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近史材料题简答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 简答题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
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5.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是什么?11.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12.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14.巩固和扩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的主要条件。
15.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其性质。
16.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7.“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18.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敌的主要表现是什么?19.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使解放区出现了哪些新面貌?20.中共八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出的指导方针是什么?21.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22.《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2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4.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5.中共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26.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7.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28.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9.没收官僚资本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30.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3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简答题

四、简答题1.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有哪些?[答案]①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3)勒索赔款。
②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④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2. 简述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案]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②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3.简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统治中国的清王朝,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克扣军饷。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他们害怕人民群众,不敢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且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中国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落后。
表现在军事装备的落后和军队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③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4.简述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答案]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2,19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1)主要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
(2分)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分)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分)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及其特点。
(1)五种经济成分分别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1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1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分)(2)其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本身具有过渡性。
6、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中国近代史100题

中国历史近现代史部分(100道简答题)1.中国近代史包含哪些主要内容?分几个阶段?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偷运鸦片?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3.人民群众在禁烟斗争中起了什么作用?林则徐的禁烟活动起了什么作用?简述虎门销烟。
4.简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爱国官兵是怎样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的?5.三元里人民是怎样狠狠打击英国侵略军的?6.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7.太平天国杰出的领袖是谁?金田起义是怎样发动起来的?8.简述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胜利进军的过程。
9.太平军为什么要举行北伐和西征?简述经过。
10.太平天国时期,在全国各地还爆发了哪些著名的反清起义?上海小刀会是怎样英勇抗击中外反动派的?11.《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问题作了怎样的具体规定?为什么说它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12.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是怎么回事?13.简要介绍太平天国杰出的年轻将领陈玉成。
14.简要介绍曾国藩其人。
15.中外反动势力是如何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16.太平军是怎样英勇保卫天京的?17.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历史教训?18.简要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19.沙俄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哪些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我国多少领土?20.简要介绍洋务运动。
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21.我国民族资本主义是怎样兴起的?为什么说我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22.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出现的?它有哪些突出的优点?23.中法战争中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是怎样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的?简述镇南关、谅山大捷,并说明为什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24.中日甲午战争中有哪些重要战役?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著名将领有哪些人?简述他们的事迹。
25.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严重危害?26.中国军民是怎样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27.帝国主义国家是怎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8.简要介绍“戊戌变法”的经过。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辨析题材料题(附答案)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参考答案: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了侵入中国的大门,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关税、司法等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受到外国侵略者的干涉和控制,清王朝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入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从一个完全的封建社会转变为半封建的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另一个主要矛盾。
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落在中国人民肩上的双重历史任务。
因此,中国革命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即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同时,也必须认识到,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
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其他矛盾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等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
当国内的革命战争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存在形成根本威胁时,则两个主要矛盾重合为一,帝国主义与封建阶级为一方,人民大众为一方,双方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

简答题1.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4.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5.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6.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7.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8.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9.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0.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11.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13.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15.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16.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17.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1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1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0.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2. 怎样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3.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4.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25.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6.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27.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8.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0.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31.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32.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33.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34.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35.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36.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37.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38.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4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4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44.简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简答题: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什么?2.鸦片战争是由哪个国家发动的?发动的原因是什么?3.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结果如何?4.《南京条约》的内容有哪些? 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5.《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6.《南京条约》开放了哪五处通商口岸?开放口岸最多的是哪个省?7.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的人物是谁?8.洋务运动的时间和口号各是什么?9.洋务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领导人物称为什么派别?10.洋务运动的主张是什么?其实质是一场什么运动?11.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主要战役?主要海战区域?结果怎样?12.《马关条约》什么时候签订的?中割让了哪些领土给日本?13.《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14.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15.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是什么事件?发生在哪一年?16.维新变法运动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被称为什么派别?17.戊戌变法发生在哪一年?主导戊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哪一位?18.戊戌变法的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19.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它在哪年在什么地方成立的?20.中国同盟会提出什么样的革命纲领?同盟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21.亥革命爆发于何时?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他属于资产阶级的什么派别?22.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事件是什么?2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5.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谁就任临时大总统?26.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27.辛亥革命的失败说明了什么?28.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口号是什么?代表人物有哪些?29.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一场什么运动?有甚意义?30.创办《新青年》,标志新文化运动开始的人物是谁?31.拉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什么事件?32.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33.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34.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和地点各是什么?3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7.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起止时间是?国共第一次合作过程中有哪些成果?38.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主战场在哪里?39.南昌起义爆发于何时?领导人有哪些?40.南昌起义有什么意义?41.什么事件后,毛泽东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42.毛泽东在井岗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43.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44.红军被迫从根据地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45.长征途中所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是什么会议?会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召开?46.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各是什么?47.标志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发生在哪个省?48.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9.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间是什么?50.当时蒋介石采取什么政策?后果怎样?51.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是?领导者是谁?52.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5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54.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55.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是什么事件?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是?5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于什么事件后?正式形成于什么事件后?57.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原因?58.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抗战胜利后什么地方回归祖国?59.蒋介石为什么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60.重庆谈判的时间? 国民党和共产党双方的主要代表人物?61.重庆谈判取得什么成果?62.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时间是何时?标志是什么?63.什么事件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64.国共两党的主力大决战指哪些战役?三大战役的时间是?意义是?65.“百万雄师过大江”指什么战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灭的标志事件及时间是什么?66.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67.状元实业家是谁?提出了什么口号?68.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什么运动中?发展的黄金时代是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69.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70.地主阶级思想家是谁?著作是什么?有什么主张?指导了什么运动?71.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谁?译注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指导了什么事件?。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答案(完整版)

简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赵一曼冯玉祥杨靖宇李宗仁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辨析题先辨别正确与否是否认可这种说法1/3的分数说明认为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什么2/3的分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1899年)八月二十九日,清廷颁发渝旨,指出:“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一国便于民首,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前因商务为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海一带先行试办。
……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之意。
”十月二十五日,清廷准许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考求物产”,“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
引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材料二:在经历了庚子事变后,西太后不得不对基本国策作了较实际的反思;“自播迁以来,皇太后宵肝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在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
”此后西太后于1901年1月以光绪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渝,明令:“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职情形,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同上书)材料三:清末新政时期,西太后表示变法决心说:“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礼苴所能挽回厄运。
惟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
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引自《义和团档案史料》下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戊戌政变以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其态度以及变法内容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对清末“新政”进行评价。
1、清政府对“变法”态度逐渐认可和明朗;改革的内容由最初的经济方面,继而扩展到政治体制方面(52、清末统治者对变法态度的改变及实行“新政”,是鉴于当时国内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将危机自身统治而被迫为之,其目的是为了平息人民革命,消弭统治危机,因而注定要失败(5分)。
3、清末“新政”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大趋势,其“新政”的一些内容,亦符合中国经济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的潮流,客观上具有进步性(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4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3分)。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4分)。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4分)。
2、概述191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变化过程,论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2分)。
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3分)。
甲午战后,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洋务派无力控制民族资本主义,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初步发展(2分)。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的扩张,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3分)。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2分)。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已独立发展(3分)。
1、简述甲午战争对于中国社会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
①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清政府更加腐败,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分)。
②中国人民掀起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发展,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3分)。
③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日本在远东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实力大大加强(2分)。
④日本继续其对外扩张政策,但受到俄、德、法的抵制,由于英国在远东地位下降,遂与日结成同盟,共同对抗俄国,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争夺更加激烈(2分)。
2、概括说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独立的国家,尽管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发展,但以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2分)。
②战后,西方资本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逐渐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从此主要由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三部分组成,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经济(5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立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独立自立的地位(3分)。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办资本主义的附庸(3 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自然经济开始接解体,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五个通商口岸)于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并在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即买办阶层。
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投资办企业,中国的无产阶级诞生了(3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主革命时期(3分)。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2、太平天国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的一个总结,请以一个你较为感兴趣的话题,围绕对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历史评价做一篇小论文,要求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明晰,文字通顺,字数不得少于600字(答1、史料标点分析:“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①标点:“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而齐之,终则驾而上之,自强之道实在乎是”(2分)。
②出自《校邠庐抗议》冯桂芬(2分)。
③他是那一派的代表?早期洋务派的代表(1分)。
④该派的历史作用如何评价?评价:尽管该派的政治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其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有着严重的局限性,而且也没有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但是,他们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批判了封建顽固派的守旧思想,举办了洋务运动,不仅为近代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而且刺激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5分)。
2、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大量倾销商品来打开中国市场,但情况并不如他们想象的乐观,试分析其原因。
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产品仍具有顽强的抵制作用(3分)。
②英国资产阶级不顾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盲目倾销(1分)。
③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方式也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难以打开销路(3分)。
④鸦片贸易的继续泛滥排斥了正当的贸易(3分)。
五、1、试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然而,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没有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1)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分)。
(2)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2分)。
(3)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一个坚强的政党,同盟会组织松懈,内部派系纷杂,到革命胜利发展时已四分五裂(2分)。
(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无法通过自己的武装力量建设并巩固新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2分)。
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赶跑了皇帝,结束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1分)。
(2) 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主义致命一击,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历史(1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势力,也就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使它再也找不到在表面上还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1分)。
(4)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和非洲等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越南、印尼等亚洲国家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高涨,起着明显的作用(1分)。
历史证明: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革命必须通过更加先进的阶级力量的领导,才能取得胜利(3分)。
2、晚清政治问题,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20世纪头十年,清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新政”的实施和“预备仿行宪政”等。
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能挽救清王朝的命运。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清政府的这些改革?请自己拟定题目,围绕晚清政治做一篇小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论点鲜明,有理有据,条理明晰,文字通顺,字数不得少于600字(答案略)。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分)。
外国在通商口岸设立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刺激和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2分)。
19世纪60、70年代,一部分官僚、地方、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新式企业,一些原来的旧式手工工场或大作坊开始采用机器生产,中国开始出现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过程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大多没有经过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和机器大生产的阶段,而是在外国资本的入侵后,大部分工场手工业遭到破坏和自然经济加速解体的情况下,由积累了相当资金的官僚地主、商人、买办,从外国输入机器和技术来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分)。
民族资本主义大多投资少,规模小,设备陈旧,技术落后(1分)。
民族资本主义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的某些部门得到一定发展(1分)。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等通商口岸,尤其以上海为最,广州、武汉、天津次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