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合集下载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维修电工作为电力行业中一个重要的岗位,对于保障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故障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维修电工培养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传授不足等问题,将一体化教学应用于维修电工的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维修电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维修电工教学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一体化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际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操作,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加强实训环节的设置。

实训环节是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维修电工的技能。

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维修电工的实践操作是相对复杂和危险的,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一体化教学中,可以采用模拟实际电力设备的操作,并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实际案例的引导。

在一体化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实际案例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维修电工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实际案例,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维修电工的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维修电工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体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传授不足等问题,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应该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维修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之研究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之研究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一体化”教学方式之研究在教学改革不断实现基础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当然传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展露出来,教育手段的革新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

针对这样的发展现状,需要提出一体化教学方式,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根据我国职业教育标准相关规章制度为参考,在教学中积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岗位安排的科学性,并且为学生后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针对一体化教学方式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调整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培养体系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在人才培养系统上进行调整,从传统单纯的理论教学知识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式转变,并且针对教学体系进行了很大程度的革新。

职业学生未来需要利用学习到的职业知识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所以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规划,改善传统的教学结构。

积极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育,将学生真正带入到企业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操作经验。

学生在进入到企业中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够真正掌握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有目的地进入到工作岗位中。

同时学校还要从企业中聘请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到学校中进行专业讲座,根据学生当前现状为基础,对学生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职业教学改革提供宝贵参考。

一体化教学方式的融入,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教学的发展,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职业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重视教学特色的建立,树立明确的教学特色,科学实施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重视教材内容的调整以及教材内容的丰富在原有教材内容基础上,更大程度地开发教学知识内容。

尤其是针对当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来讲,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之间分离编排,造成理论与实践不能得到共同进步。

电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电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分解放学生的眼、 口、 手、 脑, 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 间。给他们 自由讨论 , 畅所欲言 , 深入探讨 , 彼此交流 , 各抒
己见的空间。 给学生一个合作学习, 在合作去探索 , 去创新。 这样 , 课堂上学生 自然会细心观察, 用心雕塑 , 兴趣盎然 , 记 忆深刻,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主体性也得到体现 。
化教 学手段 , 不 断推 进 一 体化 教 学改 革 , 努 力提 升 一 体 化教 学水 平 。 关键词: 电气; 一体化教学 ; 改革 中图 分 类号 : G6 4 2 . 0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2 5 — 0 0 4 5 — 0 2
道德行为,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活动 , 加 强就业 、 创业指导 , 确立人生每一阶段的奋斗 目标 , 落实现 目标 的行动方案 , 让学生真实地认识 自我 , 养成乐观 向上
的人 生态 度 。 首先 , 增强 自信心教育 ,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办学成果 , 听取往届毕业生典型报告 , 让新生感到职校培养应用型人

用” , 突出了劳动者 的技术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 的培养 , 在 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 面具有 明显 的优势 。

1 . 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 一体化课堂教学模 式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生发展为 目标 , 贴近 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 对接职业标准 , 更新课程 内容 、 调整课 程结构 、 创新教学方式 、 传授职业知识 , 培养 职业技 能 , 进 行职业指导 , 全 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电气专业一体化 教学根据相关生产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把理论和实际 操作融为一体 , 以实 习教学为主线 , 按 照理论为 岗位所需 的专业技能服务的原则 ,把教学课题 与生产实 际结合起 来, 专业理论结合实践课题展开 , 把学生 的学 习过程与生 产过程有机融合 , 划分为多个模块 , 让学生分 阶段对各个 模块进行学习 ,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 的培养 , 突 出实践和操 作训练环节。 一体化教学的“ 教学做合一” 的模式让学生通 过具体的做掌握抽象 的理论知识 , 原先难学难记的理论知 识具体化 , 变成 了鲜活的知识 , 充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 大大提高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效果 。这种课堂教 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 , 启发诱导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新的思考 , 进行新的探索 , 有利于培养创新欲望和提

基于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作者:魏国莲李文明张东东樊小波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33期摘要实施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需要构建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开发一体化的教材、培养能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改革考核評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用理论指导实践。

开展基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提升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理实一体化;知识点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1.33.035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CourseWEI Guolian, LI Wenming, ZHANG Dongdong, FAN Xiaobo(Qinghai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Haidong, Qinghai 810799)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integrated teaching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course, we need to build an integrated teaching place, develop integrated teaching materials, cultivat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who can implement integrated teaching, and reform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should tak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guide practice with theory. Carry out project-based teaching based on typical work tasks of enterprises,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professional qualit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cultivate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welcomed by enterprises.Keywords electrical control system 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nowledge points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采用先学习理论知识,后开展实训操作的教学模式,存在理论抽象不易理解,实践没有理论的系统指导,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作者:王晓霞来源:《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摘要:在技工院校的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以高压电器安装与调试专业职业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才能实现高压电器装配与调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就《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课程定位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45《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断路器及开关柜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职业技能,是学习高压电器安装与调试这一学科的基础。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是采用传统的“先理后实”的教学模式,即先注重强调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再注重强调实用性、技能性。

从教学效果来看,表现为学生厌学,对二次回路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并未完全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困惑。

怎样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呢?本文就《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作如下探讨。

1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定位《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是高压电器装配与调试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

因此《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二次配线与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与人沟通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二次配线与调试工。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中,采取直观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体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维修电工实践能力。

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合作实现教学目标。

一体化教学将不同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

在《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团队合作教学、现场教学等。

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所学知识。

团队合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维修工作。

现场教学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维修过程中,感受电气维修的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

此外,《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中,我们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通过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学习电气维修的知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气维修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维修电工》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维修电工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电气维修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维修电工职业的要求。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台的开发与应用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实训台的开发与应用

b
Pa
(两平面平行)
a
b a
b
P
//
a //
b // 14
练习3: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2)、如果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
(3)、如果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
这两个平面平行.(
√)
15
例3.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证明
D1
C1
平面C1BD / /平面AB1D1.
A1
B1
证明:AB CD C1D1
ABC1D1是平行四边形
BC1 // AD1
BC1 平面AB1D1
D
A
BC1//平面AB1D1
C
B
AD1 平面AB1D1
同理C1D//平面AB1D1
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没有.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
这两个平面平行吗?
用几何画板说明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 另一平面平行不能判断两平面平行
如果平面β内有一条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平面β平行平面α吗

a
a
(两平面平行)
(两平面相交)
12
探究2.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
这两个平面平行吗?
用几何画板说明用平面内的两条平行直线 都与另一平面平行不能判断两平面平行
如果平面β内有两条平行直线a、b都与平面α平行,那么平面β
平行平面α吗?

“高压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压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高压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传统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高压电器这门课程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本文中,我将从教材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三个方面探讨高压电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材设置高压电器是一门理论化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应在理论基础上注重实践操作。

教材应强调以上两方面的结合,知识点应设置合理,注重基础知识,剪裁对应专业课程的有用知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教材设置:1. 优化知识点设置高压电器的教材设置应强调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首先应围绕三大分支:绝缘、开关与保护设置,每个分支都有许多子知识点,知识点之间要进行分清和归纳,对于学生来说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2. 引入新技术随着电气设备的快速发展,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电气设备中,如智能电网、新型传感器等技术,这些新技术应该被及时引入到高压电器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方向。

3. 突出实践案例教材应该根据实践案例设置内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教材可以涉及到电气设备的施工、调试、运行等实践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和实际应用。

二、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生需求,高压电器的教学方法应能够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下面介绍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压电器是一门较为理论化的课程,但其与实际生产息息相关,因此课程中应加强实践环节,如现场参观、实验讲解等。

学生在实践中会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2. 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教学能够在时间和空间限制下触及到更多的学生,同时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互动。

而在学科实践中,实体线下教学仍然是更优的选择,现场如实践实验、讲解等,无论是对学生的理解力、操作能力还是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验。

3. 短小精悍高压电器是一门较为烦琐复杂的课程,教学中应该简化和洗淀函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摘要:在技工院校的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们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只有以高压电器安装与调试专业职业岗位的职业基本技能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才能实现高压电器装配与调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就《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课程定位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2.045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高压隔离开关、高压断路器及开关柜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职业技能,是学习高压电器安装与调试这一学科的基础。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较多的是采用传统的“先理后实”的教学模式,即先注重强调课程的知识性、系统性,再注重强调实用性、技能性。

从教学效果来看,表现为学生厌学,对二次回路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实践技能并未完全掌握,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困惑。

怎样解决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呢?本文就《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作如下探讨。

1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定位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是高压电器装配与调试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应用型课程。

因此《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的教学,一方
面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使学生掌握二次配线与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及与人沟通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二次配线与调试工。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为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即将课堂教学搬到实际操作室,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训练中,采取直观性和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强调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知识的系统性、轻技能的实践性”,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大大促进学生对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2 《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首先,《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前要重构课程描述、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摒弃传统的以章节划分的结构模式,需要通过进行企业调研、专业教师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本专业所需要的能力,以工作环节划分为若干个学习任务来组织教学。

学习任务的选取要以典型职业活动为载体,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融入其中。

本课程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典型工作岗位提取六个学习任务,即任务一“10kv真空断路器二次回路安装与
调试”、任务二“lw24-35六氟化硫断路器的安装与调试”、任务三“35kv隔离开关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四“gis组合电器隔离开关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任务五“kyn28-35开关柜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六“pgl低压配电屏的安装与调试”。

设置这六个学习任务有定原因,任务一和任务二的实施分别针对cd
型操作机构及ct型操作机构,让学生对断路器的二次回路有一定的掌握;任务三和任务四的实施选取闭锁环节(简单/复杂)、操作机构(手操/电操)、电源性质(交流/直流)、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单独控制)不同的两个任务来完成,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隔离开关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四和任务五的实施分别选取高压移开式、低压固定式两种典型的开关柜的二次回路的安装与调试来完成,保证知识、技能的迁移过程中的有效性。

其次教学内容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等过程来组织和实施。

确定目标:学生独立实现一个给定的或独立提出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目标;制定计划:学生采取独立或小组方式制订几个不同的计划,教师给予提示并提供信息,在必要的时进行授课,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决策指导:学生确定其中一个计划,教师对其中的错误和不确切之处进行指导,并对计划的变更提出建议;实施检查:学生实施工作计划并检查活动和结果,教师只在发生特殊情况、产生结果偏差或者不符合设定的目标时才加以干涉;评估演示:在学生根据教师或师生共同制订的评价表对完成任务全过程进行初评
后,教师加以复查,并要求学生做好介绍其学习性工作任务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准备。

再次,谈下任务驱动法在《高压电器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即由教师将职业技能设计为需完成的学习情境的具体任务,以完成任务为学习目的。

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步由教师提出工作任务;第二步由教师介绍相关知识;第三步分析任务;第四步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跟着老师学习,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步评价。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的灵活性。

以学习任务“35kv隔离开关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学习为例,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提出学习任务。

教师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体密切相关的真实性工作场景,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

例如豪特工厂35kv 的变电站主接线为单母分段,该工厂设计人员已经据一次方案图完成了35kv一段母线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控制回路设计,要求该工厂工作人员在50小时内,据此电气原理图,完成控制回路二次元件的选择、控制回路的安装、控制回路的调试及验收等工作。

第二,介绍相关知识。

学生接到工作任务后,拿到任务工单(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线图)就会自发地产生一些问题,此时教师恰到好处地讲解新知识学生就特别容易接受。

例如讲解“隔离开关的控制方式、二次元件的检测及安装工艺要求、二次回路布线的工艺要求”等知识。

第三,分析任务。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完成此工作任务的工作流
程。

例如:本任务可分解为“检测二次元件的质量、进行二次元件的安装、分析安装接线图及电路工作原理、据安装接线图配线、电路测试、电路调试等”。

第四,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教师示范二次元件检测方法、元件安装工艺要求、二次配线方法等,学生模仿学习直到独立完成工作任务。

第五,学习评价。

由学生代表讲解、总结完成“35kv隔离开关二次回路安装与调试”工作任务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教师归纳知识点技能点。

最后,要组织专业老师和企业实践专家编写一本针对学生学习的学习材料。

目前市面上的教材虽然很对但是很难找到一本与我们编写的学习情境、学习课标相吻合的书,而且大多书都是基于学科体系构建的,我们需要的是一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书,并且趣味性很强,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乐学。

编写学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学习材料的定位。

它是一系列引导文的集合,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第二,学习材料的依据。

编写学习材料要依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习情境。

第三,学习材料的结构。

按照接收任务、实施任务、任务总结来完成。

整个学习材料的组织过程中有两条线索,学生行为是明线,教师行为是暗线。

学生接收的任务必须是任务工单,图纸按企业标准制定,附有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图纸可独占一页。

接收完任务进行实施,学习材料在实施环节编写中应该有工艺过程指导卡、元件检测方法、二次配线工艺要求等。

实施完要进行验收,学材中要体现验收的标准。

任务小结是对知识点技能点的归纳和总
结,提炼收获过程,可采用设置小问题,问卷等方式。

第四,内容的取舍。

内容不宜过多,选取合适的内容出现在适当的位置。

知识有三种体现方式,包括背景知识、相关知识、链接知识。

背景知识主要起导入、支撑、过渡等作用。

相关知识是指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工艺知识、小窍门、小提示等。

链接知识指讲过的需要提示的知识、拓展的知识、不学的、学过的、将来要学的等。

技能的体现可设一些小问题、小提示、工艺过程用流程图的方式表达、提要点、关键点、易出错点、填图填表、工具的错误使用动作等。

素质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

第五,学材风格。

整本书文字尽量少,图文并茂。

多用表格、框图、流程图等表达,力求形象、趣味,可插入一些小游戏使教材变得活跃起来。

第六,学材编写流程。

第一步先编写出整个教材的框架。

第二步丰富学习材料,用背景知识不断填充,使整个学习材料丰富起来。

第三步装饰学习材料,使学习材料变得趣味、形象、卡通。

参考文献:
[1]刘敏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1,(2).
[2]高耀攀.技能训练教学设计与实施[j].教学改革探讨,2007,(6).
[3]卢庆林.项目课程开发与教学法[j].2011.
作者简介:王晓霞(1983-),女,陕西蓝田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高压电器二次装配与试验,西安技师学院高压电器系电工
电子教研室,陕西西安 7100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