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合集下载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833“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复习提纲
一、数字电子技术
(1)基本原理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元件、电路、延时电路、变频电路、时序电路、程序电路、复杂数字系统设计,数字电
子技术在计算机硬件、通信系统、汽车集成电路、测控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2)数字电子基础知识: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数字信号
系统、数字误码分析、数字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模拟技术。

二、模拟电子技术
(1)基本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元器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调制电路、微扰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在机电系统、信号检测、信号分量、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2)模拟电子基础知识:模拟信号处理理论、模拟信号系统、模拟
信号测量、模拟信号分析、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模拟数字技术、模拟数字
转换技术。

三、计算机系统基础
(1)计算机系统基础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数字逻辑
电路,控制器,存储器,外设,中央处理器,算法,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调
试及维护。

2023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23年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主要涉及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四个科目。

一、数据结构部分:
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及其特征,算法的简单分析与时间/空间复杂度。

2. 线性表的概念特征及的实现。

3. 栈和队列的概念特征及实现,递归。

4. 多维数组与存储,特殊矩阵和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

5. 二叉树的性质及实现,线索二叉树,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哈夫曼树,堆的建立,插入和删除算法的实现。

6. 树与森林的概念,存储及操作算法。

7. 图的概念,存储表示,操作及应用的实现。

8. 查找的概念及典型查找算法的实现,哈希表。

9. 排序的概念及典型排序算法的实现。

二、操作系统部分:
1.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2. 进程与线程,处理机调度,进程同步与互斥(信息量,经典同步问题),死锁(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3. 内存管理(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虚拟内存管理(请求分页管理方式,页面置换算法)。

请注意,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可能根据不同的年份和专业有所调整,建议查看中国教育考试网或所在省份的招生考试网以获取最新、最准确的信息。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35分计算机网络25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80分(40小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70分IV考查内容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的实现,能够对算法进行基本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3.能够运用数据结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采用C或C++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二)线性表的实现1.顺序存储2.链式存储3.线性表的应用二、栈、队列和数组(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四)栈和队列的应用(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三、树与二叉树(一)树的基本概念(二)二叉树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二叉树的遍历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三)树、森林1.树的存储结构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3.树和森林的遍历(四)树与二叉树的应用1.二叉排序树2.平衡二叉树3.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四、图(一)图的基本概念(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1.邻接矩阵法2.邻接表法3.邻接多重表、十字链表(三)图的遍历1.深度优先搜索2.广度优先搜索(四)图的基本应用1.最小(代价)生成树2.最短路径3.拓扑排序4.关键路径五、查找(一)查找的基本概念(二)顺序查找法(三)分块查找法(四)折半查找法(五)B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六)散列(Hash)表(七)字符串模式匹配(八)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六、排序(一)排序的基本概念(二)插入排序1.直接插入排序2.折半插入排序(三)气泡排序(bubble sort)(四)简单选择排序(五)希尔排序(shell sort)(六)快速排序(七)堆排序(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 sort)(九)基数排序(十)外部排序(十一)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十二)排序算法的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考查目标】1.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采用邻接表存储的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类似于树的( )。

A.中根遍历B.先根遍历C.后根遍历D.按层次遍历正确答案:D解析: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类似于树的先序遍历;图的广度优先遍历类似于树的层次遍历。

2.图1-1中强连通分量的个数为( )。

A.2B.3C.4D.5正确答案:C解析:在有向图G中,如果两个顶点vi、vj间有一条从vi到vj的有向路径,同时还有一条从vj到vi的有向路径,则称两个顶点强连通。

如果有向图G的每两个顶点都强连通,称G是一个强连通图。

有向图的极大强连通子图,称为强连通分量。

本题中可以看出v2、v3、v4同属于一个连通分量,另外v1、v5、v6各自属于一个强连通分量,所以共有4个强连通分量。

3.在计算机中,微程序一般存放在( )。

A.主存储器B.存储器控制器C.控制存储器D.辅助存储器正确答案:C解析:微程序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选C。

注意存控与控存的区别,控存是用来存放微程序,而存控是用来管理协调CPU、DMA控制器等对主存储器访问的部件。

4.在I/O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

A.提高资源利用率B.提高系统吞吐量C.提高I/O设备与CPU的并行操作程度D.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正确答案:D5.已知循环冗余码生成多项式G(x)=x5+x4+x+1,若信息位为10101100,则冗余码是( )。

A.1101B.1100C.1101D.1100正确答案:B解析:(1)确定生成多项式G(x)=x5+x4+x+1,次数F5,对应位串110011。

(2)在信息位串后补5个0即10101100 00000,对应的多项式xrM(x),(3)用模2不借位除法,计算xrM(x)/G(x)的余数R(x),R(x)就是冗余码。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一)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一)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一)(总分:28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在计算机网络中,C.D.E、F采用对等连接方式,则 ____ 。

(分数:2.00)A.C只能充当主机B.D只能充当主机C.C和D都可能是服务器,也可能是主机√D.C只能是服务器,D只能是服务器解析:是中央台用于收发电子邮件的计算机的域名。

它的端口号是 ____ 。

(分数:2.00)A.80 √B.81C.79D.78解析:3.在域名解析过程中,本地域名服务器可以采用的查询方式是 ____ 。

(分数:2.00)A.迭代查询B.递归查询C.迭代查询或递归查询√D.顺序查询解析:4.FTP只提供文件传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务,它使用 ____ 。

(分数:2.00)A.TCP可靠的运输服务√B.UDP运输服务C.SMTP传输D.POP传输解析:5.一个邮件服务器( )。

(分数:2.00)A.既可以作为客户,也可以作为服务器√B.只能做服务器C.只能收邮件D.只能向用户发送邮件解析:6.下面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分数:2.00)A.万维网WWW使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I,来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B.在万维网WWW中,客户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之间交互使用的是HTTP协议C.只要使用:HTTP协议,就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任何万维网页面√D.为了在万维网上方便地查找信息,用户可使用各种的搜索工具(即搜索引擎)解析:7.下面哪些协议不是面向连接的’FCP协议 ____ 。

(分数:2.00)A.SMTPB.HTTPC.DNS √D.TELNET解析:8.TCP/IP参考模型中,下面不属于应用层的协议是 ____ 。

(分数:2.00)A.SMTPB.IP √C.SNMPD.TELNET解析:9.Internet上的3个传统的基本应用是 ____ 。

(分数:2.00)A.Telnet、FTP、EmailB.Telnet、FTP、WWWC.FTP、WWW、Email √D.WWW、BBS、SNMP解析:10.以下软件中 ____ 不是浏览器。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3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3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13(总分:12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单项选择题1-40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正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i=2j; while(i<n/3) i=i*3;(分数:2.00)A.0(log 2 n) √B.0(n)D.0(n 3 )解析:解析:考查时间复杂度。

在程序中,执行频率最高的语句为“i=i*3”。

设该基本语句一共执行了k 次,根据循环结束条件,有n>2*3 k≥n/3,由此可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3n)=O(lgn)=O(log 2n)。

注:题中k=log 3 n,又因log 3 n=lgn/lg3,即k的数量级为lgn,由此可知,在时间复杂度为对数级别的时候,底数数字的改变对于整个时间复杂度没有影响,也可一律忽略底数写为O(log 1 n)。

3.若以1234作为双端队列的输入序列,则既不能由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得到,也不能由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得到的输出序列是( )。

(分数:2.00)A.1234B.4132C.4231 √D.4213解析:解析:考查双端队列的操作。

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是两端都可以删除,只有一端可以插入的队列;输出受限的双端队列是两端都可以插入,只有一端可以删除的队列。

对于A,可由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也可由输出受限双端队列得到。

对于BCD,因为4第一个出队,所以之前输入序列必须全部进入队列。

对于B,在输入受限的双端队列中,输入序列是1234,全部进入队列后的序列也为1234,两端都可以出,所以可以得到4132;在输出受限双端队列中,输入序列全部入队,1肯定和2挨着,所以得不到4132。

87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878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浙江大学二○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计算机专业基础(A卷)编号878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第一部分:数据结构(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h为不带头结点的单向链表。

在h的头上插入一个新节点t的语句是:A.t->next=h; h=t;B. h=t; t->next==h;C.t->next==h->next; h=t;D. h=t; t->next==h->next;2、设一个栈的输入队列是1、2、3、4、5。

若第一个输出的元素是4,则最后一个输出的元素是:A. 1B. 5C. 1或5D. 以上都不是3、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和中序遍历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一定是:A.任一节点无左孩子B. 任一节点无右孩子C.只有一个根节点D. 不存在4、在一个用数组表示的完全二叉树中,根节点下标为1,那么下标为17和19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的下标是:A. 1B. 2C. 4D. 85、如果森林F采用“儿子-兄弟”表示法对应的二叉树是16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问:森林F中树的数目和最大树的节点个数分别是多少?A.2和8B. 2和9C. 4和8D. 4和96、下面关于m阶B树说法不正确的是:A.最低一层节点数一定大于其它各层节点数的总和;B.非叶结点均有不小于m/2个儿子;C.最大值一定在叶节点上;D.当插入一个数据项引起B树节点分裂后,树并不一定会长高一层。

7、若AVL树的节点数是21,则该树的高度至多是多少?(只有一个根节点的树高度为0)A. 4B. 5C. 6D. 78、设一段文本中包含对象{a,b,c,d,e},其出现次数相应为{3,2,5,1,1},则经过哈夫曼编码后,该文本所占总位数为:A.40B. 36C. 25D. 129、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 = {v1,v2,v3,v4,v5,v6},E = {<v1,v2>,<v1,v3>,<v2,v5>,<v2,v6>,<v3,v4>,<v3,v5>,<v4,v5>,<v5,v6>}。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模拟试卷1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无向图C=(V,E)和G’=(V’,E’),如果G’是G的生成树,则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G’是G的子图B.G’是G的连通分量C.G’是G的极小连通子图且V=V’D.G’是G的一个无环子图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B错误,因为连通分量是无向图的极大连通子图,其中极大的含义是将依附于连通分量中顶点的所有边都加上,所以,连通分量中可能存在回路。

2.如果X为负数,则已知[X]朴求[—X]补的方法是( )。

A.[X]补各值保持不变B.[X]补符号位变反,其他各位不变C.[X]补除符号位外,各位变反,末位加1D.[X]补连同符号位一起各位变反,末位加1正确答案:D解析:[-X]补被称为[X]朴的机器负数,由[X]补求[-X]补的过程称为对[X]补变补(求补),这是做减法运算时必须要完成的操作。

[归纳总结]不管X的真值为正或为负,已知[X]朴求[-X]补的方法是:将[X]补连同符号位一起求反,末尾加“1”。

[X]补表示的真值如果是正数,则变补后[-X]补所表示的真值变为负数;反过来,[X]补表示的真值如果是负数,则变补后[-X]朴所表示的真值变为正数。

[解题技巧]此题容易错选选项C。

如果除符号位外,各位变反,末位加1,得到的是[x]原而不是[-X]补,且只有x为负数时成立。

3.在I/O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

A.提高资源利用率B.提高系统吞吐量C.提高I/O设备与CPU的并行操作程度D.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正确答案:D4.假设T是从磁盘输入一块数据到缓冲区需要的时间,C是CPU对一块数据进行处理的时间,而M是将一块数据从缓冲区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

当一用户进程要按顺序访问的方式处理大量数据时,请问在单缓冲和双缓冲的情况下,系统对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分别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
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数据结构部分(占60%)
【考试范围】
线性表(包括队列、堆栈等特殊线性表)的基本逻辑结构特征理解与应用;线性表(包括队列、堆栈等特殊线性表)的物理存贮结构;特殊矩阵的存贮及应用;树、图等非线性结构的基本逻辑结构特征理解与应用;树、图等非线性结构的物理存贮结构。

排序与查找算法;一些算法的设计与时间复杂度分析。

【具体内容】
一绪论
1引言
2 什么是数据结构
3 相关基本概念和术语
4 算法的基本特征
5 算法分析相关概念
二线性表
1 线性表的概念,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基本操作
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静态分配,动态分配
3 顺序表的插入删除算法,移动元素次数分析
4 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引出单链表的结构类型定义
5 单链表的算法:生成先进先出单链表,后进先出单链表
6 单链表的算法:生成不带表头的递增有序单链表,生成带表头的递增有序单链表
7 单链表的算法: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结点;删除指定值的结点;在指定位置删除一个结点;
8 单链表的合并:两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合并成一个递增有序的单链表
9 循环链表的概念,双向循环链表的概念,插入和删除结点
10 多项式的链表表示,算法思想
三栈和队列
1 栈的相关概念与特性
2 顺序栈的基本操作
3 链式栈的基本操作
4 栈的应用
5 队列的相关概念
6 链式队列的基本操作
7 顺序队列的基本操作
四数组
1 抽象数据类型数组的说明
2 数组的物理结构
3 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对称矩阵与三对角矩阵的压缩存储
4 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三元组顺序表与十字链表
5 稀疏矩阵的运算(转置算法)
6 广义表的概念:概念、物理结构、递归算法
五树与二叉树
1 树的有关概念
2 二叉树的定义与性质
3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4 二叉树的遍历
5二叉树遍历的应用
6 树的存储结构
7 树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
8 树与森林的遍历
9 哈夫曼树
10、哈夫曼算法
六图
1 图的定义及术语
2 图的物理存贮结构: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和邻接多重表
3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遍历与广度优先搜索遍历
4 图的连通性问题:DFS与BFS生成树、强连通分量的求解,最小生成树
5 有向无环图及应用: 拓扑排序、关键路径
6 最短路径:迪杰斯特拉算法、弗洛伊德算法
七查找
1 查找问题概述
2 顺序查找法
3 折半查找法
4 分块查找法
5 二叉排序树查找法
6 平衡二叉排序树查找法
7 B-树查找法和B+树查找法
8 键树查找法
9 哈希查找法
八排序
1 查找问题概述、插入排序法
2 交换排序法
3 选择排序法
4 归并排序法
5 基数排序法
计算机网络部分(占40%)
【考试范围】
重点考查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计算机网络核心的两种数据交换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化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度量指标、四种主流的因特网应用的工作原理(万维网/电子邮件/域名解析/P2P)、数据可靠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数据传输中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计算机网络中的三种设备标识方式(域名/IP地址/MAC地址)及其映射关系、端口的概念和TCP/UDP 的工作原理、IP协议和路由协议、共享信道的协调方法和以太网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的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等内容。

【具体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1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和功能
2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3 因特网核心的数据交换方式
4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模型及相关概念
5 OSI/RM模型和TCP/IP模型
二应用层
1 应用层协议的原理及网络应用模型
2 Web应用和HTTP协议
3 因特网中的电子邮件
4 域名服务DNS
5 P2P文件共享
三运输层
1 运输层的工作原理和提供的服务
2 多路复用与多路分解
3 UDP协议和TCP协议的报文结构和工作机制
4 可靠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及其在TCP协议中的应用
5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TCP协议中的应用
6 流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TCP协议中的应用
四网络层
1 网络层的工作原理及其提供的服务
2 虚电路和数据报网络的工作原理及对比
3 路由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4 IP地址的分类、子网划分和CIDR的工作原理
5. IPv4分组结构及转发机制
6 NAT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7 ARP、DHCP和ICMP协议
8 选路算法:RIP、OSPF和BGP-4
9 IP组播的概念和IP组播地址
10 IPv6地址、数据报格式和邻居发现协议
五数据链路层和以太网
1 数据链路层的工作原理及其提供的服务
2 差错检测和纠错技术
3 多址访问协议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4 链路层的编址方式
5 以太网
6 集线器和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7 点对点协议PPP
8 虚拟局域网
六无线网络和移动网络
1 无线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
2 无线链路和网络特征
3 802.11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4 无线局域网中的多址访问协议
5 移动I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