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

毛需求量
30
20
30
20
30
30
30
30
20
计划接受
量
40
预计可用
库存
5
15
5
5
5
5
5
5
5
5
30
30
20
计划产出 量
10
30
20
30
30
30
30
20
计划投入 量
10
30
20
30
30
30
30
20
思考题
1. 什么是MRP?它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 2. 生成MRP一般有哪些方式?各有什么不同? 3. 请画出MRP的计算流程图? 4. MRP子系统与哪些子系统有关系?并绘图表示。 5. MRP的输出报表应有哪些? 6. 试着列举一个运算MRP的计算例子。
6.2 计算模型
A物料在X产品结构中的层次不同,则加工顺序就不同,因为产品是从最底层开始加工的,最后才组装 最上层的产品。A物料的MRP计算真正是从X产品的第二层才开始的。
0层
1层
A
X
B
C
2层
A
D
图6.4 物料A的MRP计算顺序示意图
6.2 计算模型
3. 确认MRP 生成MRP后,进行能力计划运算,要通过能力需求计划校验其可执行性
物料需求计划(MRP)
第6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为 MRP),与主生产计划一样处于ERP系 统计划层次的计划层,由MPS驱动MRP的运行。
6.1 定义与作用
物料需求计划是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 进度计划。主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第三篇 功能篇:第7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

7.1 MRP的定义及作用所谓能力
7.1.1 MRP的定义
所谓的物料需求计划,是指在产品生产中对 构成产品的各种物料的需求量与需求时间所做 的计划。在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中,它一 般被排在主生产计划之后,属于实际作业层面 上的计划决策。
7.1 MRP的定义及作用所谓能力
物料需求计划中的物料指的是构成产 品的所有物品,包括部件、零件、外购件、 标准件以及制造零件所用的毛坯与原材料 等。这类物料的需求性质属于相关性需求, 其特点是: ◆ 需求量与需求时间苛求且相对稳定;
物 料 需 求 计 划 计 算 流 程 图
MPS数据的导入 产品BOM导入 按产品结构分类并导入相应物料库存 各物料需求计算过程 物料核算按编码汇总(低阶码) 物料需求计划文件生成
7.3 MRP的生成
7.3.2 MRP的计算 MRP表格在很多方面都与MPS记录表格类 似。它所包括的内容有:预销售量(产品 预测量)、订单量、毛需求量、净需求量、 计划接受量、预计可用库存量、计划产出 量、计划投入量等。
净改变式 无 强 高 局部
7.4 案例:三明重机ERP实施成功案例
厦工集团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厦工集团全资 子公司,现有员工1400人。公司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拥有四个生 产分厂和一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主导产品“福重牌系列振动压路机” 国内市场占有率12%。 三明重机在生产经营方式以面向库存生产为主,配有庞大的分销网 络;生产方式采用按部件线加工生产和流水作业,主要生产工艺有金属结 构、机械加工、热处理、部件装配和整机装配等;生产资料包含外购物资、 外协物资、自制生产零部件;生产工序有公司内工序流转,也有委外加工 工序,是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根据这些生产特点,三明重机从1997年 开始应用二维CAD,1998年应用财务电算化软件,2001年开始着手规划ERP 和PDM应用。2002年初,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三明重机确立了以全面建 设ERP为管理平台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结合企业的自身特点,三明重机 选择了ERP系统作为信息化建设平台。制定了详细的建设规划,成立了ERP 实施领导小组和ERP实施核心小组。
物料需求计划

3、现有库存量(POH)
其概念与MPS中的概念相同,指每周需求被满足之后手头仍有的库存量。该记录随着每周 进货或出货的情况而更新,未来各周的POH则可计算的出
4、计划订货入库量 (PR)
含义是,计划订货或生产、但订单尚未发出的订货量。这个量的意义是要保持POH的量不 低于安全库存(在MPS中未考虑安全库存,保持POH非负即可)。对于某些不需要安全库
某办公家具公司,其两种主要产品(即企业要出厂的最终产品)是办公用椅A和B,其需 求大致稳定:产品A每周需30个,产品B每周需20个。这两种产品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架部
件C。因此,对C的平均需求量是每周50个。A和B的装配期是1周
如右图示,在这种格式中,左上方通常要标出产品名称及其性质(如右图中,表明C是支 架部件),右上方表示计划因子,通常包括三项: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 在本例中,C的批量是230个,生产周期为2周,安全库存量为50个。这些计划因子的量都 需要预先选定。当这些值发生变化以后,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库存记录。下面首先来
存的中间物料,则如同MPS,其意义是要保持POH非负
在库存记录中所表示的PR量应包括这两种情况: 1)在POH出现短缺(或为负值或小于安全库存量)的当周制订一个PR量,其值的大小应是POH大于等于安全库存 2)继续计算其后各周的POH,当又出现短缺时,制订下一个PR量
5、计划发出订货量 (plannedorderreleas
基本计算模式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需要三个关键信息:MPS、BOM、库存记录
MPS
主生产计划
BOM
物料清单
库存记录
在MRP的制定过程中,库存记录的计算方法构成了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一文厘清MRP物料需求计划和计算逻辑

一文厘清MRP物料需求计划和计算逻辑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使用BOM物料清单数据、库存数据和主生产计划来计算材料的需求。
MRP主要解决的是需要购买多少数量的原料,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到货的问题。
计算的功能已经嵌套在各类ERP/MRP软件之中,技术非常成熟。
虽然已经不需要手工计算,但还是要理解其中的运算逻辑。
01术语解释计算逻辑之前,先来了解几个相关的术语。
1.需求需求是供应链的源头,有需求才有制造和采购。
需求可以分为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
1)独立需求独立需求一般是指可以单独售卖的产品,和其他商品的需求没有关系,因此叫独立需求。
举例,汉堡包是独立的需求,可以直接卖给顾客。
2)相关需求汉堡包是由面包片、肉饼、芝士和蔬菜等原料组成的,这些食材都是在汉堡包的BOM清单中的,换句话说,正是有人要买汉堡包,才会衍生出对这些物料的需求,具有相关性,因此面包片和肉饼是相关需求。
需要预测的是独立需求的商品,而相关需求是根据BOM计算出来的,因此不需要预测。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件商品可以既是独立需求,又是相关需求。
当汉堡包是单品时,是独立需求,在套餐中,汉堡包与可乐和薯条搭配在一起销售,就变成相关需求。
因此,商品的需求属性可以转换。
2.订单1)计划订单Planned Order若把快餐店看作一家工厂,在这里生产的物品有汉堡包、薯条和其他小食,经过加热和油炸等工艺把食材加工成食品。
用于生产的原料都是由供应商提供,快餐店要管理好采购订单,确保始终有足够的原材料。
MRP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来计算采购量和到货时间,然后输出系统建议的订货计划,这就是Planned Order,也叫计划订单。
计划订单是系统建议的订单数量、发布日期和到货日期。
若情况发生变化,在后续处理过程中,系统可以修改或取消订单。
已发布订单Released Order是指已经给供应商发布的采购订单Purchase order。
物料需求计划(MRP)基本理论知识,系统的基本构成讲解

物料需求计划(MRP)MRP概述一、MRP产生和进展1、MRP是20世纪60年代进展起来的一种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的系统。
解决物料采购、库存的问题。
2、MRP的进展阶段(1)传统的订货点法(前MRP阶段)订货点法就是对生产中需要的各种物料,根据生产需要量及其供给和存取条件,规定一个安全库存量和订货点库存量。
主要根据历史记录或经验来推测未来的需求,适用于需求或消耗量比较稳定的物料。
(2)基本MRP阶段(60年代)六十年代初进展起来的MRP仅是一种物料需求计算器,它根据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结构和物料库存数据来计算各种物料的需求,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计划,从而解决了生产过程中需要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的问题。
(3)闭环MRP阶段(70年代)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并以此为反馈,它不仅作为库存订货计划方法,还可实现生产计划与控制功能。
目的是保证零部件生产计划成功实施,是否确实可行。
(4)MRPII阶段(80年代)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计划。
(5)ERP阶段(90年代)ERP 即企业资源计划。
主要吸收了供给链的治理思想和灵敏制造技术,使供给链从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资源无间断的集成。
是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
(6)ERPII阶段(21世纪初)随着Internet的应用和普及,电子商务, 客户关系治理,供给链治理,电子化采购等前端应用系统的出现,迫切需要实现以ERP为后台核心,并实现这些系统的无缝集成。
二、MRP的基本理论1、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区分及意义。
独立需求是指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例如,客户订购的产品、试制的样品、维修备件,销售猜测等;相关需求是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所产生的需求,例如,半成品、原材料等的需求。
把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使企业库存计划的编制对象直接是物料,而产品只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料。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概念和逻辑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概念和逻辑MRP逻辑在生产计划及整个供应链中的应用很广,如果从事供应链的工作,MRP逻辑是必备技能。
首先来看一下这张供应链基本结构图,从图中的虚线部分可以看到,MRP位于主计划层和执行计划层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也就是将主计划中的产品需求,通过物料表(BOM)转化为物料需求。
启下,也就是将物料计划转化为采购订单(purchase order)或生产订单(work order)。
与MRP处于同一层的,是产能需求计划(CRP),其作用是确认MRP 是否可行。
这一层的产能需求计划不仅要关注瓶颈资源和关键资源,而且要详细地计划所有相关产能资源。
理解MRP逻辑前,我们先弄清MRP相关的术语和定义:MRP的定义MRP,也称物料需求计划。
简言之,就是通过物料表,库存和主生产计划中的数据,计算出物料需求和生产需求。
以一张桌子为例:物料表(BOM):1个桌面和4个桌腿主计划(MPS):2张桌子库存(Inventory):1张成品桌子,2个桌腿物料需求计划(MRP):a.下达采购订单:1个桌面+2个桌腿。
b.下达生产订单:生产1张桌子MRP的目的精准的确定所需物料的名称、数量和时间。
即what,how much & when。
由于内外界因素的不确定性,计划时刻在变,MRP需要灵活地适应变化,确保物料到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物料表(BOM)从MRP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理解MRP逻辑,物料表起了关键作用。
BOM 即Bill of material的缩写,简单理解,就是一个产品由哪些零件或者成分组成。
有点类似于一道菜的食谱。
物料表中,又分独立需求(Independent)和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
∙独立需求(Independent demand)可以理解为成品,或客户可直接购买的产品。
比如,客户到餐厅点了一道番茄炒蛋,那么装盘上桌的菜就是独立需求。
∙相关需求(dependent demand)即组成最终产品的所有组件。
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的概念和基本计算

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的概念和基本计算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是制造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而制定的生产计划。
它确定了特定时间段内所需的产品数量和生产时间表,以满足客户需求。
MPS通常基于销售预测、库存水平、生产能力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制定。
基本计算方法:1. 确定销售预测:首先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历史数据等来预测销售量,这是MPS 的基础。
2. 考虑库存水平:结合当前库存水平和规定的库存目标,确定实际需要生产的数量。
3. 考虑生产能力: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能力,确定每个时间段内可用的生产资源和设备。
4. 制定生产计划:根据销售预测、库存水平和生产能力,制定出每个时间段内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和时间表。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MRP)是一种计划方法,用于确定所需物料的数量和时间,以支持主生产计划的执行。
MRP基于MPS的要求,根据物料清单、库存信息、供应商交货时间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和生产计划。
基本计算方法:1. 确定物料清单:建立产品的物料清单,包括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组装工序等。
2. 确定库存水平:根据当前库存和库存目标,确定实际需要采购的物料数量。
3. 考虑供应商交货时间:考虑供应商的交货时间和可靠性,确定采购订单的时间表。
4. 计算物料需求:根据MPS的要求和物料清单,通过逐层爆炸式计算,确定每个物料的需求量和时间表。
能力需求计划(Capacity Requirements Planning, CRP)是根据MPS和MRP的结果,以及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情况,制定出适当的生产计划和资源调度。
CRP 主要关注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情况,以确保生产计划的可行性。
基本计算方法:1. 确定生产设备和资源: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确定所需的生产设备和资源。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

运营管理MRP计算方法M R P (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是一种运营管理工具,通过分析和计算物料需求来帮助企业准确地管理供应链。
MR P 系统能够帮助企业确定需要多少原材料、零件和产品,并在适当的时间采购或生产它们,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
MR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需求计算、净需求计算和计划订单释放。
首先是需求计算。
需求计算是为了确定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所需的所有物料和产品的数量。
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产品销售预测、库存现有量、客户订单和安全库存等因素。
需求计算可以分为基础需求和依赖需求两种。
基础需求是基于销售预测和库存现有量计算得出的,而依赖需求是基于客户订单计算得出的。
接下来是净需求计算。
净需求计算是在需求计算的基础上,去除已有库存和计划订单数量后得出的实际需求。
净需求计算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净需求=需求-现有库存-计划订单数量最后是计划订单释放。
计划订单的释放是根据净需求计算的结果,制定并释放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
根据物料的供应周期、生产周期和交货时间等因素,计划订单将被分配给合适的供应商或生产部门。
使用MRP计算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有效地管理物料和产品的需求和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度。
它可以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过剩或缺少物料和产品的风险,提高交货准时率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使用MRP计算方法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MRP的准确性依赖于准确的销售预测和实时的库存数据。
如果销售预测不准确或库存数据不及时更新,MRP的计算结果就可能偏离实际情况。
其次,MRP的计算方法假设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运作是稳定和可靠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生产延期、质量问题、供应商延迟交货等不可预见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调整计划订单并进行相应调度。
另外,MRP的计算结果仅仅是建议和指导,实际的采购和生产决策仍需要企业管理层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灵活地调整和执行MRP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本计算模型
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制定需要三个关键信息:MPS、BOM、库存记录。
MPS是指主生产计划,BOM是指物料清单。
在MRP的制定过程中,库存记录的计算方法构成了MRP 的基本计算模型。
所以,我们主要介绍一下MRP中的库存记录形式、以及如何计算和使用MRP的库存记录。
MRP中的库存记录又称为MRP表格。
MRP表格在很多方面都与MPS记录表格类似。
它所包括的内容有:计划因子、粗需求量、预计入库量、现有库存量、计划订货入库量和计划发出订货量等。
它与MPS类似,将未来的需求分成一个个时间段来表示,这种时间段的单位通常是周,但有时也用日或月来表示。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MRP表格的计算过程。
某办公家具公司,其两种主要产品(即企业要出厂的最终产品)是办公用椅A和B,其需求大致稳定:产品A每周需30个,产品B每周需20个。
这两种产品都需要用到一种支架部件C。
因此,对C的平均需求量是每周50个。
A和B的装配期是1周。
下图1是办公椅A和B的主生产计划表格以及部件C的库存记录表格(尚未完成)。
这种表格没有标准格式,该例所用的是一种常见格式。
如上图示,在这种格式中,左上方通常要标出产品名称及其性质(如上图中,表明C是支架部件),右上方表示计划因子,通常包括三项:生产批量、生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
在本例中,C的批量是230个,生产周期为2周,安全库存量为50个。
这些计划因子的
量都需要预先选定。
当这些值发生变化以后,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下面首先来看库存记录的内容和确定方法。
一、库存记录要素及其计算
1、粗需求量。
上例中未来8周的粗需求量如图1所示。
其需求量是根据C的最终产品A和B的主生产计划所决定的,但有时候需要加上一些作为配件(更换件)使用的量。
对C的需求之所以比MPS中A、B的时间提前1周,是因为MPS中所表示的各周的量实际上是指当周应该完成的量。
但由于生产或装配是需要一个周期的,因此该生产指令的发出必须给出这部分时间的提前量。
在该例中,第2周需150个A,其装配周期为1周,故第1周应发出生产订单,开始装配。
上图1中的第2个表格表示的是考虑了生产周期之后,MPS生产订单发出的时间和生产量。
同样,MRP库存记录中粗需求的需要量是指当周应准备好的量,例如,为了在第2周装完150个A,第1周必须准备好150个C。
2、预计入库量(scheduled receipts,简称SR)。
它是指订单已发出,、但货尚未收到的量。
对于外购件,它现在可能处于几种状态之一:买方刚发出订单,供应商正在加工;正在从供应商至卖方的途中;已到买方、买方正在验货等。
对于自加工件,它现在可能的状态包括:正在生产现场被加工;等待他的原材料和零件的到达;正在机床前排队等待加工;正从一个工序移至下一个工序等。
第1周需150个C,其生产周期为2周,故至少在2周之前已发出了该生产的订单,但通常不会比提前2周更早地发出订单。
3、现有库存量(POH)。
其概念与MPS中的概念相同,指每周需求被满足之后手头仍有的库存量。
该记录随着每周进货或出货的情况而更新,未来各周的POH则可计算德出。
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t--t周末的POH;
SR,t--t周的预计入库量;
PR,t--t周的计划订货入库量;
GR,t--t周的粗需求;
可见,上式与MPS中的计算方式是一致的,即SR,t+PR,t相当于MPS量,GR,t相当于max(Ft,COt),这里不存在预测值或订单值的选择,因为需求是相关的、确定的。
上面图1只给除了前4周的POH,在第4周,POH只剩7个,少于所要求的50个安全库存量,这是一个要求生产的信号,即要求增加PR的信号。
4、计划订货入库量(planned receipts,简称PR)。
其含义是,计划订货或生产、但订单尚未发出的订货量。
这个量的意义是要保持POH的量不低于安全库存(在MPS中未考虑安全库存,保持POH非负即可)。
对于某些不需要安全库存的中间物料,则如同MPS,其意义是要保持POH非负。
在库存记录中所表示的PR量应包括这两种情况。
PR的确定方法如下:
(1)在POH出现短缺(或为负值或小于安全库存量)的当周制订一个PR量,其值的大小应是POH大于等于安全库存;
(2)继续计算其后各周的POH,当又出现短缺时,制订下一个PR量。
这两个步骤反复进行,直至整个计划期的POH记录和PR记录格都填满。
5、计划发出订货量(planned order release,简称POR)。
它实际上是要说明订单的发出时间或开始生产时间。
之所以将其称为“╳╳量”,是因为这种对时间的说明在库存记录中是通过将该订单的量记入相应的时间栏内来说明的。
该时间的基本计算式是:到货时间减去生产周期。
利用这一项可容易地导出构成某项物料的BOM中下一层物料的粗需求。
----摘自《生产与运作管理》(刘丽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