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执业分类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根据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执业分类规定。
第二条本执业分类规定根据当前我国司法鉴定的专业设置情况、学科发展方向、技术手段、检验和鉴定内容,并参考国际惯例而制订。
第三条本执业分类规定是确定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职业(执业)资格和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业务范围的依据。
第二章分则第四条法医病理鉴定: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尸体外表检查、尸体解剖检验、组织切片观察、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
其主要内容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死亡时间推断、致伤(死)物认定、生前伤与死后伤鉴别、死后个体识别等。
第五条法医临床鉴定: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医疗纠纷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等。
第六条法医精神病鉴定: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第七条法医物证鉴定:运用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利用遗传学标记系统的多态性对生物学检材的种类、种属及个体来源进行鉴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识别、亲子鉴定、性别鉴定、种族和种属认定等。
第八条法医毒物鉴定:运用法医毒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药)物、毒品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毒物毒性、中毒机理、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尸检所见,综合作出毒(药)物中毒的鉴定。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执业分类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执业分类司法鉴定业务范围执业分类一、引言司法鉴定是指在司法活动中,通过科学方法和专业技术,对案件中的争议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和判断的一项重要工作。
司法鉴定的业务范围广泛,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具体需求,可以进行多种执业分类。
本文将对司法鉴定业务范围的执业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二、刑事鉴定刑事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涉及刑事案件中的科学鉴定工作。
刑事鉴定可以包括物证鉴定、生物鉴定、化学鉴定、工程鉴定等多个方面。
物证鉴定主要是通过对案件现场的物证进行检验和分析,以确定物证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
生物鉴定则是通过对生物样本的检验和比对,确定个体的身份或者亲缘关系。
化学鉴定主要是对案件中的化学物质进行检验和分析,以确定其性质和来源。
工程鉴定则是对工程项目进行技术评估和鉴定,以确定其合法性和质量问题。
三、民事鉴定民事鉴定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争议事实进行科学鉴定的工作。
民事鉴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财产鉴定、价值鉴定、技术鉴定、医学鉴定等多个方面。
财产鉴定主要是对财产的真实性、价值等进行评估和鉴定。
价值鉴定则是对各种价值的评估和确定,如艺术品、文物、房产等的价值鉴定。
技术鉴定主要是对技术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如软件侵权、专利权纠纷等。
医学鉴定则是对医疗事故、人身损害等进行医学鉴定和评估。
四、行政鉴定行政鉴定是指在行政管理中,对特定事项进行科学鉴定的工作。
行政鉴定的范围包括环境鉴定、产品质量鉴定、安全鉴定等多个方面。
环境鉴定主要是对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如土壤污染、水质污染等的鉴定工作。
产品质量鉴定则是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评估和判断,如产品合格性、质量标准等的鉴定工作。
安全鉴定主要是对安全事故进行鉴定和评估,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的鉴定工作。
五、知识产权鉴定知识产权鉴定是指对知识产权问题进行科学鉴定的工作。
知识产权鉴定的范围包括专利鉴定、商标鉴定、著作权鉴定等多个方面。
专利鉴定主要是对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进行评估和判断,以确定其是否符合专利法的要求。
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一)

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一)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需要准确、科学地判断、检验和评估各种案件的关键证据以保障司法公正。
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技术手段,可以将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尸体鉴定尸体鉴定是法医类司法鉴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尸体的解剖、病理学检查和其他技术手段的应用,判断死因、死亡时间等。
尸体鉴定经常应用于刑事案件中,有助于确定是否存在谋杀、自杀或意外等。
2. 病理解剖鉴定病理解剖鉴定是对遗体进行解剖学研究,以确定病因和死亡原因的过程。
它通过对组织和器官的检查,结合化学、免疫学等技术手段,帮助法医鉴定人员确定死亡是否与疾病有关,并确定死亡的确切原因。
3. 血液鉴定血液鉴定是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判断血液中存在的物质和成分,包括毒品、酒精、药物等。
它可以帮助法医鉴定人员确定案件中的各种毒物是否存在以及其浓度,为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依据。
4. 指纹鉴定指纹鉴定是通过对指纹图案进行比对和分析,用于确认和鉴别个体身份的技术手段。
它通过检测指纹图案中的纹路特征、脊型、细节等信息,对犯罪现场和嫌疑人的指纹进行对比,为案件破案和法庭审判提供证据。
5. DNA鉴定DNA鉴定是通过对DNA样本的检测和比对,确定个体的遗传信息,用于鉴定亲缘关系或个体身份的技术手段。
它广泛应用于刑事和民事案件中,可以通过比对受害者、嫌疑人或亲属的DNA样本,确定罪犯或确认亲属关系。
6. 精神鉴定精神鉴定是通过对被鉴定人的心理、思维和行为进行评估,判断其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或是否存在心理疾病或异常。
精神鉴定常应用于刑事案件中,以判断被告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为司法审判提供法医学依据。
7. 物证鉴定物证鉴定是通过对案件现场、工具、物品等的检验和分析,确定其与案件相关性的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痕迹鉴定、火灾鉴定等方法,分析物证中的痕迹、爆炸物或火源,为案件的还原和分析提供证据。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专业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专业
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专业方向主要包括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和环境损害。
具体来说,法医类的职称名称为法医师、主检法医师、副主任法医师和主任法医师。
其他专业方向的职称名称在职称名称后标注,如初级司法鉴定人(物证类)等。
对于司法鉴定人的专业要求,各个机构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工信部CSIP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要求鉴定人要有高工及以上的职称,并且从事技
术相关的工作。
同时,需要通过司法局的考试。
相关专业包括软件、集成电路、自动化、机械、化工、生物、通讯、微电子、造纸等各个领域的专业。
请注意,从事非工科专业的人员可能无法考取司法鉴定人证,如法学、英语、知识产权硕士(无工科背景)、数学等专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相关机构或官方网站。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分类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分类
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分类主要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试行)》进行划分。
具体分类如下:法医类司法鉴定:包括法医病理学鉴定、法医临床学鉴定、法医物证学鉴定、法医毒物学鉴定等。
物证类司法鉴定:包括文书鉴定、痕迹鉴定、微量物证鉴定等。
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包括电子数据鉴定、图像技术鉴定等。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包括污染物性质鉴定、地表水和沉积物环境损害鉴定、空气污染环境损害鉴定等。
产品质量司法鉴定:包括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和检验、产品质量事故调查分析等。
司法会计鉴定:包括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的评估和鉴定。
农业司法鉴定:包括农业种植、养殖、农业机械、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鉴定。
特殊种类动物及其制品司法鉴定:包括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动物制品等的鉴定。
人类遗传资源司法鉴定:包括人类基因组、基因突变等方面的鉴定。
此外,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实际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类型的司法鉴定,如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机动车价值评估司法鉴定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司法鉴定业务需要由相应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不同类型的司法鉴定机构也具有不同的业务范围和专业领域。
因此,在进行司法鉴定时,需要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
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的通知

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司法部•【公布日期】2020.05.14•【文号】司规〔2020〕3号•【施行日期】2020.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鉴定正文司法部关于印发《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的通知司规〔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已经2020年5月9日第20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司法部2019年5月14日法医类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法医类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执业活动,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规定,结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法医类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法医学各专业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第三条法医类司法鉴定依据所解决的专门性问题分为法医病理鉴定、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法医物证鉴定、法医毒物鉴定等。
第二章法医病理鉴定第四条法医病理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与法律问题有关的人身伤、残、病、死及死后变化等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法医病理鉴定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判断,死亡时间推断,损伤时间推断,致伤物推断,成伤机制分析,医疗损害鉴定以及与死亡原因相关的其他法医病理鉴定等。
第五条死亡原因鉴定。
依据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等相关标准,基于具体案件鉴定中的检材情况、委托人的要求以及死者的民族习惯等,按照所采用的检查方法进行死亡原因鉴定或分析。
死亡原因鉴定通常有以下类型:尸体解剖,死亡原因鉴定。
通过进行系统尸体解剖检验(包括但不限于颅腔、胸腔、腹腔等);提取病理检材,对各器官进行大体检验和显微组织病理学检验;提取尸体相关体液或组织进行毒、药物检验,或者其他实验室检验(必要时)。
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

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是指在司法鉴定领域具备专业能力、独立判断和公正评价的资格。
在我国,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的认定和管理主要依据《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进行。
该办法规定了司法鉴定人的登记、考核、培训、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障司法鉴定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的分类。
根据鉴定领域的不同,司法鉴定人员可分为三大类:法医类、物证类和声像资料类。
法医类主要包括法医病理学、法医临床学、法医毒理学等;物证类包括指纹鉴定、痕迹鉴定、文书鉴定等;声像资料类则包括声纹鉴定、图像鉴定等。
各类司法鉴定人员在各自的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为保障司法公正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的取得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
申请人需具备相关学历、从业经验和业务能力等条件,通过国家司法鉴定人考试,取得司法鉴定人资格。
此外,司法鉴定人还需接受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具有重要意义。
它确保了鉴定人员在处理案件时,能够遵循科学方法、独立判断,为案件审理提供权威证据。
同时,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制度也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司法鉴定事业。
然而,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的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如:资格认证制度尚不完善,部分地区鉴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标准不统一,影响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鉴定机构与人员数量不足,导致部分地区鉴定资源紧张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鉴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总之,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是保障司法鉴定工作公正、科学、权威的重要手段。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切实加强司法鉴定人员行业资格的管理和监督,为我国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9大类司法鉴定

9大类司法鉴定司法鉴定是指司法机关依法对案件中的涉及技术、专业、科学问题进行审查,并在鉴定人员的协助下进行科学、客观、准确的鉴定活动。
根据司法鉴定的领域和专业特点,可以将司法鉴定分为以下九大类:1. 刑事鉴定:刑事鉴定是指在刑事案件中,通过科学方法对案件中的技术、科学、专业问题进行鉴定,为刑事案件的定性、定实、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刑事鉴定包括法医学鉴定、痕迹鉴定、声像鉴定、指纹鉴定等。
2. 民事鉴定:民事鉴定是指在民事案件中,对涉及技术、专业、科学问题进行鉴定,并提供科学证据以支持案件的判决。
民事鉴定包括财产评估、土地评估、房地产评估、损失评估等。
3. 行政鉴定:行政鉴定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对涉及技术、专业、科学问题进行鉴定,并提供科学依据以支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行政鉴定包括环境鉴定、食品鉴定、产品合格鉴定等。
4. 专利鉴定:专利鉴定是对专利申请、专利权、专利侵权等问题进行审查和评估的鉴定活动。
专利鉴定可以涉及到技术、创新性、可行性等方面的问题。
5. 商事鉴定:商事鉴定是指在商事纠纷案件中,对技术、专业、科学问题进行鉴定,以提供科学证据以支持商事纠纷的解决。
商事鉴定包括商标鉴定、产品质量鉴定、广告评估等。
6. 知识产权鉴定:知识产权鉴定是指对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进行审查和评估的鉴定活动。
知识产权鉴定可以涉及到技术创新、原创性、商业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7. 交通事故鉴定:交通事故鉴定是对交通事故发生过程、责任、损失等进行调查和判断的活动。
交通事故鉴定可以涉及到车辆碰撞、事故原因、人身伤害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8. 反腐败鉴定:反腐败鉴定是指对贪污、受贿、行贿等反腐败案件中涉及技术、专业、科学问题进行审查和判断的活动。
反腐败鉴定可以涉及到资金来源、财产转移、违法行为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9. 认证鉴定:认证鉴定是对公司、产品、服务等进行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评估和认证。
认证鉴定可以涉及到ISO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
第一条为加强对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管理,规范司法鉴定执业活动,根据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本执业分类规定。
第二条本执业分类规定根据当前我国司法鉴定的专业设置情况、学科发展方向、技术手段、检验和鉴定内容,并参考国际惯例而制订。
第三条本执业分类规定是确定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人职业(执业)资格和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业务范围的依据。
第二章分则
第四条法医病理鉴定:运用法医病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尸体外表检查、尸体解剖检验、组织切片观察、毒物分析和书证审查等,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或推断。
其主要内容包括:死亡原因鉴定、死亡方式鉴定、死亡时间推断、致伤(死)物认定、生前伤与死后伤鉴别、死后个体识别等。
第五条法医临床鉴定:运用法医临床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医学问题进行鉴定和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人身损伤程度鉴定、损伤与疾病关系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评定、劳动能力评定、活体年龄鉴定、性功能鉴定、医疗纠纷鉴定、诈病(伤)及造作病(伤)鉴定、致伤物和致伤方式推断
等。
第六条法医精神病鉴定: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
第七条法医物证鉴定:运用免疫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利用遗传学标记系统的多态性对生物学检材的种类、种属及个体来源进行鉴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体识别、亲子鉴定、性别鉴定、种族和种属认定等。
第八条法医毒物鉴定:运用法医毒物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体内外未知毒(药)物、毒品及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对毒物毒性、中毒机理、代谢功能的分析,结合中毒表现、尸检所见,综合作出毒(药)物中毒的鉴定。
第九条司法会计鉴定:运用司法会计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检查、计算、验证和鉴证对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等财务状况进行鉴定。
第十条文书司法鉴定: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迹、印章、印文、文书的制作及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
第十一条痕迹司法鉴定:运用痕迹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有关人体、物体形成痕迹的同一性及分离痕迹与原整体相关性等问题进行鉴定。
运用枪械学、弹药学、弹道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枪弹及射击后残留物、残留物形成的痕迹、自制枪支和弹药及杀伤力进行鉴定。
第十二条微量物证鉴定:运用物理学、化学和仪器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有关物质材料的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检材的种类、检材和嫌疑样本的同类性和同一性进行鉴定。
第十三条计算机司法鉴定:运用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对通过非法手段使计算机系统内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或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危害行为及其程度等进行鉴定。
第十四条建筑工程司法鉴定:运用建筑学理论和技术,对与建筑工程相关的问题进行鉴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质量评定、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程造价纠纷鉴定等。
第十五条声像资料司法鉴定:运用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的原理和技术,对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鉴定;并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同一认定。
第十六条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根据技术专家对本领域公知技术及相关专业技术的了解,并运用必要的检测、化验、
分析手段,对被侵权的技术和相关技术的特征是否相同或者等同进行认定;对技术转让合同标的是否成熟、实用,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标准进行认定;对技术开发合同履行失败是否属于风险责任进行认定;对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其他各种技术合同履行结果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或者有关法定标准进行认定;对技术秘密是否构成法定技术条件进行认定;对其他知识产权诉讼中的技术争议进行鉴定。
第三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执业分类规定尚未确定具体类别称谓的司法鉴定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确定,报司-法-部备案。
第十八条本执业分类规定由司-法-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执业分类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