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的形态及菌落特征.

合集下载

放 线 菌 (4)

放  线  菌 (4)

营养菌丝匍匐生长于 培养基内,吸收营养
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 伸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
放线菌 孢子
放线菌 孢子
(二)形成孢子的方式
1. 横隔分裂形成横隔孢子 2. 产生孢子囊 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和游动放线菌属 (Actinoplanes)等少数类群的放线菌 。
图1-33 粉红链孢囊菌(S.roseum)孢子囊形成过程
已知链霉菌属有1 000多个种。据统计链霉 菌属产生的抗生素占放线菌目的90%以上,
如灰色链霉菌(S.griseus)产生链霉素, 龟裂链霉菌(S.rimosus)产生土霉素, 红霉素链霉菌(S.erythreus)产生红霉素等。 抗肿瘤的丝裂霉素(自力霉素)、 抗真菌的制霉菌素、 抗结核的卡那霉素等是链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
⑩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也同样敏感。
分布与生活习性
放线菌常以孢子或菌丝状态极其广泛地存在 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谢产物使土壤 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寄生菌。多数为好氧菌, 少数为厌氧菌。
放线菌与人类的关系
能产生大量的、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其中90%由链霉菌产生) 有的放线菌可用于生产维生素、酶制制;此外,在甾体转化、 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如皮肤、脑、肺和脚部感染)、 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三) 其他放线菌所特有的形态结构 1.基内菌丝会断裂成大量杆状菌的放线菌 2. 菌丝顶端形成少量孢子的放线菌 3. 具有孢囊并产生孢囊孢子的放线菌 4.具有孢囊并产生游动孢子的放线菌
二.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放线菌也可借菌丝断裂片段形成新的菌体。常
见于液体培养及液体发酵生产中。

放线菌详细介绍

放线菌详细介绍
(一)菌丝
根据形态和功能不同可分为: 基内菌丝(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孢子丝
一、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一)菌丝
1. 基内菌丝 •培养基内匍匐生长的菌丝,无隔, 约 0.2-0.8μm。 •通常会产生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 •功能:吸收营养,所以又称营养菌 丝。
一、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2. 气生菌丝 •由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 间的菌丝。略粗于基丝0.5-1.2μm, 也有色素产生。 •功能: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可 分 化出繁殖结构,即孢子丝。
1.双层单位膜包围的 细胞器;其中含脂 类、蛋白质、少量 RNA和环状DNA。
2.其DNA可自主复制, 不受核DNA控制。决 定线粒体的某些遗 传性状。
3.生物氧化中心。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3)内质网:
是分布在整个细胞中的由膜构 成的管道和网状结构。在细胞 中和核膜或细胞膜相连在一起。 根据表面结构分为: 粗糙型内质网:膜外附着有核 糖体。 光滑型内质网:表面没有附着 的颗粒。 内质网功能: 起物质传递的作用,另外还有 合成脂类和脂蛋白
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1.分生孢子(conidiospores):
•在气生菌丝顶端形 成成串或单个孢子, 菌丝分裂形成。
二、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2、孢囊孢子
在气生菌丝顶端 或基内菌丝顶端膨 大或盘卷缠绕形成 孢子囊,在孢子囊 内形成孢囊孢子。
孢囊:菌丝细胞在不 同平面反复分裂,形 成孢囊孢子.有的孢囊 孢子可以丛毛运动。
酵母细胞壁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2、细胞膜
酵母细胞膜是双磷脂 层构造,其间镶嵌着 蛋白质和甾醇。 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 核生物的基本相同。 但有的酵母菌如酿酒 酵母中含有固醇类 (甾醇),这在原核生 物是罕见的。

放线菌菌落形态特征

放线菌菌落形态特征

1.放线菌菌落形态特征?
答:放线菌的菌落由菌丝体组成,由于菌丝细,生长缓慢,菌丝分枝并相互交错缠绕,所以形成的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较小,一般为圆形,不广泛延伸;菌落表面呈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由于基内菌丝伸入培养基内,菌落紧贴培养基表面,所以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用接种环挑起,或用接种铲将整个菌落挑起而不致破碎;幼龄放线菌因气生菌丝尚未分化成孢子丝,其菌落表面与细菌相似;当孢子丝形成大量孢子布满菌落表面时,菌落表面呈现絮状、粉末状、颗粒状的典型放线菌菌落;由于放线菌的菌丝和孢子可产生各种颜色,使菌落正反面常呈现不同的颜色,其中水溶性色素可扩散到培养基中,脂溶性色素则不能扩散。

大多数放线菌是这种菌落特征,如链霉菌属的放线菌。

简述放线菌、霉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简述放线菌、霉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简述放线菌、霉菌的菌落形态特征
放线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其菌落形态特征通常呈现出长而曲折的线状形态。

放线菌的菌落在培养基上呈现出类似细长的线状形态,有时候也会呈现出菌丝状或星状的形状。

放线菌的菌落通常会形成一种坚硬的外壳,类似于霉菌的孢子。

有些放线菌的菌落表面会分泌出一种黏液,使得菌落显得湿滑。

霉菌是一种真菌生物,其菌落形态特征通常呈现出毛状或粉状的形态。

霉菌的菌落通常比较松散,呈现出一种毛状或粉末状的外观。

霉菌的菌落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有时呈现出花状或星状的形状。

霉菌的菌落表面常常是光滑或粗糙不均匀的。

综上所述,放线菌的菌落呈线状、菌丝状或星状,菌落较硬、有时表面黏液;霉菌的菌落呈毛状或粉状,菌落松散、不规则、有时表面粗糙。

2.2 放线菌

2.2 放线菌

放线菌属,丝状菌落 ( × 18000)
小 单 孢 菌 属
2.3 蓝细菌(蓝藻,蓝绿藻)
• 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 用的原核生物。过去也称为蓝藻或蓝绿藻。 • 蓝细菌与藻类的最大区别:无叶绿体、无 真核、有70S核糖体,细胞壁中含有肽聚 糖,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等。
2.3.1 蓝细菌
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小而不广泛延伸。 菌落表面呈紧密的绒状或坚实、干燥多皱。
接种针难以挑取,有时可挑碎,有时可将整 个菌落挑起。 基内菌丝和孢子常有 颜色,使得菌落的正 反面颜色常不一致。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A:诺尔斯氏链霉菌 B:皮疽诺卡氏菌 C:酒红指孢囊菌 D:游动放线菌 E:小单胞菌 F:皱双孢马杜拉放线菌
肺炎支原体
本章小结
原核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细胞细小,核的结构原 始,无核膜包裹,细胞壁含独特的肽聚糖,细 胞内无细胞器分化,无有丝分裂。 通过革兰氏染色可把所有原核生物区分为G+和 G-两大类,并能揭示其在结构、生理、遗传、 生态等特性上的不同,故此染色法具有重要的 理论和实践意义。 原核细胞的共同结构有细胞壁(支原体例外)、 细胞质膜、细胞质、核区和各种内含物等,部 分种类的细胞壁外还有荚膜、鞭毛、菌毛和芽 孢等特殊构造。芽孢高度耐热,在理论与实践 上均很重要。
(3)可有效去除氮、磷,可作水体富营养化的指示生物。
(4)有的蓝细菌是污染水体中发生“赤潮”及“水华”的原凶
蓝细菌造成无锡太湖水华
2.4 古细菌
古生菌是一群具有独特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 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胞原核生物;
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生境或生命出现初期的 自然环境中,营自养和异养生活;
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在超高温、高酸碱度、 高盐及无氧状态下生活; 具有独特的细胞结构,如细胞壁骨架为蛋白质 或假胞壁酸,细胞膜含甘油醚键;以及代谢中的 酶作用方式既不同于细菌又不同于真核生物。

第二章放线菌

第二章放线菌

(二)菌落特征
能产生大量分枝和气生菌丝的菌种(如链霉菌) 菌落质地致密,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小而不 蔓延,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菌落形态
不能产生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卡氏菌)
粘着力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三)繁殖方式及生活周期
无性孢子 繁殖方式
存在多种 孢子形成方式
凝聚孢子 横隔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厚壁孢子
1 .链霉菌属




是放线菌中最大的一个属,该属产 生的抗生素种类最多。现有由放线 菌产生的抗生素中,90%是由链霉 菌属产生的。 根据该菌属中不同菌的形态和培养 特征,特别是根据气生菌丝、孢子 堆和基内菌丝的颜色及孢子丝的形 态,可把链霉菌属分为14个类群。 有的链霉菌能产生一种以上的抗生 素,而不同种的链霉菌也可能产生 同种抗生素。 链霉菌有发育良好的基内菌丝、气 生菌丝和孢子丝,菌丝无隔,孢子 丝形状各异,可形成长的孢子链放 线菌的菌丝按着生部位及其功能不 同可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 子丝三类。
菌丝断裂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
抗生素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孢子丝释放孢子
链 霉 菌 的 生 活 史
繁殖菌丝 (孢子丝)
孢子在适宜 的条件下萌 发,长出1-3 个芽管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
第二节 放线菌的作用
一、放线菌与抗生素 常用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 抗肿瘤的博莱霉素、丝裂霉素,抗真菌的 制霉菌素,抗结核的卡那霉素,都是放线 菌的次生代谢产物。 此外,放线菌也应用于维生素和两类 的生产、皮革脱毛、污水处理、石油脱蜡、 甾体转化等方面。
(二)致病性
衣氏放线菌可存在于正常人口腔、齿垢、齿龈、扁桃体 与咽部,属正常菌群。机体抵抗力减弱、口腔卫生不良、 拔牙或外伤时,可引起内源性感染。若放线菌直接由口 腔粘膜创伤侵入,感染多发生于颈面部。若通过吞咽或 吸入进入胃肠或肺部,感染多发生于腹部或胸部。腹部 感染也可因为腹壁外伤或阑尾穿孔引起,并可继发盆腔 感染。外伤或昆虫叮咬可引起原发性皮肤放线菌病。放 线菌病初为局部组织水肿,逐渐发展为中心坏死脓肿, 周围组织增生,纤维化,形成许多瘘管。在脓肿的壁上 和排出的脓液中可见硫磺颗粒。很少看到游离分散的放 线菌。放线菌病患者血清中可测到多种抗体。抗体对机 体无保护作用,亦无诊断价值。机体对放线菌的免疫主 要靠细胞免疫。

放线菌微生物

放线菌微生物

6
第三节 其它原核微生物
如螺旋藻:国内外用于生产的主要有两个种(钝顶 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1939年,法国的药物学家 克莱(Creach)到非洲探险时,发现非洲乍得湖畔 (盐水湖)的佳尼姆族土著人,经常捞取湖面上的 绿色漂浮物,制成酱,或晒干(Dihe),这种被当 地人称为Dihe为螺旋藻。1965年,比利时和法国的 联合探险队再次来到非洲,重新发现,开始研究和 开发。
精选ppt
15
三、微生物分类的依据
• 形 态 特 征:个体形态(形状、大小、染色
反应等)、群体形态(菌落特征、液体培养特 点等)
• 生理生化特征:代谢产物、营养要求、细胞壁
成分等的测定
• 生态特征:微生物间各种相互关系的利用 • 遗传特征:DNA同源性分析 G+C的含量 • 其它:全细胞蛋白的分析、多位点酶的分析等
第二节 放线菌
一、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和丝状真菌而 接近细菌的原核微生物。G+、化能有机营 养型,多数腐生少数寄生,少有致病。分 泌抗生素,适于中性偏碱,需氧。
典型的菌丝有三部分构成:
1、基内菌丝:
2、气生菌丝
3、孢子丝:
精选ppt
1
第二节 放细菌
二、放线菌的繁殖:
1、菌丝片段
2、无性孢子:以横隔分裂、产生分生孢子繁殖为 主。
菌和古细菌。
精选ppt
9
古细菌包括3类不同的细菌:产甲烷细菌、极 端嗜盐细菌和嗜酸嗜热细菌。它们生存在极端 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具有独特的16S核糖体 RNA寡核苷酸谱。而且,它们在分子水平上与 真核生物和真细菌都有不同之处或只与其中之 一相同。
精选ppt
10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
• 微生物分类的单位与命名 • 微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 微生物的分类系统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细菌。

它们以其特有的形态特征而闻名,本文将介绍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及其重要性。

1. 外形特征放线菌通常呈现为细长的纺锤形或丝状。

它们的细胞体长短不一,一般在0.5-1.0微米之间。

放线菌的细胞单元通常在生长过程中成长并形成分枝结构,形成复杂的菌丝体。

菌丝体通常由许多细长的单元连接在一起,形成大片的菌丛。

2. 色素特征放线菌具有广泛的色素特征。

一些放线菌会产生具有鲜艳颜色的色素,如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

这些色素通常用于菌落的鉴定和分类。

放线菌产生色素的能力也是其用于药物合成和产业应用的重要特征之一。

3. 分枝形态放线菌的形态特征之一是其分枝的菌丝结构。

放线菌的分枝结构使得其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这种分枝结构提供给细菌更多的生存空间,并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和释放代谢产物。

4. 胞内结构放线菌的胞内结构中有一些特殊的组织结构。

例如,它们通常具有产孢器,可用于产生孢子。

这些孢子可以经由空气传播,使得放线菌能够在广阔的区域内传播和繁殖。

此外,放线菌的细胞壁通常较为厚实,使它们能够抵抗环境中较为恶劣的条件。

5. 重要性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对于其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对放线菌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生存方式。

其次,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对于其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许多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重要药物都是通过对放线菌进行研究和利用其形态特征而合成的。

综上所述,放线菌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包括外形特征、色素特征、分枝形态和胞内结构特征。

这些特征对于放线菌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利用这些特征,以探索更多的科学和应用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放线菌的形态及菌落特征
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一类 多数呈菌丝状生长 以无性孢子繁殖 、陆生性强 高G+C含量的革氏阳性(60%~70%)mol% 原核生物
放线菌菌落中的菌丝常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生长,并因此得名。
放线菌是一类“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 一类丝状单细胞原核生物”
四、放线菌菌落形态
产生大量分枝气生菌丝菌种(如链霉菌属)的菌落: 干燥,不透明,质地致密,小而不蔓延, 上覆不同颜色的干粉(孢子),正反颜色常不一致, 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或挑起后不易破碎。
不产大量菌丝体的菌种(如诺 卡氏菌属): 菌落外形与细菌接近,粘着力 差,粉质,针挑起易粉碎
五、生长要求
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游动放线菌属 链孢囊菌属
菌丝断裂
•常见于液体培养中,工业发酵生产抗生素 时都以此法大量繁殖放线菌。
•诺卡氏菌属通过基内菌丝断裂成杆状细胞 的方式繁殖。
细菌的芽孢和放线菌的孢子的比较
细菌的芽孢是休眠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繁殖体。
放线菌的孢子一般不耐热,但耐干旱(高温放线菌的孢子 含有吡啶二羧酸,可能是造成其耐热的原因) 。
产生维生素(B12)、酶制制(葡萄糖异构酶,蛋白酶);在甾 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
少数寄生型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皮肤、脑、肺和脚部感 染)、植物(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病)的疾病。
二 放线菌(Actinomycetes)的形态
链霉菌的各种孢子丝形态: 孢子丝的形态及分生孢子的表面结构是链霉菌重要的分类
培养基:高氏一号 23 ℃ ~ 37 ℃ 5~7d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 教学资源库
谢 谢 / THANKS
放线菌与细菌的不同点:
• 细胞为分枝状菌丝; • 菌落形态与霉菌相似; • 孢子繁殖
根据肽聚糖的组分和结构,即肽链第3位氨基酸、肽桥有 无甘氨酸、 糖的成分,放线菌细胞壁分4大类。
放线菌细胞壁类型(4大类)
细胞壁类型 Ⅰ
DAP L,L
肽桥上的 甘氨酸
+
特征糖
代表属
NA 类诺卡氏菌属,链霉菌属

内消旋
放线菌实际上是属 于真细菌范畴内的 原核微生物,只不 过其细胞形态为分
枝状菌丝。
放线菌 属真细菌范畴
放线菌与细菌的相同点: • 属于原核生物,为单细胞; 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 • 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对溶菌酶敏感; • 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其鞭毛类型与细菌相同; • 放线菌的噬菌体形态与细菌的相似; • 最适生长pH与多数细菌相似; • DNA重组方式相同; • 核糖体同70S; • 凡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对放线菌亦敏感。
+

内消旋

NA 小单胞菌属,发仙菌属, 游动放线菌属
NA 马杜拉放线菌属,弗兰克氏菌属

内消旋

NA 糖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
NA:表示不适用或无特征性糖
一 放线菌的分布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中最多,其代 谢产物使土壤具有特殊的泥腥味。
产生种类繁多的抗生素(在已报道过的近万种抗生素中,约 70%由放线菌产生;而其中90%由链霉菌属产生) 。
鉴定依据。
(参见P38,图2-30)
放线菌菌落形态示意图
孢子丝
气生菌丝
营养菌丝(基内菌丝)
三、放线菌的生长与繁殖
繁殖菌丝 (孢子丝)
孢子丝释放分生孢子
大多数放线 菌以分生孢
子繁殖
分生孢子在适宜 的条件下萌发, 长出1-3个芽管。
孢子丝通过横隔断裂形成分生孢子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分生孢子:大多数放线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