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液的酸碱性

合集下载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标准是 (2)规律 ①中性溶液:c(H+)=c(OH-)
c(H+)与c(OH-)
的相对大小。
25℃时,c(H+)=1×10-7mol/L,pH
②酸性溶液:c(H+)
7。
c(OH-)
7。
= <
7。
> ,pH 25℃时,c(H+)>1×10-7mol/L

[答案]D [方法点拨]溶液稀释后求pH (1) 对于强酸溶液,每稀释为 10 倍体积, pH 增大 1 个单 位;对于弱酸溶液,每稀释为10倍体积,pH增大不足1 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酸溶液的 pH 不能等于或大 于7,只能趋近于7。 (2) 对于强碱溶液,每稀释为 10 倍体积, pH 减小 1 个单 位;对于弱碱溶液,每稀释为 10 倍体积, pH 减小不足 一个单位。无论稀释多少倍,碱溶液的 pH 不能等于或 小于7。只能趋近于7。
V(N
aOH 0.0 10. 18. 19. 19. 20. 20. 20. 22. 40. )/m 0 00 00 80 98 00 02 20 00 00 L 溶

(1)根据本题数据,确定pH的突变范围是________。 (2)下列指示剂中适合于本实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甲基橙 C.酚酞 B.石蕊 D.甲基橙或酚酞


(2008·全国Ⅱ卷,9)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 3 ∶ 2 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 pH 等于 12 ,则原溶液 的浓度为

(
)

A.0.01 mol/L C.0.05 mol/L
B.0.07 mol/L D.0.50 mol/L
[解析]设NaOH和HCl溶液的浓度为c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PPT课件

《溶液的酸碱性》课件PPT课件

酸碱反应的速率
酸碱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酸碱平衡的建立
酸碱平衡的概念
酸碱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液中的酸和碱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此时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酸碱平衡的建立过程
在酸碱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的浓度发生变化,当它们的浓度相等时,即达到酸碱平衡状态。
医学研究
在医学研究中,酸碱实验可以 帮助研究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平 衡,了解疾病发生机制。
农业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酸碱实验 可以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指导
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
06
溶液的酸碱性总结与展 望来自溶液的酸碱性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溶液的酸碱性研究对于理解物质的性 质和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 深入探究化学反应机制和物质结构。
生物体系的维持
人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体液的pH值偏 离正常范围,将会导致各种疾病。
酸碱指示剂的发明与应用
酸碱指示剂的发明
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 性的一种物质。最早的酸碱指示 剂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约瑟夫·洛 斯密图斯在18世纪发明的。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 中,可以快速地检测出溶液的酸 碱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 、石蕊等。
压力的影响
压力对酸碱平衡的影响较小,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04
酸碱性与生活实际应用
生活中的酸碱性物质
酸碱指示剂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甘蓝、紫萝卜、牵 牛花花瓣等,它们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清洁剂
许多清洁剂是碱性的,如洗衣粉、肥皂等,可以 用于清洁油污和酸性物质。

高中化学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高中化学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

考点45 溶液的酸碱性及pH一、溶液的酸碱性与pH1.溶液的酸碱性(25 ℃时)溶液的酸碱性c(H+)与c(OH-) 比较c(H+)大小pH酸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中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碱性溶液c(H+)<c(OH-) c(H+)<1×10-7mol·L-1>7 提醒:pH=7或c(H+)=10-7mol·L-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水的电离与温度有关,常温时,pH=7或c(H+)=10-7 mol·L-1溶液呈中性,100 ℃时pH=6或c(H+)=1×10-6 mol·L-1呈中性。

2.溶液的pH(1)定义:pH=−lg c(H+)。

(2)pH 与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①25 ℃,纯水的pH=7,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pH>7的溶液呈碱性。

②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强弱:25 ℃时,pH(<7)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7)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3)pH的适用范围常温下,当溶液的酸碱性用pH表示时,一般情况下,1×10−14 mol·L−1<c(H+)<1 mol·L−1,即14>pH>0。

pH=0的溶液中并非无H+,而是c(H+)=1 mol·L−1;pH=14的溶液中并非无OH−,而是c(OH−)=1 mol·L−1。

当c(H+)>1 mol·L−1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用c(H+)或c(OH−)直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更方便。

注意:(1)未指明温度时,pH=7不代表溶液呈中性,如100 ℃时,pH=6为中性溶液。

(2)溶液的酸碱性也可以用pOH表示:pOH=−lg c(OH−)。

溶液的酸碱性及强弱程度

溶液的酸碱性及强弱程度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具有苦味和滑腻感,也能使指示剂变色。
酸碱反应
酸和碱在水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 放出热量。
溶液酸碱度表示方法
pH值
酸碱度与浓度关系
表示溶液酸碱度的数值,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7时溶液呈中性,pH<7 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结果解释
根据实验数据和相关知 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 释,如解释为何某种溶 液的pH值会随着浓度的 变化而变化。
异常情况分析和处理建议
异常数据
01
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数据,应进行分析并找出可能的原
因,如测量误差、仪器故障等。
处理建议
02
针对异常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如重新测量、更换仪器等,
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性。
pH值测量原理
利用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组成的 pH计,测量溶液中的氢离子活度, 并转换为pH值。
测量方法
将pH计浸入待测溶液中,等待电极 响应稳定后,读取显示的pH值。
酸碱滴定法原理及应用
酸碱滴定法原理
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待测溶 液中,直到反应完全,根据滴定剂的用量和浓度计算待测 溶液的酸碱性。
根据需要配制不同浓度的酸碱 溶液。
酸碱指示剂使用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酸碱 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pH值测量
用pH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 pH值,并记录数据。
重复实验
为确保结果准确性,建议重复 实验2-3次。
安全防护和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安全规则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注意个人防护措施。
酸碱溅出处理
如遇酸碱溅出,应立即 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2.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3. 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4. 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pH值的计算及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醋酸、硫酸铜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一、溶液的酸碱性概念:1. 通过实验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酸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

2. 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解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二、pH值的表示方法:1. 讲解pH值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值。

三、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1. 介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2. 讲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1. 通过实例讲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五、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与实验: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pH值的表示方法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

2.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pH试纸、pH计。

3. 常见酸碱性溶液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醋、柠檬等,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

2. 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介绍pH试纸和pH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pH试纸和pH计测定不同溶液的酸碱性。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如土壤、自来水、饮料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和实验过程。

2.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pH试纸、pH计、各种溶液(如食醋、柠檬、肥皂水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九、教学拓展:1. 酸碱中和反应: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酸碱平衡:简要介绍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盐PPT课件4

《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盐PPT课件4
B
当堂检测
通常情况下,下列方法能够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的是( ) ①溶解时不断搅拌②把大颗粒的固体碾成粉末 ③溶解时给物质加热④减少水的用量⑤静置 A. ①②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
C

×
×
×
68
溶液的命名
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 的 水 溶液
酒精溶液
酒精 的 水 溶液
碘酒溶液
碘 的 酒精 溶液
盐酸溶液
氯化氢气体 的 水 溶液
溶质
溶剂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根据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2、口诀: 固气溶解液为剂,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
知识回顾
知识点2 检验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
知识回顾
人们用_______来表示溶液酸性和碱性强弱的程度。
pH=7时,溶液呈____
pH<7时,溶液呈____
pH>7时,溶液呈____
溶液酸性越强,pH____;溶液碱性越强,pH_____。
越小
越大
中性
酸性
碱性
pH
pH测定方法:在__________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__________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比较。
实验要求: 1、硫酸铜和泥沙的量为1/4药匙,酒精和食用油的量为一滴管。 2、加入约试管容积1/4的水。 3、注意实验基本操作。(先固后液)
硫酸铜
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硫酸铜溶液
酒精

酒精的水溶液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
溶质
溶剂
观察活动——分组实验
混合物

高中化学 过关(中)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高中化学 过关(中)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

考点过关(中)考点8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溶液的酸碱性是物质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高中化学中关于溶液酸碱性是用溶液pH值来衡量的,溶液的酸碱性与pH计算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其考查的主要内容有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关系;酸、碱、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盐或酸与碱溶液混合后pH的计算;稀释酸与碱溶液后pH的变化等。

在水溶液中,无论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溶液,H+和OH-始终同时存在....,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组成水的电离平衡体系,同时二者又相互矛盾,此消彼涨,一个增大时,另一个必然减小,使得二者的乘积始终不变,恒等于Kw.溶液的酸碱性决定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如果c(H+)>c(OH—),溶液显酸性;如果c(H+)<c(OH—),溶液显碱性;如果c(H+)=c(OH-),溶液显中性。

pH决定于c(H+)的大小,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因为水的电离受温度的影响,只有在室温时,K w=1。

0×10-14,pH=7的溶液才显中性。

PH相同的酸,酸越弱,酸物质的量浓度越大,pH相同的碱,碱越弱,碱物质的量浓度越大;酸与碱的PH之和为14且等体积混合时,强酸与强碱混合后溶液PH=7,强酸与弱碱混合后溶液PH>7,强碱与弱酸混合后溶液PH<7;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酸、碱等体积混合后,强酸和强碱混合后溶液PH=7;强酸和弱碱混合后溶液PH〈7,弱酸和强碱混合后溶液PH>7,弱酸和弱碱混合后溶液PH由强者决定,未注明酸、碱强弱时后溶液PH无法判断;等体积强酸(PH1)和强碱(PH2)混合时,若溶液呈中性,二者PH之和为14;若溶液呈碱性,二者PH之和大于14;若溶液呈酸性,二者PH之和小于14。

【例题1】(1)25 ℃时,pH=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pH=5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的倍。

(2)25 ℃时,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则该溶液的pH可能为.(3)99 ℃时,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