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性质——最适pH选择
实验三酶的基本性质

二、原理 (三)酶的激活和抑制
酶的活性常受某些物质的影响。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 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硫酸铜为其抑 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具有 特异性。
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有些物质在低浓度时为某种 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 例如,氯化钠达到1/3饱和度时就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 活性。
实验三 酶的基本性质
(P85)
1
酶的定义: 是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生
物催化剂。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基本上都是在酶 催化下进行的。 酶的特点: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活性可调节控制等特 性。 温度、pH值、激活剂、抑制剂可影响酶的活性。
2
一、目的
通过检验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了解温 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明确最适温度的概念;
反应10min 冷却3min 碘液(滴)
管号
1
2
3
1
1
1
0℃
37℃ 100℃
2
2
2
1
1
1
0℃
37℃ 100℃
流动水冷却
1
1
1
9
四、实验方法
(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项目
管号
1
2
3
pH5.0缓冲液(mL)
3
/
/
pH7.0缓冲液(mL)
/
3
/
pH8.0缓冲液(mL)
/
/
3
1%淀粉液(含0.3%NaCl)(mL)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实验1 酶的特性

实验1 酶的特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pH、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2、加深对酶性质的认识二、实验原理酶的特点之一对环境酸碱度敏感,酶表现最大活力时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一般酶的最适pH值在4~8之间;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酶的最适温度。
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适温度为37~40℃,大多数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有些酶的干燥制剂,虽加热到100℃其活性无明显变化,但在100℃的溶液中却很快的完全失活;低温能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但不能使酶失活。
淀粉与各级糊精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
在不同pH、温度以及激活剂、抑制剂存在下,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活力的高低可通过水解混合物遇碘呈现颜色的不同来判断。
三、器材及试剂1、器材:恒温水浴锅、pH试纸等2、试剂:新配制的溶于0.3%NaCl的0.5%淀粉溶液;0.2mol/L Na2HPO4溶液、0.1mol/L柠檬酸溶液KI-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及碘10克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3、材料:唾液淀粉酶溶液:用矿泉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再含一口矿泉水,半分钟后流入量筒并稀释200倍(稀释倍数可调节),混匀备用。
四、实验步骤1. 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最适温度测定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取试管5支,编号后按下表加入试剂:摇匀,将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1号试管放入冰水中,3号管放入沸水浴。
用KI-碘溶液检验各管内淀粉被水解的程度。
记录水解时间。
2.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1)反应时间的确定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0.5%淀粉液(0.3%氯化钠)和2滴KI-I溶液,加入1ml唾液淀粉酶,37℃保温,记录颜色褪去的时间。
然后按下表所列的次序操作: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检测淀粉水解程度,并测定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
按照第(1)步试管的保温时间保温后将各管迅速取出,并立即加入KI-碘溶液1滴。
观察各管呈现的颜色,观察pH对唾液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Enzym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bilit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phase at the same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value.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enzyme in the pH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ptimum pH.Under different pH,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enzyme substrates, 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amylase optimum pH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H, starch is saliva amylase hydrolysis, and iodine liquid reaction to color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or and the siz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 absorbance value measurement products, shows the reaction degree of substrat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of salivary amylase.【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引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酶的种类以及相关性质

一、氧化还原酶1、乙醇脱氢酶:系统名:乙醇:辅酶I氧化还原酶,英文名:Alcohol dehydrogenase,ADH 底物:乙醇产物:乙醛最适温度:37℃(30-40℃时酶活力较稳定,超过45℃后酶活力急剧下降)最适pH:7.0~10.0,在pH=8.0时酶活力最大Km:0.013mol/L作用:与乙醛脱氢酶构成了乙醇脱氢酶系,参与体内乙醇代谢,是人和动物体内重要的代谢酶。
作为生物体内主要短链醇代谢的关键酶,它在很多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关病症:乙醇脱氢酶异常会使人更易酒精中毒2、乙醛脱氢酶:英文名: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底物:乙醛产物:乙酸最适温度:37℃左右最适pH:7.0~7.5作用:氧化乙醛为乙酸,可用于预防喝酒脸红相关病症:患有某种遗传病的人,体内无法分泌乙醇脱氢酶,酒精在肝脏处无法分解,乙醛会到达全身,喝醉即是死亡。
例如:阿什美人。
3、黄嘌呤氧化酶:英文名:xanthine oxidase底物:次黄嘌呤,黄嘌呤产物:尿酸最适温度:37℃左右最适pH:8.2Km:0.043mmol/L作用:既能催化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进而生成尿酸,又能直接催化黄嘌呤生成尿酸。
相关病症:最近研究发现,黄嘌呤氧化酶活动异常可诱发冠心病,而且其活动异常也会导致肝病发生。
4、葡萄糖氧化酶:英文名:glucose oxidase底物:D-葡萄糖产物:D-葡糖酸最适温度:37℃,在30℃~40℃范围内较稳定最适pH:5.6,在5~7范围内较稳定Km:0.001mol/L级别作用:催化氧化D-葡萄糖为D-葡糖酸和过氧化氢5、氨基酸氧化酶:英文名:amino-acid oxidase底物:氨基酸产物:酮酸最适温度:37℃左右最适pH:7左右Km:0.0033mol/L作用:D-氨基酸氧化酶和L-氨基酸氧化酶分别催化氧化D-氨基酸和L-氨基酸为酮酸6、过氧化氢酶:英文名:catalase底物:过氧化氢产物:氧气和水最适温度:30℃~40℃最适pH:7左右Km:0.025mol/L作用:存在于红细胞及某些组织内的过氧化体中,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 与O2,使得H2O2不至于与O2在铁螯合物作用下反应生成非常有害的-OH二、转移酶1、天冬氨酸转氨基酶:英文名: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底物:天冬氨酸最适温度:37℃左右最适pH:7左右作用: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AST以心脏活性最高,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参考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实验目的:1、掌握用碘-淀粉比色法的方法精测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2、学会常用的缓冲溶液配制的方法。
3、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一、实验原理:1、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
人体正常唾液pH值为6.6~7.1,吸光度值在6.0~8.0范围内并且随着pH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能与碘液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反应后各溶液在660nm 处的吸光度A,由朗伯-比尔定律可知,吸光度A值越大,其相应的酶活力越低,从而可间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仪器材料:1. 白瓷板、中试管、试管架、毛刷、吸耳球、玻璃笔、烧杯、漱口水2. 37 C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沸水浴3.1ml吸量管、5ml吸量管,胶头滴管、100ul移液器实验试剂:0.02%淀粉溶液、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碘液、蒸馏水四、实验步骤:1、试剂的配制:0.02%淀粉溶液—取2.5g/L的淀粉溶液4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50mL。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准确称取14.200g,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准确称取12.000g,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
根据下表,混合溶液至50.00ml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0ml.pH 值 0.2mol/LNa2HPO4(ml)(丁) 0.2mol/LNaH2PO4 (ml)(霞)5.8 4.00 46.006.0 6.15 43.856.2 9.25 40.756.4 13.25 36.756.6 18.75 31.256.8 24.50 25.507.0 30.50 19.507.2 36.00 14.507.4 40.50 9.507.6 43.50 6.507.8 45.75 4.258.0 47.35 2.652、唾液的获取:(1)蒸馏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额或下额齿根后,微低头.轻启双唇,将下嘴唇搁在烧杯边缘,让唾液自然流入试管中.(2)唾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号铭1~10。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纤维素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在许多生物体的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些酶能够催化纤维素降解的反应,将纤维素分解为可被利用的简单糖分子。
由于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降解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如生物质能源转化、生物质废物处理和生物医药等。
因此,研究纤维素酶的特性与最适条件对于提高降解效率和开发新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纤维素酶的最适pH,即最适反应酸碱环境。
pH是指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反映了氢离子的浓度。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是指酶在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酸碱条件。
了解纤维素酶最适pH的特点和调控因素,可以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应用和工程改造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介绍纤维素酶的定义和作用,深入了解纤维素酶的工作机制以及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进展。
随后,我们将讨论纤维素酶最适pH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
通过对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和应用展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纤维素酶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各个章节内容的简要介绍。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的一种可能描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纤维素酶的背景和重要性的概述,以及本文撰写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讨论纤维素酶的定义和作用、纤维素酶的工作机制,以及本文的重点——纤维素酶的最适pH。
每个小节将深入探讨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为读者提供详尽的了解。
结论部分将总结纤维素酶最适pH的重要性,并探讨影响纤维素酶最适pH的因素。
此外,该部分还将探讨应用纤维素酶最适pH的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文章的组织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进一步展开对纤维素酶最适pH的讨论,以满足读者对这一话题的兴趣和需求。
酶性质——最适pH选择

酶性质—最适pH选择高熹 168615140001一、实验原理: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酶最适pH也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对于同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
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液中则为5.6。
二、实验试剂:1、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2、用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配制pH分别为5.4,6.0,6.4,6.8,7.2,7.6,8.0的缓冲液。
各pH值的缓冲液所需两种溶液配比三、实验仪器:1、恒温水浴锅2、试管若干3、移液管4、量筒5、胶头滴管6、烧杯7、容量瓶四、实验操作:保温时间指从加入酶液开始到从水浴中取出试管加入碘液的一段时间。
摸准保温时间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取一支试管,加入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2ml,加入pH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及稀释100~300倍的唾液2ml。
充分摇匀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并记时,每隔1min用滴管取1滴混合液,至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待呈橙黄色时,为进一步确定保温时间,应加1滴碘液至试管中,若为橙黄色表示反应完全,记录所需保温时间。
若2~3min内,取出的保温液与碘液作用呈橙黄色,则说明酶活力太高,应再稀释唾液淀粉酶,记录稀释倍数,若保温时间超过15min,说明酶活力太低,要提高酶的浓度。
最佳保温时间8~12min以内,因此要掌握好唾液淀粉酶的稀释倍数,确定准确的保温时间才能进行下步实验。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保温时间参考以上操作:pH值。
五、实验结果:各试管显色情况(pH由高到低试管颜色分别为蓝紫、黄褐、黄、淡黄、黄褐、淡紫、蓝紫)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6.8左右,低于或高于这个pH都会影响其活性。
纤维素酶酶学特性测试--最适PH的选择

纤维素酶酶学特性测试一————最适PH的选择一、实验基本流程①:各PH缓冲液的配制、CMC-Na溶液的配制、酶液的稀释;②:水浴37℃反应30min;③:沸水浴10min;④:540nm处测吸光度;⑤:绘制PH-酶活力曲线,求出纤维素酶最适PH;二、实验原理PH对酶活力的影响极为显著。
酶表现其最高活性时所处的PH即酶的最适PH。
通常各种酶只有在一定PH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一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活性不同。
在保持其它反应条件恒定,而在一系列变化的PH下测定酶活力,以PH为横坐标,OD540值为纵坐标作图,可得到一条PH-酶活力曲线,从中可求得最适PH。
三、实验材料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比色皿(2个)、PH计、恒温水浴锅、洗瓶(1个)、25ml纳氏比色管(9支)、试管架(1个)、1ml移液管(1根)、10ml移液管(1根)、温度计(1根)、玻璃棒(1根)、100ml烧杯(12个)、1000ml烧杯(1个)、500ml烧杯(9个)、1000ml容量瓶(1个)、500ml容量瓶(2个)、电炉(1台)、洗耳球(1个)、石棉网、标签(若干)、滤纸(若干)、擦镜纸(若干);试剂:柠檬酸、柠檬酸三钠、CMC-Na、2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DNS试剂、6.86和4.00的缓冲液;四、实验步骤①0.05mol/L柠檬酸准确称取5.25g柠檬酸完全溶于400ml的蒸馏水中,定容至500ml。
② 0.05mol/L柠檬酸三钠准确称取7.35g柠檬酸三钠完全溶于400ml的蒸馏水中,定容至500ml。
③根据下表,配制系列PH的缓冲溶液(PH分别为3.0、3.5、4.0、4.5、5.0、5.5、6.0、6.5);0.05mol/L柠檬酸体积/ml 82 71 59 47 35 23 11.5 4 0.05mol/L柠檬酸三钠体积/ml 18 29 41 53 65 77 88.5 96 PH 3.0 3.5 4.0 4.5 5.0 5.5 6.0 6.5④CMC-Na溶液称取2gCMC-Na,精确至1mg,缓缓加入相应的缓冲液约200ml,并加热到80~90 ℃,边加热边搅拌,直到全部溶解.冷却后用相应的缓冲液稀释到300ml,用2mol/l盐酸或氢氧化钠分别调节PH到3.0、3.5、4.0、4.5、5.0、5.5、6.0、6.5(PH计),定容到300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题目:酶性质——最适pH选择
姓名:学号:班级:时间:
一、实验原理:
酶的催化活性与环境pH有密切关系,通常各种酶只在一定pH范围内才有活性,酶活性最高时的pH,称为酶的最适pH。
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的酶最适pH也不同,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
酶的最适pH不是一个特征性的物理常数,对于同一个酶,其最适pH因缓冲液和底物的性质不同而有差异。
如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液中则为5.6。
二、实验试剂:
1.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
2.用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1mol/L柠檬酸溶液配制pH分别为5.4,
6.0,6.4,6.8,
7.2,7.6,
8.0的缓冲液。
表1 各pH值的缓冲液所需两种溶液配比
保温时间指从加入酶液开始到从水浴中取出试管加入碘液的一段时间。
摸准保温时间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取一支试管,加入0.3%氯化钠0.5%淀粉溶液2ml,加入pH6.8磷酸氢二钠—柠檬酸钠缓冲液3ml,及稀释100~300倍的唾液2ml。
充分摇匀后,放入37℃水浴中保温并记时,每隔1min用滴管取1滴混合液,至于点滴板上,加1滴碘液,检验淀粉水解程度,待呈橙黄色时,为进一步确定保温时间,应加1滴碘液至试管中,若为橙黄色表示反应完全,记录所需保温时间。
若2~3min内,取出的保温液与碘液作用呈橙黄色,则说明酶活力太高,应再稀释唾液淀粉酶,记录稀释倍数,若保温时间超过15min,说明酶活力太低,要提高酶的浓度。
最佳保温时间8~12min以内,因此要掌握好唾液淀粉酶的稀释倍数,确定准确的保温时间才能进行下步实验。
取7支试管按下表操作,保温时间参考以上操作:
最适pH值。
四、实验结果:
实验得到如图1的结果:
图1 各试管显色情况(pH由高到低试管颜色分别为蓝紫、黄褐、黄、淡黄、黄褐、淡紫、蓝紫)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在6.8左右,低于或高于这个pH都会影响其活性。
五、结果分析:
1.实验结果得到显色的7支试管中,有些相邻试管颜色梯度不明显。
原因
可能是再配置缓冲溶液时不够精密,导致缓冲液pH有偏差。
2.在做不同pH的7支试管实验之前,要先做好预实验。
根据情况稀释唾液,
确保唾液浓度合理,使得淀粉水解时间在8~12min之间。
3.滴加碘液进行显色时,要保证各个试管均滴加相同量的碘液。
4.取出的唾液要置于冰水中,以免其因时间过长而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