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历年考研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历年考研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历年考研试题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2014考研参考真题整理

陕师大历史地理学 2013初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共十题) 海洋资源冈身二里头文化土地《河山集》丝绸之路《颜氏家训》白登之围承宣布政使司乾嘉考据学 二、简述(共5题) 1简述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2.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大融合的表现 4.简述唐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背景 三、古文献断句(根据自己的语感,很简单) 四、论述 1.结合古代赋役制度,论述“一条鞭”的意义和影响 2.谈谈你对“全球变暖”的看法 复试真题 1.简述中国季风分界线与农牧交错带的关系。 2.举例说明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对区域自然、社会的影响。 3.简述中国行政区划与自然区、经济区的关系。 4.简述明清经济制度改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水经注》段落节选,句读并用下划线标出其中所含地名,找出所引用文献并简要介绍这些文献。 (水经注卷十九渭水) 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故诗云考卜维王宅是鄗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是地基构沦虢今无可究春秋后传曰使者郑容入柏谷关至平舒置见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容安之答曰之咸阳车上人曰吾华山君使愿托书致鄗池君子之咸阳过鄗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列梓当有应者以书与之勿妄发致之得所欲郑容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焉谒者出受书入有顷闻语声言祖为死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陕师大历史学2013初试真题 名词解释:6道,每个10分 甲骨文: 《史通》: 飞钱: 胡蓝之狱 晚清国粹派 台儿庄大捷

简答(6道,每题20分) 1、管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两税法与摊丁入亩的联系 4、《四库全书》与《永乐大典》的区别 5、《新学伪经考》的内容 6、简述贞观之治 论述题3道,每题30分 1、论述春秋时期土地制度的演变 2、论述隋王朝 3、论述宋至明清的民族关系 材料题,给材料断句。30分 材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问题:1、“大同”和“小康”社会各指什么,它们是哪个社会时期的反应(孔子心中的理想社会时期) 2、“大同”和“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的区别。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研究生复试中国古代史、专门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二里头遗址、宗法制度、那可儿、周世宗、绍兴和议、《永乐大典》 二、论述 1、论述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土地制度的改革及影响; 2、论述唐代租庸调制度的内容; 3、论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4、比较元、清两代的异同; 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历史学研究生复试历史文献学真题 1、给下面两段文字标点断句。70分 2、选其中一段写一篇读后感,以500字为宜。80分 史學(40分) 唐穆宗長慶三年二月,諫議大夫殷侑言:“司馬遷、班固、范曄《三史》為書,勸善懲惡,亞于《六經》。比來史學廢絕,至有身處班列,而朝廷舊章莫能知者。”于是立《三史》科及《三傳》科。《通典·舉人條例》:“其史書,《史記》為一史,《漢書》為一史,《後漢書》并劉昭所注《志》為一史,《三國志》為一史,《晉書》為一史,李延壽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归就是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入员。在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下,一些已经跳出“农门”的农民工带着新的见识、资金和梦想踏上返乡路,成为新一代的“城归族”。国务院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达到450万,还有约130万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去农村创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新一代“城归族”的出现反映了( ) A. 全面逆城市化现象 B. 城市产业向外转移 C. 第一产业成为主导 D. 农村投资环境改善 2. 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 ) A. 受教育水平 B. 职业构成 C. 地区分布 D. 性别比例 3. “城归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 ) A. 增大了交通运输压力 B. 加大了城市病的强度 C.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 增大了城乡经济差距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原因、影响及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 【1题详解】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改善和乡村发展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投资环境改善,因此大量的农民工将创业的方向转向农村地区,D正确;我国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因此不是全面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产业并没有大规模的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错误;返乡创业不是从事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不是主导,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大量“城归族”在农村地区创业,会带动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使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大量的“城归族”将首先改变农村人口的职业构成。故选B。 【3题详解】 农民工回到农村创业,完善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

蓝勇历史地理学课后复习题总结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导言;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方法和手段:文献逻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

陕西省陕西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9届陕西陕师大附中文科综合地理能力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下图是杭州市不同职业人群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调查表,读图,完成1~3题。 1.共享单车使用距离主要集中在() A.0-3km B.3-5km C.5-7km D.7km以上2.共享单车的使用时间最主要集中在() A.5-7时B.7-9时C.11-13时D.13-15时3.据图分析共享单车最适宜布局的地点是() A.地铁站附近B.工厂附近 C.公园附近D.高铁站附近 【解析】第1题,理解共享单车的概念,本题的共享单车指自行车,适合于短距离,一般为0-3km,选项A正确。第2题,共享单车主要解决由小区到公交站或地铁站的短距离,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等使用单车频率较高,上学或上班时应用频率较高,选项B正确。第3题,共享单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结合上题及图表可以看出共享单车适合布局的地点在地铁站附近,选项A正

确。 【答案】1.A 2.B 3.A 塞罕坝海拔1010-1940米。上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坡难以绿化,需要攻克许多难关。下图示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D.常绿阔叶林 5.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6.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A.增加生物多样性B.减轻风沙危害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第4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1000-2000米之间,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C对,A错。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B错。 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D错。第5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A对。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B错。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C 错。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D错。第6题,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解析】

陕西省西安地区八校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北京一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下面两图分别为“华北局部区域示意图”和“崇礼及附近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10°C多年平均气温线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B.夏季风、地形 C.纬度位置、地形 D.纬度位置、大气环流 2?据图分析〃崇礼作为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积雪时间较长〃平均风速较小 B.温度适宜〃山地坡度适中 C.距离北京较近〃交通便利 D.山地地貌和生态环境良好 循环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4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最适宜该农业模式的地区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4?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 A. B. C. D.

艾尔湖为世界上著名的时令湖〃湖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周边的河水及雨水〃面积大时可达8 000多平方千米〃大部分时候湖床干涸。左图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概况图”〃右图为“A、B两地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各月中〃一年中艾尔湖湖水最多时最可能出现在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6?限制图中甲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及形成原因分别是 A.降水少〃山地阻挡来自海洋水汽 B.热量不足〃受高纬度冷空气影响 C.土壤贫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 D.光照较少〃地处中纬太阳辐射少 7?2016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 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据此完成下题。 沈阳组建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联盟”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基础雄厚 C.消费市场广阔 D.交通运输便捷 下图示意我国珠江流域岩滩水库1994——2000年入库泥沙、出库泥沙及拦截率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初试

历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适用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科目代码:070501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 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994 一名词解释: 1.构造行迹 2.层理构造 3.大陆坡 4.寒土 5.自然区划 二举例分析气候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三地貌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 四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五试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 六举例说明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996

一名词解释: 1.构造体系 2.地质构造 3.海蚀作用 4.大陆架 5.生态系统 二为读图题无法绘图抱歉 三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四以欧亚大陆为例,试述中纬度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与大气环流的关系五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六论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关系问题 1997 一填空 地质构造的基本构造类型有:_ _ _ _ 地下水按存储空隙的种类可分为:_ _ _ 中国黄土的命名按时代可分为:_ _ _ 成土因素包括:_ _ _ _ 二名词解释: 1.大陆架 2.大陆度 3.生态系统 4.岩溶作用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你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及其联系 四论述 1.举例分析气候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地貌发育的 3.举例说明我国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焚风岩溶作用潜水与潜水面生态系统自然区划褐土 二、简答 1、简述水平构造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2、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3、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径流过程 4、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河流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000年

历史地理习题及答案

2004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试题 论述题 一 .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1 . 简述中国古代的几次分封及其影响。 2 . 论述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原因。 3 . 分析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004 年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答案要点 论述题 一 .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原因 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是导致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的基础。 首先,政治上,各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以稳定其内部统治,重用人才。 其次,经济上,各国都注意发展生产经济,实行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屯田制等。 再次,军事上,军事战略的运用,即孙刘合作对抗强大的曹魏政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最后,地理环境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也提到了一定的作用。蜀有剑门之险,吴有长江天险。北方的魏国虽然势力强大,但是其士兵不习水性,而吴国的士兵则习水性,加之吴蜀两国联合起来对付魏国,使曹魏政权无能为力。三个国家都各有自己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二 . 简述中国古代的几次分封及其影响 分封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政体形式,始于周朝,在西汉、西晋时期也有存在。在历史中,它的影响有以下几种:1 ,促进了历史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西周的分封制上。周统治者面对空前广大的国土,管理起来只能是“望首莫及”,根本管理不过来,所以只能用分封这一办法,建立一种松散的“联邦制”,国家的根本大权属于周天子,这样可巩固国家的统一,拓展了疆土,防止国家发生动乱,在统一的情况下,什么事都好办,因此,历史在这一时期便奇平稳发展。2 ,使历史由乱到治,巩固了成果。这表现在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上。3 ,导致出现分裂割据。这主要体现在西汉、西晋的“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上。 三 . 论述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原因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含答案) 中国历史地理试题一填充题(30分) 1,我国正史中第一部有地理志的是(《汉书·地理志》)第一部有河渠志的是(史记) 2,(唐)李吉甫所撰( 元和郡县图志)和(宋)乐史所撰( 太平寰宇记),是我国古代两部地理名著3,东晋时都城( 建康),即今南京市,南宋时都城(临安),即今4,隋炀帝开大运河中,沟通黄河淮河的名,贯穿河北平原的称5,今西藏地区唐时称,元时属中央管辖 1.《水经注》的作者是朝的 2.《华阳国志》的作者是朝的 3.齐召南是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 4.唐朝的东京指今,西京指今宋朝的东京指今,西京指今 5.明代的长城西起关,东迄关 6.自战国秦汉以来,我国北部蒙古高原上先后居统治地位的民族为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7.北魏是( 鲜卑)族建立的

政权,辽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 8. 中国历史时期筑城思想在《周礼~考工记》有充分的体现9..根据《周礼》中国古代的都城一般都分为三重,皇城、宫城、京城二.填空题⒈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介于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 灵渠(兴安运河) 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命史禄修建而成的岭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⒋夏王朝所统治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国都为中心的的直接统治区和以方国为主干的地方政区单元。⒌东晋时期普遍实行的两种地方政区制度是侨州郡和实州郡⒎耧车最早出现于西汉朝。⒏水排是东汉时期的杜诗发明的,它是当时冶铁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⒐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卫温和诸葛直到夷洲。⒑“松郡棉布,衣被天下”指的是元代松江府的纺织业。⒒明代长江三角洲一带的苏州和松江是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⒓市舶司最早是在

最新-2018年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 理2018.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姓名、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属于 A.恒星 B.卫 星 C.行星 D. 彗星 2.太阳系中地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水星、金星 B.金星、火星

C.火星、木星 D.木星、土星 3.地球上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适中 B.地球的体积适中 C.地球的卫星数目适中 D.日地距离适中 【解析】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的“左邻右舍”分别是金星和火星。地球上具有生物存在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其温度条件的适宜是有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决定的。 4.太阳大气层的某些区域会突然爆发,出现增亮的斑块,这种现象发生在 A.光球层 B.日冕 层 C.色球层 D.太阳内部 【解析】 太阳大气层的某些区域会突然爆发,人们称这种现象为“耀斑”。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

5.我国的“月兔车”在月球上正常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是 A.太阳能 B.重力 能 C.核能 D.风能【解析】 “月兔车”之所以在月球上能正常工作,是因为它安装有太阳能板,能够接受太阳辐射,所以“玉兔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应该为太阳能。 6.目前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自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0° B.23°26′ C.66°34′ D.90° 【解析】 常识性。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或23.5°。 7.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一个太阳日 B.一个恒星日 C.一个恒星年 D.一个回归年 【解析】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23小时56分),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是地球自转360°59′所用的时间(24小时),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恒星年是地球公转360°所需的时间(365日6小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回归年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365日

陕西师范大学历年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陕西师范大学2015人文地理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 1.文化区的定义,形式文化区和功能文化区以及乡土文化区的区别及联系 2.中国人出国旅游大部分是购物,因此中国人有“购物??”(意思是中国人带回很多外国产品)但很多产品上都写有made in china ,s试用人文地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出现这中现象的原因。 3.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手绘???世界人口分布模式图。 4.中国语言分布复杂多样,试分析原因。二论述 1. 论述人文地理的三大支柱,并解释三者之间的联系。 2. 宗教的定义,以及世界上主要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 APEC的英文全称是?APEC重返中国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15年题型变化比较大,改卷尺度相对比较松) 2014年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1名词解释(5个) 都市连绵区人居环境主题公园区域规划好像是产业集群?2简答(4个) 区域分析的基本思路如何理解“风水” 还有二个忘啦,不好意思啊,想起再补上吧 3论述题{25分一个,共二个) 人文地理学方法论 结合我国经济地理的发展历程谈谈其研究趋势 数学变化也是很大,不像以前的分极限、导数、积分这样几块,而是分三部分,二大部分是计算题,第三部分是证明题,集中在高数下册的内容,多元函数的居多,要注意 啊!!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考研真题 (这是我自己回忆的) 一、名词解释 1.城市地域结构 2.敞田制 3.行为文化 4.地缘政治 5.人口容量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论的内容及几个圈层的内容? 8.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谐论及其之间的差别? 9. 简述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10.简述人本主义方法论及其特点和影响? 11.简述二战后世界工业的转移趋势及北美工业带和欧洲工业带。 三、论述题 12.论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案例分析(20分) 材料:以延安红色文化为例,可能涉及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具体的内容很多不 再详述)。 大体要求是以文化地理的内容及方法论,红色文化地理的要素、内涵及其价值功能(此题书本内容涉及不多没记清)。 2012年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政治整合 2、聚落 3、第五产业 4、北美工业带 5、地中海农业 二、简答(共90分) 1、以亚洲为例,分析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 3、文化整合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旅游地文化及其特征 6、以机械工业为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三、论述(共40分) 1、分析城市化、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2、以中国人口转变为例,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人口稳定增长和适度人口的意义 2011年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 1.迁移农业 2. 第五产业 3. 农业区位论 4.功能文化区 5.逆城市化 二.简答题 1. 简述环境感知论 2. 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 3. 简述政治地理过程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甲骨文与金文 2.《水经注》 3.城邦 4.均田制 5.区田法 6.五服制 7.代田法 8.杨守敬 9.府兵制 10.租庸调制 二问答题 1 、秦皇,汉武在加强中央集权上的异同? 2、隋代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的异同? 3 、清初对西北边疆的经略措施? 4、均田制的内容及与租庸调制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甲骨文与金文分封制齐桓晋文之事裴秀孝文帝改革《水经注》茶马互市行省制 二问答题 1 隋元大运河异同及其形成原因? 2 清朝如何经略西部边疆,近代列强如何侵略西部边疆? 3 秦皇汉武对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及发展的贡献? 4 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龙山文化《春秋》五胡十六国侨籍郡县文成公主 一条鞭法九品中正制改土归流 二问答题 1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 2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四大发明的时间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边疆用兵策略及意义? 5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 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世界史试卷 一、美国史(每题25分) 1、试述美国两党制的形成。 2、19世纪美国历史发展有何特点? 3、试评福兰克林·罗斯福 4、谈谈你对伊拉克战争的看法 二、俄国史(每题25分) 1、试论俄罗斯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2、试评彼得一世的改革及其后果。 3、简述俄国沙皇制度的演变。 4、如何认识俄国的斯拉夫派与西方派

一名词解释 1、尚书台(名p24) 2、侯景之乱(名p33) 3、两税法(名p46) 4、头下军州(名p57) 5、理藩院(名p79) 二、简答: 1、简述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及意义(述p74) 2、简述南宋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述p98) 3、清朝在康雍乾时期为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进行过哪些重大斗争?(述p107) 三、论述题 1、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述p56) 2、评述两汉的监察制度(述p59) 3、评论“九品中正制”(述p67) 4、论述魏晋玄学的产生及其发展阶段(述p73 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初税亩(名p12) 2、告缗(名p22) 3、侯景之乱(名p33) 4、飞钱(名p47)(2013) 5、达鲁花赤(名p63) 6、军机处(名p78) 7、郑和下西洋(名p81)8安史之乱 二、简答: 1、简述一条鞭法的内容及意义(述p109)(2014) 2、比较北魏均田令与唐代均田令(述p84) 三、论述题 1、评述王安石变法(述p91) 2、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述p95 世界近现代史 一、名解 重农学派明治维新光荣革命布拉格之春马歇尔计划 二、简答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历史背景 拉美民族独立运动领袖伟绩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 戴高乐主义具体内容 20世纪20.30年代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不同类型 三、论述 地理大发现历史意义 二战后国际垄断资本体系主要内容基本特征 雅尔塔体系内容性质 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 1禹贡 2侨置郡县 3郡县制4行省制5轮台召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1章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环境[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个自然圈。人类是自然的产物,而人类的活动又影响着自然环境。 2.部门自然地理学[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研] 答:部门自然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包括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等。它们以组成自然环境的某一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个要素的组成、结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和规律。 3.自然地理学[广西师范学院2004年研] 答: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自然地理学的分科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即研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称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称为部门自然地理学。它们包括该系统两级组织水平的研究。 二、简答题

1.试述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研] 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即只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和长期受到人类直接影响而使原有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人为环境。 (1)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地位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广泛,但主要还是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特征、结构、成因、动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转化的动态过程;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研究各个区域的部门自然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并进行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评价,为区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受人类干扰、控制的人为环境的变化特点、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寻求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整治措施。随着自然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与许多自然科学发生联系,形成了众多的分支学科。 (2)自然地理学在当前社会的作用 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农业生产受自然、技术和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和制约,具有强烈的地域性。自然地理学研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差异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形成条件和发展变化规律,有利于未来中国不同区域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②对资源综合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可持续利用,评估资源最大承载力、潜力和潜能,不仅关注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

2019年陕西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文字版、带答案)

2019年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含答案) 地理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考生领到试卷后,必须按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考籍号、座位号,并在答题卡上涂黑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 3.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1月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测。读题12图,完成1~2题。 题1、2图 1.“嫦娥四号”探测器所着陆的月球属于 A.星云B.行星C.恒星D.卫星 2.图示围,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D.地月系 2019年3月30~31日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据此,完成3~4题。 3.该考试统一使用的时间是 A.的地方时 C.的地方时 B.所在地的区时 D.所在地的区时 4.在考试期间,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向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D.南半球,向南移动 读题5、6图完成5~6题. 5影响抵达地面太阳辐射的根本因素是 A.太阳照射角度 B.大气透明度 C下垫面状况 D.日地距度 6关于图中太阳辐射表述正确的是 A.路程短,消耗多 B.路程长,消耗多 C路程短,消耗少 D.路程长,消耗少 7.目前调查表明:月球表面无水、无大气、无生命……与地球相比缺少的外部圈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英国著名侦探小说《神探福尔摩斯》中,主人公终年风衣、雨伞的装扮,反映出英国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终年寒冷干燥 9."风、雨、雷、电……"现象分布于地球大气的 A.平流层 B.对流层 C.高层大气层 D.电离层 10、11图为"南半球西风漂流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着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8、钓鱼岛: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倭人称其为“尖阁列岛”。钓鱼岛群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等七座小岛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其位于闽之正东,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处在大陆架上,附属于台

陕师史地考研历年真题(2001-2017年)

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甲骨文与金文《水经注》均田制城邦区田法 五服制代田法杨守敬府兵制租庸调制 二问答题 1、秦皇、汉武在加强中央集权上的异同? 2、隋朝大运河与元代大运河的异同? 3、隋朝初年对西北边疆的经略措施? 4、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 梅雨潮汐气旋径流 锋面雨江汉平原鄂尔多斯高原南阳盆地 二问答题 1、西北环境特点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 2、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气候的影响? 3、福建的微地貌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甲骨文与金文分封制齐桓晋文之事裴秀 孝文帝改革《水经注》茶马互市行省制 二问答题 1、隋元大运河异同及其形成原因? 2、清朝如何经略西部边疆,近代列强如何侵略西部边疆?

3、秦皇汉武对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及发展的贡献? 4、唐代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内及其之间的关系? 《中国地理》 1、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与山脉分布有密切的联系,我国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其排列特点》? 2、我国水系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我国土壤及植被的水平分布规律? 4、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地理试卷《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龙山文化《春秋》五胡十六国侨籍郡县 文成公主一条鞭法九品中正制改土归流 二问答题 1、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四大发明的时间和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4、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边疆用兵策略及意义? 5、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 《中国地理》 一名词解释 全新世第四纪大运河梅雨青藏高原季风 二问答题 1、我国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中国的地形特征?

陕西师大地理真题

旅游与环境学院 ①【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课程与教学论 ②【602 高等数学I 】&【804 人文地理学/ 836 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环境学 国土资源学 自然灾害学 ③【602 高等数学I 】&【836 自然地理学/ 837 普通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④【602 高等数学I 】&【838 环境学概论】 环境科学 ⑤【314 数学(农)】&【839 地貌学/ 840 生态学】 水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⑥【303 数学三】&【841 旅游学(旅游业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管理 2012年人文地理学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政治整合 2、聚落 3、第五产业 4、北美工业带 5、地中海农业 二、简答(共90分) 1、以亚洲为例,分析宗教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 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优缺点 3、文化整合 4、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5、旅游地文化及其特征 6、以机械工业为例,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三、论述(共40分) 1、分析城市化、基本内涵和动力机制 2、以中国人口转变为例,用人口转变理论分析人口转变模式,并分析人口稳定增长和适度人口的意义 11年人文地理 一.名词解释 1. 迁移农业 2. 第五产业

3. 农业区位论 4. 5.功能文化区 6.逆城市化 7. 8. 二.简答题 1. 简述环境感知论 2. 简述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示 3. 简述政治地理过程 4. 语言的传播特性 5. 城市的职能分类 6. 钢铁工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的工业区位变化 7. 三.论述题 1.结合实例分析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世界(中国,记不清了)的城市化特征 注:没写的就是记不清了,题目数就是这么多 ====================================================== ================ 09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景观聚落人口过程政治地理单元 简答 1.简述民俗的内涵型特征 2.简述赣方言的形成于特征 3.旅游资源及其形成条件 论述 1.论述环境与城市区位选择的关系 2.现代农业的类型及其特征 ====================================================== ================ 08年人文地理 名词解释 精神文化乡土文化区民族希伯来语道教 简答

中国历史地理学课后大题(完整版)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 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 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陕师大世界地理试题4(有答案)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课程考试 《世界地理》D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地理环境的结构: 2、蒙古高压: 3、世界雨极: 4、土兰平原: 5、地中海: 6、拉丁美洲: 7、中东地区: 8、印度的“绿色革命”: 9、法国的“旧”工业部门:10、亚美人种: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包括、和等。 2、欧洲全年受西风影响的区域占欧洲面积的。 3、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亚洲中部地形起伏巨大,其中海拔最高有m,水面最低为m。 4、欧洲大陆第四纪冰川影响面积曾达万km2。 5、非洲人口的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和三个方面。 6、近代以来,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二是。 7、1959年,正式成为美国的第49和第50个州的是:①;②。 8、东南亚地区居民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其中,佛教主要分布在地区,而菲律宾绝大 多数居民则以信仰教为主。 9、人们通常所说的能源是指;西亚被称为。 10.根据南美洲的自然条件差异,其农业经济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和。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7分,共42分) 1、列表回答亚洲不同季风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 2、去南极考察以什么时间最合适? 3、简述美国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4、简述澳大利亚农牧业生产特点。 5、为什么德国的城镇分布较为均匀。 6、简论日本经济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欧洲气候的基本特点与成因分析。 2、试述战后美国经济地域变动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世界地理》D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空2分,共20分) 1.地理环境的结构——独特性,整体性,差异性。2分 2.蒙古高压——蒙古境内冬季冷高压。2分 3.世界雨极——印度乞拉朋齐镇,年均雨量11500毫米。2分 4.土兰平原——中亚干旱荒漠平原。2分 5.地中海——欧洲与非洲之间的陆间海,面积250多万平方公里。2分 6.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长期受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的民族的殖民统治,故称之。2分 7.中东地区——西亚除去阿富汗,加上非洲的埃及,属于政治地理空间概念。历史上欧洲殖民者根据距离欧洲的远近所划分的,故名。2分 8.印度的“绿色革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采取以推广高产良种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改革,涉及的范围基本上是几种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尤其是小麦和稻谷,此即绿色革命。2分 9.法国的“旧”工业部门:旧的工业部门一直是法国的优势部门,包括纺织、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消费性的轻工业。 2分 10.亚美人种——蒙古利亚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和美洲地区,故称之。2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包括海拔高、起伏大和中高周低等。3分 2.欧洲全年受西风影响的区域占欧洲面积的3/4 。1分 3.受新构造运动影响,亚洲中部地形起伏巨大,其中海拔最高有8846.27 (8848.13)m,水面最低为—392(—400)m。2分 4.欧洲大陆第四纪冰川影响面积曾达650 万km2。1分 5.非洲人口的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人口增长快、低龄化现象突出和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三个方面。3分 6.近代以来,东南亚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来移民增加迅速;二是人口自增率高。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