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话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

合集下载

中西方神话中女性原型比较及文化解析

中西方神话中女性原型比较及文化解析

女性形象在东西方文化中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往往 是家庭和情感生活的代表,她们被赋予了创造生命、维系家庭和谐以及掌管家庭 事务的职责。而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常常被描绘为爱情、美貌和诱惑的象征,她 们在神话故事中往往扮演着更为感性和浪漫的角色。
尽管女性在东西方神话中的角色和形象有所不同,但她们都反映了人类对世 界的想象和理解。女性在神话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展示了她们在当时社会中的地 位和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反思现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挑战的视角。
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在生命历程和角色关系方面也存在差异。东方 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更注重家庭生活,将婚姻和母性视为其主要职责。而 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则常常参与到冒险、战斗和英雄事迹中,展现了较强 的独立性和冒险精神。例如,在希腊神话中,女神雅典娜是战争与智慧的象征, 她既指导人们进行战斗,又是城邦的守护者。
三、社会问题的反映
神话故事作为特定时期社会文化的反映,女性原型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嫦娥与西王母的形象突出了女性在权力与地位上的弱 势。虽然她们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在社会地位上仍低于男性。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对女性地位的限制。
命运女神诺恩则揭示了命运的不确定性以及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助。这反映了 希腊神话所在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与敬畏。同时,命运女神虽 掌握命运,但并不直接介入凡人生活,也传达了尊重个体命运的观念。
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方神话传说中, 女性形象通常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强调了女性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 重要性。这种观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认知和理解,体现了对母性和 家庭价值的崇敬。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女性形象更多地被描绘为勇敢、独立和 进取的象征,强调了女性在冒险、创新和英雄主义中的角色。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希腊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多样而丰富。

首先,雅典娜是最具代表性的女神之一,她是战争、智慧和战略的女神。

她被描绘为勇敢、聪明和有决策能力的女性形象,她的形象代表了女性的坚强和自主能力。

其次,阿芙罗狄忒是美与爱的女神,她象征着美丽和性感,被赋予了诱惑和吸引男性的能力。

再次,赫拉是主神宙斯的妻子,她是天神女神,被描绘为强大和具有统治力的女性形象。

她代表了家庭和婚姻的女性特征,同时她也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和自尊。

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首先,嫦娥是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形象,她是月宫的仙女,被赋予了不老和永生的能力。

她的形象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神圣。

其次,王母娘娘是女儿杨娥所供奉的神灵,她是天宫中的女神,也是人间生活的守护神。

她代表了关爱和庇护女性的特征。

再次,妲己是商朝时期的女巫,她被描绘为美丽而具有神秘力量的女性形象。

她的形象展示了女性的聪明和权谋。

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都表达了女性的不同特征和价值观。

在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经常被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能力,她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行动,不受男性的限制。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们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中国神话中,女性形象更强调家庭和社区关系,她们代表了妻子、母亲、女儿等家庭中不同的角色,她们的形象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和社区关系的重视。

总体来说,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的女性形象都是多样而丰富的,它们揭示了女性在神话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展示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还强调了她们的智慧、权力和独立性。

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希腊和中国文化中对于女性的价值观和角色定位。

从神话传说看古希腊人的女性观

从神话传说看古希腊人的女性观
求, 我 们从 中可 以看 出女 性被 看 作是 文 明的敌人 , 是 和 灾难 、 罪恶联 系在 一起 的 。反 映 了古希 腊人 对女 性 的 歧视 及 男尊女 卑 的社 会 现 实。
[ 关 键词 ]希腊 神 话
女神
妇 女
[ 中 图分 类 号 ]K1 2 5[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2— 3 4 7 3 ( 2 0 1 4) 0 6—0 0 2 7— 0 3
在美 妙 的希腊 神 话 里 有 这样 一 个 故 事 , 在 普 罗
米修 斯窃 取火 种后 宙 斯 勃 然 大怒 , 惩罚 了普 罗 米 修
行 为 也是 妇 女与植 物 茂 盛 、 野兽 横 行 的 自然 界 密 切
联 系的一 种 表现 , 而 男 人 最人 性 的地 方 是 能 够 违 背 和对 抗 自然 的本性 , 他 能 够通 过 对 自然 界 的控 制证
希腊神话和传说作为爱琴世界另一种形式的史 料, 某种 程度 上反 映 了远 古 时代 希 腊 人 的生 活 和 社
会 状 况 。希 腊神话 描 绘 的是 以宙斯 为首 的男 人为 主
女人 为辅 的奥 林 匹 斯 神 的家 庭 , 其构架 、 概 念 和 重 点, 都集 中了男性 的思 想 和兴 趣 观 念 。希 腊 神 话 中
常见 的了 , 她 或 者 单 独 出现 或 与神 的侍 从— — 森 林
之兽 同时 出现 , 她光脚奔跑 , 衣服凌乱 , 她 的头 上 和 胳 膊 上盘 曲着蛇 , 手里 握着 树枝 。因此 , 女人 的疯 狂
二、 人 间 的 灾难 是 女 人 带来 的 , 女 人是 祸 水 , 是 惹是 生 非 的人
冢 由 电入 I " U

希腊神话的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希腊神话的特征及其文化价值

希腊神话的特征及其⽂化价值希腊神话的特征及其⽂化价值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神⼈同形、同性。

所谓“同形” ,就是神和我们⼀样,有着⼈的形态和⾁体,即神的拟⼈化,这也是⼈类原始神话特征最主要的表现。

希腊的男神之所以为男神,是因为他⽐男⼈更具有男性的特点;⼥神之所以为⼥神,也是因为她⽐⼥⼈更具有⼥性的特点。

正是因其美,所以⼈们才将其奉为神灵。

“同性”就是说神和⼈⼀样,有着⼈的喜怒哀乐。

神之所以为神,之所以美,之所以受到希腊⼈的景仰,也是因为他有着⼈的七情六欲,也会像⼈⼀样,有⾁体的需要,有欲望,⽽且他也会犯错误。

在希腊神话中,众神拟⼈化,或⾃然⼒量⼈格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个⽅⾯:第⼀,希腊诸神具有强烈的世俗特征。

希腊神话⼏乎全部是来⾃⾃然现象的众神,不管⼈们喜爱与否,实际上代表了⼈类世俗性格的⼀⾯。

奥利匹斯⼭诸神组成像⼈⼀样的⼤家庭,宙斯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

虽然他们住在奥利匹斯圣⼭上,却与俗⼈⾃由交往。

他们还像⼈⼀样,具有⼈的形象、⼈的长处、⼈的弱点。

在复杂的神灵社会中,众神们⽆不有七情六欲,有爱美之⼼、嫉妒之⼼、复仇之⼼,世俗化倾向⼗分明显。

他们不但结婚、⽣育、宴会、打仗,甚⾄也常常⼲出⼀些荒唐的事情。

第⼆,希腊诸神表现出强烈的本⼈⾊彩。

在希腊神话中,神性成为⼈性的的精妙表现。

虽然神创造万物,⼀切却是为了⼈能在⾃然界存在与⽣活。

神与⼈之间还有割舍不断的姻缘关系,他们可以娶漂亮的⼈间⼥⼦为妻⼦,⽣育⼦⼥,繁殖出⽆⽐优秀的英雄⼈物。

第三,希腊神话富裕深刻的哲理性。

希腊⼈既是追求⾃由幸福的乐观主义者,⼜是为⾃我满⾜⽽奋⽃的利⼰主义者。

他们确信⼈⽣只有为⾃我⽬的⽽活才具有实际意义,那种把追求死亡当成解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毫⽆意义的,也是极其愚蠢的。

⾄于死后如何,那是很远的事,他们并不关⼼。

他们强调诸神愿意帮助⼈,但有他们所信仰的众神并不像上帝那样万能。

第四,希腊神话与东⽅神话具有鲜明的不同。

1、希腊神话与宗教之间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浅析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形象

浅析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形象

浅析希腊神话中的女妖形象
女妖在希腊传说中十分常见,从凡梦的最初的小说中,到埃及的神话,女妖都是它们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传说中,女妖具有强大的法力。

希腊传说中的女妖一般有淫荡
的形象,这些妖怪可以变化不同的形态,是一种超自然存在,可以引发大自然的运转。

同时,女妖在希腊神话中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有些凶狠残忍,故意伤害英雄;也有一
些善良。

在希腊神话中,女妖可以根据不同形象出现,有些妖怪出现在人形,像柏拉图、阿喀
琉斯和宙斯。

也有一些可以出现各种物种,例如犬夜叉以及牛头怪,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外观。

同时,一些神话中的女妖还可以结合多种元素,像是玛格丽特,通过混合狗头、牛头、蛇身等形象,表现出神秘的气质。

另外,一些女妖更多以魅力出现,例如斯坦索姆的阿芝
莉娅,以及她的母亲矮人的班古特,透过他们的美丽魅力,引诱无辜的英雄走向灭亡。

总的来说,女妖是希腊神话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它们可以用来代表恶毒和力量,凶险
和锋芒,也可以把美丽和魅力表现出来。

这些神秘的女妖除了带来许多箴言和教训,警醒
人们对强权的支配。

希腊神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是由于这些女妖缔造了它特有的魅力。

从美狄亚的复仇解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

从美狄亚的复仇解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

从美狄亚的复仇解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第一篇:从美狄亚的复仇解析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中西方女性意识的差别美狄亚是欧里彼得斯以妇女问题为主题的作品《美狄亚》中的女性形象。

《美狄亚》整部作品都在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

美狄亚对丈夫的背叛所做出的复仇行为是对自己不公命运的反抗。

读者们同情美狄亚的不幸遭遇,更为她决绝的复仇方式而震惊,她毁灭性的复仇带给了人们思考的余地。

什么样的仇恨使一个多情的少女变成仇恨的化身,不惜余力的要破坏掉曾给自己带来幸福感受的一切?让我们看看美狄亚的艰难处境:从背叛家庭、舍弃家乡的时刻开始,美狄亚人生的全部涵义就只有伊阿宋,他是她唯一的寄托和支柱,但是在利益面前,她却成了他要摆脱的包袱。

一个只有依靠,一个急于丢弃,悲剧的阴影弥漫开来。

一无所有的美狄亚,面临被驱逐的结局,孤注一掷的选择了复仇。

妇女被抛弃的命运不仅仅存在在古希腊,礼仪之邦的中国妇女承受这种命运也有远久的历史了。

《诗经·卫风·氓》中就有对妇女悲惨遭遇的描写: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在这首诗歌中,一位勤劳持家的女子在申诉命运的不公,痛斥丈夫的负心薄幸。

已经清醒的认识到了丈夫的背叛和欺骗,这位中国女子采取了怎样的对待态度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而且对其他的青年女子提出了“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的警告。

面临同样被抛弃的命运,为何中西方的主人公对待的态度如此不同?从自我价值的认识上看,西方重视自身价值的程度远远高于东方,而东方推崇的是一种牺牲精神。

因此,对于丈夫的背叛,美狄亚表现出的是一种愤怒和怨恨,继而产生了报复心理,而《氓》中的女子只是在无可奈何的倾诉和哀鸣。

中国从古代民贵君轻的思想到今天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要服从集体的理念,淡漠了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重视,在这种理念下,个人是为集体服务的,人不仅仅为自己活,更多的是为别人而活。

从希腊神话看女性意识的萌动和发展

从希腊神话看女性意识的萌动和发展

从希腊神话看女性意识的萌动和发展第20卷第11期牡丹江大学学报Vol.20 No.11 2011年11月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Nov. 201166 文章编号:1008-8717(2011)11-0066-02从希腊神话看女性意识的萌动和发展李韶丽崔东辉(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摘要:希腊神话呈现了大量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

她们在男权社会的人生体验能够从社会层面反映古希腊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女性生存困境,能够从自然层面和文化层面深刻揭示男性霸权对女性的无情压迫。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和女人为改变自身的命运与男权社会进行不懈地斗争,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女性意识,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关键词:希腊神话;男权社会;女性意识;萌动和发展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在二元对立关系中女性始终处于被压制的地位。

女性所应拥有的一切平等权利都被压抑和剥夺了。

男女的二元对立永远意味着男性代表正面价值,而女性只是被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因此关注女性问题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对于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女性意识,大多指源于女性特有的心理和心理机制,是女性体验和感受外部世界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方式和角度,是女性从自我角度出发,自觉地审视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外部世界,探究男女关系及其形成原因,追寻生命意义,进而形成自己世界观的一种意识。

”[1]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学作品的母胎。

“历史学家从神话中能找到历史,信徒能找到宗教,而哲学家能找到哲学。

”[2]作为古希腊人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所创造的一份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文学宝藏,古希腊神话塑造了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审察古希腊神话中女性复杂多样的,萌动的,觉醒的女性意识,对于反思女性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女性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发展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古希腊神话 特点

古希腊神话 特点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
古希腊神话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与人形象相似,具有人类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2.高度的人本精神:古希腊神话中的神不是高居于凡人头顶的权威,而是具有人性的存在,他们不仅要管理自然,还要参与人类的生活和纷争。

3.命运观念:古希腊神话中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命运观念,它笼罩着整个神话世界。

4.奇妙的想象和艺术构造: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节奇幻曲折,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古希腊神话以其鲜明的特点,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从人的性别角度看,一种是男人(包括女性化的男人),另一种是女人(包括男性化的女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话语世界就是由这两种人叙述的。

抛开非隐喻性的山川河泊、鬼怪精灵以及日月星辰的话语,一般来说,人是人自身讲述的对象。

其中,有男人说男人,女人说女人,女人说男人,男人说女人,如此,必然牵涉到一个谁去叙说,怎么叙说的问题。

谁去叙说,关联到性别与话语权力,怎么叙说,关联到性别与意识形态。

在这里,性别意识形态即是对性别的一种叙说立场和想象方式,它关联到话语权力的问题。

福柯以为,权力是一种无所不在,无以摆脱的社会罪恶,权力总是与知识携手并进,利用知识来扩张社会控制。

权力不是获得的,夺取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人类存在的所有领域,如经济、性、知识、政治、情感等等。

反观文学,它意味着每个文本都参与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伟大的文学作品的理想形象,是超越自身生产时空的世界图式,是超越时代的预言和神话,如果一个古代文本在后来的年代中复生,它就再一次进入了知识和权力的游戏。

福柯的这些理论说明,文学作为一种生产性的话语形式是权力的游戏场,谁掌握了话语的权力,文学就成为谁的意识形态聚散地。

可以说,文学的问题同时也就是性别及其意识形态的问题。

本文试以西方神话结构及其女性形象为分析对象,探讨神话文本深层所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性质。

一 神话结构的性别意识形态性别问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的出发点和中心问题,它包含生物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两方面的含义。

其中生物性别是指男女的生物性差异,它是一种自然属性,属客观存在,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质性东西;社会性别作为一种差异却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一种由生物的自然属性引起的社会存在,或者说它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赋予不同性别的人一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男女身份做出的不同价值评判”。

生物性别作为一种自然属性属于所有的生物,社会性别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只属于人类社会,是在男女生理差异基础上由社会文化赋予男人与女人的不同期望、要求或限制等等。

这种不同的期待、要求或限制作为文化与文学的存在,最早是由神话结构出来的。

这里的神话由文化和文学的内涵来定义。

文学符号学家惠利认为:神话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浓缩的描述,试图以结构上的忠实来表现现实,并一笔勾勒出构成人类现实的那些显著的根本的关系。

原型—神话理论批评家弗莱认为:神话是文化模式,它是对人类所建文明的形成及再形成方式的表达。

心理学家古尔灵认为,神话是人类社会中到处存在的一种动力因素,它超越时间,把过去(传统的信仰模式)和现在(当代价值)连结在一起,并走向未来(对精神和文化的渴望)。

结构主义理论家道格拉斯则指出,在今天“神话”一词还至少在下述意义上被使用:幻想、谎言、蛊惑、迷信、信仰、幻想形态的程式或对价值的表达,对社会习俗和财富之神圣化的和教条式的表达。

综上所述,神话既是一种文化模式又是一种文学结构,它是对人类生存现实状况的一种隐喻表达。

性别意识作为人类结构的一种文化存在,最早由神话呈现出来。

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批评家波伏娃在《第二性》分别题为“生物学的论据”(‘The Data of Biology’),“精神分析学的妇女观”(‘The Psychoanalytic point of view’),“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The Point of view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前三章中,分别讨论了三个问题,即妇女是怎样变得与男人不同?妇女如何从男人中分离出来?妇女又怎样进而演变成比男人低劣的性别?西方神话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罗 璠内容提要 性别问题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的出发点和中心问题,它包含生物性别(sex )和社会性别(gender )两方面的含义。

对西方神话结构的性别意识形态和女性神话原型的性别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我们理解西方文化是如何建构自身的性别意识形态,这种性别意识形态又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问题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

西方神话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25·其实波伏娃所关怀的这三个问题在《圣经·创世纪》中就得到了象征性的显现。

《圣经·创世纪》前三章是一个关于“男人”与“女人”的故事。

这个男人名叫亚当,女人名叫夏娃。

第一章叙述了上帝创造天地之后,“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上帝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上帝首先造的人是亚当(“亚当”的字面含义就是“人”),“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亚当的孤单引起了上帝的怜悯,“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于是上帝趁亚当沉睡的时候,从亚当身上取出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

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的身上取出来的。

”在上帝所造的动物中蛇是最狡猾的,它对那女人说出了上帝设立禁令的秘密:“上帝怕你们吃那果子,你们眼睛就明亮了,就会跟上帝一样能辨识善与恶”,果然,“那女人仔细看了看那辨别善恶之树,发现那树上长的果子美妙得很,能使人有智慧,于是她就伸手摘了一只禁果吃,并劝她丈夫也摘了一只吃”。

亚当和他的女人吃了禁果后,被逐出了伊甸园,上帝对那女人说:“从此以后你要受分娩的痛苦,要服从丈夫,受丈夫的管辖。

上帝又对亚当说,由于你听妻子的话,吃了禁果,要遭受土地的折磨。

”于是亚当给他的女人取名为夏娃(“生命”之意),因为她要成为地上众生之母。

波伏娃认为生物学描述的男性与女性各自的生育角色为女人怎样变得与男人不同提供了解释的依据。

生物学认为:“虽然雄性生命通过精子在另一个生命中得到了超越,但在那一刹那,精子对雄性却变成了陌生者,从它的身体当中分离出来。

因此,雄性在超越其个体性的同时,又完整地将其予以恢复。

相反,当卵子完全成熟,从卵泡里脱颖而出,落入输卵管时,它便开始了同雌性身体的分离过程;但若来自外部的一个配子使它受精,它则因被植入子宫又变成附属的。

雌性先是被侵犯,后来便发生异化——它在某种程度上变得有别于它自己。

”这里,生物学从女人的生育角色和生理结构说明了女人怎样变得与男人不同的问题。

而《圣经·创世纪》中上帝所说“你要受分娩的痛苦”,“你要遭受土地的折磨”,不但从生物学,而且从社会分工上早就为女人与男人的不同性作出了规定。

波伏娃认为精神分析学用其“阳物崇拜”为妇女比男人的社会地位低下作出了解释,男性的权威就是“阳茎的权威”。

这一点在《圣经·创世纪》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上帝认为,女人要分娩的生育性功能决定了她要服从丈夫,受丈夫的管辖。

这里面就暗示了“阴茎”的权威性功能。

女人的受精角色规定了其社会地位的受动性,男性的社会地位在一定意义上由男性的“阴茎”的施动性权威所决定,女人缺少权力只因为她们缺少阴茎。

波伏娃认为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观解释了妇女的性别低劣是因为“妇女从事自在性的工作,如炊事、清洁和抚育子女;男人承担自为性的工作如狩猎、战斗——大多数这类活动涉及到使用工具征服世界”。

从此,社会的分工使男人成为有产者,女人成为无产者,自此,男性与女性在性别上的优劣便显示出来。

这一点在《圣经·创世纪》里也早已叙述得十分清楚。

上帝在男女分工中就将性别的优劣作了规范,上帝规定女人管生育,男人耕种土地。

生育只生产人口,耕地则生产物质财富,而且女人要服从丈夫,受丈夫的管辖,女人的生产和男人的生产都归男人所有。

男人不但拥有命名权、生产权还有统治权,这样,男性与女性的性别优劣便一目了然。

可以说,《圣经·创世纪》完全蕴涵了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妇女观,显现了“女人是如何成为他者的”的问题,暗含了妇女受压迫的命运和悲苦的历史。

从《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来看,夏娃一直处于沉默者的地位。

是谁在代这女人说话呢?弗莱在解读“创世纪”神话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论证式答案。

弗莱认为,《圣经》创世纪神话中创造宇宙和人类的神是个男人,而且是一个专制的族长式的男人,这个男人颠倒了男女出现的自然次序,正如柏拉图颠倒了木匠与床的次序一样。

在希伯莱《圣经》成型时期,犹太各游牧民族正缓慢地向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父系社会发展,《旧约》所反映的实质是男权家长制统治的封建社会现实,表达了男人力图拥有一切说话权的神话梦想和现实,由此也符合一个现实中由男性族长统治社会的意识形态。

面对着人类必死的现实,才有了人类被撒旦引诱、犯罪被贬黜的故事,这也是拥有无限权力的男性族长对自身逃脱不了自然规律安排的无奈或失落的情绪。

并且将自身之所以走向必死之道的原因归结于女人的无知与薄弱意志,这为女人必须遭受上帝和男人的惩罚和监控提供了合法的基础。

权力在这里贯注到了女人的生存性结构中,显示了其强迫性本质。

这个合法性基础成为了欧洲文化和文明的合法来源,当这个拥有无限话语权力的男性族长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以不同的面孔出现时,关于女性的神话也就不断地被结构出来。

其中,话语结构的视角被称为男性视角,女性成了男性视角被塑的对象(或称客体、他者),于是便产生了有关女性气质、母性神话、爱情神话、厌女情结等等男性视角中的关于女人的各种原型结构及其衍化。

这种原型结构及其衍化将显示:女性是男性权力话语意识形态的产物。

二 女性神话原型的性别意识形态所谓权力话语的意识形态是指男人在取得话语的合法性权力后,通过想象、幻想结构对象的一种欲望表现。

本论文关注的重心是男性运用话语权力去结构了怎样的女性文学评论 2010年第6期·26·神话形态?这里“神话”的含义也与远古民族创造的处于实际世界“背后”的超凡的“神”的故事有所不同,而是人类文明的文化产物,即具有逻辑思维和理性判断的男性们,出于自己的某种超乎理性或科学主义的现实需要,有意无意地把非凡想象力投射到女性身上,直到使其似乎具有符合自身欲望需求的某些非现实的超凡品性或特殊魅力的结果。

这也是从《圣经》以来的从男性视角出发的女性神化工程,是男性欲望的形象表达和话语凝聚。

社会分工造成私有制的诞生,私有制使男权制(或父权制)深深扎根于历史的深处,它将人类社会由蒙昧的群婚群居时代带进了以家庭为核心的文明时代(阶级社会)。

男权制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构架,也是社会政治权力的集中体现。

凯特·米利特认为,所谓“政治”指的是某一集团用来支配另一集团的那些具有权力结构的关系和组合。

男女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关系,它表现在男性对女性的支配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