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3)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学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建筑材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爱护建筑材料、节约资源的意识;(3)培养学生关注建筑行业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1)无机非金属材料:如水泥、砂、石等;(2)有机材料:如木材、塑料、涂料等;(3)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4)复合材料:如玻璃钢、钢筋混凝土等。

2. 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密度、强度、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质;(2)吸水性、透气性、耐久性等环境性能;(3)燃烧性、腐蚀性等安全性能。

3. 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1)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2)了解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掌握建筑材料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建筑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 教学难点:(1)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之间的关系;(2)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3)建筑材料的储存和运输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建筑材料的分类、特点、基本性质等基本概念;(2)实验法:观察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4)小组讨论法:探讨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建筑材料的照片、视频等;(2)模型:展示建筑材料的实物模型;(3)实验器材: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4)网络资源:查阅建筑材料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建筑材料发展趋势的探讨。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第二篇:铸 造
第一章;铸造工艺根底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金属材料的成形工艺是制造技术中最典型、最根本的工艺知识,是产品设计、制造之必备,必须熟练掌握,本篇章仅讨论铸造工艺。其中合金铸造性能的内容是比拟抽象、枯燥,讲述中概念表达要缓慢,注意“咬文嚼字〞,力争在与同学们“交流〞中,展开讨论,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根底〔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绪 论课程地位,开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
第二章 材料性能。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热处理是强化材料性能,提高材料使用寿命的根本手段,是每一位学生学习金工知识的必备根底知识。热处理内容只能泛泛的定性讨论,不宜深入涉及。但常用名词的含义要交待清楚。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金属的整体热处理的“四把火〞概念、分类、应用场合及外表热处理知识简介。共约用2课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根底〔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工艺参数选择及综合分析举例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建筑材料教案完整版.doc

建筑材料教案完整版.doc

建筑材料教案完整版.doc 范本一:实用风格章节一:引言1.1 研究目的和背景1.2 文档结构和组织章节二:基本概念2.1 建筑材料的定义2.2 建筑材料的分类2.3 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章节三:常见建筑材料3.1 混凝土3.1.1 混凝土的成分和制备方法3.1.2 混凝土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2 钢筋3.2.1 钢筋的种类和用途3.2.2 钢筋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3 砖块3.3.1 砖块的种类和制造工艺3.3.2 砖块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4 玻璃3.4.1 玻璃的制备和加工方法3.4.2 玻璃的性能及测试方法3.5 木材3.5.1 木材的分类和加工方法3.5.2 木材的性能及测试方法章节四:建筑材料的选用与使用4.1 建筑材料选用的原则和考虑因素4.2 建筑材料的设计和施工要求4.3 建筑材料的维护和保养章节五: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5.1 现有建筑材料的改进与创新5.2 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前景5.3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附件:相关表格、图表、实验数据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规范建筑活动的法律法规,包括建筑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主要的法律法规有《建筑法》、《城乡规划法》等。

2. 建筑材料质量标准: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是指对建筑材料的品质、性能、使用要求等方面所制定的标准。

常用的建筑材料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范本二:正式风格章节一:引言1.1 研究目的和背景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建筑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以及建筑材料的性能、选用及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建筑领域相关从业人员、学术研究者和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文档结构和组织本文档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介绍基本概念、常见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选用与使用、建筑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每个章节下设多个小节,详细解析相关知识点。

章节二:基本概念2.1 建筑材料的定义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和装饰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砖块、玻璃、木材等多种材料。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

《建筑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性质、特点和用途;(2)掌握建筑材料的选择原则;(3)能够识别并正确使用建筑材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2)学会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工程质量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学生对工程质量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建筑材料概述(1)介绍建筑材料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分析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2. 第二节:混凝土(1)讲解混凝土的组成、性质和应用;(2)探讨混凝土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

3. 第三节:钢材(1)介绍钢材的性能、分类和应用;(2)分析钢材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4. 第四节:木材(1)阐述木材的特性、分类和应用;(2)探讨木材在建筑工程中的环保优势。

5. 第五节:建筑玻璃(1)介绍建筑玻璃的种类、性能和应用;(2)分析建筑玻璃在现代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建筑材料图片和实物标本;2. 利用实验、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建筑材料的性质;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4.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建筑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实验报告、作业等;2. 期中考试:测试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建筑材料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材料》;2. 多媒体课件;3. 实验设备:例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玻璃等样品和实验工具;4. 网络资源:相关建筑材料的研究论文、新闻报道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3. 授课地点:教室与实验室交替进行;4. 实践环节:安排4次实验课,每次实验课2课时。

第一章绪论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讲义

第一章绪论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材料讲义
P2,P4,P6,P8
影响材料抗渗性的因素 1.孔隙率 2.孔隙特征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耐久性有关。一 般而言,材料的抗渗性越高,水及各种 腐蚀性液体或气体越不易进入材料内部, 则材料的其它耐久性越高。
(六)材料的抗冻性
v 定义: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 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 的性质。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 1.50g/cm3,求 2.5m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 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 堆积密度为1.55g /cm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
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一)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润湿角来区别)
憎水性材料的作用
有机材料:植物材料、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有机与无机
复合材料
v材料的标准化:
v
v 1.标准的定义
v
v 2.标准的内容
v v
v 3.标准的分类
v 4.标准的表示方法
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JC、JG 地方标准:DB 企业标准:QB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规程》JGJ55-2000
第二节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
名称
定义
表达式 测定方法 备注
密度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质量。
m
v
先磨细, 再采用 排水法
无孔, 无水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 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 位体积的质量。
跨海大桥等均需考虑冻融破坏。
判断:
材料的抗冻性与材料的孔 隙率有关,与孔隙中的水饱和 程度无关。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介绍 约用1课时
第二章 材料性能约用2课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
难点: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力学性能指标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文字简述、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程地位,发展简史,机械制造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向学生介绍金工(工程材料成形基础),使学生了解、熟悉至热爱金工课。
学习方法介绍,告诉学生金工课是与中学课程完全不同的典型的大
学课程。说明课程特点,引起注意,掌握大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4.工业用钢简介§5 零件选材的一般原则
(材料专业增加非金属知识,时间上挤特种加工。)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建筑材料课程及辅导教案

建筑材料课程及辅导教案

山东大学课程情况登记表建筑材料课程简介及课程辅导教案第1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本章主要讲述: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本章重点:与材料结构状态有关的基本参数的计算、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本章难点:与材料结构状态有关的基本参数的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本章要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本章基本概念: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强度、弹性、塑性、硬度、耐久性本章基本要求:掌握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及与水有关的性质;了解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本章学时安排:与绪论一起共7学时本章基本内容:一、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质1.材料的组成(1)化学组成: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的化学组成以各种氧化物的含量表示。

金属材料以元素含量来表示。

化学组成决定着材料的化学性质,影响着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2)矿物组成:材料中的元素或化合物是以特定的结合形式存在着,并决定着材料的许多重要性质。

矿物组成,是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中化合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化学组成不同,有不同的矿物。

既使相同的化学组成,在不同条件下,结合成的矿物往往也是不同的。

金属材料和有机材料也与无机非金属材料一样,有其各自的基本组成,决定着同一种类材料的主要性质。

所以说,认识各类材料的基本组成,是了解材料本质的基础。

2.材料的结构:材料的结构决定着材料的许多性质。

一般从三个层次来观察材料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1)宏观结构(亦称构造)用放大镜或肉眼即可分辨的毫米级组织称为宏观结构。

材料的宏观结构中常含有孔隙或裂纹等缺陷,对材料性能有较大影响。

材料的宏观结构较易改变。

(2)亚微观结构(显微或细观结构)由光学显微镜所看到的微米级组织结构。

该结构主要涉及到材料内部的晶粒等的大小和形态、晶界或界面、孔隙、微裂纹等。

一般而言,材料内部的晶粒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则材料的强度越高、脆性越小、耐久性越好;不同组成间的界面粘结或接触越好,则材料的强度、耐久性等越好。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建筑材料》教学设计教案
符合技术经济条件
选用环保、节能、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选用符合施工条件、易于加工和安装的建筑材料,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符合施工条件
建筑材料选用原则
03
CHAPTER
水泥与混凝土材料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3
包括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等。
钢材种类
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易于加工和焊接等优点。同时,部分钢材还具有耐腐蚀、耐磨损等特性。
钢材性能
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车辆、船舶等领域。在建筑中,钢材主要用于构建框架、支撑结构、楼板等。
钢材应用
钢材种类、性能及应用
03
木材应用
在建筑中,木材主要用于构建梁、柱、楼板、门窗等。此外,木材还可用于制作家具、装饰材料等。
建筑节能标准规范
02
详细解读建筑节能相关的标准规范,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让学生了解建筑节能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实施情况
03
分析当前建筑节能政策与标准规范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及标准规范
绿色建筑材料性能
分析绿色建筑材料的性能特点,如环保性、节能性、可再生性等,以及与传统建筑材料的比较。
配合比设计方法
根据工程要求、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配合比设计原则
满足强度要求,保证耐久性,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经济合理。
配合比设计步骤
确定配制强度,选择水灰比,计算用水量,确定砂率,计算砂、石用量,校核配合比的合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在两堂课中讲清、讲明白常见手工造型方法。应注意讲解、图形、实物及影视片配合好,课后作业的选择与批阅及其课堂讨论能进一步促进同学们消化吸收。本节至少用2课时,下次课还需讨论。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在没有或有进行金工实习状况下,使青年学生学好各类造型方法,其实很难!完全要求同学们掌握有之偏颇,但 经过反复折腾,应对常见手工造型方法比较熟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第三章 表面工程与热处理技术
金属的整体热处理的“四把火”概念、分类、应用场合及表面热处理知识简介。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绪 论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
第二章 材料性能。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工艺参数选择及综合分析举例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铸件设计分析铺垫工艺基础,进一步充实相关知识,最终为能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铸件工艺方法不断努力。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Fe-C合金状态图内容讨论与分析,其中铁碳状态图的点、线、面温度、碳浓度及意义介绍约为1课时。
铁碳状态图不同成分结晶过程分析约为1课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难点:相图概念 Fe-C合金状态图分析,工业用钢知识及常见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循序渐进方式效果是好的,加之两次反复,多数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要求五分钟内人人会画是合理的。
第三章 砂型铸造(一)§1 造型方法的选择
手工造型(补充各类手工造型方法)机器造型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铸件设计分析铺垫工艺基础,讲解常见手工造型方法如:两箱造型、三箱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块造型、活砂造型、刮板造型等结合金工实习中印象(金工实习内容太少)配合造型影视片力争使同学们听懂、看会。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主要有液态合金充型能力、铸件的凝固与收缩约用1课时;
2.铸造内应力、变形与裂纹和铸件质量的控制。共用1课时,其中铸造内应力与变形要用多点时间交代清楚,否则,易成“夹生饭”。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合金铸造性能中合金凝固、收缩、内应力及变形的原理与防止是重点。由于内容偏深涩,常常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障碍,注意缓缓引导,力求掌握。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各类钢材、铸铁及合金钢等常用材料应用是贯穿整个金工课的始终重要知识,学习金工课 必须熟知钢铁知识,但限于学时制约,不可能讲的过多,而常见牌号必须熟知。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常见钢材如非合金钢(碳素钢)、低合金钢、合金钢及特殊性能钢约用2课时;
2.零件选材一般原则,重点讨论选用中的经济因素影响。约用1课时。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本次授课内容
第二章金属晶体结构,结晶过程,合金相结构及相图概念。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授课方式(讲课实验实习设计):讲课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学习铁碳状态图奠定基础知识,概念很多,要努力跟上教学速度,课上听不懂可以问,课后要看书。随讲随用。告诉同学们适当作些笔记,利学习,利理解,利复习还培养了记录的能力。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介绍 约用1课时
第二章 材料性能约用2课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课程地位,发展简史,学习方法介绍。
难点:引导学生热爱金工课,力学性能指标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文字简述、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参考教材(资料):
1.《制造工艺基础》;;2.《机械制造》,3.《材料成形工艺基层》,4.《热加工工艺基层》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授课教案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教师姓名
崔明铎
教学日期
060905-
070112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课时数
36h
课程
名称
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本次授课内容
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1 铸铁件生产
一、普通灰铸铁; 二、可锻铸铁;
三、球墨铸铁;四、蠕墨铸铁。
教材名称及版本:《金属工艺学》(第四版)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常见钢材如非合金钢(碳素钢)、低合金钢、合金钢及特殊性能钢的常用牌号 讲解不难,但是“繁”,虽多数学生不愿学,可通过结合生产生活实例和同学们在选材在深化认识、理解以致熟悉常用钢号,做到基本会用。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热处理是强化材料性能,提高材料使用寿命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学生学习金工知识的必备基础知识。热处理内容只能泛泛的定性讨论,不宜深入涉及。但常用名词的含义要交待清楚。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金属的整体热处理的“四把火”概念、分类、应用场合及表面热处理知识简介。共约用2课时。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要求同学们对基本铸件工艺要素熟悉,利用此节内容学会简单图表的查找,选用。初始尝试工程设计成果之愉悦。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各类造型方法在分型面选择、浇注位置确定中的灵活运用,能使学生解决一些简单铸件设计。课时约用2节。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及分型面。难点:尽管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但此节内容仍是令同学们深感苦涩,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师也觉难!讲的过多过深,课时不够,有人建议将此删去不讲,也难,因为它们又是后面的铸件结构分析大基础。
重点、难点:金属的整体热处理的“四把火”概念、分类、应用场合。
对于退火和正火要求同学们弄清处理结果及应用场合的区分;搞明白没有淬火,便不存在回火;熟悉回火的分类与应用。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教学(自绪论至焊接各章节有图片、有文字简述、有动画及教学影视片)
复习思考题:见教材课后习题(教案内有详示)
授课对象
材料、成形051-4
授金属工艺学、工程材料及其成形基础(热加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