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生产的主要技术标准
瓷砖技术标准

外墙砖技术要求一、施工做法外墙面砖做法:刷混凝土界面剂一道10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10mm厚1:3水泥找平粘结层40mm厚聚苯板(EPS)保温层聚合物抗裂砂浆、抗裂网胶粘剂粘贴面砖专用勾缝剂勾缝二、执行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810。
1—1999 通体砖试验方法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idt ISO 10545—1:1995)GB/T 3810。
2-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idt ISO 10545-2:1995)GB/T 3810。
3-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3:1995)GB/T 3810.4-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测定(idtISO 10545—4:1994)GB/T 3810。
5—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idt ISO 10545-5:1996)GB/T 3810.6-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6:1995)GB/T 3810。
7-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7:1996)GB/T 3810.8—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8:1994)GB/T 3810.9-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9:1994)GB/T 3810.10-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10 部分:湿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10:1994)GB/T 3810.11-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1:1994)GB/T 3810.12-1999通体砖试验方法第12 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2:1995)GB/T 3810。
地砖执行标准

地砖执行标准是指对地砖的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地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砖执行标准:1. GB/T 4100-2015《陶瓷砖》: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2. GB/T 3810.1-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部分:尺寸偏差》: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尺寸偏差的试验方法。
3.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吸水率、表观密度、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表观密度、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试验方法。
4.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抗热震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抗热震性的试验方法。
5. GB/T 3810.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抗冻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抗冻性的试验方法。
6. GB/T 3810.5-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的试验方法。
7. GB/T 3810.6-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湿膨胀》: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湿膨胀的试验方法。
8. GB/T 3810.7-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耐磨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磨性的试验方法。
9. GB/T 3810.8-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耐污染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污染性的试验方法。
10. GB/T 3810.9-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耐化学腐蚀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砖执行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在购买地砖时,可以查看产品的执行标准,以确保购买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地砖。
瓷砖铺贴行业标准规范最新

瓷砖铺贴行业标准规范最新瓷砖铺贴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瓷砖铺贴行业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瓷砖铺贴行业标准规范内容:一、施工前准备1. 检查瓷砖质量,确保无裂纹、色差等缺陷。
2. 确认墙面、地面平整度,如有不平整需进行预处理。
3.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材料,如瓷砖切割机、水平尺、橡皮锤、瓷砖胶等。
二、基层处理1. 确保基层清洁、干燥,无油污、浮尘。
2. 对于墙面,应进行抹灰找平,确保墙面平整。
3. 对于地面,应确保地面无明显高低差,必要时进行打磨。
三、瓷砖铺贴工艺1. 按照设计图纸和瓷砖规格,进行合理布局,避免浪费。
2. 使用瓷砖胶或专用粘结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配比。
3. 铺贴时,应从下往上、从中心向四周扩展,保持瓷砖间隙均匀。
4. 每铺贴一块瓷砖,用橡皮锤轻轻敲击,确保瓷砖与基层粘结牢固。
四、瓷砖间隙处理1. 铺贴过程中,使用十字定位器保持瓷砖间隙一致。
2. 铺贴完成后,使用填缝剂进行填缝,确保填缝饱满、无空鼓。
五、施工质量检查1. 检查瓷砖铺贴是否平整,无空鼓现象。
2. 检查瓷砖间隙是否均匀,无明显高低差。
3. 检查填缝是否饱满,无遗漏。
六、施工安全与环保1. 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2. 使用环保型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七、后期维护1.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养护,避免过早使用。
2. 定期检查瓷砖铺贴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空鼓、脱落等问题。
八、附录1. 瓷砖铺贴行业标准规范的详细技术参数。
2. 常见问题解答及处理方法。
以上规范旨在指导施工人员进行高质量的瓷砖铺贴工作,确保施工效果美观、耐用,并符合行业标准。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材料的应用,本规范将不断更新,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陶瓷砖技术标准

.第二十三章陶瓷砖1. 标准《陶瓷砖》 GB/T4100—2006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的定义、分类、性能、抽样和接收条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志和说明、订货。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陶瓷砖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材料制造的用于覆盖墙面和地面的薄板制品,陶瓷砖是在常温下通过挤压或其它方法成型,干燥后,在满足性能要求的温度下烧制而成。
砖是有釉(GL)或无釉(UGL)的,而且是不可燃的、不怕光的。
3.2釉不透水的玻化覆盖层。
3.3底釉覆盖在粘土坯表面的透水或不透水无光饰面。
注:表面只有底釉的砖被当作无釉砖。
3.4 抛光面无忧转是将砖最后工序经机械研磨、抛光时砖所具有的光泽表面。
3.5挤压砖(A)挤压砖是将可塑性坯料经过挤压机挤压成型,再将所成型的泥条按砖的尺寸进行切。
注1:这些产品分为精细的或普通的,主要是由他们的性能来决定的。
注2:挤压砖的习惯术语是用来描述劈离砖和方砖的,通常分别是指双挤压砖和单挤压砖,方砖仅指水率不超过6%的挤压砖。
3.6干压砖(B)干压砖是将混和好的粉料置于模具中于一定压力下压制成。
3.7其他方法成型的砖(C)用挤压或轧以外方法成型的陶瓷砖。
注:这类砖包含在本标准中。
3.8瓷质砖吸水率(E)不超过0.5%的陶瓷砖3.9炻瓷砖吸水率(E)大于0.5%,不超过3%的陶瓷砖。
3.10细炻砖吸水率(E)大于3%,不超过6%的陶瓷砖。
3.11炻质砖吸水率(E)大于6%,不超过10%的陶瓷砖。
3.12陶质砖吸水率(E)大于10%的陶瓷砖。
3.13吸水率(E)第一篇技术标准第二十三章陶瓷砖用质量分数表示,按GB/T3810.3规定测定。
3.14间隔凸缘带有凸缘的砖,便于使沿直线铺贴的两块砖之间的接缝宽度不超过规定的要求。
注1:两块砖之间连接的位置的凸缘由水泥砂浆覆盖使凸缘不暴露在外。
注2:由制造者提供工作尺寸,可以按相同情况将干压成型砖加工间隔凸缘。
3.15 尺寸描述注:这里描述的尺寸只适用于矩形砖,对于矩形砖可以采用相应的的最小矩形尺寸。
陶瓷砖技术标准

陶瓷砖技术标准
1 执行标准
1.1 《陶瓷砖》GB/T4100-2015
1.2 《陶瓷砖试验方法》GB/T3810.1~15-2016
1.3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标准、规范、规程;上述规范、标准
或规程若有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以较为严格标准执行,若有国家新标准时,按国家新标准执行;编制要点若与现行规范、行政法规不一致,以现行规范、法规为准。
2 陶瓷砖技术要求
2.1 分类
按照陶瓷砖的成型方法和吸水率进行分类。
陶瓷砖分类及代号见表1
表1 瓷砖分类及代号
2.2 性能
不同用途陶瓷砖的产品性能要求见表2
3 标记和说明
3.1 标记
砖和/或其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商的标记和/或商标以及产地;
b)质量标志;
c)砖的种类及执行本标准的相应附录;
d)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M) 或非模数;
e)表面特性,如有釉(GL) 或无釉(UGL);
f)烧成后表面处理情况,如抛光;
g)砖和包装的总质量。
3.2 产品说明
产品说明中应包含以下信息:
a)成型方法;
b)陶瓷砖类别及执行本标准的相应附录;
c)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M) 和非模数
d)表面特性,如,有釉(GL) 或无釉(UGL);
e)背纹(需要时)。
15厚陶瓷pc砖 技术指标

15厚陶瓷pc砖技术指标15厚陶瓷PC砖技术指标:一、耐磨性能:耐磨性是衡量陶瓷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砖面的使用寿命和外观维护。
15厚陶瓷PC砖采用高硬度的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经过耐磨实验,该砖的磨耗系数较低,说明其具备优异的耐磨性,能够经受日常使用和摩擦。
二、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衡量砖材质硬度和承重能力的重要参数。
15厚陶瓷PC 砖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质量原材料,使其具备出色的抗压强度。
经过抗压实验,该砖的抗压力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重物,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防滑性能:防滑性能是陶瓷砖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的重要指标。
15厚陶瓷PC 砖表面采用特殊处理工艺,使其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
经过防滑实验,该砖的防滑系数达到国家标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在湿滑地面上发生摔倒的风险,提供安全保障。
四、抗污性能:抗污性能是衡量陶瓷砖表面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15厚陶瓷PC 砖采用高质量的釉料,表面光滑平整,因此具备较好的抗污性能。
经过抗污实验,该砖的污渍吸附率较低,易于清洁和保养。
无论是日常的油污、茶渍还是其他污渍,都可以轻松擦拭干净,保持砖面的美观。
五、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衡量陶瓷砖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
15厚陶瓷PC砖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确保了砖的尺寸精度。
经过尺寸检测,该砖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方便性和一致性。
15厚陶瓷PC砖具备出色的耐磨性能、抗压强度、防滑性能、抗污性能和尺寸精度。
其优异的技术指标使其成为理想的地面材料选择,适用于各种场所,如家庭住宅、商业空间、公共建筑等。
无论是在美观性、耐用性还是安全性方面,15厚陶瓷PC砖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空间环境。
在选择地面材料时,可以考虑15厚陶瓷PC砖,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和长久的使用寿命。
瓷砖技术标准

①.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②.强度:a.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b.瓷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③.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④.抗釉裂性: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落⑤.光泽度: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低于55。
(光泽度是衡量抛光砖烧结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光泽度越高,烧结致密性越好)⑥.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⑦.小色差: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
色差分两种,一种是单件产品自身上的色差,一种是单件与单件之间出现的色差。
前者出现的几率很小,而后一种色差较为常见。
总体上说,轻微的色差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色调总是容易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与原料变化、配比时计量偏差、烧成时温度、烧成气氛波动等,甚至与气候的改变都有关。
所以工厂对出窑产品都要进行“色号”分拣,以保证同一批次产品的色调相同或基本相同。
物理性能质量指标还有:抗冻性、耐磨性、抗冲击性、线性热膨胀系数、湿膨胀、地砖摩擦系数等。
4、化学性能①.耐化学腐蚀性:包括耐低浓度酸和碱,耐高浓度酸和碱,耐家庭化学试剂和游泳池盐类。
②.铅和镉的溶出量:(略)5、放射性和3c认证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和试验方法。
2005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吸水率≤0.5%的瓷质砖进行强制性放射性检测。
瓷砖国家标准

瓷砖国家标准
瓷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磨、防水、易清洁等优点,因此在家庭装修和公共场所的装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瓷砖的生产和使用,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保障瓷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首先,瓷砖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产品分类是对瓷砖的材质、规格、表面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以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而技术要求则规定了瓷砖产品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应当符合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对瓷砖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标准,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全面保障了产品质量。
其次,瓷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
通过严格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规范了瓷砖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促进了行业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瓷砖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升。
同时,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等要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和购买产品时的依据,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瓷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瓷砖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促进了
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产品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瓷砖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标准意识,促进标准的落地和执行,为瓷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的主要技术、结构、性能、特点、材料产地和质量水平
一、产品制造流程工艺说明和流程图
(一)瓷片生产工艺流程图(二次烧):
一:原料
釉面砖的质量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所以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釉面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釉面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通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通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釉面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五:素烧
压制成型后进行第一次素烧,温度1160-1170度,时间55-60分。
六:淋釉
素坯流入淋釉线进行施底釉、防水釉、面釉,釉料分为哑光面釉、有光面釉。
七:印花
采用平网、辊筒及目前行业最先进的喷墨印花技术。
八:烧成
从原料到烧成,共经历了五道大的工序,付诸了生产大部分人员的心血,最终是否有
所收获,就取决于烧成工序的烧成结果,釉面砖产品需要很高的温度烧成,釉烧55分,温
度1110-1120度。
九:产品分选
为了使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仓库和消费者手中,必须对抛光后的产品进行分选。
通过分选,根据花色的异同,把相同花色的产品归为一个色别,并且把不符合内控分选
标准的产品挑选出,作为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确保用户使用到优质产品。
(二)抛光砖生产工艺流程图(一次烧):
一:原料
抛光砖的花色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所以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抛光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抛光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
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通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通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成抛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五:干燥
压机压制的抛光砖半成品通过干燥窑,把水份蒸发,使其半成品的强度提高,能够符合运输或印花时不产生开裂。
六:印花
无机颜料通过花网印在干燥后的砖坯表面,使颜料渗进砖坯内部的过程就被称为印花;最终在抛光后,颜料的颜色又能够重新显现在砖坯表面,这就是渗花抛光砖被称为“渗花”的来源。
七:烧成
从原料到烧成,共经历了五道大的工序,付诸了生产大部分人员的心血,最终是否有所收获,就取决于烧成工序的烧成结果,抛光砖产品需要很高的温度烧成,通常都是在1200摄氏度左右。
八:抛光
烧成后的半成品表面是没有图案的,需要把表层拨开,图案才能够显现出来。
故而需要有抛光工序对半成品进行加工。
通常抛光的厚度都保持在0.6~1.2毫米左右。
抛光后的光度可达到60度以上。
九:分选
为了使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仓库和消费者手中,必须对抛光后的抛光砖进行分选。
通过分选,根据花色的异同,把相同花色的产品归为一个色别,并且把不符合内控分选标准的产品挑选出,作为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
十:超洁亮
超洁亮的使用材料是高科技纳米无机材料,制作过程需要通过两次研磨和抛光,工艺控制复杂困难,它的工艺原理是:纳米材料(液态)施在抛光砖的表面,通过磨头在表面进行研磨和抛光,使纳米材料充分填充在砖表面的毛孔内部,达到防污和增加亮度的目的。
技术参数响应表
检测中心设备一览表
技术规格书
1、概要
本技术规格书是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内容包括本次招标采购货物的有关技术要求、条款和资料。
投标人须对招标文件中涉及到的专利负责,并保证不伤害业主的利益。
在法律范围内,所有文字、商标和技术侵权造成的相关费用,业主概不负责。
2、交货期要求
由各投标人按招标货物一览表,分施工段供货,交货期是指从发货通知发出到货物到达现场指定地点所需的天数。
3、环境要求
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亚热带,温度:-5℃—40℃,冬季较为干燥,夏季较为潮湿。
投标人在投标时应对环境和条件加以考虑,提供适合的产品。
4、质量保证期
货物安装完毕、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卖方需提供为期24个月的质量保证期,在此期间,如出现开裂、翘曲、变形等任何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卖方须负责免费调换。
5、技术要求
1)品种、尺寸规格:抛光砖(室内地砖)600×600、800×800;地砖300×300;室内墙面砖300×600和300×300。
2)颜色:投标人按招标人提供的样品提供各自偏离最小的产品。
3)技术参数要求:
本次采购的瓷砖质量要求符合GB/T4100-2006《陶瓷砖》的要求,各类砖的材质、规格、颜色等均按甲方提供样品;放射性指标应为达到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的A类产品。
主要技术参数应达到下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