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论文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广西医科大学11级17班1组黄爱春黄燚燚程邦李定使摘要: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pH 对酶活力的影响。
影响酶反应活力的因素很多,影响胞外酶的因素主要包括PH 值、温度和金属离子、抑制剂及其他小分子,以及酶浓度等因素。
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力在最适pH处达到最大,远离则变小。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键词:淀粉酶、活性、温度、吸光度前言: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反应,几乎都是在酶催化下进行的,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酶在起作用,生命不能离开酶而存在。
酶量与酶活性的改变都会引起代谢的异常乃至生命活动的停止。
由于酶的独特的催化功能,使它在工、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重大实用意义。
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及其不需要在高温、强酸、强碱条件下作用的特点是普遍化学催化反应所无法比拟的。
其研究成果给催化理论、催化剂的设计、药物的设计和作用原理的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遗传和变异等方面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新的概念。
正文:一、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碘液,0.2mol/L磷酸氢二钠,0.2mol/L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范围。
实验步骤:1、缓冲液的配制:2、唾液淀粉酶的获取:先喝口蒸馏水,将口中食物残渣漱净,然后口中含一口水,做咀嚼运动2分钟即可.3、淀粉用量确定:4、唾液淀粉酶稀释倍数确定:5、最适pH确定以A660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作图二、结果与讨论用量(ml)讨论:本实验中,当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时,淀粉被分解的最多,剩余的底物的量最少,A值最小,过酸或者过碱均会影响酶的活性,使之分解的底物减少,A值增大。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的测定【摘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
温度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
在不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液反应呈现颜色反应,通过对颜色的观察和分光光度计测量产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Enzym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bility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phase at the same tim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enzyme catalytic activit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value. At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highest enzyme activity of enzyme in the pH value of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ptimum pH.Under different pH, by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enzyme substrates, determination of salivary amylase optimum pH val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ifferent pH, starch is saliva amylase hydrolysis, and iodine liquid reaction to color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the color and the size of the spectrophotometer absorbance value measurement products, shows the reaction degree of substrates,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optimal pH of salivary amylase.【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碘-淀粉比色法【引言】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作者:黎海燕黎唐燕何会姣吴妙凤摘要:目的:(1)掌握测量pH对酶活力影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pH对酶活力的影响,把酶学知识应用于临床诊断与应用治疗(2)熟悉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环境中水解淀粉,测出未被水解的淀粉与碘液结合成的蓝色复合物的分光光度值,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酶的最适pH。
因为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力在最适pH处达到最大,远离则变小。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结果:在ph值6.0~8.0内范围变化,并且随着ph的增大而先减少后增大,ph=6.6左右,吸光值最低,所以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约为6.6。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活性、PH、吸光度前言酶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
人体的许多疾病和酶都密切相关。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此外,pH的改变还可以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
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
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4.3~4.8的酸性反应为止。
正文实验原理: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影响很大,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最适PH值。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陆绍龙广西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10级4班摘要:目的:1)掌握测定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方法以及原理;2)熟悉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唾液淀粉酶在不同pH环境中水解淀粉,测出未被水解的淀粉与碘液结合成的蓝色复合物的分光光度值,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酶的最适pH;结果:当pH=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 pH 分光光度计前言:酶学与医学的关系密切。
人体的许多疾病和酶都密切相关。
酶分子中的许多极性基团,在不同的pH条件下解离状态不同,其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酶活性中心的某些必需基团往往仅在某一解离状态时才容易同底物结合或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
此外,pH的改变还可以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因此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人的唾液中99%是水,有机物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粘多糖、粘蛋白及溶菌酶等,无机物有钠、钾、钙、氯和硫氰离子等。
唾液中含有的一种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可以催化淀粉水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pH值在中性范围内,唾液中的氯和硫氰酸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
食物进入胃后,唾液淀粉酶还可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直至胃内容物变为pH值约为~的酸性反应为止。
正文:1.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若干,试管架,小烧杯,洗耳球,721G-722G 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含温度计),一次性纸杯,pH试纸。
试剂:L淀粉,L Na2HPO4溶液,L NaH2PO4 溶液,蒸馏水,唾液,碘液。
2.操作步骤1)1. 不同pH缓冲液配制按下表加样,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ml。
pHL Na2HPO4溶液(mL)L NaH2PO4 溶液(mL)注:应用pH值试纸来确定所配溶液pH。
2)唾液的获取先漱口1~2次,然后含一大口水约1min,期间做咀嚼运动,然后收集至杯子中。
3)淀粉用量的确定123空白缓冲液L淀粉——唾液(稀释10倍)混匀,37℃水浴,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O6H2混匀,观察现象,并选择适中一支,记录其用量4)酶稀释液的倍数确定稀释倍数51015202530酶液(mL)1O(mL)4H2稀释倍数51015202530空白缓冲液(mL)L淀粉由第3步操作确定唾液——混匀,37℃水浴,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HO6666666 2混匀,观察现象,并选择适中一支,记录其稀释倍数5)最适pH值的确定pHpH缓冲液某倍数唾液(由由第3步操作确定第四步确定)混匀,37℃水浴,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O6666666H2混匀,37℃水浴,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A660以蒸馏水调零,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试管中溶液的A值,记录好数据。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姓名邱远学号201150716摘要: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值,通过配置不同PH值的基质液作为酶与底物反应的环境,再加碘液与未反应的底物作用成色,用分光仪测定溶液吸光度来比较底物的剩余量,以此推断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宜PH的范围。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前言: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通过实验来学习获得科研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更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此次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原理:淀粉经样品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
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成正比。
即颜色越浅,吸光度越低,淀粉酶的活力越高。
操作步骤:一:基质液的配置:1:取十一支规格相同的干净试管,分别编号1到10.置于试管架的第一排。
2:按下表加入试剂。
二:酶液的配置:1:实验者用蒸馏水漱口,洗去残留食物,然后含一口蒸馏水在口中三分钟,时间到后将唾液吐在一个干净的纸杯。
2:取两个干净烧杯,分别标注为1:5和1:10.三:反应进行。
1:去20支规格相同的试管,平均分成两组,分别编号1到20 其中1到10号试管加入1:5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三排11到20号试管加入1:10号烧杯的酶液置于试管架第二排。
2.按下表在各试管中加入试剂。
3:因为用肉眼感觉各试管区别不是很明显,故在每一只试管中注入2ml的蒸馏水。
4:混匀后用分光度法在660nm波长下用蒸馏水调零,测量各管的A660。
测得的读数已并入上表。
绘制成图:四讨论:1:总体来看,唾液淀粉酶在偏酸性的环境中活性较高。
2:从1到10号试管的吸光度都接近或低于相对应的同样PH值下的11到20号试管的吸光度。
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酶的浓度越高,对底物的消耗越多。
3:从1:5组的数据来看,4号试管的吸光度值最小,4号试管对应的PH值是6.6,推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在6.5——6.7之间。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责编 卢建龙)
118 广西教育 2015.2
理科园地·教学创新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4班 唐睿谦
【摘 要】酶是具有高效催化能力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底物 浓度相同时,酶的催化活性主要受温度、pH值等因素影响。温度 一定时,酶活力最高时的pH值为该酶在该温度的最适pH。在不 同pH值下,通过测定淀粉酶水解底物的程度,测定唾液淀粉酶 的最适pH值。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与碘 液 反 应呈现 颜色反 应,通 过 对颜色的观 察和分光 光 度计测量产 物吸光值的大小,可知底物的反应程度,从而可以判断出唾液淀 粉酶的最适pH。
0.1
唾液(稀释 10 倍)
0.1
H2O
5.9
2
3
0.9
0.9
0.2
0.3
0.1
0.1
5.8
5.7
空白对照 0.9 — 0.1 6
混匀,37℃水浴7.5 min,然后向每管加2滴碘液。
混匀,观察现象看出,0.3 mL 2.5 g/L淀粉溶液颜色反应
最浅,选择该管做下一步实验。
(四)酶液稀释倍数的确定
淀粉经唾液中的淀粉酶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在底物 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生成蓝 色复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空白管颜色的差值和淀粉酶的活力 成正比。用单位时间剩余淀粉量与碘反应产生的蓝色在660 nm 处的吸 光 度值 来 表 示淀 粉 酶的 活性。在 温 度、酶浓度相同的情 况下,酶活力在最适pH的情况下达到最大。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测定广西医科大学2012级8班3组崖晓怡(201250424)路海燕(201250426)实验原理:淀粉经唾液中淀粉酶的水解,生成糊精和麦芽糖。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唾液淀粉酶最适pH为6.8,但在磷酸缓冲溶液中,其最适pH为6.4—6.6,而在乙酸缓冲溶液中则为5.6。
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接近最适pH 的反应体系中消耗淀粉的量最大,剩余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越浅,吸光度越小,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各管的吸光度后,取处于升高与降低趋势之间的较小吸光度范围对应的pH 值即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一、材料与方法仪器:吸量管(5mL,1mL),试管,试管架,小烧杯,722 型分光光度计,恒温箱,吸耳球试剂:0.01mol/L 碘液,0.2mol/L 磷酸氢二钠,0.2mol/L 磷酸二氢钠,淀粉溶液,唾液,蒸馏水二、方法:相同时间内,在温度、酶浓度相同、pH 不同的条件下,酶的活度不同,水解的淀粉量不同,剩余的淀粉与过量碘液生成的颜色不同,通过在660nm测量吸光度,得出酶的最适pH 范围。
操作步骤:1、唾液的获取:蒸馏水漱口后在口中含蒸馏水,适宜时间后将蒸馏水连同唾液一同放置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即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酶的失活,为了防止此现象发生应将此液体置于冰水中冷却。
2、不同pH 缓冲液配制:根据下表配置各个pH 值的缓冲溶液各10ml 单位:ml3、淀粉用量的确定:单位:ml1 2 3 4 PH7.0缓冲液0.90.90.90.92.5g/L 淀粉 0.1 0.2 0.3 -释10倍酶液0.10.1 0.1 0.137℃水浴7.5min试管 1 2 3 4 5 6PH6.26.4 6.6 6.87.0 7.20.2mol/L42HPO Na0.925 1.325 1.875 2.450 3.050 3.6000.2mol/L42PO NaH4.075 3.675 3.125 2.550 1.950 1.400碘液2滴为了更好观察颜色变化,可以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总体积相同。
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唾液淀粉酶的生理功能及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 掌握观察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实验方法。
3. 分析影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pH值等。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是一种消化酶,主要存在于唾液中,具有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观察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过程,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唾液、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试管、移液器等。
2. 实验试剂:0.5%淀粉溶液、稀碘溶液、NaCl溶液、醋酸溶液、NaOH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唾液用蒸馏水稀释10倍,混匀。
2.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0.5%淀粉溶液和唾液稀释液各2ml。
3. 将试管放入37℃水浴中,保温5分钟。
4.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碘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 分别设置不同温度(如25℃、37℃、50℃、75℃)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6. 分别设置不同pH值(如4、6、7、8、10)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7. 分别设置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醋酸溶液、NaOH溶液的实验组,重复步骤2-4。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37℃水浴中,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表明唾液淀粉酶具有活性。
2. 在不同温度下,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在37℃时活性最强,超过此温度后活性逐渐降低。
3. 在不同pH值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在pH值为6.8时最强,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降低酶活性。
4. 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唾液淀粉酶活性随NaCl浓度增加而增强,但超过一定浓度后活性不再增加。
5. 在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和NaOH溶液中,唾液淀粉酶活性均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六、实验结论1. 唾液淀粉酶具有催化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生理功能。
2. 温度、pH值、NaCl浓度等均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值为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制作人:叶小晴学号:201140095 班组:15-4 学院:护理学院
摘要:酶催化活性最大时相应的环境PH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PH值。
虽然不同酶的最适PH值各不相同,但大多数酶的最适PH值接近中性,本论文主要在一定浓度、温度等条件下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从而知道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值,进而了解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活性前言:生物体内的酶是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核酸,酶是机体内最重要的生物催化剂。
在不同PH条件下,酶分子的许多极性基团的解离状态不同,受到PH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酶对它们的亲和力。
PH还会影响酶的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因而PH的改变对酶的催化作用影响很大。
材料与方法:
1、材料:唾液、磷酸二氢钠溶液、磷酸氢二钠溶液、碘液、蒸馏水、温水、
试管、试管架、洗耳球、烧杯、胶头滴管、水浴箱、分光光度计、吸量管、坐标纸
2、方法:(1)缓冲溶液的配置:根据各个PH值的缓冲溶液(用量:ml)表
1:
PH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值
磷酸0.40 0.62 0.93 1.33 1.88 2.45 3.05 3.60 4.05 4.35 4.58 4.74 氢二
钠
磷酸4.60 4.39 4.08 3.68 3.13 2.55 1.95 1.40 0.95 0.65 0.43 0.27 二氢
钠
蒸馏5 5 5 5 5 5 5 5 5 5 5 5 水
(2)唾液的获取:温的水漱口,将蒸馏水含于口中2min后吐于烧杯中,取5ml
唾液20ml水配成1/5的唾液,从中取5ml的1/5的唾液再加入10ml水配成1/10
的唾液。
(3)测量PH:取12支管,分别标上1~12,按下表操作:
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5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唾液
淀粉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溶液
0.5ml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缓冲
溶液
PH
蒸馏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水
表2:
管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0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唾液
淀粉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0.4 溶液
0.5ml5.8 6.0 6.2 6.4 6.6 6.8 7.0 7.2 7.4 7.6 7.8 8.0 缓冲
溶液
PH
蒸馏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3.0 水
3、分别加入两滴碘液
4、水浴加热
5、测量吸光度
6、作标准曲线图
本实验中,当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大时,淀粉被分解得最大,剩余的底物最少.A 值最小,过酸或过碱均会抑制酶的活性,使之分解的底物减少,A值增大。
由所作的曲线可知,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6。
当PH<6.6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值的增大而增大,当PH=6.6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达到最大,当PH>6.6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参考文献:《分子酶学》陈惠黎李文杰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酶与酶工程及其应用》孙君社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酶学》郭勇郑穗平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医用生物化学》陈诗书孔良曼章有章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生物化学》高国全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