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价值观

合集下载

爱与勇气的力量——《哈利 波特》系列读后感

爱与勇气的力量——《哈利 波特》系列读后感

爱与勇气的力量——《哈利波特》系列读后感《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J.K. Rowling)所著的一部奇幻小说系列。

这一系列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我们跟随着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与他一同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承受的苦难和考验。

哈利从小就与众不同,被人们戏称为"小巫婆"。

他一直以来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对自己的来历一无所知。

然而,在他11岁生日那天,一封神秘信件为他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哈利从此进入了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开始了他作为一个魔法师的人生旅程。

在魔法世界里,哈利遇到了许多挣扎和磨难。

他的父母在他一岁的时候被黑魔王伏地魔杀害,而他自己也幸运地逃过了一劫。

然而,伏地魔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他继续威胁着整个巫师界的安全。

哈利因此成为了伏地魔的宿敌,并被预言选中将与他决战。

正是在这个危险和艰难的时刻,我们看到了爱与勇气的力量。

哈利的母亲莉莉为了保护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她的爱使得哈利在面对伏地魔时拥有了不可思议的保护力量,使他能够在最后的决战中取得胜利。

莉莉的爱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改变了哈利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魔法世界。

除了莉莉,还有许多其他的人也表现出了爱与勇气的力量。

哈利的朋友赫敏·格兰杰和罗恩·韦斯莱是他最忠诚的伙伴,他们不仅与哈利一起面对困难,还时刻支持和鼓励他。

他们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无论是在荣誉之时,还是在痛苦之时,他们总是站在一起。

除此之外,还有邓不利多校长,他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长,也是哈利最重要的导师。

邓不利多在教导哈利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他掌握了魔法的技能,还教导他关于爱、勇气和正义的人生哲学。

通过邓不利多的教诲,哈利懂得了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使世界变得美好。

通过《哈利波特》系列,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爱与勇气的重要课程。

哈利波特中的教育理念有何启示

哈利波特中的教育理念有何启示

哈利波特中的教育理念有何启示《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理念。

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现实中的教育有着诸多启示。

首先,尊重个性差异是哈利波特系列所传达的重要教育观念之一。

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生们被分到不同的学院,如格兰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劳和斯莱特林。

这种分院制度并非是简单地将学生分类,而是基于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

这启示我们,在现实教育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方式。

教育者不应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所有学生,而应该尊重并发现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就像赫敏擅长学术,罗恩有着忠诚和勇敢的品质,哈利则充满了勇气和决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这些独特之处。

其次,鼓励自主探索和实践的教育方式在《哈利·波特》中也有所体现。

魔法课程的学习并非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们经常有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魔法技能。

比如魔药课上亲手配制魔药,魔法史课虽然枯燥但也是知识的积累,而魔咒课则需要实际念咒来施展魔法。

这告诉我们,在现实教育中,不能仅仅让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机会去自主探索、亲身体验。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像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在面对各种魔法挑战和危险时,不断地运用所学知识,勇敢尝试,最终克服困难。

这种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应变能力。

再者,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哈利·波特》中也尤为重要。

哈利、罗恩和赫敏这三位主角在整个系列中始终相互支持、协作,共同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

他们在面对伏地魔和其追随者的威胁时,紧密团结,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这启示我们,在现实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当今社会,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团队的力量,一个懂得合作、善于协作的人往往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名人对《哈利波特》的评价

名人对《哈利波特》的评价

名人对《哈利波特》的评价
1.安妮·海瑟薇:我认为《哈利波特》系列是一套极具影响力的书籍,它不仅仅是一部讲述魔法的小说,更是一部描绘成长、友情和勇气的故事。

2.奥普拉·温弗瑞:这些书是对人性、友谊和爱的力量的有力描绘,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内心的恐惧,如何去克服挑战,以及如何去保持信念。

3.罗琳:我自己也从
这套书中得到了许多乐趣,我喜欢创作这个世界的细节,喜欢描写角色们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4.詹姆斯·麦卡沃伊:我认为《哈利波特》是一部跨越文化
和年龄的伟大作品,它教会了我们许多关于友谊、勇气和爱的价值观。

5.约翰·克里斯:这是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小说,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下一部了。

《哈里波特》赏析

《哈里波特》赏析

《哈里波特》赏析《哈利波特》赏析《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创作的一系列魔法题材的小说,该系列共有七本书。

这些书以哈利波特为中心,讲述了他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冒险经历,以及他与伏地魔之间的对抗。

本文将对《哈利波特》这一系列小说进行赏析。

首先,值得赞扬的是罗琳创造的魔法世界。

她巧妙地将现实世界和魔法世界相融合,创造出一个令人着迷的魔法学校及其周边环境。

通过描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各个细节,罗琳成功地勾勒出了一个富有生机和奇幻的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同时,她对魔法的设定也非常细致入微,将魔法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其次,罗琳塑造的人物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哈利波特作为系列的主人公,具有普通孩子的特质,却又与众不同。

他勇敢、坚定,拥有强大的魔法天赋,但同时也有着普通孩子的软弱和害怕。

这让读者能够与哈利产生共鸣,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除了哈利波特,罗琳还塑造了众多精彩的角色。

魔法学校的学生们各具特色,有勇敢的赫敏、忠诚的鲁伯特等等;而伏地魔则是邪恶势力的象征,他的形象庄严可怖。

罗琳刻画这些角色时,给予他们各自的背景和动机,使得他们的行为和情感都合乎逻辑。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角色的成长和变化。

此外,小说中蕴含了深层的哲理和价值观。

通过对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罗琳探讨了勇气、友情、爱与善恶等主题。

她通过哈利波特等角色的经历,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这使得《哈利波特》不仅仅是一本娱乐读物,更是一部蕴含着教育意义的作品。

最后,罗琳的描写和故事结构也值得称赞。

她善于运用细笔触勾勒出细腻的场景和人物情感,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

同时,她也巧妙地安排起伏的情节,保持了故事的紧凑和连贯性。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被各种悬念吸引,希望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发展。

综上所述,《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赏析涉及到了魔法世界的创造、人物形象、哲理与价值观以及描写和故事结构等方面。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一系列小说的魅力所在,使得《哈利波特》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哈利波特人生感悟

哈利波特人生感悟

哈利波特人生感悟引言哈利波特系列是英国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一套魔幻小说,以哈利·波特为主角,讲述了他在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冒险经历。

除了精彩的魔法世界背景和扣人心弦的剧情,哈利波特系列也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它所传递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带给我们的人生感悟。

1. 爱与友情1.1 友谊的力量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和他的朋友们一起面对了许多艰难的局面。

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是战胜邪恶势力的源动力,更成为他们在黑暗时期互相支持的力量。

正如郝斯曼教授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所说:“互相帮助是真正的魔法。

”1.2 家庭的力量除了友情,家庭的力量在哈利波特系列中也占据重要位置。

无论是哈利的父母、韦斯莱一家还是马尔福家族,家庭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哈利·波特坚守着他父母遗留下的勇气和正直,帮助他度过了许多危险。

2. 自我成长与勇气2.1 探索自我身份哈利·波特从一个毫无察觉自己特殊能力的男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对抗黑暗势力的英雄。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仅学到了魔法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认识和理解自己。

他经历了对自己身世的探索,最终接受并坚守着自己的选择和信念。

2.2 勇敢面对恐惧勇气是哈利·波特系列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哈利所面对的挑战和恐惧无处不在,但他总是鼓起勇气,毫不畏惧地面对困难和危险。

正如邓布利多校长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所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展示出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远胜过我们的才能。

”3. 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观3.1 善与恶的斗争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善与恶的斗争贯穿始终。

黑魔法的力量代表着邪恶和贪婪,而哈利·波特代表着正义和希望。

小说教导我们应该勇敢地站在正义的一边,维护善良与公正。

3.2 信念与价值观哈利·波特系列通过人物的行为和选择,强调了信念和价值观在一个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哈利从小到大坚守着正义和友情,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

哈利波特 魔法世界的绚丽想象

哈利波特 魔法世界的绚丽想象

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绚丽想象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绚丽想象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魔幻小说之一,《哈利波特》系列以其绚丽的想象力征服了亿万读者的心。

在这个由J.K.罗琳创造的魔法世界中,我们被带入了一个神奇而奇幻的冒险之旅。

本文将探讨《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想象力,并解释其为何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

1. 魔法世界的创造《哈利波特》系列将读者带入一个完美而绚丽的魔法世界,其中充满了各种神奇的生物、魔法法术和魔法物品。

从魁地奇运动到草药学课程,从霍格沃茨学院到十三和三分之一魔法银行,作者用她独特的创造力打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环境。

这个魔法世界充满了细节和深度,令读者沉浸其中,彷佛置身其中。

2. 人物与角色塑造除了魔法世界的创造之外,罗琳还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角色。

哈利、赫敏和罗恩成为了无数读者的好朋友,他们的成长故事触动了许多人的内心。

罗琳以独特的方式刻画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过去,赋予他们各自的独特魅力。

这些人物的情感纠葛和成长过程成为了整个系列的核心,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3. 平行现实与现实主义主题尽管《哈利波特》系列发生在一个魔法世界中,但这个系列也涵盖了许多现实主义主题。

种族歧视、权力斗争、友情和爱情等存在于这个魔法世界中,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相呼应。

通过魔法元素,罗琳巧妙地探索了这些主题,使读者能够在想象中反思现实世界的问题。

4. 魔幻小说与成长《哈利波特》系列不仅仅是一部魔幻小说,它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从哈利的孤儿生活到他成为魔法界的英雄,从儿童的天真到青少年的成熟,哈利波特的成长故事触动了全球读者的内心。

这个系列与读者共同成长,激发了读者对勇气、友谊和责任的思考。

5. 魔法与想象力魔法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核心元素,它在小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魔法,作者创造了一个奇幻而令人兴奋的世界,让读者能够在这个不同寻常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

无论是飞行的食物、隐形斗篷还是变身动物,魔法元素使人沉醉其中,让读者的想象力飞翔。

论哈利波特中的价值观解析

论哈利波特中的价值观解析

Contents1.introduction (4)2.The Pursuit of Equality (4)2.1Harry and V oldemort ‘s Ways of Treating People and the Non-Human Creatures Equally (5)2.2Encouraging Equalitarian Treatment of Everyone by Shaping Kind Characters (6)3. The Praise of the Rebellious Spirit (6)3.1 Rebellion against Authority (7)3.2Rebellion against the Secular Concept (7)3.3Rebellion against Fate (8)4.Proper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Death (8)4.1 Life to Be Cherished and Death to Be Accepted (9)4.2Things beyond Death (10)5..Eulogy of True Love (10)5.1Salvation of Souls (11)5.2Consistence and Tolerance (12)5.3 Mutual Understanding (12)6.Conclusion (13)Acknowledgements (14)论《哈利波特》中蕴含的价值观摘要《哈利波特》是一本想象力异常丰富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作者J.K.罗琳用超凡的想象力加上文学创作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第二世界———魔法世界。

主人公哈利.波特在11岁之前一直生活在现实世界,过着平凡压抑的童年生活,突然进入了充满魔法的奇幻世界。

这个过渡更加突出了魔法世界的神奇有趣。

哈利波特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哈利波特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哈利波特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界广
受好评,而且影响了一整代青少年。

这些小说涵盖了许多重要的主题
和价值观,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有很大的意义。

以下为哈利波特对
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1. 勇气和坚持:哈利波特的主人公哈利和他的朋友们在面对困
难和危险时,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这种勇气和坚
持的品质,能够帮助青少年面对自己的困难和挑战,克服恐惧和失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2. 友谊和忠诚:哈利波特的朋友们之间的友谊和忠诚是系列中
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这种深厚的友情和忠诚,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健
康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增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智慧。

3. 善良和同情: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角色大多具有善良和同情心,他们关心他人,愿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善良和同情,能够帮助
青少年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培养人文关怀和公民意识。

4. 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角色经常面临自我
认知和自我肯定的问题,例如哈利必须面对他的命运和家族遗产,赫
敏必须克服对自己的丰富知识的不安全感等等。

这些问题使青少年了
解和接受自己的弱点和优点,培养自信和自尊心,塑造积极向上的人
生态度。

总之,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精神
养分,能够深刻影响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价值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的价值观
【内容提要】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J.K罗琳借用一个魔幻世界,来
讲述一个“人”的故事。

而在这个魔幻世界的故事里,作者真情流露出了她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邪、恶、丑的憎恨,让读者看到了她所拥有的价值观。

本文将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哈利波特的成长经历,探讨小说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哈利波特;魔幻世界;现实社会;价值观;J.K罗琳
一、引言
自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的问世,到2005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出版,英国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七部曲,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众多哈迷带来的是无数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研究与评论。

尽管,在哈利波特小说的第四部刚面世不久,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纷纷质疑哈利波特现象,批评其成功只不过是商业炒作的结果而不是一部文学经典,但是随后各种研究哈利波特小说的论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哈利波特小说的研究逐步走上科学和严谨的道路。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

首先是从小说本身分析小说的叙事方法和人物塑造,其次是文化角度,以叶舒宪为代表。

他提出了文化寻根的观点,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对哈利波特现象做了文化阐释,提出“哈利波特的风靡世界表明反叛现代性的潜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而国外的学者则从词源学角度考证小说中出现的人名、物名的来源。

其中美国图书馆专家斯蒂夫•万德•阿克编辑整理而成的《哈利•波特的辞典》是研究哈利波特小说最为丰富全面的参考书,“其中有小说情节大事记、英美英语词语变体对照表以及其他的相关列表和信息”。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哈利波特的研究已形成百家争鸣之势,但是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仍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研究。

本文主要从宿命论,叛逆主义和现实主义三个方面研究,以使读者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和英国社会文化思潮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小说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一)爱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1、宿命论
作为在英国社会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宿命论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君权神授思想的产物,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亚瑟王的传奇故事。

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与其说是一部史诗,不如说是统治阶级(国王)使其政治权利合法化的思想工具和借口。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英国延续了2000多年后被资本主义
制度取代。

然而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立宪制,国王或女王依然存在。

虽然他们不再具备往日的赫赫大权,但是国王和女王仍然是国家的象征,无偿的享受着最高级别的待遇。

由此可见君权神授思想对英国的影响之深。

虽然宗教信仰也对宿命论的传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多数人对宗教的信仰已经超出了宗教本身宣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论文大全。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君权神授思想是宿命论思想滋生和蔓延的温床。

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也多处体现了宿命论的思想。

从整体上看,哈利刚一出生父母就被伏地魔双双杀害,哈利在母亲魔咒的保护下得以幸存。

在当时,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校长邓布利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伟大的魔术师,但是在哈利波特的几部作品中,邓布利多却出人意料的没有与伏地魔进行过真正的较量。

作者让邓布利多在第一部中被骗离学校,在第二部中暗中给哈利提供信息,在第四部中不出现。

面对伏地魔的阴谋,哈利每次都挺身而出。

有意思的是在每次同伏地魔的殊死较量中哈利不是以高超的法力胜出,而是凭借运气和智慧一次次战胜伏地魔。

从种种巧合不难看出,哈利是命中注定要与伏地魔展开决斗最终战胜邪恶。

在细节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哈利在危急关头抽出了象征格兰芬多学院的剑,杀死了象征斯莱特林学院的巨蟒,这与亚瑟王拔出石缝中的象征王权的剑如出一辙。

如果亚瑟王从石缝中抽出宝剑是为了君主权利的合法化,那么哈利抽出象征格兰芬多的剑便是为了使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哈利是伏地魔所不能战胜的。

此外,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一开始,伏地魔就承认“(自己)不能杀死哈利是因为自己的疏忽和哈利的运气”,但随后他又表示“这就是他的命运,他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按照命运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被哈利杀死”。

这就是宿命论,是英国社会思潮的真实写照。

2、叛逆主义
叛逆主义在小说中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表面层次和深层次。

2.1表面层次
英国人历来保守传统,不愿打破陈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新鲜的社会理念和价值观念逐渐进入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英国社会,叛逆主义应运而生。

作者笔下的哈利波特是一个嫉恶如仇的学生,他敢于冒着被学校开除甚至死亡的危险打破各种规章制度。

他爱闯祸,成绩一般却成为大家崇拜的对象。

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家族历来重视血统,以传承纯正的血统为传家遗训。

然而到了霍格沃茨学校后他在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交往中很快抛弃了这种世俗的观念。

家养小精灵多比原来是卢修斯马尔福家的奴隶,但是他违背了千百年来家养奴隶必须忠于主人的规矩想方设法把卢修斯的阴谋告诉哈利并阻止哈利去学校以避开危险。

2.2深层次
就宿命论而言,与亚瑟王的传奇故事不同的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并不是一味宣扬人类的无奈。

小说中的人物有着顽强的意志,他们通过双手选择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哈利,罗恩和赫敏三组合违反校规闯入学校禁地,三人各显神通打开了通往魔法石的门,成功阻止了伏地魔的阴谋,完成了一件对于他们来说不可能的事情。

同样在这一部小说中,当初
入霍格沃茨的哈利即将被分院帽分到他非常讨厌的斯莱特林学院时,哈利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自己向往的格兰芬多学院,这就是人的自主能动性的体现。

而且,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在第二部《哈利波特与密室》的结尾,当哈利说出心中的疑惑时,邓布利多校长告诉哈利,让我们成为哪种人,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二)、坚定信念,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哈利波特的故事中还蕴含了一个古老的真理,坚定信念,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虽然哈利开始只是一个懵懂的在麻瓜世界长大的小孩,他不懂什么魔法,对魔法世界的很多事也一窍不通,她也常常会淘气会犯错会和朋友吵架,但面对强大的伏地魔的一次阴谋,哈利总能化险为夷,这正说明了邪不压正的道理。

在最后的决战时刻,伏地魔代表的黑暗势力已经控制大半个魔法世界,无数正义之士惨死在伏地魔手中,就连魔法部也投靠了这个大魔王,哈利和正义的战士们却从未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坚定信念,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才是人心所向。

三、总结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是一部魔幻主题的小说,然而它超出了魔幻世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小说的作者J.K.罗琳原本期待它是一部儿童作品,然而小说也让众多的成年人如痴如醉。

原因是它迎合了人们的需要,顺应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取向。

宿命论在社会思潮中虽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已经受到叛逆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挑战。

叛逆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新的元素在英国社会逐渐得到接受。

从文化寻根视角研究哈利波特现象的叶舒宪先生指出,哈利波特在全球的风靡暗示了凯尔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表明它的反叛现代性的潜流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参考文献]
[1] 叶舒宪.《哈利•波特》与后现代文化寻根[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2] 张顺美. 论《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多元成长主题[D]. 2006.
[3] Julia Pond. Divine Destiny or Free-Choice: Nietzsche Strong Wills in THE HARRY POTTER SERIES [D]. 2008.
[4] 罗琳J.K. 哈利波特全集[M]. 马爱农,马爱新,张红,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
[5] 叶舒宪. 凯尔特文化复兴思潮与《哈利•波特》[J]. 瞭望新闻周刊,200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