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判读 异常脑电图
最新脑电图判读4幻灯片

枕部出现少许10~12赫兹的α 波,大部分是13~15赫兹的 中间快波。在中央区基本节律的波幅有显著的左右差,在左 中央不规则地混有11赫兹左右负相尖锐的波形。
尖波
11 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的尖波是单相性、双相性或 三相性,时限多为70~120毫秒,接着 尖波的慢波大约是500~1000毫秒。一 般由比较广泛的癫痫源病灶的部位所记 录。局限性出现时,既有散在性、孤立 性的,也有节律性爆发,并且与失神发 作时的3赫兹的基慢波同样,广泛性、节 律性每秒2个周期左右很规则的反复出现。
位相的)。
脑电图波幅的左右 差,男,5岁,脑 瘫
5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是爆发性异常EEG最基本的形式, 周期在1/14秒以下,具有陡峭的波形, 是区别于背景脑电的波。棘波多数是负 相,有时为正相,还有表现为双相、三 相的波形。根据其出现方式分为散发性、 形成节律性爆发。
棘波(爆发性异常)
棘波(爆发性异常)
7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型的3赫兹棘慢波 3)不规则的棘慢波 4)多棘慢复合波 5)尖慢复合波(慢的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 泛 性 棘 慢 复 合 波
8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附 近而是不规则地变化,把棘波与慢波的 波幅低关系都不规则的波,称之为不规 则的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 作无直接的关系。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广泛性多棘慢复合波
6 尖波
与棘波类似,但时限比棘波长,而又在 1/5s以下者,称为尖波。以1/14s作为棘 波与尖波得分界线,就是为了方便起见,两 者得意义无大得差异。
负相尖波得出现与负相棘波同样,其部 位近于癫痫源病灶。
尖波
癫痫样波(异常快波)
1 限局性癫痫样波; 2 广泛性癫痫样波; 3 特殊癫痫样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得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得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得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 病灶中心部分得慢波通常比病灶周围得慢波更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就是最高得。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3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得3赫兹棘慢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4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 附近而就是不规则地变化,称之为不规则 得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作 无直接得关系。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脑电图信号分析及异常事件检测评估

脑电图信号分析及异常事件检测评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生物电技术,能够记录到人类大脑皮层活动的电信号。
脑电图信号的分析及异常事件的检测评估在神经科学、神经疾病的诊断和脑机接口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脑电图信号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读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分析大脑皮层活动的频谱、相干性,提取脑电图中的事件相关电位,以及对不同频段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大脑的功能和结构。
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识别脑电图信号的特征和模式,并从中得出与认知、感知、情绪等相关的信息。
在进行异常事件的检测评估方面,脑电图信号分析可以帮助发现诸如癫痫、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等大脑异常活动的特征。
通过识别和分析这些异常事件,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此外,在脑机接口领域,通过分析脑电图信号的异常事件,可以实现对人脑意图的检测和识别,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交互。
为了准确分析脑电图信号和检测异常事件,研究者和工程师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时域和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通过观察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研究信号的形态、振幅和时间间隔等特征。
频域分析则通过将信号转换为频率域表达,研究不同频段的振幅和相位等特征。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识别出脑电图信号中的频率分量、事件相关电位和异常事件的特征。
除了时域和频域分析,还有一些先进的技术被应用于脑电图信号的分析和异常事件的检测评估中。
例如,小波变换可以提供更为细致的时间-频率分析,能够将信号的局部特征更好地捕捉出来。
独立成分分析则可以将脑电图信号分解为相应的成分,进一步研究每个成分的特征和源。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也被用于训练模型,通过学习和识别特定的脑电图模式和异常事件。
在评估脑电图信号分析和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度时,有几个关键的指标需要考虑。
首先是灵敏度和特异度,用于评估方法对正常和异常事件的检测能力。
脑电图专辑【七】异常脑电图(1)

脑电图专辑【七】异常脑电图(1)异常脑电图可分为背景活动异常和阵发性异常。
其中,背景活动异常属于非特异性异常,与弥漫性脑功能障碍的程度有关,但缺少病因学和病理学的特异性;阵发性异常则是指突出于背景活动的短暂的异常波发放,常与癫痫类发作性疾病有密切关系。
本篇主要介绍背景活动异常的异常脑电图:背景活动(background activity)指的是在一份脑电图记录中持续存在或占优势的脑电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包括:正常脑波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电活动频率的改变(慢波或快波增多)、节律的改变(正常节律消失或出现异常节律性活动)、波幅的改变(明显增高或降低)、波形明显改变(如多形性慢波等),也包括脑电活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异常。
一般情况下,应在清醒放松闭目状态下判断背景活动。
但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和不能记录到清醒期图形的新生儿或小婴儿,昏迷状态或睡眠状态也可作为判断基本背景活动的依据,此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具体状态分析。
下面分别进行阐述:一.正常节律的改变局部脑损伤(特别是后头部)及广泛性脑损伤可改变正常α节律。
局部性改变包括:一侧频率减慢(两侧α节律的频率差≥1Hz),α节律的反应性消失、调节性消失、波幅衰减、一侧α节律消失等;双侧α节律改变时常伴有其他广泛性异常背景。
二.慢波性异常慢波(slow wave)是最常见的非特异性异常脑波。
慢波的波幅可以是类正弦样波形,也可表现为多形性慢波或重叠有快波成份的复合性慢波,一般波幅较高。
根据慢波的出现部位和出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1.基本脑波节律慢化基本脑波节律慢化,指的是基本背景活动,特别是枕区节律相对患者的年龄而言频率偏慢。
例如,30-50岁的成年人枕区节律正常应该10-11Hz,如降低至8-9Hz范围可为异常;6岁小儿枕区节律正常应有8Hz以上的α节律,如以4-5Hz左右的θ活动为主则为异常。
基本脑波节律的慢化常伴有调节、调幅不良,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轻度异常表现,见于各种轻-中度脑部病变。
脑电图判读 异常脑电图[专家资料]
![脑电图判读 异常脑电图[专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b816b84b35eefdc9d33303.png)
行业知识
20
行业知识
21
异常脑电分类
行业知识
22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持续性出现;2)散在性出现。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 或几个连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广泛出现、局限出现
行业知识
23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非Fra bibliotek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波泛化:见后
判读思路 异常脑电图
了解基本要素
背景活动
阵发性活动
伪差
年龄 相适 应的
异常
非特异性
癫痫样
良性变异型
正常
间期
行业知识
发作期
1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行业知识
2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行业知识
24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行业知识
25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1) 癫痫样波: 2) 良性变异型:见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行业知识
26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行业知识
27
异常脑电 脑波类型
1 异常慢波;
2 癫痫样波;
脑电图异常判读

脑电图异常判读——入门篇一、异常脑电图的基本特征1.基本节律的频率、波幅、波形、分布、对称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异常。
2.各频带(α、β、θ、δ波)的波幅、波幅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异常。
3.生理反应消失或出现异常反应。
4.慢活动(θ、δ波)增多。
5.出现病理波。
即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应该出现的波。
(1)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最常见于癫痫,但亦可见于肿瘤、外伤、炎症及变性疾病等。
(2)三相波:最常见于代谢性脑病,如肝、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的缺氧。
(3)扁平波:或称等电位波,常见于大脑严重损害或各种原因引起的深昏迷患者。
(4)手套波型:可见于大脑深部肿瘤、血管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及精神病等。
6.出现方式的异常:①爆发性出现:任何波形的爆发均为异常。
②周期性发放。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分类1.界线性脑电图(边缘状态) ①不同导联α波频率差超过2Hz。
②大脑半球两侧α波幅差超过30%(枕区除外)。
③额区有数量较多20-50μV β波。
④额区低幅θ波数量稍多,但不超出25%,θ波波幅稍高于α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癫痫专科提供2.轻度异常脑电图①α波频率差超过24.5Hz。
波幅不对称,两侧波幅差超过30%,枕区超过50%。
②生理反应不明显或不对称。
③α波频率减慢至8Hz,波幅达100μV以上且调节不佳。
④β波增多,波幅达50-100μV。
⑤额区或颞区中幅θ波达20%,低幅δ波达10%。
⑥过度换气诱发出70μV以上θ波或25μV以上δ波。
3.中度异常脑电图①α波频率减慢为7-8Hz,枕区原有α波消失或一侧减少消失。
②额、颞区有阵发性波幅较高的α活动。
③中波幅θ活动数量达50%。
④出现少量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⑤过度换气诱发出高幅δ波。
4.重度异常脑电图①高波幅θ或δ波为主要节律,α波消失或仅存少量8Hz α波散在。
②自发或诱发长程或反复出现高幅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脑电图入门与判读

脑电图---尖波
尖波出现形式
脑电图---尖慢复合波
尖慢复合波出现方式
尖慢复合波出现方式
阵发性节律波
阵发性节律波出现方式
阵发性节律形式
高波幅纺锤波
爆发--抑制
继发性同步
脑电图---棘波
4或6Hz正相棘波
小棘小尖波
棘慢复合波
6Hz棘慢复合波
6Hz棘慢复合波
局限性棘慢复合波阵发性出现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阵发性出现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形式
多棘慢复合波
多棘慢复合波出现形式
多棘慢复合波出现形式
脑电图分析要素
脑电图以“波”来表示,因此首先要理解波的三要素:频 率、波幅、波形。频率最重要,根据频率可以推测脑的活 动程度。根据频率不同,可分为a波、慢波、快波等频带。 其次是学习癫痫等脑电图的特征波形。代表的波形有棘
波( spike)、尖波( ( sharpwave)、棘慢复合波( spikeand-wave complex)等。这些阵发波与背景有显著不同
的特征。
鉴别阵发波对于初学者是最苦恼的一件事。
脑电波频率分类
脑电波频率
频率测量方法
混合波测量
脑电图波幅
相位关系
棘波尖波极性和相位
脑电图的分布与定位
异常脑电图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图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图周期性形式
异常脑电图的周期性
脑电图同步与非同步对称与非对称
原发性同步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伪差及干扰的辨别
•由于脑电活动的特性,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识别伪差是对脑电图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 •包括:生理性伪差,仪器和电极等外界伪差
生理性伪差:呼吸运动、出汗、肌电、心电、 眼球活动、肢体活动等。
其他类型伪差:交流电干扰、其他人员走动、 电极伪差、电磁干扰等。
呼吸运动
出汗-少量出汗
>300 µV
脑电波的调节
• 调节:指脑电波的频率调节,反映脑电活动的规律
性。 • 正常成人同一次记录中,同一部位的频率差不应超
过1Hz,两侧半球相应部位的频率差不应超过0.5Hz ,否则为调节不良。 • 节律失调(失节律)指脑电波完全没有规律。(例 如,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
婴儿痉挛(高度节律失调)
暴发-抑制
暴发-抑制是严重的脑电图异常现象,表现为高波幅的暴发活动与低电压状 态交替出现,或在低电压的背景上间断出现暴发性电活动。(暴发电活动可 有多种成分,棘波、尖波、慢波等,可同时出现或单一节律暴发)
低电压和电静息
• 波幅<5µV——低电压 • 波幅<2µV——电静息 • 在任何年龄均为异常
脑电图基本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的定义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精密的电 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 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 形。用于描记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所 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因此脑电图是 反应大脑功能状态的电生理技术。
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国际10-20系统 (the 10-20 international System)电
• >60岁老年人波幅降低,大多数健康老年人α频率保持在8 ~9Hz,在60岁以后,头后部主要频率平均衰减0.08Hz/ 年
女,33天,闭目吸允受检,主诉手抖动3天
4个半月女婴,安静清醒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基本要素
背景活动
阵发性活动
伪差
年龄 相适 应的 正常
非特异性 异常
癫痫样
良性变异型
间期
发作期
异常脑电定义
偏离正常范围的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目前判断是否正常,主要是看图经验。 并且要结合临床分析: 伪差 正常变异 异常
异常脑电
• 诊断异常脑电图,主要不是根据它缺少正常脑电 图的成份或类型,而应根据它是否含有不正常的 脑电活动或类型。一份脑电图,如果含有异常的 电活动,不管它含有多少正常的成份,都应认定 它为异常。
• 在大多数异常脑电图中,异常类型不完全代替正 常电活动,它们可能间歇地或仅于某个或某些区 域出现,或添加在正常背景之上。
异常脑电
分为:
• 背景活动异常: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与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有关; • 阵发性异常:突出于背景的短暂异常 波发放。
一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活动
在一份脑电图记录中持续存在或者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的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的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的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IRDA的多少与状态有关,警觉和睁眼时数量减少;闭 目、过度换气、瞌睡时增多;进入NREMⅡ期后消失,
持续弥漫性慢波活动
慢波:
慢波性异常
表现为广泛、持续的中、高波幅
可以在慢波上复合快波,或夹杂棘尖波,此背景提示 弥漫性脑损伤,常累及皮层下和皮层下白质; 皮层下病变导致皮层失去传入性冲动是产生持续性慢 波的重要原因;单纯皮层或者深部灰质核团受累很少有 明显的多形性δ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爆发性出现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 或几个连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广泛出现、局限出现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 持续性出现 1)高度节律失调:见于幼儿、儿童; 2)波幅广泛低平:见后 3)α波泛化:见后
异常脑电
非爆发性出现 2 散在性出现
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
爆发性出现
出现方式
突出于背景脑电活动,单独、孤立性或几个连 续形成爆发波出现。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1 局灶慢波异常
局灶性慢波和棘波
无局部结构性脑损伤时的局灶性、多形性δ活动 ,此时 为间断出现,睁眼或状态改变时可以衰减,多混有θ活 动。----此时的脑功能可能是可逆的。 慢波睡眠期的双侧半球间断或者持续的明显不对称现
象,包括频率和波幅的不对称,应该根据临床和神经影像
学进行分析。
异常脑电分类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非爆发性出现
1)持续性出现;2)散在性出现。
异常慢波类型
• 局灶性慢波异常
• 普遍非同步慢波异常 • 双侧同步慢波异常 • 基本节律慢波化
1 局灶慢波异常
• 定义:是指出现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电极的慢波。 在少数情况慢波出现于一侧大脑半球的所有部 位。 • 多形性δ波 局灶δ波不规则无节律性发生。
• 病灶中心部分的慢波通常比病灶周围的慢波更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是最高的。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癫痫样波: 2) 良性变异型:见正常成人变异脑电
异常脑电
出现方式
异常脑电
脑波类型
1 异常慢波; 2 癫痫样波; 3 波幅异常变化。
异常脑电分述
一 异常慢波
正常成人的脑电图上出现快波,几乎不出 现慢波,在成人安静时,如果出现δ 波 是明显的异常,如果θ 波清晰醒目地存 在,判定为轻度的异常。 幼小儿即使是正常者基本节律的频率比成 人慢,且多半混有散在的慢波。
见于:双侧半球弥漫性病变,可能是功能性,也可见于
各种严重、进行性的病变; 慢波数量可以反应脑功能程度。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局部或者一侧半球出现的δ、θ频段慢波,散发或节律 发放,高波幅、多形性; 产生基础:白质损伤—皮层下局部性结构性损伤,如肿 瘤、卒中、脓肿、脑实质内血肿、脑挫裂伤;清醒转为睡
占优势的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脑波活动减少、脑电频率改变、节 律改变、波幅改变、波形改变。
背景活动异常
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清醒、放
松、闭目状态下记录到的脑电判断背景
活动。
背景活动异常
包括:
正常节律改变
• 一侧频率减慢>=1Hz;
• α节律反应性消失;
• 调节性消失; • 波幅不对称;
多为局限性改变。
REM睡眠期可再次出现。
受年龄发育影响:儿童IRDA最高波幅位于枕和后头部称OIRDA;成人IRDA最高波幅位于额区-称FIRDA。这
种部位差异与病因无关。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IRDA)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见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广泛起源的非特异性异常,无病因特异性,
IRDA出现部位没有特定定位意义; 颞区的IRDA(TIRDA)与癫痫有密切关系,与 OIRDA及FIRDA有明显不同,有明显的病因特异性,不
属于非特异性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广泛非同步性慢波
慢波性异常
称为散发性或者弥漫性慢波活动,不同步、不成节律、 不同频率; 中高波幅; 是最常见但是最缺乏特异性的异常;
背景活动异常
背景节律慢波化
慢波性异常
是指枕区节律相对于病人年龄而言频率偏慢。 如30-50岁枕区节律应为10-11Hz,降低至89Hz则为异常。 常伴有调节、调幅不良;
背景节律慢化程度反映了脑功能异常的程度;
单纯背景节律慢化---小儿 属于发育性异常; 改变 老人 属于脑电活动退行性
背景活动异常
眠时。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
在脑损伤部位波幅最明显;但是在大范围皮层及白质损 伤时,损伤部位波幅反而降低,其周边区域波幅较高。 范围:表浅病变—一致;深部病变—范围偏离,甚至出 现一侧或双侧半球广泛性慢波;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局灶性或者一侧性持续性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