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 境 保 护 部 派 出 机 构 、直 属 单 位 - 国家环境

合集下载

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跨部门协同管理问题探究

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跨部门协同管理问题探究

75“牧马平芜野,捕鱼斜日船”的画面,即将从长江重点水域这幅山水画面中逐渐消失,随即开启我国生态保护事业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门——自2020年1月1日起对长江流域主要水域进行分类,逐步实行禁渔,同时,长江沿岸各级地方当局明确负责相关的重点流域保护机制。

一、地方政府跨部门环境管理办法1.跨部门生态保护管理的立法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作为现今我国实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宪法》第26条已明确规定,由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①1979年,国家科委、国家农委、林业部、农业部、地质部、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中科院、国家水产总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和科学考察工作的通知》,从法律层面为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创建和管理提供依据。

地方性的自然保护区法规中也有涉及部门协同的内容,如安徽、浙江、江苏、上海三省一市的人大常委会会议关于各自省份的《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浙江省的《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浙江省财政厅、省环保局共同制定的《浙江省自然保护区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2.跨部门生态保护管理的手段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并经国务院全体成员同意而建立的政府多部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制度;是一种及时沟通和协调政府跨部门合作的制度,以促进任务的顺利执行。

主要通过定期开展联席会议的形式行使职权,通报主要环保工作,协调重大环境问题和履行国际环境条约,从而承担环境保护的部际协调职能[1]。

在此基础上,各地根据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合作保护方式。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领导担任河长界定为河流专属保护者和服务者。

长江生态保护区内河长制大大促进了流域内禁捕区划定、拦网养殖拆除、沿岸养殖户搬迁、河上渔民生态移民等情况的处理,有效联合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共同保护管理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村民生存。

植物检疫条例(201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

植物检疫条例(2017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号

植物检疫条例(2017年修订)正文:----------------------------------------------------------------------------------------------------------------------------------------------------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根据1992年5月13日《国务院关于修改〈植物检疫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条为了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植物检疫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植物检疫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植物检疫任务。

植物检疫人员进入车站、机场、港口、仓库以及其他有关场所执行植物检疫任务,应穿着检疫制服和佩带检疫标志。

第四条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应定为植物检疫对象。

农业、林业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由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制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补充名单,并报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局部地区发生植物检疫对象的,应划为疫区,采取封锁、消灭措施,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出;发生地区已比较普遍的,则应将未发生地区划为保护区,防止植物检疫对象传入。

疫区应根据植物检疫对象的传播情况、当地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采取封锁、消灭措施的需要来划定,其范围应严格控制。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派人参加当地的道路联合检查站或者木材检查站;发生特大疫情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

试卷一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3.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5.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此规定为强行性规则C.《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591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591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一一年三月二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公布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适用本条例。

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依照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

第四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以下统称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安全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对有资格要求的岗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国家禁止生产、经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有限制性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限制性规定使用危险化学品。

第六条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以下统称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履行职责:(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组织确定、公布、调整危险化学品目录,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审查,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HJ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质谱法

HJ834-2017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  质谱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 17378.3
海洋监测规范 第 3 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 17378.5
海洋监测规范 第 5 部分:沉积物分析
HJ 613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HJ 783
土壤和沉积物 有机物的提取 加压流体萃取法
i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和沉积物 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附录 D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验证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环境监测站、河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河南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技术中心、开封市环境监测站、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南省环 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17 年 7 月 18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17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警告:试验中所用有机溶剂和标准物质为有毒有害物质,标准溶液配制及样品前处理过 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时应按规定佩戴防护器具,避免有机溶剂和标准物质直接接触皮 肤和衣物。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氯代烃类、邻苯二甲酸酯类、亚硝胺类、醚类、卤醚类、 酮类、苯胺类、吡啶类、喹啉类、硝基芳香烃类、酚类包括硝基酚类、有机氯农药类、多环 芳烃类等半挥发性有机物的筛查鉴定和定量分析,对于特定类别的化合物,应在此筛选基础 上选用专属的分析方法测定。 取样量为 20.0 g,定容体积为 1.0 ml,采用全扫描方式测定时,方法检出限为 0.06 mg/kg~ 0.3 mg/kg,测定下限为 0.24 mg/kg~1.20 mg/kg。详见附录 A。

运用生态性学习理论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一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活动案例剖析

运用生态性学习理论设计单元学习活动—一以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环境的保护”单元活动案例剖析
题; ⑧ 人 口问题。全班分 8 个小组 , 每组 以抽签的方 式选定研究一个专题 , 各组 自 选研究组长并进行任务 分工。 ( 3 )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展现主要结果 ( 可 以多种形式展示 , 如小品 、 演讲等 ) , 报告时间为
4 mi n。
借助有 目的的反思实践 , 对其情景( 物质及社会环境 )
与 实施 。 以整 体性 原 则 引导 学 习活动 的 系统 设计 , 以适应 性 原 则 引导学 习活 动的 实施 , 以 多样 性 原则
引导 学习活动 的评 价 , 从 而实现 “ 自主 学 习 , 知识 共 享” 的 活动设 计 目标 。
关 键 词 生 态性 学 习 单元 学 习活动 教 学设计
境保护的基本知识 。 ( 2 )以小 组 合作 的形 式针 对 全 球性 生 态 环 境 热 点问题 收集相关 资料 、 整理 , 并做汇报 。共设 以下 8
个专题 :① 全球气候变化 问题 ;② 水资源短缺问
题; ③ 臭氧层破坏 问题 ; ④ 酸雨问题 ; ⑤ 土地 荒漠 化问题 ;⑥ 海洋污染问题 ;⑦ 生物多样性锐减问
3 - 3 多样 性原 则 对学 习活动评 价 的 引导作 用 多样 性 的生 态 系统 可保 证 生态 系 统 的稳 定 性 和
理论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辩证的、 整体的、 开放 的 态度还原 自 然与真实的学 习现象。 在高中生物必修 3
的教 学 中 ,笔 者尝 试 运 用该 理 论 进行 单 元 的 学 习设
计。 1 . 问题 的提 出
球家园的问题上 , 现 已明确“ 不能只索取 , 不知保护 , 更 不能 只 图眼前利 益 , 不顾 长远利 益 ” 的正 确观 点 , 但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3篇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 3篇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3篇一、安全环保部1、主持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日常工作。

建立、健全公司环境保护档案,委派专人负责各类环境保护统计工作,承担资料、台帐、档案收集和整理,监督各生产经营单位的污染物防治情况;2、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监测和抽查全公司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3、参加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会审,监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负责新、扩、改建项目试生产报审工作;4、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污染事故调查;5、编制环境保护考核指标,及时考核;6、组织贯彻和实施国家环境保护环保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环境保护文件、条例和决议,不断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境保护与生产建设同步发展。

7、根据化工生产实际情况,在装置开、停车和处理紧急事故过程中,密切配合和引导生产单位的危险废物污染的防范措施,安全、有效地处理好废物的回收与排放,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8、负责制定危险废物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发生危险废物污染环境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按照应急预案实施行动消除或者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时通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

二、生产部1、按照"安全环保服务于生产,生产依托于安全环保"的原则,生产部对本单位污染防治工作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各车间必须把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部门管理工作中,污染物处理设施的运行必须与生产管理同时调度安排;2、对生产系统开、停车和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要采取有效防范、应急措施,避免污染环境;当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生产安排要服从环境保律、法规的要求;不得把没有污染防治措施的工序或产品转移给其它企业。

3、废物污染防治处理设施纳入生产设备管理程序,制定相应的、与动力、运行设备指标一致的考核指标,严格监督执行,减少跑、冒、滴、漏;对各类设备检修、大修,要确保污染物处理设施的检修质量,为生产经营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

! 交 通 标 准 化 "
第一章
第一 条
总则
门主 管全 国防 治船 舶污 染内 河 水 域环 境的 管理 工作 ( 国务 院交 通主 管部 门海 事 管 理机 构具 体负 责全 国防 治船 舶 污 染内河水域环境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级 海事 管理 机构 依照 各 自 的职 责权 限! 负责 本辖 区防 治 船 舶污 染内 河水 域环 境的 监督 管 理 工作 (
! " " ! " # $
年 第 期
为加 强对 防治 船 舶
污 染 内 河水 域 环 境 的 监 督 管 理 ! 保护 内河 水域 的环 境及 资源 ! 促 进经 济和 社会 的可 持续 发展 ! 根 据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水 污 染 防 治 法# &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 水污 染 防 治法 实施 细则 # 等 法律 & 行 政 法 规! 制定 本规 定( 第二 条 船舶 在中 华人 民 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交通标准化 #
政 策 与 法 规 向 内河水 域排 放污 染物 $ 禁止 船舶 在内 河水 域载 运法 律% 行政 法规 和国 务院 交通 主管 部 门规 定的不 得在 内河 水域 运输 的 危险 化学品 $ 禁止 船舶 在内 河水 域使 用焚 烧 炉$ 第九 条 依法 设立 特殊 保护 水 域! 应 当事 先征 求海 事管 理机 构 的意 见! 并 由海 事管 理机 构发 布 航行通 &警 ’告$ 设立 特殊 保护 期 水 域! 应 当同 时设 置船 舶污 染物 和 其他 有毒有 害物 质接 收及 处置 设 施$ 在特 殊保 护水 域内 航行 % 停 泊% 作业的船舶! 应当遵守特殊保 护水域有关防污染的规定% 标准$ 第十 条 船舶 在城 市市 区的 内 河航 道航行 时! 应当 按照 规定 使 用声响 装置 $ 航行 于城 市市 区内 河航 道的 挂 浆机 船舶! 应当 将挂 浆机 置于 封 闭装置 之内 或者 采取 其他 等效 措 施! 以 降低 机器 运转 产生 的噪 声 对环境 的危 害$ 第十 一条 所 有船 舶% 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
北京海淀区北安河北口
邮编100095
总机: 58719700
总台: 58719866/9726
办公室: 58719728
兴城环境保护职工疗养院
辽宁省兴城市海滨路30号邮编125105
办公室(0429)5410201
传真:5410200
北戴河技术交流中心
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鹰角路2号066100
办公室:(024)86150010
传真:86150012
华北核安全监督站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中铁科大厦11层
邮编100081
办公室: 51199883
传真:51199884
华东核安全监督站
上海市中山西路1800号20楼A
邮编200235
综合处:(021)64403393
传真: 64403223
华南核安全监督站
办公室: 62210708
传真: 62210728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北京西城区扣钟北里甲4号楼邮编100037
办公室: 51555166
传真: 51555028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办公室: 67113272
传真: 67118190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北京市海淀区阜城路42号中
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奥林匹克大厦21C
邮编518034
办公室:(0755)83521247
传真:83521249
西南核安全监督站
成都一环路南三段15号11F
邮编610041
办公室: (028)85581082
传真: 85535120
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大连市中山区南山路127号
邮编116001
办公室: (0411)82697502
传真: 82697502
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兰州市雁儿湾225号环保科技大厦5楼
邮编730020
办公室:(0931)8682816
传真:8682815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朝阳区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
邮编100012
办公室: 84915193
传真: 84915194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朝阳区安定门外大羊坊8号院乙
总机:(0335)4042064
总台: 4042064
办公室:4041027
传真:4042063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总值班室
2010年2月24日
邮编100012
办公室:84949069
传真: 84654244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
北京朝阳区育慧南路1号
邮编100029
办公室:84636343
传真: 84636344
中国环境报社
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办公室: 67113786
传真: 67113772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办公室:51555061/2
传真:51555064
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8号邮编210012
办公室(025)85287123
传真85281069
华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广州市天河区员村西街7号大院
邮编510655
办公室: (020)85623805
传真:85623813
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南京玄武区蒋王庙街8号
邮编210042
办公室: (025)85287004
值班85287025
传真:85411611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广州天河区员村西街7号大院
邮编510655
办公室: (020)85524440
传真:85538234
环境规划院
北京朝阳区安定门外大羊坊8

邮编100012
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112号环保大厦16层
邮编710054
办公室:(029)85429100
传真:85429090
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成都市北较场西路8号(饰海商务楼6F)邮编610031
办公室:(028)86276065
传真:8627606河北大
街1号
邮编110034
邮编100062
办公室: 67112757
传真: 67113420
核安全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邮编100082
值班电话:62257807
综合处: 82212511
传真: 62257804
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办公室:82200545
传真:82200510
环境保护部派出机构、直属单位通讯录
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
北京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5
办公室:66556467/8
传真:66556454
机关服务中心
北京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5
综合处:66556708
传真:66556707
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北京西城区扣钟北里甲4号楼邮编100037
裕商务花园33楼B座4层
邮编100036
办公室:88112878
传真:88112878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
北京市西城区后广平胡同38号国英公寓8k
邮编100035
办公室: 66503517
传真:66503520
中华环保联合会
朝阳区和平里青年沟东路华表大厦
邮编100013
办公室:51230000
传真:51230006
办公室: 84915262
传真84915995
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北京朝阳区安定门外大羊坊8
号邮编100012
办公室84915325
传真84918954
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永丰基地丰德东路邮编100094
办公室: 58311500
传真:58311501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北京海淀区红联南村54号邮编1000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