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占国《利息理论》第三章习题详解
新编利息理论 刘波 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1. 设总量函数为A(t) = t2 + 2t + 3 。
试计算累积函数a(t) 和第n 个时段的利息In 。
解: 把t = 0 代入得A(0) = 3 于是:a(t) =A(t)/A(0)=(t2 + 2t + 3)/3 In = A(n) − A(n − 1)= (n2 + 2n + 3) − ((n − 1)2 + 2(n − 1) + 3))= 2n + 12. 对以下两种情况计算从t 时刻到n(t < n) 时刻的利息: (1)Ir(0 < r <n); (2)Ir = 2r(0 < r < n). 解:()n n-1t 11I A (n )A (t)I I I n (n 1)/2t(t 1)/2+=-=+++=+-+・・・(2)1t 11I A (n )A (t) 22nn k k t I ++=+=-==-∑3. 已知累积函数的形式为:2a (t) at b=+。
若0 时刻投入的100 元累积到3 时刻为172 元,试计算:5 时刻投入的100 元在10 时刻的终值。
解: 由题意得a(0) = 1, a(3) =A(3)/A(0)= 1.72⇒ a = 0.08, b = 1∴ A(5) = 100 A(10) = A(0) ・ a(10) = A(5) ・ a(10)/a(5)= 100 × 3 = 300. 4. 分别对以下两种总量函数计算i5 和i10 :(1) A(t) = 100 + 5t; (2)tA (t) 100(1 0.1)=+.解:(1)i5 =(A(5) − A(4))/A(4)=5120≈ 4.17% i10 =(A(10) − A(9))/A(9)=5145≈ 3.45% (2)i5 =(A(5) − A(4))/A(4)()()()544109109100(1 0.1)100(1 0.1)10%100(1 0.1)100(1 0.1)100(1 0.1)i (A 10A 9)/A 9 10%100(1 0.1)+-+==++-+=-==+5.设()n A 4 1000, i 0.01n==. 试计算A(7) 。
利息理论第三章课后答案

利息理论第三章课后答案《金融数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收益率1、某现金流为:元,元,元,元,求该现金流的收益率。
解:由题意得:2、某投资者第一年末投资7000元,第二年末投资1000元,而在第一、三年末分别收回4000元和5500元,计算利率为0.09及0.1时的现金流现值,并计算该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
解:由题意得:当时, 当时,令3、某项贷款1000元,每年计息4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2%,若第一年后还款400元,第5年后还款800元,余下部分在第7年后还清,计算最后一次还款额。
解:由题意得:4、甲获得100000元保险金,若他用这笔保险金购买10年期期末付年金,每年可得15380元,若购买20年期期末付年金,则每年可得10720元,这两种年金基于相同的利率,计算。
3000o o =11000o =12000I =24000I =2001122()()()0O I O I v O I v -+-+-=23000100040000v v --=4133v i ⇒=⇒=23(0)[(47) 5.5]1000V v v v =--+⨯0.09i =(0)75.05V =0.1i =(0)57.85V =-(0)00.8350.198V v i =⇒=⇒=40.121(10.88854i v +=+⇒=571000400800657.86v pv p =++⇒=i i解:由题意得: 5、某投资基金按积累,,在时刻0基金中有10万元,在时刻1基金中有11万元,一年中只有2次现金流,第一次在时刻0.25时投入15000元,第二次在时刻0.75时收回2万元,计算k 。
解:由题意得:6、某投资业务中,直接投资的利率为8%,投资所得利息的再投资利率为4%,某人为在第10年末获得本息和1万元,采取每年末投资相等的一笔款项,共10年,求证每年投资的款项为:。
证明:7.某投资人每年初在银行存款1000元,共5年,存款利率为5%,存款所得利息的再投资利率为4%,证明:V (11)=1250(。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利息的形成与本质以及利息与利率的作用,掌握利息的计算和利率的表示方式、基本特征及常见分类,熟悉利率的结构、决定理论和决定因素,具体来说,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下一些知识点:□利息的本质□利率的决定□单利、复利和现值、终值的计算□利率体系与利率结构□利率的经济功能□利率市场化的原因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关于利息的本质,有“利息剩余价值学说”、“节欲论”、“时差利息论”、“流动性偏好论”等理论。
2.利率,是利息对本金的比率。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与复利。
复利与单利的根本区别在于利息是否计息,现值和终值分别反映了资金在不同时间的价值。
3.利率的经济功能,是通过影响货币流通、消费和储蓄、物价、投资、国际收支等来发挥。
4.利率的表示方式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在中国,习惯用厘或分来表示利率。
5.利率体系,是指在一个经济运行机体中存在的各种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利率体系中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和市场利率三类利率。
利率结构,就是各种性质、期限信用形式的利率的配合方式。
从金融投资的角度来看,利率结构最主要的是风险结构、期限结构和信用差别结构。
6.收益率曲线体现了利率的期限结构,用来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主要有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期限选择和流动性升水理论。
7.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平均利润率、经济周期、物价水平、经济政策等因素。
代表性的西方利率决定理论有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和IS-LM模型等。
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利息2.利率 3..名义利率4.单利与复利5.现值和终值6.实际利率7.市场利率8.官定利率9.公定利率10.固定利率11.浮动利率12.一般利率13.优惠利率14.利率体系15.利率的期限结构16.利率的风险结构17.利率的信用差别结构18.预期理论19.流动性偏好理论20.可贷资金理论21.利率市场化二、填空题1.马克思认为,利息是伴随()和()的分离,借贷资本的形成而出现的经济范畴,是()使用借贷资本所支付的代价,是()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
《金融学》利息与利率知识点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 ( ) 是借贷资本的增值额或使用借贷资本的代价。
A.货币B.利息C.收益D.资本2. ( )是指各种投资或融资活动中,投入所带来的回报。
A.货币B.利息C.收益D.资本3.市场竞争过程中土地价格形成的规律表明:当土地的预期收益升高,利率不变,价格会();预期收益不变,利率升高,价格会();预期收益不变,利率降低,价格会()。
A.升高,变低,升高B.变低,升高,变低C.升高,升高,变低D.变低,变低,升高4.认为利息是贷款者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这种理论叫做()。
A.利息剩余价值论B.利息报酬论C.利息时差论D.流动性偏好伦5.在借贷过程中,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导致了()利率和()利率的划分。
A.名义,实际B.基准,一般C.固定,浮动D.官定,市场6.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资金处于增值状态。
A.名义利率B.基准利率C.正利率D.负利率7.我国的基准利率为()。
A.再贴现利率B.SHIBORC.LIBORD.再贷款利率8.美国的基准利率为( )。
A.再贴现利率B. SHIBORC. LIBORD.再贷款利率9.在利率上升阶段,()会使借款者节省利息支出,同时也造成贷出方无法随着市场行情提高利息收益。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名义利率D.实际利率10. ( )是由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并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它反映的是不受非市场因素干预调整的结果。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官定利率D.市场利率11.()中本金随着期限延长是逐渐增加的,更能反映利息的本质,同时充分体现资金的时间价值,更适于计算中长期借贷利息。
A.单利法B.复利法C.固定利率D.浮动利率12.()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或一系列收付款项按既定的利率计算所得到的在未来某个时点的价值,也即是本金和利息之和。
刘占国《利息理论》第二章习题详解及提示

∫ 39.解: n (1− kt ) vtdt = f − g − h 0
1− vn 1
f = lim a = lim =
δ n→∞ n n→∞
δ
g = (1− kn) 1 ⋅ vn δ
40.解: a(t)
=
t 1 dr
e∫0 1+r
=1+t
∫ ∫ a = n a−1(t)dt = n 1 dt = ln(1+ n)
i 4i 6i 8
iii
i − vd
45.解:
K&s& 25
1.022
−1
=
5
+
Ka&& 30
0.015
1 46.解: a
1 a+ a 120 i月
a
1.03−10 + x a
1.03−10 = 1
180 i月新
100000 180i月新
300 i月
300 i月
47.解: a(t)
=
t 1 dr
e∫0 1+r
1 Ra
2n
=
R
⎛ ⎜ ⎝
1 i
−
a n
⎞ ⎟ ⎠
17.解:1500a = 100000 解得 m ≈ 95.6 即正常还款次数为 95 次 m 0.008
1500a + f (1+ 0.008)−95 = 100000 95 0.008
19.解:
解得 f = 965.74
⎛
⎞
1000
⎜⎜⎝
s
10
i( 2 2
20
i
37.解:
1 1 1… 0 1 2 3…
利息理论第三章课后答案

《金融数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收益率1、某现金流为:元,元,元,元,求该现金流的收益率。
解:由题意得:2、某投资者第一年末投资7000元,第二年末投资1000元,而在第一、三年末分别收回4000元和5500元,计算利率为及时的现金流现值,并计算该现金流的内部收益率。
解:由题意得:当时,当时,令3、某项贷款1000元,每年计息4次的年名义利率为12%,若第一年后还款400元,第5年后还款800元,余下部分在第7年后还清,计算最后一次还款额。
解:由题意得:4、甲获得100000元保险金,若他用这笔保险金购买10年期期末付年金,每年可得15380元,若购买20年期期末付年金,则每年可得10720元,这两种年金基于相同的利率,计算。
解:由题意得: 08688.010720153802010=⇒=i a a i i5、某投资基金按积累,,在时刻0基金中有10万元,在时刻1基金中有11万元,一年中只有2次现金流,第一次在时刻时投入15000元,第二次在时刻时收回2万元,计算k。
解:由题意得:6、某投资业务中,直接投资的利率为8%,投资所得利息的再投资利率为4%,某人为在第10年末获得本息和1万元,采取每年末投资相等的一笔款项,共10年,求证每年投资的款项为:。
证明:7.某投资人每年初在银行存款1000元,共5年,存款利率为5%,存款所得利息的再投资利率为4%,证明:V(11)=1250(。
V(11)=1000[5(1++(Is)8.甲年初投资2000元,年利率为 17%,每年末收回利息,各年收回的利息按某一利率又投资出去,至第10 年末,共得投资本息和元。
乙每年末投资150元,年利率14%,共20年,每年收回的利息按甲的再投资利率投资。
计算乙在第20年末的投资本息和。
9.某投资基金年初有投资2万元,年收益率为12%,3月末又投入资金5000元,9月末赎回资金8000元,假设1-t it=(1-t)i 计算年末基金的资金量。
(完整版)第三章金融学利息与利率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习题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1、利率2、货币时间价值3、到期收益率4、收益资本化5、公定利率6、利率的期限结构二、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1分)1、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实际利率 B.浮动利率 C.日利率 D.基准利率2、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是。
A.再贷款利率 B.再贴现利率C.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D.国库券利率3、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市场利率 D.优惠利率4、年息5 厘,是指年利率为。
A.5% B.50% C.0.5% D.0.05%5、目前在我国,哪一个利率是市场利率。
A.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C.同业拆借利率 D.活期存款利率6、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利息是。
A.劳动者创造的B.来源于地租C.放弃货币流动性的补偿D.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7、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通常是。
A.存款利率B.贷款利率C.到期收益率D.基准利率8、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应。
A.同向,同步B.同向,不同步C.不同向,但同步D.不同向,不同步9、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市场利率D.名义利率10、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扩大货币供给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
A.利率上升B.利率不变C.利率下降D.先上升后下降11、在可贷资金理论中,若政府赤字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增加意味着。
A.利率上升B.利率下降C.利率不变D.利率难以确定12、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所决定。
A.资本供求B.借贷资金供求C.利润的平均水平 D .货币供求三、判断题(12题,每题1分)1、在通胀条件下,市场上各种利率均为名义利率。
2、公定利率即政府确定利率。
3、有违约风险的公司债券的风险溢价必须为负,违约风险越大,风险溢价越低。
4、分割市场理论认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短期利率变动的预期。
5、预期理论认为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上升,收益率曲线下降;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则上升;如果未来短期利率不发生变化,收益率曲线也不动,即呈水平状。
第3章《利息和利率》习题及答案

第3章利息和利率一、本章重点1.马克思揭示了利息的本质,指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2.利率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比如以时间的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以物价的涨幅,可划分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以不同的计息标准,可划分为单利和复利,等等。
连续复利。
3.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的边际生产效率;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政策等。
4.利率作为一种经济杠杆,在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对资金的积累、信用规模的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调节和抑制通货膨胀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在经济运行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能否很好发挥,关键在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6.西方经济学家对利率有各种理论分析。
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投资需求与储蓄意愿的均衡所决定。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确定。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说”,认为利息是在一特定时期内人们放弃周转流动性的报酬。
7.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其他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选择停留论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二、难点释疑1.利息本质的论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有不同的观点。
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本质论述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款之后,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消费,若用于生产,则利息来源于利润,若用于消费,则利息来源于地租等;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资金周转灵活性的报酬。
但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只有马克思才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利息来源于利润,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这才是利息的本质。
2. 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酬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要从现值的角度来考虑。
不同种类的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不一样,但其思想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