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完整全套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3 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第1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他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热爱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写清楚它的某个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虑、职”等8个生字,会写“忧、贫”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尽职”等词语。
2.理清课文思路,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猫就是其中的一个。
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着老舍先生家的猫是怎样的吧。
3.老舍简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
圈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
讲解多音字:屏bǐnɡpínɡ折zhēzhéshé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猫讲了哪几层意思,在课文中画出关键句。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词义。
3.理解课文的核心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4.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朗读任务。
5.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6.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和提高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其词义。
2.理解课文的核心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三、教学难点1.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2.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和提高阅读兴趣。
四、教学内容本课时段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为《语文园地四》,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及其词义,以及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
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温习之前学过的知识。
2.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语文园地四》,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字词的词义,可以通过课中出现的练习题加深印象。
4.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句型和语法结构,让他们能够正确运用。
5.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
6.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7.帮助学生写下对课文的感想和体会,培养其阅读的兴趣和情感。
五、教学辅助手段1.课本《语文园地四》2.黑板、粉笔3.练习题目4.阅读指导书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得到了提升,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理解不够,需要加大讲解力度。
下节课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强化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短文内容,掌握故事主要情节;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发生的事件;3.能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2.进行归纳总结。
三、教学难点1.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四》教材;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导入新课内容。
2. 学习新课•讲解故事内容,让学生认真听讲,掌握故事主要情节。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核心事件,并向全班展示。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引出相关的思考。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事件。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作业内容,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学习新课•引导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可以是故事的续篇或变体。
3. 活动设计•分组进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创意。
4. 课堂讨论•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进行了创作,锻炼了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七、作业布置1.完成故事描述作业;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并在下节课展示。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精品)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交流平台”——学会通过说反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帮助自己识字。
“词句段运用”——正确理解一些形容人的词语;学会运用冒号;掌握语气词的用法。
“书写提示”——学会把握字距和行距。
“日积月累”——积累唐代诗人罗隐的《蜂》,体会古诗的含义,熟读成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了解反语的写作手法,而教师则需要通过多媒体、图片等辅助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让他们多交流,在讨论交流中获得知识。
学生在理解一些词语以及冒号的用法上,可能有一些难度,教师要加以引导,课前可让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
教学建议1.教学“交流平台”时,可先让学生谈自己读了这些句子的感受,教师再加以引导,掌握写作的技巧。
2.教学“词句段运用”时,要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些形容人的词语,练习用这些词语说话;通过反复朗读的形式,感悟冒号和语气词的用法。
3.“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罗隐的《蜂》。
教学时应让学生熟读成诵,体会古诗的含义。
教学目标1.学会自主学习,课前查阅相关资料。
2.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了解一些词语,练习用这些词语说话,体会它们的含义。
4.学会使用冒号,学会正确运用语气词。
5.积累古诗,熟读成诵。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写作技巧,了解一些词语,正确使用冒号,学会使用语气词。
难点:学会运用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语文园地,课前查阅有关人物的词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描写动物的文章,都非常生动、有趣,如果让你写一篇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你打算怎样来写?(指名回答)1.课件出示句子。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3)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
2.学生读句子,谈谈这些句子写得好在哪里?3.小组讨论交流。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作为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孩子们对春天的理解、对动物的喜爱以及对祖国大地的热爱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春天的意义,尊重动物,热爱大自然。
2.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春天及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其爱护动物的意识。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让学生理解春天的意义,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动物和春天的感悟。
难点: 1. 学生对春天的抽象理解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
2. 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四》第一课。
2.课件、板书、挂图。
3.观察春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导入•让学生看一幅描绘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春天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情感。
2.学习课文•让学生课文注重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尊重动物和大自然。
3.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看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操练与表演•学生分组自由操练,并进行展示,开展小型朗诵比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对春天、动物、祖国的热爱和尊重。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
2.以《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写一篇作文,表达对春天、动物、大自然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文园地四》第一课的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语文表达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理解春天抽象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引导。
以上是本次《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希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尊重生命。
(部编版)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1)第一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猫不喜欢,但是恰恰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第二句话看起来对鹅的傲慢很不以为然,其实表达的是对鹅的“高傲”的喜爱之情。
(3)看似不喜欢这场“乱子”,但是其实很喜欢。
2.正像以下同学讨论的一样:【出示课件4】小刚: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字里行间却藏着对它们深深的爱。
小丽:读到这样的句子,我就想起妈妈经常跟别人说:“我们家那傻孩子……”小豪:我们说话和习作的时候,可以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3.从妈妈的“我们家那傻孩子……”你发现了什么?(表面上看是不喜欢我,责怪我的调皮,实际上也表达了妈妈对我的喜爱之情。
)“这种方法”是什么?(实际喜欢,表面却说不喜欢,是一种明贬实褒的方法。
)(板书:明贬实褒的写法)4.练一练:运用“明贬实褒”的方法,写句子。
【出示课件5】示例:你可真是个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灾难都留给了自己。
二、识字加油站师:识记生字的方法很多,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出示:【出示课件6】1.认一认(1)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2)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纠正易错生字读音。
(3)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自身经验,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会学生“明贬实褒”的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教师小结,指导:这些句子中冒号用法相同都是“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引起下文的分说)2.选一选,写一写。
请在所给的三个短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择一个,仿照上面的例句,用上冒号,写一段话。
示例:小杰性格很活泼开朗,只是太粗心:不是忘记带铅笔盒,就是把衣服反穿,还浑然不觉。
做错题更是家常便饭。
(三)如果去掉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1.出示:【出示课件15】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2021年部编版(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认识并与同学交流一组比喻人的习惯用语;体会冒号的用法;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练习写字,做到字距适中,字的大小基本一致。
5.背诵古诗《蜂》。
教学重难点与同学交流如何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策略1.在与同学交流时,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对作者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的体会,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中的生字,学生应该都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教师要强调:“哺”的读音是“bǔ”。
重点指导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题安排的是词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或了解词义后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讲解第二题时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冒号的用法,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
讲解第三题时,引导学生了解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4.学习“书写提示”时,提醒学生注意字距、大小、留白等问题。
5.指导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蜂》时,让学生了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与同学交流如何运用反语表达喜爱之情。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导入新课。
师引导:学完了第四单元的课文,我们感受到了作家笔下动物的可爱,体会到了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
(板书:语文园地)2.课件出示从课文中摘录的语句,师指名读后引导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的。
课件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师过渡:同学们,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制胜法宝之一,可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一读这几个句子,你有什么发现?4.生交流讨论。
示例1:第一句中“古怪”是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或稀奇罕见,在课文中是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四单元
目标
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全面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的教学内容,为教师们提供简单的教学策略,避免法律纠纷和复杂
的法律问题。
我们将独立做出决策,并不会寻求用户的协助。
教学内容简介
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文阅读:学生将学习一篇有趣的短文,通过阅读理解文章
的内容和意义。
2. 词语学习:学生将学习并掌握一些新的词语,包括词义、用
法等。
3. 语法训练:学生将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练习,巩固所学的语
法知识。
4. 写作训练:学生将进行一些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策略
为了确保教学的简单性和避免法律纠纷,我们提供以下简单的
教学策略:
1. 通过故事情节和图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
读积极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语的意义和
用法。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和反馈,帮
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注意事项
为了遵循独立决策原则和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请在文档
中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以上是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集体备课内容和教
学策略,希望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
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运用。
祝教学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猫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
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
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
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
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
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继续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教学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作者介绍】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老舍的文章小麻雀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
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
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
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
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
所以它不十分怕人。
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
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
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
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
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
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
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
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
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
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的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
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
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
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挣扎都不会,尾与爪在猫嘴旁搭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瞧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
我不敢紧迫,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
虽然看不见小鸟的头部,我还没忘了那个眼神。
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
那个眼神与我的好心中间隔着一只小白猫。
来回跑了几次,我不追了。
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半死了。
猫又进了厨房,我楞了一会儿,赶紧的又追了去;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
进了厨房,猫在一条铁筒——冬天升火通烟用的,春天拆下来便放在厨房的墙角——旁蹲着呢。
小鸟已不见了。
铁筒的下端未完全扣在地上,开着一个不小的缝儿小猫用脚往里探。
我的希望回来了,小鸟没死。
小猫本来才四个来月大,还没捉住过老鼠,或者还不会杀生,只是叼着小鸟玩一玩。
正在这么想,小鸟,忽然出来了,猫倒象吓了一跳,往后躲了躲。
小鸟的样子,我一眼便看清了,登时使我要闭上了眼。
小鸟几乎是蹲着,胸离地很近,象人害肚痛蹲在地上那样。
它身上并没血。
身子可似乎是蜷在一块,非常的短。
头低着,小嘴指着地。
那两个黑眼珠!非常的黑,非常的大,不看什么,就那么顶黑顶大的楞着。
它只有那么一点活气,都在眼里,象是等着猫再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又象是等着猫赦免了它,或是来个救星。
生与死都在这俩眼里,而并不是清醒的。
它是胡涂了,昏迷了;不然为什么由铁筒中出来呢?可是,虽然昏迷,到底有那么一点说不清的,生命根源的,希望。
这个希望使它注视着地上,等着,等着生或死。
它怕得非常的忠诚,完全把自己交给了一线的希望,一点也不动。
象把生命要从两眼中流出,它不叫也不动。
小猫没再扑它,只试着用小脚碰它。
它随着击碰倾侧,头不动,眼不动,还呆呆的注视着地上。
但求它能活着,它就决不反抗。
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它是在猫的面前不动!我轻轻的过去,把猫抓住。
将猫放在门外,小鸟还没动。
我双手把它捧起来。
它确是没受了多大的伤,虽然胸上落了点毛。
它看了我一眼!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准是死?养着它吧,家中没有笼子。
我捧着它好象世上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似的,我不知怎样好。
小鸟不动,蜷着身,两眼还那么黑,等着!楞了好久,我把它捧到卧室里,放在桌子上,看着它,它又楞了半天,忽然头向左右歪了歪用它的黑眼睁了一下;又不动了,可是身子长出来一些,还低头看着,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课后练习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分辨带点字的读音。
的确( )(de dí dì) 暖和( )(hē hè huo huò)玩耍( )(suǎ shuǎ yào) 折磨( )(zhé shé zé)二、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三、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猫什么都怕,可是。
2.今天的劳动任务很重,可是。
3.上午的自习课,虽然老师没有来,可是。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怪”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课文的第_____段着重写了猫性格的古怪,是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写的。
课文的第2段写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话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这句话可作为该段的段落大意。
课文反映了作者对猫的_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片段品析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妈妈的尾巴,一根鸡毛,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
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和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
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到院子里来了。
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1.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文中第()句话写出猫的可爱,第()句话写出猫的淘气。
3.从“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机勃勃,天真可爱!”,你读出了作者对猫的()之情。
六、用“摘录法”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你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来了一场暴雨。
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些小草。
呀!小草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
果然,小草慢慢地又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是啊,小草没有鲜花那样娇艳,没有白杨那样挺拔,可是它们的生命力多么顽强啊!这段短文主要讲了:()。
思维创新大拓展七、读诗句,填上动物的名称。
两个黄()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留恋()时时舞,自在()恰恰啼。
泥融飞(),沙暖睡()。
参考答案:一、 (dí) (huo) (shuǎ) (zhé)二、1.听话确实 2.如果 3.慢慢三、1.又非常勇猛,遇上蛇也想斗一斗。
2.同学们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叫苦的。
3.同学都在认真学习,课堂秩序非常好。
四、稀奇怪异,一总分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五、2.2、3、4;5、6、73.喜爱六、别看小草那样柔弱,可它们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
七、(鹂)(白鹭)(黄鹤)(戏蝶)(娇莺)(燕子),(鸳鸯)。
14母鸡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
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
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
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
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备美食。
而在南方某些地区,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也会习惯吃汤圆,而不是饺子。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照样子,写词语。
颤颤巍巍:细声细气:二、根据词语,选择“恶”的正确读音填空。
恶:wùèě可恶()厌恶()恶心()恶狠狠()凶恶()无恶不作()三、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
()2.趁人不防备的时候。
()3.戒备。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1.()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
2.它伟大,()它是鸡母亲。
3.在夜间()什么动静,它()放声蹄叫。
五、理解加黑词语的意思。
①奇异的,特别的②惊奇、奇怪③有分别、不相同④别的;别处的。
异乡()奇花异草()惊异()异口同声()阅读能力大提升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恨不能让()知道它这点儿();就是聋子也会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