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应该采取新的策略来预防LST的发生。

但是在短期内,延长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而最终的解决之道还得等待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平台、新技术或新药物的问世。

于是,研究者尝试从支架材料、药物载体、药物和支架涂层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改进,希望这些融入新理念的支架能够克服DES 的缺点,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CAD)介入治疗的远期效果。

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药物涂层球囊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脉支架内再狭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随着冠心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成为了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

由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需要进行二次介入治疗。

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中,药物涂层球囊(DCB)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成为了主要的治疗选择。

两者的临床疗效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比较这两种治疗方式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一、研究背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指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周围血管再次出现狭窄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心绞痛加重甚至心肌梗塞,因此需要进行再次介入治疗。

目前,DCB和DES是两种主要的再次介入治疗方式。

DCB是一种在球囊表面涂覆了药物的球囊,通过球囊膨胀释放药物来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减少内膜增生和狭窄的发生。

而DES则是一种在支架表面涂覆了药物的支架,可以持续释放药物来抑制内膜增生,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目前关于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来比较它们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中的疗效差异。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再次介入治疗的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CB组和DES组。

2. 研究设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包括基本资料、手术信息、随访情况等。

3. 疗效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再次介入率、术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引流率等。

还对患者进行一年内的随访,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等。

三、研究结果经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最终纳入了DCB组和DES组各100例患者。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信息等临床特征均无显著差异。

在疗效评估方面,结果显示,DCB组的再次介入率为10%,而DES组的再次介入率为8%,差异无显著性(P>0.05)。

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体外释放实验

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体外释放实验

雷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体外释放实验
1.原理
模拟药物洗脱支架体外加速释放情况、采用HPLC测定药物含量以及释放速度。

2.药物洗脱支架体外释放方法
在溶出杯中加入100mlPBS溶液,在溶出仪内37±0.5℃环境中预热约30分钟,然后将扩张后的药物洗脱支架固定在溶出仪挂钩上,浸入烧杯内的PBS溶液中。

保持温度为37±0.5℃,震荡频次为30次/分。

到达对应时间点后,迅速(半分钟内)取出支架,用纯净水清洗干净后,洗脱支架,用HPLC分析药物在涂层支架中的残余量。

3.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总量测定方法
将支架扩张后压扁折叠,置入10ml容量瓶,加入0.3ml丙酮将支架完全淹没,浸泡十分钟后,用无水甲醇定容到10ml。

4.HPLC测定药物含量方法
1)实验条件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 150*2.1mm ID
检测波长:277nm;
流动相:甲醇:乙腈:水=40:36:24
流速:0.5 ml/min;
柱温:40℃
进样量:10ul
2)内标法测定药物含量
用微量电子天平精密称取雷帕霉素标准品0.5~4mg至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5ml丙酮后用无水甲醇定容,配制成五个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

分别精密取10ul注入仪器,根据不同的浓度对应不同峰面积作标准曲线。

将药品洗脱液取定量注入仪器,记录峰面积。

依据标准曲线公式计算药物含量。

三氧化二砷支架特点

三氧化二砷支架特点

三氧化二砷药物涂层支架输送系统特点
1、中国第一个自主原创的药物支架:三氧化二砷药物涂层支架输送系统(商品
名:AVI)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耗时6年研发的一个突破了世界的传统、创新型的药物支架。

为中国第一个自主原创的药物支架,对于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国内其他厂家的冠脉药物支架都是采用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或者紫杉醇,都是属于国外产品的仿制品。

2、AVI的经济性、安全性:AVI的不仅药物是创新的,作为药物的涂层载体同样
也有重大的创新。

一个药物支架植入人体后是否会在病变部位发生晚期血栓,和药物涂层是否能够完全降解有很大关系。

AVI采用的是3个月就可以完全降解的丙交酯和天冬氨酸衍生物聚合物,该聚合物是世界公认的生物相容性很好,在人体能够完全降解成无任何副作用的水、二氧化碳和氨基酸。

而以往无论是进口的支架(例如退市的强生CYPHER支架)还是国产的支架(例如上海微创的火鸟2等)采用是不可以完全降解的涂层载体,从而导致支架植入者为了防止晚期血栓的发生,需要长时间服用双联抗血栓药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而AVI支架植入后,昂贵的抗凝药物氯吡格雷只需要服用6个月(参见药监局审定的AVI产品说明书),而后单用廉价的阿司匹林。

意味着能节省AVI支架植入患者远期药品费用同时也降低因为需要长期服用双联抗凝剂带来的风险(例如脑出血等)。

每个支架三氧化二砷平均载药50ug,基本相当美国饮用水标准每公升的允许含量的限值,十分安全。

药物涂层支架--介入心脏病学跨世纪的进展

药物涂层支架--介入心脏病学跨世纪的进展
摘自《健康报>)2003年1月13日
紫杉醇(Paclitaxel)涂层支架临床应用亦取得显著效果。紫 杉醇通过影响微血管功能阻断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而抑制新 生内膜增生。AS--PECT试验应用的紫杉醇涂层支架无聚合物 涂层,紫杉醇直接涂布于支架的白蛋白表面。该试验人选177例 血管直径2.25~3.5 mm、病变长度%15 mm的患者,分为高剂 量组(3.1 rag/ram2)、低剂量组(1.3 rag/ram2)和无涂层对照组。 6个月再狭窄率高剂量组4%,低剂量组12%,对照组27%(P< 0.001)。TLR在高剂量组为3.3%,低剂量组3.4%,对照组3. 4%,无显著差别。但高剂量组3例(2%)发生亚急性血栓,可能 与高剂量影响内皮细胞再生有关。E—LuTES试验也应用无聚 合物涂层的紫杉醇支架,共人选192例患者,均为单个病变,长 度%16 mm。该研究表明,紫杉醇涂层支架可明显减少再狭窄, 其标准剂量密度在3 pg/mm3左右。应用有聚合物涂层的紫杉 醇支架进行的TAXUS I试验为安全性研究,61例患者6个月 再狭窄率为0,无边缘效应。TAXUSⅡ为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入选537例血管直径3.0和3.5 mm、长度<12 mm的第一次介 入治疗的患者,结果表明,6个月时不论缓慢释放还是中速释放 的紫杉醇支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MACE)减少>60%,TVR减少>60%,边缘效应也少于对照 组,慢释放与中速释放MACE发生率相似。
摘自《健康报>)2003年1月13日
t七七电七七七七七七’
≥·医苑百花·毒
哇净净净净净净净净》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刘又宁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一种与人种和遗传因素有关 的疾病,也可以说是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民族特有的疾病,欧 美人十分罕见。早在1969年,日本学者就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描 述了DPB,并以一种独立的新疾患来报道。而在欧美国家,直到 1983年,才得到英文医学刊物((Chest》的认可。据调查,DPB在 日本的发病率为11.1/lO万,迄今已发现数千名患者。如果中国 人与日本人具有相同的发病率,那么,我国可能有10万以上潜 在的DPB患者。我国首例有病理证实的DPB,是我们在1995年 发现的一位74岁的男性患者,1996年在日本的((Therapeutic Research》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药物涂层支架

药物涂层支架

韩雅玲陈兵本文作者韩雅玲女士,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全军心血管内外科研究所所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陈兵先生,器材科主任、高级工程师、全国卫生装备协会常务理事、全军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

关键词: 药物涂层支架冠心病再狭小血运重建术经皮经腔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冠状动脉介入医治(PCI)的要紧手腕,约占全世界PCI总例数的70%以上。

尽管冠脉内支架术能够有效降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小率,但仍有20%~30%的病例会发生支架内再狭小(ISR),在糖尿病、小血管病变、长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及分叉病变病人中,ISR发生率可高达30%~70%。

因此,ISR已成为阻碍PCI长期疗效的最要紧的缘故。

最近几年来,为攻克ISR这一难题,有关的防治方式不断涌现,其中药物涂层支架(DES)是目前公认最有前途的方式之一(见图1),本文就DES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一DES的概念DES又称药物释放支架或药物洗脱支架,顾名思义,确实是将药物通过适当的方式涂布于支架表面,使之形成一个药物池,在血液的冲洗和溶解作用下,药物不断从支架表面洗脱,并在局部发挥作用,因此,DES具有靶向性好、药物在局部组织中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

与支架内放射医治、切割球囊、定向旋切等医治ISR的方式相较,DES兼顾了ISR的预防和医治,因此具有更高的效费比。

二DES的设计DES是支架、药物载体和涂层药物三者结合应用的产物(见图2),在设计上融合了材料学、工艺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诸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一般支架相较,预防ISR的设计思想更为合理,工艺更为精细、复杂。

1. 支架设计DES的支架设计多以一般金属支架为基础,而一般金属支架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

部份支架通过设计上的改良,使之能够携带更多的药物。

例如,Conor支架采纳激光切割打孔技术,使每一个支架上的激光镂孔数量达到588个之多,极大地增大了支架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支架的带药量(图3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S的定义
Drug-eluting Stent 就是将抗血管重塑和抗增殖药物集中于
支架,通过局部释放的方法防止再狭窄 发生的一种特殊支架
What are DESs ?
Coronary artery stents coated with a variety of pharmacologic agents
目前,由强生(Cordis)公司开发的雷帕霉素洗 脱支架(SES,Cypher)和Boston公司开发的多聚 紫杉醇洗脱支架(PES,TAXUS)已经相继通过欧 洲CE Mark和美国FDA认证。
其中Cordis公司的SES(Cypher)支架自2002年4 月在欧洲获得批准以来,已在全球被用于60余 万例患者。佳腾(Guidant),美敦力(Medtronic) 等公司的计划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之中
Drug-eluting Stent for
In-Stent Restenosis
近几年来随着DES在PCI术中的应用, 临床实验和研究均表明:在预防再狭窄 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因为其一方面 可以减少球囊扩张后的冠脉弹性回缩, 另一方面可对冠脉病变局部提供缓慢和 长期高浓度的药物释放,抑制细胞过度 增生和抗血管重塑。
回顾介入治疗的历史
药物释放支架及放射治疗
PTCA
支架 Debulking 设备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现状
(intracoronary stenting)
冠脉内支架置入术自从1987年开始广泛应用 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以来,虽然明显降 低了普通球囊冠脉成形术(PTCA)术后再狭窄 的发生率,但是支架内再狭窄(ISR)仍高达 20%~40%。 ISR的防治又成为一个非常棘手 的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PCI技术的开展。尽 管采用了切割球囊,血管内放射和旋磨等措 施,但仍不能有效地解决支架内再狭窄。
DES的分类
广义的药物涂层支架分为两大类:
1。抗血栓药物涂层支架:
是在支架表面包被磷酰胆碱,肝素,炭化物 ,硅炭合金等物质, 以减少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再狭窄的形成。 2。抗增殖药物涂层支架: 是通过支架表面的特定载体控制释放某些抗增生的药物(如雷帕 霉素,紫杉醇等)或基因,细胞等,通过与血管壁持续的作用而 抑制支架术后血管内膜的过度增殖,从而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Express2 Express2
双层多 聚物
双层多 聚物
多聚物 多聚物
CE+FDA CE
CE+FDA ____
Champion
Everolimus S Stent Everolimus ML Vision
生物吸 收多聚 物
持久型 多聚物
_____ _____
Medtronic Endeavor
ABT-578 Driver
PC
_____
雷帕霉素(Sirolimus)洗脱支架
雷帕霉素(Sirolimus)洗脱支架
1。雷帕霉素的药理作用:
Rapamycin是一种疏水性大环内酯抗生素,最初发现具有抗真 菌作用,后来发现具有强有力的免疫抑制特性,1999年9月被美 国FDA批准用于肾移植。其脂溶性特征使雷帕霉素较易穿透细胞 膜,在动脉壁内扩散和潴留;另外它可以与细胞受体FKBP12结合, 以抑制平滑肌细胞和其他细胞从增殖周期的G1期向S期转化,使 细胞分裂处于静止状态,从而有较强的抗血管平滑肌增生作用, 同时又不破坏健康的细胞。
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历史
5。药物洗脱支架:2001年9月,在瑞典的欧洲心 脏病学会上公布了著名的RAVEL试验结果, RAVEL试验显示,与普通支架相比,Sirolimus 洗脱支架(SES)组的7个月再狭窄率为0。同年 12月药物洗脱支架荣登当年AHA十大研究进展 (Top Ten)榜首。
药物洗脱支架的新纪元开始了
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历史
3。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1977年9月,在瑞士苏黎士,Gruentzig在1例 清醒病人身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从此开创 了介入心脏病学的新纪元。
4。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1986年在法国图卢兹 工作的瑞士学者Sigwart首次将冠状动脉支架用 于人体,研究报告发表于1987年的《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支架时代开始,随后从1994年开 始支架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支架术后再 狭窄也成为PCI治疗的“致命软肋”
药物洗脱支架 (drug-eluting stent DES)
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历史
1。第一例心脏导管术:1929年德国的一位年轻 外科住院医师Werner Forssmann将一根导尿管 插入自己的心脏。他于1956年被授于诺贝尔奖。
2。第一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958年美国 Cleveland一名儿科医师在向一例瓣膜病患者的 主动脉瓣注射造影剂时,意外的将造影导管插 入了右冠状动脉并注射了30ml造影剂 ,受此 启发,他设计了专用造影导管,开始了选择性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应用或研发中的主要DES支架
公司
Cordis
Boston Guidant
品牌
药物 支架 释放 批准 载体 状态
Cypher
Sirolimus
CyPher Select Sirolimus
Taxus SR Taxus M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Paclitaxel Paclitaxel
Bx Velocity Bx Angile
DES的临床应用已成为介入心脏病学 领域继球囊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后的第 三个里程碑
A novel solution --drug-eluting stents (DESs)
allowing controlled release of a drug directly to the injured endothelium
现一般将后者称为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 DES)
DES的结构
三个部分组成: A.支架系统:其金属支架部分和普通支架
完全一样。 B.药物释放载体(如多聚体,生物吸收载
体等) C.药物:雷帕霉素(Rapamycin/Sirolimus)
紫杉醇(PaclitaxeL)
D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