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亲属称谓制不同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把所有的亲属制度分为描述制 (descriptive system)和分类制(classification system)两种。而莫德克又在此基础上把人类成千 种语言中所反映的全部亲属称谓制度分成六种类型: 爱斯基摩制(Eskimo kin terminology)、夏威夷 制(Hawaiian kin terminology)、易洛魁制 (Iroquois kin terminology)、奥马哈制(Omaha kin terminology)、克劳制(Grow kin terminology)和苏丹制(Sudanese kin terminology)。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属于描述制,即一个人的母亲的兄 弟与父亲的兄弟有区分,母亲的姐妹也与父亲的姐妹 有区分,每个堂亲互相都有区分,堂表亲与同胞兄弟 姐妹也有区分,这种亲属称谓制很少见。而英语亲属 称谓系统则属于爱斯基摩制,它强调核心家庭,特别 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并把其他所有亲属, 姨母和姑母、叔伯、舅舅和堂(表)兄弟姐妹,合而 统称,即一个人父亲的称谓与父亲的兄弟的称谓(伯 叔)不同,而父亲的兄弟与母亲的兄弟在称谓上没有 区别;一个人也并不区分他的堂、表兄弟姐妹的性别 和属于他家庭的母方还是父方。
4、交际中要求别人做什么事,常用祈使表示商量的语气。 如向别人借笔,可以说:“请把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5、当别人要你干你所不愿意干的事时,你可以用别的理由婉言推辞。 如别人请你去看电影,你不想去,可以说:“对不起,我今天很忙,改天去吧。” 6、另外还要注意客套话的使用,也即所谓“寒暄语”、“致谢语”、“称颂语”、 “抚慰语”、“吉祥话”等。
禁忌语
大部分禁忌语都是和特定民族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 关的。甲民族视为禁忌的,乙民族不一定忌讳它。有 的时候,在同一个民族中,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 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禁忌语。所以,我们若是到了异 乡、异邦,在入乡问俗的时候,也应该了解当地居民 有哪些禁忌语。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交际过程中失礼, 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另有一类禁忌词语是对某些人、事物特别崇拜,认为直说他或它的名称是大不 敬的行为,因此也必须用别的词语去代替。比如,在我国历史上,封建帝王和 孔子的名字全国人都不许说、不许写,这个叫国讳或公讳。如果在谈话或书写 中遇上这个字时,就要改换成另一个同义词。比如汉文帝名恒,汉代的人就把 恒山改称常山,连神话传说中的姮娥也被人改名为嫦娥。西汉吕后名雉,于是 山野中的飞禽──雉从此改称野鸡。隋文帝杨坚的父亲名忠,为了避讳这个忠字, 颜之推在他的《家训》中把凡是含有忠字的篇目一律改“忠”为“诚”。曹宪 所著《音释》为了避隋炀帝杨广的名字,把前人的《广雅》改称《博雅》。隋 唐时代,江苏郡有一个地名叫做义兴,到了宋代,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匡义的名 字,改义兴为宜兴,一直沿用到现在。这种避讳之风发展到后来,士大夫及其 知识分子不许说和写自己父母的名字,叫做私讳。有的时候,实在找不到恰当 的同义词来代替避讳的词时,便只好不说这个词的音,书写时把这个字少写一 笔,叫做“敬缺一笔”以示尊崇。比如把“孔丘”写成“孔”,又比如苏轼祖 父名序,东坡先生为人写“序”时一律改写为“叙”。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详解

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入境问俗,入乡随俗 注意语言环境,以防产生反感
注意语言对象,以免出现误会
高二语文组 ZPIK
合作探究
讲求避讳的具体方法
1、老张长得胖,这是生得“富态”,老李长得瘦,这是长 得“精干”,受伤流血是“挂了花”,为终老准备的棺木 是“寿材”。
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2、最近股市行情震荡,一股友手中股票全线皆绿。收市 后闷闷不乐回到家 ,一进门儿子就喊他:“爹!”他勃然 大怒:“不许喊‘跌’,要喊‘家长(加涨)’!”吓得孩子 哭了起来,其弟赶紧过来安慰小侄子,对他哥说:“哥, 这是干啥呢?”他大喝:“不许喊‘割’,要喊‘兄长 (凶涨)’!”
高二语文组 ZPIK
称
谓
亲属称谓
语
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
妹、堂弟)
父系或母系(姑、姨)
直系或傍系(孙、侄孙)
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
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
高二语文组 ZPIK
称
谓
社交称谓
语
职衔:主席、经理
职业:老师、医生
年龄:老王、小张
泛称:同志、先生
以上这些都可以加上姓来称
呼别人
高二语文组 ZPIK
称谓语
小女 都这么 大了, 小女高 寿啊?
高二语文组 ZPIK
令 爱 今 年
3 岁。
称谓语
称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家尊、家君
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自己的妹弟:舍妹、舍弟
家大舍小令外人
称自己的儿女:犬子、小女 所谓“家大舍小令外人”,包括
称自己家庭:寒舍、舍下
“家”“舍”两个谦称和“令”
禁忌语
生老病死的禁忌语(避讳说“死”,西方人忌 称别人“老”) 节庆日的禁忌语(婚庆不说“分离”,喜庆不 说“死”、“病”) 职业的禁忌语(渔民忌“翻”,戏班忌“散”、 “伞”,商人忌“ 干 ”、“蚀”) 私隐的禁忌语(家庭情况、年龄、收入、感情 生活)
交际中语言运用——称谓语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通过交流和练习准确理解称谓语。
2.2.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条件运用不同的交际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过程与方法1.在交流中感知,在表达中提高。
2.讲练结合,在习题中掌握有关交际语言的一些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点燃学生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以得体的交际语言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教学重点根据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条件恰当地表情达意教学难点通过课内探索延伸至课外,积累关于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的一些知识。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我们共同学习之前,我先请大家齐声读出屏幕上这几句话,这也是老师对大家在课堂上的具体要求。
同学们在高声朗诵的时候,要积极暗示自己上课后就要这么做,相信我们能够做到。
2.现在,咱们开始今天的研讨话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1)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杨澜一次在主持晚会时不慎被绊倒,全场一片哗然,这对一个主持人来说是再尴尬不过的事了,只见她从容站起,拾起话筒面带微笑对观众说:谢谢大家,是你们的热情让我倾倒。
现场观众立即报以热烈掌声。
(机智)(2)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了约定的时间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该来的怎么还没来?不该走的怎么走了?我又没说他们俩。
(闹笑话的原因,说话不得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同学们,通过小小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交际过程中,语言得体是多么重要啊。
要想在交际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使用得体的语言,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使用称谓语和委婉语,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禁忌语。
那么今天主要学习称谓语。
二、称谓语1.交际中“称谓”很重要。
我们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选择恰当的称呼,这就是语言交际中的“称谓语”问题。
称谓语虽然只有几个字,但用得是否恰当,不但关系着交际的顺利与否,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2、称谓语分为古代称谓语和现代称谓语。
(1)古代称谓语——反应一定的文化观念①.直称姓名:称自己的时候直称姓名,表示谦卑。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进行情境交际的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掌握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语境的选择、语气的运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三个方面,探讨情境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一、语境的选择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不同的语境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在不同的情境中,我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在正式场合中,我们应该使用正式的词语和措辞,以显得庄重和专业;而在亲密的朋友之间,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口语化的词语,以增加亲切感。
其次,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语法结构是语言表达的框架,不同的语法结构可以传达不同的意义。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
比如,在描述过程或者事件发展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时间状语从句或者递进关系的连词,以使表达更加连贯和流畅。
二、语气的运用语气是指语言表达中所包含的情感色彩,不同的语气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选择合适的语气。
首先,要注意使用礼貌的语气。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使用礼貌的语气,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比如,在提出请求或者询问时,我们可以使用委婉的措辞,以显得更加礼貌和尊重。
其次,要注意使用积极的语气。
积极的语气可以传递出我们对事物的积极态度和乐观心态。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积极的形容词和副词,以增加表达的力度和魅力。
三、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使用一些特定的修辞技巧,以达到更加生动和形象的效果。
在情境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首先,可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比喻和拟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其更加形象和生动。
比如,我们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感到自在和舒适。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 教学重点: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3.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进行有效沟通。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交际用语。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一段生活中的对话片段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日常交际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邀请、求助等。
3. 实践环节: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练习交际用语。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交际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技巧。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观察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记录下自己觉得有趣的对话,下节课分享。
3.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交际用语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实践应用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交际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交际能力。
2.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交际中的礼仪和技巧。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2、注意语言对象,以防产生反感 、注意语言对象,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很气愤 化学老师买五斤肉被少了五两 很气愤, 于是前去理 很气愤 师傅,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肉是 论:“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 没认清秤杆吧 肉是 师傅 或许你今天多喝了几杯乙醇,没认清秤杆吧 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 氢、氧、碳三种元素的结合体,难道这肉里氢和氧结合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得太多了?照理说肉是脂肪 不是汽油煤油这些烃一类物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 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克呢?” 质,怎么这么快就挥发了250克呢?” 语文老师帮忙说: 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语文老师帮忙说:“你是树上黄叶,我是冷峻秋风;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你是脸上污点,我是明亮镜子;你是偷偷摸摸的老鼠,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 我是紧紧跟踪的摄象机。神圣而庄严的道德法庭,不需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 要程式化、平庸化的证明,良心就是最公正最伟大的法 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官。啊,顾客是上帝,顾客是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结果:杀猪匠操起了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称谓语、禁忌语、 ---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称谓语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 通过学习,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使用称谓语、禁忌语、委婉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 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交际能力,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
4、注意语言环境 、
小明看见王大伯家失火后气冲冲跑来对母亲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它遮住了 说:“火! 冲天的大火 它吞噬了太阳 它遮住了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大地 (描述性语句,在此要用口语)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 如你家人做错了事,关起门来怎么批评也不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 数落了一通, 要紧,当着外人,你把他(她)数落了一通,这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面子往哪儿放?有几个不避讳的!
DIY-必修三-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 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 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 长胡子的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 睛可有神了。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委婉语
5.下列标语与所张贴场所协调一致的几组是( B )E A.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 B.卷烟厂车间:严禁吸烟 C.火葬场门口: 把经济搞上去, 把人口降下来 D.医院门口:宾至如归 E.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 F.某市交叉路口标语牌:多拉快跑,争分夺秒
讳饰(婉曲)
1、委婉地指称某种事物; 2、减少话语对听话人的刺激; 3、客气地向听话人提出某个要求。
1、如果你正在排队买东西,一个后面的人插到你前 面,你应该怎么说好? A、“别插队!自觉点!” B、“按顺序排队,请到后面去!” C、“请不要乱插队!” D、“您如果有急事,请站在我这儿,我到后面边 排队去。”
初次见面说“ 久仰”,好久未见说“ 久违 ”,
请人批评说“ 指教”,求人原谅说“ 包涵 ”,
考 央人帮忙说“ 劳驾 ”,向人祝贺说“ 恭喜 ”,
麻烦别人说“ 打扰 ”,请人赴约说“ 赏光 ”,
考 求人解答用“ 请问 ”,请人指点用“ 赐教 ”, 你 托人办事用“ 拜托 ”,赞人见解用“ 高见 ”,
“敢”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敢问、敢烦。
“劳” (烦劳,请别人做事所说的客气话):劳驾、
劳步。
常用敬词:
•拜 •奉 •惠 •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谦称与敬称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称谓语·谦称与敬称
“拜”: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拜读: 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 指告辞对方 拜访: 指访问对方 拜服: 指佩服对方 拜贺: 指祝贺对方 拜识: 指结识对方 拜托: 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 指探望对方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懂得在交际中如何正确使用称谓语、禁忌语。
2、通过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提高交际能力,了解一些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区分并运用称谓语中的谦称和敬称,探究中华民族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禁忌语,探究语言的发展变化,恰当运用语言。
教学方法:交流学习,梳理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梳理探究1、称谓语(谦称和敬称)(1)学生举出事例,教师补充说明,引导学生梳理谦称与敬称。
(2)寻找规律,总结便于记忆的方法。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4)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称谓语产生较多的原因。
2、禁忌语(1)学生自读语文教材《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中有关禁忌语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生活中的禁忌语,教师补充说明。
(3)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开禁忌语。
(4)练习三、总结归纳1、方法小结:(1)称谓语:称谓有敬谦,一叫乐开怀。
(2)禁忌语:说话分轻重,好事连连看。
(3)委婉语:妙语巧逆转,觅得天地宽。
2、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请勿践踏,违者罚款”等这些警示牌看了之后让人望而却步,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这样硬邦邦的词语少了,草地上的标语换成了“小草含羞笑,请君勿打扰”,“芳草如茵,脚底留青”等,这样极具人性化的委婉语为小草赋予了更丰富的生命色彩,你还能想到哪些委婉的警示语呢?试举两例。
2、课下交流: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委婉含蓄地表情达意呢?一、现代汉语称谓系统(崔希亮)现代汉语称谓系统首先可以分为面称和背称。
面称就是称呼性称谓,背称就是指称性称谓,如亲属称谓的“爸爸、妈妈”是面称,“父亲、母亲”是背称。
有些称谓面称和背称同形,如“舅舅、老王”等。
称谓词从它们的交际功能上看,可以分为以下九个层次:代词称谓、亲属称谓、社交称谓、关系称谓、职衔称谓、谦敬称谓、姓名称谓、亲昵称谓和戏谑称谓。
每一类称谓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际功能和适用范围,它们在使用上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说话者要根据彼此的关系、说话的场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选择一个恰当的称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授课时间:2014年4月日上午第节授课地点:高一(1)班教室授课人:魏发芬【知识技能】1、准确理解称谓语,了解禁忌语,学会使用委婉语。
2、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过程方法】梳理探究,交流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谦和礼让的品质。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观念。
【教学难点】委婉语的使用场合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生活中,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句话却把人说跳。
说话可是一门大学问,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吧。
二、称谓语:称谓有敬谦,一叫乐开怀。
(一)情境再现从前有个知县好巴结上司。
一天,知府到他这儿巡视,在宴会上,知县一边劝酒,一边套近乎。
知县:“大人有几位公子呀?”知府伸出两个指头回答:“有两个犬子。
大人有令郎几位呀?”不问则已,一问把知县问傻眼了。
知县心想:知府大人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我的儿子呢?他想了好半天,才毕恭毕敬的回答:“回禀大人,卑职只有一个5岁的王八羔子!”(二)梳理探究中国古代的称谓语丰富多样,如果把握不当就会贻笑于人。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梳理探究,咱们来看一下梳理的结果吧。
1、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的称谓有哪些?敬谦辞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1)“家”大: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舍”小: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令”外人: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2、这些称谓语大家现在常用吗?这就说明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很多词语逐渐陌生。
但是也有一部分词语作为一种礼貌用语,在很多正式场合依然沿用。
大家看看以下情景应该怎么说。
初次见面说好久不见说请人帮忙说赞人见解说请人指教说等候客人说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他人帮助说费心,请人帮忙说劳驾。
托人办事说拜托,求给方便说借光。
请人指点说赐教,麻烦别人说打扰。
需要考虑说斟酌,赞人见解说高见。
看望别人说拜访,归还物品说奉还。
问人姓氏说贵姓,老人年龄说高寿。
接受礼品说笑纳,欢迎购买说惠顾。
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等候客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要走说失陪。
客人入座说请坐,请人勿送说留步。
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
3、探究:从这些交际语中,你能看出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怎样的文化观念?你如何看待?(请几位学生谈谈看法)总结: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尊人卑己的文化观念,谦和礼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种谦和,不是故作姿态的虚伪,更不是自甘人下的卑微,而是清醒的自知之明,是真诚的尊重和谦逊。
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伟大的时候。
(三)链接高考1、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
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
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⑴“家父”改为“令尊”;⑵“小有名气”改为“很有影响”;⑶“犬子”改为“儿子”;⑷“有幸”改为“应邀”。
2、下列礼貌称谓正确的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B.令爱这次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时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三、禁忌语:说话分轻重,好事连连看。
学会了正确的称谓语,你就迈出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可是再往前走,你会遇见语言中的雷区,那就是“禁忌语”。
(一)情境再现小强约小明到家里吃饭,小强的爸爸是渔民,做好了一桌子菜等小明来,等了一会儿小明来了。
小强:小明,你可来了,怎么这么慢啊。
小明:哦,我刚才去上厕所了。
哇, 都是海鲜啊,看得我口水都流到盘子里了。
小强: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小明:这道清蒸鱼是我最爱吃的。
这鱼真沉啊!来,帮忙把鱼翻过来。
小强:你吃吧,我吃饱了。
(二)梳理探究1、称呼禁忌在古代,对于帝王和尊亲的名讳绝对不能称说,要用别的字眼代替,否则就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冒犯,这就是所谓的“避讳”。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雨村与冷子兴闲谈,冷子兴告诉贾雨村,他的东家林公的夫人,在家时名叫贾敏。
贾雨村拍手笑道:“是极!我这女学生名叫黛玉,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亦减一二笔……。
”2、职业禁忌:渔民忌“翻”,戏班忌“伞”,商人忌“干”、“蚀”。
3、生理缺陷的禁忌:诸如耳聋,肥瘦失宜。
瘦的是苗条,胖的是丰满;高的叫亭亭玉立,矮的叫小巧玲珑;漂亮的叫美女,不漂亮的叫有气质。
年轻叫青春靓丽,年长则叫成熟动人;长的像女人,那叫有女人味,长的不像女人,那叫超女。
4、生老病死的禁忌:避讳说“死”,西方人忌称别人“老”。
死:老了、走了、不在了、过世、长眠等。
上海人看望病人忌带苹果,原来在上海话里“苹果”和“病故”一个念法。
5、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忌讳吗?过年不送煤、煤气。
生日礼物不能送钟。
情人之间不能送伞。
男(女)朋友第一次到家里不能让他吃蛋——滚蛋。
高楼不设十八层。
“4”的忌讳,电话号码、车牌号“114”。
(8发、六六大顺、天长地久)WF418。
(三)链接高考标语与所张贴的场所协调一致的是:A、考场门口:失败乃成功之母B、婚姻介绍所门口:与人作对C、医院门口:宾至如归D、火葬场门口: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四、委婉语:妙语巧逆转,觅得天地宽。
交际语言中既然有禁忌,就会有变通的说法,这就是“委婉语”。
(一)情境再现今年上大三的小强暗恋系里一位女生,他向那位女生表白,但那位女生却无情地拒绝了他。
女生:你家没镜子吧,也不照照自己那副德性,就凭你也想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是不可能接受你的,你死了这条心吧!小强听了这番话大受打击,精神有些恍惚,于是他来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向护士询问病情。
小强:护士小姐,神经科治的都是些什病?护士:(随口答道)多啦,都是些难治的病。
小强:像我这样的病多久能治好?护士:(不耐烦)你只管好好养病,问这么多干啥。
没听说么,神经科神经科,活得少死的多,剩下一个傻呵呵。
这几句话对病人无疑是晴天霹雳,小强感到求生无望,当晚就跳楼自杀了。
(二)梳理探究1、入乡随俗南京人结婚时忌讳人家送伞作礼物,“伞”和“散”同音,太不吉利。
香港人过年从不说"新年快乐",平时写信也不用"祝您快乐"。
因为"快乐"与"快落"(失败、破产的意思)容易混淆,是犯忌讳的词语。
所以,一般香港人过年见面时总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过年摔破了碗,怎么说?“岁岁平安”2、避凶就吉。
做生意的人最怕倒闭破产,在商家看来,“干”就是没利润、白忙活、所以有些地方将“猪肝”、“牛肝”说成“猪润”、“牛润”,以求有利润。
四川方言中“舌”与“折”同音,四川饭店肉铺做生意的人,便把猪舌、牛舌称为“猪招财”、“牛招财”。
3、避俗就雅。
人们把上厕所说成方便一下、去洗手间、去卫生间、响应大自然的召唤、唱歌等。
古代人则说更衣、宽衣、出恭、净手等。
4、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找一处语言表达委婉的例子。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刑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我不在你这吃饭。
既委婉又得体,既表达了对舅母的尊敬与感激,又婉言谢绝了舅母的款待。
)(三)链接高考1、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小声说话,静静行走。
②只希望听到你轻轻的脚步,只希望看到你优雅的姿态。
③不要用吵闹打扰别人,不要用拳头展示友谊。
(2)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本书去。
②除了知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身影什么也别留下。
2、一名读者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下边是他和营业员的对话:读者:请问有没有《现代汉语词典》卖?营业员:卖完了。
(1)读者:本市哪家书店可能有?营业员:不知道。
(2)读者:贵店什么时候能到货?营业员:不知道。
(3)营业员的三次回答既简明又如实,但读者不仅感到扫兴,而且心中不是滋味。
试为营业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读者有亲切感,但不能改变原意。
(1)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刚卖完,你早一点来就好了。
②对不起,这我可说不准(或:我来帮你联系一下。
)③眼前还没有消息,书一到我就通知你,好吗?五、课堂小结“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对于个人而言,得体的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彰显自身的修养;对于社会而言,良好是沟通就像一汪清泉,让爱和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让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优美的语言就像一座桥梁,承载着千年的文明和辉煌,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一、称谓语(一)梳理探究1、古代常见的敬辞和谦辞的称谓有哪些?敬谦辞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
(1)“家”大:自己亲属中的长辈、年长的平辈。
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
(2)“舍”小: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如舍侄、舍弟、舍妹等。
(3)“令”外人: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
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
2、这些称谓语大家现在常用吗?这就说明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所以很多词语逐渐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