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笛卡尔与演绎法
西方哲学史之笛卡尔

主讲人: 主讲人:赵林 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第三章 16-18世纪西欧哲学 16-18世纪西欧哲学
第四节: 第四节:唯理论哲学
与英国经验论哲学相比,欧洲大陆唯理 论哲学具有更多的形而上学气息和思辨 色彩. 唯理论哲学的基本原则:从不证自明的 天赋观念出发,通过理性的演绎方法来 建立整个知识论大厦. 唯理论哲学的逻辑终点:形而上学独断 论.
3,上帝存在的证明
"我思故我在"将自我意识确立为哲学的 第一原理,但是如何走出狭隘的自我, 重新建立起在普遍怀疑中被否定掉的外 部世界?只有通过上帝才能解决这个理 论难题.
上帝存在证明的推理过程
A,"我"是不完满 的; B,"我"之所以知 道自己不完满是因为 我心中有一个完满的 东西(上帝)的观念; C,这个观念既不能 来自于对外物的感知, 也不能来自于自我的 杜撰; D,这个观念只能是 被一个客观存在的完 满的东西(上帝)先 验地放进我心中的.
6,身心交感说
心物二元论面临着一个困难,即人的身 心关系问题.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心灵:身体感 受――血液精华或"生精" (Les esprits animaux) ――松果腺――心灵活动 心灵作用于身体:心灵 活动――松果腺――血 液精华或"生精"―― 身体运动
怀疑的准则
"清楚明白"的理性.
"凡是我们清楚明白地设想到的东西都是真 的."
这条规则就是检验一切真理的绝对准 则.
怀疑的范围
仅限于思想范围, 不涉及实践生活 领域.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 永远只求克服自己 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 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 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
笛卡尔《谈谈方法》

《谈谈方法》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方法的启示
人类理性的探讨
思想自由的倡导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提出 了科学方法的四个步骤,这对 后来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 响,成为科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深入 探讨了人类理性的本质和作用 ,这对后来的哲学和心理学等 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倡导 思想自由和独立思考,这对后 来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产生 了重要影响。
笛卡尔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 传统学术体系的不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 力探索一种新的、更加可靠的科学方法。
笛卡尔的生平和成就
01
02
生平:勒内·笛卡尔,出 生于1596年,是法国的 一位哲学家、数学家和 科学家。他的一生主要 在荷兰和法国度过,于 1650年去世。
成就
03
04
05
数学:笛卡尔引入了坐 标系的概念,发明了解 析几何学,为微积分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笛卡尔在书中总结了自己在哲学和科学领域的 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和观 点。
《谈谈方法》的主要内容
笛卡尔在书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 的哲学观点,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 要命题之一。
他还提出了“怀疑一切”的哲学方法 ,主张从普遍怀疑开始追求知识,通 过理性的思考和观察来建立可靠的知 识体系。
THANK YOU.
哲学:他提出了“我思 故我在”的哲学观点, 强调了怀疑和理性的重 要性。
科学:笛卡尔对气象学 、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 域都有所贡献,特别是 在光学和反射定律方面 。
02
《谈谈方法》概述
《谈谈方法》的出版和影响
1
《谈谈方法》是笛卡尔的第四部著作,首次出 版于1637年。
演绎法的讲解

演绎法的讲解演绎法是一种通过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在演绎法中,我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已有的事实和规律,推导出新的结论或推断。
演绎法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科学、数学、法律、哲学等各个领域。
下面将详细讲解演绎法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演绎法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它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实例,推导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例如,我们观察到一只猫是灰色的,另一只猫也是灰色的,那么我们可以推断出所有的猫都是灰色的。
这种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过程是演绎法的核心。
演绎法具有确定性和准确性。
由于演绎法是基于已有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推理,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确定的和准确的。
在演绎法中,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这种确定性和准确性使演绎法成为一种可靠的思维方法。
演绎法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科学领域,演绎法常常用于推导和验证理论。
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一些具体的实验结果,然后通过演绎法将这些实验结果推广到更广泛的情况下,从而得出一般的规律和理论。
例如,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的现象,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数学领域,演绎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推理方法。
数学家通过演绎法推导证明定理和公式。
例如,欧几里得几何就是一种基于演绎法的推理系统,通过一些基本的公理和定义,推导出各种几何定理。
在法律领域,演绎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法官通过观察和分析案件中的具体事实和证据,运用演绎法得出判决和裁决。
法律的推理过程往往是从特殊案例到普遍规则的演绎过程。
除了科学、数学和法律,演绎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通过观察天空的云朵和气温的变化,可以推断出天气的变化情况;通过观察某人的言行举止,可以推断出他的性格特点。
演绎法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总结起来,演绎法是一种通过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
它从特殊到一般,具有确定性和准确性。
演绎法在科学、数学、法律以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演绎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演绎法

演绎法演绎法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可以通过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结论。
它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实证证据的推理方法,通过观察现象和案例中的规律性、普遍性来推导出普遍的原则和结论。
演绎法在科学领域、法律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演绎法的核心思想是从特殊到一般,通过观察特定现象和具体案例,提炼出普遍的规律和原则。
它利用已知信息和逻辑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例如,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具体的数学问题和已知的定理,推导出一个普遍适用的数学原理。
演绎法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
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前提、推理规则和结论。
前提是已知的事实、规律或者案例,推理规则是根据逻辑规律进行推理的规则,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新的结论。
通过演绎法,我们可以从已知的前提出发,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这种推理过程是基于已知信息和逻辑规则,所以结论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然而,演绎法也有其局限性,它依赖于前提和推理规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前提或推理规则存在错误或遗漏,就会导致结论的不准确或不完整。
演绎法在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际现象和进行实验,总结出某种规律,然后运用演绎法将这些规律推广到更广泛的领域。
例如,物理学家通过观察物体的运动规律,总结出了牛顿运动定律,然后运用演绎法将这些定律推广到更广泛的物理现象中。
演绎法在法律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通过观察案件事实和证据,根据已有的法律规定和判例,进行逻辑推理,得出对案件的判断。
法官的判断必须基于演绎法,以确保判决的公正和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演绎法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时,可以通过观察已知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推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演绎法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演绎法是一种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通过观察现象和案例,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得出普遍的原则和结论。
演绎法在科学领域、法律领域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西方哲学家之笛卡尔

机械决定论
宇宙间充满了物质和运动。 运动就是机械运动。 物体的本性是空间广延性 “给我物质和运动,我将造出这个世 界。”
笛卡尔《几何学》首页
笛卡尔《哲学原理》
勒那·笛卡尔,欧洲文艺复 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 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笛卡尔<墓志铭>
这一名字在哲学殿堂里回想了三百多年,人们一直把 他供奉为欧洲哲学的始祖,理性主义的先驱。他给哲 学展示的不只是一个观点和结论,而是一个时代。
黑格尔称他为“近代哲学之父”, 罗素说他是“现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始祖 ”
——解决哲学问题的前提在于方法问题。笛卡尔从一 开始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四条方法论原则
1、“决不能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其为真的东西 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 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的呈现在我的心智, 是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
——确立了理性的权威,以理性来检验一切知识。检 验的标准是:清楚明白、无可置疑。
1616年来到巴黎,流连 于声色世界。1618年带 着仆人从军,周游世界, 遇到数学家皮克曼。
1828年移居荷兰,迁居过二十四次,换过十三个城市完 成主要的哲学著作
1629年到1633年,他总结了这些年来他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 开始撰写《论世界》(包括《论光》和《论人》)。在这本书里 他打算一步步地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比如行星的形成、重量、
潮汐、人体等 。此书在笛卡尔死后二十七年才出版 。
1648年他又写了论人体的描述,因为担心被迫害,差点儿亲手烧 掉手稿。1664年由他的朋友克莱尔色列以《论胎儿的形成》之书 名出版。《论人》和《论胎儿的形成》都是关于生理学的书。在 这两本书里,他把人完全看成是机器,人的五脏六腑就同钟表里 的齿轮和发条一样,拨上弦它就能动,而血液循环就是发动力, 外界所引起的感觉由神经传到大脑,在松果体里告知“动物精气” (也称“动物灵魂”),由动物精气发布对付的命令。
笛卡尔哲学概论

笛卡尔哲学概论前言在知识难辨真假的情况下,笛卡尔主张使用普遍怀疑的方法来清除一切稍有疑窦的东西,把所有可疑的知识排除出去,寻找不证自明无可置疑的基础。
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古代的怀疑主义,怀疑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怀疑而怀疑),而只是手段,笛卡尔正是要通过普遍怀疑去寻找那些不可怀疑的东西。
由此,笛卡尔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方法论笛卡尔排除不可靠的知识,寻找可靠知识所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作真的加以接受;第二条,把自己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自己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第四条,把一切情形尽可能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们确信毫无遗漏。
上述规则的第一条说明分析的必要性,指出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无可怀疑的、确定的“阿基米德点”;第二条说明分析是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分析的结果要尽可能地细致、细致到可以加以满意地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指出综合的过程,从分析的结果出发,由简单的确定的真理一步一步推导到复杂的道理;第四条指分析和综合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分析要彻底,综合也要全面,才能达到完全的真理。
这四条规则都没有经验感觉的地位,分析和综合都是理性的方法。
我思故我在1、首先,我们一向当作真实可靠的感性知识是不可靠的。
尽管感觉给予我们关于事物的许多信息,但是有时感官是会骗人的。
例如同一个物体由于远近不同,在感觉上就变成了不同的东西。
然而,尽管感官在事物远近、大小等方面有可能欺骗我们,但是在别的方面似乎没有理由怀疑它,例如我坐在火炉旁,穿着冬袍等等,我怎么能够否定这双手、这身体是我们的呢?然而这同样是可疑的。
因为我是人,我在睡觉的时候有可能做梦,我究竟是否坐在这里,是清醒的还是梦幻之中是不确定的,所以也是可以怀疑的。
笛卡尔

笛卡尔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者和唯理论的创始人,他既是哲学家也是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不仅其哲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科学史上亦有一席之地。
勒内·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拉丁语的名字为Renatus Cartesius)1596年3月31生于法国西北部都兰(Touraine)地区,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和大哥都是雷恩地区不列塔尼议会的参议员。
他10岁(一说8岁)进入耶稣会创办的拉·弗莱舍(La Fleche)公学学习,尤其对数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1614年离开拉·弗莱舍公学, 1616年在普瓦提埃(Poitiers)取得法律就业证书,1618年在荷兰加入了拿梭的摩利士王子的军队。
从1619年开始,笛卡尔专注于科学方法论的研究, 经过九年的实践和总结,将他的方法写成《指导心灵的规则》一书。
1629年他移居荷兰,潜心研究学术。
1637在荷兰莱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谈谈这种为了更好地指导理性并在各科学中探求真理的方法》(简称《谈谈方法》或《方法谈》),与《折光学》、《气象学》和《几何学》三篇论文一同发表。
笛卡尔的主要哲学著作《第一哲学沉思集》以拉丁语于1641年在巴黎出版(后来译成法语时题为《形而上学的沉思》),第一版里还附有六篇反驳和答辩。
笛卡尔最初将书送给索邦神学院(La Sorbonne),试图借助它的权威来论证该书思想的正确性,以利于出版,后来神学院的麦尔塞纳神父将该书分别送给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包括霍布斯和伽森狄)等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引起了来自神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两方面的批评, 由此组成了六组反驳。
后来笛卡尔对它们一一进行了答辩, 并将这些反驳和答辩与原书一同出版。
他的著作还有《论世界》(1633年写成,因伽利略遭到罗马教廷审讯而未敢发表)、《哲学原理》(1644)和《灵魂的激情》(1649)。
1649年9月笛卡尔应瑞典女王克里士蒂娜的邀请前往斯德哥尔摩讲学, 由于气侯寒冷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患肺炎于1650年2月21日逝世。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笛卡尔的哲学原理是指笛卡尔在其哲学体系中所建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这些原理包括怀疑论、分析法、演绎法和方法论等,它们对于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之一是怀疑论。
笛卡尔认为,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持怀疑的态度,将一切看似确定的观念和信念都置于质疑之中。
只有经过批判性的思考和逻辑分析,才能找到真正可靠的知识和真理。
这种怀疑论的精神在现代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还包括分析法。
分析法是一种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部分,逐步进行分析和解决的方法。
笛卡尔认为,通过对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和思考,可以逐渐揭示问题的本质和真相。
这种分析法在数学、逻辑学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对于解决复杂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还包括演绎法。
演绎法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通过运用逻辑规则和前提条件,从已知的真理推导出新的结论。
笛卡尔认为,通过演绎法,可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推理体系,从而推导出各种真理和结论。
演绎法在数学、逻辑学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是推理和证明的基础。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还涉及到方法论。
笛卡尔认为,正确的方法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关键。
他提出了一种以怀疑论为基础的方法论,即通过怀疑和分析的过程,逐步建立起一套可靠的知识体系。
这种方法论对于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强调了科学研究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结起来,笛卡尔的哲学原理包括怀疑论、分析法、演绎法和方法论等。
这些原理不仅在笛卡尔的哲学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现代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怀疑和分析,我们可以逐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真相;通过演绎,我们可以推导出各种真理和结论;通过正确的方法论,我们可以建立起一套可靠的知识体系。
这些原理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维工具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笛卡尔生平及著作 二、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 以方法论的四条原则为叙述主线 1、普遍怀疑是方法的起点 2、方法论的核心:普遍数学;直观和演绎 3、作为辅助工具的列举或归纳 4、分析和综合是方法的具体形式 三、笛卡尔方法论的地位与影响 四、对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的总结与评价
一、笛卡尔生平及著作
因此,直观应该有两个特点:一,直观的命
题必须是最清楚明白的,二、命题必须是同 时地(而不是相继地)整个地被理解。
除了直观以外,笛卡尔还提出一种认识方法
即演绎,“我们指的是从某些已经确知的事 物中必定推演出一切”的方法。
演绎同直观区别就在于:
1、演绎中包含着运动或某种前后相继的关系, 而直观中则没有; 2、演绎并不要求像直观所拥有的那种直接呈 现出来的证明,它的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 可说是记忆赋给它的; 3、第一原则只是由直观直接给予的,而相反, 要通过一系列的间接论证才能得来的结论只 是演绎提供的。
天文学、医学等,都是极可疑的,极不确定 的。 再次,上帝也可能是一个骗子(“恶魔论 证”)。
笛卡尔进行了一番彻底怀疑之后,发现有一
点是无可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一切”。 我在怀疑,所以我存在;我在受恶魔之骗, 那么我受骗,所以我存在;如果说我在怀疑 一切,而我自己却不存在,这是一个明显的 矛盾。怀疑是思想,因而“我思想,所以我 存在”(Cogito,ergo Sum)。这是一个无可 怀疑的事实。
注意:
笛卡尔的怀疑主义与哲学史上其它怀疑 主义的区别。 以理性为基础的怀疑主义、 有限度的怀疑主义、 有原则的怀疑主义、
笛卡儿由方法论的怀疑主义走向对知识确定
性的寻求,因此,进一步提出方法上的具体
要求或希望,那就是:一是把一般(普遍) 数学作为方法的理想模型;一是把直观和演 绎当作方法的实质内容。
2、方法的核心: 普遍数学;直观和演绎
第一个主张:一般(普遍)数学是方法的理想模型。
从何处能得到这种赖以获得确实的、无误的知 识的一般方法呢?“已知各门科学之中,只有算术 和几何可以免除虚假或不确实的缺点。” 笛卡尔发现,在许多数学家的著作中一些结论 和命题虽然是正确的,但他们在心灵中并没有足够 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那些事物是如此,他们是怎样 发现它们的。也就是说,数学家们没有研究科学发 现的逻辑,没有研究获得真理的方法。
4、分析与综合是方法的具体形式
第二条方法论原则体现的是分析 第三条方法论原则体现的是综合 这样,一个下降,一个上升,一个分析, 一个综合,构成了一个认识的总过程。
三、笛卡尔的方法论的地位与影响
1、对近代哲学的影响
斯宾诺莎(比如《伦理学》的写作); 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全面批驳了 洛克的经验主义白板说,捍卫理性主义的基 本原则 ); 康德(笛卡尔的天赋观念为康德的“知性范 畴”作了充分的准备,认为认识的“形式” 是先天的,这些先天的形式给予感性材料以 客观必然性)。
第一,归纳和演绎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理性方
法。 第二,充分认识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 第三,归纳和演绎不是认识的唯一方法。 第四,辩证的归纳和演绎也不是确认真理的 最终方法。
笛卡尔看到,除算术和几何学之外的一些科
学,其共同性就在于它们都研究“顺序” (order)和“度量(measurement)。”正是 这两点把各门研究统一起来了,使它们和数 学相关。所以,他想“应该由一门普遍的科 学,去解释所有我们能够知道的的顺序和度 量,而不考虑它们在个别科学中的应用。事 实上,通过长期使用,这门科学已经有了他 自身的专名,这就是数学或普遍数学。”
普遍数学(universal mathematics)和普通
数学(ordinary mathematics )的区分。
对数学种用质的方 式去观察世界的观点,而在承认世界的质的 统一性的前提下,用量的方式去观察世界。 因而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
1、普遍怀疑是方法的起点
“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 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 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 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 因此,笛卡尔首先要进行一次普遍的、彻底 的怀疑。
首先,感觉经验是不可靠,骗人的。
其次,一切研究各种复合物的科学如物理学、
二、笛卡尔的方法论思想—— 以方法论的四条原则为叙述主线
“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
当作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 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 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是:把握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 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条是:按主次顺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 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 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p16)
近代哲学所说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对立,一
般就是从培根和笛卡尔两个人开始的。 归纳主义抬高归纳,贬低演绎,把归纳看成 是万能的、唯一的认识方法,认为一切科学 理论都是靠归纳法得来的。而演绎主义则正 相反,把演绎看作是唯一可靠的认识方法, 认为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都是从先验的或 直观把握的原始原理推演出来的。
第二个主张:直观和演绎是方法的实质内容。
什么是直观?笛卡尔说;“我用直观一 词,指的不是感觉的易变的表象,也不是进 行虚假组合的想象所产生的错误判断,而 是„„即,纯净而专注的心灵中产生于唯一 的光芒——理性的光芒的不容置疑的构想, 这种构想出于更单纯而比演绎本身更为确定 无疑,尽管我们前面说过人是不可能作出谬 误的演绎的。”
2、对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
笛卡尔认为,整个世界“由在时间和空 间中进行的物质运动构成,而具有目的、情 感和第一性质的人,作为一个不重要的旁观 者,作为在这部伟大的数学戏剧之外的半真 实的结果,则被推离这部机器。” 这种机械论立场对后来的霍布斯和牛顿 的科学观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对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的 总结与评价
3、作为辅助工具的列举或归纳
《方法论》的第四条方法论原则说:“把 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 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这可以理解为笛卡儿针对上述直观方法 的缺陷而做出的补救措施 。
直观的局限在于:
1、有些真理并不能从起始的自明之理中直接 演绎出来; 2、直观并不能毫无遗漏地看清事物的序列中 的一切环节; 3、即使较简单事物序列的一切环节有可能全 部看清,我们的记忆在这个思维运动终结时 也往往不再可能恢复经历过的全部过程了。
勒奈· 笛卡尔(1596-1650)是法国17世纪著
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现代理性主义的创始 人,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黑格尔称他 为“现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主要著作
《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 《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 1985年 《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58年 《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商务印书馆 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