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合集下载

克里斯托弗诺兰创意电影导演的独特视角

克里斯托弗诺兰创意电影导演的独特视角

克里斯托弗诺兰创意电影导演的独特视角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当代电影界备受瞩目的创意电影导演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作风格,在电影艺术中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作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创意电影导演视角。

首先,克里斯托弗·诺兰善于运用非线性叙事手法。

他的作品中常常穿插着时间转换、跳跃和交错的情节。

例如,在《盗梦空间》中,他将潜意识、现实和梦境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让观众陷入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

这种叙事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增加了观影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其次,克里斯托弗·诺兰喜欢在电影中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的边界。

他善于将复杂的哲学概念和思考融入到电影中。

例如,在《全面启动》中,他引发了关于记忆、身份和现实的种种思考。

他通过对主角的心理刻画和情节展开,使观众对人类意识的本质和边界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第三,克里斯托弗·诺兰擅长运用视觉特效和音效来增强电影的冲击力。

他的电影往往充满了华丽的场景、特殊的摄影技巧和独特的音乐配乐。

例如,在《星际穿越》中,他通过精细的特效呈现了太空中的引力畸变和时空跃迁的奇观,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他还与音乐家汉斯·季默合作,创作了一系列悦耳而又引人入胜的音乐,使得电影更具震撼力。

最后,克里斯托弗·诺兰对细节的精雕细琢也是导致其独特视角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电影制作的每个细节都极其严谨,从剧本的构思到摄影的选角,从特效的制作到后期的剪辑,他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完美。

例如,在《致命魔术》中,他让观众跟随着电影中的魔术师,经历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魔术表演,而这些魔术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设计和打磨。

综上所述,克里斯托弗·诺兰作为一位创意电影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创作风格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善于运用非线性叙事手法,探索人类心理和意识的边界,运用视觉特效和音效增强电影冲击力,并对细节精益求精。

他的作品不仅令观众耳目一新,更给人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触动。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何峻峰2012210722《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

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

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

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

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

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

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

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

时间的密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模式分析

时间的密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模式分析

时间的密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模式分析时间的密钥——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模式分析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其独特而复杂的电影叙事模式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常常以非线性和时间上的扭曲为特色,以创造深度和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本文将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开启时间的密钥。

一、非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是诺兰作品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他不按照传统的时间流程来展现故事,而是通过跳跃、交错和重叠的手法将事件以非顺序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这种叙事模式给观众带来了独特和新鲜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记忆碎片》中,诺兰运用了一个经典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故事被分为三个时间线,交替地展现了主角莱昂纳德·谢尔比的现实、过去和梦境。

通过这种交错叙事的方式,观众被带入主角的记忆破碎的世界,与他一同去寻找杀害妻子的凶手。

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增加了观影的紧张感和悬念,让观众不断思考和揣摩剧情的真相。

二、时间的扭曲时间的扭曲是诺兰叙事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他常常使用时间循环、时间逆转等手法,将时间作为一个关键的元素贯穿整个故事。

在《盗梦空间》中,时间的扭曲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主人公们利用一种被称为“共享梦境”的技术,进入他人的梦中并窃取重要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被逐渐压缩,梦境变得漫长且错综复杂。

同时,诺兰通过双重时间线的构建,将主角在梦境中过去和现在的故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观众不断猜测和探索时间的真相。

而在《星际穿越》中,诺兰运用了时间逆转的概念。

主角随着剧情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外星黑洞,并通过黑洞的引力影响回到过去,以改变未来的命运。

这种时间逆转的概念极大地挑战了观众对于时间线性的常规认知,营造出了持续的神秘感和紧张感。

三、现实与梦境的边界模糊在诺兰的电影中,现实和梦境之间的边界经常变得模糊不清。

他巧妙地通过技术手法和叙事结构,使得观众无法准确判断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到底是现实还是梦境。

电影评论:探索导演诺兰的视觉叙事风格

电影评论:探索导演诺兰的视觉叙事风格

电影评论:探索导演诺兰的视觉叙事风格引言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其独特的视觉叙事风格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包括《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和《星际穿越》等,无一不展示了他对画面构图、特效运用和时间线编排的巧妙运用。

本文将对诺兰导演的视觉叙事风格进行深入探索。

1. 构图与镜头运用诺兰导演擅长通过构图和镜头运用来传递故事情感和主题信息。

他经常使用大场景和宽阔的镜头来展示细节,同时也善于利用近距离拍摄来表现人物情感。

例如,在《盗梦空间》中,他通过旋转镜头营造出令人眩晕的效果,使观众能够深入体验角色在梦境中所经历的心理状况。

2. 特效与视觉效果诺兰导演的作品在视觉效果上非常出色。

他常常使用特效来增强场景的氛围或展示超现实的元素。

同时,他也善于利用实际拍摄和实物道具来营造真实感。

例如,在《星际穿越》中,诺兰导演运用了大量的特效来呈现太空环境和虫洞效果,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 时间线与非线性结构诺兰导演在时间线编排上常常采用非线性结构,通过交错剧情、回溯和倒叙等手法来讲述故事。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观众能够融入到复杂的故事情节中,并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沉浸式体验。

例如,在《盗梦空间》中,诺兰导演将不同层次的梦境镜头巧妙地交错在一起,建立了一个牵动人心的多重时间线。

4. 色彩与视觉风格诺兰导演对色彩运用也非常讲究。

他常常使用冷色调来表达紧张和压抑的氛围,而在关键时刻则会突出使用鲜艳的色彩来吸引观众注意力。

这种对比和冲突的色彩运用使得观众更加有代入感,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绪。

例如,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中,诺兰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暗色调和高对比度,让观众完全沉浸在黑暗而紧张的氛围中。

结论通过对导演诺兰的视觉叙事风格进行探索,我们不难发现,他在构图、镜头运用、特效、时间线编排以及色彩方面都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创造力。

他独特的视觉叙事手法不仅令人印象深刻,还能带来更多层次的观影体验。

诺兰导演无疑是当代电影界一位杰出而值得推崇的导演之一。

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

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

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盗梦空间》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科幻电影,于2010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复杂而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而闻名,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本文将对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进行浅析。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盗梦空间》采用了非线性叙事的方式。

整部电影由多个平行线索交织而成,通过不同的时间和场景切换,将观众带入一个迷人的梦境世界。

这种非线性结构为电影增添了悬疑和紧张感,同时也让观众更加投入电影的故事中。

影片的非线性结构主要体现在时间跳跃和层层深入的梦境之中。

片中的主人公多姆·柯布(Dom Cobb)是一名梦境盗贼,他可以进入他人的梦境中窃取重要信息。

在影片中,多姆带领的小团队接受了一项任务,他们需要进入商业巨头费舍尔的梦境实现“盗梦计划”。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逐渐发现,电影并非按照线性时间顺序展开。

首先,影片通过回忆场景和闪回来揭示多姆的过去。

多姆被指控谋杀了妻子马尔(Mal),并被追求者派罗特诺姆(Percival)追捕。

这些回忆和闪回的场景故意放置在电影的不同部分,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心理迷宫,提供了多姆的动机和行动背后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影片通过图像、色彩和音效的变化来区分不同的梦境层次。

多姆和他的团队进入了费舍尔的梦境,但他们又在梦中创造了更深层次的梦境。

通过在不同层次的梦境中进行频繁切换,观众不断地迷失在视觉和心理的迷宫之中。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增加了电影的紧张感,还给观众带来了一种与常规线性叙事不同的体验。

影片的叙事结构还体现在多姆与马尔的旅程中。

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发现多姆与马尔在过去的某个梦境中夹在一起,无法从中逃脱。

这段旅程揭示了多姆的内心挣扎和痛苦,以及对他未来的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一线索的揭示不仅增加了电影的复杂性,还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空间。

另一方面,影片通过多个平行线索的叙事,展示了多个角色的发展和互相之间的关系。

西部世界 结构主义

西部世界 结构主义

西部世界结构主义《西部世界》的设定和结构美剧《西部世界》是乔纳森·诺兰的作品,就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弟弟,对于这两兄弟,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特别喜欢多线叙事,还有故作深沉的台词等等,我们不讲剧情,聊一聊剧作的设定和结构。

先看一下片头,这个片头是近几年美剧里面比较好的了。

第一个镜头是太阳升起,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镜头切换发现“太阳”其实是3D打印的喷头,这就是个隐喻,“科技改变了自然法则”。

奔驰的骏马和左轮手枪,是西部牛仔的经典配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般都用来比喻“灵魂”,打印眼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灵魂觉醒呢?男人女人的性与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

脱离手的钢琴演奏,就是编程控制,人类社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重复性工作,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最后是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完美的人体结构。

这个钢琴慢调真的是百听不厌,要我说,片头的信息量就足够大了。

一般的影视节目,开场之后总会给一些字幕或者语音的提示,交待时间地点什么的。

《西部世界》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什么时代?乐园建设在那个地方?都没明说,直到第一集的后半集才用福特的话,交待了一个模糊的时代背景,而且是从技术的角度阐述的,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诺兰兄弟一贯的“尿性”。

伯纳德去找福特,委婉的说明,新上线的接待员都出现了问题,他是要福特承认错误,而福特却跟他说,人类社会繁衍至今,所有的一切都源自“错误”,我想他说的是“变异”之类的意思,只有不断的改变才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就是《进化论》的精髓。

福特这么说的用意,就是说加入“冥思”是故意的,他还解释了原因,后面这段话就是人类社会的时代背景了,人类已经摆脱了“进化”的束缚,可以治愈任何疾病,将来或许会让死者复活,活人获得永生。

这个时代背景一出,我们就知道《西部世界》绝不可能只是,老版电影的那个机器人觉醒主题,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第二季开头其实就展现了,研究永生就是设立这个乐园的目的之一。

诺兰的叙事特点

诺兰的叙事特点

诺兰的叙事特点诺兰的叙事特点是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他以非线性结构、时间错位和意识流等手法来展现故事情节,具有强烈的悬念和观众参与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解释诺兰的叙事特点,并通过举例和分析来进一步阐述。

一、非线性结构诺兰常常使用非线性结构来讲述故事,即通过在时间轴上跳跃式地展示不同时间段的场景来构建情节。

他将故事以非传统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这种叙事方式能够增加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观众更加投入到故事中。

例如,在他的电影《记忆碎片》中,故事以三个不同的时间线展开,交错地揭示了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种非线性结构使得观众需要自己拼凑故事片段,推测时间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增加了观影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二、时间错位诺兰经常运用时间错位的手法,将不同时间段的场景交织在一起,使得观众需要通过片段的线索来拼凑出完整的故事。

他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来制造悬念和紧张感,让观众不断思考和猜测故事的真相。

在《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中,诺兰使用了时间错位的手法来展示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转换。

他将多个层次的梦境嵌套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时间和现实的扭曲,这种错位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难以分辨梦境和现实的边界,增加了观影的神秘感和惊喜。

三、意识流除了非线性结构和时间错位,诺兰还常常使用意识流的手法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通过主人公的思维和回忆来推进故事情节,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心理变化。

在《黑暗骑士》这部电影中,诺兰通过主人公蝙蝠侠的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他的痛苦和复仇心理。

这种意识流的叙事方式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增加了观影的情感共鸣和深度。

总结起来,诺兰的叙事特点包括非线性结构、时间错位和意识流。

他通过这些手法来展示故事情节,增加观众的参与感和好奇心。

他的叙事风格独特而吸引人,在电影界具有重要地位。

乱中有序诺兰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乱中有序诺兰的非线性叙事结构

乱中有序诺兰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对于“非线性叙事”这一概念,最初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其概念是相对于“线性叙事”对应衍生而来的。

顾名思义,“非线性叙事”指打乱时间线,使得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以非电影时间中的时间标准向观众呈现。

在线性叙事结构中,故事以观众可以理解的时间线索呈现于观众眼前,而在非线性故事结构中,故事的时间线索被打乱、按照一定的规律甚至毫无章法地进行重构,故事时间的连续性是极为模糊的。

换言之,在观众的观影中,观众无法由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尺度来度量电影世界中的时间,从而导致了一种故事时间连续性的模糊化。

在故事中常常存在多个并行的主体,各行其事,却又相互关联。

角色的行为、动作甚至台词所产生的关联不再依赖时间上的故事逻辑,而是依靠更为主观的导演心理来进行。

传统的事理结构由此转变为现代的心理结构。

传统意义上的逻辑性被心理上的错觉偶发性代替。

当观看完全片后又回神发现故事依然在合理的事理结构之下。

从而营造出偶发性与必然性转变之间所形成的戏剧感。

值得一提的是,非线性叙事结构并非是完全打乱故事逻辑,在由每一个非线性叙事所分割的故事段落中,线性结构依然存在,二者交相辉映,最终为故事效果与主题彰显而服务。

非线性叙事在现当代已经成为了影视艺术创作的常用手段之一,其主要类型有多线叙事、环形结构、回忆叙事、倒叙、乱叙与重复性叙事等。

诺兰作为英国国宝级导演,全球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

对于非线性叙事的运用是全球最高水准的,一直享有“非线性叙事大师”的诺兰在其大部分作品,诸如《记忆碎片》、《致命魔术》、《盗梦空间》、《敦刻尔克》中都对“非线性叙事”有着极为精彩的诠释。

每当其有新片上映,观众对于其影片的解读、故事的重构都有着极高的热情。

但与以往不同,《星际穿越》在上映后,观众讨论的热点都在于“五维空间”、“虫洞”等物理学概念与天文学概念。

诺兰以往所擅长的“非线性叙事”似乎在影片《星际穿越》中并未像其前作一般出色,正如诺兰自己在采访中所言: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很传统,但叙事元素新鲜、前卫且有挑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学生姓名李世昱
学号**********
院系文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年级2014 级
诺兰电影叙事结构与风格
摘要:一部好口碑高票房的电影不仅仅在于电影的张力与夸张的视觉特效,而是导演编剧对于故事情节的把握、悬念的制造与结局的出乎意料,而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位被誉为好莱坞当代“希区柯克”的悬念与情节构建大师对影片是如何把握的,本文将从他影片的开场方式、叙事结构、蒙太奇手法结合具体影片分析并与好莱坞同时期导演进行风格的纵向对比。

关键词:悬念设置开场方式叙事结构风格
一、诺兰的开场
诺兰大部分影片都是以非线性叙事的形式,开头设置悬念并以热开场的形式引起全篇故事。

《致命魔术》中魔术表演后台的事故交代出两位演员的影片角色,以倒叙的非线性叙事展开后面的故事,并以魔术后台事故致人死亡的激烈冲突开场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是典型的好莱坞大片的叙事结构。

相比之下2005年的《侠影之谜》就舒缓了很多从Wayne的童年经历跳跃到了他在中国监狱的历练开场并不是很激烈但是在监狱中的叙事中有着激励的冲突不管是与人之间还是与自己信仰和命运之间,诺兰通过一个Wayne意想不到的人串联开场以及全部影片,而这个人物的身份则对整个蝙蝠侠系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叙事作用,可见诺兰在关键人物的塑造上功力之深。

但在接下来的两部曲《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中诺兰运用了大量的IMAX与宽荧幕的衔接展现这两部开场强烈的冲突,而对于劫持诺兰不仅在画面表现力、故事叙述上黏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背景音乐的使用更把观影者牢牢的绑在故事之中。

虽然这是好莱坞导演惯用的非线性热开场叙事方式,但是敢大胆使用IMAX与宽荧幕35毫米胶片频繁切换呈现故事与这种给观众带来强烈视觉冲击的拍摄方式诺兰驾驭IMAX机的能力可见一斑。

二、非线性叙事结构
自从《阿凡达》大获成功之后,各大制片厂商、导演纷纷投身进入3D拍摄系列,甚至出现了后期转制3D及其一系列行业的出现。

科技的进步总是引领着电影行业的巨大革命,从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胶片到数字化,再到现在的
3D,可3D视觉技术的出现虽然说给人带来了身临其境的观感,但往往新的科技出现经常会误导观影者甚至创作者,现在很多国内导演甚至好莱坞导演靠3D作为噱头却忽略了影片本身的故事张力与叙事结构的呈现。

而诺兰的核心思想揭示了电影的本质就是把最好的故事用电影讲述给大家,他坚持使用IMAX机的70毫米进行拍摄,带给人视觉冲击的同时,将好莱坞“快餐文化”融入进他的故事叙述中,这就是他的非线性叙事艺术。

说到非线性叙事就一定有线性叙事,Robert McKee在《故事》中做了这样的定义:“无论有无闪回,一个故事的事件如果被安排成一个观众能够跟踪的时间顺序,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线性时间来讲述的。

如果一个故事在时间中随意跳跃,从而模糊了时间的连续性,以致观众无从判断什么发生在前什么发生在后,那么这个故事便是按照非线性时间来讲述的。


《致命魔术》是诺兰非线性叙事的典型代表。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诺兰原创但是诺兰却将它改成了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悬念大片。

影片是关于两个魔术师Borden和Angier相互争斗争斗的故事,他们俩都是老魔术师Cutter的助手兼学徒,在一次表演中由于Borden的失误使得Angier的妻子被淹死在了水箱里,这让Angier一直无法释怀,于是他们俩分道扬镳,各自开展自己的事业。

但是Borden的“幻影移形术”让Angier十分嫉妒,他们俩开始互相拆台。

但有一天Angier得到了一台可以复制物体的机器,Angier通过它对自己进行复制,然后杀死一个克隆体,以完成一种划时代“幻影移形术”,可他始终不知道Borden “幻影移形”的秘密,于是开始设计陷害Borden。

他成功地用一场后台的意外让Borden锒铛入狱被绞死。

一直是Borden助手的也是他双胞胎兄弟的Fallon 在杀死Angier时告诉他,他们“幻影移形术”的秘密是不管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都共用一个身份,导致Borden的妻子与Fallon的情人都无法分辨他们谁是谁。

看似简单的一个故事,诺兰运用非线性叙述的方法从老魔术师Cutter教小女孩鸟笼魔术的过程中运用平行蒙太奇再从“以虚代实”到“偷天换日”再到“化朽为神”魔术障眼法方面表现出Angier用克隆人落入水箱陷害Borden的过程,堪称一场魔术表演,影片结尾诺兰对水箱中的Angier有一个特写,仿佛再告诉我们Angier没有死,但在影片中他又确实被杀了,这也是诺兰开放式结局的惯用套路,就像《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似倒似转留给观众无限的空间去想象结局
到底是什么。

多次重复蒙太奇及非线性故事组接的使用让《记忆碎片》多次展开的故事叙事线索一次又一次从头开始悬念的无限升级,最终由碎片组接成完整的故事形成结局,给人一种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记忆碎片》的感觉。

《盗梦空间》也是一样倒叙开局,中间插入Cobb的人生历程与植梦缘由,人物由多重梦境展开,诺兰运用大量交叉与平行蒙太奇表现四重梦境不同的故事线中间又穿插Cobb的回忆,他的编剧功力与视听语言造诣,让观影者不仅陷入梦境并且延展出超越故事的思维,2012的《黑暗骑士崛起》依旧的开放式结局,老套但不乏味,悬念强且造诣深,这便是诺兰叙事的无尽魅力所在。

三、“超级英雄”之间的差异
三部“黑暗骑士”塑性作颠覆了所有人对超级英雄影片的刻板印象,《侠影之谜》、《黑暗骑士》、《黑暗骑士崛起》不仅席卷了全球24.36美元的票房,《黑暗骑士》更是成为了超级英雄影片里程碑式的作品以8.8分荣登IMDB排行榜头位超越了肖申克的救赎,口碑票房双丰收,在几年前甚至等上了CCTV6佳片有约栏目进行评析和播放。

诺兰还以及少的电脑特效撑起了三部曲的节奏,他对蝙蝠侠和Bruce Wayne这两种不同人格却集于一身的塑造及炫酷有很有深度,这在以前的超级英雄电影中是没有的。

《黑暗骑士》引领了一种超级英雄黑暗风的潮流,这也使DC和Marvel走上了两种不同风格的超级英雄路线,DC偏向由反派塑造正面角色呈现出超级英雄人性中所不为人知的一面,由背锅变为承担以求牺牲自己保存人类对正义的信仰;Marvel则是以拯救世界为主题以宏大的平行宇宙设计,及无限的超能力和无法想象的非凡科技击退反派,来拯救全世界。

但同样是在DC不同导演所呈现出来的超级英雄电影的差距也是悬殊的。

Zack Snyder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斯巴达300勇士》、《守望者》、《美少女特工队》、《超人:钢铁之躯》《超人大战蝙蝠侠:正义黎明》等这好莱坞大场面的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而《守望者》、《超人钢铁之躯》《超人大战蝙蝠侠》都是DC的超级英雄大作,而《守望者》则是一部荣获“雨果奖”的超级巨作,想要将它呈现在大荧幕上困难重重。

2009年Zack Snyder指导了这部影片,过亿的投资换来的是全球不到2亿美元的票房巨亏。

Zack对画面的掌控能力是毫无疑问,但他的高下限低上限影片表现技艺,让他长达170分钟的影片中并没有足够
强故事张力撑起全篇,很多场景让没有读过漫画原著的观众十分头大无法将前后故事线衔接起来。

而这一点则是很多漫画与小说改编电影的问题,没有足够强的叙事张力与叙事结构,由于原著的限制,导演一心想用视听语言来诠释原著中的所有内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诺兰的电影基本上都是他的原创剧本,所以他有很强的空间来进行发挥和二次创作,因为所有的想法和他的思路是统一的,不存在原著小说与漫画的枷锁问题。

2013的《钢铁之躯》与2016年的《超人大战蝙蝠侠》在特效制作上显然不能与诺兰的三部曲同日而语,但Zack想学诺兰将本身性格开朗的“大超”也塑造成“黑暗骑士”似的满脸阴霾、喜欢背锅却理被人理解的沉默的守护者。

显然,这样是不行的Zack没有诺兰的功力,即使《超人大战蝙蝠侠》由诺兰监制但依旧拍出了《守望者》的无原著不电影的套路,比《守望者》做得更好是肯定的,但总是皱着眉头的“大超”与希斯莱杰外壳的Luthor已不符合原著漫画模仿诺兰也不到位更是没有自己的风格,即使华纳小赚一笔,这还是为该片一大败笔。

明年11月的《正义联盟(上)》和以后《正义联盟(下)》华纳再次把宝压在扎导身上,希望扎导能一改往日的不足,呈现出超越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Zack Snyder的《正义联盟》。

也祝贺诺兰新片《敦克尔刻》能再次大卖。

结语
诺兰叙事功底异常深厚,他的影片可以说是好口碑高票房代名词,开放性结局也是他必备叙事方式之一,但较为遗憾的是诺兰的奥斯卡经历很悲惨仅以最佳视觉特效、音效收场,没有所谓的大奖,但诺兰还年轻,希望他能拍出一部像《泰坦尼克》那样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1]Robert McKee(美)故事[M]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版
[2]赵林燕以《盗梦空间》为主例分析诺兰电影的创新意识 2012年6月
[3]张景武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叙事风格研究 2013年3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