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体铜品位厚度计算表

合集下载

获各琦铜矿的铜矿体特征及赋存规律

获各琦铜矿的铜矿体特征及赋存规律
作者简介: 彭福军( 96一) 男 , 18 , 技术员 , 地质专业 , 现从事矿 山设计 和 施 工 的统 计 工 作 。
6 . 5 5m。但局 部有 富矿 , 1 5 中段 2 2 0m 7 0 B采场
就可见 8m厚 、 品位高 达 2 5 . 1% 的矿 体 。在 140 0
Ke rs:g o o i a h r ce sis E X;mi ea i t n lw y wod e l gc lc a a t r t ;S DE i c n rlz i a ao
前 言
获各琦铜矿位 于狼 山中段北麓 , 所处 构造位置 为 华北地 台北缘 , 山 一白云鄂博 台缘拗 陷带 中狼 山 一 狼 渣尔太 山褶 断束 、 山复式 背斜 北翼 , 内出露 地层 狼 区 主要为太古界乌拉 山群 和中元 古界狼 山群地层 , 以及 上部零星分布 的中 一 生代 陆相碎 屑岩 。 新
矿体 内矿 物共 生 组合 比较 简 单 , 要 金 属矿 物 主
有黄铜 矿 、 黄 铁 矿 和少 量 黄铁 矿 。 金属 矿 物 多 为 磁 浸 染状 构造 , 有后期 的少 量 细脉状 和 团块 状矿 石 。 亦 脉石矿 物 主要 为石 英 、 辉 石 、 量 的透 闪石 、 泥 透 少 绿
彭福 军等 : 获各琦铜矿 的铜 矿体特征及赋存规律
图 1 获 各 琦 铜 矿 某 中段 地质 平 面 图
Fi.1 A i l f t e g o o i a ap o t uo qiCo g m dd e o h e l g c lm n he H ge ppe i r M ne
C a a trs c n c u r n e r g lrt fc p e r b d h rce it sa d o c re c e ua i o o p ro e o y i y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附件2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试行)铜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是指铜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铜矿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

经研究,确定其最低指标要求如下:一、“三率”指标要求(一)开采回采率。

1.地下开采。

依据矿体厚度和铜(当量)品位的不同,铜矿开采回采率确定为75~92%间共9个指标要求(详见表1)。

其中,铜为单一铜矿时按铜品位不同确定其开采回采率;当铜矿含有多种共伴生元素时,依据铜当量品位确定其开采回采率。

铜当量品位是指矿床铜品位与其伴生有价元素依据市场价格折算铜品位之和,其计算公式为:a当=a k+a1f1+a2f2+…+a i f i式中:a当------铜当量品位,%;a k------主元素铜品位,%;a1a2…a i---有价副产元素品位,%;f1f2…f i---有价副产元素的换算系数;f(换算系数)=某一共伴生矿产品产值/铜矿产品产值。

表1 地下开采时开采回采率指标要求单位:%2.露天开采。

大型铜矿山的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5%,对于中小型矿山或矿体形态变化大、矿体薄、矿岩稳固性差的矿山,其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

(二)选矿回收率。

根据矿石类型、结构构造类型、品位、粒度等不同的影响因素,矿选矿回收率应分别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2)。

表2铜矿选矿回收率指标要求单位:%(三)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铜矿山综合利用金、银、硫、铁等共伴生资源,根据铁的回收状态、铜品位和含硫品位的不同,确定其共伴生矿产资源(能够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如表3。

表3铜矿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指标要求单位:%二、监督管理(一)本指标要求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铜矿山企业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依据。

(二)本指标要求是编制和审查铜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设计的依据。

新建或改扩建铜矿山的“三率”指标应达到本指标要求。

(三)现有生产矿山在本指标要求发布之日后的两年内达到本指标规定要求。

矿石最低工业品位及最低可采厚度之论证

矿石最低工业品位及最低可采厚度之论证

矿石最低工业品位及最低可采厚度之论证1、工业指标的确定矿床工业指标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市场条件下,矿床应达到工业利用价值的综合指标,是评价矿床工业价值、圈定矿体、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工业指标的确定,既要符合国家矿产资源政策、满足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要求,还要结合矿体的圈定,符合矿床的自然特征。

本次论证采用经济分析法,验证规范中确定的一般工业指标。

按收支平衡原则计算最低工业品位如下:最低工业品位=)ρ-1(εC βx x xx ×××P其中:βx -精矿品位;C x -吨矿石采选综合生产成本;p-精矿单价;ε-选矿回收率;ρ-采矿贫化率。

根据相关计算:单位矿石采选总成本为142.03元/t (按各元素分摊为铅50元/t 、锌60元/t 、银32.03元/t )。

铅最低工业品位=)ρ-1(εC β111×××P=)(%01-1%81676050%52×××≈0.53%<0.70% 注:铅精矿品位52%;铅采选综合成本50元/t ;铅精矿单价6760元/t ;铅选矿回收率81%;贫化率10%。

锌最低工业品位=)ρ-1(εC β111×××P=)(%01-1%85600060%50×××≈0.65%<1.0% 注:锌精矿品位50%;锌采综合成本60元/t ;锌精矿单价6000元/t ;锌选矿回收率85%;贫化率10%。

银最低工业品位=)ρ-1(εC β111×××P=)(%10-1%765.294703.32106556××××-≈10.41×10-6<80×10-6 注:产品中银品位655g/t ;银采选综合成本32.03元/t ;产品因含银单价2947.5元/t ;银选矿回收率76%;贫化率10%。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铜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一九八一年五月绪言铜是建设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有色金属原料,需要量很大。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加速铜矿资源的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铜矿地质勘探是矿山建设的先行工作,必须按照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地质条件的可能,合理地选择勘探矿区和部署地质勘探工作。

根据铜矿床常有多种组份伴(共)生的特点,在勘探工作中要切实执行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的方针,为充分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创造条件;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尽量缩短勘探周期;加强地质工作的管理,认真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加强综合研究,不断提高对地质规律的认识,按时提交地质勘探报告,以适应矿山建设设计的需要。

我国于一九六三年颁发的《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第三辑铜》,对铜矿地质勘探工作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本规范是由地质部和冶金工业部共同组成的铜矿规范编写组,根据我国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原国家地质总局一九七七年颁发试行的《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地质、矿山设计和生产部门的意见,以及收集我国主要铜矿区采、探对比资料,在原铜矿规范的基础上修编而成,作为审查验收铜矿详细地质勘探报告的技术要求。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区的地质、地理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规范的原则要求,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地运用。

同时,希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对本规范提出修改意见,以便今后进一步研究和修订。

第一章铜矿的工业要求为了适应铜矿矿山建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必须了解工业对铜矿资源的要求。

并根据这些要求去研究所要勘探的铜矿床,在当前采、选、冶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否被充分与合理利用,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除介绍铜的特性及其主要含铜矿物外,还提出了工业加工技术对铜矿石的质量要求和确定铜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冬瓜山铜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冬瓜山铜矿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 ] 邹 陈. 5 变异 函数 对矿体 变化性 的指示及 其在 矿床勘探 网度
优 化 中 的应 用 [ . 南 大 学 ,0 0 D] 中 21. [ ] Tt ySR.P rm t o ai —n a eao y e J .E o o c 6 ie l yo ea m t m a l rt ntp [ ] cnmi s s t i
Sei lNo. 0 ra 51 0c o e . 01 tb r2 1




M 0DERN NI MI NG
总 第 50期 1 2 1年 1 0 1 0月 第 1 0期
冬 瓜 山铜 矿 矿体 厚 度 变化 规 律 及影 响 因素
胡新付
( 陵有 色金 属集 团股份有限公 司冬瓜 山铜矿 ) 铜
护 与 利 用 ,0 0 5 :-O 2 1 ( )7 1 .
型矿 床 的成 矿 空 间 J 4。在 靠 近 褶 皱 枢 纽 的虚 脱 部 位 , 间滑 动会 在 滑 动 面 产 状 变化 的地 方 形 成 滑 脱 层 空 间 j冬 瓜 山铜矿 矿 体 在 这个 枢 纽部 位 为 厚 大 矿 ,
3 5- 3 . 3 3 8
冬 瓜 山铜 矿 矿体 形 状 属 于 鞍状 , 矿体 位 于 背 主 斜 轴部 , 布 在大 理 岩 层 和 石英 岩 层 接 触 带 的矽 卡 分
岩层 中 。褶皱 变形 的 不整合 面 是典 型 的成矿 构造 条 件 , 深部 底 侵型 岩浆 上侵 的重 要通 道 , 是 也是 矽卡 岩
2 1 构 造 作用 .

( ) 矿 体 走 向上 的变 化 比倾 向上 的变 化 小 , 3主 地 质构 造作 用 是影 响矿 体形 态 的最 主要 因素 。

地质勘察规范

地质勘察规范

铜矿地质勘查规范(四)铜矿地质勘查规范(四)关于勘探工程密度表和勘探手段选择的说明:(1)表中所列工程间距,是钻孔或坑道实际控制矿体的距离。

(2)对I类型矿床的储量一般是用钻探求得。

但在地形条件有利时,B级储量也可用坑道求得;对II类型的B级储量主要用钻探求得,一般应用坑道验证。

但在地形条件有利时,也可用坑道求得;对III类型的B级储量一般用坑道配合钻探求得;对IV类型的C级储量主要是用坑道配合钻探求得或坑道钻探结合求得。

如矿体埋藏深、地形条件又不利于采用坑道探矿,施工确实困难时,应专题报告勘探主管部门与有关单位具体研究确定。

(3 )表中所列各类矿床沿走向的工程间距都比沿倾向的工程间距稍大一些,这是因为一般铜矿床在厚度和品位变化方面大多是沿走向较沿倾向稳定。

如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出现沿倾斜比沿走向稳定时,可相应予以变更,沿走向的可以比沿倾斜的密一些。

(4)第V类型矿床很复杂,可以参照IV类型的勘探工程间距,控制到D级储量提供边探边采。

第四章铜矿床勘探工作的质量要求铜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目的是了解地质情况,掌握成矿规律,用最短的时间和最经济、有效的工作量,探明矿产资源,提供矿山建设利用。

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各种勘探研究方法,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程的质量要求,才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勘探任务。

第一节地质调查在勘探矿床时,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适当地选用各种勘探手段,调查研究矿区及其外围的区域地质情况、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从而提高对地质成矿理论的认识,并进一步指导矿床的勘探及其外围普查工作。

对主要地质图和比例尺要求如下:一、调查研究矿区外围的区域地质情况,分析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后的地质变迁,是在一定面积的区域内阐明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各种岩性特征和成矿规律等,为进一步寻找矿产打下基础。

矿区外围的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10000~1:50000。

二、调查研究矿区(床)地质,要求对矿区(床)地质构造、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矿化作用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指导勘探工作的进行。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案例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总结——主要依据XX公司《XXXX勘探报告》一、矿体的圈定和连接(一)单工程中划分矿段及低品位矿段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中对矿体圈定的规定,在《钻探基本分析结果表》中划分出矿体及低品位矿体样段。

1、规范表述根据《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F中的表述,“F.1.2圈定矿体时,应在单工程中从等于或大于边界品位的样品圈起,将矿体中大于夹石剔除厚度的无矿样品作为夹石圈出。

连续出现大于边界品位、小于最低工业品位的地段应作为低品位矿圈出。

矿体的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品位较高,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指标时,可圈为矿体。

”“F.1.3在圈定矿体时,如果矿体边部一侧或两侧为厚大且成片分布的低品位矿时,应单独圈出。

在此种情况下,在单工程中圈定矿体时,边界附近允许将相当于夹石厚度的低品位矿体圈入矿体。

对夹在矿体中厚度不大,且分布零星难以分采的低品位矿,则无须单独圈出,而应圈入矿体中参与矿体厚度和平均品位估算。

”2、个人解读(1)任一种主矿元素达到工业品位且厚度大于最小可采厚度的样段划分为矿体;(2)厚度小于最小可采厚度,但其厚度与品位的乘积达到米百分值(厚度×品位≥最低工业品位)的样段可划分为矿体;(3)“穿鞋戴帽”:1)矿体边界一侧或两侧有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品位在边界品位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的低品位矿体,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2)若矿体中间存在小于夹石剔除厚度的低品位样品或无矿样品,则将其一同归入矿体中,且归入后,矿体仍能达到最低工业品位。

注:“最低工业品位”、“边界品位”、“最小可采厚度”、“夹石剔除厚度”等参数见《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附录G表G.3、表G.9。

阿多得里呀山勘探区,为锌铅银硫化物矿床,取Pb边界品位0.3%,最低工业品位0.7%;Zn边界品位0.5%,最低工业品位1.0%;Ag边界品位40(g·t-1),最低工业品位80(g·t-1)。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兴隆沟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文中论述了兴隆沟铜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类型。

标签:兴隆沟;铜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序言兴隆沟铜多金属矿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南部,北距经棚镇约40km。

该矿2011年发现,经前期工作,圈出矿体21条。

其中铜矿体15条、铅矿体3条、钨钼矿体3条,获资源量(334)Cu金属量4259吨,Cu平均品位0.70×10-2。

证明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1 区域地质特征1.1地层古生界地层: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一岩段为变质安山岩,硅化含角砾蚀变安山岩。

二岩段为变质英安质含角砾晶屑凝灰岩、变质英安-安山质岩屑凝灰岩、变质粗安岩,上部见含角砾安山岩。

二叠系中统于家北沟组一段下部由砾岩、变质含砾砂岩与变质砂岩组成;中部为凝灰质砂岩,砂砾岩,夹少量流纹岩、变质流纹质晶屑凝灰岩;上部为含砾变质砂岩夹粉砂质板岩,薄层变质砂岩夹薄层变质粉砂岩,含砾变质砂岩与黑色硅质板岩,褐铁矿化大理岩,大理岩化结晶灰岩,黑色板岩,硅质板岩等。

二段岩性为变质流纹岩夹浅灰色变质砂岩,变质流纹岩与变质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中生界地层:侏罗系上统满克头鄂博组主要岩性以灰色流纹岩、粗安岩、淡青色晶屑岩屑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流纹岩、含角砾酸性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集块岩等,局部夹安山岩及凝灰砂岩、粉砂岩。

底部为含角砾酸性晶屑熔结凝灰岩及粗安岩,下部为流纹岩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上部为流纹岩。

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岩性为安山岩、气孔安山岩、英安岩,安山质晶屑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岩石组合。

底部为安山岩、下部为火山角砾岩、英安质岩屑玻屑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屑凝灰岩。

上部为安山岩、英安岩夹英安质含角砾岩屑凝灰岩。

1.2构造褶皱构造:边墙-哈巴旗复式背斜由两个开阔的向斜和一个背斜组成,褶皱核部为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

在复式褶皱的北西翼,沉积了二叠系中统于家北沟組地层,在复式背斜的东南翼,为二叠系下统额里图组地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