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醉驾调研报告法院

醉驾调研报告法院

醉驾调研报告法院醉驾调研报告尊敬的法院领导和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调研小组的负责人。

我们此次调研的课题为“醉驾”。

在此我将向您汇报我们小组的调研情况和结果。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醉驾的现状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为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

二、调研内容我们小组通过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和线上线下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

主要内容包括醉驾的定义、成因分析、法律法规的现状、执法情况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

三、调研结果1. 醉驾定义:根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醉驾是指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醉驾的判断主要以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依据,超出规定的酒精含量即为醉驾。

2. 成因分析: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醉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a) 自控能力差,不具备酒后驾驶的意识;b) 饮酒文化的不当引导,存在酒后驾驶的观念误区;c) 高压社会环境造成的情绪压力,导致逃避现实的消极方式。

3. 法律法规现状:我国对醉驾的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但在制定和执行方面仍有待加强。

应当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配合各类科技手段加强监测和检测等措施,以提高执法效果。

4. 执法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执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限的执法人员、执法手段欠缺与科技工具不足等问题导致醉驾的监测和处罚不够到位。

5. 对社会的影响:醉驾不仅严重威胁驾驶者本身和乘车人员的安全,还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车辆损坏、人员伤亡以及社会信任度下降都是醉驾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

四、建议措施1. 宣传教育加强:通过多种渠道加强酒后驾驶危害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

2. 法律法规完善: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醉驾行为的惩治力度,增加处罚措施的威慑作用。

3. 执法力量增加:加大对醉驾的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数量,提高执法效果。

4. 审判规范化:加强对醉驾案件的审理力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减少法律漏洞和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喝酒调查问卷报告范文

喝酒调查问卷报告范文

喝酒调查问卷报告范文尊敬的受访者:您好!我们是一家市场调研公司,现在正在开展一项关于饮酒行为的调查。

我们希望能邀请您花费几分钟时间填写以下问题,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们对饮酒的态度和行为。

您的回答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非常感谢您的参与!1. 您是否会饮酒?如果是,您通常在什么场合饮酒?(可以多选)A. 家庭聚会B. 朋友聚会C. 商务宴请D. 在家闲暇时E. 其他(请注明)2. 您的饮酒频率是多少?(可以多选)A. 每天B. 每周一次C. 每月一次D. 只在特殊场合E. 从不饮酒3. 您平均每次饮酒的酒精摄入量是多少?(请填写具体的毫升或标准杯数量)4. 您会同时饮用多种酒类吗?如果是,通常是怎样的搭配?5. 您认为饮酒对健康有何影响?(可以多选)A. 有益健康B. 有害健康C. 对心理有放松作用D. 对社交有促进作用E. 其他(请注明)6. 您会在饮酒前进行酒精测试吗?为什么?7. 您对于法定饮酒年龄有何看法?8. 您认为对饮酒者应该有何限制?9. 您对于酒后驾车有何态度?是否会有相关意识与行为?以上是我们的调查问题,谢谢您的耐心回答。

您的意见对我们的研究意义重大。

如果您对调研结果感兴趣,可以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定期分享调研结果。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调查人:(姓名)日期:(日期)根据对饮酒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首先,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在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和商务宴请等场合饮酒;其次,饮酒频率大多数在每周一次或只在特殊场合。

对于酒的摄入量,大部分受访者给出了具体的数字,而且会同时饮用多种酒类的受访者也不在少数。

此外,受访者对于饮酒对健康的影响看法不一,有些人认为对心理有放松作用,但也有人认为有害健康。

有趣的是,酒前酒精测试的意识不算很高,很少有人在饮酒前进行测试。

另外,对法定饮酒年龄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应该严格执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

在酒后方面,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对法定饮酒年龄看法认为应该严格执行,对饮酒者应该有适当的限制。

醉驾案件相关情况调研报告

醉驾案件相关情况调研报告

醉驾案件相关情况调研报告醉驾是指酒精含量超过法定标准的驾驶行为,也被称为酒后驾驶。

这种行为不仅危害自己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危及他人的安全。

为了了解醉驾案件的相关情况,本次调研报告将就醉驾案件的频发程度、影响因素以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醉驾案件的频发程度近年来,醉驾案件频发,给交通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每年因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多达几十万起,其中死亡和伤害人数不计其数。

这一数字显示了醉驾现象的严重性和危害程度。

二、醉驾案件的影响因素1. 酒精饮品的普及和社交习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饮品的消费逐渐普及,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常常离不开酒精。

因此,酒后开车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2.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因为对于酒后驾驶的危害不够重视,或者自认为能够控制自己,在酒精的影响下依然选择开车。

这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是驾驶员个体心理和认知观念差异。

3. 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监管措施:目前酒驾的检测手段主要依赖于呼气测试仪和抽血等体液检测方法,但是这些方法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实时、准确地判断驾驶员是否酒驾。

同时,在一些地区,对于醉驾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打击手段。

三、醉驾案件的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对酒后驾驶危害的宣传和教育,提高驾驶员及社会公众对于醉驾现象的认知,增强其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酒驾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处罚醉驾行为,提高违法成本,增加嫌疑人对法律的恐惧感和警示作用。

3. 完善技术手段和监管措施:加大对酒驾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检测手段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加强对酒驾行为的监管,建立健全违法行为记录和处罚体系,形成有效的打击手段。

4. 发展替代饮驾的交通方式:通过改善公共交通设施和便利的出行环境,鼓励人们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或代步工具,避免酒后驾驶。

综上所述,醉驾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饮品普及和社交习惯、驾驶员安全意识薄弱以及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监管措施等。

查处酒驾情况调研报告doc

查处酒驾情况调研报告doc

查处酒驾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关于酒驾的社会调查报告衡水广播电视大学报告题目:学校名称: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开始时间:完成时间:社会调查报告关于酒后驾驶的调查报告衡水电大 XX年秋法学专科周景跃 0914009314746阴树起 XX 年8月20日 XX年9月11日目录引言............................................正文............................................一、酒后驾车的危害性.........................二、酒后驾车情况调查.........................三、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法律上对酒驾的约束.......四、酒后驾驶的预防措施及避免方法.............结束语..........................................引言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说:“道路交通事故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卫生与发展的一大关切问题。

”据调查,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15至44岁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死因。

在世界各地的道路上每年约有130万人死亡,此外每年约有XX 万至5000万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而造成非致命性伤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

正文一、酒后驾车的危害性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进行了“远离酒后驾驶”的活动,在实验室证明了酒后驾驶的危险性。

未饮酒前,他们的刹车反应时间分别为0.75秒、0.56秒和0.56 秒。

在饮一听350毫升啤酒30分钟后,酒精开始在体内发挥作用,同样的机器测试结果显示,三人的反应时间分别提高到1.22秒、1.38秒和1.05秒。

醉酒驾驶机动车调研报告

醉酒驾驶机动车调研报告

醉酒驾驶机动车调研报告醉酒驾驶机动车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醉酒驾驶机动车引起了广泛关注。

醉酒驾驶不仅危害驾驶人员自身的安全,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了解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本次调研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发给一定数量的机动车驾驶员,并通过现场观察和相关数据的分析作为补充。

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500份,有效问卷数量为480份。

三、调研结果1. 醉酒驾驶的人群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调查对象中,男性驾驶员占大多数(85%),女性驾驶员比例较低(15%)。

此外,30岁至49岁的群体占总数的60%,说明中年人群是醉酒驾驶的主要人群。

2. 醉酒驾驶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酒后驾驶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交活动(40%),精神压力(30%),自控能力差(20%),其他(10%)。

调查结果显示,社交因素是导致醉酒驾驶的主要影响因素。

3. 对醉酒驾驶的态度和认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人对醉酒驾驶的危害有一定的认知,认为醉酒驾驶会增加事故的风险(80%)。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人对醉酒驾驶的危害认识不足(20%),提醒我们需要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

4. 醉酒驾驶的惩罚力度和管控措施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醉酒驾驶的惩罚力度普遍认为不够严厉,需要加大惩戒力度(60%)。

此外,调查对象普遍支持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提高醉酒驾驶处罚标准(55%),增加执法人员数量(45%),加强酒驾检测设备的投入(40%)等。

四、讨论与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醉酒驾驶危害的认识,并引导公众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2. 密切监测醉酒驾驶的情况,加大惩戒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 增加执法力度和人员数量,加大对醉酒驾驶的打击力度。

4. 加强酒驾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结论本次调研结果显示,醉酒驾驶机动车问题仍然存在,对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法院醉驾调研报告

法院醉驾调研报告

法院醉驾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醉驾现象日益严重,给交通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解醉驾案件发生的原因和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本次调研对醉驾问题展开研究分析。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探讨醉驾案件发生的原因、调查醉驾行为的方式以及对醉驾案件进行打击的措施,为研究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醉驾案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

【调研结果】
1. 醉驾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醉驾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饮酒后驾驶。

这种行为与酒后驾驶者对自己酒精消解的误判以及对酒后驾驶危害性的低估有关。

2. 醉驾行为调查方式:为了调查醉驾行为,我们采用了呼气测试仪、血液样本分析等科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判断驾驶人员是否饮酒,并提供证据用于案件处理。

3. 醉驾案件打击措施:为了打击醉驾案件,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宣传,普及交通安全知
识;增加执法的力度和频次,加大对醉驾的处罚力度;建立酒驾黑名单,对重复醉驾者进行严厉打击等。

【调研结论】
本次调研发现,醉驾案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驾驶人酒后驾驶的行为,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宣传和打击力度。

同时,科学准确的醉驾行为调查方式也能为案件的查处提供准确的证据。

我们建议继续加大对醉驾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酒后驾驶的监管,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与稳定。

全国喝酒调研报告

全国喝酒调研报告

全国喝酒调研报告全国喝酒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了解全国喝酒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该调研的目的是探讨全国各地人们饮酒的频率、消费习惯、酒精摄入量和喝酒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全国各地的居民作为调研对象,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结果1. 饮酒频率: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全国大约60%的居民认为自己是饮酒的,其中男性比例要高于女性。

在这些有饮酒习惯的人群中,绝大多数人表示每周饮酒的频率在1-3次之间,只有少数人表示每天都会饮酒。

2. 饮酒场所: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饮酒的场所。

超过7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会在家中或朋友家中饮酒,大约有15%的人表示选择去酒吧或餐厅品尝酒品。

这表明,家庭聚会是全国居民饮酒的主要场所。

3. 饮酒类型:根据调研结果,全国居民的饮酒口味偏好比较广泛。

在白酒、红酒和啤酒等常见类型中,白酒的受欢迎度最高,占据了近50%的份额,红酒和啤酒分别占据了30%和20%的份额。

4. 对饮酒量的认知: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人们对饮酒量的认知情况。

结果显示,大约60%的人知道每天饮酒的合理量是多少,并努力控制自己的饮酒量。

但令人担忧的是,还有约40%的人对饮酒量缺乏正确的认知,容易超过安全饮酒的限度。

5. 健康影响:最后,我们了解了喝酒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约有70%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经常或偶尔会因为饮酒而感到健康受损,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头痛和消化不良。

此外,调研还发现酒后驾车的行为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这对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带来了较大隐患。

三、结论综上所述,全国喝酒的普遍状况并不容乐观。

虽然有大约60%的人对饮酒量有正确的认知并会适度享受,但仍有约40%的人对饮酒量缺乏正确认知,容易超限。

同时,饮酒也对健康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存在酒后驾车等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饮酒知识的普及,通过教育和宣传促使人们形成合理的饮酒习惯,并加强对酒驾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健康。

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范文甄选

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范文甄选

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范文甄选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范文甄选1时至今日酒驾,醉驾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酒驾也已经入刑了,但是就在这样一个全民抵制酒驾醉驾的大背景下,我们看到了很多人还存在侥幸心理,当然也包括我,我是一位有着-年驾龄的老司机,平时是滴酒不沾的,因为我一直了解酒驾的危险与伤害,但是20—年-月-日,自家办喜事,当着那么多亲戚朋友的面一再推脱,盛情难却最终没有抵挡住酒的诱惑。

这些天,我一直都和大家在一起认真学习驾驶安全知识,和大家在一起讨论探讨酒驾和危害,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这些天我也一直在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要感谢给予我警告的交警、给予我学习机会的老师们,这次的酒后驾驶使我醍醐灌顶、猛然惊醒,幸好没有发生车祸,现在我郑重的向各位、向我的家人做出检讨:我自认为对自己驾驶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时时处处也都能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但由于一直没有肇过事,慢慢对自己放松要求,麻痹大意造成的必然结果,而且没有将酒后驾驶从思想上真正的重视起来,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也是一个极其不好的苗头,要是我继续这么大意发展下去,那么,后果将是我无法想象的,想想家人更是由衷的后怕。

因此,在深感后悔的同时,我也感到了幸运,感到了自己觉醒的及时,这对于我今后的驾驶,无疑是一次关键的转折。

所以,在此,我向各位、向我的家人做出深刻的检讨。

最后希望用我的亲身经历,及时的劝慰和告诫我单位的同事、身边的亲戚朋友,不要像我一样不顾及法律法规、不考虑家人的情况下,酒驾后才后悔。

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范文甄选2为进一步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增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7月17日,黑河市公安交警支队合作区大队深入群众游玩聚集地,开展拒绝酒驾宣传劝导活动。

此次活动,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四嘉子大桥下群众野餐聚集地点,利用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典型事故案例等形式,为群众百姓细心讲解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及处罚的影响,并宣传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严重后果,进一步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提高拒接酒驾的自觉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浙江省海盐县酒后(醉酒)驾车情况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生命科学学院 D3******* 施沁璇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车的拥有量越来越多,然而随之而来的酒后驾车现象也日益突出,我国因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且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对此,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经过对酒后驾车行为的大力整顿,酒后驾车现象有了明显好转,道路交通安全深入人心,形成了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使酒后驾驶成为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关键词:酒后驾驶道路安全浙江海盐众所周知2009年,我国因酒后(醉酒)驾驶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频频出现;2009年6月30日,南京司机张明宝醉酒驾车肇事,连撞9人和6辆轿车,造成包括一名孕妇在内的5死4伤;同年8月4日,杭州司机魏某酒后驾驶保时捷汽车超速行驶撞死17岁少女马芳芳;第二天,黑龙江鸡西司机张喜军酒后在夜市连撞26人,造成2人死亡……酒精引起的血案一次次的上演。

由于酒后驾驶,无数鲜活的生命逝去,无数美好的家庭破灭,恶劣的社会影响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酒后驾驶的严重危害。

自2009年8月7日起,浙江省浙江率先开展酒后驾驶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位于杭州湾的海盐县也不例外。

在2009年至今,海盐县通过对酒驾的整顿,初步形成了了人们的关于酒后不开车的安全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效减少了因酒驾而造成的恶心安全事故。

具体如下:一.国家对酒后驾驶的判定标准及其处罚;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中规定,该规定指出,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罚款;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千元罚款。

一年内有前两款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被处罚两次以上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0年3月17日正式发布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掉头,使用伪造、变造机动车牌证3种违法行为,由一次记6分调整为记12分。

新规定将于2010年4月1号起正式施行。

二.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原因:2009年8月爱调研开展了一次名为“全国严治酒后驾车事件调查”的网络调研活动。

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普遍认为,我国目前酒后驾车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包括:驾驶员侥幸心理较为严重、酒后驾车违法成本较低等。

而在这种种原因中,我个人认为其屡禁不止的原因主要如下:1.驾驶员交通安全和法制观念的淡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否认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情况:虽然驾驶员都是通过各项考试而取得了驾驶证得人员,然而很多的驾驶员却对于国家有关的规定已经处罚的条例只有模糊的概念而并不十分清楚。

法制观念的淡薄直接导致了机动车驾驶员在日常行车过程中的种种有可能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的存在。

而对于酒后驾车则更是如此。

有些驾驶员认为酒后驾驶乃至醉酒驾驶即使被查处也仅仅是罚款了事,这直接导致了驾驶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淡薄。

于是有些驾驶员便在酒后依然驾驶机动车而造成了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不可挽回的损失。

2.驾驶员主观上自我纵容驾驶员作为机动车的驾驶者,其主观的行为对于事故的产生无疑是最重要的,而其在酒后的自我放纵则是造成事故重要的原因,其表现在:一、有些司机单纯地以为自己有权有势力,就算被抓到了也没有关系,于是即使自己喝了酒也依然驾驶机动车;二、有些人以为钱是万能的,财大气粗的他们以为就算被抓罚点钱也无所谓,孰不知埋下了多少安全的隐患;三、有些人自恃驾龄长、驾驶技术高,自认为哪怕喝点酒也不会影响自己的驾驶水平,于是便铤而走险,最终酿成悲剧。

2009年8月26日,南湖区“8.26”死亡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让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嘉兴人明白了酒驾的严重后果。

事发前,车主曾某与贺某在海盐一起吃饭,两人喝酒喝的起兴,曾某便喊上坐在边上一起吃饭的司机陆某,要求陆某一起喝酒,陆某本无饮酒之念,但因老板之邀,自己感觉很难推托,便同意一起饮酒。

三人一共喝了两瓶高度白酒,饭后醉意正浓之时,曾某突然接到嘉兴一个小朋友的电话,邀其去嘉兴娱乐,陆某清楚酒后不能驾车,便劝老板曾某不要去嘉兴玩了,但曾某则对陆某说:“你不开我开。

”陆某没有办法,只好充当司机,曾某叫上贺某一起去上了车,结果驾车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

事后,交警部门委托医院对陆某血液酒精成份进行化验,结果其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85毫克,已超过醉酒驾车的临界值。

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认为陆某醉酒驾车且超速行驶是造成此事故的原因,负事故的全部责任。

日前,驾驶人陆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现被南湖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该案例中的很多场景也许很多人都觉得很熟悉,这样的场景可能不少司机都碰到过,只是有些人拒接了酒驾,保障了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有些人却铤而走险,最终酿成了永久的悲剧。

就案例中的曾某而言,他测试的酒精含量已经超过了0.8,属于醉酒驾驶(具体规定见附录一),当他在选择由他来控制油门的那一刻起,其实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安全了。

酒后驾驶,血的教训,应该让我们每一个驾驶员明白,当我们在驾驶机动车的时候,我们应该要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只有我们在主观上明白酒驾的危害,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始,才能够从根本上减少甚至避免酒驾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存在执法不严的现象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交警有时的执法不严也从客观上导致了人们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从而酒后驾驶,酿成事故。

有些交警或念于朋友、亲人的感情,或出于“善良之心”,对某些酒后驾驶的现象视而不见,或者从轻处罚,使得某些驾驶员产生了侥幸心理,以为只要自己承认错误,交点罚款就可以了事,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祸种。

因此,在日常的执法过程中,我们广大的执法人员也应当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把好这非常重要的一关,从严执法,渐渐形成人们对于酒后不驾车的良好习惯。

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样的现象必将越来越少。

三.整治酒驾的具体措施自2009年8月起,浙江省率先开始酒后违法驾驶专项整治活动,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使得我省我市以及我县的酒后驾驶现象明显减少。

1.交警大力打击酒驾(1)宣传:自去年至今,在一些广场和人流集中地地方,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交通警察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我们身边,用多种方式,如用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讲述酒后驾驶的严重后果;走入校园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来到社区,与居民们谈论酒驾的危害,积极引导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提醒人们酒后不开车。

(2)严格执法:酒驾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不可否认,已经成为了一种对于人们生命财产巨大的威胁之一,宣传作为一种方法固然很好,然而,如果要在短期内强有力的遏制这种行为,加强执法、严格执法无疑是重中之重。

因此,我县交警大队的许多执法人员放弃了晚上、节假日等人们休息的时间,开展了各项整治活动。

在晚上酒驾发生的高峰期,他们常常任意设置检查点来检查司机的酒驾情况,对于违反规定,酒后乃至醉酒驾驶的司机依法严格处理。

然而我们知道,对酒后驾驶的查处仅仅是一种手段,只有让广大司机有酒后不能驾车的意识,方能让酒驾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因此,海盐县交警创新的来到了各大酒店,在酒店门口设置了酒精检查,由此,不仅可以起到宣传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测试,对于那些酒精含量超标的司机,则可以劝导他们不要开车,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得到了广大司机朋友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酒驾整治提供了很好的方法。

2.加强机动车驾驶员自身的素质的提高总所周知,机动车驾驶员作为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让酒驾减少的首要条件之一。

因此,自2010年4月起,海盐县对于考驾照的内容做出了新的调整。

新规定明确了驾驶员出现4种情况不得申请增加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准驾车型。

这4种情况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有酒后驾驶行为的;在本记分周期和申请前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有超速50%行为,驾照未被吊销的。

同时考试的要求也更为严格,更加注重了对驾驶员实际能力的要求。

这些都为道路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媒体的作用举足轻重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公开,媒体作为社会的一股强大的力量也无时不刻不在发挥其强有力的作用。

在对于酒驾的整治过程中,媒体更是作为了整治酒驾的有效地平台。

小强热线作为众多媒体之一,每天跟随交警来到查处现场,对违法的车辆和司机进行报道。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从报道的数量我们也可以看到效果之显著。

4.酒店代驾成为时尚对于酒店而言,顾客喝酒越多便意味着他们的营业额越大,然而,在这整治酒驾的一年中,酒店也在这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今在海盐,大多数的酒店都有专职驾驶员,他们的工作即是酒后的代驾服务,正是由于他们的加入,使得人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美食,酒店不用担心顾客的减少,更重要的是酒后的驾驶的行为有了明显的减少,我们的道路更加的安全。

四.一年的整治行动,效果明显经过一年的整治行动,其效果让我们每个人感到欣慰:1.我县由于酒后和醉酒驾驶而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由去年的11起降低到今年(至7月)的4起,由去年的8.21%降低到今年的6.56% (见附录二)2.我县在酒驾整治的一年硕果累累,在2010年的1到7月,我县查处酒后驾驶536例,占全市查处数目的7.97%,醉酒驾驶51例,占全市10.2% 。

(见附录三)3.与我市一样,浙江省实行酒后及醉酒后驾驶违法记录周报告制度,截止7月29日止,今年我市查处的酒后及醉酒驾驶数量为6722例,占全省的9.28% (见附录四)通过对我县与我市已经各市的比较,数目令我们感到担心,这么多的驾驶员依然在酒后驾驶机动车,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去了隐患,然而我们也清楚的看到,酒驾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酒驾的行为,在整治的一年中,我县的酒驾数量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减少。

在我县与我市各县区以及我市与我省各市的比较中,虽然还有不少因素的影响,如车辆保有量(见附录五)等,然而综合各项因素,我县的酒驾整治的成功为全市以及全省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