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外精炼

合集下载

(六)炉外精炼

(六)炉外精炼
和夹杂物形态控制)
1、钢水脱氧 Al作脱氧剂:2Al+3[O]= Al2O3,兼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2、微合金化 通过钢包喂丝的方法来控制合金的加入量 如加B、Ti、Nb、V和Zr(在脱氧后加入) 3、夹杂物形态控制 用填充有CaSi粉的空心铝丝喂入钢水中,使团状的Al2O3变成球状的铝酸钙。 即可脱氧、细化晶粒,又可改善夹杂物的形态。
二、真空处理
真空处理:就是在浇注前或浇注过程中,利用抽真空的办法以降低钢水处理 容器中的气体压力,达到去除钢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的目的 。 方法:液面脱气法 、钢流脱气法 、真空提升脱气法(DH法) 、 循环脱气法(RH法) 1、钢液脱气法(钢液真空滴流脱气法) 原理:将钢水注入真空室,由于压力急剧下降,使流股突然膨胀并散 开成一定角度以滴状降落,使脱气表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气体逸出。 方法:倒包法、真空浇注法、出钢过程脱气法 缺点:钢水降温严重 措施:过热100℃
三、钢包精炼
真空脱气法是以提高钢的质量为主要目的发展起来的,钢包精炼法则 是在确保质量的同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发展起来的 . 以代替电炉的还原精炼(脱O、脱S、去夹杂及成分调整)。
钢包真空精炼法(ASEA-SKF) 真空吹氧脱碳法(VOD法) 钢包炉精炼法(LF法) VOD法适合精炼超低碳钢种及特殊钢 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好,可适当补充 加热,防止温度降。
图13-6 VOD法示意图 1-氧枪;2-合金添加孔;3-氩气;4-抽气孔
四、氩氧精炼(氩气脱碳法。AOD法)
该方法是精炼不锈钢的一个有效方法。
1、原理:用Ar作为稀释气体以降低CO的分压, 使钢水中的碳优先氧化,抑制铬的氧化, 以达到脱碳保铬的目的。
2、生产不锈钢的过程: 电炉熔化(Cr、Ni调整) →调整温度1600~1650℃→扒渣脱硫 →出钢水至钢包 →AOD炉精炼(脱C、脱S、调整成分及温度)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18
2) VD生产模拟
工部全景
生产模拟
19
3) VD生产工艺
基本原理
真空处理
吹Ar制度
20
真空脱气
原 理: 基于H、N在钢液 中溶解服从平方根定 律,当VD抽真空时, 真空室内压力降低, 使[H]、[N]随之降低, 达到去除目的。散而一起去除。
真空度→保持达到VD
处理要求→反抽气破
坏真空。
23
吹Ar制度
钢包到工位即吹Ar, 不吹破渣面,防止透气砖 堵塞; 加合金采用大流量吹 Ar,吹开渣面,使合金直 接进入钢液,提高收得率; 高真空处理时小流量 吹Ar,防喷溅; 喂丝时, 小流量吹 Ar , 防止增[N]和二次氧化。
24
10
1) LF概述
LF是日本大同制钢公司于1971年开发, 特点是将电弧炉炼钢还原期任务移到专用 的钢包内进行。在利用电弧加热钢水的同 时,向钢液内吹入惰性气体(Ar),以实 现在非氧化性气氛下精炼,从而达到钢液 脱硫、脱氧、去气、去夹杂物的效果。经 LF 处 理 的 钢 水 , 钢 中 [O]10-30ppm 、 [N]20ppm、[H]1.5-2.5ppm。
(MnO)、(Fe2O3)及[O]在钢 渣界面进行反应,使[O]降低,脱氧 产物直接溶于渣中,不污染钢液;
13
泡,将造成凝固组织不致密;
②脱


的: S在钢中产生”热 脆”并降低钢的抗腐 蚀性、延展性和韧性; 原 理: (FeS)+(CaO)= (FeO)+(CaS) 条 件: 高碱度、还原气氛、 高温、大渣量
4) RH的主要功能
功 能:
① 脱 H: 对 完 全 脱 氧 钢 液 脱 氢 效 率 ≮60%,对未完全脱氧钢液,由于CO 反 应 剧 烈 , > 70%. 脱 气 时 间 15~20min,[H]<2ppm. ② 脱 N:N 易 形 成 N- 化 物 , 脱 氮 效 率 0~10%; ③脱O:∑[O]0.002~0.005% ④脱碳:对初始[C]有要求,处理15min, 可使[C]<0.002%; ⑤脱S:效率50~75%; ⑥减少非金属夹杂:改善钢水纯净度; ⑦成分微调:合金元素控制精度为 ±0.003~0.010%

炉外精炼基础知识

炉外精炼基础知识

一、理论基础所谓炉外精炼,就是将在转炉或电炉内初炼的钢液倒入钢包或专用容器内进行脱氧、脱硫、脱碳、去气、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和调整钢液成分及温度以达到进一步冶炼目的的炼钢工艺,即将在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如去除杂质(包括不需要的元素、气体和夹杂)、调整和均匀成分和温度的任务,部分或全部地移到钢包或其他容器中进行,变一步炼钢法为二步炼钢,即把传统的炼钢过程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

国外也称之为二次精炼(Secondary Refining)、二次炼钢(Secondary steelmaking)、钢包冶金(Ladle Metallurgy)。

炉外精炼可以完成下列任务:①降低钢中氧、硫、氢、氮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改变夹杂物形态,以提高钢的纯净度,改善钢的性能。

②深脱碳,满足低碳或超低碳钢的要求。

③微调合金成分,使其分布均匀,降低合金的消耗,以提高合金收得率。

④调整钢水温度到浇注所要求的范围内,减小包内钢水的温度梯度。

①渣洗:将事先配好(在专门炼渣炉中熔炼)的合成渣倒入钢包内,借出钢时钢流的冲击作用,使钢液与合成渣充分混合,从而完成脱氧、脱硫和去除夹杂等精炼任务。

合成渣洗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钢中的氧、硫和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可以把W[O]降到0.002%、W[S]降至0.005%。

1.工艺流程:渣料加入钢包底→挡渣出钢→吹氩、喂线→浇铸2.加入量:控制在0.3~0.5%即可保证一定的脱硫率且不会因合成渣的大量加入而使出钢温降增大,确保浇铸顺利。

3.操作要求:(1)合成渣应预热以充分去除渣中水分;(2)采用挡渣出钢技术,做到少下渣或不下渣;(3)做到红包出钢且钢包干净,无残钢残渣;(4)出钢后进行吹氩处理。

4.合成渣冶金效果:(1)脱硫脱硫反应式:[S]+(CaO)=[O]+(CaS)平衡常数K= [O](CaS)/ [S] (CaO)由于合成渣中有较高的CaO,出钢过程深度脱氧,挡渣出钢,出钢过程吹氩充分搅拌,有利于上式反应的进行,因而有较好的脱硫效果,脱硫率可达20~30%。

精选炉外精炼工艺

精选炉外精炼工艺

合成渣洗
根据要求将各种渣料配置成满足某种冶金功能 的合成炉渣;
通过在专门的炼渣炉中熔炼,出钢时钢液与炉 渣混合,实现脱硫及脱氧去夹杂功能;
不能去除钢中气体; 必须将原炉渣去除; 同炉渣洗、异炉渣洗。
真空处理
脱气的主要方法 提高真空度可将钢中C、H、O降低;
日本真空技术,真空度到1 torr; C<10ppm,H<1ppm,O<5ppm
3.3 VD/VOD 炉
VD 的功能仅是真空加搅拌, VOD 是Vacuum and stir and injection
oxygen; VD主要应用于轴承钢脱氧; VOD 主要用于不锈钢冶炼;
V D / VOD
VD工艺
以轴承钢冶炼为例
轴承钢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疲劳寿命。
影响轴承钢寿命的重要指标是钢中氧含量,钢 中[O]控制在10ppm为好。
3.5 CAS、CAS-OB精炼工 艺
工艺优点: • 钢液升温和精确控制钢水温度 • 促进夹杂物上浮,提高钢水纯净度 • 精确控制钢液成分,实现窄成分控制 • 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 与喂线配合,可进行夹杂物的变性处理 • 冶炼节奏快,适合转炉的冶炼节奏。
CAS和CAS-OB
O2
CAS-OB的冶炼效果
加热;升温速度5-6℃/min; 钢液成分:吹氧前后变化不大; 钢水洁净度:[O]基本不变,可降低
[N]含量。
3.6 喷粉工艺
效果最好投资及使用成本最低也是最不好掌握的 技术;可脱硫、脱磷、合金化、夹杂变性;
工艺参数: 喷枪插入深度;h=H(钢液深)-hc(喷入深); 喷吹压力:大于钢液、炉渣及大气压; 喷吹时间:喷粉设备及钢液容纳粉剂的能力; 供料速度:设备能力及钢液化学反应速度; 载气能力与粉气比。

钢铁冶金概论炉外精炼

钢铁冶金概论炉外精炼

✓ 例如,电弧炉冶炼不锈钢的返回吹氧 法,在1873K下很难使[C]降至很 低的数值。而在AOD(氩氧精炼法 ) 法中,向钢液中吹入不断变换 Ar/O2比例的气体,可以降低碳氧 反应中产生的CO分压,从而使钢液 的[C]含量达到超低碳水平。
(4) 喷吹
喷吹法是用载气(Ar)将精炼粉剂流 态化,形成气固两相流,经过喷枪,直 接将精炼剂送入钢液内部的方法。 由于在喷吹法中精炼粉剂粒度小,进 入钢液后,与钢液的接触面积大大增 加。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精炼效果。
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电加热和化学加热。
➢ 电加热方式主要有电弧加热和感应加 热。
➢ 电弧加热原理与电弧炉相似,采用石 墨电极,通电后,在电极与钢液间产 生电弧,依靠电弧的高温加热钢液。
✓ 由于电弧温度高,在加热过程中, 需控制电弧长度及造好发泡渣进行 埋弧加热,以防止电弧对耐火材料 产生高温侵蚀。
第五章 炉外精炼(Secondary Refining)
炉外精炼的定义及特点
炉外精炼S.R. (Secondary Refining) : 按传统工艺,将常规炼钢炉(转、电)中完成 的精炼任务(四脱(S、P、C、O),二去 (气体、夹杂),两调整(温度、成分)), 部分或全部地转移到钢包或其它容器中进行精 炼的过程。
钢液搅拌可改善冶金反应动力学条件,强化 反应体系的传质和传热,加速冶金反应,均 匀钢液成分和温度,有利于夹杂物聚合长大 和上浮排除。
a 气体搅拌
气体搅拌主要用氩气,故又称氩气搅拌。 向钢液吹入氩气可以用顶枪插入法,也可 以用底部透气砖法。 ➢ 实践证明,从底部通过透气砖吹入氩气, 可充分发挥其搅拌作用,氩气利用率高 ➢ 目前,大多数的吹氩搅拌均采用透气砖 底吹法。
➢ 在精炼中,钢包内的搅拌是由真空室内 钢液注流进入钢包中引起的。

炉外精炼——精选推荐

炉外精炼——精选推荐

炉外精炼(1)1 什么叫钢水炉外精炼?钢水炉外精炼就是将炼钢炉中初炼的钢水移到钢包或其他专用容器中进行精炼,也称为二次精炼。

2 炉外精炼的目的和手段是什么?炉外精炼的目的是:在真空、惰性气氛或可控气氛的条件下进行深脱碳、脱硫、脱氧、除气、调整成分(微合金化)和调整温度并使其均匀化,去除夹杂物,改变夹杂物形态和组成等。

钢水炉外精炼是为适应钢的品种质量的提高,生产新钢种以及生产过程合理化,为连铸对钢水成分、温度、纯净度和时间等衔接的严格要求,不可缺少的工序,成为现代炼钢、连铸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创造最佳的冶金反应条件,到目前为止,炉外精炼的基本手段有搅拌、渣洗、加热、真空、喷吹等5种。

实际生产中可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一种或几种手段组合的炉外精炼技术来完成所要求的精炼任务。

3 钢水精炼设备选择的依据是什么?钢水精炼设备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1)钢种的质量要求;(2)连铸机生产对钢水的质量要求;(3)转炉与连铸机生产的作业协调要求。

4 钢包吹氩搅拌的作用是什么?钢包吹氩搅拌是最基本也是最普通的炉外处理工艺。

钢包吹氩搅拌的作用是:(1)均匀钢水温度。

从炼钢炉流到钢包的钢水,在钢包内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由于包衬吸热和钢包表面散热,包衬周围钢水温度较低,中心区域温度较高,钢包上、下部钢水温度较低,而中间温度较高,这种温度差异导致中间包浇注过程钢水温度前后期低,中期高。

钢包吹氩搅拌促使钢包钢水温度均匀,并且能使钢水向包衬的传热进入稳定态,这样连铸过程钢水温度稳定均匀,有利于提高铸坯内部质量,使结晶器内坯壳生长均匀,避免开浇水口冻钢断流。

(2)均匀钢水成分。

出钢时在钢包内加入大量的铁合金,成分不均匀,吹氩搅拌可使钢水成分均匀。

在出钢过程就可开始吹氩搅拌。

在吹氩搅拌过程中可根据快速分析提供的钢水成分而进行成分微调,以使钢的成分控制范围更窄,以确保钢材性能均匀。

(3)促使夹杂物上浮。

搅动的钢水促进了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碰撞长大,上浮的氩气泡能够吸收钢中的气体,同时粘附悬浮于钢水中的夹杂物并带至钢水表面被渣层所吸收。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炉外精炼是把转炉中初炼的钢水移到钢包中进行精炼过程,也称二次精炼,为了均匀成分和温度,出现了钢包内气体搅拌工艺。

最引人注目的是二次精炼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钢的产量和质量。

二次精炼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什么呢?在出钢和连铸时分离钢水和炉渣、钢水脱氧、根据终点目标进行合金化、调整注温、改进钢水的洁净度•夹杂物变性•去除钢水中溶解的[H]和[N]、脱碳、脱硫、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

1.2 炉外精炼的一些方法:方法1 、CAS 一钢包封闭式吹Ar 成分微调法,将钢包的渣面吹开,插入隔离罩,吹入Ar 搅拌,进行成分微调。

吹Ar 处理后,钢中[O]含量降低20%以上,[H] 含量降低20% , 非金属夹杂物降低30 一40 %。

方法2 、电弧加热的钢包吹Ar 炉(LF ) , Ar 气搅拌。

加速钢一渣之间的反应,有利于脱[O]、[S]及夹杂物反上浮。

LF 炉三根电极插入渣层中进行加热,浸入渣中石墨与渣中氧化物反应:C + FeO →Fe + CO ↑: C + Mn 一Mne + CO↑等反应。

一般处理时间为45 分钟。

但对超低[C ]、[ N 」钢效果不理想。

但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灵活,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方法3 、RH 真空循环脱气:RH真空循环脱气法是德国蒂森的鲁尔公司(Ru h rstahl )和海尔斯(Heraeus )联合研制成功的。

它将真空炼钢与钢水循环流动结合起来,具有处理周期短,生产能力大和精炼效果好的优点,非常适合与大的转炉炼钢炉相配合。

世界上现有RH 处理设备150 多套,最大处理能量为360 吨。

RH工艺是一种用于生产优质钢的钢水二次精炼工艺。

整个钢水冶金反应是在砌有耐火衬的真空槽内进行的。

真空槽的下部是两个带耐火衬的浸渍管,上部装有热弯管,气体由热弯管、水冷弯头经气体冷却器至真空泵系统。

炉外精炼的发展趋势钢水将百分之百进行炉外精炼。

向组合化、多功能精炼方向发展。

1 , 以钢包吹Ar 为核心,加上喷粉、合金成分微调等技术相结合,主要与转炉一连铸生产相衔接。

炉外精炼

炉外精炼

1炉外精炼的主要目的和任务?①降低钢中O.S.H.N.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含量,改变夹杂物的形态,以提高钢的纯净度,改善钢的机械性能②脱C满足低C钢的要求③微调合金成分把合金成分控制在很窄的范围内并使其分布均匀尽量降低合金的消耗以提高合金收得率④调整钢液温度到浇注所要求的温度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小包内的温度梯度2炉外精炼的技术特点⑴二次精炼⑵创造良好的冶金动力条件⑶二次精炼容器具有浇注功能3炉外精炼的手段:渣洗真空搅拌加热喷吹4 C O反应的步骤⑴溶解在钢液内的C和O通过扩散边界层迁移到钢液和气相得相界面⑵在气液相界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CO气体⑶反应产物CO脱离相界面进入气相⑷CO气泡长大和上浮并通过钢液排除5脱气反应的步骤⑴通过扩散或对流钢液中的溶解气体原子迁移到气液相界面⑵气体原子由溶解状态变为表面吸附状态⑶表面吸附的气体原子彼此相互作用生成气体分子⑷气体分子从钢液表面脱离⑸气体分子扩散进入气相并被真空泵抽出6脱N效果不好的原因N的扩散系数比H小扩散速度慢氮化物分解压极低7钢液滴流脱气法的原理及问题原理:是钢液以流束状注入置于真空室内的容器中由于真空室压力急剧降低使流股松散膨胀并散开成一定角度以滴状降落脱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气体的溢出问题:钢液温降较大小容量钢包尤为突出为保证充分脱气和合格的浇注温度钢液过热100℃左右8 DH法脱气工作原理⑴吸嘴插入钢液内⑵启动真空泵钢液上升到真空室内的压差高度⑶钢包下降或是真空室提升⑷处理后钢液密度大,沉降到钢包底部⑸当钢包提升或真空室下降时又有一批钢液进入真空室脱气,直至处理结束为止。

9 DH法的主要优缺点优点:进入真空室内的钢液由于气相压力的降低激烈的沸腾,脱气表面积增大,脱气效果好,适用于大量钢液的脱气处理,可用较小的真空室处理大吨位的钢液,对真空室进行烧烤加热,因此处理过程中滤降小。

由于激烈沸腾还具有较大的脱C能力,合金通过真空室加入,提高合金收得率。

缺点:设备比较复杂,成本高10钢液真空循环原理(RH)(1)将真空室下部的两根浸管插入钢液内100-150mm的深度启动真空泵抽真空钢液使从两根浸管中上升到压差相等的高度(2)从上升管吹入驱动气体,产生小气泡核形成循环(3)气泡进入真空室后炸裂成无数小液滴,是脱气面积大大增加,加速了脱气过程(4)脱气后的钢液汇集到真空室的底部,经下降管返回到钢包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SEA-SKF法的特点: 将炼钢过程分为两步:由初炼炉(如电炉、转炉)熔化钢铁料, 调整含碳量和温度;然后在钢包炉内,在电磁搅拌的条件 下,进行电弧加热、真空脱气、除渣和造新渣、脱硫、真 空脱氧和脱碳、调整成分与温度,最后吊出钢包进行浇注。
ASEA-SKF法的主要设备: ① 钢包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有滑动水口,可直接用于浇注; ② 电磁感应搅拌器使钢水产生搅拌作用; ③ 真空炉顶及电气设备; ④ 电视—摄影及其他辅助设备如钢包移动装置,原料加入装 置和集尘装置等。
形式: ⑴ 底吹。是通过安装在钢包底部一定位置的透气砖(或 其他形式的喷口),将氩气吹入钢液。 ⑵ 顶吹。吹氩喷枪插入钢包内的钢液中,在接近包低 处将氩气吹入钢液。
最常见的有两种:CAS和CAS—OB。 ⑴ CAS 概念:采用强吹氩工艺将渣液面吹开后,将封闭的浸渍 钟罩内迅速形成氩气保护气氛,避免了钢水氧化的工艺 称为CAS法,又称SAB法。
9.1 炉外精炼概述
概念:凡是在熔炼炉(如转炉、电炉)以外进行的,旨在进一 步扩大品种提高钢的质量,降低钢的成本所采用的冶金过程统 称为炉外精炼,也称为二次精炼。
任务 ⑴ 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化; ⑵ 精确控制钢水成分和温度; ⑶ 脱氧脱硫脱磷脱碳; ⑷ 去除钢中气体(氢和氮); ⑸去除夹杂物及夹杂物形态控制。
基本手段 (1) 渣洗;(合成渣渣洗) (2) 搅拌;(CAS钢包吹氩精炼) (3) 真空;(RH真空循环脱碳法) (4) 加热;(LF) (5) 喷吹。(WF喂丝法)
主要作用 ⑴ 提高质量扩大品种的主要手段; ⑵ 优化冶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节能降耗降低成本 主要方法; ⑶ 炼钢—炉外精练—连铸—热装轧制工序衔接。
幻灯片 12
特点: ⑴ 除底部吹氩外,在钢包液面上加一沉入罩,罩内充有从钢 液中排出的或专门导人的氩气。 ⑵ 通过罩上方的加料口,可添加合成渣料和微调钢液成分用 的合金。 优点: ⑴ 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且控制快速、准确,操作方便; ⑵ 提高合金收得率,且稳定; ⑶ 净化钢液,去除夹杂物,连铸坯质量提高; ⑷ 基建、设备投资少,操作费用低。
⑵ LF
LF是当代最主要的炉外精炼设备,以下工艺优点: ① 精炼功能强,适宜生产超低硫、超低氧钢; ② 具有电弧加热功能,热效率高,升温幅度大,温度控 制精度高等优点; ③ 具备搅拌和合金化功能,易于实现窄成分控制,提高 产品的稳定性; ④ 采用渣钢精炼工艺,精炼成本低; ⑤ 设备简单,投资较少。
9.3.2 钢包吹氩精炼法
钢包内喷吹惰性气体(Ar气)搅拌工艺(底吹或顶吹法),又 称“钢包吹氩”技术。通常钢包吹氩的气体搅拌强度为 0.003~0.01m3/(t·min) 作用: ⑴ 调温:主要是冷却钢液。 ⑵ 混匀:在钢包底部适当位置安放气体喷入口,可使钢包 中的钢液产生环流,用控制气体流量的方法来控制钢液的 搅拌强度。 ⑶ 净化:上浮的氩气泡不仅能够吸收钢中的气体,还会黏 附悬浮于钢液中的夹杂,把这些黏附的夹杂带至钢液表面 被渣层所吸收。
ASEA-SKF精炼炉示意图 (a) 固定式钢水包炉(精炼炉);(b) 移动式钢水包护(精炼炉)
ASEA-SKF法的精炼效果: ① 脱气实践表明,该法的脱氧、脱氢效果较好。而在脱氮 方面的效果比较差。 ② 脱硫和去夹杂物由于造渣容易再加上强有力的搅拌,该
法的脱硫能力和去夹杂物的能力都很强。因此钢液十分洁 净,从而使钢的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③ 钢液成分和温度控制钢液成分稳定而均匀,诸多元素都 能精确地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合金收得率几乎为100%,钢 液温度能精确控制。
LF的精炼工艺主要有三个部分:
① 加热与温度控制 LF采用电弧加热,对钢水加热效率一般≥60%,高于电炉升温 热效率。LF升温速度可达到3~5 ℃/min,采用埋弧泡沫技术, 可减轻电弧的辐射热损失。采用计算机动态控制终点温度,可 保证终点温度的控制摆度不大于±5 ℃ 。
② 白渣精炼工艺 LF利用白渣进行钢水精炼,实现钢水脱硫、脱氧,生产超低 硫钢和低氧钢。 白渣精炼的工艺要点是: a 出钢挡渣。控制下渣量≤5kg/t; b 钢包渣改质,控制包渣R ≥2.5,w(TFe+MnO) ≤3.0%; c 白渣精炼,一般采用Al2O3—CaO—SiO2系炉渣,控制钢 包渣碱度R ≥4,w(TFe+MnO) ≤1%,保证脱硫、脱氧效果; d 控制LF内气氛为弱氧化性,避免炉渣再氧化; e 适当搅拌,避免钢液面裸露,井保证熔池内具有较高的传 质速度。 ③ 合金微调与窄成分控制
RH法真空脱气原理
随着技术的进步,随后又开发出了RH-OB、 RH-KTB、 RH-PB、 RH-PTB和RH-MFB等。
9.3.4 带有加热装置的炉外精炼
⑴ ASEA-SKF法(真空电磁搅拌+电弧加热): 将加热、搅拌、真空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炉外精炼法。工 工艺流程: 钢液从初炼炉出钢,倒入钢包中,将钢包炉吊入搅拌器内, 除掉初炼炉渣,加造渣料换新渣,电弧加热,待新渣化好 与钢液温度合适后,盖上真空盖进行真空脱气处理,钢包 炉自从吊入搅拌器内就开始了对钢液的电磁搅拌。真空脱 气后,通过斜槽漏斗加入合金调整钢液成分,最后将钢液 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然后将钢包吊出,直接浇注。整个精 炼时间一般在1.5~3.0h之间完成。
⑵ CAS—OB 概念: 在CAS上增设顶吹吹氧枪和加铝九设备,通过溶入钢水 内的铝氧化发热,实现钢水升温,称为CAS—OB工艺。 工作原理: 是在一个密闭、惰性、无渣的环境下,通过钢的氧化反应 放热使钢水升温,并在此惰性气氛下加入合金。幻灯片
10
9.3.3 真空循环脱气法—RH
基本工作原理:利用气泡 将钢水不断地提升到真空室 内进行脱气、脱碳等反应, 然后回流到钢包中。
9.2 炉外精炼方法分类
具体方法有30多种,各自侧重点不同,如:脱硫、脱碳、 脱氮、脱氧,减非金属夹杂物,改变夹杂物形态,均 匀浇铸温度和微调成分等。
9.3 几种常用的炉外精炼方法
9.3.1 渣洗
概念:在转炉或电弧炉出钢过程中通过钢液对合成渣的 冲洗,进一步提高钢质的一种炉外精炼方法。 目前普遍采用:预熔渣渣洗,是指将石灰和铝矾土预先 熔化,冷却破碎后直接用于炼钢生产。渣洗过程没有固定的 设备和装置。 作用:可以快速脱硫,能有效地脱氧和去除夹杂,减轻 出钢过程中二次氧化。 合成渣为CaO—Al2O3渣系。其熔点低于被渣洗钢液的熔 点,为1400℃以下;具有较好的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