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生产的主要技术标准
地砖执行标准

地砖执行标准是指对地砖的质量、性能、安全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地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砖执行标准:1. GB/T 4100-2015《陶瓷砖》:这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2. GB/T 3810.1-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部分:尺寸偏差》: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尺寸偏差的试验方法。
3.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吸水率、表观密度、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吸水率、表观密度、断裂模数和破坏强度的试验方法。
4.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抗热震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抗热震性的试验方法。
5. GB/T 3810.4-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4部分:抗冻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抗冻性的试验方法。
6. GB/T 3810.5-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线性热膨胀系数》: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的试验方法。
7. GB/T 3810.6-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湿膨胀》: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湿膨胀的试验方法。
8. GB/T 3810.7-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7部分:耐磨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磨性的试验方法。
9. GB/T 3810.8-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8部分:耐污染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污染性的试验方法。
10. GB/T 3810.9-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9部分:耐化学腐蚀性》:这个标准规定了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的试验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地砖执行标准,具体的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产品类型而有所不同。
在购买地砖时,可以查看产品的执行标准,以确保购买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地砖。
论陶瓷地砖耐磨性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论陶瓷地砖耐磨性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作者:曹阳胡俊来源:《佛山陶瓷》2013年第06期摘要:耐磨性是陶瓷地砖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本文通过介绍陶瓷地砖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为陶瓷企业检测和分级陶瓷地砖耐磨性等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瓷地砖;耐磨性;有釉砖;无釉砖;标准1 前言陶瓷地砖具有装饰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价格合理、尺寸准确、铺贴便捷等优点,在家装和工程装修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耐磨性是陶瓷地砖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
如果耐磨性不好,陶瓷砖在使用中表面容易出现划痕、磨损,影响装饰效果。
陶瓷墙地砖按照施釉情况可分为有釉砖和无釉砖,有釉砖和无釉砖的检测原理、试验方法以及性能要求是不同的。
本文通过介绍陶瓷地砖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为陶瓷地砖的生产、检测和分级提供参考。
2 陶瓷地砖对耐磨性的技术要求根据国家GB/T 4100-2006《陶瓷砖》的标准[1],陶瓷砖按照成形方法可分为挤压成形陶瓷砖、干压成形陶瓷砖,以及其他方法成形陶瓷砖,目前市场上常用干压陶瓷砖成形方法。
GB/T 4100-2006仅包括挤压成形陶瓷砖和干压成形陶瓷砖,其他方法成形陶瓷砖则是通过其他标准来规范,如:JC/T 994-2006《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2]。
常见的陶瓷砖产品的耐磨性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3-6]。
3 无釉砖的耐磨性试验方法3.1 原理无釉砖的耐磨性试验方法的标准为GB/T3810.6-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7],其原理是:在规定条件和有磨料的情况下,通过摩擦钢轮在砖的正面旋转产生磨坑,由所测磨坑的长度测定无釉砖的耐磨性。
3.2 仪器设备(1)耐磨试验机,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一个摩擦钢轮,一个带有磨料给料装置的贮料斗,一个试样夹具和一个平衡锤。
摩擦钢轮是用符合ISO 630-1的E235A (Fe360A号钢)制造的,直径为200mm±0.2mm、边缘厚度为10mm±0.1mm、转速为75r/min。
陶瓷砖技术标准

陶瓷砖技术标准
1 执行标准
1.1 《陶瓷砖》GB/T4100-2015
1.2 《陶瓷砖试验方法》GB/T3810.1~15-2016
1.3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标准、规范、规程;上述规范、标准
或规程若有不一致或矛盾之处,以较为严格标准执行,若有国家新标准时,按国家新标准执行;编制要点若与现行规范、行政法规不一致,以现行规范、法规为准。
2 陶瓷砖技术要求
2.1 分类
按照陶瓷砖的成型方法和吸水率进行分类。
陶瓷砖分类及代号见表1
表1 瓷砖分类及代号
2.2 性能
不同用途陶瓷砖的产品性能要求见表2
3 标记和说明
3.1 标记
砖和/或其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
a)制造商的标记和/或商标以及产地;
b)质量标志;
c)砖的种类及执行本标准的相应附录;
d)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M) 或非模数;
e)表面特性,如有釉(GL) 或无釉(UGL);
f)烧成后表面处理情况,如抛光;
g)砖和包装的总质量。
3.2 产品说明
产品说明中应包含以下信息:
a)成型方法;
b)陶瓷砖类别及执行本标准的相应附录;
c)名义尺寸和工作尺寸,模数(M) 和非模数
d)表面特性,如,有釉(GL) 或无釉(UGL);
e)背纹(需要时)。
15厚陶瓷pc砖 技术指标

15厚陶瓷pc砖技术指标15厚陶瓷PC砖技术指标:一、耐磨性能:耐磨性是衡量陶瓷砖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砖面的使用寿命和外观维护。
15厚陶瓷PC砖采用高硬度的材料制成,因此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经过耐磨实验,该砖的磨耗系数较低,说明其具备优异的耐磨性,能够经受日常使用和摩擦。
二、抗压强度:抗压强度是衡量砖材质硬度和承重能力的重要参数。
15厚陶瓷PC 砖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高质量原材料,使其具备出色的抗压强度。
经过抗压实验,该砖的抗压力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和重物,保证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防滑性能:防滑性能是陶瓷砖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的重要指标。
15厚陶瓷PC 砖表面采用特殊处理工艺,使其具备良好的防滑性能。
经过防滑实验,该砖的防滑系数达到国家标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在湿滑地面上发生摔倒的风险,提供安全保障。
四、抗污性能:抗污性能是衡量陶瓷砖表面易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15厚陶瓷PC 砖采用高质量的釉料,表面光滑平整,因此具备较好的抗污性能。
经过抗污实验,该砖的污渍吸附率较低,易于清洁和保养。
无论是日常的油污、茶渍还是其他污渍,都可以轻松擦拭干净,保持砖面的美观。
五、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衡量陶瓷砖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之一。
15厚陶瓷PC砖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确保了砖的尺寸精度。
经过尺寸检测,该砖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方便性和一致性。
15厚陶瓷PC砖具备出色的耐磨性能、抗压强度、防滑性能、抗污性能和尺寸精度。
其优异的技术指标使其成为理想的地面材料选择,适用于各种场所,如家庭住宅、商业空间、公共建筑等。
无论是在美观性、耐用性还是安全性方面,15厚陶瓷PC砖都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和便利的空间环境。
在选择地面材料时,可以考虑15厚陶瓷PC砖,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和长久的使用寿命。
瓷砖技术标准

①.吸水率:它是指陶瓷产品的开口气孔吸满水后,吸入水的重量占产品重量的百分比。
国家标准规定吸水率≤0.5%的称为瓷质砖,(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吸水率>10%的为陶质砖(陶质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为e>10%、单个值不小于9%,当平均值e>20%时,生产厂家应说明)。
②.强度:a.瓷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陶质砖: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600nb.瓷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陶质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15mpa,单个值不小于12mpa③.抗热震性: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和裂纹④.抗釉裂性: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落⑤.光泽度: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低于55。
(光泽度是衡量抛光砖烧结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光泽度越高,烧结致密性越好)⑥.耐磨性: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⑦.小色差: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
色差分两种,一种是单件产品自身上的色差,一种是单件与单件之间出现的色差。
前者出现的几率很小,而后一种色差较为常见。
总体上说,轻微的色差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不同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色调总是容易发生细微的变化,这与原料变化、配比时计量偏差、烧成时温度、烧成气氛波动等,甚至与气候的改变都有关。
所以工厂对出窑产品都要进行“色号”分拣,以保证同一批次产品的色调相同或基本相同。
物理性能质量指标还有:抗冻性、耐磨性、抗冲击性、线性热膨胀系数、湿膨胀、地砖摩擦系数等。
4、化学性能①.耐化学腐蚀性:包括耐低浓度酸和碱,耐高浓度酸和碱,耐家庭化学试剂和游泳池盐类。
②.铅和镉的溶出量:(略)5、放射性和3c认证国家标准gb656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规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和试验方法。
2005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对吸水率≤0.5%的瓷质砖进行强制性放射性检测。
瓷砖国家标准

瓷砖国家标准
瓷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具有耐磨、防水、易清洁等优点,因此在家庭装修和公共场所的装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瓷砖的生产和使用,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保障瓷砖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首先,瓷砖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产品分类是对瓷砖的材质、规格、表面处理等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以便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而技术要求则规定了瓷砖产品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方面应当符合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对瓷砖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和标准,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从而全面保障了产品质量。
其次,瓷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重要的
推动作用。
通过严格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国家标准规范了瓷砖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促进了行业内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了瓷砖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提升。
同时,标准化的检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等要求,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和购买产品时的依据,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瓷砖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瓷砖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促进了
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了产品质量,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瓷砖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标准意识,促进标准的落地和执行,为瓷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墙砖瓷砖生产标准附录H

附录H:墙砖瓷砖生产标准
一、总则
1.本标准适用于墙砖瓷砖的制造。
2.本标准强调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使瓷砖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3.本标准基于国际公认的原则,旨在提高和保证瓷砖的质量,合理利用原材料,并确保卫生安全。
4.本标准规定的规格、尺寸和表面处理只适用于墙砖瓷砖,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瓷砖。
二、技术要求
1.材料要求:瓷砖应用优质水泥及粘土制成,并通过国家标准的检测和验收。
2.尺寸要求:根据不同型号及规格的瓷砖,其外形尺寸及厚度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3.表面处理要求:瓷砖表面应无裂痕、气泡、大量缺陷,光洁度及色泽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耐候性要求:瓷砖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在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下不会引起化学反应和老化。
三、检验方法
1.材料检验:制造瓷砖时应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检验,以确保原材料质量。
2.尺寸检验: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尺寸检验,以确保瓷砖尺寸符合要求。
3.表面处理检验:用视觉和机械方法进行表面处理检验,以确保瓷砖表面无裂痕、气泡和缺陷,光洁度及色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耐候性检验: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耐候性检验,以确保瓷砖具有良好的耐候性。
四、标签要求
1.标签应附于瓷砖外包装,或者印制在外包装上,应包括以下内容: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净重、材料类型、抗冲击性能、抗老化性能等。
2.标签应按国家标准规定进行贴花和印刷,字体明显,不易模糊。
五、其他
1.应注意防止污染和火灾危险,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瓷砖生产过程中,必须采用安全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环境。
3.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测,以保证生产质量符合要求。
瓷砖国标及技术指标交流

• GB,国标码:中文内码之一,此码代 表中文简体字,为中国大陆广泛使用 • GB/T 是一种技术标准 国家标准(GB)中的"T"是推荐的意思。 GB/T是推荐性国标,当然,其中若有 部分内容是强制性的,在前言中会有说 明是哪些条款。 GB/Z是指导性国标。 GB一般指的是强制性的,其中若有部 分内容不属强制性的,亦会有说明。 国标中的附录,亦须特别关注。 • GB/T4100-2006代替 GB/T4100.1~4100.5-1999 • 国标每五年修订一次
2006-02-07发布
Hale Waihona Puke 2006-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 实施日期:2006-9-1 •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 委员会 •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陶瓷砖的定义、 分类、性能、抽样和接收条件、技术要 求和试验方法、标志和说明、订货。
• 直角度:将砖的一个角紧靠着放在用标 准板校正过的直角上,测量它与标准直 角的偏差。简单点说,直角度就是通常 所说的大小头,这类情况在小砖以及切 割产品中经常出现。
• 例如:163.5规格的直角度国家标准在± 0.6%, 也就是说单片砖允许的大小头标准值= ± 0.6%× 163.5mm= ± 0.981mm. • 330规格就是±1.962mm。600规格就是3mm.
• 中心弯曲度:砖的中心点偏离由砖4 个角中3个角所决定的平面的距离。
• 6、表面质量 将砖的正面放置在0.8m远处垂直观察,砖表 面用照度为300Ix(60瓦灯泡)的灯光无效 地照射,检验被检验砖组的中心部分和每个 角上的照度。 • 7、吸水率 • 8、破坏强度 破坏荷载乘以两支撑棒之间的跨距/试样宽度, 单位N。厚度≥7.5mm,破坏强度≥1300N (130kg) • 9、断裂模数 破坏强度除以沿破坏断面最小厚度的平方, 单位N/mm2。 • 10、耐磨性 分有釉砖和无釉砖的耐磨性。 有釉砖的耐磨性分0—5级,0级最低,5级最 高。国家最低标准为3级(仅使用与家庭), 我们的瓷砖均达到5级(即使用与任何公共场 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瓷砖生产的主要技
术标准
产品的主要技术、结构、性能、特点、材料产地和质量水平
一、产品制造流程工艺说明和流程图
(一)瓷片生产工艺流程图(二次烧):
一:原料
釉面砖的质量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因此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釉面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釉面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经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经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釉面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五:素烧
压制成型后进行第一次素烧,温度1160-1170度,时间55-60分。
六:淋釉
素坯流入淋釉线进行施底釉、防水釉、面釉,釉料分为哑光面釉、有光面釉。
七:印花
采用平网、辊筒及当前行业最先进的喷墨印花技术。
八:烧成
从原料到烧成,共经历了五道大的工序,付诸了生产大部分人员的心血,最终是否有所收获,就取决于烧成工序的烧成结果,釉面砖产品需要很高的温度烧成,釉烧55分,温度1110-1120度。
九:产品分选
为了使不合格的产品不流入仓库和消费者手中,必须对抛光后的产品进行分选。
经过分选,根据花色的异同,把相同花色的产品归为一个色别,而且把不符合内控分选标准的产品挑选出,作为不合格产品进行处
理,确保用户使用到优质产品。
(二)抛光砖生产工艺流程图(一次烧):
一:原料
抛光砖的花色稳定最主要来自于坯体及原料本身的稳定,因此对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成为了抛光砖产品生产的第一道门户,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抛光砖产品主要原料种类:坭、砂、石、化工料。
二:球磨
球磨工序就是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经过球磨机的转动及研磨体的研磨,变成浆状物质的过程。
三:制粉
制粉工序也属于原料加工的辅助工序,经过加热,使球磨工序制备的浆料变成粉料的过程。
四:压制
经过压机的压制,使制粉工序生产的粉料变成抛光砖半成品的过程。
五:干燥
压机压制的抛光砖半成品经过干燥窑,把水份蒸发,使其半成品的强度提高,能够符合运输或印花时不产生开裂。
六:印花
无机颜料经过花网印在干燥后的砖坯表面,使颜料渗进砖坯内部的过程就被称为印花;最终在抛光后,颜料的颜色又能够重新显现在砖坯表面,这就是渗花抛光砖被称为“渗花”的来源。
七:烧成
从原料到烧成,共经历了五道大的工序,付诸了生产大部分人员的心血,最终是否有所收获,就取决于烧成工序的烧成结果,抛光砖产品需要很高的温度烧成,一般都是在1200摄氏度左右。
八:抛光
烧成后的半成品表面是没有图案的,需要把表层拨开,图案才能够显现出来。
故而需要有抛光工序对半成品进行加工。
一般抛光的厚度都保持在0.6~1.2毫米左右。
抛光后的光度可达到60度以上。
九: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