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面点制作成为艺术创作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面点的特色

浅谈中国面点的特色

把面点制作工艺和艺术相结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1 )突 出面点制品的民族特色,丰富制 品的文化 内涵 面 点制 品的特 色,有 的是以 口味见 长;有的是 以外 型著称 ;有 的是
色 泽艳 丽 ,香 气 诱 人 ;有 的 悠 久 的 历 史 、 文 化底 蕴 深 厚 ,有 一 个 美 丽 而 动 人 的传 说 。

将艺术融于面点 的意义
面点食 品给人的第一 感受是视觉 感受,然后才 是触觉感受和 味觉感
受。因此,外观形态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独特 的面 点艺术风采
百子寿桃 ”、象征长寿多子; “ 花篮糕 点”,象征欣欣向荣; “ 朝 活跃宴席气氛,增强人们 的食欲 ,使面点食 品既能食用,又能使人们 的心 如 : “ 情愉悦 。
励经理持股 , 使经理 与所有人 的价值取 向趋于一致 , 达 到激励相容 。 4 . 推行独 立董事制度 , 健全董 事会制度 。建立集体 决策、个人 负责
并确保责任可 以追究的机制 ,保证董事会对股东负责 ,建立符合现代 企业 并强化董事 的责任 ; 推行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制定有关公司首席执行 官的业绩标准和薪酬计划 ,并据此对首席执行官 的业绩进行定期评估 : 建 立董 事会 的 自我评价体系 ,加强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 ,强化董事会的战略 管理功能与责任 。 5 .提高公 司透 明度 ,强化信息披 露。在两权分离情况下 ,投资者是
在 宴席 点心 、全席点心 中,对点心的装 饰和美化 ,和 整个宴席紧 密 联系,突出宴席主题 ,表达宴席涵义。 ( 3 )面点制作艺术化 ,可 以提高面点制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艺术 的表现形式有 很多种类型 ,而烹饪艺术 是唯一可 以吃的艺术 。

面塑的制作方法

面塑的制作方法

面塑的制作方法引言面塑是一种古老而有趣的中国传统工艺,它使用面粉等食材制作出各种形状逼真的艺术品。

在中国的民间庆典、节日和婚庆等场合中,面塑常常用来装饰庆祝场所,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美好的祝福。

本文将介绍面塑的制作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面塑技巧和技巧。

材料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 高筋面粉:用于制作面塑的主要食材,高筋面粉含有更多的面筋,使面塑更加柔韧。

- 水:用于搅拌面团。

- 食用色素:可用于上色面团,制作彩色的面塑作品。

- 淀粉:用来防止面塑粘连并增加光滑感。

-刀具:如刻刀、剪刀等,用于雕刻面塑。

步骤说明下面是制作面塑的基本步骤:1. 精心调配面团•将高筋面粉倒入一个容器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水,边加边搅拌,直到面团变得柔软而不粘手。

•若面团太湿或太干,可以适量调整面粉或水的比例,直到达到理想的面团质地。

2. 分割和搓面团•将调配好的面团分割成大小相同的小块,每个小块大约为20克左右。

•用手掌将每个小块面团搓成圆形,并用手指在面团中间压一个小坑。

3. 雕刻面塑•根据所需的图案或形状,使用刀具在面团上雕刻出细节。

•可以在面团上进行剪切、捏、拉、压等操作,使面塑更加立体和生动。

4. 表面处理•在面塑作品上撒一层薄薄的淀粉,以防止粘连,同时增加光滑感。

•可根据需要,在面塑作品上涂抹食用色素,给面塑作品上色,使其更加鲜艳、有趣。

5. 完成作品•将制作好的面塑作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等待其自然干燥。

通常需要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才能完全干燥。

•也可以将面塑作品放在烤箱中以低温烘烤,加快干燥过程。

烤箱温度应保持在80度左右,烘烤时间根据面塑作品的大小和厚度而定。

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调配面团时,可以适量加入食用色素来制作不同颜色的面塑作品。

•在雕刻面塑时,可以使用梳子、剪刀、竹签等工具辅助创造出各种有趣的纹路和纹理。

•为了使面塑作品更加自然逼真,可以参考一些真实的物体或动物形象进行创作。

•面塑作品干燥后,要妥善保存,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

大班美术活动面点制作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面点制作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面点制作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大班儿童的美术活动,通过面点制作的方式引导儿童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教案旨在让儿童通过实践体验,学习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学习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

3. 准备材料为了顺利进行本次美术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面团:可以使用市售现成面团,也可以自己制作(面粉、水、食盐等);•食用色素:多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创意工具:餐刀、餐叉、餐勺等;•牙签:用于细节描绘和点缀。

4. 教学步骤步骤1:介绍面点制作在开始活动之前,先向儿童介绍面点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可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形状的面点作品,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

步骤2:制作面团将准备好的面团分成若干小块,并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让儿童自由选择并搓揉面团,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步骤3:展示创意工具向儿童展示不同的创意工具,如餐刀、餐叉、餐勺等,让他们自由选择工具,并向他们介绍每个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步骤4:创作面点作品让儿童使用创意工具,在色彩斑斓的面团上发挥想象力,自由塑造各种形状的面点作品。

鼓励儿童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和手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步骤5:点缀细节使用牙签在面点作品上进行点缀,增加细节和层次感。

儿童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面点,或者在面点上点缀食用糖粒、果酱等,增加作品的趣味性和美感。

步骤6:分享展示让儿童展示自己创作的面点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

通过分享,可以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意识,同时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借鉴。

5. 教学要点•引导儿童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学习面点制作的基本技巧。

6. 拓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拓展儿童的美术发展,可以组织以下活动:•举办面点艺术展览:将儿童创作的面点作品集中展示,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同时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进行面点制作比赛:鼓励儿童以团队方式参与面点制作比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提供竞争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面点制作体会感想

面点制作体会感想

面点制作体会感想以面点制作体会感想为题,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面点制作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面点制作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手艺。

我曾经尝试过用面粉和水来制作面点,结果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起初,我只是简单地将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开始揉面。

但是,我很快意识到,面点制作远不止这么简单。

在揉面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水、揉搓、按摩面团,才能使面团柔软有弹性。

在制作面点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很多技巧。

例如,和面时要适量加水,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会影响面团的质地。

另外,揉面时要用力均匀,以免面团出现筋道或粘稠的情况。

此外,还要注意面团的发酵时间和温度,以及面皮的擀成和烹饪时间。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制作出口感好、香气扑鼻的面点。

面点制作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

每一次揉面、擀皮、包馅的过程都是一次艺术的创造。

面点的形状、大小、馅料的选择,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进行调整。

有时,我会尝试制作一些不同于传统的面点,加入一些新颖的馅料或调料,让面点更加有创意和个性。

除了创作的乐趣,面点制作还能够给我带来一种满足感。

当我亲手制作出一份美味可口的面点时,看着别人享用时的笑容和赞叹,我会感到非常满足和开心。

这种满足感不仅来自于制作的过程,更来自于我对美食的热爱和对食客的回馈。

面点制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面点的制作技巧,还学到了很多有关食材和食物的知识。

我了解到不同的面粉有不同的特性,面团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是面点松软的关键,各种馅料的搭配和烹饪方法也影响着面点的口感和味道。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逐渐成为了一名熟练的面点制作师。

总的来说,面点制作是一门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手艺。

它不仅是一种创作的乐趣,更是一种满足感和学习的过程。

通过面点制作,我不仅学会了制作美味的面点,还培养了耐心和创造力。

面点制作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和表达。

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制作,每一次的面点制作都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和满足。

端午节的艺术糕点制作技艺与创新点子

端午节的艺术糕点制作技艺与创新点子

端午节的艺术糕点制作技艺与创新点子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糕点文化的代表。

为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人们会制作各种精美的糕点,使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本文将介绍端午节糕点的制作技艺,并探讨一些创新点子,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粽子的制作技艺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糕点之一。

其制作工艺独特,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准备糯米、糯米饭馅和香叶。

取适量的糯米,泡发后沥干水分,与煮熟的糯米饭拌匀。

然后,将香叶修整成三角形,捏成漏斗状,加入适量的糯米饭馅和剩余的糯米,包裹好后用细绳捆好。

最后,将粽子放入锅中煮熟即可食用。

二、香粽的制作技艺香粽是粽子的一种变种,制作工艺更加繁琐,但味道更为香醇。

首先,准备好糯米、鸡肉、猪脂肪、葱姜蒜末、酱油、盐等原料。

将糯米浸泡后沥干水分,加入调料拌匀,腌制数小时。

然后,将猪脂肪煎至融化,加入蔬菜和调料炒香,再加入鸡肉翻炒。

最后,将腌制好的糯米和炒好的馅料包裹好,用细绳捆紧,蒸熟即可。

三、创新点子:花样粽子的制作在传统的粽子制作技艺基础上,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创新,制作出更多样化、更具艺术性的粽子。

例如,可以尝试在粽子中添加各种食材,如莲子、红豆、核桃等,增加口感的层次感。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粽子的外观上进行创新,比如使用花叶代替香叶,将糯米饭和馅料分层包裹,制作出彩虹粽子等。

这样的创新不仅能够增添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还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总结:端午节的艺术糕点制作技艺与创新点子是我们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学习传统的粽子制作技艺,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创新点子丰富传统糕点的品种和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艺术化。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端午节的糕点制作活动中,将这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更多的人领略到端午节糕点制作的技艺与创新的魅力。

儿童烘焙意义

儿童烘焙意义

儿童烘焙意义
儿童烘焙有以下几个意义:
1.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烘焙需要孩子亲手操作,比如搅拌、搓面团等,通过这些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孩子的手部协调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 增强孩子的创造力:烘焙是一门艺术,孩子可以在制作糕点和饼干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在糕点上创作可爱的图案和造型。

3. 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烘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力,比如在制作面点的过程中需要等待面团发酵、烘焙的时间等,这些过程能够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

4.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烘焙可以成为一个家庭活动,孩子可以与父母或其他兄弟姐妹一起参与其中,通过合作和分工,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5.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亲手制作出美味的糕点和饼干时,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总之,儿童烘焙不仅可以带来味觉和视觉上的享受,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力、耐心和专注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入行烘焙文案短句

入行烘焙文案短句

入行烘焙文案短句1. 热情洋溢的香气,在烤炉中弥漫。

2. 用心烘焙,味道细腻。

3. 用爱和热情,打造每一个面点。

4. 看着面团逐渐变成美味的糕点,真是令人满足。

5. 烤炉中的魔法,让食物变得美味无比。

6. 烘焙是艺术,每一口都值得品尝。

7. 糕点的诱人香气会让你无法抗拒。

8. 烤炉里的魔法师,制造出美味的饼干和面包。

9. 用心烘焙,只为给你口感完美的糕点。

10. 转动时间的指针,制造出甜蜜的味道。

11. 看着蛋糕层层叠叠,像是一座美丽的艺术品。

12. 口感酥脆,让人陶醉。

13. 热腾腾的糕点飘来,带来温暖和美味。

14. 花样繁多的面点,让你有无限选择。

15. 烘焙是我的激情,为你带来甜蜜的感觉。

16. 每一口都是享受,每一口都是惊喜。

17. 烤炉燃烧的热情,成就了一片独特的香甜。

18. 烘焙是一种艺术,需要耐心和技巧。

19. 烤炉中的创意,给你意想不到的美味。

20. 每一次烘焙都是我的心血,希望能给你带来满足。

21. 看着面包的膨胀,心情也跟着变得愉快。

22. 烘焙的过程让我看到食物的不同面貌。

23. 美味的糕点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

24. 爱心和热情是我最好的烘焙材料。

25. 没有什么能比热乎乎的面包更让人开心了。

26. 每一次烘焙都是一次创造,每一次品尝都是一次享受。

27. 音乐和烤炉一起奏响,创造出美妙的味道。

28. 看着蛋糕慢慢成型,让人充满期待。

29. 烤炉中的欢乐,融化在每一块糕点里。

30. 只有品尝过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烘焙的美妙。

31. 热乎乎的面包是心灵的温暖。

32. 用最好的材料,制造出最美味的糕点。

33. 烤炉中的火焰是我的创作灵感,带来美味的艺术品。

34. 烘焙让我对生活充满热情,让你对味道充满期待。

35. 每一次的烤炉旅程,是我与食材的交流。

36. 烘焙是一门技艺,我用心将每一块糕点打造成艺术品。

37. 烤炉中散发出的香气,是对味蕾的无声诱惑。

38. 烘焙是我与食物之间的约会,为你带来惊喜的味觉。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面点制作》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面点制作》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面点制作》教学设计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面点制作》教学设计范文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制作面点的兴趣,感受动手劳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耐心细致地做事态度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制作面点的技巧,感知面制成面点的变化过程。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1、叉子、勺子、瓶盖、硬币、安全剪刀、安全小刀、筷子、果脯(葡萄干、芝麻、花生、瓜子若干自选)和好的面团每小组一份,已制作好的点心样品、大面板、牙签。

2、根据所制面点的需要做好其他物质准备:盛面点用的盘子人手一个、微波炉、围裙、厨师帽每人一套、保温桶、脸盆、毛巾。

3、课件:各种点心的图片、轻柔音乐。

活动过程1、教师以面点师的身份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场地。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系上围裙戴上帽子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吗?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一起当一次面点师。

2、教师介绍各种面点的名称及方法(1)出示面点及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并说出各种面点的不同。

(2)教师讲述和面的方法,并简单介绍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面团。

3、带领幼儿按顺序洗手。

4、教师带领幼儿动手制作面点(轻柔音乐)(1)鼓励幼儿用揉、搓、捏等技能制作面点,并启发幼儿创作性的制作面点如动物形状、各种器械的形状,或自选辅助食品。

(2)鼓励幼儿用不同工具制作面点。

5、加工成熟(1)幼儿制作完毕送到微波炉蒸熟(引导幼儿讨论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制作)(2)教师和幼儿一起清理卫生,把剩余的面和辅助食品送到指定的地方。

(3)洗手6、品尝面点:教师和幼儿一起欣赏烤制成熟的面点,分享劳动成果。

7、活动延伸:制作单饼,包水饺等。

活动反思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中,注重兼顾群体需要与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个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锐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提供物质材料和技能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面点制作成为艺术创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发展,面点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青睐。

论文从面点的造型、装饰、味道这几个方面来探讨艺术与面点制作技艺相结合的问题,使面点制品成为技艺美,造型装饰美、味道好的实用艺术品。

【关键词】面点;造型;装饰;艺术
面点是烹饪科学体系里非常重要的一支,几乎经历了和烹调工艺相同的发展历史,逐渐成为工艺流程确定,体系内部分类明确,讲究造型、营养和美感的相对独立的分支,面点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日趋成熟,使得中式面点的观赏性和艺术性更灿烂夺目。

1将艺术融于面点的意义
面点食品给人的第一感受是视觉感受,然后才是触觉感受和味觉感受。

因此,外观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情绪。

独特的面点艺术风采活跃宴席气氛,增强人们的食欲,使面点食品既能食用,又能使人们的心情愉悦。

把面点制作工艺和艺术相结合,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面点制品的民族特色,丰富制品的文化内涵。

面点制品的特色,有的是以口味见长;有的是以外型著称;有的是色泽艳丽,香气诱人;有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2)增加点心的艺术气息,融合菜肴的内容,提高宴席的品位。

面点的制作本身就是造型艺术,制作过程成为艺术塑造过程,如花色点心,象形点心,船点,与其说是一件小食品,还不如说是一件让食客不忍动箸的艺术品。

在宴席点心、全席点心中,对点心的装饰和美化,和整个宴席紧密联系,突出宴席主题,表达宴席涵义。

(3)面点制作艺术化,可以提高面点制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类型,而烹饪艺术是唯一可以吃的艺术。

精美的点心以其美观的造型、谐鲜明的色彩、独特的意境丰富了面点的内涵,,既提供了实用价值,又满足了审美要求,更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面点艺术美的要素
(1)面点的色彩美
面点的色彩是面点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点的色彩讲究和谐统一,面点制作有的使用原料配色,有的利用天然色素配色。

(2)面点工艺美
面的品种繁多,手法多样,与民间传统的民间捏、塑创造形式异曲同工,是一种独特的雕塑创作,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是精美的艺术品。

(3)面点意趣美
中国面点,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工艺技术,意趣丰富多彩。

如:“百子寿桃”、象征长寿多子;“花篮糕点”,象征欣欣向荣;“朝霞映玉鹅”,呈现生动可爱的情趣等。

3将艺术融于面点制作工艺主要体现在:面点的造型艺术,面点的组合与装饰艺术
3.1面点的造型艺术
面点造型是研究面点原料的自然形态和运用刀工、模具及各种面点制作技法,使面点成为各种不同造型的艺术品。

面点造型是形体上的美术和面点制作技术结合的工艺美。

3.1.1把艺术融入面点造型的方法
成功的面点以精湛的工艺、显示的手法、高雅的造型、旋律的色彩效果令人倾倒。

面点的造型艺术是饮食活动和审美意趣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既有技术性,又有观赏性。

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1)自然形态艺术
采用较为简单的造型手法制作点心,使其成熟,听其自然形成的不十分规则的形态,如:开花馒头,经过蒸制,自然开花。

还有开口笑、蜂巢蛋黄角、芙蓉珍珠饼等,也是成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态。

(2)模仿几何图形
这种造型形态属于有规律的组合形态。

即用原料做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多面体等形状。

如:四喜饺、三角粽。

(3)象形造型
将原料做成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果实等形状。

象形造型的绘画性和雕塑性很强,是食品造型艺术中难度最高的一种,象形点心可以使席面生机盎然。

仿植物形态如:梅花饺、秋叶包、海棠酥、荷花。

仿动物形态如:金鱼饺、白兔饺、蝴蝶饺。

仿水果形态如:寿桃包、枇杷果、葡萄串。

(4)剪绘法
以剪刀为主要工具,在原料表面绘制出各种花纹。

如:刺猬包、章鱼包。

(5)模印法
利用各种艺术造型的模具将原料冲压成型。

如:广式月饼、水晶饼。

(6)塑绘法
将原料用多种表现手法塑、捏成各种艺术形象。

如:盆景题材、动物题材、花卉题材。

不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面点的造型,取形要美观、大方,吉利、喜庆、高雅。

面点成品形态美的获得,必须依靠坚实的造型技巧和艺术审美情操。

因此,面点面点师必须要懂得绘画和雕塑,同时注意发挥面点原料的特点,掌握一套面点造型的规律。

3.2面点的组合与装饰艺术
除了在面点制作中做到材料美、造型美等以外,还要运用辅助手段,如:围边装饰、器皿的衬托来提高点心的艺术性,达到色彩美、组合造型美、意趣美的效果。

使点心既可食用,同时在盘中形成一定的图案,给人以美的享受。

简约明快,雅致精巧,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各方面的要求,也是进行装饰料挑选基本出发点。

3.2.1要塑造出一种合适得体、主次协调、颜色分明、形态美观、艺术表现突出的点心盘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巧妙构思:
任何围边装饰,在制作之前,都必需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做到胸有成竹。

要根据制品特点、应用场合和表达寓意,选择构思设计围边形态,并且要注意构思的新颖性、独特性。

任何没有经过认真构思考虑,随意制作的围边盘饰,不可能完美表现制品特色和艺术价值。

(2)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
围边构思成熟后,就要开始挑选合适的围边材料了,现在普遍使用的原料有面塑面坯、琼脂、打发奶油、糖浆等。

面塑面坯可塑性最强,调配方便,储藏性能好,使用最广;琼脂更多的被运用于衬底,如表现蓝色的水面,蓝色的天空等。

(3)调配颜色:
对于只能采用堆放、拼摆、搭建的一些装饰原料,在考虑颜色时,只能考虑原料自身固有的颜色;而对于面塑面坯,调色相对要方便,可以采用食用色素调配出任意需要的颜色。

当然,在调配颜色时,要遵循美学规律,不能滥用,尽量做到色泽调和,并始终以衬托制品为出发点,不能掩盖了制品本身的色泽美。

(4)精心制作:
一切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在器皿中制作围边了,制作时,器皿要干净卫生,手法要细腻、流畅,要将构思好的围边形态一气呵成的表现出来,忌讳拖泥带水,犹豫不决。

(5)艺术拼摆:
如果是直接在器皿中制作围边,制作时就要考虑好摆放的位置,要遵循艺术表现需要,同时也要考虑成品的放置,预留好成品放置位,最好不要制作完成后又去拿动改变位置。

艺术拼摆这样有以下两种形式。

(1)写意法
写意法是以规则或不规则的线条、几何体图形来组成有抽象特点的象形的一种面点拼摆手法。

作品不拘形似,注重神韵、意境,讲究形意相生,力求神似,不求形同。

如将葫芦酥排放在盘子中上桌,未免让人感觉到单调。

如果在腰盘的一头,用褐色澄粉做树枝,做两只松鼠放在树枝上,再做些淡绿色的葫芦藤,然后把葫芦酥放在藤中间,这样就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既有组合造型,又有情趣。

(2)写实法
写实法是作品尽量模拟自然界的客观真实象形,精工细作,力求深情并茂,惟妙惟肖。

形象点心,成型摆盘的方法就是使用写实法,如:菊花酥,把酥皮面团擀制成薄片,切成宽度递减的面片,叠起成梯形后切成条,并在一起,中间用坏子夹实,修整成菊花形后,如油锅炸制。

再用铁丝固定澄粉,做成菊花树枝形状,把炸好的菊花镶在树枝上,中间加上红樱桃做花心。

这样,一盘栩栩如生的菊花盘景,就呈现出来了。

3.2.2餐具的装饰
制作精美的点心,一定要选用精致的餐具,才能体现点心的价值。

我们在选择餐具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点心的形态色泽选择,主次分明,不喧宾夺主。

要时刻注意选择突出制品特色的器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烹饪是一种以味为主的综合艺术,中式面点也不例外。

一方面,面点的滋味存在于具体形色的面点当中,另一方面,面点的形色还能产生直接的呈味效果。

因为形色能产生意识上滋味的感觉,这是食物本身的形态、颜色和味紧密结合的结果。

比如,金丝蜜枣,以味附着于形式,以形式创造其味,使面点形色更美,味道更好。

4结束语
面点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在坚持以味为主,通过造型表达情感,趣味、意境,与“味”相辅相成,并形成了民族特色。

我们要保持这种特色,在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充分体现面点的原料美,技艺美,组合装饰美。

使面点艺术不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唐俊明.糕点工艺美术[M].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4).
朱在勤.陈霞中国食品[J]. 2006,(21) 46-47.
辛少坤.烹饪美学[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