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_五年级作文

合集下载

论语心得作文400字(优秀8篇)

论语心得作文400字(优秀8篇)

论语心得作文400字(优秀8篇)论语心得作文400字篇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受最深的两个语句。

前者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后者则是说,聪明敏捷并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

这两句话出自古代圣人之口,但是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师”中蕴含这这样一个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各自都有长处值得我们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就拿我们班来说吧,不到五十人的班集体,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音乐,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猛将。

多少这样的同学值得我们学习啊!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不耻下问就不容易了。

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向别人请教。

我们身边有不少不耻下问的例子。

白居易自幼聪明,五六岁就会作诗,没写完一首诗都去读给邻居家的不识字的老奶奶听,以便修改。

一个不识字的老奶奶怎么能比得上一个有文化、聪明的诗人。

他们如果不放下架子,怎能取得成功而留名千秋?同学们,让我们拜能者为师吧,虚心请教,我们会成长更快!论语心得作文400字篇2另外,《论语》中还有另两处相关的记载,我觉得更为重要。

一处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这里的兄弟可以做“朋友”理解。

我觉得,这一段语录对我们自身提出了要求。

友谊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还要使自己能群,能让人接受。

要做到这一点,恭敬有礼是基本的条件。

此外,这段话还扩大了选择朋友的范围,提出了与人交往应有的气度。

我觉得子夏是相当有胸襟的。

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容我成为他的朋友?同样,当一个人能够自立于天地之间,视野已达到一定境界时,什么人不能成为我的朋友?只要不超越道德底线,“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的心得作文300字(通用10篇)

论语的心得作文300字(通用10篇)
论语的心得作文300字篇9
每一则语录虽然都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频繁使用几个赋有表现力的关键语气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话人的神态都栩栩如生地呈此刻人眼前,是什么*这么精炼,表达又这么生动、形象呢?不明白?我来告诉你,是《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论语通译》是这么翻译的,孔子说:“学习
论语的心得作文300字篇8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说理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篇以当时的群众语言为基础,兼借书面语言典雅精粹之风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创一体、自成一派。
《论语》虽非纯粹的文学作品,然其大量文句却逐渐演变成了格言、成语和典故,至今仍然保持着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充分说明了它有强大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文学特色。*拟从语言使用的灵活性,塑造人物形象的饱满性和记叙事情的洗练性三方面入手,对《论语》一书的文学特色作一浅析。
我明白了怎样学习,我明白了该怎样做人,《论语》十则让我懂了许多许多……
论语的心得作文300字篇10
《论语》一书可谓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则”。如果你认为《论语》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
《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因为已经列入了中学语文课本。
对于知识,“学”只是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和“习”结合起来,仅有用丰富多彩的知识点缀自我的大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朋友从远方千里迢迢的赶来,我们应当感到无比欢乐与荣幸,我们能够取长补短,增加友谊,这样难道不开心吗?我们做人要坦坦荡荡,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应当坚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对待事物。

用论语的一句话写一篇作文加事例六年级

用论语的一句话写一篇作文加事例六年级

用论语的一句话写一篇作文加事例六年级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题目:用论语的一句话写一篇作文加事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一句出自《论语》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到的东西如果经常温习,这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老实说,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有道理。

就拿上学期我学习数学的经历来说吧。

那时候,老师讲了"分数"这个知识点,我觉得很简单,就没怎么复习。

可没过多久,功课就开始叠起来了。

第一次家庭作业我就卡在分数的加减运算上,完全不会做。

我问了妈妈,她提醒我按老师上课时讲的步骤去做,可我完全想不起来了。

最后只好去翻教科书,查阅老师上课时留下的笔记。

经过这次教训,我意识到温习确实很重要。

于是在学习新知识后,我都会抽出时间温习复习。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乘除运算"时,我不光听老师讲解并做笔记,回家后还会按笔记重新过一遍。

如果有不理解的,会马上记下来,第二天请教老师。

就这样一遍遍地温习,我慢慢把分数运算融会贯通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的几次月考,我的分数成绩都很理想,妈妈看到我的好成绩也很高兴。

除了温习数学知识,我在学习其他科目时也能体会到勤加复习的好处。

比如背诵古诗词,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温习,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可如果每天抽出时间多温习几遍,诗词就会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了。

英语单词也是如此,只有坚持每天温习,才能真正地掌握。

现在回想起来,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真是太有智慧了。

多亏了这句箴言,我从中领悟到了知识获取的真谛——温故知新。

刚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感觉很简单,但如果不及时巩固温习,这些知识就会像过眼云烟般一去不复返。

只有沉下心来,经常温习巩固,知识才能真正地夯实下来。

除了温习知识,我在生活中也学会了时常复习的好习惯。

妈妈总是嘱咐我做作业时要仔细检查,别马虎了事。

检查作业其实就是复习的一种形式,能帮助我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五年级叙事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_450字

五年级叙事作文: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_450字

三一文库()五年级叙事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_450字
孔子的《论语》流芳百世,成为了我们小学生用来约束自己的法则,这一法则是我们要去学习、去牢记,去学以致用的。

我最喜欢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性格。

曾经,一年级时我有些害羞,因为怕老师批评,所以上课有题目听不懂也不管,马马虎虎让它过去了,以后碰到这类似的题目依旧还是一个醒目的红叉叉。

现在,我有题目上课听不懂,有些地方还有疑惑,我会拿着题目上去找老师,请教老师,再认真聆听老师的细细讲解,倘若还不明白,就再次提出我的疑问,老师一一解答后,我也就懂了,下次再碰到同一类题目,我就是一个大红勾,不再出现醒目的红叉叉了。

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转变,正是因为孔子爷爷的这一句话。

那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爸爸过来“巡逻”,顺便检查了我的数学作业,我悄悄地瞟了爸爸几眼,只见爸爸脸由晴转阴,眉头紧皱,指着我的作业本说:
20 × 20。

论语精选作文(精选10篇)

论语精选作文(精选10篇)

论语精选作文(精选10篇)论语精选作文篇1论语中有很多论述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有现实意义,小到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大到一个地区的管理,都有指导意义。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的行动准则,孔子说,那就是宽恕、原谅,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如果现在的人能够按照孔子所说的那样去要求自己,我相信很多事情是万万不能发生的,比如暴力强拆,又比如抢劫,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会发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不论社会地位是卑贱,还是高贵,我们都应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越来越和谐、安定,人们的生活才更加幸福安康。

论语精选作文篇2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历代王朝所推崇尊之为“文圣”其儒家学派中心思想为“仁”,提倡以礼治国,尊崇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认为只要人人知礼守礼,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社会就会安定,人民就会幸福,思想中的阶段划分被历代统治者需要并借此来教话人民。

《论语》是我们的经典国学,孔子,相信大家已经妇孺皆知,在学校体育馆对面,屹立一尊孔子石像,来来往往相信大家对孔子已有所了解,《论语》中包罗万象,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把《论语》读好。

品味其中精华,那么他做人就不会失败,仅接触这本书几天,让我爱不释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在温习知识时能有所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且不说能有所发现,就说学过的知识可课下你复习了吗?课下不复习,怎么能有所长进呢?有所进步呢?子曰:“默而知之,学而无厌,何有于我哉!其中学而不厌教导我们努力学习而不厌弃,试问,有谁敢说,我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厌学的时候,但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会发现书的海洋丰富多彩,便自然而然地做到学而不厌。

六年级作文叙事: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论语》

六年级作文叙事: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论语》

六年级作文叙事: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论语》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论语》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论语》广西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六(4)班黄李键几年前,爸爸给我买了一本《论语》,那时我还小,对这些书不感兴趣,随便看了一下便很快丢在一边。

后来,我又找到了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翻开《论语》,里面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我们学了很多次,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再往下翻,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说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这句话说得在理,的确,反思能让自己进步的更快,为人办事时也要竭尽全力,与朋友交往时要做到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的知识也要努力复习。

再往下翻,有一些孔子劝诫学生的话,有一句就是孔子劝诫学生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话。

再往后面,又是一句我比较喜欢的话,孔子说:“对于学问和事业,了解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的确,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要对学习有兴趣,还有要以学习为乐,否则,学了也是白学。

在众多国学经典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语》,《论语》不仅有许多经典的言论,而且这些言论能教会人们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能够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个就是我喜欢《论语》的理由。

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诵读国学经典,学习更多的知识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精选35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精选35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精选35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篇1我,从小便是孔子爷爷的小“粉丝”。

每每打开《论语》,品读那些字字句句,就如同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与孔子爷爷对话,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莫过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几个人结伴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身边总有一些人陪伴着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其实,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可贵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借鉴,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在我们拥有55个成员的班集体中,许多同学都有着一技之长。

那些运动健儿、“绘画大师”、手工巧匠、“小提琴家”,都是班级里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老师,不是吗?“三人行,必有我师”告诉我们做人应谦逊、要宽容。

谦逊和宽容是一种态度和精神,也是人与人相处的调和剂。

传说上帝在造人时,把装有每个人缺点的口袋缝在后背,装有别人缺点的口袋缝在胸前。

所以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忽视了自己的不足。

孔子爷爷早在两千多千年前就用寥寥十余字告诉我们,要多学习他人长处,将别人缺点引以为戒。

这样,不仅自身修养得到提高,还与身边的朋友更加亲近。

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不是吗?高山之所以雄伟绵延,是因为它从不舍弃一块石子;大海之所以壮阔无边,是因为它不随意挥洒一滴水珠。

我们要像山和海一样,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点滴之长。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爷爷,谢谢您为我们留下如此生动的教诲。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文篇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孔子说的这句话用在我作文学习上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作文是我语文学习中的短板,所以我从暑假开始仿写高老师博客上的文章。

一次,我读到了一篇江瑀杰写的名叫《财富》的作文,主要写了一个老人卖幸福,可他只卖给最富有的人。

老人没有把财富卖给学者、大款,而是卖给了一个拥有爱的小孩。

我最喜欢的论语作文

我最喜欢的论语作文

我最喜欢的论语作文我最喜欢的论语作文篇一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可我读过《论语》后,确实学到了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它使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去孝敬父母,怎样去学习等等。

《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早在汉朝初年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

读《论语》让我感悟最深的一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

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等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道怎样去推己及人,凭着主观意念,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根本没有想过后果。

记得有一个周末,我与我的一群小伙伴在玩耍。

玩着玩着我们都累了,然后我们就找一个地方一起坐了下来。

这时,我们邻居有一个热心的阿姨,拿了几个苹果过来给我们解渴。

苹果刚好够分,可是其中有一个苹果因为阿姨不小心掉在地上给摔得有点烂了,而又刚好被那个小气鬼拿到了。

然后他用一种讨好的表情对我说:“绍煊,我和你换过来好吗?”没等我回答,他就马上把我手中的苹果抢过去,然后又把那有点烂的苹果塞在我手中,笑嘻嘻地说:“嘿嘿,这苹果甜!”听到他这么说,我有点生气,我责备他:“你怎么这样,我还没有同意让给你呢!”那阿姨见状,立马跑出来说:“快把苹果还给她,这样做可是不礼貌的。

如果你不想要,阿姨重新拿给你。

”那小气鬼听了,不情愿的把苹果还给了我。

阿姨说得对,不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这样做是不对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同时揭晓的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切不可心胸狭窄;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一句论语
孔子的《论语》流芳百世,成为了我们小学生用来约束自己的法则,这一法则是我们要去学习、去牢记,去学以致用的。

我最喜欢其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正是这句话,改变了我的性格。

曾经,一年级时我有些害羞,因为怕老师批评,所以上课有题目听不懂也不管,马马虎虎让它过去了,以后碰到这类似的题目依旧还是一个醒目的红叉叉。

现在,我有题目上课听不懂,有些地方还有疑惑,我会拿着题目上去找老师,请教老师,再认真聆听老师的细细讲解,倘若还不明白,就再次提出我的疑问,老师一一解答后,我也就懂了,下次再碰到同一类题目,我就是一个大红勾,不再出现醒目的红叉叉了。

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转变,正是因为孔子爷爷的这一句话。

那一天我正在写作业,爸爸过来“巡逻”,顺便检查了我的数学作业,我悄悄地瞟了爸爸几眼,只见爸爸脸由晴转阴,眉头紧皱,指着我的作业本说:“这道题你上次不是错过了吗?这次怎么还错?”“我......”“你是不时老师上课没听懂,还不敢去问?”我低头默认了。

爸爸坐下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懂装懂,永世饭桶呀!”
从那以后,我养成了不懂就问,直至明白、懂为止,否则决不罢休的习惯!
我非常感谢这句话,我非常喜欢它,是它改变了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