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各类润滑脂

如何正确选择各类润滑脂
如何正确选择各类润滑脂

如何正确选择各类润滑脂

1)皂基润滑脂

皂基润滑脂占润滑脂的产量90%左右。使用最广泛。最常使用的有钙基、钠基、锂基钙钠基、复合钙基等润滑脂。复合铝基、复合锂基润滑脂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两种脂是有发展前景的品种。

(1)钙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或合成脂肪酸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

滴点在75~100℃之间,其使用温度不能超过60℃,如超过这一温度,润滑脂会变软甚至结构破坏不能保证润滑。

具有良好的抗水性,遇水不易乳化变质,适于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各种机械部件的润滑。

具有较短的纤维结构,有良好的剪断安定性和触变安定性,因此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防护性能。

(2)钠基润滑脂,是由天然或合成脂肪酸钠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

具有较长纤维结构和良好的拉丝性,可以使用在振动较大、温度较高的滚动或滑动轴承上。尤其是适用于低速、高负荷机械的润滑。因其滴点较高,可在80%或高于此温度下较长时间内工作。

钠基润滑脂可以吸收水蒸气,延缓了水蒸气向金属表面的渗透。因此它有一定的防护性。

(3)钙钠基润滑脂。具有钙基和钠基润滑脂的特点。

有钙基脂的抗水性,又有钠基脂的耐温性,滴点在120℃左右,使用温度范围为90~100℃。

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全性和泵输送性,可用于不太潮湿条件下的滚动轴承上。

最常应用的是轴承脂和压延机润滑脂,可用于润滑中等负荷的电机,鼓风机、汽车底盘、轮毂等部位滚动轴承。

(4)锂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石油润滑油制成的,称为合成锂基润滑脂。

因锂基润滑脂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被广泛地用于飞机、汽车、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滴点高于180℃,能长期在120℃左右环境下使用。具有良

好的机械安定性,化学安定性和低温性,可用在高转速的机械轴承上。具有优良的抗水性,可使用在潮湿和与水接触的机械部件上。锂皂稠化能力较强,在润滑脂中添加极压、防锈等添加剂后,制成多效长寿命润滑脂,具有广泛用途。

(5)复合钙基润滑脂。用脂肪酸钙皂和低分子酸钙盐制成的复合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耐温性好,润滑脂滴点高于180℃,使用温度可在150℃左右。

具有良好的抗水性,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具有较好的极压性,适用于较高温度和负荷较大的机械轴承润滑。复合钙基润滑脂表面易吸水硬化,影响它的使用性能。

(6)复合铝基润滑脂。是山硬脂酸和低分子有机酸(如苯甲酸)的复合铝皂稠化不同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固有良好的各种特性,适用于各种电机、交通运输、钢铁企业及其他各种工业机械设备的润滑。只有短的纤维结构,良好的机械安定性和泵送性。因其流动性好。适用于集中润滑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可以用于较潮湿或有水存在下的机械润滑。

(7)复合锂基润滑脂。是由脂肪酸锂皂和低分子酸锂盐(如壬二酸,癸二酸,水杨酸和硼酸盐等)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共结晶。稠化不同粘度石油润滑油制成,广泛应用于轧钢厂炉前辊道轴承,汽车轮轴承、重型机械、各种高沮抗磨轴承以及齿轮、涡轮、蜗杆等润滑。具有高的滴点,具有耐高温性;复合皂的纤维结构强度高,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有长的使用寿命;有良好的抗水淋特性,适于潮湿环境工作机械的润滑,如轧钢机械等。

2)无机润滑脂

主要有膨润土润滑脂及硅胶润滑脂两类。表面改质的硅胶稠化甲基硅油制成的润滑脂,可用于电气绝缘及真空密封。膨润土润滑脂是由表面活性剂(如二甲基十八烷基苄基氯化铵或氨基酰胺)处理后的有机膨润土稠化不同粘度的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适用于汽车底盘、轮轴承及高温部位轴承的润滑,它具有以下特点。

膨润土润滑脂没有滴点,它的耐温性能决定于表面活性剂和基础油的高温性能,它的低温性能决定于选用的基础油类型。稠化剂的用量对脂的低温性能也有影响。

具有较好的胶体安定性,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随表而活性剂的类型而异。

对金属表面的防腐蚀性稍差。因此,润滑脂中要添加防锈剂以改善这个性能。

3)有机润滑脂

各种有机化合物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各具有不同的特性,这些润滑脂大都作特殊用途。如阴丹士林、酞菁恫稠化合成润滑油制成高温润滑脂可用

于200~250℃工况;含氟稠化刑如聚四氟乙烯稠化氟碳化合物或全氟醚制成的润滑脂,可耐强氧化刑,作为特殊部件的润滑。又如聚脲润滑脂可用于抗辐射条件下的轴承润滑等。

聚脲润滑脂是由聚脲稠化剂稠化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耐高温性能好,在25~225℃宽温范围内脂的稠度变化不大,又由于稠化剂分子中不含金属离子,消除了高温下金属对润附油的催化作用,所以氧化安定性好;脲基脂在149℃,10.000R/MIN条件下,轴承运转寿命超过4000小时。聚脲脂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种广泛用途的产品,用于钢铁工业高洗部位的润滑,用于食品工业和电力、电子工业,以及长寿命的密封轴承的润滑。

工程机械润滑脂的选择

在强化学介质环境下,应选用如氟碳润滑脂这样的抗化学介质的合成油润滑脂。

(5)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供脂方式相适应

属集中供脂时,应选择00~1号润滑脂;对于定期用脂枪、脂杯等加注脂的部位,应选择1~3号润滑脂;对于长期使用而不换脂的部位,应选用2号或3号润滑脂。

(6)所选润滑脂应与摩擦副的工作状态相适应

如在振动较大时,应用粘度高、粘附性和减振性好的脂,如高粘度环烷基或混合基润滑油稠化的复合皂基润滑脂。

(7)所选润滑脂应与其使用目的相适应

对于润滑用的脂须按摩擦副的类型、工况、工作状态、环境条件和供脂方式等的不同而作具体选择;对于保护用的脂,应能有效地保护金属免受腐蚀,如保护与海水水接触的机件,应选择粘附能力强、抗水能力大的铝基润滑脂;一般保护用脂可选用固体烃稠化高粘度基础油制成的脂。对于密封用脂,应注意其抵抗被密封介质溶剂的性能。

(8)所选润滑脂应尽量保证减少脂的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锂基脂、复合皂基脂、聚脲脂等多效通用的润滑脂。这样,既减少了脂的品种,简化了脂的管理,且因多效脂使用寿命长而可降低用脂成本,减少维修费用。

轴承润滑脂相关知识

轴承润滑脂相关知识 概要 轴承润滑脂就是用在轴承上的润滑脂,起到润滑,降温,抗压,延长轴承寿命等作用。这里面有两个概念,首先它是润滑脂,不是润滑油,说明它的形态是油脂状半固体,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其次是针对轴承使用的,那么针对齿轮使用的,针对液压系统使用的润滑脂就不是轴承润滑脂。 轴承润滑脂也是润滑脂的一种,它是用在轴承上的润滑脂。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轴承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锂、钠、钙、铝、锌等金属皂,也用钾、钡、铅、锰等金属皂。常见的皂基脂如铁霸MEGALUBE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铁霸BLACK MAGIC磺化钙基复合润滑脂等。非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石墨、炭黑、石棉等。 主要指标 主要质量指标是滴点、针入度、灰分和水分等。用来评价轴承脂胶体稳定性的指标为分油试验、滚动轴承性能试验等。滚筒试验是测试滚压作用下稠度变化的试验方法。流动性试验是评价在低温下轴承脂可泵送性的试验方法。抗水淋性试验是评价轴承脂对水淋洗出的抵抗能力的试验方法。胶体安定性是轴承脂在贮存和使用中保持胶体稳定,液体矿油不从脂中析出的性能。机械安定性是表示轴承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性能。滚珠轴承扭矩试验是评价轴承脂低温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典型的轴承润滑脂的技术指标表格如下: (美国TRIPAK MEGALUBE极压复合锂基润滑脂技术指标)

主要作用 轴承润滑脂的使用,其目的是使轴承滚动面及滑动面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以防止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轴承内部摩擦及磨损,防止烧粘,滑脂对轴承作用如下: (1)减少摩擦及磨损:在构成轴承的套圈。滚动体及保持器的相互接触部分,防止金属接触,减少摩擦。磨损。 (2)延长疲劳寿命:轴承的转动疲劳寿命,在旋转中,滚动接触面润滑良好,则延长。反之,油粘度低,润滑油膜厚度不好,则缩短。 (3)排出摩擦热。冷却:循环给油法等可以用油排出由摩擦发生的热,或由外部传来的热,达到冷却的效果。防止轴承过热,防止润滑油自身老化。 (4)其他:还有防止异物侵入轴承内部,或防止生锈。腐蚀之效果。 主要分类 1、有机硅脂 有机硅硅脂是以硅油作为基油,添加增稠剂、填料及性能改进剂配制而成的脂状物。将上述各组份置入真空捏合机中,在加热及减压下混合均匀,然后用三辊机进一步研磨,经脱泡处理后包装。 2、锂基润滑脂 锂基润滑脂是由天然脂肪酸(硬脂酸或12-羟基硬脂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或合成润滑油制成,而合成锂基润滑脂是由合成脂肪酸锂皂,稠化中等粘度的矿物润滑油制成。常见立即润滑脂如铁霸绿油脂,铁霸TM COMPLEX合成复合锂基润滑脂等。铁霸TM COMPLEX合成复合锂基润滑脂是采用聚α 烯烃(PAO) 合成基础油加入复合锂皂基中调配而成.具备出众的低温泵送性能、低温启动和启动扭矩较低、良好的抗水性能、粘附性以及剪切稳定性。 3、膨润土润滑脂 膨润土润滑脂是由经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的有机膨润土稠化中粘度或高粘度矿油制成,适用于车底盘、驾驶舵、万向节、水泵、轮毂以及轴承的润滑。膨润土润滑脂使用最广泛的莫过于铁霸红油脂。铁霸红油脂是使用最高质量的链烷烃基础油和膨润土,由特别配方独特工艺调配而成。在极高压和高温环境下能保持良好的抗剪切安定性和持久性。具有优良的防腐蚀性、防盐雾性、耐蒸汽性、抗氧化性、耐灰尘和耐风化。铁霸红油脂亦是少数能够承受重负载和承受梯姆肯289.5N抗压能力的油脂。铁霸红油脂含有特殊EP 极压添加剂,在高温环境下不会熔解,瞬态最高工作温度为593℃。 4、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 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等组成,其稠化剂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高碱性非牛顿体磺酸钙,另一部分是复合钙皂,他们之间既有物理混合,又有化学缔合。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最典型的要数铁霸黑油脂和铁霸TP2000系列润滑脂。美国铁霸TP2000系列复合磺化钙润滑脂是采用国际最先进之技术,配合以复合磺化钙皂之特殊工艺调配而成。它具备有优越的机械安定性,很高的负载能力,优越防水性及抗氧防腐蚀性,更同时具有显著的耐高温性能。比其他的高温润滑脂如复合锂基润滑脂,复合铝润滑脂及聚脲润滑脂等,在性能上更胜一筹,是一系列全新研制的润滑产品。 5、铝基润滑脂 铝基润滑脂是由硬脂酸铝皂稠化矿物油或合成脂肪酸复合铝皂稠化润滑油制得,滴点高,机械和胶体安定性好,适用于铁路机车、汽车、水泵、电机等各种轴承润滑,适用于150~180℃的高温下。具有高

电动机润滑脂的分类及选用

电动机润滑油脂的选用 1.3#通用锂基脂和3#二硫化钼通用锂基脂有何区别? 运用中应该注意的: 1、二硫化钼具有较好的抗水、较好的机械安定性和耐压性,主要用于较重负荷的机械的润滑。 2、二硫化钼对铜及其合金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不适合用铜管输送,会导致管路堵塞而引起缺油事故。 3、不适合用于铜合金制造的蜗轮蜗杆组,会由于腐蚀而导致断齿。 4、不适合用于铜合金做保持架的滚动轴承,会由于腐蚀而导致保持架断裂。 5、有铜及其合金制造的部位需要润滑时,最好都不要选用含有二硫化钼的润滑产品。这是有很多设备事故作教训的。 2.锂基润滑脂的特点如下: (1)锂基润滑脂,特别是12—经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只有两个相交温度,第一个相交温度(即从伪凝胶态到凝胶态)一般在170℃以上,第二个相变温度(即从凝胶态到溶胶态)一般在200℃以上,因此,当选用适宜的矿油时,可以长期使用在120℃或短期使用到150℃。 (2)锂基润滑脂,特别是12—经基硬脂酸锂稠化的润滑脂,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见其皂纤维形成双股的、缠结在一起的扭带状,因此,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

(3)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12—经基硬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烷烃的吸附热,发现12—羧基顶脂酸锂和硬脂酸锂,对皂纤维表面液相的结合强度,及对晶格内液相结合强度都是较大的,因此,锂基润滑脂具有较好的胶体安定性。 (4)碱金属中的程对水的镕解度较小,因此,锂基润滑脂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可以便用于潮湿和与水接触的机械部位。 锂皂,特别是12—轻基硬脂酸锂皂,对矿油或合成油的稠化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锂基润滑脂与钙钠基润滑脂相比,稠化剂量可以降低约1/3,而使用寿命可以延长一倍以上。 锂基润滑脂,特别是以12—疑基硬脂酸锂皂稠化的调滑脂,在加有抗氧化剂、防锈剂和极压剂之后,就成为多效长寿命通用润滑脂,可以代替钙基消滑脂和钠基润滑脂,用于飞机、汽车、坦克、机床和各种机械设备的轴承润滑。 3#二硫化钼锂基脂是一种多效长寿命润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安定性、防锈性及氧化安定性、胶体安定性、氧化安定性、热稳定性、抗水性及极压抗磨性能。二硫化钼锂基脂适用于工作环境温度在-20℃~180℃范围内的轧钢机械、建筑机械、重型起重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种重负荷机械设备的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3.锂基脂和3#二硫化钼通用锂基脂有何区别? 3#二硫化钼通用锂基脂特性: 具有良好的极压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优良的润滑效能,还具有抵抗冲击负荷和振动负荷的优越性能。执行标准:SH/T0587-94 适用: 适用各种高温高负荷的汽车、机床、电机、搅拌机

轴承润滑脂的添加方法

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由于电机的种类繁多,结构和用途各异,因而电机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电机的故障与电机设计和制造的质量有关,与电机的使用条件,工作方式及使用维护因素等都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电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但若由于装配不良,使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就容易发生故障而造成损坏,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过热和产生异响的原因及处理 轴承是电机中较容易磨损的零件,也是负载较重的部分,因而轴承的故障也较多。随着轴承种类的不同,故障现象也有所不同,现分别加以叙述。 一.滚动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1.滚动轴承安装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不仅取决于轴承本身的制造精度,还和与他配合的轴和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选用的配合以及安装正确与否有关。一般卧式电机中,装配良好的滚动轴承只承受径向应力,但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过紧,即过盈大时,则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变得过小,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这样,转动就不灵,运行中就会发热。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松,或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则轴承内圈与轴,或轴承外圈与端盖,就会发生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发热,造成轴承的过热。通常,标准中将作为基准零件的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移至零线以下,这对同一个轴的公差带与轴承内圈形成的配合,要比它与一般基准孔形成的配合要紧的多。 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一般基准轴公差带的位置相同,也在零线下方,但轴承外圈平均外径的公差值也是特殊规定的。所以同一个孔的公差带与轴承外圈形成的配合,与一般圆柱体的基轴制配合也不完全相同。滚动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因为作用于滚动轴承外圈上的负荷是局部负荷,这种负荷仅被外圈滚道的下部区域所承受,故选用滚动轴承的配合时,应使配合面间存在不大的过盈或不大的间隙。这样,在电机运行时,受到冲击或振动的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可以产生间歇性的转动,从而避免轴承外圈的局部磨损,提高轴承寿命。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机转子温度升高时,轴伸长有可能。正确的配合公差见下表。 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紧,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紧时,可采用新加工的方法使配合合适。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时,可采用喷涂金属或镶套的方法来弥补。 2.润滑脂不合适、质量差、加得太多或太少润滑脂选得合适与否将影响到轴承能否正常工作。选用时,主要掌握电机轴承温度以及是否亲水两个条件。可根据电机安装地点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清洁还是多尘,以及运行中轴承的最高工作温度等情况选用。必要时,夏、冬季使用的润滑脂也应有所区别,因为有的地方夏冬季的温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的润滑脂。当使用钙基或钠基润滑脂时,每运行1000-1500小时要添加一次润滑脂,运行累计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当使用二硫化钼时,添加和换油的时间可以延长。锂基润滑脂是一种具有耐高温(150℃)和低温(-60℃)、耐高速、耐负荷、耐水性能的润滑脂,当在冬季时,可选用1号锂基润滑脂,在夏季时可用2、3号锂基润滑脂。 如果润滑脂选得不合适或使用维护不当,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已经变质,或混入了灰尘、杂质等都有可造成轴承发热。润滑脂加得过多或过少也会造成轴承发热,因为润滑脂过多时,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而润滑脂加得过少时,则可能出现干摩擦而发热。因此,必须调整润滑脂用量,使其约为轴承室空间体积的1/2-1/3。对不合适的或变了质的润滑脂应清洗干净,换上合适的和洁净的润滑脂。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教学文稿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2?-; 3 4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 1 3 盖只填空间的-?3; 3 4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min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 ;在转速小于 1500r/min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 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0.005DB 式中Q 填充量,g; D 轴承外径,mm B 轴 承宽度,mm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0.01dB 式中Q—填充量,cm; D 轴承外径,mm B --- 轴承宽度,mm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i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0.005dB 3 式中Q补加润滑脂的量,cm; d --- 轴承的内径,mm; B --- 轴承的宽度,mm

滚动轴承脂润滑方式介绍

滚动轴承脂润滑方式 1、特点。 优点:⑴润滑装置简单。如果使用密封轴承或者不需要补充脂的非密封轴承,则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润滑装置。相比之下,油润滑系统需要油泵、油管、油箱等,要复杂得多。 ⑵润滑脂不易泄漏,轴承的密封结构比较简单。 ⑶轴承的维护、保养方便。 ⑷润滑脂有密封作用.可防止外部灰尘,水分和其它杂质侵入轴承。 ⑸容易提高机械装置的清洁度。 缺点: ⑴轴承摩擦大,散热不好,允许的转速比较低。 ⑵温度很高时,润滑脂的基础油会加快蒸发和氧化变质。润滑脂的胶体结构也会变化而加速分油。随着温度升高,润滑脂寿命迅速降低。大部分润滑脂的使用温度与寿命的关系是:每当轴承温度升高10~15℃,润滑脂的寿命下降 l/2。因此,除特殊的高温润滑脂外,一般润滑脂不能在高温下作用。 ⒉润滑脂组成及其作用 ????? 基础油:约占75~95%稠化济约占5~20%添加剂 各部分的作用: ⑴基础油:采用矿物油,或者合成油。润滑脂的润滑性能主要由

基础油的润滑性能所决定。基础油的粘度对轴承内油膜的形成和油膜的承载能力、轴承寿命影响很大。 ⑵稠化剂:分皂基和非皂基两种。皂基稠化剂有锡基、钠基、铝基、铅基等多种。稠化剂的种类影响润滑脂的滴点、耐水性。稠化剂以纤维状态分散于基油中,纤维互相交织成网,并把油吸附和固定在网中,使油成膏状。 ⑶添加剂:后边讲 ⒊针入度:润滑脂的稠度用针入度表示,它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针入度的规定是指将质量150g 的圆锥体在5s内沉入温度为25℃的润滑脂内的深度,以1/10mm为单位。 针入度用以表示润滑脂的“软度”,反映使用中的流动性。 针入度数值越小,表示润滑脂越稠;针入度越大,表示润滑脂越稀。 润滑脂的流动性取决于润滑脂的粘度和稠度。粘度越大,稠度越大,润滑脂的流动性越差。对低温下脂润滑的轴承,要求低温起动性能,需要保证在低温下脂的流动性。针入度与轴承使用条件关系见表7-5。 ⒋滴点:润滑脂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由半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

轴承润滑脂的添加方法

轴承润滑脂的添加方法 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由于电机的种类繁多,结构和用途各异,因而电机出现的故障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电机的故障与电机设计和制造的质量有关,与电机的使用条件,工作方式及使用维护因素等都有关。在正常情况下,电机的使用寿命可达15年以上;但若由于装配不良,使用不当或缺乏必要的日常维护,就容易发生故障而造成损坏,从而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轴承过热和产生异响的原因及处理 轴承是电机中较容易磨损的零件,也是负载较重的部分,因而轴承的故障也较多。随着轴承种类的不同,故障现象也有所不同,现分别加以叙述。 一(滚动轴承过热的原因及处理 1(滚动轴承安装不正确,配合公差太紧或太松滚动轴承的工作性能不仅取决于轴承本身的制造精度,还和与他配合的轴和孔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选用的配合以及安装正确与否有关。一般卧式电机中,装配良好的滚动轴承只承受径向应力,但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紧,或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过紧,即过盈大时,则装配后会使轴承间隙变得过小,有时甚至接近于零,这样,转动就不灵,运行中就会发热。如果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过松,或轴承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则轴承内圈与轴,或轴承外圈与端盖,就会发生相对转动,产生摩擦发热,造成轴承的过热。通常,标准中将作为基准零件的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移至零线以下,这对同一个轴的公差带与轴承内圈形成的配合,要比它与一般基准孔形成的配合要紧的多。 轴承外径的公差带与一般基准轴公差带的位置相同,也在零线下方,但轴承外圈平均外径的公差值也是特殊规定的。所以同一个孔的公差带与轴承外圈形成的配

合,与一般圆柱体的基轴制配合也不完全相同。滚动轴承外圈与端盖的配合一般采用过渡配合。因为作用于滚动轴承外圈上的负荷是局部负荷,这种负荷仅被外圈滚道的下部区域所承受,故选用滚动轴承的配合时,应使配合面间存在不大的过盈或不大的间隙。这样,在电机运行时,受到冲击或振动的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可以产生间歇性的转动,从而避免轴承外圈的局部磨损,提高轴承寿命。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机转子温度升高时,轴伸长有可能。正确的配合公差见下表。 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紧,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紧时,可采用新加工的方法使配合合适。当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滚动轴承的外圈与端盖配合过松时,可采用喷涂金属或镶套的方法来弥补。 2(润滑脂不合适、质量差、加得太多或太少润滑脂选得合适与否将影响到轴承能否正常工作。选用时,主要掌握电机轴承温度以及是否亲水两个条件。可根据电机安装地点是潮湿还是干燥,是清洁还是多尘,以及运行中轴承的最高工作温度等情况选用。必要时,夏、冬季使用的润滑脂也应有所区别,因为有的地方夏冬季的温度相差很大,必须使用不同的润滑脂。当使用钙基或钠基润滑脂时,每运行1000-1500小时要添加一次润滑脂,运行累计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当使用二硫化钼时,添加和换油的时间可以延长。锂基润滑脂是一种具有耐高温(150?)和低温(-60?)、耐高速、耐负荷、耐水性能的润滑脂,当在冬季时,可选用1号锂基润滑脂,在夏季时可用2、3号锂基润滑脂。 如果润滑脂选得不合适或使用维护不当,润滑脂质量不好或已经变质,或混入了灰尘、杂质等都有可造成轴承发热。润滑脂加得过多或过少也会造成轴承发热,因为润滑脂过多时,轴承旋转部分和润滑之间会产生很大的摩擦;而润滑脂加得过少时,则可能出现干摩擦而发热。因此,必须调整润滑脂用量,使其约为轴承室空间体积的1/2-1/3。对不合适的或变了质的润滑脂应清洗干净,换上合适的和洁净的润滑脂。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 润滑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滚动轴承润滑脂的消耗量及润滑制度 ①滚动轴承润滑脂消耗量 一般灌注式润滑的球和滚子轴承装填润滑脂要注意: (1)装在水平轴上的一个或多个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和轴承之间的空隙 (如用多个轴承),但外盖里的空隙只填全部空间的32~4 3; (2)装在垂直轴上的轴承,要填满轴承里面,但上盖只填空间的一半,下盖只填空间的31~4 3; (3)在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低速和中速轴承,要把轴承和盖里的全部空间填满。 上述是一般装填润滑脂的参考数据。要注意的是装脂量太多,轴承运行容易发热,温升很高。所以轴承转速越高,则润滑脂装人量应适当减少。当滚动轴承转速在1500r /min 以上时,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30%~50%;在转速小于1500r /min 的装脂量占滚动轴承箱容积的60%~70%。 由于润滑脂质量不断提高,既可延长加脂间隔周期又可以大大减少装入量。高质量润滑脂填充人滚动轴承内、外座圈、滚动体滚道之间的空间,轴承盖以内的空间不再填装润滑脂,这种加填脂的方法称为”空毂润滑”。不少单位在汽车的车轮轴承内采用工业锂基脂,做空毂润滑试验,取得一定效果,并节约了大量润滑脂。但要注意采用”空毂润滑”时,要求机械安定性和胶体安定性好的高质量润滑脂。否则使用中容易流失,难以保证良好润滑。采用”空毂润滑”应先试验,取得效果和经验后再行普及或推广。高温及环境污染严重的滚动轴承不宜采用空毂润滑。 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一些公式计算,可大致估计求得。 不区别轴承类型,仅从轴承尺寸(外径和宽度)估算填充量的公式 Q = 式中 Q ——填充量,g ;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也有人利用下面公式估算 Q = 式中 Q ——填充量,cm 3; D ——轴承外径,mm ; B ——轴承宽度,mm 。 可以看出利用内径计算的公式比较合理一些,因为只要给出轴承型号,就可知道轴承的内径,可以立即算出来。另外算出来的是体积,因为对于矿物油、硅油、氟油的润滑脂其密度是不一样的,所以利用轴承内径来计算填充量比较更切合实际一些。 轴承第二次加脂量的估计公式。 轴承运转一段时间之后,需要补加润滑脂,究竟加多少合适,德国KI üBEI 之公司给出了一个估算公式 Q =

全国润滑脂量的需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润滑脂产量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已超越美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的润滑脂生产大国。1985年,我国润滑脂产量还只有7.8万吨,2010年中国润滑脂产量达到33.6万吨。并每年以5%-6%的年增长率增加,其增长率比普通润滑油快一倍。而且润滑脂的产品结构也趋于合理,2009年我国润滑脂产量中,锂基润滑脂产量最高,达22.9万吨,占到了润滑脂总产量的71.1%;复合锂基润滑脂产量为4.38万吨,所占比重为13.61%;脲基润滑脂产量为1.23万吨,所占比重为 3.82%;近年来,我国润滑脂行业在大力改进和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性能的同时,积极推广应用高性能复合皂基脂和非皂基脂,尤其是复合锂基脂、聚脲基脂和生物降解润滑脂,这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润滑脂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不仅如此,润滑脂的生产规模集约化程度也显著提高。虽然国内润滑脂市场仍然是大、中、小企业并存,但是涌现出了一批生产规模为1万~7万吨/年大型润滑脂生产企业,构成了中国润滑脂工业的中坚力量。这些大型企业的产量占到全国润滑脂总量的60%以上。 但我国的润滑脂行业发展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润滑脂产品质量过低。以润滑脂消费量与GDP总量之比来看,我国单位GDP润滑脂消耗量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造成这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润滑脂产品质量标准过低。现行的润滑脂产品质量标准在制定时照顾了大多数企业的实际水平,而没有从技术的高标准出发。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廷彬指出,润滑脂产量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低档产品较多,机械润滑效率低下。而市场上“超低价润滑脂”的出现也说明我国润滑脂技术标准管理存在不足。 其次,我国润滑脂产品的试验方法和质量标准中理化指标多,而性能指标少。比较中美两国的润滑脂试验方法标准,中国的理化试验项目比例为45%,美国为22%,中国的性能试验项目比例为55%,而美国高达78%。 另外,产业结构集约化程度还需提高。通过强强联合,企业兼并重组,逐步淘汰生产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生产规模较小的润滑脂厂,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大生产经营规模,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较强技术开发能力的大型润滑脂生产企业,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改变我国润滑脂行业长期存在的生产厂多而小、散而乱、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状况。 不仅如此,在润滑脂的使用环节,也普遍存在如选脂不当、过度加脂和润滑脂污染/浪费等问题。比如,电动机在装配线上用普通钙基脂较多,这种脂的耐高温性、抗负荷性、剪切稳定性能均较差,生产单位也知道有质量较高的脂可选用,但因其成本高而放弃使用。 要解决这一制约行业发展的难题,必须要从润滑脂采购企业的观念入手。如很多润滑脂生产企业的主要客户是钢铁厂,后者所需的润滑脂产品以高端产品为主,但采购方在购买产品时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最低多少钱能卖?”只要价格高于对方的预期,一切免谈,而不考虑好的润滑脂给企业带来的后续成本效益。这个现象在行业中普遍存在,润滑脂客户太过于关注产品价格,忽略了优质润滑脂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

选择轴承润滑脂

选择轴承润滑脂的技巧 轴承润滑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更好的发挥轴承的最佳状况,选择轴承润滑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防锈性能 使用于轴承内的油脂必须具有防锈效果,防锈剂最好能不溶于水。油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可以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油膜。 2、机械稳定性 油脂在机械加工时会变软,导致泄露。正常运行时,油脂会由轴承座甩到轴承内。如果油脂的机械稳定性不够,运转过程中,会使油脂的皂的结构产生机械性崩解,造成油脂被破坏,从而失去润滑作用。 3、油封 油封是必需的保护轴承和润滑剂免受外来污染的屏障,轴承运转过程中,不论杂物或湿气都不能渗入轴承内,以防造成对其破坏。 正确的安装保养是发挥轴承最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同时,必须注意轴承的清洁度、轴承选择的正确性和选用适当的安装与保养工具。另外,轴承必须防止受到污染物和湿气的污染,并保证有正确的被安装和润滑。故轴承配列的设计、油封的状况、润滑剂的型式及润滑周期,乃至专门的保养皆扮演着相同而又重要的角色。 4、混合油脂 决不要把不能相容的油脂混用,如果两种不相容的油脂混用,通常其稠度会变软,最后可能会因油脂容易流失而造成轴承的损坏。如果你不知道轴承原先使用的是哪一种润滑脂,则必须先彻底清除轴承内外的旧油脂,方可添加新油脂。 5、油脂的分类 主要根据温度和工作条件区分:油脂可根据它们的容许工作温度来分类,油脂的稠度和润滑能力是受到工作温度影响的,在某一温度下操作的轴承必须要选择在同样温度下有正确稠度和良好润滑效果的油脂。油脂是以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来制造的,大致可区分为低温用、中温用和高温用的油脂。同时,有一类油脂称为耐挤压或耐挤压并添加二硫化钼,同时,在其中加有添加剂以加强润滑油膜的强度。 6、选择油脂的重要因素 如果错误选择油脂则所有预防轴承的措施也是徒劳,选择一种油脂,它的基油粘度在工作温度是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效果是很重要的,粘度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它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温度下降是它则上升。因此,必须知道在工作温度时的基油粘度。机械制造厂家通常都会指定使用某种油脂,然而大部分的标准润滑脂适用的范围都很广。 以下是选择润滑脂的几个重要因素:机械种类;轴承种类与大小;工作温度;工作负荷情况;速度范围;工作情况,如振动和主轴的方向是水平或垂直;冷却情况;密封效果;外围环境。

润滑脂的生产流程

润滑脂的生产流程

润滑脂调合车间岗位设置: 操作流程 4.1调配前准备 4.1.1原物料库存和存储状态确认, A、生产计划部计划员确认基础油、散装添加剂及桶装或袋装添加剂有足够的库存,下达“半成 品材料领用单(俗称调配单)”及“(日期及班次)润滑脂车间添加剂领用单”; B、润滑脂车间调合岗位一核算添加剂及基础油领用数量,并根据“(日期及班次)润滑脂车间 添加剂领用单”、车间《添加剂日报表》上日结存数量核算出本次领用数量,并将本次领料数量记录在“(日期及班次)润滑脂车间添加剂领用单(见附表记录1)”上。 1)袋装添加剂计算方法:当日需求数量减去在线库结存数量,除以原料包装规格(如1X25KG)折算成袋,每次领用的数量不能小于需求的数量,如果领取数量不足整袋的情 况,按整袋领取; 2)桶装添加剂计算方法:按照需求数量减去在线库结存数量,除以原料包装规格折算成桶数进行领取;如在线库账面结余数量与实际数量相符,且结余数量可以满足当日需求数 量,则不用领用,领取数量不足整桶的按整桶领取。 C、调合岗位一根据生产计划下达的“半成品材料领用单(俗称调配单)”用对讲机与油料库管 员(9频道)确认基础油和添加剂有足够的库存量来满足调配生产的需求;如果原材料不能满足生产时,调合岗位一需立即将信息反馈润滑脂班长,由润滑脂班长负责与生产计划部计划员沟通; D、如果基础油需要通过散装泵送方式领用,调合岗位二根据“半成品材料领用单(俗称调配单, 见附表记录2)”与仓储人员确认存放基础油的罐号,并将罐号记录在领用单左列空白区; 以方槽子、200L大桶形式领用的基础油需折算需领用的整桶数量。 4.1.2调配设备状态确认

轴承润滑脂的填充量和使用浅析

轴承润滑脂的填充量和使用浅析 轴承润滑脂的填充量和使用浅析: 一:轴承润滑脂填充量 确定轴承中润滑脂合适的装填量是很重要的。 滚动轴承里一般的润滑脂填充量可参考下面原则: 1.水平轴承填充内腔空间的2/3~3/4; 2.一般轴承内不应装满润滑脂,以装到轴承内腔全部空间的1/2~3/4即可。 3.在容易污染的环境中,对于低速或中速的轴承,要把轴承盒里全部空间填满; 4.高速轴承在装脂前应先将轴承放在优质润滑油中,一般是用所装润滑脂的基础油中浸泡一下,以免在启动时因摩擦面润滑脂不足而引起轴承烧坏。 5.垂直安装的轴承填充内腔空间的1/2(上侧),3/4(下侧); 6.润滑脂填充量,通常可按下述公式估算:V(cm3)=0.01*d(内径mm)*B (宽mm) 二:轴承润滑脂的使用: 1.合理选用润滑脂的品种、牌号 目前,我国大部分车辆使用2号、3号钙基润滑脂,这在一般使用条件下能满足要求,其中2号钙基润滑脂的稠度较小,从便于加注和减少摩擦阻力角度考虑,如使用温度不高,用2号钙基润滑脂较为适宜。但2号钙基润滑脂的最高使用温度低于3号钙基润滑脂5℃左右,如在南方夏季或山区行驶,轴承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则不如3号钙基润滑脂效果好。 钙基润滑脂在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是耐温性差,它的使用温度不能超过70—80℃,否则,便会软化流失。汽车在不同条件下行驶,温度相差很大。例如:在北京地区一般山路上用一般驾驶方法行驶,轮毂轴承温度约60℃左右,可以便用2号或3号钙基润滑脂。如果下坡较多,频繁使用制动,制动毂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会传至轴承,轴承温度可达70—80℃,如果使用钙基润滑脂,便会产生流油现象。这种情况下,应该使用钙钠基润滑脂(或滚珠轴承脂)或锂基润滑脂。钙钠基润滑脂耐水性差,不能用在经常涉水的汽车上。南方夏季,尤其是下长坡时,轴承温度可超过100℃,最好使用锂基润滑脂。否则,将使润滑脂软化流失,不仅浪费润滑脂,而且使轴承提前损坏。

润滑脂的选择标准

润滑脂的选择标准 润滑脂的种类和牌号很多,应用场合也很广,要用好润滑脂,除了需要了解各种润滑脂的特性之外,还必须了解应用场合的工作条件(温度、负荷、转速、接触介质等等),润滑方式,换油周期等情况。只有使润滑脂的特性与应用场合相适应,才能充分利用润滑脂的使用性能,收到最好的使用效果。具体的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问题。 (一)根据使用润滑脂的目的 选择润滑脂时,首先应明确使用润滑脂的目的。按润滑脂所起的主要作用,润滑脂大致可分为减摩、防护、密封三大类,因此需要根据润滑脂润滑的部位,确定润滑脂所起的作用以哪一个为主,据此来选用符合要求的润滑脂。 作为减摩用润滑脂,主要应考虑耐高低温的范围、耐转速的界限、负荷的大小等。 作为防护润滑脂,则应重点考虑接触的金属,接触的介质是水气,还是化学气体,在润滑脂的性能方面,应着重考虑对金属的防护性的指标,如抗氧化性、抗水性等方面性能。 作为密封润滑脂,则应首先考虑接触的密封件材料,是橡胶,是塑料,或者金属。尤其是用橡胶和塑料为密封元件时,一定搞清楚橡胶的牌号,根据润滑脂同橡胶的相容性来选择适宜的润滑脂。其次应考虑接触的介质,如水、醇类、油。然后应考虑是静密封还是动密封,若是静密封应选择粘稠一点的密封润滑脂,若是动密封,应选择基础油黏度不能太大的润滑脂。 (二)根据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 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是选择润滑脂的重要依据。使用润滑脂的典型部件是滚

动轴承,就有关轴承温度和润滑脂的寿命的关系来看,轴承温度每上升10-15℃,润滑脂的寿命约降低1/2.。一般来说,轴承外圈温度比内圈温度低15℃,在中低速(3000-5000r/min)工作的轴承温度与内部介质的温度近似。 考虑润滑脂耐温性能,不仅是看润滑脂的滴点的高低,而且还应考虑其基础油的类型、抗氧化性能、蒸发性能等。 以上说的是高温情况,润滑部位的工作温度有些情况下处于较低温度。一般来说,温度处于-30℃以下,必须使用合成油的润滑脂,特别是一些仪表用微型轴承,气动力矩小,选用润滑脂时要特别注意。合成油润滑脂的最低的极限温度是-80℃。 (三)根据润滑脂部位的负荷 矿石粉碎机、球磨机等机械的轴承受到较大的冲击负荷;大型电机的定子重量在成吨以上,所以轴承负荷时比较大的;齿轮的润滑条件是相当苛刻的,存在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一般齿轮所传递的力都是比较大的;还是蜗轮蜗杆都是承受较大的负荷。在这些部位选用润滑脂必须考虑抗磨性和极压型。 (四)根据润滑部位的运动速度 润滑部件的运动速度对润滑脂的轴承寿命影响很大。因此在选用润滑脂时,一定要考虑润滑部位的运动速度。 对于滚动和圆柱滚子轴承,一般来说,内径在50mm以下时,当dn值<300000时,可以采用润滑脂,dn值>300000时应采用润滑油润滑。 (五)根据润滑部位的环境情况和所接触的介质 润滑部位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介质对润滑脂的性能有极大影响。 (六)根据润滑脂的加注方法

如何选择轴承润滑脂

如何选择轴承润滑脂 轴承润滑脂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设备的稳定运行,为了更好的发挥轴承的最佳状况,选择轴承润滑脂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机械稳定性 油脂在机械加工时会变软,导致泄露。正常运行时,油脂会由轴承座甩到轴承内。如果油脂的机械稳定性不够,运转过程中,会使油脂的皂的结构产生机械性崩解,造成油脂被破坏,从而失去润滑作用。 2、油封 油封是必需的保护轴承和润滑剂免受外来污染的屏障,轴承运转过程中,不论杂物或湿气都不能渗入轴承内,以防造成对其破坏。 正确的安装保养是发挥轴承最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同时,必须注意轴承的清洁度、轴承选择的正确性和选用适当的安装与保养工具。另外,轴承必须防止受到污染物和湿气的污染,并保证有正确的被安装和润滑。故轴承配列的设计、油封的状况、润滑剂的型式及润滑周期,乃至专门的保养皆扮演着相同而又重要的角色。 3、油脂的分类 主要根据温度和工作条件区分:油脂可根据它们的容许工作温度来分类,油脂的稠度和润滑能力是受到工作温度影响的,在某一温度下操作的轴承必须要选择在同样温度下有正确稠度和良好润滑效果的油脂。油脂是以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来制造的,大致可区分为低温用、中温用和高温用的油脂。同时,有一类油脂称为耐挤压或耐挤压并添加二硫化钼,同时,在其中加有添加剂以加强润滑油膜的强度。 4、防锈性能 使用于轴承内的油脂必须具有防锈效果,防锈剂最好能不溶于水。油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可以在钢材表面形成一层油膜。

5、混合油脂 决不要把不能相容的油脂混用,如果两种不相容的油脂混用,通常其稠度会变软,最后可能会因油脂容易流失而造成轴承的损坏。如果你不知道轴承原先使用的是哪一种润滑脂,则必须先彻底清除轴承内外的旧油脂,方可添加新油脂。 6、油脂的分类 主要根据温度和工作条件区分:油脂可根据它们的容许工作温度来分类,油脂的稠度和润滑能力是受到工作温度影响的,在某一温度下操作的轴承必须要选择在同样温度下有正确稠度和良好润滑效果的油脂。油脂是以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来制造的,大致可区分为低温用、中温用和高温用的油脂。同时,有一类油脂称为耐挤压或耐挤压并添加二硫化钼,同时,在其中加有添加剂以加强润滑油膜的强度。 7、选择油脂的重要因素 如果错误选择油脂则所有预防轴承的措施也是徒劳,选择一种油脂,它的基油粘度在工作温度是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效果是很重要的,粘度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它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温度下降是它则上升。因此,必须知道在工作温度时的基油粘度。机械制造厂家通常都会指定使用某种油脂,然而大部分的标准润滑脂适用的范围都很广。

常用的润滑脂有哪几种

常用的润滑脂有哪几种 俗称中油或黄油。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主要由矿物油(或合成润滑油)和稠化剂调制而成。根据稠化剂可分为皂基脂和非皂基脂两类。皂基脂的稠化剂常用锂、钠、钙、铝、锌等金属皂,也用钾、钡、铅、锰等金属皂。非皂基脂的稠化剂用石墨、炭黑、石棉,根据用途可分为通用润滑脂和专用润滑脂两种,前者用于一般机械零件,后者用于拖拉机、铁道机车、船舶机械、石油钻井机械、阀门等。主要质量指标是滴点、针入度、灰分和水分等。用来评价润滑脂胶体稳定性的指标为分油试验、滚动轴承性能试验等。滚筒试验是测试滚压作用下稠度变化的试验方法。流动性试验是评价在低温下润滑脂可泵送性的试验方法。抗水淋性试验是评价润滑脂对水淋洗出的抵抗能力的试验方法。胶体安定性是润滑脂在贮存和使用中保持胶体稳定,液体矿油不从脂中析出的性能。机械安定性是表示润滑脂在机械工作条件下抵抗稠度变化的性能。滚珠轴承扭矩试验是评价润滑脂低温性能的一种试验方法。 润滑脂是将稠化剂分散于液体润滑剂中所组成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产品,其中可以加入旨在改善润滑脂某种特性的添加剂及填料。润滑脂在常温下可附着于垂直表面不流失,并能在敞开或密封不良的摩擦部位工作,具有其它润滑剂所不可替代的持点。因此,在汽车和工程机械上的许多部位都使用润滑脂作为润滑材料。 (一)润滑脂的分类: 润滑脂品种复杂,牌号繁多,分类工作十分重要。原先采用的按稠化剂进行分类的GB501一65巳不能适应润滑脂发展及使用的要求 巳于1988年4月l日宣布废止。GB7631.8一90规定了按使用要求对润滑脂进行分类的体系,这个分类体系等效地采用了ⅠSO的分类方法,巳代替了GB501一65。但目前生产销售与使用的润滑脂尚未完全纳入新的分类体系之中,因而,为了说明新旧分类体系的具体不同,有必要对新旧分类体系进行比较对照。 l.旧分类GB5bl一65 GB501一65是按稠化剂组成分类的,即分为皂基脂、烃基脂、无机脂与有机脂四类。 皂基按所含皂类不同又分为单一皂基,如钙基、钠基、锂基、铝基、钡基、铅基和其它基;混含皂基,如钙钠基、钙铝基、铅钡基、铝钡基;复合皂基,如复合钙基、复合铝基等若干小组。同组的各种润滑脂按用途或使用又分为工业、船用……等若干小组。 旧分类中润滑脂的命名按下列顺序进行: 牌号——尾注——组别或级别名称——类别 例:l号合成钙基润滑脂(代号为ZG一lH) 其中:1号--牌号(锥入度系列号) 合成--尾注(合成脂肪酸) 钙基--组别(稠化剂) 润滑脂--类别(润滑脂) 润滑脂的代号按以下排列顺序表示: 类号——组号——级号——牌号——尾注号 例:Z J——4 S(4号石墨烃基润滑脂) 其中:Z--类号(固定代号) J--组号(稠化剂为烃基) 4--牌号(锥入度系列号) S--尾注号(含有石墨填充料) 润滑脂按稠化剂组成分类,局限性较大,使用同一种稠化剂可以生产出许多种具有不同性能的润滑脂,即使是不同类型的稠化剂生产的润滑脂,其性/溢也往往难以准确区分。所以,以稠化剂组成分类,使用者会感到混淆不清,不依据使用经验及查找对应标准就难以选用。从分组、命名和代号中看不出润滑脂的使用条件,必须再查找这个代号的润滑脂标准。因此,给使用者正确选用带来困难,容易发生错用,造成润滑事故。 2.新分类GB7631.8一90 l)适用范围 这个分类标准适用于润滑各种设备、机械部件、车辆等所有种类的润滑脂,不适用于特殊用途的润滑脂。也就是说,只对起润滑作用的润滑脂适用,对起密封、防护等作用的专用脂均不适用。这个分类标准是按甲带?毕孪昂呼卵操年条往举行岔类中。在这个标准的分类体系中,一种润滑脂亻冬亨一个代号,这个代号与该润滑脂在应用中最严格的操作条件(温度、水污染和负荷条件等)相对应。实际上,GB7631.8

润滑脂的加注方法

怎样正确加注润滑脂 润滑脂能减少机械摩擦,防止金属老化及防漏气、漏油、漏水,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动作。 一、供脂方式 1.加脂周期长、润滑脂稠度硬的用加油枪打; 2.加脂周期短、润滑脂稠度稀的,且润滑点周边环境恶劣的用电动或气动供脂泵注入。 3.自动加脂可应用于: ●危险或不宜进入的地方 ●手工加脂易受环境污染时 ●润滑器保养人员不够时 自动加脂优点: ●改善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只做定期巡检即可。 ●节省人力、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安装时不影响生产,减少怠机时间。 ●定量、定时地供应所需油脂,保持最佳润滑状态。 ●节省油脂。可自行补充油脂,重复使用。 ●操作稳定可靠。可以设定好润滑周期及润滑剂量,按需要随时可停可续 ●操作简单,人手更换,方便快捷 ●可有预警功能:当需要补充油脂或润滑异常时,都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 二、加入量要适宜 加脂量过大,会使摩擦力矩增大,温度升高,耗脂量增大;而加脂量过少,则不能获得可靠润滑而发生干摩擦。一般来讲,适宜的加脂量为轴承内总空隙体积的1/3~1/2。估算公式: Q = 0.005 ×D ×B Q——填充量,单位g D——轴承外径,单位mm B——轴承宽度,单位mm 三、禁止不同品牌的润滑脂混用 由于润滑脂所使用的稠化剂、基础油以及添加剂都有所区别,混合使用后会引起胶体结构的变化,使得分油增大,稠度变化,机械安定性等都要受影响。 四、注意换脂周期以及使用过程管理

注意定期加注和更换润滑脂,在加换新脂时,应将废润脂挤出,直到在排脂口见到新润滑脂时为止。加脂过程务必保持清洁,防止机械杂质、尘埃和砂粒的混入。 全自动加脂机的出现结束了人工给设备润滑点添加润滑油脂的历史,它不仅能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将润滑油脂充分地、持续不断地添加到各个润滑点,提高加脂质量、减少设备故障,从而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例如:VICSEN-PUL型微型全自动润滑脂加注机(见上图),该设备由智能微处理控制系统控制,全部数字显示、注油周期调节方便、定量准确,并且设有压力保护装置。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面板上设定从0.5天到12个月的注脂周期。广泛适用于各种工况企业的应用现场,亦满足高温、强振动和危险环境下的润滑需要。 维克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014162655.html,

关于压缩机润滑油量计算

减少工艺用往复活塞压缩机注油量的试验 陈向东1周震贤2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31 潍坊顺利节能润滑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000 摘要:根据化工压缩机的实际运行磨损情况,分析了传统压缩机注油量计算公式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注油量计算公式和经验数据。 Practice to Reduce Lubricant Consumption for Processing Piston Compressors CHEN Xiangdong1,ZHOU Zhenxian2 (1.Hefei General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Hefei 230031,China 2.Weifang Shunli Energy-saving Lubrication technoledgy Company Limited,Weifang 261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wear results of processing piston compressors,the paper discusses defects of traditional lkubricant consumption formula.Some useful lkubricant consumption formulas are introduced. 1.传统润滑方案的分析 工艺用压缩机现有的润滑实践中广泛采用注油润滑技术。随着自润滑材料的技术的发展,聚四氟乙烯配件也广泛得到了应用。但现有润滑技术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系统中的大量的润滑油会对工艺气体造成污染。二是润滑油的耗量惊人。三是不能解决压缩机特殊部位的润滑要求。 我们不妨对传统的压缩机的润滑做一番较为深入的了解: 关于压缩机注油的理论最早见于前苏联弗廉克尔教授在1960版的《活塞式压缩机》一书,书中阐述:对空气压缩机卧式气缸1克油可润滑400m2,气缸表面积,立式气缸1克油可润滑500m2,气缸表面积,对高压级气缸,气缸最大工作压力为50至100kg/cm2时,注油量为以上推荐值的1.5至2倍;气缸最大工作压力为220至350 kg/cm2时,注油量为以上推荐值的3至4倍。 实践中采用计算公式: g=2×60×π×D×S×n÷(400~500) g/h (1) 式中: D---气缸直径,m; S—活塞行程,m; n---转速,rpm。 煤气压缩机的润滑油消耗量可适当增加,有时可比同类压缩机高50%,对于未经清理的焦炉气压缩机可增到2~3倍。 新制造的大型压缩机,至少在200小时磨合期内,供油量应加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