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范文.doc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哎呀,说起船舶行业啊,那可是咱们国家的一大支柱产业。
从小渔船到大货轮,从近海航行到远洋航行,船舶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聊聊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的现状,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来看看船舶行业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运需求不断增长,船舶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船舶产值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制造国。
我国船舶行业在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比如,我国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船舶和深水潜艇,这些都是咱们国家的骄傲。
船舶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都在争夺市场份额。
为了提高竞争力,很多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争取在技术创新上取得突破。
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洋污染问题的加剧,船舶行业也需要加大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
国际贸易摩擦也给船舶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船舶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船舶行业目前的现状。
目前,我国船舶行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造船、配套、维修等领域。
在造船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大型船舶的能力,而且在低成本、高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配套方面,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和产品,为船舶行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进船舶行业的发展。
尽管我国船舶行业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部分企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另外,船舶行业的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需要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船舶企业需要提高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船舶行业作为我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意识、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世界船用柴油机巨头介绍

世界船用柴油机巨头介绍以下是世界船用柴油机巨头的介绍:1. 万孚(Wärtsilä)万孚是芬兰一家全球领先的船用柴油机制造商。
该公司历史悠久,在船用柴油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万孚的产品范围广泛,包括两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涵盖了各种功率范围。
万孚的柴油机以其高效可靠、节能环保的特点而闻名。
2. 马士基(MAN Diesel & Turbo)马士基是丹麦一家全球知名的船舶动力系统供应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四冲程柴油机制造商之一、马士基的柴油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商船、海军舰艇和海洋工程等领域。
马士基的柴油机以其卓越的性能、稳定的运行和高度集成的特点而著名。
3. 卡特彼勒(Caterpillar)卡特彼勒是美国一家全球知名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在船用柴油机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卡特彼勒的柴油机产品覆盖了各种类型的船舶,包括商船、油轮、驳船等。
卡特彼勒的柴油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高度可靠性而受到用户的青睐。
4. 阿尔斯通(Alstom)阿尔斯通是法国一家在航运工业、电力和铁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跨国公司。
该公司的柴油机业务专注于船用柴油机的研发和制造。
阿尔斯通的柴油机产品适用于各种船舶类型,包括散货船、客船、油轮等。
5. 丹佛斯(Danfoss)丹佛斯是丹麦一家在工业自动化和能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公司。
丹佛斯在船用柴油机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该公司的柴油机产品以其高效、环保和可靠性能而著称。
以上是世界船用柴油机巨头的简要介绍。
这些公司在船用柴油机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全球船舶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全球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些巨头公司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1. 船舶行业的现状1.1 船舶行业的繁荣最近几年,船舶行业真是风生水起,像是被打了鸡血一样。
全球贸易越来越依赖船舶运输,大家都知道,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少不了大海的帮助。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都在扩大自己的船队,真是百舸争流,各显神通。
1.2 新技术的崛起说到技术,真是日新月异。
我们见过无人驾驶的船舶吗?没错!这可不是科幻电影,而是现实中的一部分。
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新玩意儿在船舶行业中逐渐被应用,船舶变得越来越智能。
这种趋势就像是在给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大家都在争着追赶这股潮流。
2. 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2.1 环保与可持续性哎,环境保护这个话题可大了。
船舶行业也不能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绿色船舶,减少排放,保护海洋生态。
想想看,谁还想在蓝色的大海上看到油污呢?各大船舶制造商也纷纷研发电动船和液天然气船,真是想尽办法让船舶走向可持续发展。
2.2 智能化的未来智能船舶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大家都在憧憬未来的航海生活。
想象一下,坐在船上,船自动导航,你只需要欣赏风景,喝喝小酒,真是美滋滋。
不过,虽然听起来很美好,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是头等大事,谁都不想在海上遇到麻烦。
3. 行业挑战与机遇3.1 面临的挑战船舶行业可不是一帆风顺,挑战也是不少。
海洋环境的变化、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还有疫情带来的影响,都给行业带来了压力。
船东们可得小心了,得时时刻刻关注市场动态,否则可就要掉进“深渊”了。
3.2 迎来的机遇不过,困难往往伴随着机遇,谁说船舶行业就不能在逆境中成长呢?正因为有了这些挑战,行业才会更加强大。
想想看,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绿色环保的船舶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实,机遇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用心去发掘,未来可期!。
总之,船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
就像老话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希望大家都能在这片蓝色海洋中找到自己的航向,扬帆起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船用柴油机百年发展简史

船用柴油机百年发展简史引自霹雳贝贝一.柴油机的诞生自从18世纪末瓦特改良蒸汽机以来,蒸汽机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
1805年,富尔顿发明了实用的蒸汽机船,从此以后很多船舶开始用上了蒸汽机。
不过早期的蒸汽机工作压力很低,结构极其笨重,效率不到5%。
19世纪初,改进蒸汽机,提高热效率就成为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法国人萨迪.卡诺(Sadi Carnot,1796-1832)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卡诺认为,要想改进热机,只有从理论上找出依据。
因此他从热力学理论的高度着手研究热机效率,提出了著名的“卡诺循环”。
图1.1 热力学大师萨迪.卡诺图1.2 “卡诺循环”P-V(压力-体积)图“卡诺循环”是一个理想的过程,分四个阶段。
1-2,可逆等温膨胀过程。
2-3,等熵膨胀过程。
3-4,可逆等温压缩过程:4-1,等熵压缩过程。
工质经过这四个过程循环后,吸收能量,对外做功,随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
卡诺循环只是一个理想状态的热机,现实中没有任何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卡诺热机的效率,但它却为分析热机效率提供了基础的方法。
从卡诺循环的分析可以看出,增大工质循环的初始温度与循环终了温度之间的差值,是提高热机效率最为简便的途径。
迄今为止,热机效率所有重大的提升和改进都是在这个准则指导下进行的。
有了理论指导后,蒸汽机功率和效率都得以提高,这种提高主要取决于蒸汽参数的提高。
初期蒸汽机的蒸汽压力仅为0.11~0.13兆帕(一标准大气压=0.101325兆帕,仅相当于大气压)。
19世纪初蒸汽压力达到0.35~0.7兆帕,到1840年,最好的凝汽式蒸汽机总效率已经能达到8%。
随着蒸汽参数和功率的提高,蒸汽已不可能只在一个汽缸中膨胀,必须在相连的汽缸中继续膨胀,于是出现了多级膨胀的蒸汽机。
由于蒸汽机受到润滑油闪点的限制,所用蒸汽的最高温度一般都不超过400℃。
机车,轮船等移动式蒸汽机的工作温度还要略低一些,多数不高于350℃。
考虑到膨胀的可能性和结构的经济性,常用蒸汽压力在2.5兆帕以下。
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船舶行业概况:了解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船舶行业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负责运输大部分的国际贸易货物。
本文将介绍全球船舶行业的现状,包括发展历程、主要市场和运营模式,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船舶行业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输方式之一,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人们就使用船舶进行贸易和旅行。
然而,船舶的发展真正迅速起步是在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全球贸易不断增长,船舶行业开始迅速发展,从传统的风帆船过渡到蒸汽船和柴油动力船。
二、主要市场1. 亚洲:亚洲是全球船舶制造业的重要中心,尤其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
这些国家拥有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和大规模的制造能力,其中中国更是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和船舶需求市场。
2. 欧洲:欧洲船舶行业在过去几个世纪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拥有一流的造船技术和豪华邮轮制造商。
然而,在全球船舶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洲的船舶产业面临一些挑战,但依然保持着重要地位。
3. 美洲:美洲地区的船舶行业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南美的重要港口城市,如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这些地区主要从事船舶运营、货物装卸和海事服务等领域。
4. 其他地区:全球船舶行业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亚洲、欧洲和美洲,还涉及其他地区。
例如,中东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船队,澳大利亚是重要的散货船市场,非洲的南非和尼日利亚等国家也有重要的船舶运营活动。
三、运营模式1. 船舶制造:船舶制造是船舶行业的关键环节,涉及设计、建造和装备各种类型的船舶。
现代船舶制造追求效率和环保,船舶设计更加科学,适应不同的航线和海况需求。
2. 航运运营:航运运营是船舶行业的核心,包括船舶租赁、货物运输和航线管理等。
在全球贸易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航运需求持续增加,大型航运公司不断扩大船队规模,提高运输效率。
3. 船舶服务:船舶服务涵盖了维修、物流、保险和培训等方面,确保船舶运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

船舶行业发展趋势及目前发展情况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的发展情况。
话说这个行业可是咱们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还关系到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呢!那咱们就来一起探讨探讨吧!
咱们得了解一下船舶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船舶行业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攀升。
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这为船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船舶、智能船舶等新型船舶也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
从这些方面来看,船舶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咱们来看看目前船舶行业的发展情况。
在这个行业中,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比如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等。
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中国船舶行业赢得了荣誉。
咱们也不能忘记国内的一些小型船舶制造企业,它们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为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过,咱们也要看到船舶行业面临的一些挑战。
比如,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的风险也在加大,这对船舶行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环保政策的收紧也给船舶行业带来了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咱们的企业和政府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船舶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咱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咱们一起加油吧!希望我们的船舶行业能够越来越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MAN和瓦锡兰公司发展情况

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MAN和瓦锡兰公司发展情况MANSE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跨国工程制造企业,是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之一、公司成立于1758年,是全球领先的商用车制造商和柴油发动机制造商之一、MANSE在船用柴油机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MAN的船用柴油机业务主要由其子公司MAN Diesel & Turbo(MAN DT)负责。
MAN DT是全球领先的船用柴油发动机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包括主发动机、辅助发动机、推进系统和其他相关设备。
公司提供的主机功率范围从450 kW到97,300 kW,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包括货船、客船、军舰和游轮等。
MANDT一直致力于提供高效、可靠的船用柴油机解决方案。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MANDT的柴油机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低排放设计,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公司还提供全面的售后服务和维修支持,确保客户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和性能。
瓦锡兰公司(Wärtsilä Corporation)是芬兰一家全球领先的能源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供应商,也是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之一、瓦锡兰公司成立于1834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公司主要业务涵盖船舶和海洋市场、能源市场及工业市场。
瓦锡兰公司在船舶市场上的表现非常出色。
公司提供全面的船用柴油机解决方案,包括主发动机、辅助发动机、推进系统和相关设备。
公司的柴油机产品拥有广阔的功率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船舶。
瓦锡兰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高效、环保的柴油机产品。
公司还提供全球化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MAN和瓦锡兰公司在船用柴油机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
两家公司都在不断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
两家公司都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在提高燃油效率和减少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两家公司还积极发展全球市场,拓展销售网络和客户基础。
总的来说,MAN和瓦锡兰公司作为世界两大船用柴油机巨头,在船用柴油机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世界主要船舶配套业国家主要特点

世界主要船舶配套业国家、地区发展现状分析世界主要船舶配套业国家、地区发展现状分析船用设备是影响船舶成本、性能、效益、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现代化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格约占船价的60%至70%。
各国在大力发展造船业同时,也在逐步加强船舶配套业的发展。
欧洲船舶配套业独揽半壁江山欧洲是现代航运业和造船业的发祥地,经过几百年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造船工业及船舶配套工业体系。
目前,欧洲船舶配套工业供应商达到1万多家,直接从业26万人,间接从业44万人,年营业额中出口占40%左右(±5%),其中对中国出口占全部出口金额的15%。
在世界船舶设备销售230亿美元中,日本和韩国占到1/2, 其他1/2为欧美地区厂商占据。
近年来,虽然世界造船中心向东方转移,但欧洲仍具有强大的船舶配套工业势力,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仍处于领跑地位。
欧洲船舶配套业主要特点主要特点说明历史悠久、品牌享誉全球欧洲船舶配套产品在世界各地的船东和船厂中享有广泛而良好的信誉。
如MAN-B&W 、瑞士Sulzer船用低速柴油机、法国PC、芬兰瓦锡兰、德国MWM、MAK中高速柴油机、英国Decca雷达、德国安修斯罗经、丹麦的收发报机、欧堡锅炉以及其他甲板机械、舱室机械等。
重视科研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始终保持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稳定性。
良好的服务网络西欧各主要厂家在世界各主要造船国家、航运、港口发达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具有大批高素质的分销商和代理商,非常注重售后服务发挥联合优势组建跨国集团,协力对外竞争。
如克瓦尔纳、多格雷戈、赫格隆、利伯海尔等著名厂商均为跨国集团。
产品性能不断改进对产品性能不断改进、标新立异,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性更加灵活、方便,安全性能好。
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析整理日本国产化率世界第一,造船和造机联营日本船舶配套业主要通过引进欧美国家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及创新;同时实施保护性措施,如对二次开发获得的技术限制对外转让、国内可以生产的设备限制进口等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稿人:ISTIS 供稿时间:2006-10-24世界船用主机发展一览大功率低速柴油机主要用于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大型远洋船舶。
随着世界造船重心转移,目前,日、韩两国低速机产量占世界产量60-70%以上,其中韩国低速柴油机年产量达1000万马力,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从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以低速机为推进动力的2000吨以上船舶,MAN B&W公司和NEW SULZER公司的低速机产品占世界份额的90%以上。
近年来,MAN B&W公司通过向日本、韩国、中国的柴油机生产厂转让生产许可证,得到了迅速发展。
截止2004年6月,该公司已生产或订出低速柴油机达1080台,其中日本制造占44%,韩国占43%,中国占13%。
中速柴油机及中高速柴油机,基本用在各类内河航运船舶、近海航运船舶、工程船舶及舰船上。
世界中速柴油机生产厂家有苏尔寿、瓦锡兰、马克、MAN B&W 、MTU、洋马、卡特彼勒等,其中MAN B&W和瓦锡兰两大柴油机公司主机产量占世界的75%以上。
高速机则以MTU、Deutz MWM、Caterpiliar等公司为主。
世界船用柴油机制造业具有以下几个发展特征:超大量投入。
柴油机发展,一般的投入不能满足迅速发展市场需求。
如New Sulzer,90年代策略总投资6000万瑞士法郎,是1993年净收入的两倍。
产生的效益则是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集团联合,资本集中。
80年代初,MAN和B&W组成新集团公司,1992年又与MTU公司取得Pielstick公司剩余股份;Wartsila将法国SACM、荷兰Stork等柴油机公司纳入旗下,1996年,与New Sulzer合并;同年美国Caterpillar与德国Mak公司联合。
在日本,三菱重工与赤坂机厂、神户机厂和Ube工业公司形成协作,三菱把中型UE机生产从横滨机厂转至神户机厂,使神户机厂集中生产中型机,横滨机厂专门从事大型机生产;三井造船的新泻铁工厂经过资产重组与机构改革,将重点生产具有世界水平的20FX型高速柴油机等。
柴油机技术发展向独立研究所集中。
除大集团企业设立开发研究中心外,独立的柴油机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开发。
如英国Ricardo研究所,奥地利Lister研究所,德国FEV及美国西南研究所等。
它们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测或接受企业的委托,用自己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手段,独立或合作开发新产品。
重视质量。
1992年日本洋马公司就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MAN B&W则把产品质量作为工作重点。
转让及扩散生产。
许多大企业柴油机以许可证贸易方式转让生产。
世界三大柴油机企业产量近80%是由许可证买方生产。
供稿人:刘峰供稿时间:2007-10-232006年船用主机发展动态1(一)世界船用主机市场概述根据《世界柴油机与燃气轮机》杂志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003台,比2003年(6765台)增长3.5%;输出功率为39065兆瓦,比2003年21386兆瓦增长了83%;其中大型远洋运输船的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购量大增,远东国家柴油机订购量最多,2004年是世界船用柴油机订购量连续增加的第七个年头。
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较快,增加了海运市场对货船尤其是集装箱船舶的需求,从而增加了船用柴油机订购量。
就2004年船用柴油订户分布的区域而言,远东地区国家特别是韩国、日本和中国订购数量最多,与2003年相比,东南亚地区国家的订购量在上升,西欧地区国家订购数量稍有增加,北美地区国家订购数量则在下降。
就2004年订购柴油机种类而言,转速为300转/分及其以下的大功率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订购数量明显增加,从2003年770台增加到2004年1340台,同比增加74%;转速300-600转/分中高速机订购量同比分别增长了33%和23%;转速为1000转/分以上的高速机订购量同比降低11%。
(二)日本、韩国、中国造机企业动态1.日本(1)市场概述日本船用柴油机产量创30年新高。
按柴油机功率计算,2004年日本11家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生产船用柴油机781台、756万马力,比2003年增长14.5%,产量达到30年来最高值。
在这11家企业中,三井造船公司以293万马力产量,稳居日本第一,其它企业均未超过100万马力。
除Diesel United和川崎重工外,其余9家企业2004年的产量都高于它们2003年产量,特别是阪神内燃机公司的产量增长79.5%,日立造船公司增长71.5%。
按柴油机类型统计,MAN B&W型船用柴油机共计466万马力、苏尔寿型机71万马力、UE型机126万马力。
UE型船用柴油机的产量首次超过苏尔寿型机。
资料来源:日本船舶行业协会、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日本手持船用柴油机订单首次超过1500万马力。
截止2004年底,日本11家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手持订单1535万马力(参见图11.3),首次突破1500万马力大关,比2003年1158万马力增长32.5%。
其中,有3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200万马力,如三井造船公司手持订单量达到533万马力,日立造船公司达284万马力,川崎重工达248万马力;有两家企业的手持订单量超过100万马力,分别是三菱重工手持订单量达到158万马力,Dlesel United达到103万马力。
(2)发展动态2004年日本造船产量持续扩大,船用柴油机供不应求,主要船用柴油机制造企业纷纷采取不同措施,以提升产能。
如三井造船公司计划大幅增强其玉野事业所的船用柴油机制造能力,在2005年将新建组装工厂,计划2006年船用柴油机产量较2004年增长20%,达到420万马力,在国内市场份额超过50%,巩固其国内领先地位;神户发动机公司准备借用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的工厂用地来建新工厂,计划新工厂年产量达到80万马力,未来扩充至100万马力。
这座新工厂计划2005年12月竣工,2006年4月投产。
2、韩国(1)市场概述韩国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企业主要有两家:韩国现代重工和HSD发动机公司。
近年来,它们船用柴油机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韩国现代重工生产船用柴油机主要品牌为MAN B&W、SULZER和日本三菱。
据日本船用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现代重船用柴油机完工138台、353万马力,HSD发动机公司完工88台、304万马力。
在国际船用发动机曲轴市场上,现代重工仅次于日本的神户制钢公司,产量分别居第二位,年产量约为200多台;第三位是韩国斗山重工,2004年的曲轴产量要达到160多台,2005年将上升到180多台。
现代重工业和斗山重工业生产的船用发动机曲轴,不仅供其国内造船和发电设备配套使用,而且还向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出口。
(2)发展动态2005年7月4日,韩国斗山发动机株式会社与大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将在大连经济开发区大孤山,投资1.5亿美元建设船用发动机工业园——计划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①将建设为船用柴油机配套的铸钢、结构件及铸造3家企业。
其中铸钢企业由斗山和韩国三荣M-tek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斗山约出资150亿韩元,占30%的股份,预计2006年10月投产;铸造企业则由斗山和韩国三洋重工共同出资建设,计划2006年开工,预计于2007年完工;②船用柴油机总装项目;预计到2008年底,形成每年总装300万马力船用发动机的能力。
3.中国(1)市场概述中国船用柴油机制造以沪东重机、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三大企业为主,其中沪东重机是国内大功率低速柴油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三家船用柴油机制造厂之首,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60%以上,其余两家公司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分别占30%和9%。
在产品上,沪东重机主要集中在7000马力-70000马力之间;大连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7000马力-50000马力之间;宜昌船用柴油机厂主要集中在3000-15000马力。
沪东重机的产品大约50%为销售给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另外50%供应地方船厂或补充大连柴油机厂和宜昌柴油机厂对中船重工集团供应的不足。
2004年该公司共完工柴油机62台,计95.7万马力,同比增长26.26%,占国内大功率船用柴油机68%。
2005年上半年完成船用柴油机35台,共计54.9万马力,同比增长18.43%。
公司近两年已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改,订单已经排到2007年。
(2)发展动态沪东重机在芦潮新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资金主要来源:国家11亿(4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7.2亿(28.8%)、沪东重机将实施配股或增发等融资6.8亿元(27.2%)。
发展规划。
资料来源: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2005年7月,沪东重机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日本三井造船株式会社在上海共同投资建设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合资项目,三方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合资公司章程、增资协议等文件。
合资项目投资总额12亿元,合资公司注册资本4.8亿元。
其中中船集团出资7200万元,占注册资本15%;沪东重机出资24480万元,占注册资本51%;三井造船以相当于16320万元人民币的美元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为34%。
(三)世界船用柴油机需求和预测根据世界未来船舶建造量预测值,芬兰瓦锡兰公司对船用底速柴油机需求进行预计,在2004-2008年,全球底速柴油机平均年需求量为1820万马力,集中集装箱船的低速柴油机需求量几乎占一半,单机功率在3万马力上下及更大功率的大型、超大型机需求量占总需求量一半以上。
资料来源:芬兰瓦锡兰公司、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该预测结果与2002年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655台、1481万马力产量比较,今后几年全球船用低速柴油机需求量将上升20-30%;单机功率在5万马力及5万马力以上的超大型柴油机平均年需求量超过700万马力,几乎占总需求量40%;单机功率2万马力以下的中小型机需求量很大,达到800万马力,台数占总需求量75%以上。
(四)主要技术发展趋势从最近几年世界航运界的柴油机订单来看,世界船用柴油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大功率、低排放等趋势发展。
1.智能化技术目前,世界上船用柴油机公司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不断推出新机型,主要有:MAN B&W的智能化柴油机、苏尔寿——瓦锡兰公司的RT-Flex柴油机系列和MTU的共轨柴油机系列。
它们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柴油电子控制技术:通过检测柴油机的各种状态信号,根据内在的系统对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电子调速系统、增压系统、排气门系统等实现电子控制;(2)电子管理技术:对柴油机性能进行更高层次控制、主要完成柴油机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等功能,柴油机电子管理系统可以使对柴油机的监控更完整功能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